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月亮在白蓮花般的云朵里穿行”以及“騰云駕霧”“列車?yán)锏穆每鸵粍硬粍印比N運動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三種運動現(xiàn)象所選取的參照物分別是地球、云和列車或列車?yán)锏娜?br>B.三種運動現(xiàn)象所選取的參照物分別是云、云和列車或列車?yán)锏娜?br>C.三種運動現(xiàn)象所選取的參照物分別是地球、地球和列車或列車?yán)锏娜?br>D.三種運動現(xiàn)象所選取的參照物分別是云、地球和列車外的樹木
在龜兔賽跑的故事中,關(guān)于它們運動的快慢有如下幾種說法:
①看臺上的“觀眾”在比賽開始后,通過“相同時間比路程”的方法認為跑在前面的兔子運動得快;
②由于兔子自認為奔跑能力強,比賽途中睡了一覺,終點“裁判員”通過“相同路程比時間”的方法判定最先到達終點的烏龜運動得快;
③科學(xué)中是采用“觀眾”的方法比較烏龜與兔子運動的快慢的;
④科學(xué)中是采用終點“裁判員”的方法比較烏龜與兔子運動的快慢的。
以上說法正確的是( )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④D.②④
下列估測的物理量中,基本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
A.課桌的高度為1.5mB.人體感到舒適的溫度是40℃
C.成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為1m/sD.一支鋼筆的質(zhì)量為0.5kg
下列描述的運動中,不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
A.地球繞著太陽轉(zhuǎn)B.烏云遮住了太陽
C.樹木在不停地生長D.螞蟻在地上爬行
一輛做直線運動的汽車,第1秒內(nèi)運動了1米,第2秒內(nèi)運動了2米,第3秒內(nèi)運動了3米,則此汽車的運動是( )
A.勻速直線運動B.變速直線運動
C.前3秒內(nèi)是勻速直線運動D.無法確定
一輛汽車在60min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72km/h,根據(jù)以上條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只能求出汽車在60min內(nèi)通過的路程
B.一定能求出汽車在前30min內(nèi)通過的路程
C.一定能求出汽車在90min內(nèi)通過的路程
D.以上結(jié)果均能求出
下列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
A.電鈴聲傳入人耳B.枯黃的樹葉落滿地
C.太陽光照射大地D.桃樹上結(jié)出了桃子
關(guān)于機械運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平常所說的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于參照物而言的
B.所謂參照物,就是假設(shè)不動的物體,以它作為標(biāo)準(zhǔn)來研究其他物體的運動情況
C.選取不同的參照物來描述同一物體的運動,其結(jié)果可能是不同的
D.研究物體運動,選取地面作為參照物是最適宜的,因為地面是真正不動的物體
同學(xué)們開展賽車活動時,讓甲、乙兩輛小車在平直賽道上同時出發(fā),它們的“路程時間”圖像如圖所示。下列有關(guān)分析正確的是( )
A.通過1米路程,甲車用時5秒B.8秒內(nèi)乙車通過了1.2米
C.兩車都是變速運動D.甲車比乙車速度大
某學(xué)習(xí)小組對一輛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線運動的小車進行觀測研究。他們記錄了小車在某段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與所用的時間,并根據(jù)記錄的數(shù)據(jù)繪制了路程與時間的關(guān)系圖象,如圖所示。根據(jù)圖象可以判斷( )
A.0~5s內(nèi),小車的平均速度是1m/s
B.2~7s內(nèi),小車的平均速度是0.8m/s
C.2s~5s內(nèi),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D.5s~7s內(nèi),小車做加速運動
、填空題
跳傘表演時,甲、乙兩個跳傘員手拉手從飛機上一起跳下,在下降時,如果以飛機為參照物,他們是 的;以地面為參照物,甲運動員是 的;以乙運動員為參照物,甲運動員是 的。
蜻蜓點水是指雌蜻蜓將卵直接產(chǎn)入水中。如圖所示是小華觀察到的蜻蜓貼著水面沿直線飛行,連續(xù)三次“點水”后水面振動的波紋圖像(每次點水只形成一個波紋,時間忽略不計),三個波紋剛好內(nèi)切于坐標(biāo)原點。由圖可知:
(1)蜻蜓的飛行方向是沿y軸 (填“向下”或“向上”),其平均速度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波的傳播速度。
(2)小華測得蜻蜓由第一次點水到第三次點水歷時2s,則蜻蜓飛行的平均速度為 。
運輸機參加抗震救災(zāi),在沿水平向右作勻速直線運動過程中,以裝在飛機上物質(zhì)為參照物,飛機是 的;到達指定位置后,物資從飛機上靜止釋放,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物資的運動路線為圖中的 。(選填“a”或“b”)
、實驗題
如圖,在“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中,提供的實驗器材有:木板(長為120.0cm,底端有金屬擋板)、小車(長15.0cm)、秒表、木塊.
(1)實驗時應(yīng)保持斜面的傾角較小,這是為了減小測量 (填“路程”或“時間”)時造成的誤差.
(2)斜面傾角不變時,小車由靜止釋放,小車通過的路程越長,其平均速度越 (填“大”或“小”);小車由靜止釋放,通過相同路程,斜面的傾角越大,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越 (填“大”或“小”).
(3)一次實驗中,小華測得小車從靜止開始運動到兩個車長的距離所用時間為1.2s,則小車的平均速度為 m/s.
(4)若保持斜面傾角不變,利用本實驗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測出 組小車由靜止釋放到撞擊金屬擋板過程中的平均速度.
、解答題
2014年4月18日上午8時,D8271次動車組徐徐開出南寧站,標(biāo)志著南廣高鐵廣西段動車開通運營,將帶動桂東南地區(qū)融入廣西高鐵經(jīng)濟圈.從貴港站列車時刻表中可知,貴港到南寧線路長151km,若按動車設(shè)計速度200km/h計算,從貴港到南寧需要多長時間?若動車按照貴港站列車時刻表準(zhǔn)點運行,動車從貴港到桂平的實際速度是多少?
3.1機械運動答案解析
、選擇題
B
【解析】如果物體是運動的,那么它相對參照物的位置不斷變化;如果物體是靜止的,那么它相對參照物的位置保持不變,據(jù)此分析判斷。
【解答】“月亮在白蓮花般的云朵里穿行”,運動的物體是月亮,因為月亮相對云朵的位置不斷改變,因此參照物是云。“騰云駕霧”,運動的物體是人,因為人相對云的位置不斷改變,因此參照物是云?!傲熊?yán)锏穆每鸵粍硬粍印保o止的是旅客,因為旅客相對列車的位置保持不變,因此參照物是列車,故B正確,而A、C、D錯誤。
故選B。
A
【解析】根據(jù)對速度的理解和認識判斷即可。
【解答】①根據(jù)公式v=st可知,當(dāng)時間相同時,路程越大,則速度越大,故①正確;
②根據(jù)公式v=st可知,當(dāng)路程相同時,時間越短,則速度越大,故②正確;
③④在科學(xué)中,速度等于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所以采用“觀眾”的方法,故③正確,④錯誤。
那么正確的是①②③。
故選A。
C
【解析】【解答】解:A、課桌的高度約為中學(xué)生身高的一半,約70~80cm,不可能達到1.5m,故A錯誤;
B、人體感到舒適的溫度是23~25℃左右,氣溫達到40℃會非常熱,故B錯誤;
C、成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為1m/s~1.2m/s,故C正確;
D、一支鋼筆的質(zhì)量為15g=0.15kg,達不到0.5kg,故D錯誤.
故選C.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憑借生活經(jīng)驗,有的需要簡單的計算,有的要進行單位的換算,最后判斷最符合實際的是哪一個.
C
【解析】【解答】地球繞著太陽轉(zhuǎn),地球的位置在改變,是機械運動,選項A不合題意;烏云遮住了太陽,是烏云的位置在改變,是機械運動,選項B不合題意;樹木在不停地生長,是植物的生長,不是機械運動;選項C符合題意;螞蟻在地上爬行,是螞蟻的位置在改變,是機械運動,選項D不合題意;故選C。
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在做機械運動,關(guān)鍵是要看它的位置是否在發(fā)生變化。
B
【解析】
根據(jù)物體運動的路線,可以將物體的運動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 物體沿直線路線運動時,如果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相等,運動快慢保持不變,這種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如果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不相等,運動快慢發(fā)生了變化,這種運動叫做變速直線運動。
【解答】
這個物體在第1秒內(nèi)運動了1米,速度為1m/s;第2秒內(nèi)運動了2米,速度為2m/s;第3秒內(nèi)運 動了3米,速度為3m/s。所以是變速運動。
故答案選B。
A
【解析】【解答】已知60min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72km/h,根據(jù) ,能求出汽車在60min內(nèi)通過的路程,選項A正確;
72km/h表示這段路程內(nèi)的平均速度,汽車在前30min內(nèi)的速度不能判斷,所以不能求前30min內(nèi)通過的路程,選項B錯誤;
72km/h表示60min內(nèi)的平均速度,在60min后的速度不能判斷,所以不能求在90min內(nèi)通過的路程,選項C錯誤;
由上分析以上結(jié)果只有選項A能求出,選項D錯誤;
故選A。
B
【解析】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在做機械運動,關(guān)鍵是要看它的位置是否在發(fā)生變化,屬于基本概念的考查。(1)機械運動是指一個相對于別的物體有位置的改變;(2)物理上的運動都是相對的,判斷物體是不是做機械運動,關(guān)鍵是看這個物體相對于別的物體是不是有位置的改變。
【解答】A、電鈴聲傳入人耳,是聲音的傳播,不屬于機械運動;
B、枯黃的樹葉落地,樹葉的位置相對于樹枝發(fā)生了變化,屬于機械運動;
C、太陽光照射大地,是光的傳播,不屬于機械運動;
D、桃樹上結(jié)了桃子,是植物的生長過程,不屬于機械運動。
故選B
D
【解析】宇宙中的一切物體都在運動著,絕對靜止的物體是沒有的,我們平常所說的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的,都是相對于某個物體而言的,絕對靜止的物體是不存在的,對于 同一個物體,若選擇不同的物體作參照物,來研究它的運動情況,得到的結(jié)論可能是不同的,因此,不事先選擇參照物就無法判定物體是否在運動。
【解答】A.平常所說的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于參照物而言的——正確,都是相對于參照物而言的,只是平時的描述不說出來而已。
B.所謂參照物,就是假設(shè)不動的物體,以它作為標(biāo)準(zhǔn)來研究其他物體的運動情況——正確,參照物就是假定為不動的物體。
C.選取不同的參照物來描述同一物體的運動,其結(jié)果可能是不同的——正確,對于 同一個物體,若選擇不同的物體作參照物,來研究它的運動情況,得到的結(jié)論可能是不同的。
D.研究物體運動,選取地面作為參照物是最適宜的,因為地面是真正不動的物體——地面也是動的。故錯誤。
故選D
D
【解析】(1)(2)從圖像中提取信息進行判斷;
(3)根據(jù)圖像的形狀確定兩車的運動狀態(tài);
(4)根據(jù)公式v=st比較兩車速度大?。?br>【解答】A.根據(jù)圖像可知,通過1m路程,甲車用時4s,故A錯誤;
B.從橫軸上找到8s,此時乙車的圖像與豎線的交點在1.2以上,即此時乙車的路程大于1.2m,故B錯誤;
C.甲和乙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像都是一條通過坐標(biāo)原點的斜線,那么二者的路程與時間都成正比,即二者都做勻速直線運動,故C錯誤;
D.根據(jù)圖片可知,當(dāng)t=4s時,甲的路程為1m,乙的路程為0.6m,根據(jù)v=st可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D正確。
故選D。
B
【解析】(1)(2)根據(jù)v=st計算小車的平均速度;
(3)(4)根據(jù)圖像的形狀確定小車的運動狀態(tài)。
【解答】根據(jù)圖像可知,0~5s內(nèi)該車前進2m,那么平均速度為:v=st=2m5s=0.4m/s,故A錯誤;
2~7s內(nèi)該車前進的路程:s=6m-2m=4m,則平均速度為:v'=s't'=4m5s=0.8m/s,故B正確;
2~5s內(nèi)小車的距離保持不變,即它處于靜止?fàn)顟B(tài),故C錯誤;
5~7s內(nèi),該車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像為一條直線,即二者成正比例關(guān)系,則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錯誤。
故選B。
、填空題
運動;運動;靜止
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看這個物體與所選參照物之間是否有位置變化,若位置有變化,則物體相對于參照物是運動的;若位置沒有變化,則物體相對于參照物是靜止的。
【解答】甲、乙兩個跳傘員手拉手從飛機上一起跳下,在下降時,如果以飛機為參照物,他們與飛機之間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他們是運動的;以地面為參照物,甲運動員與地面之間的位置不斷發(fā)生變化,甲運動員是運動的;以乙運動員為參照物,甲乙之間的位置不變,則甲運動員是靜止的。
故答案為:運動 運動 靜止?
(1)向下;等于
(2)4.5米/秒
【解析】(1)蜻蜓每次點水,就會產(chǎn)生一個圓,而圓心的位置就是它點水的位置,根據(jù)三個圓的圓心移動的位置分析蜻蜓的運動方向;根據(jù)蜻蜓在三個圓的圓周上,分析它的距離和聲波距離的關(guān)系,最后根據(jù)速度公式分析二者速度的大??;
(2)三個圓圓心的距離就是蜻蜓飛行的距離,然后根據(jù)速度公式計算即可?!窘獯稹浚?)根據(jù)圖片可知,三個圓的圓心逐漸向下移動,所以蜻蜓的飛行方向是沿y軸向下;
當(dāng)蜻蜓點水后,水波和蜻蜓都同時運動,而蜻蜓剛好在每個圓周上,說明蜻蜓經(jīng)過的距離和水波前進的距離相同,根據(jù)公式v=st可知,蜻蜓的平均速度等于水波的傳播速度;
(2)蜻蜓三次點水的位置在三個圓的圓心,即:(0,10m)、(0,3m)、(0,1m),
蜻蜓由第一次點水到第三次點水飛行的路程s=10m-1m=9m,時間t=2s,
飛行的平均速度v=st=9m2s=4.5m/s。
靜止;a
【解析】(1)如果物體相對參照物的位置保持不變,那么它是靜止的;否則,它就是運動的;
(2)當(dāng)物體從高空下落時,它的運動可以分解為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運動,據(jù)此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1)在沿水平向右作勻速直線運動過程中,以裝在飛機上物質(zhì)為參照物,飛機相對于它們的位置保持不變,因此飛機是靜止的;
(2)到達指定位置后,物資從飛機上靜止釋放,在水平方向上由于慣性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在豎直方向上做加速運動,因此地面上的人看到物資的運動路線為曲線,故選a。
、實驗題
(1)1
(2)25
(3)75
【解析】(1)甲的心率為60次/min,即甲的心臟每分鐘跳60次,然后可求出心臟每次跳動的時間間隔;
(2)由圖甲所示求出坐標(biāo)紙在1s內(nèi)的路程,然后由速度公式求出坐標(biāo)紙的速度;
(2)由圖乙求出乙每次心跳時間間隔內(nèi)的路程,然后由速度公式的變形公式t=s/v求出每次心跳的時間間隔,然后求出乙的心率。
【解答】(1)心跳1min跳60次,則跳一次的時間t=60s/60=1s。即每次心跳的時間間隔為1s。
(2)由圖甲可知在1s時間心電圖儀輸出坐標(biāo)紙的路程是25mm。
坐標(biāo)紙的速度:v=s/t=25mm/1s=25mm/s;
(3)同一臺心電圖儀出紙速度v相同,
由圖乙可知乙每次心跳時間間隔出紙的路程s′=25mm,
由v=s/t得:乙每次心跳的時間間隔:t′=s′/v=20mm÷25mm/s=0.8s,
故乙的心率即1min內(nèi)心跳的次數(shù)為:60s÷0.8s/次=75次。
故答案為:1;25;75。
、解答題
由 得:
動車從貴港到南寧所用的時間 ;
動車從貴港到桂平的時間為 ,
則實際速度 。
【解析】【解答】由 得:
動車從貴港到南寧所用的時間 ;
動車從貴港到桂平的時間為 ,
則實際速度 。
認識列車時刻表,掌握速度公式的應(yīng)用。
這是一份初中科學(xué)浙教版七年級下冊第1節(jié) 機械運動課堂檢測,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8m/sB.5m/sC.2,1機械運動答案解析,3 s=51 m,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科學(xué)浙教版第1節(jié) 機械運動綜合訓(xùn)練題,共1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我們在乘坐動車時有過這樣的體驗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級下冊第1節(jié) 機械運動課堂檢測,文件包含第三章運動和力第1節(jié)機械運動原卷版doc、第三章運動和力第1節(jié)機械運動解析版doc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27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