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概要】此文集作為“回憶的記事”,多側面地反映了作者魯迅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形象地記錄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經(jīng)過。前七篇描寫他童年時代在紹興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敘述他從家鄉(xiāng)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學,然后回國教書的經(jīng)歷;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種種丑惡的不合理現(xiàn)象,同時反映了有抱負的青年知識分子在舊中國茫茫黑夜中,不畏艱險,尋找光明的困難歷程,以及抒發(fā)了作者對往日親友、師長的懷念之情。
可分為以下三類:第一類:《狗·貓·鼠》和《》都以議論為中心,將散文和雜文糅合在一起,穿插童年時的生活經(jīng)歷和感受,主要目的是諷刺和批判舊道德。第二類:《阿長與》《藤野先生》《范愛農》主要挖掘普通人身上的樸實、善良、高尚的情操。第三類:《五猖會》《無?!贰稄陌俨輬@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瑣記》主要記敘作者童年、少年時期的生活經(jīng)歷與片段。
【章節(jié)梗概與形象分析】《狗·貓·鼠》 在這篇文章里,魯迅先生清算貓的罪行:第一,貓對自己捉到的獵物,總是盡情玩弄夠了,才吃下去;第二,它與獅虎同族,卻天生一副媚態(tài);第三,它老在配合時嗥叫,令人心煩;第四,它吃了“我”小時候心愛的一只小隱鼠。雖然后來證實并非貓所害,但“我”對貓是不會產生好感的,何況它后來確實吃了小兔子!這篇文章取了“貓”這樣一個類型,尖銳而又形象地諷刺了生活中與貓相似的人。
《阿長與》 阿長是魯迅小時候的保姆。文章記述作者兒時與阿長相處的情景;對她尋購贈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繪圖《山海經(jīng)》之事,充滿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語言,表達了對這位勞動婦女的真誠的懷念。長媽媽:樸實豪放、不拘小節(jié)、多事絮叨、注重禮節(jié)、迷信、善良、愚昧、勤勞。
《》 所謂《二十四孝圖》是一本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配有圖畫,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孝道。魯迅先生從自己小時候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入手,重點描寫了在閱讀“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個故事時所引起的強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揭示了舊中國兒童的可憐。
《五猖會》 五猖會是一個迎神賽會,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個節(jié)日。文章記述了作者兒時盼望觀看迎神賽會的急切和興奮的心情,以及被父親強迫背誦《鑒略》的掃興和痛苦的感受,指出強制的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
《無?!? 無常是個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時候,看到母親哭死去的兒子那么悲傷,決定放兒子“還陽半刻”,結果被頂頭上司閻羅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中在回憶無常的時候,時不時加進幾句對現(xiàn)實所謂的正人君子的諷刺,虛幻的無常給予當時魯迅寂寞悲涼的心些許安慰。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文章描述了作者兒時在家中百草園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壽鏡吾:方正、質樸、博學、嚴而不厲,是魯迅先生頗為敬畏之人。
《父親的病》 父親被江湖庸醫(yī)耽誤,死去了,一直是埋在魯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點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yī)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幾位“名醫(yī)”的行醫(yī)態(tài)度、作風、開方等種種表現(xiàn),揭示了這些人巫醫(y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實質。 父親曾讓童年魯迅困惑過,因為在他興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會時,父親勒令他背書。但是,魯迅從來沒有指責過自己的父親,他懺悔的是自己沒有讓父親安靜地死去,這讓他的心靈永遠不安、永遠痛苦(在父親去世之際,聽從衍太太的指示,一直在床邊大喊大叫)。由此我們可以感到魯迅先生對父親強烈的愛。父親:嚴厲、慈愛。陳蓮河:故弄玄虛、道貌岸然、狡猾、謹小慎微、貪婪。
《瑣記》 魯迅在這篇文章里主要回憶了自己離開紹興去南京求學的過程。作品描述了當時的江南水師學堂和礦務鐵路學堂的種種弊端和求知的艱難,批評了洋務派辦學的“烏煙瘴氣”。作者記述了最初接觸進化論的興奮心情和不顧老輩反對,如饑似渴地閱讀《天演論》的情景,表現(xiàn)出探求真理的強烈欲望。衍太太:給魯迅看不健康的畫,唆使魯迅偷母親的首飾變賣;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頑皮弄臟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卻是要打罵的。魯迅表面上贊揚她,實際心中卻是鄙視衍太太的,因為她是個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歡使壞的婦人。
《藤野先生》 記錄作者在日本留學時期的學習生活,敘述在仙臺醫(yī)專受日本學生歧視、侮辱和決定棄醫(yī)從文的經(jīng)過。作者突出地記述了日本老師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表達了對藤野先生深切的懷念之情。藤野先生:不拘小節(jié)、認真負責、科學嚴謹、關心學生、熱情誠懇、沒有民族偏見?!罢司印敝?虛偽、追名逐利、迂腐。
《范愛農》 文章追敘作者在日本留學時和回國后與范愛農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描述了范愛農在革命前不滿黑暗舊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備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現(xiàn)了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 范愛農:冷靜、倔強、耿直、憤世嫉俗、負責任、對革命失望、關心朋友。
【閱讀感受】示例:《朝花夕拾》用平實的語言、鮮活的人物形象、豐富而有內涵的故事,抨擊了囚禁人的舊社會,體現(xiàn)了魯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仡櫸覀兯?jīng)歷的生活和所處的時代,應倍感珍惜。
【對點訓練】1.下列表述與原著意思不相符的一項是( )A.在《父親的病》中,魯迅回憶幾位“名醫(yī)”為父親治病時的種種表現(xiàn),并由此感嘆:這就是中國人的“命”,連名醫(yī)也無從醫(yī)治的。B.《瑣記》寫到,衍太太看見“我們”吃冰,一定會笑著讓“我們”“多吃點”;還讓“我”拿母親的首飾去變賣。魯迅沒有直接批判,但心中是嫌惡的。C.魯迅在《無?!分姓f,在眾多鬼神中最不愿意見到的是“活無?!?一見到就恐懼驚慌。文章借此批判生活中那些惡毒的知識分子。D.在《》中,魯迅重點剖析“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件事,揭示了古書中所頌揚的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忍。
【解析】無常是個具有人情味的鬼,作者通過無常這個“鬼”和現(xiàn)實中的“人”對比,深刻地刻畫出了現(xiàn)實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惡面目,又巧妙地諷刺了生活中那些虛偽的知識分子。
2.下面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促使“我的意見”發(fā)生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此后回到中國來,我看見那些閑看槍斃犯人的人們,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彩,——嗚呼,無法可想!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
出自《藤野先生》。促使“我的意見”發(fā)生變化的是匿名信事件和看電影事件。
3.名著閱讀。(1)下面是豐子愷先生為《朝花夕拾》畫的三幅插圖。根據(jù)畫面和文字提示,任選兩幅寫出相關文章的篇名。
選擇 和 ,篇名分別是《 》和《 》。?(2)有人說,《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溫馨的回憶與理性的批判”。根據(jù)與圖片相關的文章,寫出一處能夠表現(xiàn)作者“溫馨的回憶”或“理性的批判”的內容。
“溫馨的回憶” 示例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描述孩子們在百草園的雪地上捕鳥的情景。 示例二:《五猖會》一文中寫迎神賽會時,孩子們買一個“吹嘟嘟”,吹上兩天,享受一份游戲的快樂?!∈纠?《無?!芬晃闹袩o常看到一位母親為死去的兒子哭得傷心,放她的兒子“還陽半刻”。
“理性的批判” 示例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老師讓孩子們讀一些枯燥乏味的書?!∈纠?《五猖會》一文中看賽會前,父親強迫“我”背書,讓“我”感到掃興和痛苦?!∈纠?《無常》一文中人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找不到公理,反被要求到陰間尋求公正的裁判。
4.名著閱讀。《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追憶自己青少年時期生活經(jīng)歷與體驗的散文集。請根據(jù)你的閱讀積累,回答問題。(1)我們記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異國老師( )。(2)《父親的病》一文的最后,作者為什么說“我現(xiàn)在還聽到那時的自己的這聲音,每聽到時,就覺得這卻是我對于父親的最大的錯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懊悔并自責于沒有讓父親安靜地離去。表達了作者每念及此的不安、痛苦,以及對父親的愛和痛惜。
這是一份中考語文復習-- 名著--朝花夕拾課件PPT,共2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知識幫,作者簡介,第1篇,朝花夕拾,內容概述,讀書方法指導,篇目簡介,人物剖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年中考語文一輪專題復習:名著導讀《朝花夕拾》知識梳理課件,共2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作品概況,拓展一品析藝術特色,消除與經(jīng)典的隔膜,拓展二讀書方法探究,拓展三對比探究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