重溫經典
一、詩歌鑒賞
(2023上·上海松江·八年級統考期末)
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1.《赤壁》的作者是 (朝代) 的 (人名) 。
2.詩中“銷”的意思是 ;“將”的意思是 。
3.下列對詩歌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
A.作者從正面寫了赤壁之戰(zhàn)的過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影響,十分風趣。
B.詩歌前兩句寫興感之由,后兩句議論感慨
C.詩歌用“二喬”的命運來暗指曹、孫雙方的“勢”與“運” ,以小見大。
D.詩歌揭示了“偶然的機遇對歷史變遷會產生重大影響”這一哲理。
【答案】1. 唐代 杜牧 2. 銷蝕 拿、取 3.A
【解析】1.本題考查文學常識。
《赤壁》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杜牧。這首詩是詩人經過赤壁這個著名的古戰(zhàn)場,有感于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
2.本題考查詞語理解。
“自將磨洗認前朝”大意為:自己磨洗后發(fā)現這是當年赤壁之戰(zhàn)的遺留之物?!颁N”的意思是銷蝕;“將”的意思拿、取。
3.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辨析。
A.有誤,由“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可知,后兩句發(fā)議論,抒感慨,深刻警策。作者并不是從正面寫赤壁之戰(zhàn)的過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影響,而是反說其事,假使這次東風不給周郎以方便,那么勝敗就要易位,歷史形勢將完全改觀。因此,接著就寫出假想中曹軍勝利,孫、劉失敗之后的局面。但又不直接鋪敘政治軍事情勢的變遷,而只間接的描繪了兩個東吳著名美女的將要承受的命運,以小見大,別出心裁;
故選A。
(2023上·上海松江·八年級統考期末)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各題。
飲 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飲酒》的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
5.詩中“爾”的意思是 ;“悠然”的意思是 。
6.下列對詩歌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
A.“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寫詩人雖居鬧市但門庭冷落,表現詩人的孤獨與寂寞。
B.“心遠地自偏”中“心遠”表現了作者超脫世俗的心境,不為名利所惑。
C.“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寫出了詩人看到南山美景時的隨意與自然,表現了詩人悠然恬靜的心情。
D.“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即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諦。
【答案】4. 東晉 陶淵明 5. 如此,這樣 閑適淡泊的樣子 6.A
【解析】4.本題考查文學常識。
《飲酒》的作者是樂晉大詩人陶淵明創(chuàng)作的組詩《飲酒二十首》的第五首。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
5.本題考查理解文言字詞。
“問君何能爾”意為:問我為什么能這樣。 爾:如此、這樣;
“悠然見南山”意為:閑適淡泊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悠然:閑適淡泊的樣子。
6.本題考查詩歌內容。
A.理解有誤?!敖Y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寫詩人雖居鬧市但并無世俗的交往來打擾,表現詩人的超塵脫俗。
故選A。
(2022上·上海普陀·八年級校聯考期末)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各題。
雁門太守行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7.“玉龍”的意思是
8.下列對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雁門太守行”是樂府曲名,“行”是古詩體裁,本詩借用它做詩題寫當時戰(zhàn)事。
B.首聯既是寫景,也是寫事,成功地渲染了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
C.“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先從視覺入手,再從聽覺來寫陰寒慘烈的戰(zhàn)地氣氛。
D.這首詩“黑”“金”“紫”“紅”等色彩濃麗的詞語表現緊張悲壯的戰(zhàn)斗場面,構思新奇,想象豐富。
【答案】7.寶劍 8.C
【解析】7.本題考查詞語解釋。
根據是詩句“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的意思:為了報答國君的賞賜和厚愛,手操寶劍甘愿為國血戰(zhàn)到死。可以明確,“玉龍”的意思是寶劍。
8.本題考查內容分析。
C.根據“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號角聲響徹秋夜的長空,邊塞上將士的血跡在寒夜中凝為紫色)”,結合“角聲”可知先從聽覺入手,結合“凝夜紫”可知再從視覺來寫陰寒慘烈的戰(zhàn)地氣氛。故本項表述錯誤;
選C。
(2022上·上海普陀·八年級統考期末)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9.詩中的“日夕”指的是 。
10.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詩人從居住的草廬寫起,對歸田后的寂靜空曠感到無奈。
B.詩人自問自答,指出心閑志遠,自然就會遠離喧囂擾攘。
C.詩人寫夢中景物,精雕細琢,細膩描摹,體現獨特神韻。
D.詩人面對良辰美景,雖然滿心神往,但又倍感失落迷茫。
【答案】9.傍晚 10.B
【解析】9.此題考查的是對詩句的理解?!吧綒馊障选钡囊馑际恰鞍頃r分南山景致甚佳”,“日夕”意思是“傍晚”。
10.此題考查的是對詩句的理解和分析。
A.“感到無奈”理解有誤,詩人言自己雖然居住在人世間,但并無世俗的交往來打擾,表現了一種擺脫世俗的愜意;
C.“寫夢中景物”理解有誤,詩中“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等都是實景,寫詩人歸隱之后精神世界和自然景物渾然契合的那種悠然自得的神態(tài)。再有“精雕細琢,細膩描摹”理解有誤,陶淵明詩的風格是不尚藻飾,不事雕琢,明白如話,樸素自然,故前人常用“平淡”兩字以概其詩風”;
D.“又倍感失落迷?!崩斫庥姓`。詩人面對自然美景,表達了自己的從中領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純潔自然的恬淡心情;
故選B。
(2021上·上海奉賢·八年級校聯考期末)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小題。
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1.《飲酒·其五》的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
12.下列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
A.本詩是詩人棄官歸隱之前寫的一首詩。
B.“心遠地自偏”句用得極好,他巧妙地道出作者想要離開喧鬧的塵世,追求一種寧靜恬淡的氛圍。
C.“采菊東籬下”,寫作者酷愛菊花,常常在住處周圍種上菊花,頗為后人稱道。
D.全詩語言樸實含蓄,寫得很有特色,敘事、議論、抒情相結合。
【答案】11. 東晉 陶淵明 12.A
【解析】11.本題考查文學常識。
《飲酒(其五)》是東晉詩人陶淵明創(chuàng)作的組詩《飲酒二十首》的第五首詩。這首詩主要表現隱居生活的情趣,寫詩人于勞動之余,飲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輝映之下,在山嵐的籠罩之中,采菊東籬,遙望南山。全詩情味深永,感覺和情理渾然一體,不可分割。表現了作者悠閑自得的心境和對寧靜自由的田園生活的熱愛,對黑暗官場的鄙棄和厭惡,抒發(fā)作者寧靜安詳的心態(tài)和閑適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又寫出了作者欣賞以及贊嘆大自然給人帶來的情感。
12.本題考查文學常識、詩文鑒賞。
A.《飲酒(其五)》大約作于詩人歸田后的第十二年,即公元四一七年,正值東晉滅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飲酒來抒情寫志;而非作于“棄官歸隱之前”;
故選A。
(2021上·上海徐匯·八年級校聯考期末)閱讀下面的古文,完成各題。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3.“渾欲不勝簪”中的“勝”的意思是:
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首聯寫出了國破城荒的景象,有物是人非的滄桑感。
B.頷聯運用了擬人的修辭,表達亡國之悲與思鄉(xiāng)之情。
C.頸聯反映戰(zhàn)爭帶來的巨大痛苦,表現詩人對國家的憂慮。
D.尾聯通過稀疏的白發(fā)來表現詩人的憂憤之深。
【答案】13.能承受、禁得起 14.B
【解析】13.本題考查對詩歌詞句含義的理解。尾聯兩句的意思是:愁悶心煩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發(fā)疏稀插不上簪?!安粍亵ⅰ钡囊馑际恰安宀簧萧ⅰ??!皠佟钡囊馑际悄艹袗?、禁得起?!鞍最^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是憂國思親的詩人形象的真實寫照。
14.B.“亡國之悲”有誤,當時唐王朝并未滅亡,只是由于安史之亂,國家動蕩,戰(zhàn)亂不休。“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意思是我感于戰(zhàn)敗的時局,看到花開而淚落潸然,我內心惆悵怨恨,聽到鳥鳴而心驚膽戰(zhàn);也可以理解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亦驚心”。詩人痛感國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會增添內心的傷痛。通過景物描寫,借景生情,移情于物的擬人手法,表現了詩人憂傷國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故選B。
15.(2021上·上海奉賢·八年級校聯考期末)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問題。
飲酒(其五)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詩中表達詩人心境高遠、自由閑適、恬淡愜意的詞語是“ ”和“ ”。
(2)對下面這首詩歌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而無車馬喧”意思是沒有人來人往的喧囂,沒有世俗的困擾。
B.“心遠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靜,心就會遠離喧鬧的塵世。
C.“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寫出了心與自然的會意與親近,達到了一種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指的都是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諦。
【答案】(1) 心遠 悠然
(2)B
【詳解】(1)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文章信息的能力,也是考查對詩歌中重要詞語的理解能力。抓住題干中的“心境高遠、自由閑適、恬淡愜意”關鍵詞,與“心境高遠”對應的是“心遠”,與“自由閑適、恬淡愜意”對應的是“悠然”。
(2)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根據各個選項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斷正誤即可。
B.“心遠地自偏”寫出詩人不染世俗之事的原因,“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并不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靜,心就會遠離喧鬧的塵世,選項表述有誤;
故選B。
【點睛】詩歌譯文:
居住在人世間,卻沒有車馬的喧囂。問我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山中的氣息與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飛鳥,結著伴兒歸來。這里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2021上·上海金山·八年級統考期末)閱讀詩歌,完成小題。
雁門太守行(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16.詩歌前兩聯主要運用 和 的修辭手法,渲染戰(zhàn)場的氣氛。
17.下面選項中,對本詩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雁門太守行”是樂府曲名,其中“行”是古詩體裁。
B.首聯渲染戰(zhàn)前敵軍壓境,我軍英勇應戰(zhàn)的危急、緊張氣氛。
C.頸聯中“聲不起”寫出戰(zhàn)士們在沉重的鼓聲中斗志難振。
D.尾聯運用典故,表達守城將士們誓死報效君王的決心。
【答案】16. 比喻、 夸張 17.C
【解析】16.本題考查詩句賞析。
“黑云壓城”運用比喻,寫敵人攻城的氣勢;“城欲摧”運用夸張,來補足這種來勢之猛烈,并直接刻畫了危險的情狀?!敖锹暆M天”運用夸張,勾畫出戰(zhàn)爭的規(guī)模;“塞上燕脂凝夜紫” 運用夸張,從色來烘托。此時戰(zhàn)場之上鮮血遍染,在暮靄凝聚下呈現出暗紫色,為這個悲壯的畫面抹上了一層悲壯的色彩。所以詩歌的前兩聯主要運用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法,渲染戰(zhàn)場的氣氛。
17.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的理解。
C.“霜重鼓寒聲不起”描寫苦戰(zhàn)的場面:馳援部隊一迫近敵軍的營壘,便擊鼓助威,投入戰(zhàn)斗。無奈夜寒霜重,連戰(zhàn)鼓也擂不響。面對重重困難,將士們毫不氣餒。所以選項中“聲不起”寫出戰(zhàn)士們在沉重的鼓聲中斗志難振的說法是錯誤的。
故選C。
躍升精練
(2021上·上海黃浦·八年級統考期末)閱讀下列詩文,完成下面小題。
飲酒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8.“人境”在詩中的意思是 。
19.下列選項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首詩敘寫寧靜閑適的田園生活樂趣,表現詩人歸隱田園后安貧樂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句與杜甫《望岳》中“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句都借歸鳥來寫詩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陶淵明愛菊,菊花成了遠離塵俗、潔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頤愛蓮,蓮花象征著君子美好的品德。他們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種高潔的情致。
D.本詩在客觀景物的描寫中融合對人生哲理的領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答案】18.喧囂擾攘的塵世 19.B
【解析】18.本題考查詞語在詩句的中含義。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這兩句詩作者是說自己雖然居住在人世間,但沒有車馬喧鬧的煩惱,所以人境的意思是喧囂擾攘的塵世。
19.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的理解。
B.“蕩胸生層云,決眥人歸鳥”蘊藏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贊美之情,而不是借歸鳥來寫詩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所以說法錯誤;
故選B。
(2021上·上海浦東新·八年級統考期末)
雁門太守行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漁家傲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0.《雁門太守行》的作者是唐朝詩人 ,“漁家傲”是 名。
21.下列選項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雁冂太守行”是古樂府曲名,“行”是歌行體,屬近體詩體裁,本詩借用它作詩題寫當時戰(zhàn)事。
B.李清照的詞以婉約細膩為主,《漁家傲》是其婉約詞的代表之作。
C.兩首詩詞均用字考究,“壓”字寫出將士們被敵軍壓得萎靡不振之狀?!爸櫋弊謩t流露出李清照對自己創(chuàng)作的不滿之情。
D.兩首詩詞都引用典故?!堆汩T太守行》尾聯引用典故,表達了守城將士們誓死報效君王的決心?!稘O家傲》中“九萬里風鵬正舉”化用《莊子》中的名句,表達了詞人希望能像大鵬一樣盡情地施展才能。
【答案】20. 李賀 詞牌名 21.D
【解析】20.題空一:《雁門太守行》是唐代詩人李賀作的一首歌行體古詩。李賀:字長吉,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被稱為“詩鬼”。
題空二:“漁家傲”是詞牌名,又名“漁歌子”“漁父詞”等。以晏殊詞《漁家傲·畫鼓聲中昏又曉》為正體,雙調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五仄韻。
21.A.“行”是歌行體,屬古體詩體裁;
B.《漁家傲》是其豪放詞的代表之作;
C.“壓”字寫敵軍兵臨城下,表現了敵軍人馬眾多,來勢兇猛,以及交戰(zhàn)雙方力量的懸殊;“謾有”是“空有”的意思,“謾”字流露出李清照對現實的強烈不滿;
故選D。
(2021上·上海閔行·八年級統考期末)閱讀下面的詩,完成小題
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2.這首詩的作者是 。“問君何能爾”中“爾”理解為 。
23.下面選項中,對本詩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這首詩謳歌了閑適、寧靜的田園生活,反映了詩人逃離官場的欣喜之情。
B.“而無車馬喧”的意思是沒有那些人來人往的喧囂,沒有世俗的困擾。
C.“心遠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靜,心就會遠離喧鬧的塵世。
D.“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一靜一動,寫出了暮鳥飛還的溫馨之美。
【答案】22. 陶淵明; 如此,這樣 23.C
【解析】22.本題考查文學常識以及字詞翻譯?!讹嬀啤そY廬在人境》是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創(chuàng)作的組詩《飲酒二十首》的第五首?!皢柧文軤??心遠地自偏”句意:問我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爾:這樣。
23.C. “心遠地自偏”句意: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并非要求“居所偏僻安靜”。
故選C。
(2021上·上海長寧·八年級統考期末)
黃鶴樓
唐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24.“歷歷”的含義是
25.下列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這首詩從樓的命名寫起,借神話傳說生發(fā)開去。
B.頷聯承接傳說,抒發(fā)歲月不再、世事茫茫之慨。
C.頸聯寫眼前美好的景色,傳達詩人的內心喜悅。
D.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漂泊異地的傷感與思鄉(xiāng)之情。
【答案】24.清楚可數 25.C
【解析】24.本題考查對詞語含義的理解?!扒绱v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意思是陽光照耀下的漢陽樹木清晰可見,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鸚鵡洲。“歷歷”:清楚可數。
25.本題考查對詩歌的鑒賞。
C.頸聯寫眼前美好的景色,眼前的樹木芳草勾起對家鄉(xiāng)一草一木的回想,由景生情,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油然而生。故選C。
(2021上·上海浦東新·八年級統考期末)閱讀下文,完成后面小題
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26.《赤壁》的作者與李商隱合稱“ ”,“前朝”的意思 。
27.詩中的“周郎”是三國時的著名人物周瑜,你所知道關于他的歷史故事有 。
【答案】26. 小李杜 這里指赤壁之戰(zhàn)的時代。 27.周瑜打黃蓋;既生瑜,何生亮!
【解析】26.考查文學常識。本詩作者杜牧與李商隱合稱“小李杜”,李白與杜甫合稱“李杜”。聯系寫作背景,本詩是作者經過赤壁古戰(zhàn)場時所作,聯系作者后兩句生發(fā)的議論,如果上天不給周瑜提供便利,孫劉聯軍就會失敗??芍娭械那俺傅氖浅啾谥畱?zhàn)的時代,即三國時期。
27.開放類試題,符合題目要求,言之成理即可。如:諸葛亮三氣周瑜,顧曲周郎,丹陽借兵等。
(2023上·上海閔行·八年級校聯考)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28.詩中“憐”的意思是 。
29.對這首詩理解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頷聯的“隨”“入”二字,將群山與平野位置的逐漸變換和江水奔向廣闊原野的氣勢,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了。
B.頸聯變換視角,通過水中映月圖和天邊云霞圖來展現令人陶醉的江上美景。
C.尾聯“送”字用得妙,寫出了詩人不忍離別而不辭勞苦送行萬里的深情。
D.詩歌既寫出詩人初次離家的新鮮、欣喜的體驗,又含蓄地表達出詩人對故鄉(xiāng)的不舍之情。
【答案】28.喜愛 29.C
【解析】28.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象。
“仍憐故鄉(xiāng)水”的意思為:我依然喜愛這來自故鄉(xiāng)之水。憐:喜愛。
29.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
C.“寫出了詩人不忍離別而不辭勞苦送行萬里的深情”說法錯誤,尾聯“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意思是:我還是憐愛故鄉(xiāng)的水,流過萬里送我遠行。這一句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故鄉(xiāng)水擬人化,借寫故鄉(xiāng)水有情,不遠萬里,依戀不舍送我遠別故鄉(xiāng),表達了詩人離開故鄉(xiāng)時依依不舍,思念故鄉(xiāng)的感情。由此可知,并非是詩人送行萬里;
故選C。
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下面小題。
漁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30.下面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詞的一開頭,詞人就用豐富的想象,創(chuàng)造了一個似夢似幻、美妙神奇的境界。
B.“我報路長嗟日暮”中的“嗟”字,生動傳達出詞人對日暮途遠的深深嘆息。
C.詞上片寫天帝詢問詞人歸于何處,下片交代海中仙山為詞人歸宿,前后呼應。
D.這首詞想象豐富,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充分體現了李清照婉約的作詞風格。
31.“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
【答案】30.D 31.最后三句,詞人化用典故(或運用想象),寫“大風刮起來了,大鵬正乘著風振翅高飛。大風啊,不住地吹吧,把我的小船吹到海外仙山去吧!”。反映了詞人對現實的厭棄和對美好境界的追求。但仙山畢竟是不存在的,她只能在自己創(chuàng)造的理想境界中求得暫時的安慰。(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30.本題考查詩詞內容理解和辨析。
D.“充分體現了李清照婉約的作詞風格”有誤,此詞寫夢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與天帝的問答,隱寓對社會現實的不滿與失望,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作者把真實的生活感受融入夢境,以浪漫主義的藝術構思,夢游的方式,奇妙的設想,傾述隱衷,寄托情思。全詞打破了上片寫景下片抒情或情景交錯的慣常格局,以故事性情節(jié)為主干,以人神對話為內容,實現了夢幻與生活、歷史與現實的有機結合,用典巧妙,景象壯闊,氣勢磅礴,音調豪邁,充分顯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羈的一面,具有明顯的豪放派風格,是李詞中僅見的浪漫主義名篇;
故選D。
31.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和情感把握。
“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九萬里長空大鵬鳥正展翅高飛,風啊!千萬別停息,快快將這一葉輕舟直接送往蓬萊三島。在上闋,天帝“殷勤問我歸何處”,這里,詞人給予了回答,她夢想的地方是蓬萊、方丈、贏洲三座仙人居住的山。詞人化用《莊子·逍遙游》中的句子,說“九萬里風鵬正舉”,要像大鵬那樣乘萬里風高飛遠舉,離開這讓人傷痛的現實社會,因此,詞人叫到“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風,你不要停止,把“我”輕快的小舟吹到仙山去,讓“我”在那里過自由自在的生活。在這一問一答之中,詞人通過“天帝”和“三山”這兩個形象,將自己美好的夢想表達了出來,渴望有好的帝王和好的居所,渴望有人的關心和社會的溫暖,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
期末預測
32.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問題。
【甲】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乙】
題烏江亭
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1)選出下列對兩首詩的理解分析不恰當的一項( )
A.甲詩是作者經過赤壁這個著名古戰(zhàn)場時,有感于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是懷古詠史之作。
B.甲詩中“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意思是:假如東風不給周瑜以方便,結局恐怕是曹操取勝,直接寫出了政治軍事情勢的變化。
C.乙詩首句直截了當的指出勝敗乃兵家常事這一普通常識,并暗示關鍵在于如何對待的問題,為下文作好鋪墊。事不期”,不能預料。
D.乙詩中的“包羞忍恥是男兒”間接批評項羽胸襟不夠寬廣,缺乏大將氣度。
(2)若將“銅雀春深鎖二喬”換成“國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為什么?
(3)議論不落傳統窠臼,是杜牧詠史詩的特色。甲乙兩詩分別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
【答案】(1)B
(2)不好。平仄、韻腳雖然無-不合,卻毫無詩味。通過“銅雀春深這一富于形象性的詩句,寫曹操勝利后的驕恣和東吳失敗后的屈辱,以二喬的命運形象代表東吳的命運,更能體現詩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見大,感情表達更含蓄。
(3)《赤壁》借對赤壁之戰(zhàn)的評述來抒發(fā)自己的感慨,表現詩人懷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情。《題烏江亭》表達了詩人對項羽的惋惜之情,同時暗含諷刺之意。
【詳解】(1)本題考查詩句內容理解。
B.“直接寫出了政治軍事情勢的變化”表述錯誤,根據詩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進行分析,翻譯為假如東風不給周瑜以方便,戰(zhàn)爭的勝負就會發(fā)生轉換,曹操將把大喬小喬都關押在許昌的銅雀臺之中,暗示了曹操將取得戰(zhàn)爭的勝利。與選項內容不相符。
故選B。
(2)本題考查詩句賞析及內容理解。根據題干“好不好”可知,作答應首先表面態(tài)度和立場,再闡述理由。
“銅雀春深鎖二喬”的意思是:結局恐怕是曹操取勝,二喬被關進銅雀臺了。從內容上看,通過大小喬這兩個具有特殊身份的女子命運來表達設想中東吳敗的結局,可謂以小見大,別出心裁。試想,若東吳前國主(孫策)和主帥(周瑜)之妻均已被曹軍擄去銅雀臺,那戰(zhàn)爭的結局不言自明,這就使得全詩既生動形象,又含蓄蘊藉,富有情致。而“國破家亡在此朝”太過直白,沒有韻味。因此,將“銅雀春深鎖二喬換成“國破家在此朝”不好。
(3)本題考查對詩歌主旨感情的理解。
《赤壁》一詩,借用古代赤壁之戰(zhàn)的事情,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表面上是說周瑜的僥幸勝利、曹操的落敗,實質上借古喻今敘述自己的懷才不遇,渴望能像周瑜一樣能取得成功。表現出詩人英雄無用武之地的郁悶不平之情。《題烏江亭》一詩中,首句言勝敗乃兵家常事。次句批評項羽胸襟不夠寬廣,缺乏大將氣度。三、四句設想項羽假如回江東重整旗鼓,說不定就可以卷土重來。這首詩對項羽負氣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卻是批評他不善于把握機遇,不善于聽取別人的建議,不善于得人、用人。
33.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問題。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題目“雁門太守行”是樂府曲名,本詩借此敘寫當時戰(zhàn)事。
B.“角聲滿天”寫軍中號角聲響徹天空,倍顯將士英雄氣概。
C.“半卷紅旗”“霜重鼓寒”從視、聽角度來描寫戰(zhàn)場環(huán)境。
D.詩歌最后化用典故,表達了對當朝統治者窮兵黷武的不滿。
(2)陸游曾評價李賀的詩“五色炫耀,光奪眼目”,請從本詩一二句中找出表現色彩的詞語,并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
【答案】(1)D
(2)示例一:用“黑”字表現敵人軍隊人數眾多,黑壓壓一片,濃重的色彩刻畫出敵軍的囂張氣焰。
示例二:用“金”字表現陽光照耀甲胃時的耀眼奪目,鮮明的色彩寫出了我軍將士的英姿勃發(fā)、不可侵犯。
【詳解】(1)本題考查對詩歌的理解。
D.有誤,詩歌最后化用典故,表達了將士誓死報效國家的決心,此項“表達了對當朝統治者窮兵黷武的不滿”理解有誤;
故選D。
(2)本題考查對詩歌的理解。
一般說來,寫悲壯慘烈的戰(zhàn)斗場面不宜使用表現秾艷色彩的詞語,而李賀這首詩幾乎句句都有鮮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紅色,非但鮮明,而且秾艷,它們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織在一起,構成色彩斑斕的畫面?!昂谠茐撼浅怯荩坠庀蛉战瘅[開”是戰(zhàn)爭場面描寫,抓住表示色彩的詞語分析?!昂谠茐撼浅怯荨钡囊馑际牵簲潮鴿L滾而來,猶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墻?!昂凇卑涤鲾耻姎庋鎳虖?,渲染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甲光向日金鱗開”一縷日光從云縫里透射下來,映照在守城將士的甲衣上,只見金光閃閃,耀人眼目?!敖稹敝溉展猓爻菍⑹繃狸囈源?,借日光顯示守軍威武雄壯,英姿勃發(fā),此刻他們正披堅執(zhí)銳,嚴陣以待。
示例:用“金”字表現陽光照耀在披堅執(zhí)銳、嚴陣以待的將士身上時的耀眼光芒,用鮮明的色彩,借日光顯示守軍威武雄壯,英姿勃發(fā)。
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小題。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34.“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這兩句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35.“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一句中“搔”字用得妙,請簡析妙在何處。
【答案】34.表達了詩人因戰(zhàn)事使消息隔斷,對妻子兒女的強烈思念之情。 35.“搔”字是對詩人想要排解憂愁而不得的動作(細節(jié))描寫,傳神地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感情。
【解析】34.本題考查詩句的賞析。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意思是:戰(zhàn)火持續(xù)了好幾個月仍不停息,一封家書抵得上萬兩黃金。“連三月”,寫戰(zhàn)亂時間之長;“抵萬金”,寫一封家書價值萬兩黃金,極言家書之珍貴,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烽火”對“家書”,兩者均為名詞;“連三月”對“抵萬金”,均為動補短語;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寫出了詩人因戰(zhàn)事使消息隔斷,久盼家人音信不至的焦急心情,表達了詩人對家鄉(xiāng),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35.本題考查賞析詩句。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意思是: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fā)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緊承上聯而來,表述作者因烽火連月,家信不至,國愁家憂齊上心頭,內憂外患糾纏難解。眼前一片慘戚景象,內心焦慮至極,不覺搔首徘徊,青絲變成白發(fā)。自離家以來一直在戰(zhàn)亂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長安數月,頭發(fā)更為稀疏,用手搔發(fā),頓覺稀少短淺,簡直連發(fā)簪也插不住了。這是詩人個人形象的細節(jié)描寫,“白發(fā)”是愁出來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頭發(fā)白了、疏了,從頭發(fā)的變化,使讀者感到詩人內心的痛苦和愁怨,讀者更加體會到詩人傷時憂國、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
贈從弟(其二)劉 楨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36.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聯“亭亭”標示松的姿態(tài),“瑟瑟”形容松樹在風中顫抖,整體上刻畫了松樹的形象。
B.頷聯運用對比手法,讓“山上松”和“谷中風”展開較量,用風之大襯托松的雄健挺拔。
C.頸聯通過描寫松樹的生長環(huán)境愈發(fā)嚴酷、愈發(fā)惡劣的狀況,突顯青松歲寒而不凋的特性。
D.尾聯變換句式,以有力的問答作結。詩人從端正外形透視到內在本性,表明松樹的風骨。
37.這是一首詠物詩,標題是“贈從弟”,內容卻在寫“松”,請簡要分析詩人的用意。
【答案】36.A 37.本詩以松柏為喻(或:使用象征手法),詩人借贊頌松柏挺立風中而不倒、歷經嚴寒而不凋的頑強生命力,表明自己的志向之堅貞,自勉的同時也勉勵堂弟做一個堅強不屈的人。
【解析】36.本題考查對詩歌的理解、分析。
A.根據首聯“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可知,其意思是:高高聳立的山上的松樹,在山谷中吹來的瑟瑟寒風中挺立。這里用“亭亭”標示松的傲岸姿態(tài),用“瑟瑟”摹擬刺骨的風聲。繪影繪聲,筒潔生動。又以“谷中”映襯“山上”,更突出了位居全詩中心的青松的傲骨。起首二句,即以松的高潔之態(tài)動人情思,風的肅殺之聲逼人警覺。由此可見,“瑟瑟”形容風聲,而非“形容松樹在風中顫抖”;理解有誤;
故選A。
37.本題考查詩歌情感主旨。
根據“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可知,本詩起首二句,即以松的高潔之態(tài)動人情思,風的肅殺之聲逼人警覺,側面表現青松的傲骨;
根據“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可知,兩個“一何”強調詩人感受的強烈,一“盛”一“勁”,對比突出松的剛勁有力;
根據“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可知,五六兩句,由風勢猛烈而發(fā)展到酷寒的冰霜,由松枝的剛勁而拓寬為一年四季常端正,越發(fā)顯出環(huán)境的嚴酷和青松歲寒不凋的特性;
根據“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可知,最后兩句變換句式,以有力的一問一答作結。詩人由外而內,由表層到深層,把讀者眼光從“亭亭”“端正”的外貌透視到松樹內在的本性,以此表明松樹之所以不畏狂風嚴寒,是因為有堅貞不屈的高風亮節(jié);
可見,全詩以松樹為中心,寫得集中緊湊。反復詠歌,卻不平板單調。從詩歌內容看,是一首詠物言志詩。詩人緊緊扣住松柏經寒不哀、枝干堅勁的特征來描寫,寫出了松柏挺立風中而不倒,歷經嚴寒而不凋的頑強生命力和凜然正氣。詩人以松柏為喻(使用象征手法),通過詠松柏來表現自己對高風亮節(jié)的贊美和追求。同時,自勉的同時,也勉勵堂弟要像松柏那樣,永遠保持堅貞自強的個性,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
【點睛】參考譯文
高高聳立的山上的松樹,在山谷中吹來的瑟瑟寒風中挺立。
風刮得是多么猛烈,松枝是多么的勁挺!
冰與霜正下的猛烈急驟,而松柏卻整年長久端正挺立。
難道不遭受嚴寒嗎?松柏有不懼嚴寒的本性!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龜雖壽
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38.下列對《龜雖壽》詩詞鑒賞不正確的是( )
A.這是抒發(fā)人生感慨的詠志詩。作者以神龜、騰蛇為喻,表明宇宙萬物有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規(guī)律。
B.“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笔侨姷暮诵?,要求自己利用這短暫的生命建功立業(yè),不要虛度一生。
C.“志在千里”中的“志”就是要統一全國。作者認為統一全國是符合歷史的需要,決心為此奮斗終生?!袄象K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都是后人常用勵志之語。
D.“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边@四句呼應詩的開頭,在承認壽命有限這一客觀事實的前提下,強調發(fā)揮人的主觀作用。
39.請賞析詩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答案】38.B 39.用比興的手法,引出“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以“老驥”自比,表達了詩人老當益壯、自強不息、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解析】38.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B.“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不是全詩的核心。全詩的核心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表現了詩人老當益壯、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充滿詩人對生活的真切體驗,有著一種真摯而濃烈的感情力量。“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托物起興,說明世界上一切生有生必有死,有盛必有衰的客觀規(guī)律;
故選B。
39.本題考查對詩句的賞析?!袄象K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意思是:年老的千里馬雖然伏在馬槽旁,雄心壯志仍是馳騁千里;壯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奮發(fā)思進的心也永不止息。從修辭的角度來看,詩人運用比喻的修辭,把“自己”比作“千里馬”,千里馬雖老,志向卻依然在千里之外。從而表達了自己雖老,但雄心卻不曾減少絲毫,體現了一種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從寫作手法看,詩人運用比興手法,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引出“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由馬及人,說明自己雖老,卻依然有一顆“壯心”,表現了詩人老當益壯,自強不息的人生態(tài)度,抒發(fā)了自己渴望建功立業(yè)的斗志豪情。

相關試卷

備戰(zhàn)2024-2025學年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真題分類匯編專題02 名句默寫練習(江蘇專用):

這是一份備戰(zhàn)2024-2025學年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真題分類匯編專題02 名句默寫練習(江蘇專用),共18頁。

專題03 課外文言文閱讀(期末熱點好題)20篇-備戰(zhàn)2024-2025學年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真題分類匯編(上海專用):

這是一份專題03 課外文言文閱讀(期末熱點好題)20篇-備戰(zhàn)2024-2025學年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真題分類匯編(上海專用),文件包含專題03課外文言文閱讀期末熱點好題20篇原卷版-備戰(zhàn)2024-2025學年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真題分類匯編上海專用docx、專題03課外文言文閱讀期末熱點好題20篇解析版-備戰(zhàn)2024-2025學年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真題分類匯編上海專用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3頁, 歡迎下載使用。

專題09 命題作文(期末好題及預測)20篇-備戰(zhàn)2024-2025學年七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真題分類匯編(上海專用):

這是一份專題09 命題作文(期末好題及預測)20篇-備戰(zhàn)2024-2025學年七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真題分類匯編(上海專用),文件包含專題09命題作文期末好題及預測20篇原卷版-好題匯編備戰(zhàn)2024-2025學年七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真題分類匯編上海專用docx、專題09命題作文期末好題及預測20篇解析版-好題匯編備戰(zhàn)2024-2025學年七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真題分類匯編上海專用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2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專題02 古詩詞鑒賞(經典題練熟練透)20題-備戰(zhàn)2024-2025學年七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真題分類匯編(上海專用)

專題02 古詩詞鑒賞(經典題練熟練透)20題-備戰(zhàn)2024-2025學年七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真題分類匯編(上海專用)

專題03 課外文言文閱讀(期末熱點文章預測)18篇-備戰(zhàn)八年級語文下學期期末真題分類匯編(上海專用)

專題03 課外文言文閱讀(期末熱點文章預測)18篇-備戰(zhàn)八年級語文下學期期末真題分類匯編(上海專用)

專題02 古詩詞鑒賞(經典題練熟練透)15題-備戰(zhàn)2023-2024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學期期中真題分類匯編(上海專用)

專題02 古詩詞鑒賞(經典題練熟練透)15題-備戰(zhàn)2023-2024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學期期中真題分類匯編(上海專用)

專題09 命題作文(期中好題及熱點話題預測)滿分范文20篇-備戰(zhàn)2023-2024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學期期中真題分類匯編(上海專用)

專題09 命題作文(期中好題及熱點話題預測)滿分范文20篇-備戰(zhàn)2023-2024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學期期中真題分類匯編(上海專用)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末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