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目標導學
1.理解法治是實現(xiàn)自由平等的保證,在日常生活和社會活動中自覺踐;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2.培育自由、平等意識,崇尚法治精神,追求自由平等的價值觀;增強道德意識,養(yǎng)成遵守道德和法律的良好習慣,做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3理解法律是實現(xiàn)和維護公平正義的基本途徑;知道自由與法治的關系,明確無法治不自由。
4.學會正確行使自由和權利,做尊紀守法的好公民。
二、重難點
重點:法治與自由的關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難點:無法不自由,法眼看平等。
三、預習新知
一、無法治不自由
1.自由對個人和社會的價值(重要性)【為什么】
擁有自由,不僅能增強個人的 ,而且能激發(fā)每個人的 ,從而推動社會的 。
2.為什么說自由不是無限制的?【為什么】
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 的、 的。必要的 是對自由的 。無限制的自由只會走向自由的反面,導致 。
3.自由的含義及自由在法律上的體現(xiàn)【是什么】
(1)含義:自由主要指人們在 的范圍內,依照 活動的權利。
(2)在法律上的體現(xiàn):我們 的和 的各項權利。
4.法治與自由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1)法治與自由 , 。一方面, 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xiàn)不能觸碰 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 的代價;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 ,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 。
(2)法治既 又 。
二、法眼看平等
1.法律意義上的平等具有怎樣的含義?【是什么】
同等情況 ;不同情況 。
2.正確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為什么、是什么】
(1)重要性:是 的標志,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 之一。我國憲法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 。”
(2)主要內容:①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yè)、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chǎn)狀況、居住期限等,都一律 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 ,同時必須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 。②我國公民的 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違法或犯罪行為一律平等地依法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 的特權。(四個平等)
四、隨堂練習
1.廣場舞作為一種喜聞樂見的娛樂健身活動,儼然成為中國民眾的“標配”。廣場舞擾民事件層出不窮,而相關部門在嗓音擾民問題上一般以教育為主,很少予以實質性的處罰,使得噪音擾民“有詩無恐”。某地警方依據(jù)法律對廣場舞者首次開出罰單。首次廣場舞罰單告訴我們( )
①法治和自由存在不可協(xié)調的矛盾 ②法治既標定自由的界限,又是自由的保障
③違法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④法治與自由相互聯(lián)系,不可分割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是我國的一句有名的諺語,出自宋·阮閱《詩話總龜前集》卷三十二引用的《古今詩話》中的故事。唐代大歷年間,某禪僧在竹上題詩:“大海從魚躍,長空任鳥飛?!薄昂i煈{魚躍,天高任鳥飛”這句話表達了人們對 的無限向往。( )
A.自由B.平等C.公正D.法治
3.風箏有了線的限制,才能自由地飛翔;車輛有了紅綠燈的限制,才能安全地通行。這些“限制”說明法治與自由的關系是( )
①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
②法治既規(guī)范又保障自由
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④自由是不存在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未成年人保護法規(guī)定,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煙酒。某商店因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煙,受到罰款一萬元的行政處罰。這表明( )
①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
②未成年人受特殊關愛和保護
③每個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④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法律在哪里實現(xiàn)自由,就在哪里限制自由。”這句話告訴我們( )
A.在社會生活中,有邊界才有秩序,守底線才有自由
B.法律確認和保護的自由可以隨心所欲
C.離開法律限制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D.公民的合法權利和自由不受法律的任何限制
6.“自由快樂之人,必是敬畏法度之人;敬畏法度之人,多是嚴以自律之人?!边@給我們的啟示有( )
①自由快樂之人無畏法律
②敬畏法度嚴以律己,才能享有真正自由
③自由與法治互相聯(lián)系,不可分割
④自由的實現(xiàn)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材料一 一則視頻在社交平臺上被曝光:一位老人上了公交車以后,發(fā)現(xiàn)車內已經(jīng)沒有了空座,于是他指明要讓旁邊年輕小伙給自己讓座。在被這名小伙拒絕之后,老人便開始對這名小伙惡語相向,語言侮辱,甚至大打出手。該視頻被曝光之后瞬間引發(fā)了網(wǎng)友們的熱議。
網(wǎng)友一:讓不讓座是人家的自由,為什么一定要給你讓座?
網(wǎng)友二:人與人都是平等的,年輕人沒有必須讓座的法律義務,不讓座是本分,讓座是情分,可為什么公交車上還一遍又一遍地宣傳給老人、孕婦、兒童讓座?
(1)請你運用“無法治不自由”的相關知識對網(wǎng)友一的觀點進行評析。
(2)請你幫網(wǎng)友二答疑解惑。
答案:
1.C
2.A
3.A
4.C
5.A
6.D
7.(1)網(wǎng)友一的觀點正確。①自由是指人們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依照自己意志活動的權利。自由在法律上的體現(xiàn),就是我們享有的和正當行使的各項權利。②小伙有乘坐公交車且坐座位的權利,他依法享有這種權利,也依法行使這種權利。所以,小伙的行為并沒有違法,所以讓不讓座是小伙子的自由。
(2)①人與人都是平等的,給老年人、孕婦、兒童讓座屬于不同情況差別對待,并非不平等。②公民雖然沒有讓座的法定義務,但是尊老愛幼、友善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應該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與法治)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自由平等的真諦學案,共26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即學即練1,即學即練2,理性享自由,法眼看平等,法治護正義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自由平等的真諦學案及答案,共5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先學后教----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當堂達標,自學反思?查漏補缺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 (五四制)八年級下冊自由平等的真諦學案,共4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重點難點,自主學習,課時達標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