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過實驗探究認識燃燒的條件,能運用控制變量法設計物質(zhì)燃燒 條件的探究實驗。2.理解燃燒和滅火的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運用,從而培養(yǎng)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知識遷移能力。3.了解燃燒、緩慢氧化、自燃現(xiàn)象和爆炸,知道它們之間的區(qū)別和 聯(lián)系。
1.著火點可燃物燃燒必須達到的最低溫度,稱為著火點。著火點與可燃物的種類、狀態(tài),以及大氣壓強等因素有關。常見可燃物的著火點(通常狀況下)
2.燃燒需要具備的條件【提出問題】物質(zhì)燃燒需要哪些條件?【形成假設】假設1:物質(zhì)燃燒需要有可燃物。假設2:物質(zhì)燃燒需要接觸氧氣或空氣,理由是氧氣可以支持燃燒。假設3:物質(zhì)燃燒需要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理由是引燃可燃物。
【實驗驗證】實驗用品:酒精燈、坩堝鉗、三腳架、陶土網(wǎng)、小石塊、火柴、細沙。
通過以上探究,可以得出物質(zhì)燃燒需要三個缺一不可的條件:
素養(yǎng)培育·方法導引控制變量在科學實驗過程中,有許多因素(變量)會影響實驗結(jié)果,在研究這類含多因素(多變量)的問題時,每一次只改變其中的一個因素,控制其余幾個因素不變,從而研究被改變的這個因素對實驗結(jié)果的影響,最后再綜合分析。這種方法即科學研究中常使用的方法——控制變量。
教材深挖燃燒條件的探究實驗
討論與交流 教材第89頁(1)選擇小石塊和火柴,或細沙和火柴,理由是一個是可燃物、另一個不可燃,二者可形成對照。(2)實驗結(jié)論中的條件需要同時具備才會發(fā)生燃燒。如火柴頭C是可燃物、溫度能達到著火點,但由于沒有與氧氣或空氣接觸,因此沒有燃燒;再如火柴頭A,是可燃物、與空氣接觸,但由于溫度沒有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因此沒有燃燒。(3)影響燃燒的條件有多個,在設計實驗探究其中一個時,其他幾個條件應都具備且相同。
典例1 用如圖1所示實驗Ⅰ、Ⅱ驗證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實驗Ⅱ中所需氧氣可用如圖2所示裝置來制取B.實驗Ⅰ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而Ⅱ中的白磷燃燒,說明燃燒需要可燃物C.實驗Ⅰ薄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說明燃燒需 要氧氣D.實驗Ⅰ薄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說明燃燒需要溫度達 到著火點
[解析] 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實驗Ⅱ中所需氧氣可用圖2所示裝置來制取,A正確;實驗Ⅰ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而實驗Ⅱ中通氧氣后白磷燃燒,說明燃燒需要氧氣,B錯誤;薄銅片上的白磷能與氧氣接觸,水中的白磷不能與氧氣接觸,實驗Ⅰ薄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說明燃燒需要氧氣,C正確;薄銅片上的白磷、紅磷均與氧氣接觸,實驗Ⅰ薄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說明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D正確。
1.燃燒(1)概念:在通常情況下,燃燒是可燃物與氧氣發(fā)生的一種發(fā)光、放熱的劇烈氧化反應。(2)特點:發(fā)光、放熱、氧化反應。
拓展培優(yōu)1.燃燒不一定有氧氣參加。廣義的燃燒是指所有發(fā)光、放熱的劇烈 化學反應。如鎂在二氧化碳中燃燒,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等。2.促進可燃物燃燒的方法:(1)增大可燃物與氧氣(或空氣)的 接觸面積,如把燃煤加工成“蜂窩煤”或粉碎成粉末狀;(2)增大 氧氣(或空氣)的供給量。
2.自燃 (1)定義:由緩慢氧化(指物質(zhì)與氧氣發(fā)生的不易被察覺的緩慢的氧化反應,放熱)引起的自動燃燒叫作自燃。(2)原因:緩慢氧化反應放出的熱量沒有及時散開,造成熱量積累,最終使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時,便會發(fā)生自動燃燒。(3)預防措施: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使緩慢氧化產(chǎn)生的熱量及時散失。
典例2 下列關于劇烈氧化和緩慢氧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都一定有氧氣參加B.跑步后的急促呼吸,屬于緩慢氧化C.都會放出熱量D.凡是緩慢氧化都會引起自燃
[解析] 氧化反應指物質(zhì)與氧發(fā)生的反應,包括劇烈氧化和緩慢氧化,都一定有氧氣參加,都放出熱量,呼吸作用屬于緩慢氧化,A、B、C正確;緩慢氧化不一定都會引起自燃,如呼吸作用,D錯誤。
1.滅火的原理和方法(1)滅火的原理
破壞燃燒的三個條件之一
(2)一些滅火事例采用的滅火方法及其原理
2.日常防火安全知識(1)家庭煤氣開關用畢即關。(2)火柴、打火機要放在兒童拿不到的安全地方。(3)電插座不要超負荷使用。(4)記住火災報警電話:119。(5)燃氣式熱水器機身禁止放在浴室內(nèi)。
(6)在山林密布的野外活動時,要特別注意嚴防山火。下列是常見的消防安全標志。
典例3 了解化學安全知識,增強安全防范意識。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森林起火,開辟隔離帶B.電線老化短路起火,用水澆滅C.高層公寓發(fā)生火災時,乘電梯逃離D.煤氣泄漏時,應馬上打開抽風機以利于煤氣排出
3.幾種常用滅火器的滅火原理和適用范圍
典例4 二氧化碳滅火器(如圖)使用廣泛,生產(chǎn)時將二氧化碳氣體加壓液化后裝入小鋼瓶中,使用時將其噴出滅火。下列有關該型滅火器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加壓液化時,二氧化碳分子間間隔縮小B.使用時先拉出保險銷,再按下壓把噴出滅火C.滅火時,二氧化碳起到降低著火點和隔絕空氣的 作用D.適用于撲滅圖書館內(nèi)圖書失火
[解析] 二氧化碳氣體加壓液化,因為分子間有間隔,氣體受壓后,分子間間隔變小,A正確;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時,先拉出保險銷,再按下壓把,對準火源噴射,B正確;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時,使溫度降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且隔絕空氣,而不是降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C錯誤;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時不會留下痕跡,不損壞圖書,所以適用于撲滅圖書館內(nèi)圖書失火,D正確。
1.爆炸可燃物急速燃燒,從而在短暫的時間里聚積大量的熱,在有限的空間內(nèi)使氣體的體積迅速膨脹,引發(fā)爆炸。可燃氣體(如天然氣、煤氣或液化石油氣等)或粉塵(面粉、煤粉等)等在有限空間里,遇明火或電火花都可能發(fā)生爆炸。
歸納總結(jié)氧化反應、自燃、燃燒與爆炸間的聯(lián)系
深思樂學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
(1)可燃氣體遇到明火一定會發(fā)生爆炸。( )
[解析] 可燃氣體在空氣中達到一定含量時,遇到明火可能會發(fā)生爆炸。
(2)爆炸一定屬于化學變化。( )
[解析] 有的爆炸屬于物理變化,如氣球爆炸等。
(3)只有可燃氣體可能引發(fā)爆炸,可燃性固體不能引發(fā)爆炸。( )
[解析] 可燃性固體也可能會引發(fā)爆炸,如面粉等。
(4)有可燃物的環(huán)境及時通風,可防止發(fā)生爆炸。( )
(5)禁止煙火可防止爆炸事故的發(fā)生。( )
2.爆炸的利弊爆炸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和損失,如廠房、礦井爆炸;但在受到控制的條件下,也可以為人類服務,如定向爆破拆除樓房、隧道掘進爆破等。
3.易燃、易爆危險品的安全知識(1)易燃和易爆物
(2)爆炸極限易爆的可燃物質(zhì)(可燃氣體和粉塵等)在空氣中達到一定的含量,遇到明火就會爆炸,這個能發(fā)生爆炸的含量范圍,叫作爆炸極限。易燃、易爆粉塵和氣體爆炸極限
(3)在存放、保管、運輸、使用易燃和易爆危險品時,都要格外小心,嚴格遵守有關規(guī)定,確保安全。(4)危險品安全警示圖標
典例5 加強安全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一項必修課。下列措施不當?shù)氖? )
A.嚴禁旅客攜帶易燃、易爆物品乘車B.人居社區(qū)配備消防設備和設置消防通道C.夜晚發(fā)現(xiàn)煤氣泄漏立即開燈檢查D.加油站、面粉廠附近嚴禁煙火
[解析] 夜晚發(fā)現(xiàn)煤氣泄漏時,應先關閉閥門,再打開門窗通風,不能立即開燈檢查,否則可能會產(chǎn)生電火花,引起爆炸。

相關課件

科粵版九年級上冊3.3 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教學課件ppt:

這是一份科粵版九年級上冊3.3 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教學課件ppt,共4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7失火自救措施,拓展培優(yōu)爆炸的類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化學科粵版九年級上冊3.3 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教課課件ppt:

這是一份初中化學科粵版九年級上冊3.3 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教課課件ppt,共1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新課導入,新知探究,達到一定溫度,接觸空氣或氧氣,達到著火點才能燃燒,氧氣能助燃,隨堂練習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科粵版九年級上冊3.3 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教案配套ppt課件:

這是一份科粵版九年級上冊3.3 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教案配套ppt課件,文件包含33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pptx、33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docx、33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課時1docx、33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課時2docx、補充習題33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docx等5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47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課件 更多

科粵版九年級上冊3.3 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集體備課ppt課件

科粵版九年級上冊3.3 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集體備課ppt課件

初中化學科粵版九年級上冊3.3 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教學演示ppt課件

初中化學科粵版九年級上冊3.3 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教學演示ppt課件

初中化學科粵版九年級上冊3.3 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教課內(nèi)容ppt課件

初中化學科粵版九年級上冊3.3 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教課內(nèi)容ppt課件

初中化學科粵版九年級上冊3.3 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備課ppt課件

初中化學科粵版九年級上冊3.3 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備課ppt課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初中化學科粵版(2024)九年級上冊(2024)電子課本 新教材

3.3 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

版本: 科粵版(2024)

年級: 九年級上冊(2024)

切換課文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