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傳資料 賺現(xiàn)金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13.《唐詩五首-渡荊門送別》課件

    加入資料籃
    立即下載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13.《唐詩五首-渡荊門送別》課件第1頁
    1/33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13.《唐詩五首-渡荊門送別》課件第2頁
    2/33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13.《唐詩五首-渡荊門送別》課件第3頁
    3/33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13.《唐詩五首-渡荊門送別》課件第4頁
    4/33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13.《唐詩五首-渡荊門送別》課件第5頁
    5/33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13.《唐詩五首-渡荊門送別》課件第6頁
    6/33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13.《唐詩五首-渡荊門送別》課件第7頁
    7/33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13.《唐詩五首-渡荊門送別》課件第8頁
    8/33
    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閱讀

    初中第三單元13 唐詩五首渡荊門送別示范課ppt課件

    展開

    這是一份初中第三單元13 唐詩五首渡荊門送別示范課ppt課件,共3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新知導入,文學常識,作家作品,寫作背景,讀詩味感知音韻美,精讀課文,理詩意探尋意境美,詩文解釋,細讀品味,賞寫法品析藝術美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詩題中的“送別”應是告別故鄉(xiāng)而不是送別朋友,是設想故鄉(xiāng)的山水送別自己。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青蓮鄉(xiāng),二十五歲起“辭親遠游”,仗劍出蜀。天寶初供奉翰林,因遭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有《李太白文集》傳世。
    《渡荊門送別》選自《李太白集》。這首詩是李白出蜀時所作。荊門,即荊門山,地勢險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稱。25歲的李白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遠行,經(jīng)巴渝,出三峽,直向荊門山之外駛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帶的楚國故地游覽。這時的詩人正值青年,興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縱情觀賞巫山兩岸高聳云霄的峻嶺,一路看來,眼前景色逐漸變化,船過荊門一帶,視野頓時開闊,別是一番景色。
    1、自由吟讀,讀準字音?
    渡 遠 荊 門 外,來 從 楚 國 游。山 隨 平 野 盡,江 入 大 荒 流。月 下 飛 天 鏡,云 生 結 海 樓。仍 憐 故 鄉(xiāng) 水,萬 里 送 行 舟。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荊門送別 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2、視頻范讀,讀準停頓。
    平野:平坦廣闊的原野。大荒:廣闊無際的田野。月下飛天鏡: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飛下的天鏡。仍:依然。憐:憐愛。萬里:喻行程之遠。
     遠道而來渡過荊門之外,來到楚地游覽。山隨著低平的原野地出現(xiàn)逐漸消失。江水在一望無際的原野中奔流。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飛下來的一面天鏡,云彩升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我還是憐愛故鄉(xiāng)的水,流過萬里送我行舟遠行
    3、詩中流露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情感?明確:通過寫出游途中的景觀,流露詩人欣喜、激動的感情,并以此引出他遠別故鄉(xiāng)的思鄉(xiāng)之情。
    青年詩人,興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縱情觀賞巫山兩岸高聳云霄的峻嶺,一路看來,眼前景色逐漸變化,船過荊門一帶,已是平原曠野,視域頓然開闊,別是一番景色:一個“從”字,凸顯了詩人的大氣魄。本是詩人乘船順流東下,可在詩人眼里,竟是長江跟著自己游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前句形象地描繪了船出三峽、渡過荊門山后長江兩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漸消失了,眼前是一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電影鏡頭攝下的一組活動畫面,給人以流動感與空間感,將靜止的山嶺摹狀出活動的趨向來。 “江入大荒流”,寫出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從荊門往遠處望去,仿佛流入荒漠遼遠的原野,顯得天空寥廓,境界高遠。后句著一“入”字,力透紙背,用語貼切。景中蘊藏著詩人喜悅開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 白天行舟,天開地闊,詩人開闊的胸襟、舒暢的心情,都流露在字里行間。?
    ——晚上,江面平靜時,俯視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象天上飛來一面明鏡似的;日間,仰望天空,云彩興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般的奇景。這正是從荊門一帶廣闊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靜的江面上所觀賞到的奇妙美景。以水中月明如圓鏡反襯江水的平靜,以天上云彩構成海市蜃樓襯托江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藝術效果十分強烈。頷頸兩聯(lián),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峽,見到廣大平原時的新鮮感受極其真切地寫了出來。李白在欣賞荊門一帶風光的時候,面對那流經(jīng)故鄉(xiāng)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鄉(xiāng)之情. 夜晚,變幻莫測的江水、月光、云霞讓詩人目不暇接。?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詩人對蜀中的山山水水懷有深摯的感情。但詩人不說自己思念故鄉(xiāng),而說故鄉(xiāng)之水戀戀不舍地一路送我遠行,懷著深情厚意萬里送行舟,從對面寫來,越發(fā)顯出自己思鄉(xiāng)深情。詩以濃重的懷念惜別之情結尾,言有盡而情無窮。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尾聯(lián)運用了什么修辭?明確:運用擬人手法,借故鄉(xiāng)的水有情,不遠萬里送“我”告別故鄉(xiāng),表達了詩人離開故鄉(xiāng)時依依不舍、思念親人的感情。
    題目“渡荊門送別”,“渡荊門”包括前三聯(lián),尾聯(lián)照應詩題中的“送別”,全詩緊扣題目展開,結構分明,章法有度。
    從意境看: 詩歌意境高遠,形象奇?zhèn)ィ胂窆妍?。抓住兩?lián)寫景名句,特別是頷聯(lián),要求學生通過想像,用一段話展示其畫面的壯美。
    蒼茫起伏的山巒隨著平原曠野的延伸,漸漸消失得無影無蹤,一瀉千里的長江水奔赴茫茫無際的遼闊平原。作者展示了一幅氣勢磅礴的萬里長江圖。
    從語言看: 可以從“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中的“隨”“入”字入手分析揣摩,品評一字傳神的藝術效果。
    “隨 ”字表現(xiàn)了群山與平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寫出空間感和流動感;“入”字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氣勢,展示詩人的廣闊胸襟。
    ①“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運用襯托的手法和對偶的修辭手法寫江水的平靜,江岸的遼闊;②“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運用擬人的手法,賦予江水以情意。
    這首詩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形象奇?zhèn)?,想象瑰麗?!吧诫S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寫得逼真如畫,有如一幅長江出峽渡荊門長軸山水圖,成為膾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說優(yōu)秀的山水畫“咫尺應須論萬里”,那么,這首形象壯美瑰瑋的五律也可以說能以小見大,以一當十,容量豐富,包涵長江中游數(shù)萬里山勢與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藝術概括力。
    理解了全詩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里既非朋友在送別詩人,也不是詩人在送別朋友,而是故鄉(xiāng)之“水”在送別他遠游的兒子——李白,所以題中“送別”二字是理解全詩的關鍵,尤其不能缺少。
    1、?題目中的“送別”可以刪掉嗎?為什么?
    2、請寫出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3、這首詩的結尾運用了擬人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作者移情于物,表面寫江水送自己,實則是自己思念故鄉(xiāng)
    4、詩句“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給我們描繪了怎樣的景象?請加以描繪(100字內(nèi))。
    詩人乘舟順江而下,兩岸連綿起伏的群山像畫卷一樣伴隨小舟而行,它們在廣闊的原野處消失了;浩浩蕩蕩的長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廣闊無際的原野,他的視野頓時變得開闊了。
    5、品味該詩尾聯(lián)中“送”字的妙處。
    “送”字直接點題(扣題),“送”的主體是故鄉(xiāng)的山水,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而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的依戀之情。
    6、選擇題(1)對該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中間兩聯(lián)不僅對仗工整,而且寫得逼真如畫,有如一幅長江出峽渡荊門長軸山水圖。B、頷聯(lián)兩句,寫出了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景中也蘊藏著詩人喜悅開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C、尾聯(lián)寫故鄉(xiāng)之水戀戀不舍地一路送李白遠行,既點明了題目,又暗示了故鄉(xiāng)人的深情厚意。D、全詩情景交融,想象奇特,顯露了詩人豪邁的意氣和浪漫的情懷。
    (2)下面對本詩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敘事,直扣詩題,交待了送別的時間、地點、人物及此行的目的。B.頷聯(lián)寫景,其中一“隨”一“入”以游動的視角寫出了渡過荊門進入楚地的壯闊景象。C.頸聯(lián)描繪了“水中映月”和“天邊云霞”兩幅圖畫,巧妙地融進了作者初次見到平原時新鮮、欣喜的感受和體驗。D.尾聯(lián)由欣賞美景轉(zhuǎn)入深沉的鄉(xiāng)情之嘆,含蓄地抒發(fā)了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

    相關課件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渡荊門送別完美版作業(yè)ppt課件: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渡荊門送別完美版作業(yè)ppt課件,文件包含人教部編版語文八上13唐詩五首《渡荊門送別》課件pptx、人教部編版語文八上13唐詩五首《渡荊門送別》教案doc、人教部編版語文八上13唐詩五首《黃鶴樓》教案doc、渡荊門送別李白mp4等4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3頁, 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渡荊門送別圖片課件ppt: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渡荊門送別圖片課件ppt,共1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寫作背景,詩歌題材,送別詩,作者簡介,創(chuàng)作背景,詩意理解,詩歌賞析,思鄉(xiāng)之情,詩歌主題,課堂練習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13 唐詩五首渡荊門送別教學課件ppt: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13 唐詩五首渡荊門送別教學課件ppt,共1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朗讀指導,襯托手法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電子課本 舊教材

    渡荊門送別

    版本: 人教部編版

    年級: 八年級上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