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
1.我國在科技上不斷取得重大成果。下列各項中使用的材料不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的是( )
A.AB.BC.CD.D
2.下列污染現(xiàn)象主要與有關的是( )
A.水華B.臭氧層空洞C.酸雨D.白色污染
3.實驗室中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氫氟酸保存在棕色玻璃試劑瓶中
B.用剩的白磷放回盛有水的廣口瓶中
C.燒堿溶液保存在玻璃塞試劑瓶中
D.濃硝酸保存在帶橡膠塞的棕色細口瓶中
4.使用下列裝置給液體升溫時,將化學能轉化為熱能的是( )
A.太陽能熱水器B.熱水壺
C.天然氣燃燒D.冷水與熱水傳遞熱量
5.下列事實可以用同一原理解釋的是( )
A.、均能使品紅溶液褪色
B.S與鐵、銅反應均生成低價態(tài)硫化物
C.晶體、碘固體受熱均能變成氣體
D.與、在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共存
6.蔗糖與濃硫酸發(fā)生作用的過程如下圖所示:
下列關于該過程的分析錯誤的是( )
A.過程中蔗糖分子發(fā)生了化學鍵的斷裂
B.過程②固體體積膨脹,體現(xiàn)了濃硫酸的酸性
C.過程①白色固體變黑,主要體現(xiàn)了濃硫酸的脫水性
D.過程中產(chǎn)生能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氣體,體現(xiàn)了濃硫酸的強氧化性
7.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50mL、18.4ml/L濃硫酸與足量銅加熱反應,生成分子的數(shù)目為
B.和充分反應轉移電子數(shù)為
C.常溫下,將2.7g鋁片投入足量的濃硝酸中,鋁失去的電子數(shù)為
D.標準狀況下,與足量的反應,生成的分子數(shù)為
8.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不正確的是( )
A.向溶液中通入氣體:
B.Cu和濃反應生成氣體:
C.溶液中通入過量:
D.少量碳酸氫鈉溶液與足量澄清石灰水混合:
9.下列實驗操作、現(xiàn)象和結論均正確的是( )
A.AB.BC.CD.D
10.下列實驗裝置或操作正確的是( )
A.AB.BC.CD.D
11.反應(放熱)分兩步進行:①(吸熱)②(放熱)能正確表示總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的是( )
A.B.
C.D.
12.實驗室中某些氣體的制取、收集及尾氣處理裝置如圖所示(省略夾持和凈化裝置),僅用此裝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質完成相關實驗,最合理的選項是( )
A.AB.BC.CD.D
13.“價-類”二維圖是研究物質性質的一種方法,圖中a~f表示的均是含硫物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可用硫化亞鐵與稀硝酸反應制取
B.可發(fā)生反應:(未配平)
C.c能使溴水褪色,證明c有漂白性
D.f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
14.將和空氣的混合氣體通入、、的混合溶液中反應回收S,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圖示的轉化中,化合價不變的元素只有銅
B.由圖示的轉化可得出的氧化性的強弱順序是:
C.回收S的總反應為
D.①②③三步均為氧化還原反應
二、填空題
15.化學反應中會伴隨放熱和吸熱的現(xiàn)象,請回答下列問題:
在人體內,與葡萄糖反應生成和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
(1)該反應屬于______(填“放熱”或“吸熱”)反應,斷開氧氣分子中的化學鍵會______(填“放出”或“吸收”)能量,形成H-O鍵會______(填“放出”或“吸收”)能量,反應物的總能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2)某同學進行如下實驗,研究化學反應中的熱量變化。
反應后①中溫度升高,②中溫度降低。由此判斷鋁條與鹽酸的反應是________(填“放熱”或“吸熱”)反應,與的反應是________(填“放熱”或“吸熱”)反應。
(3)①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的還原劑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16.已知:A、B、C、D、E、X是中學常見的無機物,存在如下圖轉化關系(部分生成物和反應條件略去)。
(1)若A為常見的金屬單質,焰色反應呈黃色,X是能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氣體,寫出D→E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為淡黃色粉末,X為非金屬單質,通常為黑色粉末,則1mlA與足量的充分反應時,轉移電子總數(shù)為______________;若X為一種最常見的造成溫室效應的氣體。則鑒別等濃度的D、E兩種稀溶液,可選擇的試劑為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溶液b.氨水c.澄清石灰水d.溶液
(3)若A、B均為氮的常見氧化物,X是Fe,溶液D加入KSCN溶液變紅。
①寫出加熱條件下C的濃溶液與X反應生成D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②檢驗溶液D中還可能存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三、實驗題
17.某實驗小組利用以下裝置制取氨氣并探究氨氣的性質:
(1)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2)裝置B中的干燥劑是______________(填名稱)。
(3)裝置C中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
(4)實驗進行一段時間后,擠壓裝置D中的膠頭滴管,滴入1~2滴濃鹽酸,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5)為防止過量氨氣外溢,需在上述裝置末端增加尾氣吸收裝置,應選用的裝置是______________(填“E”或“F”)。
18.是硫元素中一種重要物質,在生產(chǎn)生活中有重要用途。
(1)某研究小組用如圖裝置進行與溶液反應的相關實驗(夾持裝置已略去)。
①通入足量時C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______________。
②根據(jù)以上現(xiàn)象,該小組同學認為與溶液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
a.寫出與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b.該小組同學向C試管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溶液,若出現(xiàn)白色沉淀,即可證明反應生成了。該做法___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
③為了驗證具有還原性,實驗中可以代替溶液的試劑有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濃硫酸B.酸性溶液C.碘水D.NaCl溶液
(2)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研究的性質:(熔點:為-76.1℃,為16.8℃,沸點:為-10℃,為45℃)
①裝置Ⅰ模擬工業(yè)生產(chǎn)中催化氧化的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②甲同學按Ⅰ、Ⅱ、Ⅲ、Ⅳ的順序連接裝置,裝置Ⅲ中溶液逐漸褪色,生成,同時酸性增強,則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忽略的影響)______________。
③乙同學按Ⅰ、Ⅱ、Ⅳ順序連接裝置,若裝置Ⅳ中有溶液,反應后增重4.8g,則裝置Ⅳ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石英成分是,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故A錯誤;
B.砷化鎵是一種半導體材料,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故B錯誤;
C.聚乙烯纖維是有機材料,不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故C正確;
D.石墨烯由碳元素形成的單質,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故D錯誤;
故選C。
2.答案:C
解析:A.水華是氮磷含量過高引起的,與含氮、磷污水的排放有關,故A不選;
B.制冷劑“氟里昂”等,對臭氧層有很大的破壞作用,會使臭氧層形成空洞,故B不選;
C.酸雨是因為空氣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過多造成的,故C選;
D.塑料的大量使用造成環(huán)境污染,難以降解,造成白色污染,故D不選;
故選:C。
3.答案:B
解析:氫氟酸能與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應,不能用玻璃試劑瓶盛放,A項錯誤;
白磷易自燃,應保存在水中,B項正確;
氫氧化鈉溶液能與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應,不能用玻璃塞,C項錯誤;
濃硝酸能腐蝕橡膠,不能用橡膠塞,D項錯誤。
4.答案:C
解析:A.太陽能集熱器是把太陽能轉化為熱能,故A錯誤;
B.電熱水壺是電能轉化為熱能,故B錯誤;
C.燃燒是放熱反應,是化學能轉化為熱能,故C正確;
D.給液體升溫時是利用溫度高的傳遞到溫度低的溶液,是熱能轉化為熱能,故D錯誤;
故選:C。
5.答案:B
解析:A.二氧化硫與有色物質發(fā)生化合反應,氯水中的次氯酸具有強氧化性而是有色物質漂白,二者漂白原理不同,二氧化硫的漂白不穩(wěn)定,加熱可恢復到原來的顏色,故A錯誤;
B.S與金屬反應生成相應的硫化物,由于S的氧化性不是很強,與變價金屬反應時生成金屬低價態(tài)硫化物,故B正確;
C.固體碘受熱是升華,晶體不穩(wěn)定受熱分解,屬于化學變化,不是升華,故C錯誤;
D.與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是因為有強氧化性而有較強的還原性,兩者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與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是因為與發(fā)生反應,結合生成弱電解質HClO,故D錯誤;
故選:B。
6.答案:B
解析:A.蔗糖發(fā)生化學反應,發(fā)生了化學鍵的斷裂,故A正確;
C.濃硫酸將蔗糖中H原子、O原子按2:1比例以的形成脫除,白色固體變黑,體現(xiàn)濃硫酸的脫水性,故C正確;
D.濃硫酸脫水過程中生成的使品紅溶液褪色,濃硫酸發(fā)生還原反應生成二氧化硫,體現(xiàn)了濃硫酸的強氧化性,故D正確;
故選:B。
7.答案:B
解析:
8.答案:A
解析:A.亞硫酸鋇會溶于鹽酸中,所以和不反應,故A不正確;
B.Cu和濃反應生成硝酸銅、二氧化氮和水,離子方程式為:,故B正確;
D.少量碳酸氫鈉溶液與足量澄清石灰水混合,以少的確定多的,碳酸氫鈉完全反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故D正確;
故答案為:A。
9.答案:A
解析:B.取話量固體于試管中,滴入少量水并用溫度計檢測,碳酸氫鈉溶解、試管內溫度下降,溶于水吸熱,B項錯誤;
C.與氨水不反應,故溶液中加入稀氨水至過量,產(chǎn)生白色沉淀、并逐漸增多,沉淀不會溶解,C項錯誤;
D.取適量濃硝酸于試管中,將灼熱的木炭插入試管中,產(chǎn)生紅棕色氣體,可能是濃硝酸與炭反應生成了、也可能是濃硝酸受熱分解產(chǎn)生了,D項錯誤;
答案選A。
10.答案:D
解析:A.生成的氫氧化亞鐵易被氧化,圖中未隔絕空氣,不能制備氫氧化亞鐵,故A錯誤;
B.氨氣的密度比空氣密度小,應短導管進氣收集氨氣,故B錯誤;
C.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固體,應在燒杯中溶解、冷卻后,轉移到容量瓶中定容,故C錯誤;
D.HCl極易溶于水,打開止水夾,擠壓膠頭滴管,形成噴泉可證明,故D正確;
故選:D。
11.答案:A
解析:由反應(放熱)可知A和B的能量之和大于C。由(吸熱)可知X的能量大于A和B的能量之和;(放熱),X的能量大于C。
12.答案:B
解析:A.濃氨水與氧化鈣混合生成氨氣,氨氣的密度比空氣小,不能使用向上排空氣法,故A錯誤;
B.濃硫酸與亞硫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密度大于空氣,濃硫酸能夠干燥二氧化硫氣體,故B正確;
C.稀硝酸與銅生成的是NO,且二氧化氮和水反應生成NO,不能用水吸收尾氣,故C錯誤;
D.常溫下濃鹽酸和二氧化錳不反應,故D錯誤;
故選:B。
13.答案:D
解析:A.硝酸具有強氧化性,硫化亞鐵與稀硝酸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無法生成,故A錯誤;
B.硫單質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硫化鈉、亞硫酸鈉,得不到二氧化硫和亞硫酸鹽,故B錯誤;
C.將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證明具有還原性,故C錯誤;
D.亞硫酸鹽中S為+4價,可被強氧化劑氧化成硫酸鹽表現(xiàn)還原性,也可與發(fā)生歸中反應生成S單質體現(xiàn)氧化性,故D正確;
故選D。
14.答案:C
解析:A.由圖可知,反應中銅元素、氫元素和氯元素的化合價均沒有發(fā)生變化,故A錯誤;
B.由分析可知,反應③為溶液中的亞鐵離子酸性條件下與氧氣生成鐵離子,反應中鐵元素的化合價升高被氧化,鐵離子是反應的氧化產(chǎn)物,氧元素的化合價降低被還原,氧氣是反應的氧化劑,由氧化劑的氧化性強于氧化產(chǎn)物可知,氧氣的氧化性強于鐵離子,故B錯誤;
C.由分析可知,回收硫的總反應為硫化氫與氧氣反應生成硫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故C正確;
D.由分析可知,反應①為溶液中銅離子與硫化氫反應生成硫化銅和氫離子,反應中沒有元素發(fā)生化合價變化,屬于非氧化還原反應,故D錯誤;
故選C。
15.答案:(1)放熱;吸收;放出;大于
(2)放熱;吸熱
(3);Al
解析:(2)放熱反應,能量由體系傳遞給環(huán)境,環(huán)境溫度升高;吸熱反應,體系從環(huán)境吸收能量,環(huán)境溫度降低。若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則為放熱反應;
(3)HCl、都是易溶于水且易電離的物質,書寫離子方程式需拆成離子形式;反應中Al失電子,作還原劑。
16.答案:(1)
(2)(或);a
(3);取D中適量溶液置于潔凈試管中,滴加幾滴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充分反應后褪色,證明溶液中含有,否則無(或用鐵氰化鉀溶液)
解析:
17.答案:(1)
(2)堿石灰(或生石灰、NaOH固體)
(3)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4)有白煙生成;
(5)E
解析:(1)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氨氣干燥一般用堿石灰(或生石灰、NaOH固體);
(3)氨氣遇水時發(fā)生反應,氨氣遇水呈堿性,可以使?jié)穸吹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
(4)氫氣可以與酸反應,加入濃鹽酸后,揮發(fā)出的HCl與化合,,故有白煙生成;
(5)氨氣極易溶于水,故選用E裝置可有效防止倒吸。
18.答案:(1)溶液由棕黃色變成淺綠色;;不合理;可以將氧化成,干擾實驗;BC
(2);;
解析:(1)具有強氧化性,具有還原性,C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現(xiàn)象為溶液由棕黃色變成淺綠色;
具有強氧化性,能把氧化成,干擾實驗;
要驗證具有還原性,應選擇具有強氧化性且實驗過程中有明顯實驗現(xiàn)象的試劑,酸性溶液、碘水均與反應且可觀察到溶液褪色,因此可代替溶液。
A“神舟十四號”上搭載的石英加速度計
B“嫦娥五號”探測器使用的砷化鎵太陽能電池板
C雙龍頭實心銅印章
D應用于5G手機中的石墨烯導熱膜
實驗操作
現(xiàn)象
結論
A
濃硫酸滴入蔗糖中,產(chǎn)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蔗糖變黑、體積膨脹,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濃硫酸具有脫水性和強氧化性
B
取適量固體于試管中,滴入少量水并用溫度計檢測
試管內溫度上升,結塊變?yōu)榫w
溶于水放熱
C
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至過量
產(chǎn)生白色沉淀,并逐漸增多,后慢慢溶解
堿性:
D
取適量濃硝酸于試管中,將灼熱的木炭插入試管
產(chǎn)生紅棕色氣體
濃硝酸與炭反應產(chǎn)生
A
B
C
D
制備
收集氨氣并進行尾氣處理
配制溶液
用該裝置進行噴泉實驗
選項
a中的物質
b中的物質
c中收集的氣體
d中的物質
A
濃氨水
CaO
B
70%濃硫酸
NaOH溶液
C
稀硝酸
Cu
NO
D
濃鹽酸
NaOH溶液

相關試卷

重慶市璧山來鳳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題(Word版附解析):

這是一份重慶市璧山來鳳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題(Word版附解析),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重慶市璧山來鳳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化學試題(Word版附解析):

這是一份重慶市璧山來鳳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化學試題(Word版附解析),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重慶市璧山來鳳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化學試題:

這是一份重慶市璧山來鳳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化學試題,共8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重慶市璧山來鳳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含答案)

重慶市璧山來鳳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含答案)

2023屆重慶市璧山來鳳中學校高三上學期10月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含答案

2023屆重慶市璧山來鳳中學校高三上學期10月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含答案

2022-2023學年重慶市璧山來鳳中學校高三10月月考化學試題含解析

2022-2023學年重慶市璧山來鳳中學校高三10月月考化學試題含解析

重慶市璧山來鳳中學校2022-2023學年高三10月月考化學試題(無答案)

重慶市璧山來鳳中學校2022-2023學年高三10月月考化學試題(無答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月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