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1.(2022湖北武漢中考)某同學利用表格中的幾種導體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為檢驗“導體電阻跟導體長度有關”的猜想,應選用導體①與②B.為檢驗“導體電阻跟導體長度有關”的猜想,應選用導體①與③C.為檢驗“導體電阻跟導體橫截面積有關”的猜想,應選用導體①與④D.為檢驗“導體電阻跟導體材料有關”的猜想,應選用導體②與④
解析 為檢驗“導體電阻跟導體長度有關”的猜想,需要控
制導體的材料和橫截面積相同,改變導體的長度,分析電阻阻
值的變化,應選②③;為檢驗“導體電阻跟導體橫截面積有
關”的猜想,需要控制導體的材料和長度相同,改變導體橫截
面積,分析電阻阻值的變化,應選①②;為檢驗“導體電阻跟
導體材料有關”的猜想,需要控制導體的長度和橫截面積相
同,改變導體材料,分析電阻阻值的變化,應選②④。
2.(新課標·科學論證)如圖所示,此時R1與R2接入電路中的阻值
相同,S1斷開,S2閉合;下列操作中,一定可以使電流表示數(shù)變
大的是( ????)
A.閉合S1,斷開S2B.閉合S1,向右滑動滑片PC.減小電源電壓,閉合S1D.增大電源電壓,向右滑動滑片P
解析 根據(jù)電路圖可知,當S1斷開、S2閉合時,電路為R2的簡
單電路,電流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閉合S1,斷開S2,電路為R1的
簡單電路,電流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由于此時R1與R2接入電
路中的阻值相同,所以電流表示數(shù)不變,故A錯誤。閉合S1,兩
個電阻并聯(lián),電流表測量干路中的電流;向右滑動滑片P,滑動
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根據(jù)歐姆定律可知,通過滑動變
阻器的電流變小;根據(jù)并聯(lián)電路的電流規(guī)律可知,干路中的電
流一定大于通過R1的電流,所以電流表的示數(shù)一定變大,故B
正確;閉合S1,兩個電阻并聯(lián),電流表測量干路中的電流;減小電源電壓,會使得通過R1與R2的電流同時減小,通過R1與R2的
電流的和可能會小于開始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故C錯誤;增大電
源電壓,向右滑動滑片P,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根
據(jù)I=?可知,無法判定通過R2的電流是否變大,故D錯誤。
3.如圖所示,小嬡同學設計了一個簡單的“調光電路”。電
路連接好后閉合開關,導線完好,卻發(fā)現(xiàn)小燈泡不亮,電流表
無示數(shù)。于是用一個完好的電壓表探測電路故障,將電壓表
接在a、b兩點之間,發(fā)現(xiàn)無示數(shù);接在a、c兩點之間,發(fā)現(xiàn)有
示數(shù)。對故障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滑動變阻器短路????B.滑動變阻器斷路C.小燈泡短路????D.小燈泡斷路
解析 由圖可知,該電路為串聯(lián)電路,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
流;閉合開關,導線完好,卻發(fā)現(xiàn)小燈泡不亮,電流表無示數(shù),這
說明電路出現(xiàn)了斷路故障;將電壓表接在a、b之間,發(fā)現(xiàn)無示
數(shù),這說明斷路的地方在a、b之外;將電壓表接在a、c之間,
發(fā)現(xiàn)有示數(shù),這說明此時電壓表與電源之間是連通的,所以故
障是b、c之間的小燈泡斷路。
4.(跨學科·數(shù)學)(2024江蘇南京外國語學校月考)如圖甲所示是探究“電流與電阻關系”的實驗電路圖,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圖像如圖乙,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開關閉合前,應將滑動變阻器滑片移動到b端B.實驗中電壓表的示數(shù)保持1 V不變C.多次更換阻值不同的定值電阻進行實驗,目的是減小誤差D.分析數(shù)據(jù)可得出:導體兩端電壓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跟
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解析 開關閉合前,為保護電路,應將滑動變阻器滑片移動到
阻值最大處,即b端,故A正確;探究“電流與電阻關系”要控
制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根據(jù)圖乙可知,電阻兩端的電壓為U
=IR=0.2 A×5 Ω=0.1 A×10 Ω=0.05 A×20 Ω=1 V,為一定值,得
出的結論是導體兩端電壓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跟導體的
電阻成反比,故B、D正確;多次更換阻值不同的定值電阻進
行實驗,目的是得出普遍性的結論,故C錯誤。
5.(新課標·科學推理)(2024江蘇蘇州星灣學校月考)如圖所示電路, V1、 V2是相同的電壓表,都有0~3 V和0~15 V兩個量程。如果閉合開關后,兩電表的指針偏轉角度相同,那么電阻R1、R2的阻值可能是( ????)
A.6 Ω、20 Ω???? B.10 Ω、40 ΩC.50 Ω、100 Ω????D.30 Ω、20 Ω
解析 由電路圖可知,電阻R1、R2串聯(lián),電壓表V2測電源電壓,
電壓表V1測R1兩端的電壓;因為串聯(lián)電路總電壓等于各分電
壓之和,且兩電表的指針偏轉角度相同,所以,V2的量程為0~15 V,V1的量程為0~3 V,所以電源電壓U與R1兩端電壓U1的關
系為U=5U1,則R2兩端的電壓U2=4U1,因為串聯(lián)電路各處的電
流相等,所以,由歐姆定律可得:R1∶R2=U1∶U2=1∶4。故
選B。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26分)
6.(2023江蘇南京鼓樓期末)如圖所示電路,導線a的一端固定
連接在鉛筆芯上,閉合開關,當導線b的一端在鉛筆芯上左右
移動時,燈泡亮度會發(fā)生變化。這個實驗說明鉛筆芯是 ???? ????(選填“導體”或“絕緣體”),還能說明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 ????有關。為了使燈泡亮度發(fā)生明顯改變,應該選擇更 ???(選填“粗”或“細”)的鉛筆芯來做實驗。
解析 接入鉛筆芯后燈泡發(fā)光,說明鉛筆芯是導體;當導線b
的一端在鉛筆芯上左右移動時,鉛筆芯接入電路的長度發(fā)生
變化,電阻發(fā)生變化,燈泡亮度發(fā)生變化,說明導體的電阻與
導體的長度有關;其他條件相同時,鉛筆芯越細,電阻越大,為
了使燈泡亮度發(fā)生明顯改變,應使用電阻大的鉛筆芯,故應該
選擇更細的鉛筆芯來做實驗。
7.(2023江蘇徐州礦大附中期末調研)如圖所示是“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電路圖,R為待測定值電阻,阻值約為5 Ω。實驗器材有滑動變阻器(規(guī)格為“10 Ω????2 A”)、電壓表(量程分別為0~3 V、0~15 V)、電流表(量程分別為0~0.6 A、0~3 A)、電源(3節(jié)新干電池串聯(lián))。為使測量時能較準確地讀數(shù)(指針最好偏過中間刻度線),則電壓表應選 ???的量程,電流表應選 ????的量程;為了保證兩電表安全,應控制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大約在 ????的范圍內。
解析 由圖知,待測定值電阻R與滑動變阻器串聯(lián),電壓表測
R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電源由3節(jié)新干電池串
聯(lián)而成,則電源電壓為4.5 V,若電壓表用0~15 V量程,則無論
怎樣調節(jié)變阻器,電壓表指針的偏轉角度都太小,不會偏過中
間刻度線,所以電壓表應選0~3 V的量程;當電壓表的示數(shù)達
到最大值3 V時,由歐姆定律可得,電路中的最大電流約為I=
?=?=0.6 A,故電流表應選0~0.6 A的量程。電路中的最大電流約為0.6 A,由歐姆定律和串聯(lián)電路的電阻規(guī)律可知,滑
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最小電阻約為R滑小=R總小-R=?-R=?-5 Ω=2.5 Ω;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10 Ω,所以為了保證兩
電表安全,應控制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大約在2.5~10
Ω的范圍內。
8.(新課標·科學推理)(2024江蘇鹽城毓龍路實驗學校月考)圖甲是探究“電流和電壓關系”的實驗電路圖,電流表和電壓表量程分別為“0~0.6 A”“0~3 V”,定值電阻R1阻值為10 Ω,滑動變阻器R2標有“20 Ω????1 A”,電源電壓恒為6 V。閉合開關,實驗中向左移動滑片, ????表先達到最大刻度,此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為 ????Ω。根據(jù)圖乙所示的I-U圖像可得結論:保持導體 ? ???一定,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它兩端電壓成 ????比。
解析 變阻器和定值電阻串聯(lián),電流表和電壓表量程分別為
“0~0.6 A”“0~3 V”,當電壓表達到最大刻度時,電路中的
電流I=I1=?=?=0.3 AF2,則R1、R2、
R1'、R2'從大到小的排列是 ????;A.R1>R2>R2'>R1'B.R1>R2>R1'>R2'C.R1>R1'>R2'>R2D.R1>R2'>R1'>R2
(3)如果未進行溫度補償,自由端受到相同的力F作用,在夏天
時,該傳感器下應變片兩端的電壓U2比冬天時 ????(選填
“大”或“小”);(4)進行溫度補償時,應給下應變片串聯(lián)的電阻,最合適的是
圖中的 ????。?A?????B
解析????(1)壓力越大,上應變片越長,阻值越大;下應變片越短,
阻值越小;兩應變片的阻值之差越大;由U=IR可知,兩應變片
兩端電壓的差值越大,故傳感器示數(shù)越大,也就是輸出的電壓
越大,所以傳感器輸出的電壓U隨外力F的增大而增大。(2)
外力為F1時,上、下應變片的電阻分別是R1、R2,此時上應變
片被拉伸,電阻變大,下應變片被壓縮,電阻變小,則R1>R2;外力
為F2時,上、下應變片的電阻分別是R1'、R2',此時R1'>R2',若F
1>F2,則力為F1時上應變片被拉伸得較長,所以R1>R1',下應變
這是一份蘇科版初中九年級物理專項素養(yǎng)綜合練(十二)歐姆定律的計算課件,共23頁。
這是一份初中粵滬版14.2 探究歐姆定律多媒體教學課件ppt,共48頁。
這是一份蘇科版九年級全冊4 歐姆定律的應用集體備課ppt課件,共2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本課內容,重點與難點,課后作業(yè),歐姆定律,變換公式,UIR,測定定值電阻的阻值,實驗電路圖,實驗步驟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