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李世民對敢于直諫的魏征的一句評價:“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睔v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業(yè),身邊沒有幾位敢進諫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勸諫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賢明,二要看諫者是否注意了進諫的藝術(shù),使“良藥”既“爽于口”,又“利于病”。
戰(zhàn)國時齊威王非常幸運遇到了這樣一位賢臣--——鄒忌。
鄒忌諷
齊王納諫
《戰(zhàn)國策》
《戰(zhàn)國策》又叫《國策》, 是記載戰(zhàn)國歷史的國別體史書。西漢末年,劉向根據(jù)戰(zhàn)國時事的記錄整理而成。
《戰(zhàn)國策》分為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wèi)、中山等12國國策。記載公元前453年—前209年共245年史實。是研究戰(zhàn)國時期歷史的重要資料。“戰(zhàn)國”一詞,即源于此。
劉向(約前77年—前6年)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蘇沛縣)人。西漢經(jīng)學(xué)家、目錄學(xué)家、文學(xué)家。劉向一生著述頗豐,對保存我國古籍文獻做出過重要貢獻。 他留下了多少部歷史、文學(xué)名著?《戰(zhàn)國策》《說苑》《列女傳》……
“鄒忌諷 納諫”
諷——諷諫,用暗示、比喻之類的方法,委婉地規(guī)勸。 (用含蓄的話勸說或指責(zé))。
鄒 忌 諷 齊 王 納 諫
鄒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fù)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br/>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 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議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br/>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鄒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
譯文:鄒忌身高八尺多,容貌光艷美麗。有一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著鏡子,對他的妻子說:“我跟城北的徐公誰美?”他的妻子說:“您美極了,徐公怎么比得上您呀!”
“我與城北徐公孰美”的倒裝
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fù)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譯文: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美男子。鄒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又問他的妾說:“我和徐公誰美?”妾說:“徐公怎么比得上您呢!”
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譯文:第二天,有位客人從外邊來,鄒忌跟他坐著聊天,問他:“我和徐公誰美?”客人說:“徐公不如您美?!?br/> 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
又過了一天,徐公來了,鄒忌仔細地看他,自己認為不如他美;再照著鏡子看自己,更覺得遠遠不如徐公。
通“熟”。孰視,仔細地看。
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
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
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br/> 晚上,鄒忌躺在床上思考這件事,說:“我的妻子認為我美,是因為偏愛我;妾認為我美,是因為害怕我;客人認為我美,是因為想有求于我?!?
1、面對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贊美,鄒忌從“不自信”到“暮寢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樣的品質(zhì)?答:不盲目輕信,對別人的褒獎能理智判斷、冷靜思考,能正視自己。(圍繞“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2、針對鄒忌“我孰與城北徐公美?”的問題,妻、妾、客的回答有什么異同?試結(jié)合具體的語句分析說明不同在哪里?答:相同點:贊揚鄒忌比徐公美; 不同點:妻子熱情贊揚鄒忌,反映了妻的偏愛(如“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在家中的地位卑微,因為怕,回答比較敷衍(如“徐公何能及君也”);客因為他的主要目的是有事相求,所以回答用了一個陳述句,比妾的反問句,語氣更輕(如:“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于是,鄒忌上朝去見威王,說:“我確實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墒?,的我妻子偏愛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有求于我,都認為我比徐公美。
齊威王嬰齊,齊桓公之子。在位三十七年,知人善任,改革政治,是個較有作為的國君。
如今的齊國,有方圓一千多里的國土,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后妃和身邊的親信沒有不偏愛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沒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國的人沒有不求于大王的:由此看來,您受的蒙蔽很深了。”
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3、鄒忌認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簡要概括。?答:因為齊王身邊的人阿諛奉承(私王、畏王、有求于王),不可能聽到真實的情況。4、“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痹诒磉_上的有什么作用?答:使用排比句,營造了一種步步逼近的語勢,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給人以無可辯駁的感覺,有力地論證了中心論點。(從語勢與論證關(guān)系上談即可)
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議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br/> 齊威王說:“好!”就下了一道命令:“所有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夠當(dāng)面指責(zé)我的過錯的,得上等獎賞;書面勸諫我的,得中等獎賞;能在公共場所指責(zé)、議論我過失,并傳到我耳朵的,得下等獎賞?!?br/>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命令剛下達,許多大臣都來進諫,門前庭院像集市一樣;幾個月后,有時偶而還有人進諫;一年以后,即使想要說,也沒有什么可說的了。
門前和庭院像集市一揚熱鬧
?6、“王曰‘善’?!闭埬憬Y(jié)合文意品析“善”字的表達作用。?答:一是說明鄒忌藝術(shù)的進諫,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二是說明齊威王善于納諫。?7、齊威王下令后,進諫者由“門庭若市”到“時時而漸進”,再到“無可進者”,這種變化說明了什么?
答:齊王納諫后,朝政的弊端越來越少。(或齊王納諫后,需要改進的地方越來越少。? )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燕、趙、韓、魏等國聽說了這件事,都到齊國來朝見。這就是人們說的在朝延上戰(zhàn)勝了敵國。
8、“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中的“此”指代什么?“戰(zhàn)勝于朝廷”的意思是什么?答:“此”指代“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這種情況。“戰(zhàn)勝于朝廷”是指內(nèi)政修明,不必用兵就能使別的國家畏服。
9、俗話說:“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本文中的鄒忌的忠言并不逆耳,齊威王痛快地接受了你怎樣看待這一問題?答:勸誡別人要看對象,有人適合聽順耳之言,有人則非逆耳之言不起作用,但在多數(shù)情況下,我們一定要講究勸誡方式。既然是給別人提建議或意見,又希望被別人接受,最好選擇一種讓人愉快的方式,因而忠言未必逆耳。
?10、請簡要分析文中兩個人物的形象特點。答:A鄒忌:(1)能保持清醒的頭腦,發(fā)現(xiàn)問題并分析思索;(2)在政治上有除弊革新的責(zé)任感,敢于堅持真理;(3)有善于運用能啟發(fā)人、使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擺事實,講道理,說服對方。 B、齊威王:心胸寬闊,氣度宏大,知錯能改的賢明君主。有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的決心。
中國歷史上不乏忠臣進諫的故事,
但他們的命運卻各不相同:
比干勸商紂王不要沉湎酒色而被挖心;屈原勸楚懷王連齊抗秦而被放逐;吳子胥勸夫差不要輕信勾踐而被殺;白居易因直言極諫,貶江州司馬;韓愈諫迎佛骨,“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但鄒忌勸諫齊威王卻收到了很好的成效。這是什么原因?
設(shè)喻----設(shè)置或借用一個寓言、故事或自然現(xiàn)象來說明一個抽象的道理。
?方式一:設(shè)置一個故事來說明一個道理
?方式二:借用乙事物比方甲事物來說明一個二者共同蘊涵的道理
本文篇幅短小,妙趣橫生,采用了一種奇特的三疊排比的結(jié)構(gòu)樣式,找出本文的“三”
前后呼應(yīng),上下關(guān)照,層層推進,句 式整散錯落有致,讀來瑯瑯上口。
(1)鄒忌有三問: 問其妻:“我孰與成北徐公美?” 問其妾:“吾孰與徐公美?” 問其客:“吾與徐公孰美?”(2)其妻、妾、客先后有三答: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3)鄒忌解蔽,當(dāng)晚有三思 :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4)鄒忌入朝見威王,有三比:
結(jié)論: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5)齊王納諫,下令有三賞: 面刺 上賞; 書諫 中賞; 謗譏 下賞
(6)納諫之后,齊國有三變: 初 門庭 若市; 數(shù)月 間進; 期年 無可進。
也許是無意為之的巧合,作者把整個故事組成了“三疊排比”的奇特結(jié)構(gòu),敘事如江水東下,十分暢達,并且前后呼應(yīng),上下關(guān)照,使文章具有一線貫穿、曉暢淋漓的特點。這樣的結(jié)構(gòu),不僅使文章從全文來看有一種整齊的美,而且使其內(nèi)在韻律有一種進行曲般的節(jié)奏美。這樣寫,看來有些過于理想化,但仔細斟酌,卻又完全合乎事理,合乎發(fā)展規(guī)律。
請找出本文詞類活用的例子
吾妻之美我者妾之美我者客之美我者 美,這里是形容詞活用做動詞, 意思是“以……為美”
朝服衣冠。 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服:名詞用作動詞?! 按┐鳌甭劊菏箘佑梅?, 使……聽到
二.一詞多義1、朝服衣冠 入朝見威王 皆朝于齊2. 時時間進 又何間焉3. 吾妻之美我者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4. 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不宜偏私,使內(nèi)外異法也。
5、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6、受上賞 上書諫寡人者
7、乃下令 受下賞
8、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門庭若市
9、鄒忌修八尺有余 欲有求于我也
(通 “又”連接整數(shù)和零數(shù))
比較下面幾個“朝”字的意思
朝服衣冠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 于是入朝見威王
zhā 早晨朝拜、拜見朝廷
比較下列“修”字的意思
乃重修岳陽樓 外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修政理 鄒忌修八尺有余
修建、整修 治理高、長
比較下列“善”字的意思
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京中有善口技者王曰:“善”
善事好(長處)擅長好,表示同意
比較下列“間”字的讀音和意思
時時而間進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立有間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jiàn 間或、偶爾jiàn 參與jiàn 夾雜jiàn 一會兒 jiàn 暗中,暗暗地
1.鄒忌/修八尺/有余 鄒忌/修/八尺有余2.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3.王之蔽/甚矣! 王之/蔽甚矣!4.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 √× √√ ×× √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糯呐袛嗑洳挥门袛嘣~,而用“……者……也”。
找出本文三個表示比較的句子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吾孰與徐公美?吾與徐公孰美?還可以是:我孰與徐公?——總之,“孰與”表示比較。
用原文回答問題。(1)表現(xiàn)鄒忌為何在與徐公比美時不自信的句子是: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2)鄒忌從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啟發(fā)的句子是: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3)鄒忌勸諫齊王的原因的句子是:王之蔽甚矣(4)作者發(fā)表議論的句子是: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這是一份中職語文語文版(中職)基礎(chǔ)模塊 上冊雨霖鈴 柳永教課ppt課件,共1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關(guān)于離愁,詞人生平,宋詞婉約派,名家誦讀,名句解析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語文版(中職)基礎(chǔ)模塊 上冊越中覽古 李白課文配套課件ppt,共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越中覽古,知人論世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職語文語文版(中職)基礎(chǔ)模塊 上冊三 幽徑悲劇 季羨林課文配套課件ppt,共2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重點字詞,整體感知,藤蘿就是真善美的化身,對比突出其悲,幽徑之美,這不僅是藤蘿的悲劇,魯迅先生說,走進大師心靈深處,課堂小結(jié),悲劇反思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