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絕密★啟用前 地球和宇宙試卷 考試時間:100分鐘;命題人:mapy3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注意事項: 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 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 一.選擇題(共20小題,共40分) 1.地球上獲得太陽光熱最多的地方是 ( ) A.極圈以內地區(qū) B.南極附近 C.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qū) D.北回歸線與北極圈之間的地區(qū) 【答案】C 【解析】太陽光線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陽高度最大,太陽輻射最強.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時,地軸與地球公轉軌道的平面約成66.5°的固定夾角,這就使得一年內,太陽光線的直射點有規(guī)律地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因此可知,地球上獲得太陽光熱最多的地區(qū)是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qū)。故答案為:C 2.“火星沖日”就是火星位于日地連線上,且與地球同位于太陽的一側。2010年1月30日晚上,“滿月”和“火星沖日”這兩個天文現象“牽手”一起上演,當晚在月亮旁邊可清晰地看見紅而亮的火星,而且整夜可見。在下列能反映這天火星、地球和太陽三者位置關系的示意圖是( ) A.B.C.D. 【答案】A 【解析】 因火星沖日時,火星位于日地連線上,并且和地球同位于太陽的一側,又因火星與太陽“此升彼落”,所以火星和太陽位于地球的兩側,A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3.全球晝夜平分的時間是 ( ) A.冬至日 B.夏至日 C.元旦 D.春分日和秋分日 【答案】D 【解析】對于北半球來說,元旦和冬至日晝短夜長,夏至日晝長夜短,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故選:D 4.春節(jié)檔電影《流浪地球》中“地球”和“木星”分別屬于太陽系中的( ) A.恒星 行星 B.行星 衛(wèi)星 C.行星 行星 D.衛(wèi)星 行星 【答案】C 【解析】地球和木星是太陽的八大行星中的兩個;故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5.小科在農歷二十二、二十三的夜晚看到的月相應該是( ) A.B.C.D. 【答案】A 【解析】下弦月就是指太陽,地球,月亮處于一定的位置。在農歷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日,因為只能看到月亮東邊的半圓,所以叫“下弦”,結合圖片可知A選項符合下弦月的特征,A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6.一位美術工作者在我國某地發(fā)生日全食時,即時繪成了幾幅圖畫(見下圖)。根據日全食過程判斷,下圖正確的先后順序應該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②①④ D.②③④① 【答案】C 【解析】一次日全食的過程可以分為以下五個時期: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從③開始亮的面積越來越少,到②大部分暗區(qū)過幾分鐘就是日全食,之后從東邊(左側)露出來. 故答案為:C 7.下列事實能說明月球是地球的衛(wèi)星的是( ) A.地球大、月球小 B.月球繞地球運行 C.地球繞月球運行 D.月球有月光、地球無地光 【答案】B 【解析】月球與地球的關系是,月球繞地球進行運動,地球是月球與地球構成的系統(tǒng)的中心天體,據此可知月球是地球的衛(wèi)星,B選項正確。故選B 8.如圖為“地球公轉軌道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月球公轉到A點時是農歷十五 B.月球公轉到B點時是下弦月 C.月球公轉到C點時可能發(fā)生月食 D.月球公轉到D點時農歷初七、八日 【答案】C 【解析】根據圖中日、地、月的位置關系;A位置日、地、月三者共線,且月球位于中間,則應為新月,根據月球運動方向,B應為上弦月,C為滿月,D為下弦月,故:月球公轉到C點時是農歷十五,可能發(fā)生月食;月球公轉到B點時是上弦月;月球公轉到D點時下弦月,為農歷15以后;故選項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 9.下面的四幅圖中,表示地球自轉方向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從圖上觀察得出:A、自轉的方向是自東向西,故不符合題意; B、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故符合題意; C、由符號“N”判定該圖表示北極,但方向是順時針,故不符合題意; D、由符號“S”判定該圖表示南極,但方向是逆時針,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0.杭州市一年中正午桿影長度最短的季節(jié)和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的季節(jié)分別是( ) A.夏季,冬季 B.夏季,夏季 C.冬季,冬季 D.冬季,夏季 【答案】B 【解析】杭州位于中國東南沿海北部(北半球)。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時,地軸與地球公轉軌道的平面約成66.5°的固定夾角.這就使得一年內,太陽光線的直射點有規(guī)律地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各地正午的太陽高度也隨之發(fā)生有規(guī)律的變化.當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即夏季),此時北半球正午時太陽高度角最大、正午桿影長度最短。 故答案為:B 11.當日、地、月三個天體的相對位置如圖所示時,地球上觀察到的月相是( ) A.滿月 B.新月 C.上弦月 D.下弦月 【答案】B 【解析】根據圖示可知,當天日、地、月三者在一直線,其中月球在中間,所以應該是新月,B選項正確。A、C、D錯誤。 故選B 12.在時間單位中,1公歷年約365天,1農歷月約30天,1天有24小時。這些計時單位與某些天文現象密切相關,它們分別接近于( ?。? A.地球公轉周期,月球公轉周期,地球自轉周期 B.月球自轉周期,月球公轉周期,地球自轉周期 C.月球自轉周期,月相變化周期,地球自轉周期 D.地球公轉周期,月相變化周期,地球自轉周期 【答案】D 【解析】地球在自轉的同時,也沿著一定的軌道圍繞太陽自西向東轉動,這種轉動稱之為地球公轉,其周期為1年, 約365天 ;用月相變化的周期來計算,從新月到下一個新月,或從滿月到下一個滿月,就是一個“朔望月”,時間間隔約29.53天(約30天),中國農歷的一個月長度,就是根據"朔望月”確定的;地球自轉是地球繞地軸自西向東轉動的運動方式,其周期為1天,是24小時。故答案為:D 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珠江三角洲由流水的沖刷作用形成 B.日界線西側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點 C.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與地球的公轉有關 D.冷鋒過境前,天氣復雜,常伴有大風、降水、降溫天氣 【答案】B 【解析】珠江三角洲由流水的沉積作用形成,A選項說法錯誤;由于地球在自西向東的自轉,所以自東向西越過國際日期變更線,日期要加一天,因此日界線西側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點,B選項說法正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體現的是晝夜交替現象,與地球的自轉有關,C選項說法錯誤;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形成的鋒稱為冷鋒,冷鋒過境前通常由暖氣團控制 氣溫較高、天氣晴朗、氣壓較低;過境時天氣復雜,常伴有大風、降水、降溫天氣,D選項說法錯誤。故選B。 14.如圖中甲、乙兩地的同學通過互聯(lián)網在同一天的正午測定桿影,并用照相機記錄后將圖片傳送給對方,以下選項是兩位同學得到的一組圖片,你認為正確的是 ( ) A.B.C.D. 【答案】A 【解析】由圖可知,太陽直射點在赤道,對于乙地同學來說正午時太陽光從南面照射過來,所以乙地的桿影朝北,對于甲地同學來說正午時太陽光從北面照射過來,所以甲地的桿影朝南,A選項正確。故選A 15.演繹法是一種由一般到個別的科學方法,是科學研究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演繹、推理運用舉例正確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A、氫氧化鈉的溶液顯堿性,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氫氧化鐵是難溶性的堿,不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氫氧化鎂不溶于水,不呈堿性,不能使石蕊試液變藍,A不符合題意。 B、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病毒沒有細胞,但是植物、動物有細胞,B不符合題意。 C、使用定滑輪可以 改變用力的方向,使用動滑輪可以 省力一半,省力杠桿可以省力,費力杠桿可以省距離,使用任何機械都不能省功, D、八大行星自轉方向多數和公轉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兩個例外。金星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相反。 故答案為:C 16.地球繞太陽的運行軌道是橢圓,因而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隨季節(jié)變化。在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四個節(jié)氣中,冬至這天地球離太陽最近,夏至最遠,圖中①、②為春分或秋分中的某一天。則有關①或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①是春分,其公轉速度比夏至日時的大 B.①是春分,其公轉速度比夏至日時的小 C.②是秋分,其公轉速度比冬至日時的大 D.②是秋分,其公轉速度比夏至日時的小 【答案】A 【解析】由地球繞太陽公轉時可看成是機械能守恒,根據動能與勢能的相互轉化可以進行判斷。 A:①是春分與夏至日比較,春分距離太陽近勢能小,動能大,所以公轉速度春分時大,A正確; B:由A分析可知,B錯誤; C:②是秋分與冬至日比較,秋分距離太陽遠,勢能大,動能小,所以公轉速度秋分時小,C錯誤; D:②是秋分與夏至日比較,秋分距離太陽近,勢能小,動能大,所以公轉速度秋分時大,D錯誤。 故選A 17.天文學家認為,恒星在誕生之初會像人類的同卵多胞胎一樣有著一個或多個孿生“兄弟”。最近,一顆編號為“HD162826”的恒星被確定為太陽的孿生“兄弟”。下列不能用以確認“HD162826”為太陽孿生“兄弟”身份的是( ) A.質量和太陽相近 B.年齡和太陽相同 C.化學成分和太陽相似 D.形成位置和太陽相吻合 【答案】A 【解析】天文學家們對每一顆恒星的大氣化學成分進行精確地測量,要想被確認為太陽的"兄弟",這顆恒星在大約46億年之前的位置必須與太陽當時的位罝相切合,但與此同時這顆恒星的年齡也必須是與太陽相同的,另外它的化學成分豐度,如鐵、硅、氧和其他重元素的豐度都應當是相接近的,但恒星HD 162826質量比太陽大15%左右;因此被確定為太陽孿生“兄弟”的編號為"HD162826"的恒星具有BCD三個特點;可見上述四個答案中只有A是錯誤的,A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18.如圖為太陽光照圖,四圖中寧波市白晝由長到短的排序是( ) A.②①③④ B.②④③①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 【答案】B 【解析】寧波市位于北半球,白晝由長到短變化時,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讀圖,②圖中北極圈出現極晝現象,蘭州白晝最長。④圖時,白晝縮短,但仍是晝長大于夜長。③圖時晝夜等長。①圖南極圈出現極晝現象,寧波白晝達最小值,B符合題意。 故選:B 19.下列關于地球上五帶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①溫帶與熱帶的分界線是低緯度與高緯度的分界線;②只有寒帶地區(qū)才有極晝、極夜現象;③只有熱帶地區(qū)才有太陽直射現象;④氣溫變化最大的溫度帶是熱帶。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溫帶與熱帶的分界線是回歸線(緯度23.5°),低緯度與中緯度的分界線是30°緯線,故①錯誤;熱帶有陽光直射現象,寒帶有極晝極夜現象,溫帶既無陽光直射也無極晝極夜現象;故②正確、③正確;溫帶既無陽光直射也無極晝極夜現象,四季分明;氣溫變化最大的溫度帶是溫帶;故④錯誤;依據題意,結合選項。 故答案為:A 20.2015年2月13日馬刺隊與火箭隊的常規(guī)賽于當地時間20:00在紐約(西五區(qū))開始.CCTV5的現場直播時間及地球在公轉軌道上所在的位置分別是( ?。? A.2月13日9時① B.2月12日9時② C.2月14日9時③ D.2月14日9時④ 【答案】D 【解析】我們每天經歷的晝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及時間差異,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轉運動所產生的地理現象.每隔一個時區(qū),時間相差1小時,東邊的時間早于西邊的時間.紐約(西五區(qū)),北京位于東八區(qū),所以北京比紐約早13個小時,為2月14日9時,此時,地球位于公轉軌道的④,即冬至與春分日之間,此時太陽直射點由南回歸線向赤道移動. 二、填空題(7題,共17分) 21.2019年1月,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背面,它是人類首次著陸月球背面的探測器。 (1)為抵御漫長而寒冷的月夜,嫦娥四號攜帶了小型核電池提供能量,該電池利用放射性核物質衰變產生的能量而發(fā)電,其能量轉化的過程是 。 (2)人類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正面的月相變化,但事實上,月球背面與正面有同等的光照機會。若月球正面的月相恰好是滿月,此時月球背面呈現的“月相”應是 。 【答案】(1)核能轉化為電能(2)朔(新月) 【解析】(1)核電池是利用 放射性核物質衰變產生的能量而發(fā)電,其能量轉化過程是核能轉化為電能; (2)太能照射的是月球的一半,如果一側是滿月,則另一側是沒有太陽光,即新月; 故答案為:(1)核能轉化為電能;(2)朔(新月)。 22.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地球同步衛(wèi)星 人造地球同步衛(wèi)星發(fā)射過程可簡化為點火加速、離開大氣層后關閉發(fā)動機自由上升和調整姿態(tài)三個階段。 從地面上看,它相對于地球靜止于赤道上空,與地球轉動同步,故稱地球同步衛(wèi)星。在赤道上空約為36 000 km的高度上布設3顆通信衛(wèi)星,可實現除兩極外的全球通信。地球同步衛(wèi)星常用于通信、氣象、廣播電視、導彈預警、數據中繼等方面,以實現對同一地區(qū)的連續(xù)工作。 (1)同步衛(wèi)星相對于地面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 (2)點火加速階段中能量轉化為:化學能→內能→ 能。 (3)從地面發(fā)送電磁波信號通過同步衛(wèi)星返回至少需要 s。 (4)同步衛(wèi)星的用途有 (答出兩種即可)。 【答案】(1)靜止(2)機械(3)機械(4)通信、廣播電視(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1)同步衛(wèi)星相對于地面的位置不發(fā)生變化,所以同步衛(wèi)星相對于地面是靜止的;(2)在點火加速階段,首先是燃料燃燒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然后內能再轉化為機械能,使同步衛(wèi)星加速上升;(3)從地面發(fā)送電磁波信號到達同步衛(wèi)星需要的時間 ,返回的時間相同,整個過程需要 ;(4)根據短文可知同步衛(wèi)星的用途有通信、氣象、廣播電視、導彈預警、數據中繼等。 (1)由同步衛(wèi)星特點判斷其運動還是靜止(2)通過分析衛(wèi)星升空過程中運動情況判斷能量轉化情況;(3)地面發(fā)送的信息返回信息在衛(wèi)星和地面之間有兩次傳輸,同時用公式 計算即可;(4)仔細從材料中提取信息即可,只要合理即可。 23.今年6月18日(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我們的習俗有:包粽子、撞雞蛋、劃龍舟等。 (1)在粽子中通常加入菜豆,菜豆種子中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在 (填圖甲中序號)。 (2)端午節(jié)那天的月相最接近圖中的 (填字母)。 A.新月 B.上弦月 C.滿月 D.下弦月 (3)過了端午節(jié)之后,地球公轉將進入如圖丙中C位置,正值北半球的 ?。ㄌ罟?jié)氣名稱)。 【答案】(1)④(2)B(3)夏至 【解析】1)大豆的營養(yǎng)物質主要儲存在子葉中; (2)端午節(jié)是上弦月,選B; (3) 地球公轉將進入如圖丙中C位置,為北半球的夏至日; 故答案為:(1) ④ ;(2) B ;(3) 夏至 . 24.第19屆亞運會將于2022年9月10日(周五,中秋節(jié))在浙江省杭州開幕,根據如圖所示,地球在公轉軌道上沿甲→乙→丙→丁繞著太陽公轉,這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圖中的 ,當晚的月相最接近于 ?。ㄌ钤孪嗝Q) 【答案】丙;滿月 【解析】(1)當地球位于丙位置時,太陽光直射的緯線是赤道,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第19屆亞運會將于2022年9月10日最靠近秋分,因此是丙圖; (2)中秋節(jié)是農歷十五號,此時的月相為滿月。 故答案為:丙,滿月。 25.宇宙是由大量不同層次的星系構成的。請將太陽系、地月系、宇宙、銀河系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太陽系中體積最大且有大紅斑的行星是 。 【答案】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宇宙;木星 【解析】(1)太陽系、地月系、宇宙、銀河系按從小到大排列的順序為: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宇宙; (2)太陽系中體積最大且有大紅斑的行星是木星。 故答案為: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宇宙 ;木星 26.今年暑假,爸爸計劃帶小明前往英國倫敦旅游并觀看奧運會。請回答下列問題: (1)深圳飛往倫敦的航班起飛時間為北京時間7月25日9時,預計空中飛行時間為10小時,小明叔叔應于倫敦(中時區(qū))當地時間7月25日 接機。 (2)旅游期間小明到達本初子午線所在地——格林尼治天文臺原址參觀。此時他處于 (填“東”或“西”)半球。 (3)倫敦奧運會7月27日開始,8月12日結束。這期間太陽直射點向 ?。ㄌ睢澳稀被颉氨薄保┮苿?。 【答案】(1)11時(2)東(3)南 【解析】(1)每隔一個時區(qū),時間相差1小時,東八區(qū)與中時區(qū)相差8個時區(qū),就相差8個小時,深圳飛往倫敦的航班起飛時間為北京時間7月25日9時,加上途中10小時后,按北京時間計算到達時間為7月25日19時,倫敦在北京的西面,時間要晚于北京時間,相差8個時區(qū)還應減去8小時,所以應為7月25日11時。(2)從20°W向東到160°E之間為東半球,本初子午線為0°,應在東半球。(3)太陽光線直射北回歸線時是北半球的夏至日,這一天為6月22日前后,從這一天以后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一直到太陽光線直射南回歸線即12月22日后,太陽光線才再次向北移動,所以7月27日-----8月12日期間,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 27.宇宙是一個有層次的天體結構系統(tǒng),我們看到的太陽只是銀河系中一顆普通的 ?。ㄟx填“行星”、“恒星”或“衛(wèi)星”),科學家通過對星系光譜的研究發(fā)現,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宇宙中星系間的距離在不斷擴大,這說明 . 【答案】恒星;宇宙在膨脹 【解析】宇宙是一個有層次的天體結構系統(tǒng),太陽只是銀河系中一顆普通的恒星;科學家通過對星系光譜的研究發(fā)現,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宇宙中星系間的距離在不斷擴大,這說明宇宙在膨脹. 故答案為:恒星;宇宙在膨脹. 三、實驗探究題(3題,共15分) 28.小安同學在做“地球自轉實驗”時(如圖甲所示),進行了如下操作: ①剪一塊白紙板,畫上太陽平行光線; ②用硬紙板做一個十字方向標; ③在地球儀上找到學校所在地的大致位置,用大頭針將十字方向標固定在該位置處,并使方向標的方向與經緯、緯線一致; ④按圖示方向轉動地球儀,觀察太陽位置的變化; ⑤觀察并記錄。 請根據實驗現象和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地球的自轉方向是 。 (2)假如小安站在方向標中心位置處,當地球旋轉到乙圖的C位置時,小安看到的太陽方位是 。 (3)地球的自轉會產生晝夜交替的現象,丙圖上的A,B,C,D四地中,處在深夜的是 (填字母序號)。 【答案】(1)自西向東(2)西南方(西方)(3)B 【解析】(1)地球的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 (2)太陽光來向代表太陽方位,在C位置時,太陽光從正西方射來,說明太陽方位在正西方。 (3)丙圖中,B點位于夜半球,A、B、C都處于晝半球,所以只有B處于深夜。 故答案為:(1)自西向東(2)西南方(西方)(3)B 29.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形成了季節(jié)的變化。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找到許多與正午太陽高度變化有關的現象,并由此推斷正午太陽高度變化的規(guī)律。 ⑴提出問題:哪些現象是和正午太陽高度變化有關的? ⑵建立假設: ①現象一:兩幢南北分列的高層公寓,前面一幢樓往往把后面的部分樓層的正午太陽光遮擋住。 假設一:被遮擋住陽光的樓層多少與正午太陽高度有關。 ②現象二:學校旗桿的影子,一年中的不同季節(jié),桿影的長短是不一樣的。 假設二: 。 ⑶尋找證據: 為了證明物體的影子長度和正午太陽高度的關系,找到相關證據,我們應該如何去測量呢? 。 ①證據一:后面一幢樓被遮擋的樓層多少與前面一幢樓的日影長短有關,日影越長,后面一幢樓被遮擋正午陽光的樓層越多。太陽高度越小,樓的日影越長。如果夏季正午后面一幢樓被遮擋的樓層較少甚至沒有,說明樓的日影短,正午太陽高度比較大;如果冬季正午后面一幢樓被遮擋樓層較多,說明樓的日影長,正午太陽高度比較小。 ②證據二:太陽高度越大,桿影越短;太陽高度越小,桿影越長 。 ⑷得出結論: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jié)變化規(guī)律是:在北回歸線及以北地區(qū), 。 ⑸交流成果。 【答案】旗桿影子的長短與正午太陽高度的大小有關;測量不同季節(jié)里正午時同一物體的影子長度。(或者測量夏季和冬季的正午時同一物體的影子長度);如果夏季正午時旗桿的影子短,說明太陽高度較大;如果冬季正午時旗桿的影子長,說明太陽高度較??;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最大,冬至日最小。(或者夏季正午太陽高度較大,冬季正午太陽高度較小。) 【解析】由上面的舉例可知,假設二為 旗桿影子的長短與正午太陽高度的大小有關 ; 因為正午太陽高度不同的季節(jié)是不同的,要證明物體 的影子長度和正午太陽高度的關系 可以通過測量 不同季節(jié)里正午時同一物體的影子長度。(或者測量夏季和冬季的正午時同一物體的影子長度) ;證據二:太陽高度越大,桿影越短;太陽高度越小,桿影越長 。由證據一的表達可知, 如果夏季正午時旗桿的影子短,說明太陽高度較大;如果冬季正午時旗桿的影子長,說明太陽高度較小 ;得出結論: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jié)變化規(guī)律是:在北回歸線及以北地區(qū),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最大,冬至日最小。(或者夏季正午太陽高度較大,冬季正午太陽高度較小。) 故答案為: 旗桿影子的長短與正午太陽高度的大小有關 ; 測量不同季節(jié)里正午時同一物體的影子長度。(或者測量夏季和冬季的正午時同一物體的影子長度) ; 如果夏季正午時旗桿的影子短,說明太陽高度較大;如果冬季正午時旗桿的影子長,說明太陽高度較小 ; 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最大,冬至日最小。(或者夏季正午太陽高度較大,冬季正午太陽高度較小。) 30.讀月相形成示意圖(圖),完成下列要求: (1)填出A、B、C、D四處的月相名稱:A ;B ;C ;D ; (2)判斷(對的打“√”,錯的打“×”):晚上6點鐘前后,B月相高高掛在天空( ),C月相剛剛從東方升起( )。深夜12點鐘前后,C月相高高掛在天空( ),D月相徐徐從西方落去( )。 【答案】(1)新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2)√;√;√;× 【解析】1.根據上圖可知道:A、B、C、D四處的月相名稱分別是:新月 、上弦月、滿月、下弦月。 2.晚上6點鐘前后,B月相高高掛在天空( √ ), C月相剛剛從東方升起( √ )。 深夜12點鐘前后,C月相高高掛在天空(√ ), D月相徐徐從西方落去( × )。 故答案為:1.新月 、上弦月、滿月、下弦月。2.√ ;√ ;√ ; × 。 四、解答題(5題,共28分) 31.請說出太陽系八大行星的名稱. 【答案】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解析】太陽系總共有八大行星,冥王星已經被稱為“矮行星”,不在行星之列,本題考查學生對太陽系中行星的了解情況,和生活聯(lián)系很緊密,根據生活常識也可作答. 32.天問圓中國航天夢,邁出了中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1)2020年7月23日,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天問一號探測器發(fā)射升空,開啟火星探測之旅。火箭升空的原理與魷魚噴水推進相似,是利用了 力學知識。下圖為太陽系局部示意圖,則其中表示火星的是 。(選填字母) (2)2021年2月5日,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約197天,距離地球約1.8億千米,飛行里程約4.65億千米。并在距離火星約220萬千米處,獲取了首幅火星圖像。若探測器將圖像信息以無線電信號形式以光速發(fā)送至地球,則需要多少分鐘? 【答案】(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 (2)無線電信號發(fā)送到地球需要的時間:。 【解析】(1)火箭升空的原理與魷魚噴水推進相似,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學知識。下圖為太陽系局部示意圖,則其中表示火星的是C。 (2)無線電信號發(fā)送到地球需要的時間:。 33.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 ①大約在公元140年,托勒密完善了地心說理論,并認為行星繞地球運行的軌道是圓的。 ②1543年,哥白尼通過觀察和測量提出了日心說理論,并認為行星繞日運行的軌道是圓的。由于缺乏證據,日心說無法被大多數人接受。 ③伽利略用自制的望遠鏡,通過對部分天體的“相”與月相進行比較研究,為日心說提供了證據。隨著證據的增多,日心說逐漸被人們接受。 ④開普勒通過對大量觀測到的數據進行計算,發(fā)現行星沿橢圓軌道運行,從而修正了“行星沿圓形軌道運行”的理論。 (1)圖甲為伽利略繪制的系列月相圖中的一幅,其對應的月相是 。 A.新月 B.上弦月 C.滿月 D.下弦月 (2)節(jié)氣的劃分與地球繞日公轉有關。如圖乙,“夏至日”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是 。 (3)分析上述科學史料,判斷下列觀點正確的有 。(可多選) A.當前被人們認同的理論今后可能會被另一種理論取代 B.科學理論的發(fā)現往往需要借助觀察,測量等科學方法 C.只有完全正確的理論才是科學理論 D.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將無法開展科學研究 E.技術的進步會促進科學的發(fā)展 【答案】(1)D(2)B(3)A;B;E 【解析】(1) 圖甲為伽利略繪制的系列月相圖中的一幅,其對應的月相是下弦月,因為下弦月就是指太陽,地球,月亮處于一定的位置。在農歷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日,因為只能看到月亮東邊的半圓,所以叫“下弦”。 (2)節(jié)氣的劃分與地球繞日公轉有關。如圖乙,“夏至日”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是B,因為乙圖中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上。 (3)A、任何一種理論隨著科學技術的法陣都有可能被替代掉,A正確; B、科學理論的發(fā)展需要借助高科技的觀察和測量等手段,B正確; C、任何一種科學理論都不能確定完全正確,C錯誤; D、科學探究時刻都可以進行的,不一定都要借助先進的科學技術,D錯誤; E、科學技術的進步能夠促進科學的進步,科技是第一生產力,E正確 故答窒為:(1)D (2)B (3)ABE 34.如圖所示,XOY為地軸,MN為赤道,EF、E'F'為回歸線, ST、S'T'為極圈。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若太陽直射在EF上,北半球的節(jié)氣是_____。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2)為了研究黃赤交角【指地球公轉軌道面(黃道面)與赤道面(天赤道面)的交角】對地球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假設黃赤交角變?yōu)?°,這時,在地球上可能會出現的自然現象有________。 A.太陽終年直射赤道 B.各地全年都晝夜平分 C.各地氣溫都晝夜無變化 D.各地都無四季更替 (3)假設地球黃赤交角從23.5°變?yōu)?5°,在地球上“五帶”的劃分中,與現在相比,范圍將擴大的是 。 【答案】(1)B(2)A;B;D(3)熱帶和寒帶 【解析】(1)由分析可知,當太陽直射在EF北回歸線上時,北半球的節(jié)氣是夏至,B選項正確; (2)當黃赤交角變?yōu)?0° 時,太陽公轉時不再傾斜著身子,此時太陽始終直射赤道,A選項正確。地球上的任何地方太陽直射角都不再發(fā)生變化,每一天都像是春分或秋分全年都晝夜平分,B選項正確。由于太陽高度不再變化每天同一地方能得到的太陽輻射熱量是相同的,所以不會出現四季更替,D選項正確。而由于自轉仍舊存在,有晝夜變化和太陽的東升西落,所以晝夜氣溫是不同的,C選項錯誤。 故選ABD (3)五帶劃分是與黃赤交角的角度是有關的,黃赤交角的度數也就是南北回歸線的緯度,當黃赤交角變大后,太陽能直射的范圍將增大,也就是熱帶范圍增大,南北極圈(寒帶)也將增大,溫帶的范圍將減小。所以范圍將擴大的是熱帶和寒帶。 故答案為:(1)B(2)ABD(3)熱帶和寒帶 35、2020年4月3日來組委通過云啟動向全球發(fā)布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吉祥物:蓮蓮、琮琮、宸宸,稱之為“江南憶”組合(如圖甲),向世界發(fā)出杭州之約。 (1)第19屆亞運會將于2022年9月10日(農歷八月十五日)在杭州拉開序幕。地球在這天的位置最接近圖乙中的 位置。(填字母A 或B 或C或 D),這天的月相是 。 A. B. C. D. (2)“辰宸”名字源于京杭大運河杭州段的標志性建筑拱辰橋。如圖丙是杭州古橋中最長的拱宸橋,在大運河的映襯下,形成上下連體橋,這是因為光的 形成的孔洞美景。 【答案】(1)C;C(2)反射 【解析】(1) 2022年9月10日(農歷八月十五日)最接近圖乙中C 秋分日。 (2) 拱宸橋,在大運河的映襯下,形成上下連體橋 , 在水面上為橋的倒影,因此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美景。 題號一二三四總分得分 結論舉例A堿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氫氧化鈉、氫氧化鐵、氫氧化鎂B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病毒、植物、動物C任何機械都不能省功動滑輪、定滑輪、杠桿D太陽系的行星繞日公轉方向和太陽自轉方向一致金星、中子星、彗星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