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屬于純凈物的是
A. 液氧B. 空氣C. 海水D. 生鐵
【答案】A
【解析】
【詳解】A、液氧只有一種物質組成,屬于純凈物,故選項正確;
B、空氣中含有氧氣,氮氣等物質,屬于混合物,故選項錯誤;
C、海水中含有氯化鈉、氯化鎂等物質,屬于混合物,故選項錯誤;
D、生鐵屬于鐵的合金,屬于混合物,故選項錯誤;
故選:A。
2. 下列現象主要是由化學變化引起的是
A. 海水曬鹽B. 酒精揮發(fā)C. 甲烷燃燒D. 冰雪消融
【答案】C
【解析】
【分析】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物理變化。
【詳解】A、海水曬鹽過程中只是水的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錯誤;
B、酒精揮發(fā)過程中只是酒精的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錯誤;
C、甲烷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正確;
D、冰雪消融過程中只是水的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錯誤。
故選C。
3. 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與其化學性質有關的是
A. 用貝殼生產生石灰
B. 用干冰進行人工降雨
C. 用鋼制作電線電纜
D. 用伍德合金制作保險絲
【答案】A
【解析】
【詳解】A、用貝殼生產生石灰,是利用碳酸鈣高溫煅燒,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利用了化學性質,故A正確;
B、用干冰進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華吸熱,使周圍溫度降低,水蒸氣冷凝成水滴,沒有新物質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質,故B錯;
C、用鋼制作電線電纜,是利用鋼的延展性,導電性,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利用了物理性質,故C錯;
D、用伍德合金制作保險絲,是利用合金的熔點低,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利用了物理性質,故D錯。
故選A。
4. 自然界中的物質大多數是化合物,下列化合物屬于氧化物的是
A. KOHB. C2H6OC. Na2CO3D. P2O5
【答案】D
【解析】
【詳解】A、氫氧化鉀是由K、O、H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不屬于氧化物,不符合題意;
B、C2H6O是由C、H、O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不屬于氧化物,不符合題意;
C、碳酸鈉是由Na、C、O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不屬于氧化物,不符合題意;
D、五氧化二磷是由P、O元素組成化合物,屬于氧化物,符合題意。
故選D。
5. 下列歸類正確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詳解】A、太陽能屬于清潔能源,煤炭、石油燃燒生成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空氣污染物,不屬于清潔能源,錯誤;
B、蔗糖、淀粉、纖維素均屬于糖類物質,正確;
C、胃液中含有鹽酸,食醋中含有醋酸,均顯酸性;肥皂水顯堿性,錯誤;
D、塑料、滌綸(合成纖維的一種)均屬于合成材料,玻璃鋼是玻璃纖維與合成材料復合而成的一種特殊材料,屬于復合材料,錯誤。
故選B。
6. 粗鹽提純實驗需經過下列操作,其中操作不規(guī)范的是
A. 稱量B. 溶解
C. 過濾D. 蒸發(fā)結晶
【答案】B
【解析】
【詳解】A、用天平稱量固體藥品粗鹽時,兩邊托盤上各放一張相同質量的紙,且要“左物右碼”,故A正確;
B、溶解常在燒杯中進行,不能在量筒中溶解食鹽,故B錯誤;
C、過濾液體時,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故C正確;
D、蒸發(fā)時,應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防液體受熱不均勻,造成液體飛濺,故D正確。 故選B。
7. 下列實驗方法正確的是
A. 用加碘食鹽區(qū)分淀粉和葡萄糖
B. 用灼燒的方法區(qū)分蠶絲和羊毛
C. 加熱除去NaCl固體中混有的NH4HCO3
D. 用鹽酸除去NaNO3溶液中混有的Na2CO3
【答案】C
【解析】
【詳解】A、淀粉遇碘變藍色,加碘食鹽中不含單質碘,不能用于鑒別淀粉和葡萄糖,錯誤;
B、蠶絲和羊毛的主要成分均為蛋白質,灼燒,均產生燒焦羽毛的氣味,不能鑒別,錯誤;
C、NH4HCO3在加熱條件下生成氨氣、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正確;
D、Na2CO3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雜質但引入了新的雜質氯化鈉,不符合除雜原則,錯誤。
故選C。
8. 下列排序正確的是
A. 地殼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O、Fe、Si
B. 溶液的pH由大到小:檸檬汁、食鹽水、石灰水
C. 利用金屬的年代由先到后:Fe、Cu、Al
D. 硫元素的質量分數由大到?。篘a2S、Na2SO3、Na2SO4
【答案】D
【解析】
【詳解】A、地殼含量較多的元素(前四種)按含量從高到低的排序為:氧、硅、鋁、鐵,故選項排序錯誤;
B、檸檬汁中含有檸檬酸,呈酸性,溶液的pH<7;食鹽水顯中性,溶液的pH=7;石灰水顯堿性,溶液的pH>7,故選項排序錯誤;
C、人類利用金屬的歷史是從青銅時代到鐵器時代,然后才有了鋁制品,故選項排序錯誤;
D、觀察化學式可知,它們的一個微粒中均含有1個硫原子,其它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越小的,在該化合物中硫元素的質量分數就越大,則硫元素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Na2S、Na2SO3、Na2SO4,故選項排序正確。
故選D。
9. 下列指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不正確的是
A. 實驗室用KClO3制備:2KClO3=2KCl+3O2↑
B. 乙炔(C2H2)燃燒形成氧炔焰:2C2H2+5O24CO2+2H2O
C. 用石灰石漿吸收煙氣中的二氧化硫:CaCO3+SO2+O2=CaSO4+CO2
D. 用氨水中和廢水中的硫酸得到氮肥:2NH3?H2O+H2SO4=(NH4)2SO4+2H2O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據化學方程式判斷正誤的方法需考慮:應用的原理是否正確;化學式書寫是否正確;是否配平;反應條件是否正確;↑和↓的標注是否正確。
【詳解】A、氯酸鉀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受熱分解生成氯化鉀和氧氣,該化學方程式書寫完全正確,不符合題意;
B、乙炔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該化學方程式書寫完全正確,不符合題意;
C、該化學方程式沒有配平,正確的化學方程式應為2CaCO3+2SO2+O2=2CaSO4+2CO2,符合題意;
D、用氨水中和廢水中的硫酸得到氮肥,發(fā)生了復分解反應,該化學方程式書寫完全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0. 金屬R與Hg(NO3)2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R+Hg(NO3)2=R(NO3)2+Hg,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R可能是鋁
B. 該反應為置換反應
C. R的金屬活動性比Hg強
D.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R不一定排在氫前面
【答案】A
【解析】
【詳解】A、由R+Hg(NO3)2=R(NO3)2+Hg可知,R的金屬活動性比汞強;由R(NO3)2,硝酸根顯﹣1價,則R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鋁元素在化合物顯+3價,R不可能是鋁,說法錯誤;
B、該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說法正確;
C、由R+Hg(NO3)2=R(NO3)2+Hg可知,R的金屬活動性比汞強,說法正確;
D、R的金屬活動性比汞強,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R不一定排在氫前面,如可能是銅,說法正確。
故選A。
11. 如圖表示甲轉化為丙的微觀過程。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轉化②為化合反應
B. 轉化①中甲與O2的分子個數比為3:2
C. 丙的稀溶液可用于除鐵銹
D. 整個轉化過程中硫元素的化合價升高
【答案】B
【解析】
【詳解】A、由微觀示意圖可知,轉化②的化學方程式為 SO2+H2O2=H2SO4,該反應由兩種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屬于化合反應,故A正確;
B、轉化①的化學方程式為2H2S+3O2=2H2O+2SO2,甲與氧氣的分子個數比為2:3,故B錯誤;
C、丙是H2SO4,硫酸能與鐵銹的主要成分Fe2O3發(fā)生反應,可用于除鐵銹,故C正確;
D、H2S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2,SO2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4,H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6,整個轉化過程中硫元素的化合價升高,故D正確;
故選B。
12. 用如圖裝置研究FeC2O4?2H2O受熱分解的產物。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裝置②用于檢驗分解產物中是否有H2O
B. 裝置③中黑色粉末變紅,證明分解產物中有CO
C. 裝置④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分解產物中有CO2
D. 實驗結束后,經檢驗裝置①中剩余固體為FeO和少量Fe,含有Fe的原因可能是分解過程中發(fā)生了CO還原FeO的反應
【答案】C
【解析】
【詳解】A、無水硫酸銅遇水變藍色,裝置②用于檢驗分解產物中是否有H2O,說法正確;
B、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能與灼熱的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裝置③中黑色粉末變紅,證明分解產物中有CO,說法正確;
C、裝置④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有CO2存在,但由于CO還原CuO時也會生成CO2,無法判斷分解產物中是否有CO2,說法錯誤;
D、實驗結束后,經檢驗裝置①中剩余固體為FeO和少量Fe,含有Fe的原因可能是分解過程中發(fā)生了CO還原FeO的反應,一氧化碳和氧化亞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說法正確。
故選C。
13. 下列物質的轉化在給定條件下均能實現的是
A. FeFeCl3Fe(OH)3
B. CuOCuSO4溶液Cu(OH)2
C. NaCl溶液NaHCO3NaOH
D. BaCl2溶液BaCO3Ba(NO3)2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一步反應實現即原物質只發(fā)生一個反應即可轉化為目標物質。
【詳解】A、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不會生成氯化鐵,錯誤;
B、氧化銅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和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鈣,可以實現,正確;
C、氯化鈉、水、氨氣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氫鈉和氯化銨,碳酸氫鈉加熱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錯誤;
D、碳酸的酸性比鹽酸弱,氯化鋇不會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錯誤。
故選B。
14. 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詳解】A、H2、CH4燃燒均能生成水,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冷的燒杯,燒杯內壁均會出現水霧,現象相同,不能鑒別,不符合題意;
B、加入適量的CaCl2溶液,振蕩,Na2CO3能與適量的CaCl2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能除去雜質但引入了新的雜質氯化鈉,不符合題意;
C、碳酸鈉、硫酸鈉溶液均能與BaCl2溶液反應,分別生成碳酸鋇白色沉淀、硫酸鋇白色沉淀,不能用氯化鋇溶液檢驗Na2CO3溶液中是否含有Na2SO4,不符合題意;
D、先加入過量的K2CO3溶液,碳酸鉀和硝酸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硝酸鉀,攪拌、靜置、過濾、洗滌,再分別向濾液、濾渣中加入適量的稀硝酸,攪拌,濾液中過量的碳酸鉀和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鉀、水和二氧化碳,濾渣中的碳酸鋇和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鋇、水和二氧化碳,能進行分離,符合題意。
故選D。
15. 如圖為CO2在自然界中的轉化和資源化利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轉化①中反應物全部轉化尿素
B. 轉化②中CO2分子間的間隔變小
C. 轉化③有利于減少“白色污染”
D. 自然界中轉化④是無機化合物向有機化合物的轉化
【答案】A
【解析】
【詳解】A、由質量守射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均不變,若轉化①中CO2和NH3轉化為CO(NH2)2,而產物中各原子的個數比與反應物中不同,轉化①中反應物不可能全部轉化為尿素,故選項說法錯誤;
B、轉化②中二氧化碳由氣體變?yōu)楣腆w,CO2分子間的間隔變小,故選項說法正確;
C、轉化③能生成無毒、易降解的塑料,有利于減少“白色污染”,故選項說法正確;
D、二氧化碳雖含碳元素,但其性質與無機物類似,屬于無機化合物;葡萄糖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化合物,則自然界中轉化④是無機化合物向有機化合物的轉化,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A。
16. 將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與Na2CO3溶液充分混合,過濾得到白色固體和無色濾液,將濾液分為三等份,分別進行下列實驗。
實驗①:向第一份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實驗②:向第二份溶液中滴加少量稀鹽酸。
實驗③:向第三份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振蕩、靜置。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產生白色固體的反應為Ca(OH)2+Na2CO3=CaCO3↓+2NaOH
B. 實驗①中溶液變紅,不能說明濾液中是否含有Na2CO3
C. 實驗②中無氣泡產生,說明濾液中不含有Na2CO3
D. 實驗③中出現白色渾濁,說明濾液中不含有Ca(OH)2
【答案】C
【解析】
【詳解】A、產生白色固體的反應為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不符合題意;
B、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了碳酸鈣和氫氧化鈉,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故實驗①中溶液變紅,不能說明濾液中是否含有Na2CO3,不符合題意;
C、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向溶液中滴加少量稀鹽酸,稀鹽酸先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待氫氧化鈉完全反應后,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故實驗②中無氣泡產生,不能說明濾液中不含有Na2CO3,符合題意;
D、氯化鋇能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鋇和氯化鈉,故實驗③中出現白色渾濁,說明濾液中含碳酸鈉,碳酸鈉能與氫氧化鈣反應,不能共存,故說明濾液中不含有氫氧化鈣,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7. 如圖為MgCl2、KCl和MgSO4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T2℃時,溶解度:S(MgCl2)>S(KCl)>S(MgSO4)
B. T2℃時,將MgSO4、MgCl2固體各30.0g分別溶于50.0g水,則形成MgSO4飽和溶液和MgCl2不飽和溶液,前者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后者
C. T3℃時,將KCl、MgSO4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T2℃,兩種溶液中均有晶體析出
D. T1℃時,將等質量的KCl、MgSO4飽和溶液分別升溫到T3℃,要使兩種溶液均達到飽和,加入的對應溶質質量相等
【答案】D
【解析】
【詳解】A、由溶解度曲線可知:T2℃時,溶解度大小是:S(MgCl2)>S(MgSO4)>S(KCl),故A錯;
B、T2℃時,氯化鎂溶解度是63g,硫酸鎂溶解度是56g,將MgSO4、MgCl2固體各30.0g分別溶于50.0g水,則形成MgSO4飽和溶液和MgCl2不飽和溶液,兩溶液中溶劑質量相等,MgSO4飽和溶液中含有溶質質量是28g,MgCl2不飽和溶液中含有溶質質量是30g,所以MgCl2不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大,故B錯;
C、T3℃時,將KCl、MgSO4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T2℃,氯化鉀溶解度減小,析出固體,硫酸鎂溶解度增大,不能析出固體,故C錯;
D、T1℃時氯化鉀和硫酸鎂溶解度相等,等質量的KCl、MgSO4飽和溶液升溫至T3℃,都變成不飽和溶液,該溫度下氯化鉀和硫酸鎂溶解度相等,要使兩溶液均達飽和,加入的對應溶質量相等,故D正確。
故選D。
18. 下列各組溶液,不用其他試劑就不能鑒別出來的是
A. CuCl2、NaOH、MgCl2、HCl
B. BaCl2、HCl、K2CO3、HNO3
C. Ba(OH)2、Na2CO3、K2SO4、HNO3
D. MgSO4、NaOH、Ba(NO3)2、HCl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不另加試劑就能鑒別的題目中,首先觀察有無有特殊顏色的物質,若有,將有顏色的溶液鑒別出來,然后再借用這種溶液鑒別其它溶液;若都沒有顏色就將溶液兩兩混合,根據混合后的現象進行分析鑒別。
【詳解】A、CuCl2溶液是藍色的,首先鑒別出藍色的CuCl2溶液;能與CuCl2溶液反應產生藍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能與NaOH溶液反應產生白色沉淀的是MgCl2溶液溶液,無明顯變化的是鹽酸,不加其它試劑可以鑒別,錯誤;
B、組內四種物質的溶液兩兩混合時,其中有一種溶液與其它三種溶液混合時能出現一次白色沉淀和二次放出氣體,該溶液為K2CO3溶液;與K2CO3溶液產生氣體的溶液為HCl、HNO3,產生白色沉淀的為氯化鋇溶液;不加其它試劑無法鑒別HCl、HNO3,正確;
C、組內四種溶液兩兩混合時,與其它三種溶液混合時兩次生成白色沉淀的是Ba(OH)2溶液,一次生成白色沉淀、一次生成氣體的是Na2CO3溶液,一次生成白色沉淀的是K2SO4溶液,一次生成氣體的是HNO3溶液,不加其它試劑可以鑒別,錯誤;
D、組內四種溶液兩兩混合時,與其它三種溶液混合時兩次生成白色沉淀的是MgSO4溶液,一次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和Ba(NO3)2溶液,無明顯現象的是HCl溶液,再分別向一次生成白色沉淀的兩組實驗所得的沉淀中滴加HCl溶液,白色沉淀不消失的原溶液是Ba(NO3)2溶液,白色沉淀消失的原溶液是NaOH溶液,不加其它試劑可以鑒別,錯誤。
故選B。
【點睛】解此類題的思路是:先用物理性質,一般先看顏色、聞氣味;再用化學性質,用已鑒定出的藥品依次去鑒別其他物質,有不同現象時方可鑒別。
19. 常溫下,向100.0gMgCl2、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產生沉淀的質量與滴加Ba(OH)2溶液的體積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a點對應溶液中有兩種溶質
B. b點對應溶液的pH>7
C. m1:m2=291:407
D. 原混合溶液中MgSO4的質量分數大于MgCl2的質量分數
【答案】D
【解析】
【詳解】A、向 MgCl2、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發(fā)生的反應為 MgCl2+Ba(OH)2=Mg(OH)2↓+BaCl2、MgSO4+Ba(OH)2=Mg(OH)2↓+BaSO4↓。由圖中曲線結合兩個化學方程式可知,沉淀質量的增加按幅度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當滴加Ba(OH)2 溶液的體積為 100 mL時,MgSO4完全反應,當滴加Ba(OH)2溶液的體積在 100~300mL時,只有 MgCl2和Ba(OH)2 發(fā)生反應,則a點對應溶液中含有反應生成的 BaCl2和沒有完全反應的MgCl2共兩種溶質,說法正確;
B、b 點時,滴加的Ba(OH)2溶液已過量,溶液呈堿性,溶液的pH>7,說法正確;
C、設100mLBa(OH)2溶液中溶質Ba(OH)2 的質量為m,則200mLBa(OH)2溶液中溶質Ba(OH)2 的質量為2m,可以得到以下關系:
則;
;
則,說法正確;
D、原混合溶液中MgSO4的質量為,MgCl2的質量為,混合溶液中MgSO4的質量分數小于 MgCl2的質量分數,說法錯誤。
故選D。
20. 已知,4KO2+2CO2=2K2CO3+3O2,4KO2+2H2SO4=2K2SO4+2H2O+3O2↑,現有28.4gKO2與一定量的CO2反應后,固體質量變?yōu)?7.8g,向反應后的固體中加入過量的200.0g稀硫酸,將產生的氣體通入過量的石灰水中,得到15.0gCaCO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KO2應密封保存
B. 與CO2反應生成O2的質量為7.2g
C. 與CO2反后的固體中KO2和K2CO3的質量比為71:207
D. 與稀硫酸反應后所得溶液中K2SO4的質量分數約為15.3%
【答案】D
【解析】
【詳解】A、由題意可知,KO2能與CO2反應,故應密封保存,故A正確;
B、解:設反應生成O2的質量為x
x=7.2g,故B正確;
C、解:設與二氧化碳反應的KO2的質量為y,反應生成碳酸鉀的質量為z
y=21.3g
z=20.7g
則與CO2反應后的固體中KO2和K2CO3的質量比為(28.4g﹣21.3g):20.7g=71:207,故C正確;
D、發(fā)生反應為:、、,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則KO2中的鉀元素完全轉化到了硫酸鉀中,則生成硫酸鉀的質量為:
由化學方程式:、可知,碳酸鉀與硫酸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被石灰水完全吸收;
解:設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m
m=6.6g
與硫酸反應的KO2的質量為28.4g-21.3g=7.1g,設KO2與硫酸反應生成O2的質量為n,則:
n=2.4g
故與硫酸反應后所得溶液中K2SO4的質量分數約為:,故D錯誤。
故選:D。
二、非選擇題共60分
21. 用化學符號表示。
(1)金剛石:______。
(2)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______。
(3)2個氯離子:______。
(4)幼兒缺少______元素易得佝僂病。
【答案】21. C 22. N2
23. 2Cl﹣ 24. Ca
【解析】
【詳解】(1)金剛石是碳單質,化學式為C;
(2)氮氣約占空氣體積的78%,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化學式為N2;
(3)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2個氯離子表示為2Cl﹣;
(4)幼兒缺少鈣元素易得佝僂病,鈣元素的元素符號為Ca。
22. 選擇下列適當的物質填空(填序號)。
A.氧氣 B.熟石灰 C.聚乙烯 D.硝酸銨 E.食鹽 F.硫酸銅 G.維生素 H.苛性鈉
(1)可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
(2)用于游泳池消毒的是______。
(3)可用于醫(yī)療急救的是______。
(4)廚房中作調味品的是______。
(5)溶于水溫度降低的是______。
(6)蔬菜、水果中富含______。
【答案】22. B 23. F
24. A 25. E
26. D 27. G
【解析】
【詳解】(1)熟石灰是氧氧化鈣的俗稱,是堿,能與土壤中的酸性物質發(fā)生中和反應,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填:B;
(2)硫酸銅是一種重金屬鹽,能使病毒、細菌中的蛋白質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具有殺菌消毒的作用,可用于游泳池消毒,故填:F;
(3)氧氣能供給呼吸,可用于醫(yī)療急救,故填:A;
(4)食鹽有咸味,是廚房中常用的調味品,故填:E;
(5)硝酸銨溶于水時吸收熱量,溶液溫度降低,故填:D;
(6)蔬菜、水果中富含維生素,故填:G。
23. 如圖為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實驗裝置。
(1)實驗后銅片質量__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
(2)用化學方程式解釋其變化的原因:______。
【答案】23. 增大 24. Zn+CuSO4=ZnSO4+Cu
【解析】
【小問1詳解】
鋅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鋅和銅,生成的銅會在銅片上析出,實驗后銅片質量增大;
【小問2詳解】
鋅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鋅和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CuSO4=ZnSO4+Cu。
24. 氫氣是理想的“綠色能源”,近年來我國制氫量位居世界第一。
(1)水光解制氫。水在半導體光催化劑作用下制備氫氣的原理如圖1所示。光解水時,光能轉化為______能。
(2)甲烷水化制氫。以甲烷為原料制備氫氣的一種流程如圖2。
①16.0g甲烷理論上可制備氫氣的質量為______g。
②“分離“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3)貯氫與釋氫。已知:HCOOK+H2O=KHCO3+H2↑;HCOOH=CO2↑+H2↑。通過如圖3流程可實現氫氣的貯存和釋放。
①催化加氫室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②采用HCOOK溶液釋氫優(yōu)于HCOOH釋氫,原因有產生H2的速率快和______。
③在氫氣的貯存和釋放中可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是______。
【答案】(1)化學 (2) ①. 8 ②. K2CO3+CO2+H2O=2KHCO3
(3) ①. ②. 產生的氫氣純度高(或釋氫氣生成的氣體無需分離等合理答案均可) ③. 碳酸氫鉀##KHCO3
【解析】
【小問1詳解】
水在半導體光催化劑作用下發(fā)生化學反應制備出氫氣,所以光解水時是光能轉化成化學能;
【小問2詳解】
①根據反應的流程可知,CH4+H2O=3H2+CO,3H2+CO+H2O=4H2+CO2,K2CO3+CO2+H2O=2KHCO3;所以對應的關系式為CH4~4H2,設16.0g甲烷可生成氫氣的質量為x,則有:,,解得x=8g;所以16.0g甲烷可生成8.0g氫氣;
②發(fā)生分離時,主要是碳酸鉀將二氧化碳吸收變成碳酸氫鉀,化學方程式為:K2CO3+CO2+H2O=2KHCO3;
【小問3詳解】
①催化加氫室內氫氣和碳酸氫鉀反應生成HCOOK和水,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HCOOH釋氫會產生二氧化碳和氫氣兩種氣體,采用HCOOK溶液釋氫,只生成氫氣一種氣體,故采用HCOOK溶液釋氫優(yōu)于HCOOH釋氫,原因有產生H2的速率快和產生的氫氣純度高(或釋氫氣生成的氣體無需分離等);
③由流程圖看出,碳酸氫鉀既是反應物,又是生成物,可循環(huán)使用,故在氫氣的貯存和釋放中可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是KHCO3。
25. 實驗室利用廢鎳催化劑(主要成分為Ni,還含少量Fe及鐵的氧化物)制備NiCO3的實驗流程如圖。
(1)為加快“酸溶”的反應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寫一種)。
(2)“除鐵”和“沉鎳”中分離的操作名稱為______。
(3)檢驗NiCO3固體已洗凈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滌后的濾液,先滴加過量的稀鹽酸,再滴加______(填化學式)溶液,無明顯現象。
(4)堿性條件下NiSO4會轉化為Ni(OH)2沉淀。“沉鎳”時不能將NiSO4溶液滴入Na2CO3溶液中,其原因是______。
【答案】(1)攪拌(合理即可)
(2)過濾 (3)BaCl2
(4)碳酸鈉溶液顯堿性,NiSO4會轉化為Ni(OH)2沉淀
【解析】
【小問1詳解】
為加快“酸溶”的反應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攪拌;
【小問2詳解】
過濾可以將不溶性固體從溶液中分離出來,“除鐵”和“沉鎳”中分離的操作名稱為過濾;
【小問3詳解】
根據流程可知,NiSO4與Na2CO3反應生成NiCO3和Na2SO4,鋇離子能與硫酸根離子結合生成硫酸鋇沉淀,與碳酸根離子形成碳酸鋇沉淀,碳酸鎳固體在沒有清洗之前,表面一定有硫酸鈉,可能存在碳酸鈉,檢驗NiCO3固體已洗凈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滌后的濾液,先滴加過量的稀鹽酸,可以除去碳酸鈉,排除去干擾,再滴加BaCl2溶液,無明顯現象;
【小問4詳解】
“沉鎳”時不能將NiSO4溶液滴入Na2CO3溶液中,原因是:碳酸鈉溶液顯堿性,NiSO4會轉化為Ni(OH)2沉淀。
26. 如圖所示,向新制NaCuO2中滴加適量H2O,產生藍色沉淀且出現氣泡,導管口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反應結束后,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藍。
(1)NaCuO2中銅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
(2)NaCuO2與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答案】(1)+3 (2)
【解析】
【小問1詳解】
NaCuO2中鈉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銅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1)+x+(﹣2)×2=0,則x=+3價;
【小問2詳解】
向新制NaCuO2中滴加適量H2O,產生藍色沉淀,說明生成了氫氧化銅;出現氣泡,導管口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說明生成了氧氣;反應結束后,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藍,說明生成了堿性物質,由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生成的堿性物質為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7. 結合如圖回答問題。
(1)寫出儀器名稱:①______,②______。
(2)用高錳酸鉀制取O2,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填序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選用裝置D收集O2的理由是______。
(3)實驗室用Zn與稀硫酸反應制取H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發(fā)生裝置C相對于裝置B的優(yōu)點是______。
(4)用圖1裝置制取CO2并探究其性質。圖2表示裝置H中溶液的pH與實驗時間的變化關系曲線。
已知:此實驗條件下Na2CO3溶液的pH≈11.6,NaHCO3溶液的pH≈8.3。
①裝置G的作用是______。
②實驗50s時裝置H溶液中的溶質是______。
③實驗150s時顯示器中曲線pH<7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1) ①. 酒精燈 ②. 分液漏斗
(2) ①. A ②. ③. 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且不與空氣成分反應
(3) ①. Zn+H2SO4=ZnSO4+H2↑ ②. 可以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
(4) ①. 檢驗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氫是否除盡 ②. Na2CO3、NaHCO3 ③. 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顯酸性,pH<7
【解析】
【小問1詳解】
由圖可知,儀器①的名稱是酒精燈,儀器②的名稱是分液漏斗;
【小問2詳解】
用高錳酸鉀加熱制取O2,屬于固體加熱型,則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A,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由于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且不與空氣成分反應,所以選用裝置D向上排空氣法收集O2;
【小問3詳解】
實驗室用Zn與稀硫酸反應制取H2,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H2SO4=ZnSO4+H2↑;裝置C帶有多孔隔板和活塞開關,關閉活塞開關,內部氣體增多,壓強增大,液體被壓入長頸漏斗,固液分離,反應停止,打開活塞開關,氣體導出,壓強減小,液體重新進入U型管,固液接觸,反應發(fā)生,則C裝置的優(yōu)點是可以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
【小問4詳解】
①硝酸銀與氯化氫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則裝置G的作用是檢驗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氫是否除盡;
②分析圖像信息可知,50s時溶液的pH=10,實驗條件下Na2CO3溶液的pH≈11.6,NaHCO3溶液的pH≈8.3,則實驗50s時裝置H溶液中的溶質是Na2CO3、NaHCO3;
③實驗150s時氫氧化鈉已反應完,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顯酸性,pH<7。
28. 水是人類不可或缺的物質,水有硬水和軟水之分,硬水中含有較多的Mg(HCO3)2。
(1)生活中常用______來區(qū)分硬水和軟水。
(2)將CO2通入Mg(OH)2懸濁液中可獲得Mg(HCO3)2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3)煮沸Mg(HCO3)2溶液,產生白色固體。某同學對白色固體的組成進行下列探究。
【猜想】白色固體為:①MgCO3;②Mg(OH)2;③xMgCO3?yMg(OH)2?zH2O。
【實驗1】稱取3.64g白色固體,加入過量的稀鹽酸,出現氣泡,則猜想______(填序號,下同)不成立。將產生的氣體全部通入過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產生3.0g沉淀,則猜想______成立。
【實驗2】另取7.28g白色固體,充分加熱生成MgO、CO2和H2O,將產生的氣體全部緩緩通過如圖所示的裝置______(選填“甲或“乙”),分別測定生成氣體的質量。
實驗測得濃硫酸的質量增加1.44g,堿石灰的質量增加2.64g,則x:y:z=______。
(4)若將xMgCO3?yMg(OH)2?zH2O浸泡在濃NaOH溶液中,密封放置一段時間,固體變?yōu)镸g(OH)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答案】(1)肥皂水 (2)2CO2+Mg(OH)2=Mg(HCO3)2
(3) ①. ② ②. ③ ③. 甲 ④. 3:1:3
(4)3MgCO3?Mg(OH)2?3H2O+6NaOH=4Mg(OH)2+3Na2CO3+3H2O
【解析】
【小問1詳解】
肥皂水可鑒別硬水和軟水,其中產生較多泡沫的為軟水,產生較少泡沫,較多浮渣的為硬水,則生活中常用肥皂水來區(qū)分硬水和軟水;
【小問2詳解】
CO2和Mg(OH)2反應生成Mg(HCO3)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2+Mg(OH)2=Mg(HCO3)2;
【小問3詳解】
[實驗1]碳酸鎂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水和二氧化碳,氫氧化鎂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則向白色固體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出現氣泡,說明猜想②不成立,將產生的氣體全部通入過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產生3.0g沉淀,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和質量不變,由碳元素守恒可以得到關系式MgCO3~CO2~CaCO3,
設碳酸鎂的質量為x,
x=2.52g
因為2.52g<3.64g,則白色固體還含有氫氧化鎂,則猜想③成立;
[實驗2]白色固體充分加熱生成MgO、CO2和H2O,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吸收水,堿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要分別測定生成氣體的質量,要先將氣體通過濃硫酸,測定生成水的質量,再將氣體通過堿石灰,測定二氧化碳的質量,則將產生的氣體全部緩緩通過如圖所示的裝置甲。
濃硫酸增加的質量即生成水的質量為1.44g,堿石灰增加的質量即為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64g,則生成的氧化鎂質量為7.28g﹣1.44g﹣2.64g=3.2g。
設白色固體中碳酸鎂的質量為y,碳酸鎂分解生成的氧化鎂質量為z,
y=5.04g
z=2.4g
則氫氧化鎂受熱分解生成氧化鎂的質量為3.2g﹣2.4g=0.8g。
設白色固體中氫氧化鎂的質量為d,
d=1.16g
則白色固體中結晶水的質量為7.28g﹣5.04g﹣1.16g=1.08g,故x:y:z=::=3:1:3;
【小問4詳解】
由上述分析可知,3MgCO3?Mg(OH)2?3H2O和NaOH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鎂、碳酸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MgCO3?Mg(OH)2?3H2O+6NaOH=4Mg(OH)2+3Na2CO3+3H2O。
29. 現有一包不純的Na2SO4固體,可能含有Na2CO3、BaCO3、FeCl3、NH4HCO3、NaCl中的一種或幾種,現做如下實驗。
(1)取適量的固體微熱,無氨味,則原固體中一定不含______。
(2)另取適量的固體加水溶解,得無色澄清溶液,則原固體中一定不含______。
(3)向步驟(2)所得溶液中加入過量的Ba(NO3)2溶液,過濾得白色固體A和無色濾液B.取固體A,加入過量的稀硝酸,部分固體溶解,則原固體中一定含______,寫出部分固體溶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4)取少量濾液B,滴加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則原固體中一定含______。
【答案】29. NH4HCO3##碳酸氫銨
30. 碳酸鋇、氯化鐵(或BaCO3、FeCl3)
31. ①. 硫酸鈉、碳酸鈉(或Na2SO4、Na2CO3) ②. BaCO3+2HNO3=Ba(NO3)2+H2O+CO2↑
32. NaCl##氯化鈉
【解析】
【詳解】(1)取適量的固體微熱,無氨味,因為NH4HCO3受熱分解生成氨氣、水和二氧化碳,則原固體中一定不含:碳酸氫銨(或NH4HCO3);
(2)另取適量固體加水溶解,得無色澄清溶液,因為BaCO3難溶于水,FeCl3溶液呈黃色,則原固體中一定不含:碳酸鋇、氯化鐵(或BaCO3、FeCl3);
(3)向步驟(2)所得溶液中加入過量的Ba(NO3)2溶液,過濾得白色固體A和無色濾液B.取固體A,加入過量的稀硝酸,部分固體溶解,因為Na2SO4和Ba(NO3)2反應生成不溶于酸的BaSO4沉淀,Na2CO3和Ba(NO3)2反應生成溶于酸的BaCO3沉淀,則原固體中一定含:硫酸鈉、碳酸鈉(或Na2SO4、Na2CO3);部分固體溶解的反應是BaCO3和HNO3反應生成硝酸鋇、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aCO3+2HNO3=Ba(NO3)2+H2O+CO2↑。
(4)取少量濾液B,滴加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因為NaCl和AgNO3反應生成AgCl沉淀和NaNO3,而實驗過程中沒有引入氯離子,則原固體中一定含:氯化鈉(或NaCl)。
30. 鐵及其化合物在生產生活中有廣泛應用。
Ⅰ、鐵的有關知識
(1)明代科學著作《天工開物》(圖1)記載了我國勞動人民的科技成就。
①“或用木炭,……扇爐風箱,……土(鐵礦石)化成鐵……”描述了古代練鐵的方法。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用赤鐵礦煉鐵的原理:______。
②對生鐵煉鋼的描述有:“凡鋼鐵煉法,……火力到時,生鐵先化。”說明生鐵的熔點比鋼______。
③“燒鐵器淬膽礬水中,即成銅色也”,句中蘊含的化學反應基本類型是______。
(2)鐵器表面通過化學方法可形成致密的Fe3O4保護膜,其組成可用FeO?Fe2O3表示。故宮博物院對某出土鐵器保護的過程如表。
①檢測銹蝕產物
說明鐵器在含有O2、______和鹽等環(huán)境中容易被腐蝕。
②化學修復出土鐵器可通過脫氯、還原、形成保護層來實現,原理如下。
FeOCl FeOOH Fe3O4
脫氯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還原時鐵元素的化合價______(選填“部分”“全部”或“沒有”)降低。
Ⅱ、催化劑Fe3O4的制備
Fe3O4是合成氨催化劑的主要成分。用鐵泥(主要成分為Fe2O3、FeO,含少量Fe)制備Fe3O4的主要流程如下、
(3)“還原”時,Fe可將Fe2(SO4)3轉化為FeSO4,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4)加入H2O2,將部分FeSO4轉化為Fe2(SO4)3?!把趸睍r溫度不宜太高,原因是______。
(5)“沉淀”時要控制NaOH的量,原因是______。
(6)“轉化”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Ⅲ、失效催化劑的再生
(7)合成氨催化過程中因部分Fe3O4與H2反應使催化劑“失效”。在一定溫度下可用O2將其“再生”,原理如圖2所示?!霸偕边^程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成“不變”)。
(8)通入O2加熱,將一定質量的失效催化劑進行“再生”,固體質量與溫度變化的關系如圖3所示。T1~T2℃時,FeO轉化為Fe3O4,T3~T4℃時,Fe3O4轉化為Fe2O3。
①M=______。
②A點固體中m(FeO):m(Fe3O4)=______。
【答案】(1) ①. 3CO+Fe2O32Fe+3CO2 ②. 低 ③. 置換反應
(2) ①. H2O##水 ②. FeOCl+NaOH=FeOOH+NaCl ③. 部分
(3)Fe2(SO4)3+Fe=3FeSO4
(4)為了防止H2O2發(fā)生分解
(5)防止NaOH與FeSO4發(fā)生反應,從而影響Fe3O4的產率
(6)2Fe(OH)3+FeSO4Fe3O4+H2SO4+2H2O
(7)變小 (8) ①. 69.6 ②. 27:145
【解析】
【小問1詳解】
①用赤鐵礦煉鐵,赤鐵礦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一氧化碳高溫下還原氧化鐵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3CO+Fe2O32Fe+3CO2;
②由“凡鋼鐵煉法,火力到時生鐵先化”可知,生鐵先變成液體,說明生鐵的熔點比鋼低;
③“燒鐵器淬于膽礬水(硫酸銅溶液)中,即成銅色也”,即為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該反應是由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與另一種化合物,屬于置換反應;
【小問2詳解】
①根據鐵器銹蝕后的成分可知,鐵器在具有O2、H2O(或水)和鹽等環(huán)境中容易被腐蝕;
②由題給信息可知,出土鐵器脫氯的過程是FeOCl與NaOH溶液發(fā)生反應,生成FeOOH和NaCl,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OCl+NaOH=FeOOH+NaCl;“還原”過程中,FeOOH中氫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鐵元素的化合價為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0,則有x+(﹣2)×2+(+1)=0,解得x=+3,Fe3O4可看作FeO?Fe2O3,含有+2價、+3價鐵元素,所以說還原時鐵元素的化合價部分降低;
【小問3詳解】
“還原”時,Fe可將Fe2(SO4)3轉化為FeSO4,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SO4)3+Fe=3FeSO4;
【小問4詳解】
由于溫度過高時過氧化氫溶液會發(fā)生分解,會降低原料的利用率,所以為了防止H2O2發(fā)生分解,“氧化”時溫度不宜太高;
【小問5詳解】
由于NaOH與FeSO4能發(fā)生反應,因此“沉淀”時要控制NaOH的量,防止其與FeSO4發(fā)生反應,從而影響Fe3O4的產率;
【小問6詳解】
“轉化”時,Fe(OH)3和FeSO4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Fe3O4,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同時還一定會生成H2SO4和H2O,故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Fe(OH)3+FeSO4Fe3O4+H2SO4+2H2O;
【小問7詳解】
“再生”時是FeO和氧氣反應生成Fe3O4,氧元素的質量分數增大,所以鐵元素的質量分數變小;
【小問8詳解】
①根據元素守恒,轉化過程中鐵元素的質量不變,T1℃﹣T2℃下,FeO轉化為Fe3O4,M點固體成分為Fe3O4,T3℃﹣T4℃下,Fe3O4轉化為Fe2O3,則T4℃時,固體為Fe2O3,Fe2O3的質量為72.0g,Fe3O4與Fe2O3中鐵元素的質量相等,設:Fe3O4的質量為y,則有:,y=69.9g,所以M點Fe3O4的質量為:69.6g;
②A點是氧化亞鐵和四氧化三鐵的混合物,設氧化亞鐵的質量為z,則四氧化三鐵的質量為(68.8g﹣z),,則z=10.8g,故A點固體中生成的Fe3O4的質量為68.8g﹣10.8g=58.0g;
故A點固體中m(FeO):m(Fe3O4)=10.8g:58.0 g=27:145。選項
歸類
內容
A
清潔能源
煤炭、石油、太陽能
B
糖類物質
蔗糖、淀粉、纖維素
C
酸性物質
胃液、食醋、肥皂水
D
合成材料
塑料、滌綸、玻璃鋼
選項
物質
目的
主要實驗操作
A
H2、CH4
鑒別
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冷的燒杯,觀察現象
B
NaOH溶液中混有Na2CO3
除雜
加入適量的CaCl2溶液,振蕩、靜置、過濾
C
Na2CO3溶液中是否含有Na2SO4
檢驗
取樣,滴加BaCl2溶液,觀察現象
D
KNO3和Ba(NO3)2的混合溶液
分離
先加入過量的K2CO3溶液,攪拌、靜置、過濾、洗滌,再分別向濾液、濾渣中加入適量的稀硝酸,攪拌
主要成分
Fe3O4
Fe2O3?H2O
FeOOH
FeOCl

相關試卷

[化學]2023年寧夏中考真題化學試卷(原題版+解析版):

這是一份[化學]2023年寧夏中考真題化學試卷(原題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化學2023年寧夏中考真題真題化學真題解析版docx、化學2023年寧夏中考真題真題化學真題原題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4頁, 歡迎下載使用。

[化學]2023年江蘇省泰州市中考真題化學試卷(原題版+解析版):

這是一份[化學]2023年江蘇省泰州市中考真題化學試卷(原題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化學2023年江蘇省泰州市中考真題真題化學真題解析版docx、化學2023年江蘇省泰州市中考真題真題化學真題原題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7頁, 歡迎下載使用。

[化學]2023年江蘇省宿遷市中考真題化學試卷(原題版+解析版):

這是一份[化學]2023年江蘇省宿遷市中考真題化學試卷(原題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化學2023年江蘇省宿遷市中考真題真題化學真題解析版docx、化學2023年江蘇省宿遷市中考真題真題化學真題原題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1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化學]2023年江蘇省南通市中考真題化學試卷(原題版+解析版)

[化學]2023年江蘇省南通市中考真題化學試卷(原題版+解析版)

[化學]2023年江蘇省南京市中考真題化學試卷(原題版+解析版)

[化學]2023年江蘇省南京市中考真題化學試卷(原題版+解析版)

[化學]2023年海南省中考真題化學試卷(原題版+解析版)

[化學]2023年海南省中考真題化學試卷(原題版+解析版)

[化學]2024年北京中考真題化學試卷(原題版+解析版)

[化學]2024年北京中考真題化學試卷(原題版+解析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