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試卷考試范圍:第一章至第三章;全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總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2.請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指定位置,寫在其他地方不得分,考試完只交答題卷。
3.本次考試試卷中的g取10N/kg
一、選擇題(本題有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僅有一個正確選項。)
1.規(guī)范的操作是科學實驗的基本要求,下列實驗操作規(guī)范的是( ▲ )
A.量筒讀數(shù) B.傾倒液體 C.取用固體粉末 D.滴加液體
2.窗戶邊的一盆綠植,你認為屬于植物向性運動的是( ▲ )
A.莖葉向窗戶方向伸展
B.莖葉向風的方向擺動
C.葉子在秋冬季節(jié)發(fā)黃
(第2題圖)
D.枯黃葉子向下方向凋落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與我國空間站成功對接,神州十七號宇航員和太空站里神州十六號宇航員在高度約為400千米的中國太空站成功會師。根據(jù)材料回答3-4題
3.根據(jù)右表大氣層的分層,中國太空站是在大氣的( ▲ )
A.外層
B.暖層
C.中間層
D.平流層
4.在中國太空站實驗室中做下列實驗,能達到在地面時相似實驗效果的是( ▲ )
A.污水過濾實驗
B.電解水的實驗
(第4題圖)
C.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
D.研究植物根向地性的實驗
5.下面兩幅照片拍自11月份的哈爾濱和海南島,造成兩地氣候差異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
B.海陸分布
C.緯度位置
(第5題圖)
D.季風的影響
6.如圖是某校校園氣象站,下列工具可作為觀測“風向”的是( ▲ )
(第6題圖)
A B C D
第19屆亞運會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舉行,溫州承辦了龍舟項目全部比賽和足球項目部分小組賽及淘汰賽。根據(jù)材料回答7-8題。
7.足球運動員宸宸在比賽中,踢出一腳神奇的“香蕉球”,足球從右側繞過“人墻”射入球門,如圖所示。這是因為踢出旋轉的足球( ▲ )
A. 左側空氣流速慢,壓強小
B.左側空氣流速快,壓強小
C.右側空氣流動快,壓強大
(第7題圖)
D.人的踢力方向在不斷改變
8.制作亞運會比賽龍舟的大小,一般不需考慮的因素是( ▲ )
A.龍舟自身重力
B.龍舟最大排水體積
(第8題圖)
C.劃龍舟運動員的性別
D.劃龍舟運動員人數(shù)和體重
9.梅西是著名的足球運動員,他今年榮膺第8座金球。梅西在11歲身高只有129cm,當時被診斷為侏儒癥,經(jīng)多年注射激素治療身高達到169cm。少年梅西注射的激素應該是( ▲ )
A.腎上腺素
B.生長激素
C.胰島素
(第9題圖)
D.甲狀腺激素
淀粉
食鹽
10.下列廚房里物質混合,其中能得到溶液的是( ▲ )
水
花生油
水
水
食鹽
花生油
淀粉
A. B. C. D.
11.對當前水資源的認識正確的是( ▲ )
A.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不存在水資源短缺問題
B.海水是可以轉化為淡水的,不存在水資源短缺問題
C.海洋水、陸地水、大氣水可以循環(huán),不存在水資源短缺問題
D.人類主要利用的河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水不多,存在水資源短缺問題
12.今年的第6號臺風“卡努”路線詭異。原來目標直指浙江沿海登陸,但8月2日預報臺風“卡努”路徑將突然轉向,將于8月4日前后轉向東北方向。
下列有關臺風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
A.臺風來臨時,應關緊門窗,檢查門窗是否堅固,盡量不要外出
B.臺風會帶來狂風、暴雨、巨浪,對我國各地沒有任何益處
(第12題圖)
C.預報臺風“卡努”路線應該是臺風眼移動的路線
D.預報臺風“卡努”突然轉向,可能是因為臺風外圍大氣高壓系統(tǒng)發(fā)生了變化
13.202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授予美國兩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發(fā)現(xiàn)溫度和觸覺感受器”方面作出的貢獻。感受器接受外界刺激后,產(chǎn)生的興奮在同一神經(jīng)元中的傳導方向是 ( ▲ )
軸突
軸突
A.樹突→細胞體→軸突 B.軸突→細胞體→樹突
(第13題圖)
C.細胞體→樹突 D.樹突→細胞體
14.小德養(yǎng)了一只小貓,想取名“好麥麥”,小德為了讓小貓能“聽懂”自己的名字,對它進行了訓練,每次給小貓喂食前都先叫幾聲“好麥麥”,經(jīng)過反復的訓練,在沒有喂食的情況下,只要叫聲“好麥麥”,小貓就會跑過來。下列對這種現(xiàn)象的分析錯誤的是( ▲ )
A.小貓完成這個反射的神經(jīng)結構是反射弧
B.小貓完成這個反射活動需要通過大腦皮層
(第14題圖)
C.小貓聽到“好麥麥”跑過來是一種后天學習行為
D.小貓聽到“好麥麥”跑過來是因為小貓大腦皮層有語言中樞
15.如圖是某﹣海底隧道的施工現(xiàn)場,起重船將長方體物件從水面上方一定高度到全部浸沒的過程中,起重船所受浮力大小的變化是( ▲ )
(第15題圖)
A. B. C. D.
A B C D
二、簡答題(本題有5小題,每空2分,共24分)
16.簡圖和模型是學習科學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小明同學繪制了水電解實驗的裝置簡圖(圖甲)和水電解微粒模型圖(圖乙)。請仔細閱讀,回答下列問題:
試管 b 中的氣體是 ▲ ;
電解水實驗說明水是由 ▲ 組成;
(3)從模型圖(圖乙)可知水電解時,水分子先被分解成 ▲ ,再重新組成新的分子。
(第16題圖甲)
(第16題圖乙)
17.日本排放核污水,曾引起國內“搶鹽潮”,實際沒有必要。從食鹽來源看,井礦鹽和湖鹽在食用鹽中占比高達90%。大部分食用鹽來自于內陸,不會受到日本核污水的影響。如青海省的茶卡鹽湖的鹽儲量高達4.48億噸,足夠全國人民使用約85年。
(1)鹽湖中食鹽的質量分數(shù)始終保持在25%左右不再升高,試分析原因: ▲ 。
(2)將鹽湖中獲得的粗鹽提純:下圖是部分實驗操作,正確操作順序為 ▲ 。(填字母)
粗鹽
A B C D
(第17題圖)
(3)用提純得到的食鹽配制溶液:經(jīng)檢測,氯化鈉溶質質量分數(shù)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 ;
①氯化鈉固體仍然不純 ②稱量氯化鈉固體時,砝碼端忘墊質量相同的紙片
③量取水時,俯視讀數(shù) ④裝瓶時,有少量溶液灑出
米
米
18.2020年我國完成了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
(第18題圖)
?
(1)如圖甲珠峰峰頂常年覆蓋冰雪,這是因為 ▲ 。
(2)如圖乙珠峰垂直分布著不同類型的植物,影響植物類型的主要因素是 ▲ (寫兩個)。
(3)珠峰南坡降水較多,由此推測南坡屬于 ▲ (選填“迎風坡”或“背風坡”)。
19.小明同學用一個薄壁玻璃瓶、紅墨水、兩端開口的細玻璃管、橡皮塞自制了如圖甲所示的多功能瓶。小明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
(1)從細管上端往瓶里吹氣,使瓶內氣壓 ▲ (選填:“大于”、“小于”、
(第19題圖)
“等于”)大氣壓,水沿玻璃管上升;
(2)顯示溫度變化:用手握住玻璃瓶上部來加熱,觀察到細玻璃管內水柱 ▲ ;
(3)顯示大氣壓變化:小明同學用雙手捧著自制的氣壓計從教學大樓的一樓跑到五樓,發(fā)現(xiàn)細玻璃管中的水面上升,于是他得出了“高度越高,大氣壓越小”的結論。你認為小明的結論是否可靠并說明理由: ▲ 。
三、探究題(本題有3小題,每空2分,20小題優(yōu)化(1)3分,共27分)
20.如圖甲所示是小明設計的用來測密度的裝置:將彈簧和標尺固定在支架上,用細線將一個金屬塊懸掛在彈簧下端,燒杯中盛被測液體。(彈簧靜止時指針正對標尺上的A位置,測量中保證彈簧不超過彈性限度)。
【如何標刻度】
(1)向杯中緩慢注水,從金屬塊底部接觸水面,到金屬塊剛好浸沒水中的過程中,指針由標尺上的A位置緩慢上移至C位置,在標尺C處標上1.0克/厘米3。指針會上移的原因是 ▲ 。
第20題圖甲
將水換做煤油,使金屬塊剛好浸沒水中,已知煤油的密度為0.8克/厘米3,指針會指在D處,再標上0.8克/厘米3。D應該在C位置的 ▲ (選填“上方”、“下方”或“同一處”)。
換其他已知密度的液體,重復實驗,標上相應密度值
【操作注意事項】
(4)裝置標尺上標好刻度后,測量某液體密度時,下列操作會影響測量值的是 ▲ 。
A.液體沒有浸沒金屬
B.液面超出金屬塊上表面
C.用等體積塑料塊(ρ水<ρ塑料<ρ金屬)替換金屬塊進行實驗,其他不改變
【優(yōu)化設計反思】
小明想刻度更方便,他根據(jù)標尺上CD的距離,在標尺AB均勻標上密度值
第20題圖乙
如圖乙。這樣做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 ▲ 。
(2)小明想進一步提高裝置精確度,應該做怎樣的改進: ▲ 。(寫一點)
21.科學興趣小組利用桂花枝條作為材料,試圖找到某種植物激素(簡稱NAA)促進枝條生根的最適濃度。
于是設計如下實驗:
①配制一系列的NAA溶液,濃度分別為10、100、200、300、400、500(mg/L)等量倒入培養(yǎng)皿中,相應編號為A、B、C、D、E、F;
②選用長勢、長度、粗細等均一的桂花枝條30根,隨機平均分成6組;
③將6組枝條分別浸泡在步驟①配制的NAA溶液中,給培養(yǎng)皿蓋上蓋子;
④一段時間后,將上述6組枝條取出,然后分別扦插到相同條件的適宜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
⑤一段時間后,觀察記錄并統(tǒng)計各組枝條生根數(shù)量,結果如圖所示。分析實驗請回答:
(第21題圖)
(1)本實驗通過觀察 ▲ 來表示NAA促進枝條生根效果;
(2)實驗中培養(yǎng)皿必須加蓋,其原因可能是 ▲ ;
(3)分析圖示,可以得出NAA溶液促進枝條生根的最適濃度是 ▲ 組;
(4)為了找出促進枝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值更精確,小組需要繼續(xù)做的實驗: ▲ 。
22.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周末開展一次登山活動,他們想利用隨身攜帶的注射器、彈簧測力計、細線、刻度尺等相關用品測量山頂?shù)拇髿鈮骸y量方案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針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B.如圖甲所示,用細線拴住注射器活塞頸部,使線的一端與彈簧測力計的掛鉤相連,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動針筒,當活塞剛開始滑動時,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F;
C.讀出注射器針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積V;
D.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針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長度L。
(第22題圖乙)
(第22題圖甲)
請根據(jù)他們設計的方案回答以下問題:
(1)操作A的目的是 ▲ ;
(2)測量前,同學建議在活塞周圍涂抹潤滑油,然后將其插入針筒中,這樣做的好處: ▲ 。
(3)若同學們用圖乙中②注射器在測量時,彈簧測力計被拉到5N,活塞仍沒有滑動??筛挠脠D乙中的 ▲ (選填“①”或“③”)注射器。
(4)用測量步驟中的V、L和F表示大氣壓的值,則p= ▲ 。
四、解答題(本題有3小題,23題6分,第24題4分,25題9分,共19分)。
23.運動員運動前后的體溫變化如下圖所示。
(1)圖中人運動過程中體溫沒有一直升高,這是因為機體通過調節(jié)增加了散熱過程,散熱過程增加具體表現(xiàn)有 ▲ 。
(2)人在運動過程需要消耗血糖提供能量,但人的血糖含量保持平衡,調節(jié)血糖含量保持平衡的激素是 ▲ ;
(3)運動后,運動員長時間沒有披衣服保暖,出現(xiàn)不由自主地戰(zhàn)栗,這主要靠人體的 ▲ 調節(jié)。
第23題圖圖)
24.利用大氣壓原理解釋現(xiàn)象時,有同學經(jīng)分析后概括出以下思維模型圖甲:
構建一個
密閉空間
(第24題圖)
(第24題圖乙)
(第24題圖甲)
上課時老師演示圖乙實驗:首先,盆里放適量的水;然后,點燃一只蠟燭立在盆中間;接著,從瓶口朝下放蠟燭正上方加熱一會兒;最后,將杯子倒扣到水里,觀察到瓶內水面逐漸上升。
結合思維模型和學過的知識解釋水面上升的現(xiàn)象: ▲ 。
鐵塊
25.如圖是某校項目小組設計的水面落葉收集器:由一個剪去底部的大塑料瓶、底部裝上一個網(wǎng)袋和4根可豎直方向調節(jié)高度的泡沫塊及一個電動抽水泵組裝而成。啟動裝置時,裝在瓶口的電動水泵將水從塑料瓶中往外泵出,同時瓶外的水會帶動水面落葉不斷地從收集口流入瓶內。
【設計原理】
將裝置放入水中并啟動,如圖乙。判斷A、B兩點液體壓強較大的是 ▲ ;
落葉收集器利用 ▲ (混合物的分離方法)將落葉收集起來;
【收集能力】
(2)調試發(fā)現(xiàn)收集口與水面相平時較厚落葉不易進入瓶中。若每根泡沫塊底面積為4平方厘米,在泡沫塊上方粘一個密度為7.8克/立方厘米的鐵塊,將收集口位置下調至水面以下2厘米處(如圖丙),需要質量多大的鐵塊才能實現(xiàn)? ▲ (ρ水=1.0×103千克/立方米)(寫出計算過程)
【平衡性能】
(3粘上鐵塊對收集器的平衡性有影響,小明認為不加外物,僅調節(jié)裝置自身結構也能實現(xiàn)收集口下調2厘米,請?zhí)岢鲆环N方案并簡要說明理由 ▲ 。層序
高度
對流層
0-17千米
平流層
17-55千米
中間層
55-85千米
暖層
85-500千米
(第3題表)
外層
>500千米
這是一份173,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冊科學期中模擬提優(yōu)卷,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2-2023學年浙江省溫州市八年級(上)期中科學試卷,共4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簡答題,實驗探究題,解答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崇德實驗學校2021--2022學年上學期七年級科學期末卷,共2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解答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