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試題共8頁,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答卷前,請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座號和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將考點、姓名、準考證號和座號填寫在試卷規(guī)定的位置??荚嚱Y束后,只交答題卡。
注意事項:
1.答選擇題時,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答題卡上相應題目的答案標號,修改時,要用橡皮擦干凈,答案寫在試卷上無效。
2.答非選擇題時,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書寫,要求筆跡清晰、字體工整,務必在答題卡題號所指示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
一、(共16分)、
學校正開展“孝親敬老,從我做起”語文主題活動,閱讀下面一段文字,根據(jù)要求,完成下列任務。
任務一:賞文字,知孝義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千百年來“孝”如一棵常青樹,生機勃勃,結出累累碩果。幼童時期,我們與父母的關系是親密無間的。①步入校園,我們仍徜徉在父母的愛河中,無時無刻感受著父母對我們的呵護。這些愛就藏在我們日常生活中。②不管是出門前的暖心叮嚀,還是臨睡前的一杯牛奶,我們悉數(shù)接收。漸漸地我們長大了,對于父母的關愛,我們不以為意。那一次去探望爺爺奶奶的經(jīng)歷,讓一個少年的心蘇醒了。父母忙著打掃庭院、下廚做飯,和爺爺奶奶拉家常,他們用自己的行動以身作則,讓我看到“孝”的光芒,有一種感動油然而生。古語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不留遺hàn的愛唯有付諸行動。③給父母捶捶背、倒一杯水,這樣的小事備受父母歡迎?!靶ⅰ睆膩聿皇呛J序讟牵鐚毷憔íng璀璨。孝心也是一個良性循環(huán),④通過積極有效地互動,使父母與孩子的親密關系得以保持。
1. 文段中拼音對應漢字及加點字讀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累累”在此處意為連續(xù)成串,讀作“l(fā)éi léi”。
B. “間”在此處意為空隙,引申義為嫌隙、隔閡,讀作“jiàn”。
C. “遺hàn”中的hàn與“抱憾終身”中的“憾”詞義相同,應寫作“遺憾”。
D. “晶yíng璀璨”中“yíng”意為“光潔,透明”,應寫作“熒”。
2. 文段中畫橫線的成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 不以為意B. 以身作則C. 油然而生D. 海市蜃樓
3. 文段中四處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的一項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任務二:識圖標,探孝義
4. 小一在參與活動中,發(fā)現(xiàn)了“全國敬老月”的活動圖標,請用簡潔的文字說明圖標的內容及含義。
任務三:促宣傳,行孝道
5. 下面是一幅被打亂順序的對聯(lián),請你根據(jù)對聯(lián)特點,梳理順序,使之成為完整對聯(lián)。(填寫序號)
①撫老養(yǎng)老②尊老敬老③傳家久④澤世長
上聯(lián):______ 下聯(lián):______
【答案】1. D 2. B 3. A##D
4. 這是中國“敬老月”活動標識,外部為圓形,圓形內上方寫有“全國敬老月活動字樣”,下方寫有“全國敬老月”拼音字樣,與上方文字相對應,表明主題,構圖和諧。中心部分圖形以重陽節(jié)的“9.9”為設計元素,把圓點化作夕陽,寓意老年人如夕陽紅。圓點與中間兩弧線構成手舞足蹈快樂無比的老人,“99”二字的線條繞成心形,表示中國社會關愛老年人。
5. ①. ①③ ②. ②④
【解析】
【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字音字形。
D.有誤,晶瑩璀璨:jīng yíng cuǐ càn,形容寶石、水晶等物品明亮透明且光彩照人,也可以形容星空、燈光等非常耀眼華麗,給人一種美不勝收、華麗高貴的感覺。并非寫作“熒”;
故選D。
【2題詳解】
本題考查成語運用。
A.不以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視,不認真對待。句中形容我們對父母的關愛不夠重視,使用正確;
B.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做出榜樣。與前文“用自己的行動”重復啰嗦,使用有誤;
C.油然而生:自然地產(chǎn)生(某種思想感情)。句中形容感動之情自然產(chǎn)生,使用正確;
D.海市蜃樓:原指海邊或沙漠中,由于光線的反射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現(xiàn)虛幻的樓臺城郭。現(xiàn)多比喻虛無縹緲的事物。句中形容“孝”并非是虛無縹緲的,使用正確;
故選B。
【3題詳解】
本題考查病句辨析。
①句否定不當,在“無時無刻”后加“不”;
④句成分殘缺,刪去“通過”或“使”;
故選A或D。
【4題詳解】
本題考查圖文轉換。
示例:該標識為“全國敬老月”的活動圖標,整體為圓形。標識中心以重陽節(jié)的“9.9”為設計元素,兩個數(shù)字“9”頂部中間位置是夕陽造型的圓點,寓意重陽節(jié)及老人斯迷人的夕陽紅;“99”二字的線條繞成心形,寓意全社會關愛老年人。圓點與兩弧線構成手舞足蹈的老人形象,寓意幸??鞓返耐砟晟?。標識外圍上方寫有“全國敬老月活動字樣”,下方注有“全國敬老月”拼音,二者相對應,更能凸顯活動主題。
【5題詳解】
本題考查擬寫對聯(lián)。對聯(lián)要求:1、字數(shù)相等,斷句一致;2、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3、要詞性相對,位置相同;4、要內容相關,上下銜接。
“撫老養(yǎng)老”對“尊老敬老”,二者均為并列短語;“傳家久”對“澤世長”?!皳崂橡B(yǎng)老傳家久”是從個人家庭層面強調贍養(yǎng)老人的意義;“尊老敬老澤世長”則是從社會層面交代敬老的深遠意義。根據(jù)“仄起平收”可確定上聯(lián)為:①③,下聯(lián)為:②④。
二、(36分)
(一)課內外文言比較閱讀(共21分)
【甲】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周敦頤《愛蓮說》)
【乙】甘蠅,古之善射者,彀①弓而獸伏鳥下。弟子名飛衛(wèi),學射于甘蠅,而巧過其師。紀昌者,又學射于飛衛(wèi)。飛衛(wèi)曰:“爾先學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紀昌歸偃臥其妻之機下以目承牽挺②。二年之后,雖錐末倒眥而不瞬也。以告飛衛(wèi)。飛衛(wèi)曰:“未也,必學視而后可。視小如大,視微如著,而后告我?!?br>昌以牦懸虱于牖③,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間,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車輪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④射之,貫虱之心,而懸不絕。以告飛衛(wèi)。飛衛(wèi)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紀昌學射選自《列子》)
【注】①彀(gòu)弓:拉滿弓弦。②牽挺:織布機上提綜的踏腳板。因其上下動作,故可練目不瞬。③牖yǒu字義古建筑中室與堂之間的窗子。④朔蓬之鏵(gǎn):用楚國蓬梗做成的箭。
6.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甲文中的“說”,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往往借助描繪事物抒情言志。乙文是一篇寓言,假托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
B. 甲文“中通外直”與乙文“如車輪焉”均為省略句。
C. 甲文“同予者何人”中的“予”與乙文“汝得之矣”中的“汝”都是人稱代詞。
D. 甲文“不蔓不枝”中“蔓”,乙文中“南面而望之”中“南”的用法都是活用作動詞。
7. 下列各項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濯清漣而不妖 而后可言射矣
B.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無絲竹之亂耳
C. 又學射于飛衛(wèi) 嘗射于家圃
D. 以告飛衛(wèi) 以紙?zhí)?br>8. 下列關于【甲】【乙】兩文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甲文在語言風格上,駢散結合。散句為主,句式長短相間、錯落有致、富于變化。
B. 甲文先以陶淵明愛菊和世人愛牡丹做襯托,然后用“予獨愛蓮”表明自己心意。
C. 乙文運用動作描寫和神態(tài)描寫,表現(xiàn)出紀昌練習射箭技藝的刻苦、認真。
D. 乙文先寫甘蠅射技,再寫紀昌向飛衛(wèi)學射是為了突出飛衛(wèi)射箭技術的高超,為下文飛衛(wèi)教授紀昌學射做鋪墊。
9. 【乙】文中畫橫線句有兩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紀昌歸[A]偃臥[B]其妻之機下[C]以自承[D]牽挺
10.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爾先學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2)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11. 周敦頤在《通書·文辭》中說“文所以載道也?!薄拔摹毕褴?,“道”像車上所載之貨物。請結合【甲】【乙】兩篇短文內容,具體分析是如何做到“文以載道”的。
【答案】6. D 7. B 8. C 9. AC
10. (1)你先學會看東西不眨眼睛,然后我們再談學射箭的事情。
(2)(紀昌)用這種方法看其他東西,都像山丘一樣大。
11. 甲文通過對蓮花的形象和品質的描寫,從生長環(huán)境等方面入手,歌頌了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質,表現(xiàn)了作者潔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態(tài)度。
乙文講述紀昌在飛衛(wèi)的指導下,虛心學習,學成射箭技藝??梢钥闯鰧W習要打好基礎,循序漸進,勤學苦練,才能讓技藝達到精湛。
【解析】
【6題詳解】
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D.有誤,“不蔓不枝”意為:不生蔓,不長枝。蔓:生蔓,名詞作動詞?!澳厦娑币鉃椋好嫦蚰线h遠地看著它。南:向南,名詞作狀語;
故選D。
【7題詳解】
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連詞,表轉折,但/連詞,表順承;
B.都是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C.介詞,向/介詞,在;
D.介詞,把/介詞,用;
故選B。
【8題詳解】
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C.有誤,乙文沒有神態(tài)描寫;
故選C。
【9題詳解】
本題考查文言句子斷句。
句意:紀昌回到家,仰臥在他妻子的織布機下,眼睛注視著織布機上的腳踏板。
“紀昌歸”為主謂格式,交代人物活動;“偃臥其妻之機下”和“以自承牽挺”均為紀昌的行為;
故斷句為:紀昌歸/偃臥其妻之機下/以自承牽挺。
故選AC。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重點詞語有:
(1)爾:你;瞬:眨眼睛;言:談;射:射箭。
(2)以:用;睹:看;皆:都。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內容理解概括?!拔囊暂d道” 指文章是為了說明道理,弘揚精神。結合【甲】【乙】兩篇短文內容分析其如何做到 “文以載道”,言之有理即可。
【甲】文語言優(yōu)美,駢散結合。作者通過對蓮花的描寫,賦予蓮花豐富的象征意義。作者以蓮喻人,表達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高尚品德和對君子之風的追求。通過對蓮“出淤泥而不染”等品質的贊美,實際上是在表達自己在污濁的社會環(huán)境中堅守自我、不同流合污的人生態(tài)度。文中將菊比作隱逸者,牡丹比作富貴者,蓮比作君子,通過對三種花的不同態(tài)度,反映了作者對不同人生價值觀的思考,引導人們追求高尚的品德和精神境界。
【乙】敘事生動,情節(jié)曲折。講述紀昌向飛衛(wèi)學射的過程,從先學不瞬,到視小如大、視微如著,再到最后成功射穿虱子,情節(jié)層層遞進,引人入勝。如對紀昌練習眼力的過程描寫細致,“紀昌歸偃臥其妻之機下以目承牽挺。二年之后,雖錐末倒眥而不瞬也”“昌以牦懸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間,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車輪焉”,讓讀者能真切地感受到紀昌的刻苦與專注。強調了勤奮刻苦、持之以恒的重要性。紀昌為了學習射箭,歷經(jīng)數(shù)年,忍受艱苦的訓練,最終掌握了高超的技藝。這啟示人們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既要打好基礎,循序漸進,勤學苦練;還要有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的精神。
【點睛】參考譯文:
【甲】水上、陸地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代的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李氏唐朝以來,世人大多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花從積存的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污染,經(jīng)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艷。(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長枝。香氣傳播更加清香,筆直潔凈地豎立在水中。(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蓮),而不可輕易地玩弄它啊。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對于菊花的喜愛,在陶淵明以后很少聽到了。對于蓮花的喜愛,和我一樣的還有誰?(對于)牡丹的喜愛,人數(shù)當然就很多了!
【乙】甘蠅是古代擅長射箭的人,(只要他)拉滿弓,走獸便趴下,飛鳥便落地。他的弟子名叫飛衛(wèi),向甘蠅學習射箭,(技藝)卻超過了他的老師。紀昌,又向飛衛(wèi)學習射箭。飛衛(wèi)說:“你先學會不眨眼睛,然后才可以談射箭的事?!?
紀昌回到家,仰臥在他妻子的織布機下,眼睛注視著織布機上的腳踏板。兩年之后,即使錐子尖刺到他的眼眶,他也不眨一下眼睛。紀昌把這件事告訴了飛衛(wèi)。飛衛(wèi)說:“還不行,必須學會看東西才可以。要把小的東西看得很大,把細微的東西看得很清楚,然后再來告訴我?!?
紀昌用牦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懸掛在窗戶上,面向南遠遠地看著它。十天之后,(虱子在紀昌眼中)漸漸變大;三年之后,虱子像車輪那么大。再看其他東西,都像山丘一樣大。于是紀昌用燕國牛角做的弓、楚國蓬梗做成的箭去射那只虱子,箭穿過了虱子的中心,而懸掛虱子的牛毛卻沒有斷。紀昌把這件事告訴了飛衛(wèi)。飛衛(wèi)高興得跳起來,拍著胸脯說:“你已經(jīng)掌握了射箭的要領了!”
(二)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喜遷鶯·梅雨霽
宋代·周邦彥
梅雨霽①,暑風和。高柳亂蟬多。小園臺榭遠池波。魚戲動新荷。
薄紗廚②,輕羽扇。枕冷?、蹧錾钤?。此時情緒此時天。無事小神仙。
【注釋】①霽(jì):指雨停止。②紗廚:紗帳。③?。╠iàn):指蘄竹所制竹席,涼席。
12. 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 這首詞通過“高柳”“亂蟬”“新荷”“紗廚”“羽扇”等景物,描繪了一幅夏日雨后初晴的寧靜畫卷。
B. 上片“梅雨霽,暑風和”起筆交代時令,接著進一步描繪小園中的景致,畫面鮮活生動。
C. 下片轉而描寫室內的環(huán)境,“枕冷簟涼深院”,寫出了躺在竹席上只覺涼爽舒暢的快意。
D. 本詞格調輕快,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下雨前后的天氣進行對比,語言清新明麗,自然輕快,意趣盎然。
13. 周邦彥曾自稱“無事小神仙”,請結合內容分析本詞是如何體現(xiàn)他“神仙般”心境的。
【答案】12. D 13. 雨停聽蟬聲陣陣,看魚動新荷,薄紗帳內輕搖羽扇,感受雨后的涼爽舒暢。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把自己比作無事可做的小神仙,在輕松愉悅中,寫出了生活的閑適與恬淡,似神仙般逍遙快活。
【解析】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D.有誤,這首詞中并沒有將下雨前后的天氣進行對比。詞開篇 “梅雨霽,暑風和” 意為:綿綿多日的梅雨過去,夏天漸漸來臨。只是交代了雨停后的時令和天氣狀況,沒有與下雨前進行對比;
故選D。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
詞的上闋描繪了一幅夏日雨后初晴的寧靜畫卷?!懊酚觎V,暑風和”,雨過天晴,暑風輕拂,交代了舒適的時令天氣?!案吡鴣y蟬多”,高大的柳樹上,蟬聲此起彼伏,充滿生機?!靶@臺榭遠池波。魚戲動新荷”,小園中的亭臺樓榭臨近池塘,魚兒在新荷間嬉戲,動靜結合,展現(xiàn)出自然的和諧之美。這樣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讓人心情愉悅,遠離塵世的喧囂,營造出一種閑適的氛圍,為詞人的“神仙般”心境奠定基礎。
下闋著重描寫生活場景?!氨〖啅N,輕羽扇。枕冷簟涼深院”,詞人在紗帳中,輕搖羽扇,躺在涼爽的竹席上,身處深院之中,享受著夏日的清涼。這些生活中的細節(jié)充滿了愜意與舒適,體現(xiàn)出詞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狀態(tài)。
“此時情緒此時天。無事小神仙”,此時的情緒與這美好的天氣相呼應,沒有煩事打擾,仿佛成了小神仙。詞人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自己比作無事可做的小神仙。這句直接表達了詞人的心境,他陶醉在這寧靜美好的氛圍中,忘卻了世俗的煩惱,內心達到一種超脫的境界,體現(xiàn)出“神仙般”的自在與滿足。
(三)(8分)
14. 小一所在班級要舉行詩詞“飛花令”,為做好準備工作,他梳理了本冊課本中的內容,請和他一起填寫表格中的相關詩句。
【答案】 ①. 一覽眾山小 ②. 政入萬山圍子里 ③. 飛來山上千尋塔 ④. 山重水復疑無路 ⑤.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⑥. 閑敲棋子落燈花 ⑦. 隔江猶唱后庭花 ⑧. 楊花榆莢無才思 ⑨. 落紅不是無情物 ⑩. 化作春泥更護花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名句默寫。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本題中的“覽、疑、敲、庭、榆莢、泥”等字詞容易寫錯。
三、(7分)
15. 小一所在班以“小昆蟲,大世界”為主題進行名著《昆蟲記》研讀交流活動,請根據(jù)提示,完成活動任務。
活動一:猜謎語
下面是以法布爾《昆蟲記》中的四種昆蟲為謎底擬寫的四則謎語,請結合自己的閱讀理解,寫出謎底。
A.天生建筑家,豪宅地下挖。小時頭朝下,死時離開家。
B.性格好殘暴,姊妹全吃掉。品性太糟糕,生完娃就跑。
C.耳朵有點聾,唱歌響如鐘。地下當苦工,長年影無蹤。
D.出生開蓋子,天冷造房子。門口唱曲子,喜歡吃葉子。
A______ B______ C______ D______
活動二:魯迅稱《昆蟲記》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書?!彼砸巳雱?,與法布爾獨特的探究方法有關,結合《昆蟲記》法布爾探究的具體案例,總結他的探究方法。
【答案】活動一:A黃蜂 B螳螂 C蟬 D蟋蟀
活動二:法布爾在創(chuàng)作《昆蟲記》時,堅持運用觀察法和反復試驗法,進行科學探究,取得非凡的成就。
觀察法:法布爾在描繪蟬的外形及生活習性時,多次在蔚藍的天空下,在蟬鳴的歌聲中觀察,掌握了第一首資料;
在描繪蟹蛛生活習性時,細心觀察蟹蛛捕食蜜蜂的驚心動魄的戰(zhàn)斗場面,為讀者展示了新奇神秘的昆蟲世界。
反復試驗法:法布爾通過反復實驗發(fā)現(xiàn)大頭黑布甲連續(xù)裝死時每次時長不一,如果實驗連續(xù)進行,它裝死的時間會越來越長。法布爾根據(jù)它裝死的情況做出假設,并繼續(xù)觀察,最終得出它只要意識到周邊有人就始終保持不動的結論,從而了解這種昆蟲謹慎而狡猾的性情。法布爾通過實驗法進行探索,一步步逼近昆蟲世界的真相。
法布爾通過多次實驗,探究發(fā)現(xiàn)雄蟬發(fā)出的各種聲音,雌蟬都沒有任何反應,得出蟬的聽覺很遲鈍,蟬的歌唱只是表達生命樂趣的手段,與愛情無關這一結論。
【解析】
【詳解】活動一:本題考查名著識記。
A.蜜蜂則被描述為天生的建筑家,它們在地下挖建豪宅?!霸谶@個種類看起來很奇怪的小世界里,幼蜂無論是睡眠還是飲食,都是腦袋朝著下邊生長的,即倒掛著的”。在黃蜂中,有一種不成文的‘法律’規(guī)定,那就是巢里是要絕對保持干凈整潔的。這個生命即將結束的黃蜂,要自行解決它自己的葬禮。它把自己跌落在土穴下面的坑里。由于要保持清潔衛(wèi)生,這些苦行主義者,不愿意自己死在蜂房里。因此,“天生建筑家”、“豪宅地下挖”、“小時頭朝下,死時離開家”等描述都是符合黃蜂的生活習性和特點的。故本項的謎底是“黃蜂”;
B.螳螂外表優(yōu)雅,卻有著一顆冷酷的心。它在交配完成后,雌性螳螂常常會將雄性螳螂吃掉,這種行為令人震驚。而更為殘忍的是,當螳螂媽媽產(chǎn)下卵后,若周圍有其他螳螂姐妹,也可能會被它毫不留情地吃掉。這種行為被描述為“性格好殘暴,姊妹也吃掉”,與謎語中的描述相符。同時,“生完娃就跑”也暗示了雌螳螂在產(chǎn)卵后就會離開,這與雌螳螂的生活習性相符。故本項的謎底是“螳螂”;
C.蟬在地下產(chǎn)卵,然后孵化出幼蟲。這個過程是在地下完成的,因此描述“地下當苦工,長年影無蹤”符合蟬的生活習性。同時,蟬的鳴聲響亮,被稱為“唱歌”,這也與描述“耳朵有點聾,唱歌響如鐘”相符合。故本項的謎底是“蟬”;
D.蟋蟀在出生時就會建造自己的“蓋子”,天冷時會建造房子,它們喜歡在門口唱歌,并且喜歡吃葉子。蟋蟀的鳴聲一般來自其翅膀的摩擦,因此它們的鳴聲可以描述為“門口唱曲子”。此外,蟋蟀是雜食性動物,既吃植物也吃小蟲,所以描述中“喜歡吃葉子”也是符合其生活習性的。故本項的謎底是“蟋蟀”;
活動二:本題考查名著內容理解。
法布爾在《昆蟲記》中運用了多種獨特的探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一、細致觀察。法布爾對昆蟲進行了長時間、全方位的細致觀察。例如,他觀察圣甲蟲,為了了解圣甲蟲制作糞球的過程,他會花費大量時間蹲在圣甲蟲旁邊,觀察它們如何挑選材料、如何滾動糞球、如何將糞球推入洞穴等每一個細節(jié)。通過這種細致入微的觀察,他能夠準確地描述昆蟲的形態(tài)、行為和生活習性。
二、實驗驗證。法布爾不僅僅滿足于觀察,還進行了許多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和假設。比如,他研究蟬的發(fā)聲原理時,通過各種實驗方法,如改變蟬的生存環(huán)境、對蟬的身體結構進行輕微的干擾等,來探究蟬發(fā)聲的奧秘。通過實驗,他得出了蟬是通過腹部的發(fā)聲器振動而發(fā)出聲音的結論。
三、比較研究。法布爾經(jīng)常將不同種類的昆蟲進行比較研究。例如,他比較了不同種類蜜蜂的筑巢方式、不同種類蝴蝶的飛行習性等。通過比較,他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各種昆蟲的特點和差異,也為讀者呈現(xiàn)了昆蟲世界的多樣性。
四、融入人文關懷。法布爾在探究昆蟲的過程中,不僅僅把昆蟲當作研究對象,還賦予它們人類的情感和價值觀。他會用生動的語言描述昆蟲之間的“母愛”“友情”等情感,讓讀者感受到昆蟲世界也有溫暖和美好。例如,他描寫小甲蟲為了保護自己的卵,會付出巨大的努力,這種行為讓讀者感受到了母愛的偉大。
四、(31分)
(一)(共12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
校電視臺邀請同學們參加“如何看待影視作品對于原著的改編”的討論。閱讀同學們收集的材料,完成問題。
【材料一】作家談改編
一方面,我的作品本就不適宜改編;另一方面,影視有時候會起到壞作用,可能會讓作者本人失掉更多讀者。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鋪》剛發(fā)售那會兒狂賣了400多萬冊,電影上映后小說銷量急速下降,電影的差口碑反而影響到小說的行情。
——余華
電影是小說的遠房親戚。遠房親戚常走動是正常,但不常走動,則更為正常。
——蘇童
我不太希望人家把我的長篇小說改成電視劇。你們想要拍成電視劇,我可以寫原創(chuàng)的劇本,不要找人去改我的長篇小說,最后改得牛頭馬面,失去了文字的味道。
——嚴歌苓
改編應該也是一種創(chuàng)作,需要有生活和自己的親身體會,原封不動地照抄原著的對話和場面是寫不好的。如果自己不熟悉生活,只根據(jù)小說中提供的生活來改編劇本也是不行的。
——曹禺
【材料二】網(wǎng)友說改編
【材料三】經(jīng)典源改編
《辛德勒的名單》:改編自澳大利亞小說家托馬斯·肯尼利的同名小說,而主人公奧斯卡·辛德勒是歷史真實人物。該片再現(xiàn)了德國企業(yè)家奧斯卡·辛德勒與其夫人埃米莉·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傾家蕩產(chǎn)保護了1200余名猶太人免遭法西斯殺害的真實歷史事件。《辛德勒的名單》包攬了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的7大獎項及第51屆金球獎的7項大獎。
【材料四】文學與影視
①文學用語言塑造藝術形象。文學區(qū)別于影視藝術的一個顯著特征,就在于它是用語言材料來完成對藝術形象的創(chuàng)造。文學的長處在于可以通過準確、鮮明、生動、富于表現(xiàn)力和生活氣息的語言,傳達作家的思想和感情,寫出人物的心理動態(tài)、面部表情、動作姿態(tài)。文學作品還能給讀者留白,留給讀者自由想象的空間,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②影視作為一種視聽藝術,電影、電視都是通過畫面和音響直接訴諸人們的視覺和聽覺,是用視覺形象與聽覺形象的融合形式經(jīng)由銀幕和熒屏進行敘事、抒情、表意,給人們以藝術的享受和審美的愉悅。影視是時間和空間的藝術,具有逼真性和運動性,是集聲、光、電、美、音、服、化、道等多元輔助因素進行的綜合藝術。影視也需要語言表現(xiàn),但不似文學那樣豐富繁茂,往往是以簡短對話或旁白來輔助影視藝術形象塑造。
③一般而言,文學更豐富、更深刻、更深廣,影視則相對簡要、感性、直觀。二者各有利弊長短。如果文學與影視能夠彼此互補互促、取長補短,或能得到質量的提升。實踐證明,這是文學、影視質量提升的一條可行之道。
16. 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材料一】作家蘇童將電影比作小說的遠房親戚,形象生動的說明了小說與電影的關系疏遠的特點。
B. 【材料一】余華和曹禺“談改編”的角度不同,余華從創(chuàng)作的角度,曹禺從作品銷量的角度。
C. 【材料二】心想事成的留言中,一個“都”字,淋漓盡致表達了他反對改編的觀點。
D. 【材料三】為了說明《辛德勒的名單》電影改編的成功,運用了舉例子、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
17. 根據(jù)以上材料,下列選項理解或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作家嚴歌苓和網(wǎng)友“yy”一致認為改編會和原作出現(xiàn)較大差異,傷害原著的文學性。
B. 網(wǎng)友“樂觀向上”認為在意識流動中構造出心理化場景的寫作手法,是影視作品對作家創(chuàng)作影響的表現(xiàn)之一。
C. 隨著時代發(fā)展,影視媒介主導了文化傳播的方向,改編成了文學作品的唯一出路。
D. 影視作品的差口碑影響小說行情,改編會與原著出現(xiàn)很大反差,無法體現(xiàn)作品的文學性。
18. 短視頻的盛行,部分同學愛上了“十分鐘看完一部名著改編的電影”,認為讀名著不如看名著改編的電影,即節(jié)省時間又輕松愉悅,請結合上述材料談談你的看法。
【答案】16. B 17. C
18. 示例:我認為短視頻不能替代名著閱讀(觀點明確即可)。
“十分鐘看完一部名著改編的電影”雖然節(jié)省時間,但是也只是了解了一個電影的大概,電影本身就是對名著的改編,大都對精華部分進行改編,有些改編的電影跟原著有很大差異,往往會失去文字的味道,看電影并不意味著看名著。
名著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文學更豐富、更深刻、更深廣,給讀者留白,留給讀者自由想象的空間,需要我們從字里行間慢慢品讀,激發(fā)我們的想象力,感受作者駕馭語言文字的魅力,就連作家本身也不同意改編自己的作品,所以花在閱讀名著上的時間再多也是值得的,我覺得我們還是要合理安排看名著的時間,在此基礎上可以通過電影和短視頻加深理解。
【解析】
【16題詳解】
本題考查內容理解辨析。
B.有誤,結合【材料一】余華所說觀點“一方面,我的作品本就不適宜改編;另一方面,影視有時候會起到壞作用,可能會讓作者本人失掉更多讀者。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鋪》剛發(fā)售那會兒狂賣了400多萬冊,電影上映后小說銷量急速下降,電影的差口碑反而影響到小說的行情”和曹禺的觀點“改編應該也是一種創(chuàng)作,需要有生活和自己的親身體會,原封不動地照抄原著的對話和場面是寫不好的。如果自己不熟悉生活,只根據(jù)小說中提供的生活來改編劇本也是不行的”可知,曹禺從創(chuàng)作的角度,余華從作品銷量的角度“談改編”,選項顛倒了;
故選B。
【17題詳解】
本題考查內容理解辨析
C.有誤,結合【材料二】網(wǎng)友說改編中微笑向暖留言內容“文化傳播的主導手段已經(jīng)由影視媒介所主導,聲像挑戰(zhàn)文字、視聽取代思考、影視取代小說,改編也是文學作品的出路”可知,“改編成了文學作品的唯一出路”說法有誤;
故選C。
【18題詳解】
本題考查意見建議。作答此題,需要對 “讀名著不如看名著改編的電影” 這一觀點進行分析。材料一中作家們對改編有不同看法,有的認為改編可能影響小說,有的認為改編需有生活體會不能照抄原著;材料二網(wǎng)友也有不同觀點,有人認為改編是文學作品出路,也有人指出改編與原作差異大且文學性不足;材料三以《辛德勒的名單》為例說明成功的改編;材料四分析文學與影視的特點,指出二者各有利弊可互補互促。先表明自己的觀點,再結合材料內容進行分析闡述理由。
示例:我認為短視頻不能替代名著閱讀。很多作家對影視作品改編原著持謹慎態(tài)度,擔心改編會失去文字的味道,影響小說的質量和讀者對原著的理解。影視作品時長有限,很多時候只是改編文學作品的精華部分,與原作有很大差異,且文學性不足,難以完全展現(xiàn)名著的深刻內涵。 再者,文學與影視各有特點,文學用語言塑造藝術形象,能傳達作家的思想感情,給讀者留白想象空間;影視則是視聽藝術,相對簡要、感性、直觀。名著往往具有豐富、深刻、深廣的內涵,讀名著可以更深入地感受文學的魅力,而電影難以完全替代。雖然像《辛德勒的名單》這樣成功的改編作品存在,但不能因此認為讀名著不如看名著改編的電影,讀名著能讓我們更全面地領略文學的魅力,獲得更豐富的精神滋養(yǎng)。
(二)(共19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
稻場里的記憶
周少芬
①很多年后,大凡我想起童年生活過的故鄉(xiāng),總也離不了那一片稻場,那是我兒時的樂園。它是父輩和祖輩們秉持的一代代原始農耕習俗的縮影和見證,是勤勞的莊戶人家歷經(jīng)艱辛播種后收獲希望的場地,那種空曠遙遠的感覺和記憶,每每念及都有一種油然而生的親切感。
②緊挨著村西的一處山崗下,有一個寬敞的稻場,夏秋季節(jié),這里是村里最熱鬧的地方。時令已至小滿,經(jīng)歷了一個冬春的沉寂,稻場里已是草長鶯飛了。一場雨后,用鋤頭淺淺地刨一層,用石磙反復碾壓,直至表皮平整發(fā)亮。歇幾日,澆一場透水,再碾壓,到整個稻場瓷瓷實實,就算好了。精心整理過的稻場干凈平滑,像用泥漿抹過。
③夏收季節(jié),稻場里開始熱鬧了,蒙古包一樣的稻堆子聳立在稻場四周,只待主人顆粒歸倉了。均勻地鋪好稻子,就開始碾場,幾頭老水牛拖著套了木框的笨重石磙,吱吱呀呀,慢慢的一圈一圈的繞著碾壓,趕場的人一手執(zhí)鞭,一手牽著牛繩,隨著牛打轉。烈日下,場子四處彌漫著人的吆喝聲和牛的喘息聲,以及翻弄稻子的簌簌聲。
④稻場邊有一棵三人合抱粗的百年老楓樹,樹冠沖天枝繁葉茂,是附近農田和稻場里勞作的農人們的歇腳點。不遠處山崗上的那片瓜園里,有瓜果的成熟氣息隨風而來。碾稻子那會兒,我負責送水,多半時候我拎著水瓶坐在樹下,吃著母親給我摘來的甜瓜,嘴角旁流溢著一彎汁液和幾粒瓜籽,目睹稻場里的人們在烈日酷暑下緊張而艱辛的勞作。經(jīng)過鋪場、碾場、翻場、起場、揚場等一系列程序下來,一顆顆金黃飽滿的谷子。小山一樣堆在場子中央,母親汗流浹背地走到樹蔭下喝上幾口水,又重返稻場揮汗如雨。
⑤夏收之后,稻場會有一段時間的空閑。這時的稻場成了人們小憩納涼的好處所。鄉(xiāng)村的夏夜,涼爽宜人,人們吃過晚飯,三三兩兩從家里搬來竹床涼席,仰躺在稻場里閑聊,小孩子則繞著草垛捉迷藏,追捕飛舞的流螢,嬉笑聲響徹四野??諝庵袕浡还傻母刹菸逗凸瞎那逑阄?,偶爾有人會弄來一個大西瓜,大家分而食之,其樂無窮。
⑥秋稻脫粒后得曬上兩天才入倉,稻場是最好的晾曬場所。為省去來回搬運稻谷的艱辛,一般人家會選擇在稻場守夜。家里只有母親一個勞力,沒有幫手,母親會拽上我跟她一起守夜。守夜的住處當然是草垛,隨便往一處草垛掏一個洞,足夠兩個人容身。母親摟著我,為了壯膽,給我講一些故事和傳說,我神情專注地傾聽著,凝視著浩渺的夜空,覺得母親的故事和頭頂?shù)囊箍找粯屿拍慷匀恕?br>⑦冬天的稻場就是一派空曠寂寥了,偶爾放幾場露天電影,召集幾次村民聚會。下雪了,稻場四處是兔子和鳥雀的清晰腳印。等到來年,又是一派熱鬧繁忙的景象。
⑧隨著聯(lián)合收割機的廣泛推進,每到夏收或秋收季節(jié),成熟的莊稼地里,四野都是機器的轟鳴聲,稻場已漸漸被人們淡化和遺忘。不只是稻場,整個村莊也常年處在一種安靜和寂寞里,那遙遠記憶里的稻場,老水牛,夏夜的流螢,它們組合在一起的溫馨畫面,猶如一場黑白電影,掀起了我對遠逝鄉(xiāng)村的刻骨懷念。______。
19. 下列對原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文章題目“稻場里的記憶”是偏正短語,從題目可推測,本文是一篇回憶性散文。
B. 文章以時間為序,依次寫了稻場的形成、碾壓稻谷、樹下歇腳、母子守夜、夏夜人們小憩納涼、冬日放電影等事件,內容充實生動。
C. 第④段中的“揮汗如雨”寫出了母親的勤勞能干,表現(xiàn)我對勞作狀態(tài)下母親深深的敬仰。
D. 第⑤段“偶爾有人會弄來一個大西瓜,大家分而食之,其樂無窮?!币痪鋵懗隽俗髡邔湍廊谇⒌南噜応P系的深深懷念。
20. 結合語境,賞析②段中加點詞語。
歇幾日,澆一場透水,再碾壓,到整個稻場瓷瓷實實,就算好了。
21. 第①段劃線句“很多年后,大凡我想起童年生活過的故鄉(xiāng),總也離不了那一片稻場,那是我兒時的樂園”,請結合文章內容,談一談作者為什么說那是“兒時的樂園”。
22. 以下兩種結尾方式,你認為哪一種更符合作者的本意?請闡述理由。
結尾A:多年以后,當我想起,仍為那股親切而熟悉的氣息遠去而深深悵惘。
結尾B:多年以后,當我想起,仍為那股親切而熟悉的氣息遠去而深深留戀。
【答案】19. B 20. “瓷瓷實實”是結實、扎實的意思。運用疊詞,突出表現(xiàn)了鄉(xiāng)親們準備的稻場結實、耐用的特點,增強語言的節(jié)奏感、韻律美。同時為下文老水牛拖著笨重石磙反復碾壓稻谷做鋪墊。
21. 示例:因為我在那里見識了父老鄉(xiāng)親們打造稻場、碾壓稻谷的熱鬧場面;目睹了稻場里的人們在烈日酷暑下緊張而艱辛的勞作;夏夜人們小憩納涼時感受到孩子們嬉戲玩耍、分享西瓜的快樂;陪母親守夜時感受到浩渺夜空下母親為我講故事帶來的幸福愉悅;冬日等待來年熱鬧繁忙景象的隱秘的愉悅。這些溫馨美好的畫面是我兒時友情、親情、鄉(xiāng)情的見證,是祖輩們農耕習俗的見證,是他們收獲希望的場地,所以說“那是我兒時的樂園”。
22. 示例:我認為A更符合作者本意。時代的發(fā)展帶來的變化是我們阻擋不了的。機器取代了原始的農耕生活,整個村莊都變得安靜而寂寞。結尾A表現(xiàn)了我對記憶里溫馨美好的鄉(xiāng)村稻場往事的懷念,更有無法挽留的深深悵惘,符合作者本意。結尾B強調了留戀,與作者意圖不符。
【解析】
【19題詳解】
本題考查內容理解辨析。
B.文章以時間為序,依次寫了稻場的形成、碾壓稻谷、樹下歇腳、夏夜人們小憩納涼、母子守夜、冬日放電影等事件,內容充實生動。選項事件順序表述有誤;
故選B。
【20題詳解】
本題考查詞句理解賞析。
結合②段“歇幾日,澆一場透水,再碾壓,到整個稻場瓷瓷實實,就算好了”可知,“瓷瓷實實”這個詞語運用了疊詞的表達形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經(jīng)過反復碾壓后的稻場堅實緊密的狀態(tài)。這個詞富有畫面感,讓讀者仿佛能看到那被精心整理過的稻場,如同瓷器般光滑而又堅固,體現(xiàn)了村民們?yōu)榱苏淼緢龈冻龅男燎趧趧?,也為后文稻場在不同季?jié)發(fā)揮重要作用做了鋪墊。
【21題詳解】
本題考查內容理解概括。
示例:作者說那是“兒時的樂園”,因為那一片稻場充滿歡樂與趣味。夏收時,我負責送水,可以坐在老楓樹下吃甜瓜,目睹人們勞作,感受著夏日的獨特氛圍。嘴角流溢著汁液和瓜籽,充滿童趣。夏收之后的鄉(xiāng)村夏夜,稻場成了人們小憩納涼的好處所。小孩子繞著草垛捉迷藏,追捕飛舞的流螢,嬉笑聲響徹四野,充滿了歡樂和活力。守夜時,母親摟著我在草垛里,給我講故事和傳說。我凝視著浩渺的夜空,覺得母親的故事和頭頂?shù)囊箍找粯屿拍慷匀?,充滿溫馨與奇幻色彩。冬天的稻場偶爾放露天電影、召集村民聚會,給作者帶來不一樣的體驗和樂趣。此外,稻場見證鄉(xiāng)村生活與情感,是父輩和祖輩們秉持的一代代原始農耕習俗的縮影和見證,作者在這里看到了鄉(xiāng)村人們辛勤勞作的場景,如人們在烈日下進行鋪場、碾場、翻場、起場、揚場等一系列程序,感受到了勞動的艱辛與收獲的希望。人們在稻場勞作、歇腳、納涼、守夜、聚會等活動中,展現(xiàn)出濃濃的鄰里情和親情。如大家分食大西瓜,其樂無窮;母親帶著作者守夜,給作者講故事壯膽等。由此可見,稻場承載著作者兒時的歡樂、見證了鄉(xiāng)村生活與情感,所以是作者兒時的樂園。
【22題詳解】
本題考查情景補寫。分析兩個結尾的關鍵詞,結尾A的關鍵詞是“悵惘”,結尾B的關鍵詞是“留戀”。結合文本內容,分析作者的情感傾向。作者通過回憶稻場的四季景象和曾經(jīng)的鄉(xiāng)村生活,表達了對過去鄉(xiāng)村生活的懷念之情。同時,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稻場被淡化和遺忘,整個村莊也變得安靜和寂寞,作者對此感到惋惜和失落?!皭濄庇秀皭澝糟?,既包含了對過去的懷念,又有對現(xiàn)狀的迷茫和失落,更能體現(xiàn)作者復雜的情感;“留戀”主要強調對過去的不舍和懷念,情感相對單一。
示例:我認為結尾A更符合作者的本意。作者在文中回憶了稻場曾經(jīng)的熱鬧與溫馨,如夏收時的忙碌、夏夜的納涼、母子守夜以及冬天的露天電影等。然而,隨著聯(lián)合收割機的廣泛推進,稻場漸漸被人們淡化和遺忘,村莊也變得安靜和寂寞。作者對這種變化感到惋惜和失落,“悵惘”一詞不僅表達了作者對過去親切而熟悉的氣息遠去的懷念,還包含了對鄉(xiāng)村現(xiàn)狀的迷茫和失落,更能準確地傳達出作者復雜的情感。而“留戀”主要強調對過去的不舍和懷念,情感相對單一,不能全面地體現(xiàn)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情感。
五、(60分)
23. 按要求作文。
蕭紅在《回憶魯迅先生》中記敘了魯迅先生給她的種種幫助帶給她的溫暖;楊絳在《老王》中描繪了老王的善良帶給她的感動;張中行在《葉圣陶先生二三事》中回憶了葉老的日常生活與工作帶給他的激勵……
成長的道路上??傆腥嘶蚴聲钅?,請以“那人那事兒”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體自選;②不得抄襲;③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
那人那事兒
時光的長河緩緩流淌,許多人、許多事都在歲月的沖刷下漸漸模糊,但總有一些人、一些事,如同璀璨的星辰,在記憶的天空中熠熠生輝。
在我的記憶中,有那么一個人,她平凡而又偉大。她就是我的小學語文老師——王老師。
王老師身材嬌小,齊耳短發(fā)顯得干凈利落。她的臉上總是帶著溫暖的笑容,讓人如沐春風。她的眼睛不大,卻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仿佛能看透我們的內心世界。
記得有一次,我在課堂上開小差,被王老師發(fā)現(xiàn)了。她并沒有當眾批評我,而是在下課后把我叫到了辦公室。我心里忐忑不安,以為會受到嚴厲的批評。然而,王老師并沒有生氣,她只是輕輕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上課要認真聽講,只有這樣才能學到知識。老師相信你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一定能改正這個錯誤?!?王老師的話如同一股暖流,流進了我的心里。從那以后,我再也沒有在課堂上開小差了。
王老師不僅在學習上關心我們,在生活中也對我們關懷備至。有一次,我在學校不小心摔倒了,膝蓋擦破了皮。王老師得知后,立刻帶我去了醫(yī)務室,幫我清洗傷口、涂上藥水。她一邊處理傷口,一邊溫柔地安慰我:“不要害怕,很快就會好起來的?!?在王老師的悉心照料下,我的傷口很快就愈合了。
除了王老師,還有一件事也讓我難以忘懷。那是一次學校組織運動會,我參加了女子 800 米長跑比賽。比賽開始前,我緊張得手心直冒汗。王老師來到我身邊,為我加油鼓勁:“別緊張,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 比賽開始了,我奮力向前奔跑。在跑到最后一圈的時候,我感到體力不支,速度漸漸慢了下來。就在我快要放棄的時候,我聽到了王老師的吶喊聲:“加油!堅持就是勝利!” 王老師的聲音仿佛給了我無窮的力量,我咬緊牙關,奮力沖刺,最終獲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
那人,是我敬愛的王老師;那事兒,是王老師對我的關心和鼓勵。雖然這些事情已經(jīng)過去了很久,但它們卻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成為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我會永遠記住王老師,記住她的教誨和關愛。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命題作文寫作。
1.審題立意?!澳侨四鞘聝骸边@個題目中,“那人”明確了寫作的對象是一個人,可以是身邊熟悉的人,如父母、老師、同學等,也可以是陌生人;“那事兒” 則強調了一件具體的事情,這件事情應該與 “那人”密切相關,并且對自己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題目中的“成長的道路上??傆腥嘶蚴聲钅恪边@句話則進一步明確了文章的主題方向,即要通過描寫“那人那事兒”來表現(xiàn)其對自己成長的激勵作用。立意方面,通過回憶 “那人那事兒”,表達對這個人的感激之情,以及這件事情對自己成長的積極影響。
2.選材構思。本文適合寫成記敘文,可以選擇身邊的親人、老師、朋友等,講述他們在自己成長過程中給予的關心、指導和鼓勵。例如,父母在自己遇到困難時的默默支持,老師的一句鼓勵的話讓自己重拾信心,朋友在自己失落時的陪伴等。也可以選擇陌生人,描寫他們的善舉給自己帶來的感動和啟示。比如,在公交車上看到有人主動讓座,在街頭看到志愿者幫助老人過馬路等。還可以選擇名人的故事,通過閱讀他們的傳記或了解他們的事跡,從中獲得激勵。例如,貝多芬在失聰?shù)那闆r下堅持創(chuàng)作音樂,居里夫人在艱苦的條件下發(fā)現(xiàn)鐳等。開頭部分可以采用開門見山的方式,直接引出“那人那事兒”;也可以通過描寫一個場景、講述一個故事或引用一句名言等方式,引出文章的主題;中間部分詳細描述 “那人那事兒”。在描述人物時,可以通過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描寫方法,展現(xiàn)人物的特點;在描述事情時,要注意敘述的順序和細節(jié),突出事情的經(jīng)過和自己的感受。同時,可以適當運用插敘、倒敘等手法,使文章的結構更加豐富;結尾部分總結全文,再次強調“那人那事兒”對自己成長的激勵作用,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和對未來的展望。可以用抒情、議論的方式,升華文章的主題。
飛花令
詩句
出處
情感
含“山”的詩句
會當凌絕頂;①______。
杜甫《望岳》
志存高遠
②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攔。
楊萬里《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放眼長遠
③______,聞說雞鳴見日升。
王安石《登飛來峰》
靈動峭拔
④______,______。
陸游《游山西村》
豁然開朗
含“花”的詩句
有約不來過夜半,⑤______。
趙師秀《約客》
悵惘失意
商女不知亡國恨,⑥______。
杜牧《泊秦淮》
憂慮痛心
⑦____,惟解漫天作雪飛。
韓愈《晚春》
惜春留春
⑧___,______。
龔自珍《己亥雜詩》
甘于奉獻
精選留言
微笑向暖
文化傳播的主導手段已經(jīng)由影視媒介所主導,聲像挑戰(zhàn)文字、視聽取代思考、影視取代小說,改編也是文學作品的出路。
樂觀向上
如今“觸電”的作家越來越多。同時,影視作品對作家的創(chuàng)作也有著積極的影響,作家林白就在小說的敘事方法上借鑒了一些電影的手法,使其在敘述事上跳開了線性敘事,在意識流動中構造出心里化場景。
yy
大部分影視作品的時長被控制在兩個小時左右,而用這么短的時間對文學作品表達的內容進行細致的敘述是不可能的,很多時候都是把文學作品中的精華部分進行改編,而這就會與原作出現(xiàn)很大差異,更多是滿足消費文化的需求,所具有的文學性基本上沒有體現(xiàn)。
心想事成
編劇水平再高,都無法抹平電影與文學作品之間的區(qū)別。

相關試卷

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原卷版):

這是一份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原卷版),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答非選擇題時,必須使用0,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這是一份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原卷版docx、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8頁, 歡迎下載使用。

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解析版):

這是一份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解析版),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答非選擇題時,必須使用0,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qū)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

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qū)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

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qū)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

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qū)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末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