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課 古詩三首(必背)
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xué)種瓜。
參考譯文:白天去田里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線,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務(wù)勞動。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織布,也在那桑樹蔭下學(xué)著種瓜。
稚子弄冰 [宋] 楊萬里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
參考譯文:清晨,滿臉稚氣的小孩,將夜間凍結(jié)在盤中的冰塊脫下,提在手中,輕輕敲打,冰塊發(fā)出穿林而過的響聲,當欣賞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過的響聲時,忽然卻聽到了另一種聲音--冰塊落地,發(fā)出了如玻璃破碎的聲音。
村晚 [宋]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參考譯文:綠草長滿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幾乎溢出了塘岸。遠遠的青山,銜著彤紅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閃動著粼粼波光。那小牧童橫騎在牛背上,緩緩地把家還;拿著一支短笛,隨口吹著,也沒有固定的聲腔。
第9課 古詩詞三首(必背)
從軍行 (唐)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參考譯文:青海湖上烏云密布,連綿雪山一片黯淡。邊塞古城,玉門雄關(guān),遠隔千里,遙遙相望。守邊將士,身經(jīng)百戰(zhàn),鎧甲磨穿,壯志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xiāng)。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宋)陸游
三萬里河?xùn)|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參考譯文:三萬里長的大河向東流入大海,五千仞高華山高聳接青天。北宋的遺民對著這樣的河山也只能傷心欲絕,滿懷希望地望著江南,盼望南宋軍隊收復(fù)失地,如此又一年。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參考譯文:劍門外忽傳收復(fù)薊北的消息,初聞此事分外歡喜淚灑衣衫?;仡^看妻兒的愁云頓時消散,隨便地收拾起詩書欣喜若狂。日頭照耀放聲高歌痛飲美酒,明媚春光陪伴著我返回故鄉(xiāng)。快快動身起程巴峽穿過巫峽,我穿過了襄陽后又直奔洛陽。
第15課 自相矛盾(必背)
楚人有鬻矛與盾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yīng)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參考譯文:楚國有個賣矛又賣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說:“我的盾很堅固,無論用什么矛都無法穿破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說:“我的矛很銳利,無論用什么盾都不能不被它穿破!”有的人問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會怎么樣?”,那個人被問得啞口無言。什么矛都無法穿破的盾與什么盾都能穿破的矛,不能同時出現(xiàn)在一起。
第21課 楊氏之子(必背)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拙皆勂涓?,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shè)果,果有楊梅??字敢允緝涸唬骸按耸蔷夜??!眱簯?yī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參考譯文:在梁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家里有一個九歲的兒子,非常聰明。有一天,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其中就有楊梅??拙街钢鴹蠲方o孩子看,說:“這是你家的水果?!焙⒆玉R上回答:“我可沒聽說過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br>二、日積月累盤點。
語文園地一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參考譯文: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語文園地二
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參考譯文:春天夜晚,寂無人聲,芬芳桂花,輕輕飄落。青山碧林,更顯空寂。明月升起,驚動幾只棲息山鳥。清脆鳴叫,長久回蕩空曠山澗。
語文園地四
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參考譯文:縱目望去,黃河漸行漸遠,好像奔流在繚繞的白云中間,就在黃河上游的萬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門關(guān)聳峙在那里,顯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guān)一帶春風(fēng)是吹不到的??!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參考譯文:舊友告別了黃鶴樓向東而去,在煙花如織的三月漂向揚州。帆影漸消失于水天相連之處,只見滾滾長江水在天邊奔流。
語文園地六
豆蔻年華:指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
及笄:指女子年滿十五歲。
弱冠:指男子二十歲左右的年紀。
而立:指人三十歲。
不惑:指人四十歲。
花甲:指人六十歲。
古稀:指人七十歲。
期頤:指人一百歲。
語文園地七
鄉(xiāng)村四月 【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
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參考譯文: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與天光相輝映。天空中煙雨蒙蒙,杜鵑聲聲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四月到了,沒有人閑著,剛剛結(jié)束了蠶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語文園地八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墩撜Z》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墩撜Z》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孟子》
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朱子語類》
三、回憶古詩文,按原文填空。
1. ,也傍桑陰學(xué)種瓜。
2.稚子金盆脫曉冰, 。
3.牧童歸去橫牛背, 。
4. ,不破樓蘭終不還。
5.遺民淚盡胡塵里, 。
6. ,便下襄陽向洛陽。
7. ,報得三春暉。
8. ,夜靜春山空。
9.羌笛何須怨楊柳, 。
10.孤帆遠影碧空盡, 。
11.卻看妻子愁何在, 。
12. ,才了蠶桑又插田。
13.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 。
14.孔指以示兒曰:“ ?!眱簯?yīng)聲答曰:“ ?!?br>四、古詩內(nèi)容回顧。
1.《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展現(xiàn)了農(nóng)家 時的 場面,表現(xiàn)出鄉(xiāng)村兒童的 。
2. 《稚子弄冰》這首詩中體現(xiàn)時間的詞是“ ”,意思是 。整句詩是對孩子玩耍時一連串的 描寫,一個“ ”字形象傳神地寫出了孩子剜冰時的樣子。這首詩寫的是小孩子在冬天用冰穿上彩線做樂器敲打,突然冰碎,發(fā)出玻璃碎的聲音,以 的筆調(diào),寫出了孩子的 與 。
3. 《村晚》中的前兩句描寫的是 。詩人把 、 和 有機地融合起來,描繪了一幅非常 的圖畫,為后兩句寫 布置了背景。詩的后兩句表現(xiàn)了 的可愛,一個在牛背吹笛, 的牧童形象躍然紙上。
4.《游子吟》通過回憶 為自己臨行前 的場景,突顯并歌頌了母愛的 ,表達了詩人對母親深深的 ,千百年來,援動了無數(shù)游子的心弦,催人淚下。
5.《鳥鳴澗》是唐代詩人 的作品 。詩中以動寫靜,用鳥鳴聲襯托山里的幽 靜與閑適的詩句是: , 。
6.《從軍行》詩中“ ”盡管寫出了 ,但整個形象給人的實際感受是 ,表明了將士們駐守邊關(guān)的 。
7.《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被稱為杜甫“ ”。多年的顛沛流離讓詩人飽受戰(zhàn)亂之苦,風(fēng)雨漂泊的生活終于在勝利的喜訊中成為過去,共經(jīng)患難的老妻少子終于可以過上安定祥和的日子,想起這些,詩人 ,欣喜若狂,喜極而泣,表達了詩人 情感。
8.《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是 (朝代)的詩人 的作品。這首詩前兩句用夸張的手法寫祖國山河的 ,飽含熱愛之情,并為進一步抒情作了鋪墊;第三句“淚盡”二字將 宣泄無遺;第四句一個“望”字寫出遺民對南宋軍隊收復(fù)失地的 ,一個“又”字則曲折地表達出對茍且偷安的南宋朝廷遲遲沒有收復(fù)失地的 。
9.《鄉(xiāng)村四月》是南宋詩人 創(chuàng)作的一首 絕句。前兩句描繪自然景物: ,寥寥幾筆就把水鄉(xiāng)初夏時特有的景色勾勒出了出來。以“ ”形容草木蔥郁,“ ”表示雨水充足,“ ”暗寓催耕之意,生動地展現(xiàn)出“鄉(xiāng)村四月”特有的風(fēng)物。后兩句敘述 ,畫面上主要突出剛剛收完蠶繭便在水田插秧的農(nóng)民形象,從而襯托出“鄉(xiāng)村四月”勞動的 。前呼后應(yīng),交織成一幅色彩鮮明的圖畫卷。
10.《自相矛盾》這則寓言選自__ __,寫的是__ ____的故事,告訴我們__ __的道理。那個人采用了什么辦法讓楚人啞口無言的?
11.《楊氏之子》選自南朝 的《 》的,該書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晉代士族階層 的小說。品讀課文,我的腦海里出現(xiàn)了一個 的小孩子形象。面對孔君平的“挑釁”——“ ”,楊氏之子毫不慌亂,脫口而出“ ”。
五、先把下列詩句補充完整,然后再填空。
1.“童孫未解供耕織, 。”這兩句話出自宋朝詩人 寫的《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 ,表達了農(nóng)村兒童的 。
2.“羌笛何須怨楊柳, ?!边@兩句詩出自 代 寫的《 》。
3.“ ,唯見長江天際流。”這兩句詩出自 代 寫的《 》,意思是: 。
4. ,五千仞岳上摩天。——【 宋 】·陸游·《 》
5.勸君更盡一杯酒, ?!?唐 】· ·《 送元二使安西 》
6. ,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唐 】·王之渙·《 》
7.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 。 ——【 】·王昌齡·《 》
8. ,唯見長江天際流?!?唐 】· ·《 》
9.這學(xué)期我們積累了不少描寫兒童生活的古詩。有出自《四時田園雜興》中的“ ,也傍桑陰學(xué)種瓜?!保€有《稚子弄冰》中的“稚子金盆脫曉冰, ?!备小洞逋怼分械摹? ,短笛無腔信口吹?!?br>六、先解釋下列詩句中加點的詞語,再說說詩句的意思。
1.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
2.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
3.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
4.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 )
5.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xué)種瓜。( )( )
6.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
七、品讀詩文,完成練習(xí)。
1.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xué)種瓜。
解: 供: 傍: 陰: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
2.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
稚子: 錚: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
3.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br>鬻: 譽: 莫: 陷:
句意:
4.其人弗能應(yīng)也。 弗: 應(yīng):
句意:
5.不可同世而立。 立:
句意:
6.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 利:
7.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yī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1)孔君平在 上做文章,孩子也在 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 。
(2)孩子采用 的方式,說“ ”,婉轉(zhuǎn)對答,既表現(xiàn)了應(yīng)有的 ,又表達了“ ”這個意思。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維的 ,語言的 。
8.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詣”是指 。“乃”是指 。這句話的意思是
八、根據(jù)情境寫詩句。
1. 《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 一 )》中直接寫勞動場面,表現(xiàn)男耕女織情景的詩句是: , 。
2. 《稚子弄冰》中寫冬天孩子們把一大塊冰穿上彩線,當作證來敲打的詩句是:
, 。
3.《孟子》 中告訴了我們同情心的重要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論語》中對君子和小人做了以下區(qū)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親情和友情是古詩中常常為詩人們所贊頌的,當我們要報答母親的深恩時,我們會很自然地吟誦起唐代詩人孟郊的《游子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別詩是詩人表達和朋友深厚感情的一種詩體,李白就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寫到了朋友走后自己的孤獨之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維在送朋友出使安西時,寫下詩句表達和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之渙和王昌齡都是唐朝著名的____________詩人,寫下很多描寫關(guān)外風(fēng)光和軍旅生活的詩篇?!稕鲋菰~》中描寫了涼州蕭索壯闊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軍行》表達了作者愛國情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語有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告訴我們讀書不能囫圇吞棗,要用心。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
7.“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中的“忽傳”二字表現(xiàn)出_____________,詩人“涕淚”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之句,營造了一幅__________的畫面,表達了詩人_____________的心境。
8.“綠遍山原白滿川, 。”這兩句話出自 代詩人 的《 》,句子的意思是:
。
9.本冊古詩中我們看到了古代農(nóng)村勤勞的農(nóng)民的農(nóng)忙生活,如《田園四時雜興》中描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還有《鄉(xiāng)村四月》中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補全詩句 ,然后根據(jù)要求填空。
A.牧童歸去橫牛背, 。
B.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 。
C. ,時鳴春澗中。
D.誰言寸草心, 。
E.晝出耘田夜績麻, 。
F. ,南望王師又一年。
上面詩句中分別描繪了“農(nóng)村勞作圖景”和“月下鳥鳴圖”的是 和 ;充滿童趣,表現(xiàn)童年歡樂時光的是 ;D句形象而深刻地寫出了 ;從 和 都可以體會到詩人深深的愛國之情。(填序號)
十、把下面的名句補充完整。
1.人有恥, 。 ——《朱子語類》
2. ,小人喻于利。 ——《 論語 》
3.惻隱之心, 。 ——《孟子》
4. ,小人長戚戚。 ——《論語》
5.俗話說:“君子坦蕩蕩, ?!边@就是一種生活的智慧。我們雖不敢以君子自稱,但像君子那樣泰然面對生活中的或挫折、或考驗,少些庸人自擾,我們就會感到,幸福其實就在身邊!
6.“ ,必自斃。”那些為非作歹的人最終是沒有好結(jié)果的。
7.朱熹說:“人有恥, ?!闭f的意思是,一個懂得羞恥的人,就會主動拒絕做一些事情。
8.比起無視于其它生命的苦難,擁有“ ,人之福也”會讓你活得更滿足。
十一、看圖,根據(jù)意境默寫古詩,再完成填空。
1.
(1)這首詩前兩句著重寫景: 、 、 、 ,寥寥幾筆就把水鄉(xiāng) 時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來。后兩句寫在 的農(nóng)民形象,從而襯托出“鄉(xiāng)村四月”勞動的 。
(2)后兩句話的意思是
。
2.
, 。
, 。
, 。
這首詩的意思是:
十二、選擇正確的答案。
1.下列關(guān)于詩句中字的讀音、字形和字義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童孫未解供耕織”中“供”的讀音是“gōng”,意思是“提供”
B.“敲成玉磬穿林響”中“磬”的讀音是“qìng”,它是一種金屬打擊樂器
C.“漫卷詩書喜欲狂”中“卷”的讀音是“juǎn”,它的意思是卷起
D.“五千仞岳上摩天”中“仞”的讀音是“rèn”,“摩天”的意思是很高的天
2.下列詩句的作者姓氏按音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
①夜靜春山空 ②南望王師又一年 ③唯見長江天際流 ④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
A.③②①④ B. ③②④①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
3.下列詩句按照敬亭山、華山、廬山、天門山的順序,排序正確的一項是( )。
①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②三萬里河?xùn)|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③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④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A.④③①② B.③②④① C.④③②① D.③②①④
4.“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描寫的是哪個季節(jié)的景色?( )
A.初春 B.初夏 C.盛夏 D.初秋
5.我們常說的“耳濡目染”和下列哪句話意思相似?( )
A.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B.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
C.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D.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6.對于《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賞析不確切的一項是( )。
A.這首詩集中表現(xiàn)出了詩人忽聞捷報后一瞬間的感情,突出地寫了一“喜”字。
B.一個“滿”字,表露了詩人高興的眼淚如泉涌的狀貌,逼真地展示了一個飽經(jīng)滄桑,在戰(zhàn)亂中苦苦掙扎的人此時此地喜不自禁的感情。
C.“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一句,詩人用擬人手法寫出了自己在歡慶之時急于還鄉(xiāng)的心情。
D.一個“下”字說明“巫峽”到“襄陽”是逆流而上,一個“向”字表明從“洛陽”到“襄陽”已改換了陸路。
7.“為設(shè)果,果有楊梅?!睂@句話的正確理解是( )。
A.孩子給孔君平擺上了水果,其中有楊梅。
B.他為孩子帶來了水果,其中有楊梅。
8.“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對這句話的正確理解是( )。
A.我可沒有聽說孔雀是一種家禽。
B.我可沒有聽說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9.關(guān)于“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描述正確的一項是( )。
A.這句詩選自王昌齡的《涼州詞》,主要寫戍邊將士的懷鄉(xiāng)情
B.這句話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楊柳”是指塞外的楊柳樹
C.這句話采用了雙關(guān)的修辭手法,表面上是說春風(fēng)吹不到玉門關(guān)外,實則是指朝廷的恩澤到達不了這里,表達了作者對皇帝不體恤邊塞士兵的抱怨之情
D.這兩句話筆調(diào)蒼涼悲壯,感情消極頹廢
十三、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1.《涼州詞》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都是送別詩。( )
2.《從軍行》后兩句由情景交融的環(huán)境描寫轉(zhuǎn)為直接抒情。末句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將士豪壯的誓言,銼銷有力,震撼人心。( )
3.“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這句話出自《左傳》,意思是人有了羞恥心,就不會無底線地做事。( )
4.陸游是南宋著名詩人,他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抒發(fā)了他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 )
5.《村晚》的作者是唐代詩人雷震,抒發(fā)了作者對鄉(xiāng)村晚景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
6.《稚子弄冰》《田園四時雜興》和《鄉(xiāng)村四月》都刻畫了勤勞可愛的孩童的形象。( )
十四、關(guān)于下列詩句的修辭手法,正確的在括號里打“√”,錯誤的在括號里改正。
1.三千里河?xùn)|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對偶、夸張 ( )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比喻 ( )
3.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擬人 ( )
4.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反問 ( )
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比喻 ( )
十五、按要求寫詩句。(本題答案不可重復(fù))
1.分別寫一句描寫春夏秋冬四季的詩句。
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寫珍惜時間的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寫思鄉(xiāng)的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飛花令。
游戲規(guī)則:琳琳和小龍人各說一句帶有“月”字的詩句,誰先答滿三句,誰就是贏家,你加入哪個隊伍,就圈上相應(yīng)圖片,然后幫她(他)完成吧?。◣椭晃患纯桑?br>1. ,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
1. , 。
2. , 。
3. , 。
十六、填動物、植物名稱。
1.昔人已乘黃( )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2.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 )少一人。
3.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 )別樣紅。
4.路遙知( )力,日久見人心。
5.人閑( )落,夜靜春山空。
十七、快樂閱讀。(補全詞句,完成練習(xí)。)
1.把詞補充完整,完整練習(xí)。
村 晚
宋·雷震
, 。
, 。
(1)請展開想象,簡要描述這首詩前兩句中的畫面。
(2)這首詩蘊含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3)古人寫詩講究煉字,這首詩中的“橫”用得很好,請說說好在哪里。
2.把古詩補充完整,完整練習(xí)。
人閑桂花落, 。
,時鳴春澗中。
(1)這首詩出自 (朝代) (作者)寫的《 》。請先用一個字 概括山澗的特點,詩中采用了 的寫法。
(2)補全詩句。
(3)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人閑桂花落 時鳴春澗中
(4)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后兩句詩的意思。
(5)詩人描寫了哪些景物?創(chuàng)設(shè)了怎樣的意境?作者在詩歌中透露出了怎樣的情感?
3.閱讀下列詩句,完成下列練習(xí)。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三萬里河?xùn)|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將曉 河
遺民 王師
(2)本詩重在寫“迎涼有感”,在入題前卻極言山高水長,這種“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的手法,在詩歌表現(xiàn)手法上稱作 ,陜北民歌“ ”形式常用這種表現(xiàn)手法。
(3)如果把本詩第三句的“盡”字換成“滴”字或“流”字好不好?為什么?
(4)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4.閱讀古詩,完成練習(xí)。
涼州詞
唐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注釋】①涼州詞:又名《出塞》。②黃河遠上:遠望黃河的源頭。③孤城:指孤零零的戍邊的城堡。④何須:何必。⑤楊柳:楊樹的柳條,又指《楊柳曲》。⑥不度:吹不到。⑦玉門關(guān):漢武帝置,因西域輸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
(1)這是一首 ,前兩句 ,突出了戍邊士卒 ,后兩句 ,抒發(fā)了戍邊士卒的 。
(2)品讀古詩,下列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詩歌前兩句以遠川高山襯托“孤城”,描繪出邊地的雄闊蒼涼之景。
B.“楊柳”是雙關(guān)語,既指音樂的曲調(diào),又指現(xiàn)實中的楊柳樹。
C.詩歌用“何須”二字,由邊地圖景描繪轉(zhuǎn)入情感抒發(fā)。
D.全詩極寫戍邊者不得還鄉(xiāng)的怨情,情緒消極悲切。
(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正確的是( )
A.五千仞岳上摩天( 超高層的大樓 ) B.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故鄉(xiāng)的人 )
C.勸君更盡一杯酒( 指元二 ) D.客舍青青柳色新( 新種的柳樹 )
(4)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首詩的意境。
(5)后人稱此詩為邊塞詩中的“絕唱”, 查閱資料,以詩的后兩句為對象,分析詩歌是如何寫出“征夫離愁”之情的。
5.閱讀古文,完成練習(xí)。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庇肿u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被蛟唬骸耙宰又?,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yīng)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①吾盾之堅( ) ② 吾矛之利( )
③或曰( ) ④弗能應(yīng)也( )
(2)說說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②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3)那個人采用了什么辦法讓楚人啞口無言的?(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4)這個故事揭示了什么道理?
6.閱讀古文,完成練習(xí)。
楊氏之子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拙皆勂涓?,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shè)果,果有楊梅??字敢允緝涸唬骸按耸蔷夜!眱簯?yī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br>(1)聯(lián)系上下文填空。
①__ __為__ __設(shè)果。 ②孔指__ __以示兒曰……
(2)判斷下面說法的正誤,對的打“√”,錯的打“×”。
①“君”與“夫子”都是對人的尊稱。( )
②句中的“家禽”和現(xiàn)在的“家禽”意思一樣。( )
③本文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 )
(3)文章的第一句話點明了人物以及人物特點,在文中起到__ __的作用。
(4)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在你認為正確的答案后打“√”。
A.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 )
B.他沒有生硬地直接說:“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否定的方式,婉轉(zhuǎn)對答,既表現(xiàn)了應(yīng)有的禮貌,又表達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那么楊梅也不是我家的果”這個意思,使孔君平無言以對。( )
(5)根據(jù)提示填寫文中的詞句。
楊氏之待客很熱情,是從 看出來的;他反應(yīng)很敏捷,是從 看出來的;他說話委婉而有禮貌,是從 看出來的。
(6)楊氏之子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答案
三、1.童孫未解供耕織
2.彩絲穿取當銀鉦
3.短笛無腔信口吹
4.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
5.南望王師又一年
6.即從巴峽穿巫峽
7.誰言寸草心
8.人閑桂花落
9.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10.唯見長江天際流
11.漫卷詩書喜欲狂
12.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
13.不可同世而立
14.此是君家果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四、1.夏忙 勞動 天真可愛
2.曉 早晨 動作 脫 清新明快 喜樂 失望
3.山村晚景 池塘 山 落日 優(yōu)雅美麗 牧童出場 鄉(xiāng)野黃昏晚景 悠然自得,淳樸無邪而快樂
4.母親 縫衣 偉大與無私 感激與尊敬
5.王維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6.黃沙 戰(zhàn)爭的艱苦 雄壯有力 宏偉壯志
7.生平第一首快詩 悲喜交加 強烈的愛國
8.宋代 陸游 雄闊壯麗 亡國之恨 企盼 失望與埋怨
9.翁卷 七言 綠原、白川、子規(guī)、煙雨 綠遍 白滿 子規(guī)聲 農(nóng)事繁忙 緊張、繁忙
10.韓非子·難一 一個人同時夸耀自己所賣的矛和盾,因互相抵觸而不能自圓其說 說話、辦事要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互相抵觸 那個人讓楚人用自己的矛刺自己的盾,來比較是盾堅硬還是矛鋒利。
11.劉義慶 世說新語 言談軼事 聰明機智、思維敏捷 此是君家果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五、1.也傍桑陰學(xué)種瓜 范成大 四時田園雜興 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織布,也在那桑樹陰下學(xué)著種瓜。 天真可愛
2.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唐 王之渙 涼州詞
3.孤帆遠影碧空盡 唐 李白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孤船帆影漸漸消失在碧空盡頭,只看見滾滾長江向天際奔流。
4.三萬里河?xùn)|入海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5.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王維
6.羌笛何須怨楊柳 涼州詞
7.不破樓蘭終不還 唐 從軍行
8.孤帆遠影碧空盡 李白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9.童孫未解供耕織 彩絲穿取當銀錚 牧童歸去橫牛背
六、1.磨破 塞外身經(jīng)百戰(zhàn)磨穿了盔和甲,不打敗西部的敵人誓不回還。
2.濕潤,沾濕。 清晨的微雨濕潤了渭城地面的灰塵,空氣清新,旅舍更加青翠。
3.指金統(tǒng)治地區(qū)的風(fēng)沙,這里借指暴政
中原人民在胡人壓迫下眼淚已流盡,他們盼望王師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4.山陵和原野。 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和天光交相輝映。
5.理解,懂得 靠近 孩子們不懂得耕織之事,也學(xué)大人在靠近桑樹的下面學(xué)習(xí)種瓜。
6.口里含著。此指落日西沉,半掛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在一個長滿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滿滿的,落日好像被山吃掉一樣倒映在冰涼的水波中。
七、1.理解,懂得 從事,參加 靠近 樹蔭 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織布,也在那桑樹陰下學(xué)著種瓜。
2.幼小的孩子 一種金屬打擊樂器 一個小孩子,早上起來,從結(jié)有堅冰的銅盆里剜冰,用彩絲穿起來當錚來敲。
3.賣 稱贊,夸耀 沒有什么 刺穿 楚國有個賣盾和矛的人,夸耀他的盾說:“我的盾很堅固,什么東西都不能刺穿它?!?br>4.不 回答 那個人回答不上來了。
5.存在 不可能同時存在。
6.鋒利。 又夸耀我的矛說:“我的矛很鋒利,沒有它穿透不了的東西。”
7.(1)姓 姓 孔雀
(2)否定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禮貌 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楊梅豈是我家的果 敏捷 機智幽默
8.拜訪 就,于是 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
八、1.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2.稚子金盆脫曉冰 彩絲穿取當銀證
3.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5.邊塞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黃金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6.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遺民淚盡胡塵里 南望王師又一年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7.消息來得突然 聽到勝利的消息喜極而泣,又有對自己長期顛沛流離生活的感慨 疾速飛馳 迫不及待、歸心似箭
8.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 宋 翁卷 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與天光相輝映。杜鵑一聲聲啼叫在如煙如霧的蒙蒙細雨中。
9.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九、A.短笛無腔信口吹 B.不破樓蘭終不還 C.月出驚山鳥 D.報得三春暉 E.村莊兒女各當家 F.遺民淚盡胡塵里 E C A 對母親的感恩之情 B F
十、1. 則能有所不為
2.君子喻于義
3.仁之端也
4.君子坦蕩蕩
5.小人長戚戚 6.多行不義 7.則能有所不為 8.惻隱之心
十一、1. 鄉(xiāng)村四月 宋 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滄桑又插田。
(1)綠原 白川 子規(guī) 煙雨 初夏 水田插秧 緊張與繁忙
(2)鄉(xiāng)村的四月正是最忙的時候,剛剛結(jié)束了蠶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2.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慈祥的母親手里把著針線,為即將遠游的孩子趕制新衣。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誰說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
十二、1.C 2.A 3.D 4.B 5.B 6.D 7.A. 8.B 9.C
十三、1.× 2.√ 3.× 4.√ 5.× 6.×
十四、1. √ 2.夸張 3. √ 4.設(shè)問 5. √
十五、1.春: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秋: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冬: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
2.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3.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4.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
十六、1.鶴 2.茱萸 3.荷花 4.馬 5.桂花
十七、1.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1)水草長滿了池塘,池水漫上了塘岸。山像是銜著落日似的倒映在波光蕩漾的水面上。
(2)抒發(fā)了詩人對鄉(xiāng)村晚景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或:表達了詩人對悠然寧靜的鄉(xiāng)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3)“橫”字表現(xiàn)了牧童的調(diào)皮可愛(天真活潑、淳樸無邪等)。
2.鳥鳴澗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1)唐代 王維 鳥鳴澗 靜 以動襯靜
(2)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3)安靜、悠閑,含有人聲寂靜的意思 時而,偶爾
(4)明月升起光輝照耀驚動了山中棲鳥,不時地高飛鳴叫在這春天的溪澗中。
(5)詩人描寫了桂花、春山、明月、山鳥等景物,創(chuàng)設(shè)了靜謐、幽美、空寂的意境。 作者在詩歌中透露出了閑適、愉悅的情感。
3.(1)快要天亮 黃河 指在金統(tǒng)治地區(qū)的原宋朝老百姓 指南宋朝廷的軍隊
(2)起興 信天游
(3)不好?!氨M”字強調(diào)眼淚流干,程度比“滴”和“流”字要深。
(4)表達了作者對百姓的同情,對王師的期盼,同時也暗含對統(tǒng)治者未能及早收復(fù)失地的不滿。
4.(1)邊塞詩 寫景 生活環(huán)境的荒涼 抒情 離愁別恨
(2)D
(3)C
(4)意境雄闊,悲壯蒼涼,表現(xiàn)了盛唐詩人廣闊的胸襟。
(5)唐時有折柳贈別的風(fēng)俗,因而見楊柳而生愁,甚至聽《折楊柳》歌而生怨。關(guān)外春風(fēng)不度,楊柳不青,無法折柳寄情,聽曲更生怨恨:“天寒地凍”、“征戰(zhàn)無期”、“歸家無望”。然而,“怨”也罷,愁也罷,都是枉然,因而說“何須怨”。
5.(1)① 堅硬 ②鋒利 ③有人 ④回答
(2)①有人說:“(如果)用你的矛,去刺穿你的盾,會怎么樣呢?”
②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與什么都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時存在于這個世界上的
(3)那個人讓楚人用自己的矛刺自己的盾,來比較是盾堅硬還是矛鋒利
(4)世上沒有牢不可破的盾,也沒有無堅不摧的矛,這個楚國人片面夸大了矛與盾的作用,結(jié)果出現(xiàn)了難以自圓其說的局面。告訴我們說話做事不要前后抵觸,不能自圓其說。
6.(1)①楊氏子 孔君平 ②楊梅
(2)①√ ②× ③√
(3)總領(lǐng)全文
(4)B.√
(5)為設(shè)果 兒應(yīng)聲答曰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6)楊氏之子是一個聰明、機智、幽默的孩子。
這是一份【期末專項復(fù)習(xí)】專題 05古詩文和日積月累 六年級語文上冊部編版(含答案),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古詩文盤點,日積月累盤點,古詩內(nèi)容回顧,連一連,品讀詩詞,完成練習(xí),根據(jù)情境寫詩詞警句,選擇正確的答案,快樂閱讀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專題 05古詩文和日積月累——2022-2023學(xué)年六年級語文下冊期末專項復(fù)習(xí)(部編版)(含答案),共2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古詩文盤點,日積月累盤點,古詩文內(nèi)容回顧,連一連,字義理解和運用,選擇正確的答案,填在里,看圖寫古詩,品讀詩詞,完成練習(xí)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專題05古詩文和日積月累——2022-2023學(xué)年五年級語文下冊期末專項復(fù)習(xí)(部編版)(含答案),共2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古詩盤點,日積月累盤點,回憶古詩文,按原文填空,古詩內(nèi)容回顧,品讀詩文,完成練習(xí),根據(jù)情境寫詩句,補全詩句 ,然后根據(jù)要求填空,把下面的名句補充完整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