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光的雙縫干涉
1.光的干涉實驗最早是物理學家________________在1801年成功完成的,楊氏雙縫干涉實驗有力地證明了光是一種________。
2.雙縫干涉實驗
如圖所示,有光源、單縫、雙縫和光屏。
(1)實驗過程:讓一束單色光投射到一個有兩條狹縫S1和S2的擋板上,兩狹縫相距很近,兩狹縫就成了兩個波源,它們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總是相同的,兩個波源發(fā)出的光在擋板后面的空間互相疊加發(fā)生________________。
(2)實驗現(xiàn)象:在屏上得到______________的條紋。
3.屏上某處出現(xiàn)亮、暗條紋的條件
頻率相同、振動步調相同的兩列光波產生亮暗條紋的條件如下:
(1)亮條紋的條件:屏上某點P到兩條縫S1和S2的路程差正好是波長的________倍或半波長的________倍.即:
|PS1-PS2|=kλ=2k·eq \f(λ,2)(k=0,1,2,3,…)
說明:k=0時,PS1=PS2,此時P點位于光屏上的O處,為亮條紋,此處的條紋叫中央亮條紋或零級亮條紋,k為亮條紋的級次。
(2)暗條紋的條件:屏上某點P到兩條縫S1和S2的路程差正好是半波長的________倍,即:|PS1-PS2|=(2k-1)·eq \f(λ,2)(k=1,2,3,…)
說明:k為暗條紋的級次,從第1級暗條紋開始向兩側展開。
注意:當頻率相同、振動步調總是相反的兩列光波疊加時,產生亮、暗條紋的條件與上面的情況恰好相反。
4.干涉圖樣
(1)單色光的干涉圖樣:如圖所示,干涉條紋是等間距的明暗相間的條紋。
(2)白光的干涉圖樣:中央條紋是白色的,兩側干涉條紋是彩色條紋。
(1)頻率不同的兩列光波也能產生干涉現(xiàn)象,只是不穩(wěn)定。( )
(2)用兩個完全相同的相干光源做雙縫干涉實驗時,當兩個狹縫到屏上的路程差是光波長的奇數(shù)倍時出現(xiàn)暗條紋。( )
例1 在雙縫干涉實驗中,以白光為光源,在屏幕上觀察到了彩色干涉條紋。若在雙縫中的一縫前放一紅色濾光片(只能透過紅光),另一縫前放一綠色濾光片(只能透過綠光),已知紅光與綠光的頻率、波長均不相等,這時( )
A.只有紅色和綠色的雙縫干涉條紋,其他顏色的雙縫干涉條紋消失
B.紅色和綠色的雙縫干涉條紋消失,其他顏色的雙縫干涉條紋仍然存在
C.任何顏色的雙縫干涉條紋都不存在
D.至少有一種顏色的雙縫干涉條紋
例2 在雙縫干涉實驗中,雙縫到光屏上P點的距離之差為0.6 μm,若分別用頻率為f1=5.0×1014 Hz和f2=7.5×1014 Hz的單色光垂直照射雙縫,試分析判斷P點應出現(xiàn)亮條紋還是暗條紋?分別為第幾條亮條紋或暗條紋?(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3×108 m/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針對訓練 用波長為λ的平行單色光照射單縫,經雙縫后,在光屏上偏離中心的P點處恰好出現(xiàn)亮條紋,則( )
A.改用波長為2λ的平行單色光照射,P點處一定出現(xiàn)亮條紋
B.改用波長為2λ的平行單色光照射,P點處一定出現(xiàn)暗條紋
C.改用波長為eq \f(λ,2)的平行單色光照射,P點處一定出現(xiàn)亮條紋
D.改用波長為eq \f(λ,2)的平行單色光照射,P點處一定出現(xiàn)暗條紋
二、干涉條紋和光的波長之間的關系
1.條紋間距是指相鄰亮條紋中心或相鄰暗條紋中心間的距離。
條紋間距公式:Δx=________
其中l(wèi)為雙縫到屏的距離,d為雙縫間的距離,λ為入射光的波長。
2.兩相鄰亮條紋(或暗條紋)間距離與光的波長有關,波長越長,條紋間距越大。
(1)對于同一單色光,條紋之間的距離________,由該單色光的亮條紋和暗條紋組成。
(2)用不同顏色的光進行干涉實驗,條紋間距________,紅光條紋間距比黃光條紋間距________,藍光條紋間距比黃光條紋間距________。
(3)白光的干涉條紋的中央是________色的,兩側是________色的,這是因為:
①白光是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組成的復色光,且從紅光到紫光波長逐漸變短。
②各種色光都能形成明暗相間的條紋,都在中央條紋處形成亮條紋,從而復合成白色條紋。
③兩側條紋間距與各色光的波長成正比,條紋不能完全重合,這樣便形成了彩色干涉條紋。
(1)在雙縫干涉實驗裝置一定的情況下,光的波長越長,條紋間距越大。( )
(2)用白光做雙縫干涉實驗時,屏幕各處不會再出現(xiàn)白色條紋。( )
例3 圖甲是雙縫干涉示意圖,兩種單色光分別通過同一雙縫干涉裝置得到的干涉圖樣如圖乙、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形成乙圖樣的光的波長比形成丙圖樣的光的波長長
B.形成丙圖樣的光的頻率比形成乙圖樣的光的頻率大
C.若只增大擋板與屏間的距離l,兩種單色光相鄰亮條紋間的距離Δx都將增大
D.若只減小擋板上兩個狹縫間的距離d,兩種單色光相鄰亮條紋間的距離Δx都將減小
三、薄膜干涉
1.薄膜干涉:如圖,不同位置的液膜,厚度________,液膜前后兩個面____________相互疊加發(fā)生干涉。
2.不同位置液膜前后兩個面的反射光的____________不同,某些位置兩列波疊加后相互________,出現(xiàn)了亮條紋,另一些位置,兩列波疊加后相互________,出現(xiàn)了暗條紋。
3.應用:在光學元件的表面鍍一層特定厚度的薄膜,增加光的________或者________;利用薄膜干涉的原理對鏡面或其他精密的光學平面的平滑度進行檢測。
1.薄膜干涉的原理
(1)光照射到薄膜上,在薄膜的前、后兩個面反射的光是由同一個實際的光源分解而成的,它們具有相同的頻率,恒定的相位差,是相干光。
(2)光照在厚度不同的薄膜上時,前、后兩個面的反射光的路程差等于相應位置膜厚度的2倍,在某些位置,兩列波疊加后相互加強,于是出現(xiàn)亮條紋;在另一些位置,疊加后相互削弱,于是出現(xiàn)暗條紋。
2.干涉法檢查平面平滑度
如圖甲所示,兩平面之間形成一楔形空氣薄層,用單色光從上向下照射,空氣層的上下兩個表面反射的兩列光波發(fā)生干涉,空氣層厚度相同的地方,兩列波路程差相同,兩列波疊加時相互加強或相互削弱的情況也相同。如果被測表面是平整的,得到的干涉圖樣必是一組平行的直線。如果被測表面某處凹陷,則對應亮條紋(或暗條紋)向左彎曲,如圖乙中P處所示;如果某處凸起,則對應條紋向右彎曲,如圖乙中Q處所示。
3.增透膜
膜的折射率小于光學元件折射率,增透膜的厚度為光在介質中波長的eq \f(1,4),從膜前后表面反射的光的路程差為eq \f(1,2)波長,所以兩列光波相互削弱,使反射光的強度大大降低,入射光的強度得以加強。
(1)水面上的油膜呈現(xiàn)彩色條紋,是油膜表面反射光與入射光疊加的結果。( )
(2)干涉條紋是等間距的平行線時,說明薄膜厚度處處相等。( )
例4 用單色光照射位于豎直平面內的肥皂液薄膜,所觀察到的干涉條紋為( )
例5 (多選)(2022·湖北部分名校聯(lián)考)將精度很高的標準玻璃板(樣板),放在被檢查工件上面,如圖甲所示,在樣板的右端墊薄片,使標準玻璃板與被檢查平面之間形成一楔形空氣膜。用平行單色光從上方射入,這時可以看到明暗相間的條紋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干涉條紋是樣板的下表面和被檢查工件的上表面的反射光干涉形成的
B.眼睛應從入射光的另一側觀測干涉條紋
C.圖乙條紋彎曲處對應著被檢查平面處有凸起
D.增大薄片的厚度,條紋間距增大
例6 (多選)(2022·林州一中月考)如圖甲所示,在一塊平板玻璃上放置一平薄凸透鏡,在兩者之間形成厚度不均勻的空氣膜,讓一束單一波長的光垂直入射到該裝置上,結果在上方觀察到如圖乙所示的內疏外密的同心圓環(huán)狀干涉條紋,稱為牛頓環(huán),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干涉現(xiàn)象是凸透鏡下表面反射光和玻璃上表面反射光疊加形成的
B.干涉現(xiàn)象是凸透鏡上表面反射光和玻璃上表面反射光疊加形成的
C.干涉條紋不等間距是因為空氣膜厚度不是均勻變化的
D.干涉條紋不等間距是因為空氣膜厚度是均勻變化的
1.由于薄膜干涉是經薄膜前、后表面反射的兩束光疊加而形成的,所以觀察時眼睛與光源應在膜的同一側。
2.在光的薄膜干涉中,前、后表面反射光的路程差由膜的厚度決定,所以薄膜干涉中同一亮條紋或同一暗條紋應出現(xiàn)在厚度相同的地方,因此又叫等厚干涉。
3.用單色光照射得到明暗相間的條紋,用白光照射得到彩色條紋。
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 第一冊1 光的折射導學案,共5頁。
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 第一冊3 光的干涉學案設計,共12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思維脈絡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物理選擇性必修 第一冊第四章 光3 光的干涉導學案及答案,共10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光的雙縫干涉,干涉條紋和光的波長之間的關系,薄膜干涉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