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wù)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yīng)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jié)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某物體運動的速度圖像如圖,根據(jù)圖像可知( )
A.0﹣2s內(nèi)的加速度為2m/s2
B.0﹣5s內(nèi)的位移為10m
C.第1s末與第3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D.第5s末物體回又到出發(fā)點
2.明朝謝肇淛的《五雜組》中記載:電“明姑蘇虎丘寺廟傾側(cè),議欲正之,非萬緡不可。一游僧見之,曰:無煩也,我能正之。”游僧每天將木楔從塔身傾斜一側(cè)的磚縫間敲進去,經(jīng)月余扶正了塔身。假設(shè)所用的木楔為等腰三角形,木楔的頂角為θ,現(xiàn)在木楔背上加一力F,方向如圖所示,木楔兩側(cè)產(chǎn)生推力N,則( )
A.若F一定,θ小時N大
B.若F一定,θ大時N大
C.若θ一定,F(xiàn)小時N大
D.若θ一定,不論F大小如何N都不變
3.一物體由靜止開始,先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到停止。兩段運動過程中,大小一定相等的物理量是( )
A.位移B.時間C.加速度D.平均速度
4.汽車從A點由靜止開始沿直線ACB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第4s末到達C點并關(guān)閉發(fā)動機勻減速前進,再經(jīng)6s到達B點停止.已知AB長為30m,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通過C點時速度大小為3m/s
B.通過C點時速度大小為6m/s
C.AC段位移為15m
D.汽車在AC段平均速度大于CB段平均速度.
5.如圖所示,斜劈A靜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木樁B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彈簧K把物體與木樁相連,彈簧與斜面平行。質(zhì)量為m的物體和人在彈簧K的作用下沿斜劈表面向下運動,此時斜劈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撤去彈簧,物體和人的加速度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
B.若撤去彈簧,物體和人仍向下運動,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向右
C.若人從物體m離開,物體m仍向下運動,A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向左
D.若撤去彈簧同時人從物體m離開,物體m向下運動,A可能不再受到地面摩擦力
6.如圖甲、乙所示,汽車在做直線運動過程中,原來的速度是,經(jīng)過一小段時間以后,速度變?yōu)椋瑒t關(guān)于甲、乙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a是矢量,是標量
B.圖中a是標量,是矢量
C.圖中a、均是矢量
D.圖甲中速度改變量的方向與加速度a的方向相反,圖乙中速度改變量的方向與加速度a的方向相同
7.一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某時刻速度的大小為3m/s,1s后速度的大小變?yōu)?m/s,在這1s內(nèi)該物體的( )
A.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3m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9m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3m/s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9m/s2
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都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
8.如圖所示為伽利略研究自由落體運動規(guī)律 時設(shè)計的斜面實驗,他讓銅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從靜止?jié)L下,利用滴水計時記錄銅球運動的時間。關(guān)于伽利略的“斜面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伽利略測定了銅球運動的位移與時間,進而得出了速度隨位移均勻增加的結(jié)論
B.銅球在斜面上運動的加速度比自由落體下落的加速度小,所用時間長得多,時間容易測量
C.若斜面長度一定,銅球從頂端滾動到底端所需時間隨傾角的增大而增大
D.若斜面傾角一定,銅球沿斜面運動的位移與所用時間的平方成正比
9.如圖所示,小軍同學(xué)用力握住一個豎直的瓶子,瓶子沒有滑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手握的力越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越大
B.瓶子的重力大小一定等于手對瓶子的摩擦力大小
C.靜止時瓶子的重力越大,所受的摩擦力越大
D.向上加速時瓶子的重力大小一定小于手對瓶子的摩擦力大小
10.在某玻璃自動切割生產(chǎn)線上,寬6m的成型玻璃板以大小為2m/s的恒定速度向前運動,在切割工序處,金剛鉆的割刀速度為4m/s,為了使割下的玻璃都成規(guī)定尺寸的矩形,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金剛鉆的割刀速度與玻璃板運動方向成60°角
B.金剛鉆的割刀速度與玻璃板運動方向成30°角
C.金剛鉆的割刀速度與玻璃板運動方向相同
D.切割成矩形時切割一次的時間為3 s
三、非選擇題:共54分。把答案填在答題卡中的橫線上或按題目要求作答。解答題應(yīng)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需要演算步驟,共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shù)作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
11.(10分)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
(1)某同學(xué)的操作步驟如下,指出其中兩個錯誤的步驟并加以改正 , ,指出其中多余的步驟是 。
A.拉住紙帶,將小車移到靠近打點計時器處,先放開紙帶,再接通電源
B.將打點計時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電源
C.把一條細繩拴在小車上,細繩跨過定滑輪,下面吊著適當重的鉤碼,調(diào)整滑輪的高度,使細繩與平板平行
D.取下紙帶,再斷開電源
E.將平板一端抬高,輕推小車,使小車能在平板上做勻速運動
F.將紙帶固定在小車尾部,并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
G.斷開電源,整理好器材
H.換上新紙帶,重復(fù)操作兩次
并把合理順序的序號填寫在橫線上: 。
(2)某同學(xué)記錄一次小車運動情況的紙帶,圖中所示A、B、C、D、E、F、G為相鄰的計數(shù)點,相鄰計數(shù)點間有4個點沒有畫出,電源的頻率為50赫茲,則小車運動的加速度為 。(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12.(10分)(1)打點計時器和數(shù)字計時器是高中物理研究物體運動中重要的實驗儀器,下圖中的甲、乙兩種打點計時器是高中物理實驗中常用的打點計時器,圖丙為連接光電門的數(shù)字計時器。請回答下面的問題:
①圖甲是 (填“電磁”或“電火花”)打點計時器,電源采用的是 (填“交流4~6V”、“交流220V”、四節(jié)干電池);
②圖丙中,若已知物體擋光寬度為d,物體經(jīng)過光電門用時t,則可以近似認為物體通過光電門的瞬時速度的表達式為v= 。
(2)研究小車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其中斜面傾角θ可調(diào),打點計時器每隔0.02s打一次點,紙帶上計數(shù)點的間距如圖所示,其中每相鄰兩點之間還有4個記錄點未畫出。
①部分實驗步驟如下:
A.測量完畢,關(guān)閉電源,取出紙帶
B.接通電源,待打點計時器工作穩(wěn)定后放開小車
C.將小車??吭诖螯c計時器附近,小車尾部與紙帶相連
D.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在平板上,讓紙穿過限位孔,上述實驗步驟的正確順序是: (用字母填寫)
②圖中標出的相鄰兩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T= s;
③計數(shù)點5對應(yīng)的瞬時速度大小計算式為v5= (用字母表示)。
13.(12分)氣墊導(dǎo)軌是一種現(xiàn)代化的力學(xué)實驗儀器,它利用小型氣源將壓縮空氣送入導(dǎo)軌內(nèi)腔,空氣再由導(dǎo)軌表面上的小孔中噴出,在導(dǎo)軌表面與滑行器之間形成很薄的氣墊層,滑行器就浮在氣墊層上,與導(dǎo)軌面脫離接觸,因而能在導(dǎo)軌面上做近似無阻力的直線運動,極大地減小了以往在力學(xué)實驗中由于摩擦力引起的誤差,使實驗結(jié)果接近理論值.光電門傳感器主要由光電門和遮光條組成,當寬度為的遮光條通過光電門時,傳感器就會測出遮光條通過光電門的遮光時間,由此求出在極短的遮光時間內(nèi)遮光條的平均速度,這個速度可以認為就是遮光條通過光電門的瞬時速度。某學(xué)習(xí)小組用氣墊導(dǎo)軌和光電門傳感器做“探究物體加速度與合外力的關(guān)系”實驗,裝置如圖所示,重力加速度為,按要求完成下列問題。
學(xué)習(xí)小組用鉤碼的重力替代滑塊受到的合力,以探究滑塊的加速度與合外力的關(guān)系,請補充完成下列實驗步驟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①實驗前測出遮光條寬度,通過刻度尺測出光電門到氣墊導(dǎo)軌右端的距離并記錄。
②滑塊(包括遮光條)質(zhì)量與所掛鉤碼質(zhì)量應(yīng)滿足條件是 。
③實驗操作前需要完成的步驟 。
A.調(diào)節(jié)螺釘,使氣墊導(dǎo)軌水平 B.將氣墊導(dǎo)軌右端盡量墊高
④調(diào)節(jié)定滑輪,使連接滑塊的細線與氣墊導(dǎo)軌平行
⑤將滑塊置于氣墊導(dǎo)軌右端靜止,在細繩上掛上適當?shù)你^碼并用手托住,記下其質(zhì)量,開通氣源,靜止釋放鉤碼(鉤碼釋放前,細繩剛好處于拉直狀態(tài))。
⑥從光電門的數(shù)字計時器讀出遮光條經(jīng)過光電門的遮光時間。
步驟⑤、⑥中:滑塊所受合外力為 ;滑塊通過光電門處的速度表達式為 ;滑塊的加速度為 。(用測得的物理量字母表示)
⑦改變所掛鉤碼個數(shù)(仍然滿足步驟②中條件),重復(fù)⑤⑥步驟;作出圖像如圖所示,最終得出結(jié)論:在誤差范圍內(nèi),當物體質(zhì)量一定時,物體的加速度與合外力成 關(guān)系。
14.(10分)在“探究平拋運動的運動規(guī)律”的實驗中,可以描繪出小球平拋運動的軌跡,實驗簡要步驟如下:
A.讓小球多次從同一位置上滾下,記下小球碰到鉛筆筆尖的一系列位置;
B.按圖安裝好器材,注意調(diào)節(jié)斜槽末端水平,記下平拋初位置點和過點的豎直線;
C.取下白紙,以為原點,以豎直線為軸建立坐標系,用平滑曲線畫平拋運動物體的軌跡。
(1)上述實驗步驟的合理順序是 ;
(2)為保證小球從斜槽末端拋出后的運動是平拋運動,必須使斜槽末端 (選填“水平”或“傾斜”),實驗小球用 (選填“乒乓球”或“小鋼球”);
(3)在記錄小球軌跡的白紙上,記錄了豎直向下的y軸方向和水平x軸方向以及軌跡上三個點的位置,如圖所示。測量和間水平距離,豎直方向的距離,,由此可以計算出小球做平拋運動的初速度大小 ,小球通過點的瞬時速度的大小 。(取)
15.(12分)在“探究平拋運動規(guī)律”的實驗中,可以描繪出小球平拋運動的軌跡,實驗簡要步驟如下:
A.讓小球多次從斜槽上的 (“相同”或“不同”)位置滾下,在一張印有小方格的紙上記下小球碰到鉛筆筆尖的一系列位置,如圖中所示的a、b、c、d。
B.按圖所示安裝好器材,注意斜槽末端 ,記下平拋初位置O點和過O點的豎直線。
C.取下白紙以O(shè)為原點,以豎直線為y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用平滑曲線畫出小球做平拋運動的軌跡。
(1)完成上述步驟,將正確的答案填在橫線上。
(2)上述實驗步驟的合理順序是 。
(3)已知圖中小方格的邊長L=2.5cm,則小球平拋的初速度為v0= m/s。 (取g=10m/s2)
參考答案:
1.C
【詳解】A.由v﹣t圖像知,0﹣2s內(nèi)物體運動的速度為
a==1m/s2
故A錯誤;
B.圖像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則0﹣5s內(nèi)的位移為
x=m=7m
故B錯誤;
C.第1s末圖像在時間軸上方,速度為正,第3s末速度圖像也在時間軸上方,速度也為正,故方向相同,故C正確;
D.0﹣5s內(nèi)的位移為7m,沒有回到出發(fā)點,故D錯誤。
故選C。
2.A
【詳解】力F的分解如圖:
其中木楔兩側(cè)產(chǎn)生的推力N等于F的兩個分力,而
由公式可知,當F一定,θ小時N大;當θ一定,F(xiàn)大時N大。
選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3.D
【詳解】物體由靜止開始先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設(shè)其達到速度v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到停止。
A.由可知,兩段運動過程中,加速度大小越大,物體運動的位移越小,故A錯誤。
B.由可知,兩段運動過程中,加速度大小越大,物體運動的時間越短,故B錯誤。
C.兩段運動過程中,物體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不相等,故C錯誤。
D.由可知,兩段運動過程中,物體的平均速度大小一定相等,故D正確。
故選D。
4.B
【詳解】AB.設(shè)C點的速度為,對AC段有
對CB段有
由題可知全過程總位移為x=30m
聯(lián)立解得
故A錯誤,B正確;
C.AC段位移為
故C錯誤;
D.由于做勻變速運動的物體在某個過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AC段的平均速度為,BC段的平均速度為,所以汽車在AC段平均速度等于CB段平均速度,故D錯誤。
故選B。
5.C
【詳解】A.剪斷彈簧前,對斜劈分析,受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和靜摩擦力、物體和人對斜面體的力(物體和人對斜劈的滑動摩擦力和壓力的合力),斜劈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故根據(jù)平衡條件,物體和人對斜面體的力的力向右下方;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斜劈對物體和人的力向左上方;若剪斷彈簧,物體和人整體還要受重力,故合力偏左,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加速度是沿斜面向下,故A錯誤;
B.若剪斷彈簧,物體和人仍向下運動,故物體和人整體對斜劈的力不變,故斜劈受力情況不變,故地面摩擦力依然向左,故B錯誤;
C.若人從物體離開,由于慣性,物體仍向下運動;動摩擦因數(shù)是不變的,故物體對斜劈體壓力和滑動摩擦力正比例減小,故壓力和滑動摩擦力的合力依然向右下方,故地面對斜劈的靜摩擦力依然向左,故C正確;
D.若剪斷彈簧同時人從物體離開,由于慣性,物體仍向下運動;動摩擦因數(shù)是不變的,故滑塊對斜面體壓力和滑動摩擦力正比例減小,故壓力和滑動摩擦力的合力依然向右下方,故地面對斜面體的靜摩擦力依然向左,故D錯誤;
故選C。
6.C
【詳解】ABC.速度、速度變化量以及加速度均是矢量,故AB錯誤,C正確;
D.圖甲中速度改變量的方向與加速度a的方向相同,圖乙中速度改變量的方向與加速度a的方向也相同,故D錯誤。
故選C。
7.D
【詳解】若末速度與初速度方向相同
若末速度與初速度方向相反
故選D。
8.BD
【詳解】A.伽利略測定了銅球運動的位移與時間,進而得出了位移x與t平方的成正比,就可以檢驗這個物體的速度是否隨時間均勻變化,小球是否做勻變速運動,故A錯誤;
B.在伽利略時代,沒有先進的計時儀器,因此伽利略讓小球從斜面上滾下來用來“沖淡”重力,銅球在斜面上運動的加速度比自由落體下落的加速度小,所用時間長得多,時間容易測量,故B正確;
C.若斜面長度一定,銅球從頂端滾動到底端所需時間隨傾角的增大而減小,故C錯誤;
D.他得到的結(jié)論是,若斜面傾角一定,銅球沿斜面運動的位移與所用時間的平方成正比,故D正確。
故選BD。
9.CD
【詳解】AC.若瓶子保持靜止,根據(jù)受力平衡可知,瓶子所受的靜摩擦力等于瓶子的重力,瓶子的重力越大,所受的摩擦力越大;手握的力越大,瓶子與手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就會越大,但是靜摩擦力不變,故A錯誤,C正確;
BD.若瓶子向上加速,可知加速度方向向上,合力方向向上,瓶子的重力大小一定小于手對瓶子的摩擦力大小,故B錯誤,D正確。
故選CD。
10.BD
【詳解】ABC.金剛鉆的割刀在沿玻璃板運動方向應(yīng)與玻璃板保持相對靜止,在垂直玻璃板運動方向切割玻璃。對金剛鉆割刀的速度進行分解。如圖所示
由勾股定理可知,v2=2m/s,且金剛鉆的割刀與玻璃板運動方向成30°角,故AC錯誤,B項正確;
D.切割一次所用時間
t==3s
D項正確;
故選BD。
11. A步改為“先接通電源,再放開紙帶” D步改為“先斷開電源,再取下紙帶” E BFCADHG 0.50
【詳解】(1)[1]A.為增加有效點的個數(shù),應(yīng)該先接通電源,待打點穩(wěn)定后再釋放紙帶;
[2]D.應(yīng)先斷開電源,再取下紙帶;
[3]小車在重物作用下做勻變速運動,故多余的步驟為E.將平板一端抬高,輕推小車,使小車能在平板上做勻速運動;
[4]實驗步驟要按安裝器材、進行實驗、重復(fù)實驗、整理儀器的思路進行,因此實驗步驟為BFCADHG;
(2)[5]電源的頻率為50赫茲,計數(shù)周期
運用逐差法得
12. 電磁 交流4~6V DCBA 0.1
【詳解】(1)[1] [2]圖甲是電磁打點計時器,電源采用的是交流4~6V;
[3]圖丙中,因遮光片通過光電門的時間很短,則遮光片通過光電門的瞬時速度近似等于平均速度,則若已知物體擋光寬度為d,物體經(jīng)過光電門用時t,則可以近似認為物體通過光電門的瞬時速度的表達式為
(2)[4]實驗步驟的正確順序是:DCBA
[5]圖中標出的相鄰兩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
T=5×0.02s=0.1s
[6]計數(shù)點5對應(yīng)的瞬時速度大小計算式為
13. A 正比
【詳解】[1]本實驗中用鉤碼重力大小近似替代滑塊所受合外力大小,設(shè)滑塊所受合力大小為F,對滑塊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
對鉤碼同理有
聯(lián)立解得
由上式可知只有當時才近似等于。
[2]由于滑塊與導(dǎo)軌面已經(jīng)脫離了接觸,使得摩擦阻力近似為零,所以本實驗不需要將導(dǎo)軌右側(cè)墊高平衡摩擦力,只需調(diào)節(jié)螺釘,使氣墊導(dǎo)軌水平即可,故選A。
[3]滑塊所受合外力為
[4]滑塊通過光電門處的速度為
[5]根據(jù)運動學(xué)公式有
解得
[6]a-F圖像是一條過原點的傾斜直線,說明在誤差范圍內(nèi),當物體質(zhì)量一定時,物體的加速度與合外力成正比。
14. BAC 水平 小鋼球
【詳解】(1)[1]實驗過程中,應(yīng)先安裝實驗器材,然后進行實驗操作,最后數(shù)據(jù)處理,則實驗步驟的合理順序是BAC。
(2)[2][3]為保證小球從斜槽末端拋出后的運動是平拋運動,必須使斜槽末端水平,為了減小空氣阻力對實驗影響,實驗小球用小鋼球。
(3)[4]根據(jù)題意可知,由于和間水平距離相等,則運動時間相等,設(shè)為,豎直方向上,由逐差法有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則水平方向上,由可得,小球做平拋運動的初速度大小
[5]由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這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可得,小球通過點的豎直速度為
則球通過點的瞬時速度的大小
15. 相同 水平 BAC 1.0
【詳解】A[1]為了保證小球平拋運動的初速度大小相等,小球每次從斜槽的同一位置由靜止?jié)L下;
B[2]為了保證小球做平拋運動,斜槽的末端需水平;
C[3]根據(jù)實驗原理,結(jié)合操作,先調(diào)末端水平,再同一位置釋放,最后處理數(shù)據(jù)。故合理順序為BAC;
[4]根據(jù)
?y=L=gT2
得
則初速度
這是一份2024周口恒大中學(xué)高一上學(xué)期期末考試物理含解析,共15頁。
這是一份2023-2024學(xué)年河南省周口市川匯區(qū)周口恒大中學(xué)高三上學(xué)期1月期末考試 物理試題(含解析),共16頁。
這是一份2023-2024學(xué)年河南省周口市川匯區(qū)周口恒大中學(xué)高三上學(xué)期12月月考 物理試題(含解析),共1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1 0,2N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