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類型一:伏安法測電阻1.(2023河北保定滿城中學期中,16,★★☆)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中,下列
說法正確的是?( ????)A. 連接電表時,若無法估測電壓、電流大小,應選大量程B. “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原理是歐姆定律C. 閉合開關前,應先將變阻器滑片移到阻值最大處D. 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控制未知電阻兩端的電壓保持不變
解析???? 連接電表時,若無法估測電壓、電流大小,應先選用大量程試觸,再確
定合適的量程,故A錯誤;“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原理是R=?,故B錯誤;為了保護電路,閉合開關前,應先將變阻器滑片移到阻值最大處,故C正確;此實驗中通過
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來改變電阻兩端的電壓和通過電阻的電流,多次測量求平
均值來減小誤差,故D錯誤。
2. (2023江西中考,19,★☆☆)【實驗名稱】測量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電阻【實驗器材】額定電壓為2.5 V的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時電阻約10 Ω)、兩節(jié)新干電
池、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20 Ω????1 A)、開關、導線若干。????對應目
標編號P9303003【實驗原理】 ????【實驗步驟】
??????(1)如圖甲所示,是某同學連接的電路。他檢查電路連接完好后,正準備閉合開關,
同組的另一同學及時提醒他,這樣操作存在不足,其不足之處是 ????
????。(2)正確操作后,閉合開關,發(fā)現(xiàn)燈泡不亮,電流表和電壓表均無示數(shù);斷開開關,將
電壓表接在C接線柱上的導線改接到B接線柱上,閉合開關,電壓表指針有明顯偏
閉合開關前沒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至阻值最大處
轉而電流表仍無示數(shù),則故障是 ????。(3)排除故障后,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當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2.5 V時,電
流表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電流為 ????A,小燈泡正常發(fā)
光時的電阻為 ????Ω(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就卣埂吭撏瑢W實驗興致正濃,他又分別測出了2 V和3 V電壓下小燈泡的電阻,
然后用這三次電阻的平均值作為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電阻值。他的這種做法
是 ????(選填“正確”或“錯誤”)的,理由是 ? ???。
滑動變阻器斷路????
燈絲電阻隨溫度發(fā)生變化
解析 【實驗原理】由歐姆定律,電阻大小等于導體兩端電壓與通過電流的比,
故測電阻的原理為R=?;【實驗步驟】(1)為保護電路,連接電路時,開關應斷開,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移至
阻值最大處,圖甲閉合開關前沒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至阻值最大處;(2)閉合開關,卻發(fā)現(xiàn)燈泡不發(fā)光,電流表和電壓表均無示數(shù),說明與電壓表并聯(lián)的
電路之外的電路可能斷路;將電壓表接在C接線柱上的導線改接到B接線柱上,閉
合開關,電壓表指針有明顯偏轉而電流表仍無示數(shù),說明電壓表與電源連通,則電
壓表與電源之間的電路是完好的,則故障是滑動變阻器斷路了;
(3)若小燈泡正常工作時電流表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電流表選用小量程,分度值為0.02 A,電流為I=0.26 A,由歐姆定律可知,燈泡正常工作時的電阻為:R=?=?≈9.6 Ω;
【拓展】燈絲兩端的電壓越高,溫度越高,電阻越大,利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來減小誤差沒有意義,只有測定值電阻的阻值,才能采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來減小誤差,故求燈泡的電阻平均值不合理。
??????(1)圖甲中有一條導線連接錯誤,請在錯誤的導線上打“×”,并用筆畫線代替導
線,補畫一條線將電路連接正確。
3 (2024廣東惠來期末,20,★☆☆)用圖甲所示電路測量額定電壓為2.5 V的小燈泡的電阻,電源電壓為3 V。
(2)改正錯誤并檢查無誤后閉合開關,小燈泡不亮,電壓表和電流表均有示數(shù),可能是 ????(選填序號)。
A. 小燈泡短路B. 小燈泡斷路C. 通過小燈泡的電流太小(3)實驗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其中第4次實驗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為????
????V,接下來測量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電阻,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 ????
(選填“左”或“右”)端移動。
(4)由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電阻為 ????Ω(保留1位小數(shù))。(5)為順利完成該實驗,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應不小于 ????Ω。(6)僅利用本實驗提供的器材, ????(選填“能”或“不能”)探究電流與電
壓的關系。
解析????(1)原來的實物圖中電流表與燈泡并聯(lián)了,電壓表串聯(lián)在電路中,應將燈泡
右接線柱與電壓表負接線柱相連;(2)由實物圖可知,滑動變阻器與燈泡串聯(lián),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電壓表測燈泡兩端的電壓,串聯(lián)電路電流表有示數(shù),說明電路是通路,電壓表有示數(shù),說明燈泡沒有短路,則故障可能是通過燈泡的電流太小,不足以讓燈泡亮起來,C符合題意,A、B不符合題意;(3)由實物圖可知,電壓表接的是0~3 V的量程,分度值為0.1 V,圖乙中指針所在位
置的示數(shù)為2 V,所以燈泡兩端的電壓為2 V,已知燈泡額定電壓為2.5 V,為了測量
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電阻,應增大燈泡兩端的電壓,減小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
由分壓規(guī)律可知,應減小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所以滑片應左移;
(4)由表可知,燈泡額定電壓為2.5 V,通過的電流為0.3 A,由歐姆定律可知,小燈泡
正常發(fā)光時的電阻RL=?=?≈8.3 Ω;(5)當燈泡兩端的電壓最小時,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最大,此時滑動變阻器接入
電路的阻值最大,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燈泡兩端最小電壓為0.6 V,通過的電流為0.16 A,由歐姆定律可知,此時滑動變阻器的阻值R滑=? = ? =15 Ω,所以為順利完成該實驗,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應不小于15 Ω;(6)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需要控制電阻一定,由于燈泡電阻隨溫度發(fā)生變化,不
是定值,所以僅利用本實驗提供的器材不能完成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實驗。
4. (2024廣東汕頭潮南期末,20,★★☆)小明用圖甲所示的“伏安法”測未知電
阻的阻值,電源電壓保持不變。????對應目標編號P9303003?(1)該實驗原理為 ????;(2)如圖甲,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該調(diào)到最 ????(選填“左”或“右”)端;
(3)閉合開關S,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移到某處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3 V,電流表的
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被測電阻Rx的阻值為 ????Ω;(4)另一組的小剛用相同的器材連接電路并進行實驗,并根據(jù)自己所記錄的實驗
數(shù)據(jù)繪制了如圖丙所示的U-I圖像。小明發(fā)現(xiàn)小剛繪制的U-I圖像和自己繪制的
U-I圖像不同,你認為小剛在實驗操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是 ????
???? ;在本實驗中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目的是 ?? ??;(5)小紅在測量未知電阻的阻值實驗過程中電壓表已損壞,老師從實驗室拿來一
只最大阻值為R的滑動變阻器,并設計了如圖丁所示的實驗電路,分別按如下步
驟進行實驗:①閉合開關S,調(diào)節(jié)滑片位于最左端時,讀出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I1;
將電壓表接在滑動變阻
②閉合開關S, ????,讀出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I2;③未知電阻的阻值:Rx= ????。(用已知量和測量量表示)
?解析????(1)用電壓表測出電壓U,用電流表測出電流I,根據(jù)R= ?可以求出電阻阻值;(2)為了保護電路,滑片應置于滑動變阻器阻值最大處,即最右端;(3)由圖乙可知,電流表量程為0~0.6 A,分度值為0.02 A,示數(shù)為0.3 A;則電阻Rx=?=?=10 Ω;(4)甲圖中待測電阻與變阻器串聯(lián),當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變小時,由歐姆定律
可知電路的電流變大,根據(jù)U=IR,待測電阻兩端的電壓變大,由串聯(lián)電路電壓的
規(guī)律可知變阻器兩端的電壓變小,而丙圖所示的U-I圖像中電流增大時電壓減小,
這說明小剛在實驗操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是將電壓表并聯(lián)在滑動變阻器兩端;在本
實驗中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目的是減小實驗誤差;(5)如圖丁,當滑片在最左端時,電路中只有Rx工作,則有電源電壓U=I1Rx①,當滑片
在最右端時,滑動變阻器的阻值最大為R,此時R與Rx串聯(lián)工作,則電源電壓U=I2(R
+Rx)②,由①②式可得:Rx=?。
5. (新中考 設計實驗)(2024江蘇泗陽期末,25,★★☆)實驗課上,小明與小雨用
如圖甲所示的電路測量未知電阻Rx的阻值。?????
類型二:特殊方法測電阻
甲 乙
(1)小雨剛接上最后一根導線,就發(fā)現(xiàn)電流表指針立即向左偏轉,其操作不當之處
可能為: ????、 ????。(2)故障排除后,閉合開關S,電表示數(shù)如圖乙,據(jù)此數(shù)據(jù)計算出定值電阻Rx= ???Ω。(3)接下來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得出多組電壓、電流值,這樣做的目的是: ????
????。(4)實驗中,去掉電流表,小明設想用如圖丙所示的電路對Rx的阻值進行測量,已知
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R,實驗步驟如下:?
電流表的正負接線柱接反
連接電路時開關沒有斷開????
求平均值減小實驗誤差????
①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時,電壓表的讀數(shù)為U;②??? ?,讀出電壓表示數(shù)為U1;③待測電阻的阻值表達式為Rx= ????(用已知量和測量量表示)。(5)小明用一個小燈泡替換了電路中的Rx,在實驗過程中還發(fā)現(xiàn):閉合開關時電流
表指針迅速偏轉較大角度,緊接著指針再偏回一定角度后,示數(shù)才穩(wěn)定下來;同組
的小雨同學同時注意到,閉合開關瞬間燈泡亮度較大,緊接著變暗一點后,亮度才
穩(wěn)定下來,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 ?? ??。
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右端
燈絲的電阻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解析????(1)小雨剛接上最后一根導線,就發(fā)現(xiàn)電流表指針立即向左偏轉,其操作不
當之處可能為:電流表的正負接線柱接反、連接電路時開關沒有斷開;(2)如圖乙所示,電壓表的量程為0~3 V,分度值為0.1 V,電壓表示數(shù)為2 V,電流表
的量程為0~0.6 A,分度值為0.02 A,電流表示數(shù)為0.5 A,根據(jù)歐姆定律可得Rx的阻
值為:Rx=?=?=4 Ω;(3)為了減小實驗誤差,應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得出多組電壓、電流值,然后求
電阻的平均值;(4)①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時,電壓表的讀數(shù)為U,此時電壓表的讀數(shù)
U為電源電壓;②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右端,讀出電壓表示數(shù)為U1,即待測
電阻兩端電壓為U1,此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最大為R,滑動變阻器和待
測電阻串聯(lián),電壓表測量待測電阻兩端電壓;③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為:U滑=U-
U1,通過電路中的電流為:I'=?=?,待測電阻的阻值為:Rx=?=?=?;(5)燈絲的電阻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剛閉合開關時,燈絲的溫度較低,電阻較
小,電流較大,電流表指針偏轉較大;當燈泡發(fā)光后燈絲溫度升高,電阻增大,電路
中的電流減小,電流表示數(shù)減小,最后達到穩(wěn)定。
6. (2022山東泰安中考,23,★★☆)物理創(chuàng)新實驗小組連接了如甲圖所示的電路,
測量定值電阻Rx的阻值。電源電壓有4 V和6 V兩擋可選,Rx的阻值約為10 Ω,滑
動變阻器有(a:“15 Ω????3 A”和b:“50 Ω????2 A”)兩種規(guī)格。? ?????(1)李華同學發(fā)現(xiàn)圖甲連接的電路有一處錯誤,請把接錯的那一根導線找出來打
“×”,用筆畫線代替導線畫出正確的連接(只改接一根導線)。
(2)李華正確連接導線后,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移至最右端,閉合開關后,電壓表
示數(shù)為1 V,電流表示數(shù)為0.1 A。由此判斷電源電壓選擇的是 ????(選填“4
V”或“6 V”)擋,滑動變阻器選擇的是 ????(選填“a”或“b”)規(guī)格。(3)繼續(xù)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完成后續(xù)測量,第3次實驗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如圖
乙所示,請根據(jù)實驗過程將表格填寫完整:① ????;② ????(Rx的平均值精
確到0.1 Ω)。
(4)該實驗小組進行了實驗創(chuàng)新,利用阻值為R0的定值電阻和電流表A1、A2等器
材,測出了額定電壓為U額的小燈泡L正常發(fā)光時的電阻,小組成員共同設計了如
圖丙所示的電路,經(jīng)檢查無誤后進行實驗。請你幫助他們將實驗過程補充完整:?①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使電流表 ????(選填“A1”或“A2”)
的示數(shù)為?,同時記下另一個電流表的示數(shù),記為I2;
②用已知物理量和測量量的符號表示出小燈泡L正常發(fā)光時的電阻RL= ????
????。
解析????(1)圖甲中電壓表被短路,要刪除連接電壓表右接線柱的線,并將該線改成連在定值電阻的左端。(2)由圖知,Rx與滑動變阻器串聯(lián),電壓表測Rx兩端的電壓,
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Rx=?=?=10 Ω,當選最大阻值為15 Ω的滑動變阻器時,根據(jù)串聯(lián)分壓規(guī)律可知,?=?,即?=?,則U2=1.5 V,電源電壓U=U1+U2=1 V+1.5 V=2.5 V,不符合題意;同理可得,當選最大阻值為50 Ω的滑動變阻器時,有
?=?,則U2'=5 V,電源電壓U'=U1+U2'=1 V+5 V=6 V,故電源電壓選擇的是6 V,滑動變阻器選擇的是b規(guī)格。(3)①由圖乙可知,電流表所選量程為0~0.6 A,分度
值為0.02 A,示數(shù)為0.28 A;②第三次實驗的電阻R3=?=10 Ω,則Rx的平均阻值?=?≈10.1 Ω。(4)①由圖丙可知,小燈泡和定值電阻R0并聯(lián),電流表A2所測的是通過R0的電流,小燈泡L正常發(fā)光時,R0兩端電壓也為U額,通過R0
的電流為 ?;電流表A1測的是干路電流,為I2,根據(jù)并聯(lián)電路電流特點可知,小燈
泡L正常發(fā)光時的電流IL=I2-?。②小燈泡L正常發(fā)光時的電阻 RL=?=?。
7. (2024四川巴中期末,33,★★★)小聰在測量未知阻值的電
阻實驗中,設計了實驗電路并進行了部分連接,如圖甲所示。??????(1)圖甲電路,有一條導線連接錯誤,請在該導線上打“×”并畫出正確連線;
(2)排除故障后進行實驗,閉合開關S,發(fā)現(xiàn)電流表無示數(shù),電壓表的示數(shù)較大,則電路故障可能是 ????;(選填“R短路”或“R斷路”)
(3)排除故障后,閉合開關S,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當電壓表示數(shù)為2.4 V,電流
表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是 ????A,則未知電阻R= ????Ω;(4)小聰繼續(xù)用改正后的圖甲實物圖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若所選滑動變阻器
最大阻值為30 Ω;①在電路中接入阻值為5 Ω的定值電阻,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得電壓表示
數(shù)為U0=1 V,記錄電流表示數(shù);②保持滑動變阻器滑片位置不變,將5 Ω的定值電阻換為10 Ω的定值電阻后,閉
合開關,此時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 ????移動(選填“左”或“右”),直到
電壓表示數(shù)回到 ????V;③更換阻值為15 Ω的定值電阻重復實驗;④當小聰用20 Ω的定值電阻進行實驗時,他發(fā)現(xiàn)電壓表示數(shù)始終不能調(diào)為U0,為
完成四次探究,小聰設計了如下三個調(diào)整方案,你認為可行的是 ????。A. 如果只調(diào)整U0,則應控制U0的范圍為1.2~3 VB. 如果只更換滑動變阻器,則更換的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不小于35 ΩC. 如果只更換電源,則更換的電源電壓范圍是1~3.5 V
?解析????(1)原電路中,電阻和電壓表沒有連入電路中,電阻應與電流表串聯(lián),電壓表
與電阻并聯(lián);(2)閉合開關S,發(fā)現(xiàn)電流表無示數(shù),電路可能斷路,電壓表的示數(shù)較大,電壓表與電
源連通,則電路故障可能是R斷路;
(3)電流表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電流表選用小量程,分度值為0.02 A,電流為0.3 A,由
歐姆定律可知,未知電阻R=?=?=8 Ω;(4)②實驗中,當把5 Ω的電阻換成10 Ω的電阻后,根據(jù)分壓規(guī)律,電阻兩端的電壓
變大,研究電流與電阻關系時要控制電壓不變,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電壓的規(guī)律,要增大
變阻器兩端的電壓,即要增大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阻值,故應把變阻器滑片向
左端移動,使電壓表示數(shù)為1 V;④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電壓的規(guī)律和分壓規(guī)律:?=?=?,由此可知,當電源電壓U、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U0一定時,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隨定值電阻的增大而增大;當電阻為R=20 Ω時,所需滑動變阻器的
阻值最大為R滑大=30 Ω,根據(jù)串聯(lián)電阻的規(guī)律,總電阻為:R總=R+R滑大=20 Ω+30 Ω=5
0 Ω,此時電流中的電流:I=?=?=0.06 A,由歐姆定律可知,此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
這是一份滬粵版初中物理九年級專項素養(yǎng)鞏固訓練卷(十)跨學科專題課件,共1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神經(jīng)中樞,重力小一些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滬粵版初中物理九年級專項素養(yǎng)鞏固訓練卷(九)電磁學實驗專題課件,共18頁。
這是一份滬粵版初中物理九年級專項素養(yǎng)鞏固訓練卷(八)電學計算課件,共27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