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單選題
1.下列估測合理的是( )
A.空氣密度約為1g/cm3B.人雙腳站立時對地壓強約為1300Pa
C.一個中學生所受重力約為500ND.教室內空氣的質量約為20kg
2.程躍同學打乒乓球時不小心將球踩癟了,但沒有破裂.對于球內氣體,沒有發(fā)生變化的物理量是
A.質量B.密度C.壓強D.體積
3.物質的一些物理屬性作為選擇材料的依據,下列應用與材料的屬性對應正確的是( )
A.金剛石可以用來做鉆頭——導電性比較好
B.用膠木制作熱水壺的手柄——良好的導熱性
C.用復合材料制作撐桿跳高的撐桿——較大的硬度
D.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場景中滾落的“石頭”——塑料泡沫密度小
4.兩滴水珠靠近,會“吸”到一起成為一滴大水珠,下列現(xiàn)象中與該原理相同的是( )
A.行駛的汽車的窗簾被“吸”出窗外B.兩個鉛塊壓緊后會“吸”在一起
C.與頭發(fā)摩擦后的塑料尺“吸”引紙屑D.塑料吸盤“吸”在光滑的瓷磚上
5.關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認識中正確的是( )
A.海綿容易被壓縮說明分子間有空隙
B.常見的物質由分子組成,分子是保持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
C.銀河系、地球、質子、原子核、分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的
D.銀河系是宇宙的中心,其直徑大約為8萬光年,可知光年是長度單位
6.下列關于原子結構的相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
B.原子核占據了原子內大部分空間
C.電子靜止在原子核周圍
D.原子由帶正電的電子和帶負電的原子核組成
7.芳菲四月,春滿沂河!臨沂青河實驗學校小王同學遠足春游時,帶回一杯臨沂河水。下面是他整理的用天平和量筒測量河水密度的步驟,你認為最合理的順序是( )
①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m1;②將適量河水倒入燒杯中,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河水的總質量m2;③將燒杯中的河水倒入量筒中,測出河水的體積V;④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余河水的總質量m3。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③④①
8.如圖所示,當鐵錘的錘頭松動時,握住鐵錘的木柄迅速向下撞擊堅硬的地面,錘頭會緊緊地套在木柄上、這是因為木柄撞擊地面時( )
A.錘頭由靜止變?yōu)檫\動,木柄由于慣性仍要繼續(xù)向下運動
B.錘頭由運動變?yōu)殪o止,木柄由于慣性仍要保持靜止狀態(tài)
C.木柄由靜止變?yōu)檫\動,錘頭由于慣性仍要保持靜止狀態(tài)
D.木柄由運動變?yōu)殪o止,錘頭由于慣性仍要繼續(xù)向下運動
9.如圖所示是用頻閃相機拍攝的網球離開球拍后在空中飛行過程的照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球拍對球的力是由于球發(fā)生形變產生的
B.球在空中飛行過程中,運動狀態(tài)一定發(fā)生改變
C.球從A運動到C的過程中沒有與地球接觸,所以不受重力作用
D.空中飛行的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
10.如圖甲所示,將雙面吸盤小的一面緊貼在豎直玻璃上,掛上鍋鏟后靜止;如圖乙所示,將該吸盤大的一面緊貼在豎直玻璃上,掛上同一鍋鏟后靜止.吸盤對玻璃的壓力為F1,玻璃對吸盤的摩擦力為F2,從甲圖到乙圖可知
A.F1變大,F(xiàn)2變大B.F1變大,F(xiàn)2不變
C.F1不變,F(xiàn)2變大D.F1不變,F(xiàn)2不變
11.水平桌面上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容器,裝有質量相等的鹽水和清水,小明先用鹽水浸泡草莓,然后放入清水沖洗,草莓在鹽水和清水中的浮沉情況如圖所示(草莓由鹽水到清水帶走的鹽水和草莓質量、體積的變化均忽略不計)。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
A.草莓a的密度小于草莓b的密度
B.草莓c在鹽水和清水中所受浮力相等
C.草莓a在鹽水和清水中所受浮力相等
D.兩容器中有草莓時,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相等
12.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小明利用圖示裝置來測量燒杯中液體的密度,已知物塊的體積是50cm3,圖1、2中物塊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該液體的密度為3g/cm3
B.緩緩向下移動彈簧測力計,測力計的示數(shù)一直變小
C.把該彈簧測力計改裝成一個密度秤,刻度線是均勻的
D.要增大該密度秤的量程,只要換用密度更小的物塊即可
二、填空題
13.如圖甲是一種車載空氣凈化器,工作過程如圖乙所示,受污染的空氣被吸入后,顆粒物進入電離區(qū)會帶上電荷,然后在集塵器上被帶電金屬網捕獲,其工作原理是 ;剛擦完車玻璃的于毛巾很容易吸附灰塵,其原因是帶電物體具有 的性質,摩擦起電的本質是 (選填“質子”、“電子”、“中子”或“原子”)的轉移。
14.如題圖是華為智能手表的表盤,該手表除了顯示時間外,還能測量多個其它物理量。如最上面的“875hPa”(表示87500帕),表示的就是 的值,根據該值就可以推知 該處的海拔 (選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海平面,在該處水的沸點 (選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00℃。
15.如題圖所示,書法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在紙上寫字,筆運行中筆毫向左彎曲,此時筆毫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選填“向左”或“向右”);書寫時能聞到淡淡的“墨香”,這是 現(xiàn)象,說明墨汁分子在做 。
16.關心愛護殘疾人是每個公民應具備的美德,為了方便盲人行走,現(xiàn)在許多城市公路上鋪設有凹凸刻紋的盲道。相對于普通的人行道,人走在盲道上,在壓力 (選填“不變”、“增大”或“減小”)時,腳底的受力面積 (選填“不變”、“增大”或“減小”),腳底受到的壓強 (選填“不變”、“增大”或“減小”),從而盲人通過腳底能感覺出來,因此他們不用盲杖也能在盲道像正常人那樣行走。
三、實驗題
17.利用身邊的器材可以做很多小實驗來驗證我們所學的物理知識。小明利用氣球做了以下幾個小實驗:
(1)圖甲中,說明力可以 ;
(2)圖乙中,若兩只氣球自由懸掛在空中,用粗吸管對準A 點沿垂直于紙面方向用力吹氣, 可觀察到兩氣球 (選填“分開”或“合攏”),驗證了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3)圖丙中,氣球因向右噴氣而加速向 運動(選填“右”、“左”、“上”或“下”),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四、填空題
18.學習力與運動這一章后,小明畫出了本章的結構化思維導圖,請補全空格處內容。
(1) ;(2) ;(3) 。
19.如圖所示,在透明密閉正方體塑料盒的上下左右四個面的中心處,挖出四個大小相同的圓孔,在孔的表面分別蒙上相同的橡皮膜a、c、b、d,抓住手柄將塑料盒豎直浸沒到水中后靜止。
(1)通過觀察橡皮膜 (填字母)的形變可知,液體內部存在向上的壓強。
(2)支持液體內部同一深度處各個方向壓強大小相等的現(xiàn)象是橡皮膜 。
(3)不斷增大塑料盒浸沒后的深度,其受到的浮力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0.利用如圖所示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
(1)實驗中選擇小卡片的目的是 (選填“考慮”或“不考慮”)小卡片的重力;
(2)實驗時通過調整 來改變拉力的大?。划斂ㄆ胶鈺r,將卡片旋轉過一個角度,松手后觀察 (選填“釋放瞬間”或“最終”)小車能否平衡。
五、實驗題
21.小科同學為模仿伽利略斜面實驗“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如圖甲)。讓同一輛小車分別滑到鋪有毛巾、棉布和未鋪任何材料的木板上,觀察并記錄小車水平滑行的距離。(不計空氣阻力)
(1)在實驗過程中,該同學讓小車從斜面的同一位置靜止釋放,這一操作的目的是 ;
(2)小科根據圖甲實驗繪制出小車速度——時間關系圖,并推測繪制出小車在光滑水平面上運動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其中可表示水平面光滑的是 ,(填圖中的序號)由此可推理物體的運動 (選填“需要”、“不需要”或“有時需要,有時不需要”)力來維持。
22.小雨同學在學習了阿基米德原理后想到物體受到浮力大小可能還跟物體的密度有關?他選取了兩塊體積和形狀都相同的實心銅塊和鐵塊(已知銅的密度大于鐵的密度),進行了如圖的實驗。
(1)驗證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是否與物體的密度有關?小雨應該選取圖中的BE和 (填字母符號)步驟進行對比;
(2)根據他所選擇的幾個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可以知道銅塊受到的浮力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鐵塊受到的浮力。由此得出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與物體的密
六、填空題
23.引體向上是體育學業(yè)水平考試項目,如圖所示,臂力小的小明借助彈力帶進行訓練,他用腳蹬彈力帶,彈力帶由于發(fā)生 從而對小明施加力的作用,隨著小明身體上升,彈力帶對他向上的力的大小變化情況是 ,在圖示位置時,單杠對小明的拉力與小明受到的重力 一對平衡力(選填“是”或“不是”)。
24.丹頂鶴立立跟同伴打架,失去了上喙。華南理工大學技術團隊利用3D打印做出塑料上喙的大致模樣,接著手工打磨得到形狀完美的塑料上喙,打磨過程中塑料上喙的質量 、密度 。又根據塑料上喙鑄造得到同形狀的金屬鈦上喙,幫助立立重獲長久捕食能力。從塑料上喙到金屬鈦上喙,質量增加68g,已知ρ塑料=1.1×103kg/m3,ρ鈦=4.5×103kg/m3,立立上喙的體積為 cm3。
七、作圖題
25.一籃球所受重力的大小為6N,請在圖中畫出籃球在空中飛行時的受力示意圖(不計空氣阻力)。
26.如圖所示, 一小球在水中加速上浮,請畫出小球所受浮力F和重力G的示意圖。
27.如圖所示,將旅行包B 平放在拉桿箱A 上,旅行包B 隨拉桿箱A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請在圖中畫出運動過程中旅行包B 的受力示意圖。
八、計算題
28.小明在科技博覽會上參加義務勞動,需要把一個質量為12kg的展品從地面搬到高1.2m的展臺上,如圖所示。(g取10N/kg)
(1)求展品所受重力為多少?
(2)展臺臺面承受的壓強不能超過4×104Pa,如果把展品放到水平臺面上,展品與臺面的接觸面積是40cm2,臺面會不會被壓壞?請通過計算說明。
(3)展品展示時,要求臺面水平,請你簡述一種檢驗臺面是否水平的方法。
九、實驗題
29.如圖甲是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裝置,實驗所用的長木板,一面比較光滑,另一面比較粗糙。同學們根據猜想進行了實驗,得出數(shù)據如下表所示:
(1)實驗時,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它沿長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 的知識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與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相等;
(2)由實驗序號 可以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否和物體所受的壓力有關;
(3)由實驗序號②③可得到的結論是: 。由實驗序號③④可得到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 無關;
(4)若在圖甲裝置中,木塊在運動過程中所受拉力突然變大加速拉動木塊運動,此時木塊所受摩擦力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5)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對實驗裝置進行改進,用如圖乙所示的方式測量滑動摩擦力發(fā)現(xiàn)效果更好。圖乙實驗中 (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勻速拉動長木板;
(6)根據你在本實驗中的收獲,請寫出一種避免汽車在冰雪路面上行駛時出現(xiàn)打滑現(xiàn)象的措施: 。
30.在探究影響液體壓強因素的實驗中,用幾根一端封有相同橡皮薄膜的玻璃管進行實驗,在5號管中裝入鹽水,其它管中裝入水,如圖。
(1)通過觀察玻璃管下方薄膜鼓起的程度反映液體壓強的大小,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選填“控制變量法”、“類比法”或“轉換法”);根據圖甲中三支相同玻璃管薄膜鼓起的程度,猜想:液體的壓強可能與液體的質量、重力、體積或 有關;
(2)圖乙中,4號管上段更粗,下段與2號管粗細相同,兩管中水的總長度相同,發(fā)現(xiàn)兩管薄膜鼓起的程度相同,可得:液體壓強的大小與液體的質量、重力、體積都 ;
(3)圖丙中,5號管和2號管的液柱長度相等,利用5號管和2號管可探究液體壓強與液體的 是否有關;
(4)為了探究液體長度對液體壓強的影響,選用2號管和6號管進行實驗,6號管水柱比2號管水柱長,實驗時需控制兩管水柱的 相等;
(5)為了探究液體內部同一深度不同方向壓強大小,小明將液體壓強計放入水中,如圖丁所示,手應直接轉動圖丁裝置中的 (選填①、②或③);如圖戊所示,A、B、C是三個圓柱形容器,分別裝有水或酒精(ρ水>ρ酒精)。B和C兩容器的底面積相同,且其中的液體深度也相同,三個容器中,底部所受液體壓強最大的是 。
31.網上流傳著一種說法,雞蛋能否沉入水底可以鑒別其是否新鮮。為了驗證說法是否正確,小明從家里找來一個新鮮雞蛋測量雞蛋的密度,如圖所示是他測量雞蛋密度的實驗步驟。
(1)將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在調節(jié)天平時觀察到天平指針在實線與虛線之間擺動,如圖甲所示,應將平衡螺母 ,直到天平平衡;
(2)由于雞蛋體積過大而不能直接放入量筒中,他們采用了如下的方法測量雞蛋的體積:
①如圖乙所示在燒杯中裝滿水,將雞蛋用細線系好,把它浸沒在溢水杯中,同時用小燒杯收集從溢水杯中流出的水;
②將小燒杯收集到的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圖丙所示;
③從水中取出雞蛋并擦干凈,直接把它放在調節(jié)好的天平上測量,當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的砝碼規(guī)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丁所示,則雞蛋的質量為 g,密度為 kg/m3。
(3)小明根據所測數(shù)據,在圖戊上描出一個對應點,圖戊中傾斜的直線是水的質量一體積關系圖像,則他描出的點是 (選填“A”、“B”或“C”);
(4)小華同學發(fā)現(xiàn)將土豆放入水中也會下沉,他想比較土豆和雞蛋的密度大小,學習浮力有關知識后,小華只用量筒、小刀、水就測出了馬鈴薯的密度,下面是他設計的方案,請你幫他補充完整;
①在量筒里注入適量的水,記下水的體積V1;
②用小刀將馬鈴薯 ,放入量筒中,使其處于漂浮狀態(tài),記下量筒水面到達的刻度V2;
③將馬鈴薯 在水中,記下量筒水面到達的刻度V3;
④計算馬鈴薯的密度,表達式ρ薯= 。(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十、綜合題
32.閱讀短文,回答文后問題。
熱氣球
如圖所示,熱氣球是一種由球囊、吊籃和燃燒器三部分構成的飛行器,球囊用輕薄且不透氣的材料制成,開口處用耐火材料制成,吊籃可以裝載燃燒器、人員或物品,升空時,燃燒器加熱球囊內的空氣,空氣受熱膨脹,密度變小,到一定溫度時,氣球受到的空氣浮力就能使氣球帶著吊籃一起升空,在空中,控制燃燒器的加熱速度,可以調整氣囊中空氣的溫度,從而控制氣球的升降。熱氣球受到的空氣浮力可以用阿基米德原理計算,即:FA=ρ空氣gV,熱氣球橫向移動主要依靠風力,現(xiàn)今乘熱氣球飛行已成為人們喜愛的一種航空體育運動。
(1)下列物體中,升空原理和熱氣球相同的是 ;
A.孔明燈 B.火箭 C.飛機 D.風箏
(2)海拔高度越高空氣密度越小,若熱氣球的體積變化忽略不計,則熱氣球上升過程中所受浮力 ;
(3)熱氣球勻速豎直上升過程中,其所受的合力為 (選填“大于零”、“等干零”或“小于零”),從吊籃里掉出一個物體,物體掉落時相對吊籃靜止則該物體掉出后將 (選填“立即下落”、“先向上再下落”或“保持靜止”);
(4)熱氣球的球囊、燃燒器、吊籃及攜帶人員、物品的總質量為600kg,氣球的體積為2000m3,若外界空氣密度為1.3kg/m3。當熱氣球正好緩慢勻速上升時,忽略風力和空氣阻力,則球內熱空氣的密度是多少?( )
實驗序號
長木板表面
木塊放置方式
拉動木塊的個數(shù)
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N
①
較粗糙
平放
1
1.5
②
較粗糙
平放
2
3.0
③
較光滑
平放
2
1.6
④
較光滑
豎放
2
1.6
參考答案:
1.C
【詳解】A.水的密度為1g/cm3,空氣的密度比水小得多,故A不符合題意;
BC.一名初中生受重力約500N,因此對地面的壓力約為500N,兩腳的總面積約為0.05m2,由可知,他對地面的壓強約
故B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D.教室的長約為8m,寬約為5m,高約為4m,則教室的容積約
空氣的密度約為1.29kg/m3,由可知,教室內空氣的質量約
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A
【詳解】一個乒乓球被踩癟但沒有破,對于球內的氣體,物質多少沒變,所以質量不變;
乒乓球內的氣體體積會減??;由公式ρ=m/V,質量不變,體積減小,密度會變大;壓強會變大.故選A.
3.D
【詳解】A.金剛石可以用來做鉆頭——硬度大,故A錯誤;
B.用膠木制作熱水壺的手柄——隔熱性良好,故B錯誤;
C.用復合材料制作撐桿跳高的撐桿——具有良好的彈性,故C錯誤;
D.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場景中滾落的“石頭”——塑料泡沫密度小,在體積相同時,密度越小,質量越小,不易對演員造成傷害,故D正確。
故選D。
4.B
【詳解】兩滴水珠靠近時,會自動結合成一滴較大的水珠,此事實說明分子間存在著吸引力。
A.行駛的汽車,窗外的空氣流速快、壓強小,車內的空氣流速小、壓強大,產生向外的壓強差,因此窗簾被“吸”出窗外,故A不符合題意;
B.兩個表面光滑的鉛塊相互緊壓后,由于分子間存在引力,兩個鉛塊會粘在一起,故B符合題意;
C.將塑料尺與頭發(fā)摩擦后,塑料尺帶上電荷,帶電體能吸引輕小物體,所以會吸引碎紙屑,故C不符合題意;
D.塑料吸盤能夠貼在光滑的瓷磚上是受大氣壓的作用,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5.B
【詳解】A.海綿很容易被壓縮,是因為海綿的內部有許多空洞,在壓縮時會把空洞中的空氣(或液體)擠出,但這并不能說明構成海綿的分子之間有空隙,故A錯誤;
B.常見的物質由分子或原子組成,而分子是保持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故B正確;
C.銀河系、地球、分子、原子核、質子是按照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的,故C錯誤;
D.宇宙是一個有層次的天體結構系統(tǒng),銀河系只是眾多星系中的一個,不是宇宙的中心,故D錯誤。
故選B。
6.A
【詳解】A.原子核是由帶正電的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組成,故A正確;
B.原子核占據了原子內很小的一部分空間,故B錯誤;
C.電子在原子核外做高速的繞核運動,故C錯誤;
D.原子由帶負電的電子和帶正電的原子核組成,故D錯誤。
故選A。
7.B
【詳解】由液體密度的測量步驟可知,首先把河水倒入燒杯中,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河水的總質量m2,再把燒杯中的部分河水倒入量筒中,測出量筒中河水的體積V,最后再測燒杯和剩余河水的總質量m3;由于可以把這兩個總質量相減,燒杯的質量減去,剩下的就是在量筒中這部分河水的質量,那么便可求出河水的密度,那么就不需要步驟一,不需要測出空燒杯的質量,所以最合理的順序是②③④。
故選B。
8.D
【詳解】將錘子倒著舉起來向下撞擊時,原來錘頭和木柄都處于運動狀態(tài),當木柄碰到地面后運動停止,而錘頭由于慣性會仍然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故此時錘頭能緊緊的套在錘柄上,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故選D。
9.B
【詳解】A.用球拍擊球時,球拍發(fā)生形變,產生彈力,作用于球,故A錯誤;
B.球在空中飛行過程中,運動速度和方向不斷發(fā)生變化,運動狀態(tài)一直在改變,故B正確;
C.地球周圍一切物體都受重力作用,所以球在空中運動的過程中也受重力,故C錯誤;
D.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球在空中運動,當它所受的一切外力消失后,它會以原來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不一定要沿水平方向。故D錯誤。
故選B。
10.B
【詳解】大氣壓p不變,從甲圖到乙圖,受力面積S變大,根據F=pS可知,吸盤對玻璃的壓力F1變大;
掛上同一鍋鏟后仍然靜止,豎直方向上摩擦力與重力是一對平衡力,重力不變,所以摩擦力F2不變,故B正確,ACD錯誤.
11.B
【詳解】A.由圖乙可知,草莓a在水中漂浮,草莓b在水中沉底,由物體的沉浮條件可知,草莓a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草莓b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草莓a的密度小于草莓b的密度,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草莓c在水和鹽水中均沉底,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但鹽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草莓c在鹽水所受的浮力大于在清水中所受浮力,故B錯誤,符合題意;
C.草莓a漂浮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和重力相同,由于草莓a在鹽水和清水的重力不變,所以草莓a在鹽水和清水受到的浮力也相同,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由題意可知,兩圖中兩容器的質量相同,裝有的鹽水和清水的質量相同,裝有的草莓的總質量也相同,則甲、乙兩圖中,整個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大小也相等,由可知,兩容器中有草莓時,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相等,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2.C
【詳解】A.由圖可知,物塊的重力為1.5N,將物塊完全浸沒在液體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1N,由稱重法可知,物塊此時受到的浮力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該液體的密度
故A錯誤;
B.緩緩向下移動彈簧測力計,物塊排開液體的體積逐漸增大,浮力逐漸增大,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逐漸減小;當物塊繼續(xù)向下移動時,物塊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浮力不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變,故B錯誤;
C.由稱重法可知,通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可以計算出物體的浮力,由可知,當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時,浮力和液體的密度成正比, 所以可以將該彈簧測力計改裝成一個密度秤,且刻度線是均勻的,故C正確;
D.要增大該密度秤的量程,應該換用更大量程的彈簧測力計,故D錯誤。
故選C。
13. 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吸引輕小物體 電子
【詳解】[1]顆粒物所帶電荷與集塵器帶電金屬網所帶電荷電性相反,異種電荷相互吸引,因此顆粒物被電網捕獲。
[2]干毛巾剛擦完車玻璃,很容易吸附灰塵,這是毛巾由于摩擦起電而帶上了電荷,帶電體能吸引輕小物體。
[3]摩擦起電過程是得到和失去電子的過程,因此其實質是電子的轉移。
14. 大氣壓 高于 低于
【詳解】[1]壓強的單位為帕斯卡,簡稱帕,符號Pa,所以“875hPa”(表示87500帕),表示的就是壓強值。
[2]氣壓和海拔高度有關,高度越高,氣壓越小,當前氣壓值小于海平面的氣壓值,說明該處海拔高于海平面。
[3]因為沸點受氣壓的影響,且氣壓越低,沸點越低,標準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所以該處水的沸點低于100℃。
15. 向左 擴散 無規(guī)則運動
【詳解】[1]在紙上寫字,筆運行中筆毫向左彎曲,說明筆毫是向右運動的,筆毫所受摩擦力陽礙筆毫向右運動,故此時筆毫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2][3]所有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能夠聞到墨水淡淡的味道,這是墨汁分子在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結果,是擴散現(xiàn)象。
16. 不變 減小 增大
【詳解】[1][2][3]根據題意知道,人走在凹凸刻紋的盲道上,壓力一定,凹凸刻紋減小了受力面積,增大了地面對腳的壓強。
17. 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合攏 左
【詳解】(1)[1]圖甲中氣球受到力的作用而發(fā)生了形變,說明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2)[2]根據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可知,用粗吸管對準A 點沿垂直于紙面方向用力吹氣,兩球之間的空氣流速增加,壓強變小,所以兩氣球合攏。
(3)[3]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圖丙中,氣球向右噴氣,會受到大氣給氣球向左的力,而使氣球加速向左運動。
18. 勻速直線運動 不受力 受非平衡力
【詳解】(1)[1]當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不變時,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物體的平衡狀態(tài)是指靜止狀態(tài)和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所以(1)空處應填入“勻速直線運動”。
(2)[2]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所以(2)空處應填入“不受力”。
(3)[3]當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時,物體處于非平衡狀態(tài),所以(3)空處應填入“受非平衡力”。
19. c bd形變相同 變小
【詳解】(1)[1]橡皮膜c下方有水,會受到向上的壓強,故觀察c。
(2)[2]由題,需要找同深度的橡皮膜,為bd,所以現(xiàn)象是bd形變相同。
(3)[3]不斷增大塑料盒浸沒后的深度,壓強增大,橡皮膜發(fā)生形變,盒子體積變小,根據F浮=ρgV排,浮力減小。
20. 不考慮 鉤碼的數(shù)量 釋放瞬間
【詳解】(1)[1]小卡片的重力比較小,可以不考慮重力對實驗的影響。
(2)[2][3]在線的兩端掛上鉤碼的作用是使兩個拉力的方向相反,可通過調整鉤碼的數(shù)量來改變拉力的大??;將小卡片轉過一個角度,兩個拉力不在同一直線上,松手后紙片釋放瞬間不能平衡,設計此實驗步驟的目的是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是否平衡。
21. 使小車到水平速度相同 ① 不需要
【詳解】(1)[1]每次都讓小車在斜面上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是為了保證小車在水平面上開始運動時速度相同。
(2)[2]小車在光滑水平面上運動不受阻力作用,會維持原來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圖乙中,圖像①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故其中可表示水平面光滑的是①。
[3]小車在光滑水平面上運動時,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但小車仍然運動,說明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
22. AD 等于
【詳解】(1)[1]驗證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是否與物體的密度有關,根據控制變量法,應控制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物體的種類相同,故小雨應該選取圖中的BE和AD進行對比。
(2)[2]由圖中步驟BE可知,銅塊完全浸沒時受到的浮力
由圖中步驟AD可知,鐵塊完全浸沒時受到的浮力
故銅塊受到的浮力等于鐵塊受到的浮力。
23. 彈性形變 變小 不是
【詳解】[1]用腳蹬彈力帶,彈力帶因發(fā)生彈性形要恢復原狀,而會對小明施加一個力的作用。
[2]隨著小明身體上升,彈力帶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程度變小,所以對小明施加的壓力變小。
[3]此時小明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彈力帶對他向上的支持力,單杠對小明向上的拉力,所以單杠對小明的拉力與小明受到的重力不是一對平衡力。
24. 變小 不變 20
【詳解】[1]打磨過程中塑料上喙塑料的含量變少,質量變小。
[2]打磨過程中塑料上喙的質量變小,體積變小,密度不變。
[3]從塑料上喙到金屬鈦上喙,質量增加68g,已知ρ塑料=1.1×103kg/m3,ρ鈦=4.5×103kg/m3,立立上喙的體積V滿足
立立上喙的體積為
25.
【詳解】籃球在空中飛行時受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點在籃球的重心,故過籃球的重心作豎直向下的有向線段,旁邊標記:G=6N,如下圖所示:
26.
【詳解】由圖可知,小球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浮力,因為小球在水中做加速運動,所以浮力大于重力,作用點在物體的重心上,如下圖:
27.
【詳解】由圖可知旅行包B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支持力,處于平衡狀態(tài),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作用點在B的重心,如下圖所示:
28.(1)120N;(2)不會;(3)用重錘線或水平儀檢測
【詳解】解:(1)由可知,展品受重力
(2)把展品放到水平臺面上,展品對臺面的壓強
展品對臺面的壓強小于臺面能承受的最大壓強,故臺面不會被壓壞。
(3)可以用重錘線或水平儀檢測臺面是否水平。
答:(1)展品所受重力為120N;
(2)臺面不會被壓壞;
(3)見解析。
29. 二力平衡 ①② 壓力相同,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接觸面積 不變 不一定 輪胎上加鏈條或冰面上撒細沙
【詳解】(1)[1]實驗時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它沿長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則物體在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可知,水平方向上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2)[2]實驗序號①②中,長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木塊放置的方式相同,拉動木塊的個數(shù)不同,即木塊對長木板的壓力不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同,則木塊受到的摩擦力不同,故可以用①②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否和物體所受的壓力有關。
(3)[3]實驗序號②③中,木塊的放置方式相同,木塊對長木板的壓力大小相同,②長木板表面更粗糙,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更大,受到的摩擦力更大,故由②③可得到結論:壓力相同,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4]實驗序號③④中,長木板的粗糙程度相同,木塊對長木板的壓力大小相同,木塊的放置方式不同,木塊與長木板的接觸面積不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相同,受到的摩擦力相同,故可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無關。
(4)[5]在圖甲裝置中,木塊在運動過程中所受拉力突然變大加速拉動木塊運動,長木板的粗糙程度、木塊對長木板的壓力大小均不變,所以木塊所受的滑動摩擦力也不變。
(5)[6]圖乙中,拉動長木板,木塊靜止,木塊始終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力平衡,可以用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表示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所以圖乙實驗中不一定要勻速拉動長木板。
(6)[7]根據實驗結論可知:當壓力一定時,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當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汽車在冰雪路面行駛出現(xiàn)打滑現(xiàn)象,可以增大車輪與路面接觸的粗糙程度,如在輪胎上加鏈條或冰面上撒細沙。
30. 轉換法 深度 無關 密度 深度 ① B
【詳解】(1)[1]液體產生的壓強作用在玻璃管下方的橡皮膜上,使得橡皮膜向下鼓,橡皮膜向下鼓出的程度越大,說明液體產生的壓強越大,因此實驗中可以通過薄膜鼓起的程度來反映液體壓強的大小,這種方法叫轉換法。
[2]圖甲中,三支玻璃管內裝有的水的質量、重力、體積和深度都不同,三支玻璃管薄膜鼓起的程度不同,因此猜想:液體的壓強大小可能與液體的質量、重力、體積或深度有關。
(2)[3] 圖乙中,2號管和4號管所裝液體的質量、重力、體積都不相同,而兩管薄膜鼓起的程度相同,說明兩管中液體產生的壓強相等,因此可得:液體壓強的大小與液體的質量、重力、體積都無關。
(3)[4]圖丙中,5號管和2號管的液柱長度相等,即液體的深度相同,5號管是鹽水,2號管是水,兩管中液體的密度不同,則利用5號管和2號管可探究液體壓強與液體的密度之間的關系。
(4)[5]為了探究液體長度對液體壓強的影響,選用2號管和6號管進行實驗,由于液體產生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關,因此在6號管水柱比2號管水柱長度更大的情況下,實驗時需控制兩管水柱的深度相等。
(5)[6]圖丁中要探究液體內部同一深度不同方向壓強大小,所以不能改變壓強計探頭所處的深度,需要改變的是探頭在同一深度的方向。②為壓強計的固定處,最好是不轉動②,否則容易改變探頭所處的深度;③是探頭所在的位置,最好不轉動③,因為③處于液體中,用手轉動,手容易沾有水造成誤差;最方便的是直接轉動①即可在不改變壓強計探頭深度的情況下,改變探頭的方向。
[7]比較圖戊A、B,由可知,B容器中水的深度更大,容器底受到的液體壓強更大;比較圖戊B、C,由可知,B容器中液體的密度更大,容器底受到的液體壓強更大,故三個容器中,底部所受液體壓強最大的是B。
31. 向左調 54 1.125×103 A 挖成空心(刻成船型) 浸沒
【詳解】(1)[1]天平使用前要調平,由圖甲可知,此時分度盤上的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則應向左調節(jié)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
(2)[2][3]如圖丙所示,量筒內水的體積為
V=48mL=48cm3
如圖丁所示,雞蛋的質量為
m=50g+4g=54g
雞蛋的密度為
(3)[4]由測量數(shù)據可知,雞蛋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即體積相同時,雞蛋的質量比水的質量大,因此描出的點是A。
(4)[5]②用小刀將馬鈴薯掏成空心的,放入量筒中,使其處于漂浮狀態(tài),記下量筒水面到達的刻度V2;馬鈴薯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相等,浮力等于馬鈴薯排開水的重力,即
G薯=F浮=G排=ρ水g(V2-V1)
馬鈴薯的質量為
m薯=ρ水(V2-V1)
③[6]將馬鈴薯浸沒在水中,記下量筒水面到達的刻度V3。
④[7]馬鈴薯的體積為
V薯=V3-V1
馬鈴薯的密度為
32. A 變小 等于零 先向上再下落 1kg/m3
【詳解】(1)[1] A.空氣受熱后體積膨脹,熱空氣比同體積的冷空氣輕,熱空氣會上升,熱氣球、孔明燈就是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升空的,故A符合題意;
B.火箭升空是依靠燃料燃燒產生的推力,故B不符合題意;
C.飛機機翼在飛行過程中上下表面產生壓力差,從而產生向上的升力,故C不符合題意;
D.風箏能升空的原理,主要是靠風的推力升揚于空中,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2)[2]由材料可知,“熱氣球受到的空氣浮力可以用阿基米德原理計算,即:FA=ρ空氣gV?!碑敽0紊?,空氣密度減小時,熱氣球受到的浮力也會減小。
(3)[3]熱氣球勻速豎直上升過程中,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力平衡,即其所受的合力為零。
[4]物體隨吊籃一起升空,由于物體具有慣性,所以物體從吊籃中落下時,由于慣性會繼續(xù)上升一段距離,而后由于重力的作用會下落。
(4)[5]熱氣球的球囊、燃燒器、吊籃及攜帶人員、物品的總重力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熱氣球在空中受到的浮力
熱氣球勻速上升,受力平衡,則熱氣球內熱空氣的重力
熱空氣的質量
由可知,球內熱空氣的密度
這是一份2024年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qū)中考二模物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共3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年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qū)中考二模物理試題,共27頁。
這是一份2024年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qū)中考二模物理試題,共27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