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板塊予以穩(wěn)固與加強。將語文知識點可劃分為:
(1)漢語拼音、漢字、詞語、句子、標(biāo)點符號; (2)閱讀;
(3)口語交際和寫作三大模塊來逐一攻破是很有必要的。
2、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挖掘方法,舉一反三。
3、勤閱讀、廣積累。上述的兩種方法都是很容易學(xué)習(xí)和掌握的,也經(jīng)得起實踐的檢驗。
小升初文言文閱讀
04.理解文言文常見虛詞的含義(一)
【思維導(dǎo)圖】
【知識要點】
一、文言文虛詞
文言虛詞主要包括:代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需準(zhǔn)確掌握常見虛詞“之、其、而、已”等虛詞的一般用法。
二、翻譯方法
1、句意分析法
根據(jù)句子的大意推斷虛詞在語境中的意義和用法。
2、代入檢驗法
文言文的虛詞用法大多是課內(nèi)學(xué)過的。在閱讀和解題時,就可將它的每個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選其中講得通的一項,從而獲得正確答案。
3、交換理解法
如果給出兩個句子,讓同學(xué)們判斷句中某個虛詞的用法是否相同,此時就可以將其中能確定的某句中的虛詞意義和用法代入另一句來理解,看句子是否講得通,如果講得通,那意義和用法就是一樣的,如果講不通,意義和用法就不一樣。
【知識講解】
一、之
1、代詞
(1)作第三人稱代詞。
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為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她(她們)、它(它們)”。
例:①雖與之俱學(xué),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之”指另一個人,譯為他。)
2、助詞
(1)結(jié)構(gòu)助詞,譯為“的”,有些可不譯。
例:①水陸草木之花。(“之”譯為“的”。譯文:水上、陸地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
(2)結(jié)構(gòu)助詞,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例:①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之”是結(jié)構(gòu)助詞,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譯文:我唯獨喜愛蓮花,它從淤泥中長出來,卻不沾染污穢。)
(3)結(jié)構(gòu)助詞,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
例: ①何陋之有?(正常語序:有何陋?“之”是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譯文:有什么簡陋呢?)
(4)結(jié)構(gòu)助詞,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
例:①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之”結(jié)構(gòu)助詞,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譯文: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完一石的糧食。)
(5)音節(jié)助詞。用來調(diào)整音節(jié),無義,一般不譯。
例: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作音節(jié)助詞,無義。譯文:過了很久,狼好像閉上了眼,神情十分悠閑。)
3、作動詞。譯為:到、往
例:①輟耕之壟上。(“之” 到,往。譯文:(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

1、代詞
(1)作第三人稱代詞,可譯為“他(她)”、“他(她)”的、“他們”、“他們的”、“它”、“它們”、“它們的”。
例:①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人稱代詞,他的。譯文:我選擇他好的方面向他學(xué)習(xí),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
(2)指示代詞,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里”。
例:①人不堪其憂。(“其”指示代詞,這、那。譯文:別人都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
(3)也可譯為“其中的”,后一般為數(shù)詞
例:①其一犬坐于前。(“其”,其中。譯文: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前面。)
2、副詞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問、猜度、反詰、愿望等語氣,常和放在句末的語氣詞配合。
可譯為“大概”、“或許”、“可要”、“恐怕”、“怎么”、“難道”等,或省去。
例:①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前一個“其”譯為“難道”,后一個“其”譯為“恐怕”。譯文: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大概是真的不認(rèn)識千里馬吧。)
3、連詞,表示假設(shè),可譯為“如果”
例:①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zhì)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爾。(“其”表示假設(shè)。譯文:他們的學(xué)業(yè)(還)不精通,德行(還)有不具備的,(那就)不是(他的)智力低下,而是(他的)思想不像我那樣專注罷了。
4、連詞,表示選擇,譯為“是……還是……”
例:①其正色邪?其遠(yuǎn)而無所至極邪?(“其”連詞,表選擇,是……還是……。譯文:是它真正的顏色嗎?還是因為天空高遠(yuǎn)而看不到盡頭呢?)
三、者
1、結(jié)構(gòu)助詞,譯為“……的”、“……的人”、“……的事物”、“……的情況”、“……的原因”等,相當(dāng)于名詞性短語。
例:①居右者椎髻仰面。(“者”,……的人。譯文:位于右邊的撐船者梳著錐形發(fā)髻。)
2、語氣助詞,用在主語之后表示停頓,謂語部分一般用“也”字結(jié)尾,起判斷作用。
例:①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者”語氣助詞。譯文: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教授學(xué)業(yè)、解答疑惑。)
【課堂練習(xí)】
一、文言文閱讀
課內(nèi)閱讀。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xué),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1.解釋加點的字。
使弈秋誨二人弈
鴻鵠
為是其智弗若與
思援弓繳而射之
2.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解釋,將序號填在括號里。
之:A.代詞,代指弈秋的教導(dǎo):
B.代詞,代指鴻鵠:
C.助詞,相當(dāng)于“的”:
D.動詞,表示“去、往”的意思。
①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
②一人雖聽之
③思援弓繳而射之
④送孟浩然之廣陵
3.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①雖與之俱學(xué)
②思援弓繳而射之
4.用文中的話說說后一個人“雖與之俱學(xué),弗若之矣”的原因。
5.這篇短文主要說明的道理是
A.學(xué)習(xí)應(yīng)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廢。
B.學(xué)習(xí)應(yīng)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C.學(xué)習(xí)應(yīng)不怕困難,知難而進。
閱讀下面的小古文,完成后面的習(xí)題。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吳王欲伐①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②者死!”舍人③有少孺子④者,欲諫不敢,則懷操⑤彈于后園,露沾其衣,如是⑥者三旦。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⑦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⑧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⑨也!黃雀延頸⑩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wù)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后之有患也。”吳王曰:“善戰(zhàn)!”乃罷其兵。
(選自《說苑?正諫》,有改動)
注釋:①伐:攻打,討伐。當(dāng)時吳王一心想攻打楚國,卻從未想過提防越國。②諫:勸諫,規(guī)勸。③舍人:侍從。④少孺子:人名,生平不詳。⑤操:拿著。⑥如是:像這樣。⑦高居悲鳴:在高高的地方發(fā)出悲哀的叫聲。⑧委身曲附:弓著身子趴在樹枝上。⑨傍:旁邊。⑩延頸:伸長脖子。?顧:考慮。
1.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
①欲諫不敢
②乃罷其兵
2.下列對加點詞“其”的理解,不正確的是哪一項?
A.園中有樹,其上有蟬(指園中的樹)
B.不知螳螂在其后也(指樹上的蟬)
C.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指黃雀旁的螳螂)
D.此三者皆務(wù)欲得其前利(指蟬、螳螂、黃雀三者)
3.請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此三者皆務(wù)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后之有患也。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xí)。
有父子二人,居小村,營①果園。父病后,子不勤耕作,園漸荒蕪。一日,父病危,謂②子曰:“園中有金。”言訖③而逝。子翻地尋金,無所得,甚悵然④。而是年秋,園中葡萄、蘋果之屬⑤皆大豐收。子始悟父言之理。
注釋:①營:建造,經(jīng)營。②謂:告訴,說。③訖:完結(jié),終了。④悵然:失望,不如意。⑤屬:類,類別。
1.根據(jù)你的理解,請給文章擬個題目,下列最合適的是( )
A.父子二人
B.園中有金
C.果園
2.對下列加點字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子不勤耕作(勤于)
B.而是年秋(是的,的確)
C.子始悟父言之理(領(lǐng)悟、明白)
3.“子始悟父言之理?!毕胍幌耄闹械膬鹤哟藭r會對逝去的父親說些什么呢?

小古文閱讀。
性緩
人性緩,冬日共人圍爐,見人裳尾為火所燒,乃曰:“有一事,見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言又恐傷君。然而言是耶?不言是耶?”人問何事,曰:“火燒君裳。”其人遽(jù)收衣而怒曰:“何不早言?”曰:“我道君性急,果然。”
——《清明笑話集》
1.“欲言恐君性急”中的“欲”指的是
A.欲望B.需要C.將要D.想要
2.“我道君性急,果然?!边@句話是說
A.我就知道你是個急性子,果真這樣。
B.我和你說了不要著急,你還是急了。
C.我果然猜到了你心疼衣服。
D.我早知道就不告訴你了,果然你罵我了。
3.這則故事諷刺了現(xiàn)實生活中的哪類人?
A.性子慢的人。
B.生活中看人笑話的人。
C.性子急躁的人。
D.生活中不知輕重緩急的人。
閱讀。
楊億巧對
寇萊公①在中書②。與同事戲作對子:“水底日為天上日?!蔽从袑?,而會③楊大年④適來白⑤事,因請其對,大年應(yīng)聲曰:“眼中人是面前人。”一坐稱為好對。
【注釋】①寇萊公:即寇準(zhǔn),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萊國公。②中書:即中書省。寇準(zhǔn)當(dāng)時擔(dān)任宰相。③會:適逢,恰巧。④楊大年:即楊億,當(dāng)時的文學(xué)家。⑤白:報告
1.聯(lián)系上下文,寫出加點字詞的意思。
①水底日為天上日 為:
②因請其對 其:
③大年應(yīng)聲曰 應(yīng)聲:
2.借助注釋,寫出“會楊大年適來白事”這一句話的意思。

3.這個故事中的楊大年稱得上文學(xué)家嗎?請從文中找出兩個理由來說明。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xí)。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xué),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
曰:非然也。
——《學(xué)弈》
1.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解釋下列詞語。
①通國之善弈者也 善:
②使弈秋誨二人弈 誨:
③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 鴻鵠:
④思援弓繳而射之 之:
⑤其一人專心致志 其:
⑥弗若之矣 弗:
2.翻譯下面的語句。
①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②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3.你從《學(xué)弈》這個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
曹沖稱象
曹沖生五六歲,智意①所及,有若②成人之智。時孫權(quán)曾致巨象,太祖③欲知其斤重,訪④之群下⑤,咸莫能出其理⑥。沖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⑦??芍!碧鎼偅词┬孝嘌?。
[注釋]①智意:智慧。②若:相仿。③太祖:曹操。④訪:詢問。⑤群下:手下群臣。⑥出其理:想出稱象的辦法。⑦校(jià):比較。⑧施行:按這個辦法做。
1.解釋下列句子中帶點字的意思。
(1)咸莫能出其理:
(2)置象大船之上:
2.與“有若成人之智”中“之”字意思相同的是( )
A.訪之群下B.置象大船之上C.稱物以載之
3.曹沖所稱的象是哪里來的?以下答案正確的是( )
A.曹操帶來的B.孫權(quán)送的
C.曹操的手下群臣送來的D.是孫權(quán)送來的
文言文閱讀。
猴弈
西蕃①有二仙,弈于山中樹下。一老猴子樹上日窺其運子之法,因得其巧。國人聞而往觀,仙者遁去,猴即下樹與人弈,遍國中莫之勝。國人奇之,獻于朝②。上詔③,征能弈者與之較,皆不敵?;蜓?,楊靖善弈。時楊靖以事系為于獄,詔釋出之。靖請以盤盛桃,置于猴前。猴心牽于桃,無心弈,遂敗。
注釋:①西蕃:古代對西城帶的泛稱。 ②朝:朝廷。③上詔:皇帝下詔書。④系:拘囚。
1.下列句子中的“之”在文中分別指誰?
詔釋出之
征能弈者與之較
2.下列句子停頓合適的一句是( )
A.一老猴/于樹上/日窺/其運子之法。
B.國人/聞而往觀,仙者遁/去。
C.猴即下樹/與人弈,遍國中莫/之勝。
D.靖/請以盤盛/桃,置/于猴前。
3.“國人奇之,獻于朝”時,他會如何介紹這只奇猴呢?
國人: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xí)。
愚人食鹽
昔有愚者,適友人家,與主人共食,嫌淡而無味。主人既聞,乃益鹽。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緣有鹽故?!北∧褐良遥敢丫呤场S奕嗽唬骸坝宣}乎?有鹽乎?”母出鹽而怪之,但見兒唯食鹽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鹽中。”愚人食鹽不已,味敗,反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過則非唯無益反害之。
【注釋】①適:到……去 ②具:準(zhǔn)備、置辦 ③味?。嚎谖稊? ④患:害 ⑤非唯:不僅。唯:只
1.給下面的句子斷句,停頓處用“/”劃開。(限斷兩處)
天 下 之 事 皆 然 過 則 非 唯 無 益 反 害 之
2.解釋下列加點字詞的意思。
昔有愚者( ) 所以美者( ) 母出鹽而怪之( )
3.翻譯下列句子。
①薄暮至家,母已具食。

②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鹽中。

4.愚人的“愚行”表現(xiàn)在哪里(用原文回答)?

5.從這則故事中你獲得了哪些啟發(fā)呢?(不少于兩個)
啟發(fā)一:
啟發(fā)二:
文言文閱讀。
月攘一雞
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痹唬骸罢垞p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后已?!比缰浞橇x,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意思。
(1)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 (2)或告知曰
(3)然后已 (4)請損之
2.用現(xiàn)代文翻譯下面的句子。
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3.這個故事給你什么啟示?說說你的看法。

閱讀與思考。
動筒①嘗于國學(xué)②中看博士論難③云:“孔子弟子達(dá)者有七十二人。"動筒因問曰:“達(dá)者七十二人,幾人已著冠④?幾人未著冠?”博士曰:“經(jīng)傳無文。”動筒曰:“先生讀書,豈合⑤不解孔子弟子著冠有三十人,未著冠者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據(jù)何文,以知之?”動筒曰“《論語》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豈非七十二人?”坐中大笑。博士無以對。
注釋:
①動筒:人名。②國學(xué):京師官學(xué)的通稱。③論難:針對對方的論點進行辯論。
④著冠:成年。⑤豈合:怎么能。
1.解釋下列劃橫線詞。
①嘗于國學(xué)中看博士論難 嘗:
②達(dá)者七十二人 達(dá):
③經(jīng)傳無文 文:
④博士無以對 對:
2.將下列文言文語句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
(1)據(jù)何文,以知之?

(2)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3.動筒的說法為什么引人大笑?
答:
4.請舉動筒或博士(任選)角度,談?wù)劷o你的啟示。
答:
閱讀
某地有一犬①,能以主人所寄信,送入路旁之郵筒。一日,以數(shù)函②令往投入,乃銜其一而返③。取視之,則以未貼郵票故也。
注釋:①犬:狗 ②函:信件 ③返:回來
1.聯(lián)系上下文,給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選擇正確的解釋。
(1)送入路旁之郵筒。( )
(2)取視之。( )
A.封套 B.信件 C.的 D.代指犬
2.聯(lián)系上下文,解釋下列字詞。
(1)一犬: (2)數(shù)函:
3.解釋下列句子。
某地有一犬,能以主人所寄信,送入路旁之郵筒。

4.狗為什么會“銜其一而返”?

閱讀文言小故事,回答問題。
湖州顏氏,夫婦出傭,留五歲女守家。溺門前池內(nèi)。家有畜犬,入水負(fù)至岸,復(fù)狂奔至傭主家,作呼導(dǎo)狀。顏驚駭歸家,見女伏地,奄奄氣息,急救乃蘇。
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入水負(fù)至岸 負(fù):
復(fù)狂奔至傭主家 復(fù):
2.“溺門前池內(nèi)”這句話的意思是( )
A.顏氏在門前池內(nèi)溺水了。
B.家犬在門前池內(nèi)溺水了。
C.五歲小女在門前池內(nèi)溺水了。
3.這則文言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是( )
A.顏氏出傭。B.幼女溺水。C.家犬救女。
課外閱讀。
今者臣來,見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駕①,告臣曰:“我欲之②楚?!背荚唬骸熬瑢⑥蔀楸泵??”曰:“吾馬良?!背荚唬骸榜R雖良,此非楚之路也?!痹唬骸拔嵊枚唷!背荚唬骸坝秒m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③善。”此數(shù)者愈善,而離楚愈遠(yuǎn)耳!
[注釋]①持其駕:拿著韁繩,駕著他的車子。②之:動詞,到……去。③御者:駕車的仆夫。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
①我欲之楚。
②吾馬良。
③吾用多。
④此數(shù)者愈善,而離楚愈遠(yuǎn)耳!
2.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

②此數(shù)者愈善,而離楚愈遠(yuǎn)耳!

3.成語“ ”出自本文,比喻 。
4.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讀讀下面的小古文,完成練習(xí)。
揠苗助長
宋人有mǐn閔①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②歸,謂③其人曰:“今日?、芤?!予⑤助苗長矣!”其子qū趨⑥而往視之,苗則gǎ槁⑦矣。
【注釋】①[閔]同“憫”,擔(dān)心,憂慮。②[芒芒然]疲倦的樣子。③[謂]告訴。④[病]筋疲力盡。⑤[予]我。⑥[趨]快步走。⑦[槁]草木干枯。
1.文中“芒芒然歸”中的“歸”的意思是( )
A.歸還B.返回C.屬于D.由(誰負(fù)責(zé))
2.文中“趨而往視之”中的“之”指的是( )
A.宋人B.其子C.禾苗D.往
3.宋人“今日病矣”的原因是“ ”。(用文中的語句回答)。
4.如果你是故事中宋人的兒子,看到“苗則槁矣”,回家后會對父親說些什么呢?

課外閱讀。
諸葛恪得驢
諸葛①字元遜②,瑾③之長子也。恪父瑾面長似驢。一日,孫權(quán)大會④群臣,使人牽一驢入,長檢其面,題⑤曰:諸葛子瑜。恪跪曰:“乞請筆益兩字?!币蚵犈c筆。恪續(xù)其下曰:“之驢。”舉坐歡笑。權(quán)乃⑥以⑦驢賜恪。
注釋:①?。簁è ②遜:xùn ③瑾:jǐn,指諸葛瑾,字子瑜,諸葛亮之兄。④會:聚集,會合。⑤題:書寫,題寫。⑥乃:于是。
1.聯(lián)系上下文,猜猜句中加點字的意思。
(1)面長似驢 (2)乞請筆益兩字
2.理解句子的意思。
權(quán)乃以驢賜恪。

3.諸葛恪和楊氏之子共同的特點是 ,為了寫出諸葛恪的這一特點,作者除了選用典型事例進行描寫外,還寫了群臣的反應(yīng)“舉坐歡笑”,從 (描寫方法)反映了諸葛恪的特點。

相關(guān)試卷

小升初語文文言文專題03 文言文實詞的詞類活用(教師版+學(xué)生版):

這是一份小升初語文文言文專題03 文言文實詞的詞類活用(教師版+學(xué)生版),文件包含小升初文言文閱讀-03文言文實詞的詞類活用教師版docx、小升初文言文閱讀-03文言文實詞的詞類活用學(xué)生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31頁, 歡迎下載使用。

小升初語文文言文專題02 常見文言實詞的含義(教師版+學(xué)生版):

這是一份小升初語文文言文專題02 常見文言實詞的含義(教師版+學(xué)生版),文件包含小升初文言文閱讀-02常見文言實詞的含義教師版docx、小升初文言文閱讀-02常見文言實詞的含義學(xué)生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35頁, 歡迎下載使用。

小升初語文文言文專題01 理解內(nèi)容翻譯技巧(教師版+學(xué)生版):

這是一份小升初語文文言文專題01 理解內(nèi)容翻譯技巧(教師版+學(xué)生版),文件包含小升初文言文閱讀-01理解內(nèi)容翻譯技巧教師版docx、小升初文言文閱讀-01理解內(nèi)容翻譯技巧學(xué)生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39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專題05理解文言文常見虛詞的含義(二)-2024小升初文言文備考專題指南(全國通用)

專題05理解文言文常見虛詞的含義(二)-2024小升初文言文備考專題指南(全國通用)

專題04文言文常考虛詞的含義-2024小升初文言文備考專題指南(全國通用)

專題04文言文??继撛~的含義-2024小升初文言文備考專題指南(全國通用)

專題02常見文言實詞的含義-2024小升初文言文備考專題指南(全國通用)

專題02常見文言實詞的含義-2024小升初文言文備考專題指南(全國通用)

小升初常見課外文言文實詞、通假字及虛詞總結(jié).

小升初常見課外文言文實詞、通假字及虛詞總結(jié).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rèn)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xí)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小升初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xí)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xí)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