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部分
一、選擇題
1. 將紅莧菜放入鍋中加熱翻炒,菜汁會呈紅色,其原因是高溫破壞了細胞的哪一結構( )
A. 細胞膜B. 細胞質
C. 葉綠體D. 細胞壁
【答案】A
【解析】
【分析】植物細胞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葉綠體、線粒體。細胞壁位于細胞的最外面,主要對細胞起支持和保護作用;細胞膜緊貼在細胞壁的內面,能控制物質進出;細胞核一般位于細胞的中央,里面有遺傳物質,是細胞的控制中心;細胞質是位于細胞膜和細胞核之間粘稠物質,內有大量的細胞器(液泡、葉綠體、線粒體等);液泡里有細胞液,里面溶解著多種物質;葉綠體和線粒體都是能量轉換器,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把光能轉化成化學能;線粒體是進行呼吸作用的場所,能把化學能轉化成其它形式的能量。
【詳解】細胞膜具有保護和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選擇性透過性)。細胞膜將細胞內部與外界環(huán)境分開,使細胞擁有一個比較穩(wěn)定的內部環(huán)境。細胞膜能讓有用的物質進入細胞,有害的物質擋在外面,同時把細胞產(chǎn)生的廢物排到細胞外。所以,將紅莧菜放入鍋中加熱翻炒,菜汁會呈紅色,其原因是高溫破壞了細胞的細胞膜。
故選A。
【點睛】正確識記并理解細胞膜的功能是解題的關鍵。
2.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鞭r(nóng)民種下去的是種子,收獲的糧食主要也是種子。菜豆種子萌發(fā)時,由哪一結構提供營養(yǎng)( )
A. 種皮B. 胚芽C. 胚乳D. 子葉
【答案】D
【解析】
【分析】菜豆種子的基本結構包括種皮和胚兩部分。種皮具有保護作用,胚是種子的主要部分,是幼小的生命體,它能發(fā)育成新的植物體。
【詳解】種子萌發(fā)是種子的胚從相對靜止狀態(tài)變?yōu)樯砘钴S狀態(tài)。菜豆種子萌發(fā)的過程:種子吸水,把子葉中儲存的營養(yǎng)運給胚根、胚軸、胚芽;胚根發(fā)育,首先突破種皮,形成根;胚軸伸長;胚芽發(fā)育成莖和葉。故菜豆種子萌發(fā)時,由子葉提供營養(yǎng)。
故選D。
【點睛】正確識記并理解菜豆種子的基本結構和發(fā)育過程是解題的關鍵。
3. 如圖是豌豆花和果實的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 豌豆花的主要結構是雄蕊和雌蕊
B. 豌豆花的傳粉需要風作為媒介
C. 豌豆花中的⑤將來發(fā)育成果實
D. 豌豆花中的⑤中含有多個胚珠
【答案】B
【解析】
【分析】豌豆是自花閉花傳粉的植物,圖中①柱頭、②花柱、③子房壁、④胚珠、⑤子房、⑥花藥、⑦花絲。
【詳解】A.與果實和種子的形成有直接關系的是雌蕊和雄蕊,它們是花的主要結構,正確。
B.豌豆是自花閉花傳粉的植物,花粉成熟后自然散落在柱頭上,不需要風來傳播,錯誤。
C.在花的結構中,雄蕊的花藥里有花粉,花粉里有精子;雌蕊中有子房,子房里有胚珠,胚珠內有卵細胞。經(jīng)過傳粉和受精兩個生理過程,⑤子房發(fā)育成果實,胚珠發(fā)育成種子,正確。
D.豌豆是莢果,由一個子房發(fā)育而來,一個莢果里有多個種子,胚珠發(fā)育成種子,說明一個子房里面有多個胚珠,正確。
故選B。
【點睛】掌握花的結構和果實種子的發(fā)育是解題關鍵,題目的難點是了解豌豆的傳粉方式。
4. 下列有關基因、DNA和染色體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一條染色體上有多個基因
B. 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C. 染色體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質構成
D. 決定男性性別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答案】D
【解析】
【分析】染色體是由蛋白質和DNA兩種物質組成,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遺傳物質在細胞中的結構層次(由小到大) :基因→DNA分子→染色體→細胞核→細胞。
【詳解】A.一般情況下,一條染色體上包含一個DNA分子,一個DNA分子上包含有多個基因,A正確。
B.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的DNA片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B正確。
C.染色體是由蛋白質和DNA兩種物質組成,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C正確。
D.在一般情況下,如果母親的卵細胞(含X染色體)與父親的含有X染色體的精子結合,受精卵的性染色體組成就是XX,那么此受精卵發(fā)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母親的卵細胞與父親的含有Y染色體的精子結合,受精卵的性染色體組成就是XY,那么,此受精卵發(fā)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故決定男性性別的基因位于Y染色體上,D錯誤。
故選D。
【點睛】正確識記并理解染色體、DNA、基因的關系是解題的關鍵。
5. 鄂州,以湖而名,依水而興。境內擁有大小湖泊100多個,是著名的“百湖之市”。下圖是我市某湖泊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部分生物形成的食物網(wǎng)。下列有 關說法,錯誤的是( )
A. 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陽光對水生植物的分布沒有影響
B. 該食物網(wǎng)中,魚和鷺之間存在捕食和競爭關系
C. 該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的自動調節(jié)能力是有限的
D. 水生植物是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產(chǎn)者
【答案】A
【解析】
【分析】圖中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水生植物是生產(chǎn)者,浮游動物、蝦、蟹、魚、鷺是消費者,還有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沒在圖示中,據(jù)此答題。
【詳解】A.陽光對水生植物的分布有影響,因為植物要進行光合作用,離不開陽光,光照在淺水層較多,深水區(qū)光照變少,故會影響水生植物的分布,錯誤。
B.該食物網(wǎng)中,鷺吃魚體現(xiàn)為捕食關系,鷺和魚都吃蝦,體現(xiàn)為競爭關系,正確。
C.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jié)能力。但這種調節(jié)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界干擾超過了這個限度,生態(tài)系統(tǒng)就會遭到破壞,正確。
D.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產(chǎn)者是水生植物,正確。
故選A。
【點睛】掌握生態(tài)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和功能是解題關鍵。
6. 如圖是人體消化系統(tǒng)局部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 ④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
B. ③既能分泌消化液,也能分泌激素
C. ①分泌的膽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D. ②中有胃腺,分泌胃液中含有鹽酸和蛋白酶
【答案】C
【解析】
【分析】題圖中:①是肝臟,②是胃,③是胰腺,④是小腸。
【詳解】A.小腸長,有皺襞和小腸絨毛,內有多種消化液,絨毛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這些特點與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適應。因此,④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A正確。
B.胰腺的外分泌部屬于外分泌腺,分泌的是消化液是胰液,胰液可以消化多種營養(yǎng)物質;胰腺的內分泌部有胰島,是內分泌腺,胰島分泌的是激素是胰島素。故③胰腺既能分泌消化液,也能分泌激素,B正確。
C.肝臟分泌的膽汁中沒有消化酶,但它能使脂肪變成微小的顆粒,從而增加脂肪酶與脂肪的按觸面積,起到促進脂肪分解的作用,C錯誤。
D.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位是胃,能夠暫時儲存食物,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胃酸和胃蛋白酶,胃蛋白酶對蛋白質有初步的消化作用(把蛋白質分解成多肽),D正確。
故選C。
【點睛】正確識記并理解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和功能是解題的關鍵。
7. 日常生活中,當身體出現(xiàn)不適時,我們會去醫(yī)院診治。醫(yī)生會讓你做一些檢查:如血檢、尿檢等。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血液檢查一般從橈動脈中抽血
B. 紅細胞或血紅蛋白低于正常值,說明患有貧血
C. 血小板數(shù)目超出正常值范圍,說明體內有炎癥
D. 尿液中有蛋白質或血細胞,說明腎小管發(fā)生了病變
【答案】B
【解析】
【分析】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血液的功能包含血細胞功能和血漿功能兩部分。血漿的功能是運載血細胞,運輸養(yǎng)料和廢物,血漿的水分有調節(jié)體溫的作用;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運進氧氣運出二氧化碳;白細胞的主要功能是吞噬病菌,防御和保護,血小板的功能是加速凝血和止血。綜上所述血液有運輸、調節(jié)人體溫度、防御保護的功能。
【詳解】A.靜脈血管一般都位于淺表部位,且壓力小,容易止血,所以醫(yī)生抽血時針刺入體表的靜脈血管,A錯誤。
B.血液中紅細胞數(shù)量過少或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含量過少稱為貧血,B正確。
C.白細胞的主要功能為吞噬病菌、防御和保護等。當病菌侵入人體后,白細胞數(shù)量增多,能穿過毛細血管壁進入組織,聚集在發(fā)炎部位并將病菌吞噬,炎癥消失后,白細胞數(shù)量恢復正常。因此體內炎癥使白細胞增多,C錯誤。
D.正常情況下腎小球不能過濾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若腎小球病變,腎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過濾的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進入了原尿。而腎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因此尿液中會出現(xiàn)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所以尿液中有蛋白質或血細胞,說明腎小球發(fā)生了病變,D錯誤。
故選B
【點睛】正確識記并理解血檢、尿檢的原理是解題的關鍵。
8. 悠悠文明史,漫漫絲綢路。小小的家蠶不僅同中華文明緊密相連,也促進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下列有關家蠶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蠶蛾身體分為頭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B. 家蠶幼蟲在發(fā)育過程中沒有蛻皮現(xiàn)象
C. 家蠶的個體發(fā)育屬于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
D. 家蠶通過有性生殖方式繁殖后代
【答案】B
【解析】
【分析】家蠶的生殖和發(fā)育經(jīng)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這樣的變態(tài)發(fā)育稱為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蜜蜂、菜粉蝶、蠅、蚊、螞蟻等的發(fā)育同家蠶。
【詳解】A.蠶蛾屬于昆蟲,昆蟲的身體分為頭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A正確。
B.昆蟲的體表具有堅硬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保護和支持內部的柔軟器官、防止體內水分的蒸發(fā)散失。這是適應陸地生活的特點之一。外骨骼不能隨著昆蟲身體的生長而長大,所以家蠶幼蟲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有脫掉原來的外骨骼的現(xiàn)象,這就是蛻皮,B錯誤。
C.由分析可知:家蠶的個體發(fā)育經(jīng)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屬于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C正確。
D.家蠶繁殖后代的過程中,經(jīng)過了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fā)育成新個體的過程,故其生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D正確。
故選B。
【點睛】正確識記并理解家蠶的生殖發(fā)育過程和主要特征是解題的關鍵。
9.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出自唐代張志和的《漁歌子》。下列關于白鷺和鱖魚的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兩者的結構層次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和個體
B. 兩者身體內都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
C. 兩者都是用產(chǎn)卵的方式繁殖后代
D. 兩者都屬于恒溫動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白鷺屬于鳥類,鱖魚屬于魚類。
【詳解】A. 白鷺、鱖魚等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由微觀到宏觀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個體,A正確。
B.白鷺屬于鳥類,鱖魚屬于魚類。而脊椎動物是身體內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的動物。包括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B正確。
C.白鷺和鱖魚兩者都是用產(chǎn)卵的方式繁殖后代,C正確。
D.體溫不隨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的動物,是恒溫動物。恒溫動物只有兩類:鳥類和哺乳動物。故鱖魚屬于魚類,是變溫動物,D錯誤。
故選D。
【點睛】正確識記并理解動物的分類和鳥類和魚類的主要特征是解題的關鍵。
10. 某同學在學習普利斯特利實驗的基礎.上做了一個實驗:將點燃的蠟燭分別放在不同密封的玻璃罩里,實驗處理方案如下表所示,蠟燭最先熄滅的一組是( )
A. 1組B. 2組C. 3組D. 4組
【答案】C
【解析】
【分析】1.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利用光能,在葉綠體內,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貯存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2.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有機物在氧的參與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能量的過程。
3.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進行,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有光無光都能進行,所以,綠色植物在晚上不進行的光合作用。
【詳解】光合作用需要光,呼吸作用有光無光都可進行。故綠色植物在正常光照下,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表示出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綠色植物在黑暗環(huán)境中,只進行呼吸作用,表示出釋放二氧化碳,吸收氧氣。一支點燃的蠟燭會消耗氧氣,產(chǎn)生二氧化碳。所以,處于黑暗環(huán)境中的一支點燃的蠟燭和綠色植物消耗的氧氣最快,蠟燭最先熄滅,故選C。
【點睛】正確識記并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關系是解題的關鍵。
二、非選擇題
11. 將兩株生長狀況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別放在盛有等量的蒸餾水和土壤浸出液的玻璃器皿中進行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兩株玉米幼苗的生長狀況如圖所示?;卮鹣铝袉栴}:
(1)1號玻璃器皿中盛放的是______(填“蒸餾水”或“土壤浸出液”)。
(2)1號玻璃器皿中培養(yǎng)的玉米幼苗比2號玻璃器皿中培養(yǎng)的玉米幼苗生長得好,原因是______。
(3)若向2號玻璃器皿中加入含磷、鉀無機鹽(如磷酸二氫鉀),2號玻璃器皿中培養(yǎng)的玉米幼苗______(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長。
(4)玉米幼苗吸收的水分,通過根、莖、葉中的導管運送到葉,絕大部分通過蒸騰作用散失到環(huán)境中。植物蒸騰作用的“門戶”是______。
【答案】 ①. 土壤浸出液 ②. 1號玻璃器皿中的培養(yǎng)液(或土壤浸出液)含有玉米幼苗生長所需的多種無機鹽 ③. 不能 ④. 氣孔
【解析】
【分析】植物通過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無機鹽,并通過根、莖、葉的導管運輸?shù)街参矬w的各個部分。無機鹽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些無機鹽包括含氮、磷、鉀、鈣、鎂、硫、硼、錳、鋅、鉬等的多種無機鹽。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鉀的無機鹽。含氮的無機鹽能促進細胞的分裂和生長,使枝繁葉茂;含磷的無機鹽可以促進幼苗的發(fā)育和花的開放,使果實、種子提早成熟;含鉀的無機鹽使植物莖稈健壯,促進淀粉的形成與運輸。植株矮小、葉片發(fā)黃是缺少含氮的無機鹽;植株矮小、葉片暗綠色是缺少含磷的無機鹽;莖桿軟弱易倒伏是缺少含鉀的無機鹽。
【詳解】(1)土壤浸出液含有植物生活所需要無機鹽。據(jù)圖可知:1號玻璃器皿中培養(yǎng)的玉米幼苗比2號玻璃器皿中培養(yǎng)的玉米幼苗生長得好。所以,1號玻璃器皿中盛放的是土壤浸出液,2號盛放的是蒸餾水。
(2)1號玻璃器皿中的培養(yǎng)液(或土壤浸出液)含有玉米幼苗生長所需的多種無機鹽。所以,1號玻璃器皿中培養(yǎng)的玉米幼苗比2號玻璃器皿中培養(yǎng)的玉米幼苗生長得好。
(3)結合分析可知:植物的生活需要多種無機鹽,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鉀的無機鹽。所以,若向2號玻璃器皿中加入含磷、鉀的無機鹽(如磷酸二氫鉀),2號玻璃器皿中培養(yǎng)的玉米幼苗不能正常生長。
(4)氣孔是植物蒸騰失水的“門戶”,也是氣體交換的“窗口”。故植物蒸騰作用的“門戶”是氣孔。
【點睛】正確識記并理解植物的生活需要多種無機鹽是解題的關鍵。
12. 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問題:
資料1:人吃酸梅子時,唾液腺會分泌唾液。
資料2:凡是吃過梅子人,再看到梅子時,也能出現(xiàn)分泌唾液的反射。
資料3: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記載:魏武行役,失汲道,三軍皆渴,乃令日“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笔孔渎勚?,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1)人體生命活動主要靠神經(jīng)系統(tǒng)來調節(jié)。神經(jīng)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______。神經(jīng)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通過一定的神經(jīng)結構——______完成的。
(2)當你看到梅子時,梅子身上的反射光線進人你的眼睛依次通過角膜、瞳孔、晶狀體和玻璃體,經(jīng)過晶狀體等的折射,落在______,上形成梅子的物像。
(3)上述資料有三種現(xiàn)象:“吃梅分泌唾液”、“看梅分泌唾液”、“談梅分泌唾液”。其中“談梅分泌唾液”屬于______(填“簡單”或“復雜”)反射。談論梅子也能分泌唾液,這一反射過程與______中的語言神經(jīng)中樞有關。
【答案】 ①. 神經(jīng)元(或神經(jīng)細胞) ②. 反射弧 ③. 視網(wǎng)膜 ④. 復雜 ⑤. 大腦皮層(或大腦)
【解析】
【分析】神經(jīng)元又叫神經(jīng)細胞,是構成神經(jīng)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包括細胞體和突起兩部分。
反射的概念:動物(包括人)通過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產(chǎn)生的有規(guī)律的反應。
反射的類型: (1) 簡單的反射(非條件反射):人生來就有,如縮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膝跳反射。(2)復雜的反射(條件反射):通過長期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形成的。語言是人類所特有的復雜反射。
【詳解】(1)神經(jīng)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神經(jīng)細胞,又叫神經(jīng)元。神經(jīng)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 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jīng)、神經(jīng)中樞、傳出神經(jīng)和效應器。反射必須通過反射弧來完成,缺少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反射活動都不能完成。
(2)感受光的刺激和形成物像的部位是視網(wǎng)膜,視覺的產(chǎn)生是在大腦皮層視覺中樞。
(3)吃梅分泌唾液屬于簡單反射。談梅分泌唾液屬于復雜反射,由大腦皮層控制。談論梅子也能分泌唾液,這一反射過程與大腦皮層中的語言神經(jīng)中樞有關。
【點睛】掌握反射的概念、反射完成的結構基礎,反射的類型是解題關鍵。
13. 2019年12月以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開始在全球范圍內蔓延,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流行,我國疫情防控仍處于“外防輸人,內防反彈”的關鍵階段。新冠肺炎主要通過近距離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人群普遍易感。為了有效共筑免疫屏障,廣大市民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接種疫苗。截至2021年6月3日,我國累計報告接種該病毒疫苗72348.6萬劑次?;卮鹣铝袉栴}:
(1)新冠肺炎是由于感染了______而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該傳染病具有傳染性和______的特點。
(2)將病毒疫苗接種到健康人的體內,病毒疫苗會刺激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可以產(chǎn)生一種抵抗該病毒的特殊蛋白質______從而提高人體對該傳染病的抵抗力。這種免疫屬于______(填“非特異性”或“特異性”)免疫。
(3)在疫情防控期間,親愛的同學,你采取科學有效的預防措施是______(答出1點合理的預防措施即可)。
【答案】 ①. 新型冠狀病毒 ②. 流行性 ③. 抗體 ④. 特異性 ⑤. 戴口罩、勤洗手、測體溫、不聚集(保持安全距離)、常通風、接種疫苗等
【解析】
【分析】1.傳染?。河刹≡w(如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引起的,能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如蛔蟲病(寄生蟲性傳染?。⒎谓Y核(細菌性傳染?。滩。ú《拘詡魅静。┑取L攸c:傳染性和流行性,有的還具有季節(jié)性和地方性。
2.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傳染病能流行,必須同時具備這三點。①傳染源: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②傳播途徑: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jīng)過的途徑,如空氣傳播、飲食傳播、生物媒介傳播等;③易感人群:對某些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
3.傳染病的預防措施。①控制傳染源:如隔離患者、封鎖疫區(qū)、給生病的人打針吃藥、讓生病的人在家休養(yǎng)、對攜帶病原體的動物進行焚毀、掩埋處理等;②切斷傳播途徑:如噴灑消毒液、自來水消毒、殺滅蚊蟲、搞好個人衛(wèi)生、流感流行時戴口罩出門等;③保護易感人群:如注射疫苗、加強體育鍛煉、遠離疫區(qū)等。
【詳解】(1)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如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引起的,能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特點是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有的還具有季節(jié)性和地方性。所以,新冠肺炎是由于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而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該傳染病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的特點。
(2)特異性免疫(又稱后天性免疫):出生后才產(chǎn)生的,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通過注射疫苗使人體產(chǎn)生抗體獲得的免疫力屬于特異性免疫。所以,將病毒疫苗接種到健康人的體內,病毒疫苗會刺激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可以產(chǎn)生一種抵抗該病毒的特殊蛋白質抗體從而提高人體對該傳染病的抵抗力。這種免疫屬于特異性免疫。
(3)在疫情防控期間,戴口罩、勤洗手、測體溫、不聚集(保持安全距離)、常通風、接種疫苗等都是科學有效的預防措施。
【點睛】正確識記并理解傳染病的流行環(huán)節(jié)和預防措施是解題的關鍵。
組別
實驗材料
實驗條件
1組
一支點燃的蠟燭+綠色植物
光照
2組
一支點燃的蠟燭
光照
3組
一支點燃的蠟燭+綠色植物
黑暗
4組
一支點燃蠟燭
黑暗

相關試卷

[生物]2023年湖北省黃石市中考真題生物試卷(原題版+解析版):

這是一份[生物]2023年湖北省黃石市中考真題生物試卷(原題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生物2023年湖北省黃石市中考真題真題生物真題解析版docx、生物2023年湖北省黃石市中考真題真題生物真題原題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5頁, 歡迎下載使用。

[生物]2023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真題生物試卷(原題版+解析版):

這是一份[生物]2023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真題生物試卷(原題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生物2023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真題真題生物真題解析版docx、生物2023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真題真題生物真題原題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3頁, 歡迎下載使用。

[生物]2022年湖北省十堰市生物中考真題試題試卷(原題版+解析版):

這是一份[生物]2022年湖北省十堰市生物中考真題試題試卷(原題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生物2022年湖北省十堰市結業(yè)考試生物試題解析版docx、生物2022年湖北省十堰市結業(yè)考試生物試題原題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2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生物]2022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真題生物試卷(原題版+解析版)

[生物]2022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真題生物試卷(原題版+解析版)

[生物]2024年江蘇無錫中考真題生物試卷(原題版+解析版)

[生物]2024年江蘇無錫中考真題生物試卷(原題版+解析版)

2023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生物真題(含解析)

2023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生物真題(含解析)

2023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生物真題(含解析)

2023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生物真題(含解析)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