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江南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
詩人黃昏時分在江邊所作的詩。
右邊是“今”,不是“令”。
自由朗讀古詩,讀準字音。抓住描寫景物的詞語,邊朗讀邊想象畫面。
你能結(jié)合注釋理解詩意嗎?
快要落山的太陽的一縷光照射在江面上,江水一半呈現(xiàn)出青綠色,一半呈現(xiàn)出紅色。九月初三的夜晚,多么叫人喜愛呀,那露珠像珍珠一樣閃爍發(fā)光,一彎新月仿佛是一張精巧的弓。
詩人描寫了傍晚的殘陽和江水,江水的特點是半江瑟瑟半江紅。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快落山的太陽的光,也指晚霞。
形容未受到殘陽照射的江水所呈現(xiàn)的青綠色。
你如何理解“殘陽”一詞?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思考:把“鋪”換成“照”或“射”可不可以?
不可以?!颁仭睂懗鱿﹃栍鄷熓菫M江面的,更柔和、更動感、更宏大。如果換成“照”或“射”則不能體現(xiàn)這一特點。
作者為什么說“半江瑟瑟半江紅”?
因為太陽接近地平線,江面有一半已經(jīng)照不到陽光,所以半個江面是綠色的,半個江面是紅色的。
詩人描寫了夜晚的明月和露珠。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農(nóng)歷已進入深秋季節(jié),點出了觀賞江景的季節(jié)是深秋。
詩人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晶瑩透亮的露珠比作珍珠,把新月比作彎弓。
詩的前后兩句分別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夕陽西沉、晚霞映江的絢麗景象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彎月初升、露珠晶瑩的朦朧夜色
第一句詩,邊讀邊做“鋪”的動作,拉長“鋪”的讀音,讀舒展。第二句“瑟瑟”讀得輕而短。后兩句讀得輕松愉悅,讀出夜的可愛。
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蓱z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邊看圖邊填空,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誦!
一道( )( )鋪水中,半江( )( )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 )似( )( )似( )。
傍晚:夕陽西沉、晚霞映江
夜晚:彎月初升,露珠晶瑩
《暮江吟》通過描寫 、晚霞映江、彎月初升、露珠晶瑩幾幅景象,抒發(fā)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 之情。
一道( )鋪水中, 半江( )半江( )。 ( )九月初三夜, 露似( )月似( )。
一、將古詩補充完整。
《暮江吟》的作者是( ),詩中表現(xiàn)紅日西沉時景色的詩句是( ),表現(xiàn)新月東升的詩句是( )。
背誦上節(jié)課學習的古詩《暮江吟》。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后兩首詩——《題西林壁》《雪梅》。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傳世。
西林寺,在江西省廬山腳下。
寫在西林寺的墻壁上。
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抓住描寫景物的詞語,邊讀邊想象畫面。
右上角是“互”少一橫,注意寫好撇折與橫撇。
從正面看,山嶺連綿起伏;從側(cè)面看,山峰巍峨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會呈現(xiàn)出各種不同的樣子。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貌,是因為我正身處廬山之中。
“嶺”和“峰”的區(qū)別是什么?
嶺:相連的山。特點:坡度和緩,連綿。峰:高而尖的山。特點:坡度大,細長高聳,孤立。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正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從側(cè)面看廬山山峰聳立。
思考:橫看廬山和側(cè)看廬山,有什么不同呢?
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廬山,樣子會有變化嗎?
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xiàn)各種不同的樣子。
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tài)的廬山風景。
同一事物,從不同的角度來看結(jié)果會怎樣呢?
同一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去看,結(jié)果也不相同。
這兩句要讀出連綿起伏的山嶺和高聳入云的山峰的不同:連綿起伏,語調(diào)有連綿之感;高聳入云,應有高亢之音。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作者從不同的位置角度觀察廬山,最后發(fā)出這樣的感嘆,朗讀后兩句。思考:廬山的真面目是什么呢?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詩意: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自身處在廬山之中。
即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
之所以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是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
為何身在廬山,卻不識廬山真面目呢?
由于人們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問題的出發(fā)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
詩的后兩句蘊含哲理,它給人們帶來了什么啟發(fā)呢?
橫看—成嶺 側(cè)看—成峰
不識廬山面,身在此山中
《題西林壁》通過描寫從不同角度看到廬山不同的姿態(tài)來告訴我們,看問題的 得到的 。
登飛來峰[宋]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盧鉞出生年月不詳。字威節(jié),一作威仲,閩縣(今福建福州)人,代表作品有《雪梅》,因此也被叫做盧梅坡。
梅和雪都認為自己占盡春色,誰也不肯服輸。這可愁壞了文人墨客,難以評議二者的高下。其實,梅在晶瑩潔白上應是比雪差三分的,而雪卻又輸給了梅所帶的一段清香。
讀完了《雪梅》這首詩,我們知道了梅和雪的長處分別是: 和 。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準確地說明二者難分高下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假如沒有梅花,就不能映襯出雪的潔白無瑕;沒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顯出梅花不畏風霜,吐露芬芳的高貴品格。
學完古詩,想一想:雪和梅爭春,為什么比不出高低?
從它們的比較中,你明白了什么?
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我們要取長補短,才能相得益彰。
前兩句梅雪爭春的景象,用輕快上揚的語調(diào),讀得熱鬧點;后兩句把語調(diào)降下來,著重讀“遜”和“輸”,體會二者各有所長。
《雪梅》展現(xiàn)了一幅梅花傲雪迎春圖,寫出了梅和雪的各自特點, , 。告訴我們在為人處世上要取長補短,才能相得益彰。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
《題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詩人 _____ 。前兩句寫了詩人從____、____不同的角度,處在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觀看的感覺。
二、《雪梅》這首詩告訴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要怎么做呢?
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我們要取長補短。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三、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痹娭杏芯湓娬f明這個道理,請?zhí)钤跈M線上。

相關課件

統(tǒng)編版(2024)四年級上冊暮江吟精品課件ppt:

這是一份統(tǒng)編版(2024)四年級上冊暮江吟精品課件ppt,文件包含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9古詩三首課件pptx、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9古詩三首教案docx、蘇軾的故事mp4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60頁, 歡迎下載使用。

語文人教部編版暮江吟課文ppt課件:

這是一份語文人教部編版暮江吟課文ppt課件,共1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初讀課文,猜古詩詞,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古詩理解,當時景色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部編版四年級上冊雪梅背景圖課件ppt: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四年級上冊雪梅背景圖課件ppt,共10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課件 更多

語文四年級上冊暮江吟課文配套課件ppt

語文四年級上冊暮江吟課文配套課件ppt

語文暮江吟示范課ppt課件

語文暮江吟示范課ppt課件

人教部編版四年級上冊9 古詩三首綜合與測試多媒體教學課件ppt

人教部編版四年級上冊9 古詩三首綜合與測試多媒體教學課件ppt

人教部編版四年級上冊暮江吟背景圖課件ppt

人教部編版四年級上冊暮江吟背景圖課件ppt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小學語文統(tǒng)編版(2024)四年級上冊電子課本

暮江吟

版本: 統(tǒng)編版(2024)

年級: 四年級上冊

切換課文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