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人地協(xié)調觀:了解地球生命歷史與古地理環(huán)境,探索地球演化奧秘,形成時空觀點,培養(yǎng)科學探究精神。
綜合思維:從地殼運動、生物演化、環(huán)境特征等方面,分析不同地質歷史時期地球演化的整體特征。
區(qū)域認知:借助動畫或視頻,演示不同地質歷史時期海陸變遷,明確現代海陸格局。
地理實踐力:結合地層、化石、生物演化順序等背景知識,學會繪制表格將地質年代與地球演化特征相對應起來。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了解地層的特點、以及化石的形成過程和作用。
(2)理解地質年代劃分依據和各階段的特點。
【教學重點】
能結合地質年代表,簡要描述地球的演化過程。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電影《博物館奇妙夜》中我們看到了恐龍化石竟然復活了,恐龍生活的時期我們地球上究竟是一番什么樣的場景,恐龍為什么會滅絕?地球誕生后的46億年時光里,地球環(huán)境發(fā)生過怎樣的變化?
今天這一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了解地球的演化歷程。
地層和化石
【自主學習】研究地球漫長演化歷史需要一種既能夠同地球一起演化發(fā)生,有能夠包含當時地理環(huán)境信息的實物,學生閱讀教材P29-31,思考并回答以下問題:
1、什么是地層?說明地層的形成順序和時代有什么關系?
2、既能夠同地球一起演化發(fā)生,有能夠包含當時地理環(huán)境信息的標志物是什么?
3、結合教材P31“地質年代表”試著歸納生物演化的基本規(guī)律。
【小結1】地層是地殼上部成帶狀展布的層狀巖石或堆積物。在正常情況下,地層是按順序排列的,先形成的居下,后形成的居上。因此,可以說地層是記錄地球歷史的“書頁”。
【承轉】但是,自然界的地層往往錯綜復雜,有的地層層序顛倒,有的地層缺失。那么,怎樣確定地層的時代和順序呢?即既能夠同地球一起演化發(fā)生,有能夠包含當時地理環(huán)境信息的標志物是什么?
【小結2】化石,地層中的化石,多數是古生物的遺體,如貝殼、骨骼等;少數是古生物活動的遺跡,如足印、糞便等。我們把這些石化了的生物遺體、遺跡就稱為化石。不同時代的地層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而相同時代的地層往往保存著相同或近似的化石。我們就可以根據地層中保存下來的化石,來確定地層的時代和順序。例如,含三葉蟲、大羽羊齒化石的,為古生代地層;含恐龍化石的,為中生代地層。
根據地層組成物質的性質和化石特征,可以追溯地層沉積時的環(huán)境特征。例如,紅色巖層指示氧化環(huán)境,黑色頁巖并含黃鐵礦指示還原環(huán)境;珊瑚化石指示清澈溫暖的淺海環(huán)境,破碎的貝殼指示濱海環(huán)境。
【小結3】生物演化的基本規(guī)律:
動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哺乳動物
植物:原核生物-藍藻-真菌-苔蘚-蕨類-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學生活動】我們可以通過地層及化石來推斷地球的演化歷程,那我們地球的演化具體經歷了哪些階段,在不同的地質歷史時期當時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又具有什么樣的特點呢?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31-35,了解地球的演化史及各時期的主要特征,回答以下問題:
1、前寒武紀每個地質年代具有什么特征呢?
2、顯生宙的每個地質時代有什么特點?
二、地球的演化史
【小結1】科學家根據地層順序、生物演化階段、地殼運動和巖石年齡等,將地球歷史劃分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顯生宙。在宙之下,又分出代;在代之下,再分出紀。地殼中不同地質時代地層的具體形成時間和順序,稱為地質年代。
前寒武紀指古生代寒武紀以前的時期,大約經歷了 40 億年的時間。按照早晚順序,前寒武紀依次劃分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
冥古宙為初生地球階段,地球經歷了復雜而有序的發(fā)育與變化。太古宙中期才出現最原始的生物。從無生命到有生命,這是生物演化史上的一次飛躍。元古宙晚期,出現了若干大片陸地。元古宙時,海水中的生命活動明顯加強,除單細胞生物外,還出現了藻類、海綿等低等的多細胞生物。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從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標志著地球進入了一個生命大發(fā)展的階段。
【小結2】顯生宙的每個地質時代的特征
地質年代 演化特征
前寒武紀 大氣、海洋、陸地慢慢形成,成礦時期(金屬礦產)
距今5.41億年 藍核生物制造氧氣
多細胞與真核生物出現
古生代 早古生代:地殼運動劇烈,海陸變遷,形成聯合古陸
距今2.52億年 晚古生代:海洋面積縮小,魚類向兩棲類和爬行動物進化
蕨類植物繁盛,裸子植物出現,第一次成煤時期
古生代末期:最大規(guī)模的生物滅絕
中生代 板塊運動劇烈,聯合古陸解體
距今6600萬年 爬行動物盛行(恐龍),裸子植物繁盛,第二次成煤時期

新生代 板塊漂移,形成現代海陸格局,氣候出現冷暖變化
被子植物和哺乳動物占據優(yōu)勢地位
【拓展延伸】我們地球已經經歷了漫長的演化,在歲月的長河中,我們的地球會朝著什么方向發(fā)展,1000萬年以后我們的地球又會呈現出一番什么什么樣的景象呢?
【課堂總結】本堂課我們了解了地球的演化歷史,要求同學們主要掌握能反映地球演化歷史的基本依據,即地層和化石,并能根據地層和化石來推斷地球地質歷史時期的環(huán)境特征,同時,結合教材圖文資料和上課的歸納掌握主要地質歷史時期生物進化的主要特征。

相關教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一節(jié) 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教學設計:

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一節(jié) 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教學設計,共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課導入,多媒體演示,自主探究一,自主探究二,自主探究三,自主探究四,活動探究,課堂總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節(jié)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教學設計:

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節(jié)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教學設計,共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太陽輻射與地球,太陽活動與地球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四節(jié) 地球的演化教案設計:

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四節(jié) 地球的演化教案設計,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學生回答,播放視頻,課后探究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教案 更多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四節(jié) 地球的演化教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四節(jié) 地球的演化教案

必修 第一冊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四節(jié) 地球的演化教案設計

必修 第一冊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四節(jié) 地球的演化教案設計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四節(jié) 地球的圈層結構教案設計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四節(jié) 地球的圈層結構教案設計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四節(jié) 地球的演化教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四節(jié) 地球的演化教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電子課本

第四節(jié) 地球的演化

版本: 湘教版 (2019)

年級: 必修 第一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