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第十章《壓強和浮力》學習效果檢測 (滿分100分,時間80min) 一、單選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1.(2023·廣東梅州·八年級期中)下圖所示的實例中,不屬于連通器應(yīng)用的是(????) A.??茶壺 B.??水池下的回水彎管 C.??活塞式抽水 D.??船閘 【答案】C 【詳解】A.茶壺的壺嘴和壺身下部是相通的,構(gòu)成了連通器,故A不符合題意; B.洗手池的回水管,下端相通,是連通器的應(yīng)用,故B不符合題意; C.活塞式抽水機是利用大氣壓來工作的,不是利用連通器原理工作的,故C符合題意; D.船閘的上游閥門打開時,上游和閘室構(gòu)成連通器,下游閥門打開時,下游和閘室構(gòu)成連通器,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2023·廣東梅州·八年級期中)圖示的四個實例中,為了減小壓強的是(????) A.蚊子尖尖的口器 B. 鋒利的刀刃 C.圖釘帽的面積做得較大 D.飲料管的一端剪成斜口 【答案】C 【詳解】A.蚊子尖尖的口器是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A不符合題意; B.鋒利的刀刃是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B不符合題意; C.圖釘帽的面積做得較大是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C符合題意; D.飲料管的一端剪成斜口是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3.(2023·廣東茂名·中考模擬)在一支鉛筆的下端粘上一塊橡皮泥,將它分別置于甲、乙兩杯液體中,觀察到鉛筆靜止時的情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杯液體密度小于乙杯液體密度 B.甲杯液體對底部壓強大于乙杯液體對底部的壓強 C.鉛筆在甲杯液體中受到的浮力較大 D.鉛筆在乙杯液體中受到的浮力較大 【答案】A 【詳解】ACD.由圖示知鉛筆置于甲、乙液體中,都漂浮,所受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在兩種液體中所受的浮力相等。在甲中浸入液體中的深度深,排開的液體體積更大,據(jù)阿基米德原理知,甲液體的密度小于乙液體的密度,故A正確,CD錯誤; B.圖示中,兩杯液面的深度相等,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據(jù)知,甲液體對底部的壓強小于乙杯液體對底部的壓強,故B錯誤。 故選A。 4.(2023·廣東江門·八年級期中)兩個完全相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中分別盛有體積相同的甲、乙兩種不同液體。若將一個物體分別輕放入兩容器中,其靜止后狀態(tài)如圖所示,此時( ?。? A.液體的密度 B.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 C.物體在兩液體中受到的浮力 D.容器對桌面的壓強 【答案】B 【詳解】AC.物體在甲液體中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甲液體的密度大于物體的密度,即F浮甲= G,ρ甲>ρ物;物體在乙液體中下沉,浮力小于重力,乙液體的密度小于物體的密度,即F浮乙ρ乙,故AC不符合題意; B.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等于液體的重力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之和,因為甲、乙兩種不同液體,體積相同,ρ甲>ρ乙,根據(jù)m=ρV知,m甲>m乙,故G甲>G乙,由A知F浮甲>F浮乙,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知:F浮= G排,所以G甲排>G乙排,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 F液甲=G甲+G甲排>F液乙=G乙+G乙排 即F液甲>F液乙,故B符合題意; D.因為甲、乙兩種不同液體,體積相同,ρ甲>ρ乙,根據(jù)m=ρV知,m甲>m乙,故G甲>G乙,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等于容器重力、液體的重力和物體重力之和,所以 G甲+G+G容>G乙+ G+G容 所以F容甲>F容乙,根據(jù)可知容器對桌面的壓強p容甲>p容乙,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5.(2023·廣東韶關(guān)·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一密封的圓臺形容器,內(nèi)裝一定質(zhì)量的水,若把它倒置,則水對容器底面的作用情況是( ?。? A.壓強減小,壓力增大 B.壓強減小,壓力減小 C.壓強增大,壓力增大 D.壓強增大,壓力減小 【答案】D 【詳解】設(shè)如圖放置時的底面積為S大,倒置過來后的底面積為S小,因為水的體積一定,所以,倒置過來后水的高度變高了,則根據(jù)液體壓強公式p=ρgh可知,倒置過來后水對容器底的壓強變大。 第一次水對容器底的壓力是以為底面積,h為高的這部分液柱所產(chǎn)生的壓力,由圖可知這部分液柱比水多,所以,水對容器底的壓力大于水的重力; 第二次水對容器底的壓力是以為底面積,為高的這部分液柱所產(chǎn)生的壓力,由圖可知這部分液柱比水少,所以,水對容器底的壓力小于水的重力; 所以,水對容器底的壓力是變小的,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故選D。 6.(2023·廣東韶關(guān)·八年級期中)如題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長為L,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木板M,右端與桌邊相齊,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沿直線向右勻速運動至M一半在桌上。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M對桌面的壓強變小,壓力不變 B.M對桌面的壓強變大,摩擦力不變 C.M對桌面的壓強不變,壓力不變 D.M對桌面的壓強變大,摩擦力變小 【答案】B 【詳解】木板對桌面的壓力來自于木板的重力,壓力和重力相等,在向右勻速運動的過程中,木板重力不變,因此對桌面壓力不變,但是受力面積逐漸減小,由可知,壓力不變,受力面積減小,故木板對桌面的壓強變大。因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因此摩擦力不變。 故選B。 7.(2023·廣東佛山·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兩個質(zhì)量和底面積均相同,但形狀不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內(nèi)分別裝有質(zhì)量相等的甲、乙兩種液體,其液面高度相等。若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分別為p1和p2,容器對桌面的壓強分別為p3和p4,則( ?。? A.p1<p2,p3=p4 B.p1=p2,p3<p4 C.p1=p2,p3=p4 D.p1<p2,p3<p4 【答案】A 【詳解】由圖得,甲容器中裝的液體體積大于乙容器中裝的液體體積,兩容器中液體質(zhì)量相同,由得,甲容器中液體密度小于乙容器中液體密度,兩容器中液體深度相同,由得 容器質(zhì)量相同,則容器與容器中液體總質(zhì)量相同,由得,容器與容器中液體總重力相同,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等于容器與容器液體總重力,則甲乙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相等,容器底面積相同,則受力面積相同,由得 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8.(2023·江蘇蘇州·中考二模)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盛有適量鹽水的燒杯中,漂浮著冰塊A,懸浮著物塊B。當冰塊A完全熔化后,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燒杯中鹽水的密度變大 B.燒杯內(nèi)液面不發(fā)生變化 C.杯底受到液體的壓強變小 D.物塊B受到的浮力變大 【答案】C 【詳解】A.冰化成水后,由于水的密度要小于鹽水的密度,混合后,鹽水的密度變小,故A錯誤; B.冰塊漂浮,則 F浮=G排=G冰 即m排=m冰,則 冰塊全部熔化成水后質(zhì)量不變,水的體積 由于水的密度小于鹽水的密度,所以,V水>V排,即液面會上升,故B錯誤; C.根據(jù)力的相互作用,杯底受到的液體壓力等于漂浮的冰塊、懸浮的物塊以及鹽水的重力,冰融化后,懸浮的物塊沉底,其重力一部分直接作用于杯底,故液體對杯底的壓力減小,故C正確; D.冰化成水后,鹽水的密度變小,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塊B受到的浮力變小,故D錯誤。 故選C。 9.(2023·北京平谷·中考二模)有兩根完全相同且粗細均勻的木棒,兩名同學分別在木棒一端纏繞質(zhì)量不同的細銅絲制成A、B兩只簡易密度計,把它們放入同一個盛有水的容器中,靜止后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密度計A所受浮力比它的重力小 B.密度計A的重力比密度計B的重力大 C.兩密度計所受的浮力相等 D.兩密度計在水面處的刻度值不同 【答案】B 【詳解】A.兩支密度計均漂浮在水面,則密度計受到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故A錯誤; BC.由圖可知排開水的體積 VA排>VB排 由F浮=ρ水V排g可知浮力大小關(guān)系 FA浮>FB浮 兩支密度計均漂浮在水面,則密度計受到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它們的重力關(guān)系 GA>GB 故B正確,C錯誤; D.密度計在水面處的刻度值為水的密度,所以兩密度計在水面處的刻度值相同,故D錯誤。 故選B。 10.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丙三個完全相同的圓柱形容器,容器內(nèi)水面高度相同。若甲容器內(nèi)只有水;乙容器中放入木塊靜止時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有一個空心小球靜止時懸浮在水中。則下列四種說法正確的是( ?。? A.如果向乙容器中加鹽水,木塊靜止時受到的浮力變大 B.三個容器對桌面壓強一樣大的 C.如果將小球分成大小兩塊,小球仍懸浮在水中 D.丙容器中的水對容器底部壓強最大 【答案】B 【詳解】A.乙容器中木塊靜止時,漂浮在水面上,如果向乙容器中加鹽水,木塊靜止時,仍漂浮在水面上,由沉浮條件知道,木塊受到的浮力始終等于木塊的重力,所以木塊受到的浮力不變,故A錯誤; B.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物體受到浮力等于排開液體的重力,由于三個容器內(nèi)水面高度相同,所以三個容器對桌面壓力相同,由于三個容器完全相同,所以三個容器對桌面壓強一樣大,故B正確; C.由于空心小球靜止時懸浮在水中,所以制成小球的材料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將小球分成大小兩塊,則實心部分將沉底,故C錯誤; D.三個容器內(nèi)水面高度相同,由液體壓強公式p=ρgh知道,三個容器內(nèi)水對容器底部壓強相等,故D錯誤。 故選B。 11.(2023·北京平谷·中考二模)圖所示是中國科技館“球吸”展品。不吹風時,兩球靜止。當風自下而上吹向兩球中間時,兩球會相互靠攏,出現(xiàn)“球吸”現(xiàn)象。圖所示實例中,與“球吸”現(xiàn)象原理相同的是( ) A.吸盤掛鉤被“吸”在墻上 B.公路兩側(cè)水渠的水面總保持相平 C.點燃孔明燈里的松香,孔明燈會飛向空中 D.在B管一端吹氣,水從A管上端噴出 【答案】D 【詳解】把兩球懸掛起來,向兩球的中間吹氣,兩球中間氣體的流速大,壓強小,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兩球在壓強差的作用下,向中間靠攏。 A.吸盤掛鉤被“吸”在墻上是由于大氣壓的作用,與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guān)系無關(guān),故A不符合題意; B.兩側(cè)水渠和中間的涵洞底部是相通的,上端開口,是一個連通器,故B不符合題意; C.點燃孔明燈里的松香,孔明燈會飛向空中是因為其所受浮力大于重力,故C不符合題意; D.從B管右端向管內(nèi)吹氣時,A管上端的空氣流速快、壓強小;而A管下端水面的大氣壓較大,從而形成了向上的壓強差,所以水從A管上端噴出,其原理是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guān)系,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12.(2023·重慶市·八年級月考)如圖所示,關(guān)于物體受到的浮力及其應(yīng)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所示,當孔明燈內(nèi)部空氣密度比外部空氣的密度小到一定程度,孔明燈才上升 B.圖乙所示,輪船從長江駛?cè)牒Q蟮倪^程中,浮力變大 C.圖丙所示,良種所受浮力小于重力,次種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D.圖丁所示,潛水艇下沉過程中,重力不變,浮力變小 【答案】A 【詳解】A.孔明燈內(nèi)部空氣密度比外部空氣的密度小到一定程度,使浮力大于自身重力,孔明燈向上升,故A正確; B.輪船始終漂浮在液面上,浮力始終等于輪船的總重,總重力不變,浮力不變,故B錯誤; C.良種沉底,所受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次種漂浮在液面上,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故C錯誤; D.潛水艇是通過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xiàn)上浮和下沉的,當潛水艇下沉過程中,水艙吸水,重力增加,故D錯誤。 故選A。 13.(2023·江蘇宿遷·八年級期末)一塑料球的密度ρ水>ρ塑>ρ油=0.8×103kg/m3,把塑料球分別放到裝有足量水的杯子中和裝有足量油的杯子里,分別受到的浮力為6.3N和5.6N,則塑料球的密度為( ?。?A.0.88×103kg/m3 B.0.90×103kg/m3 C.0.95×103kg/m3 D.0.85×103kg/m3 【答案】B 【詳解】由物體的浮沉條件可知,當物體密度小于液體密度時,物體處于漂浮狀態(tài),由題意可知,塑料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此塑料球在水中處于漂浮狀態(tài),由物體的漂浮條件可知,此時塑料球受到的浮力等于塑料球自身的重力,因此塑料球的重力為 G=F浮水=6.3N 由可知,塑料球的質(zhì)量為 當物體密度大于液體密度,物體靜止時處于沉底狀態(tài),由題意可知,塑料球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因此塑料球在油中處于沉底狀態(tài),此時塑料球排開油的體積等于塑料球的體積,由F浮=ρ液gV排可知,塑料球的體積為 塑料球的密度為 故選B。 14.(2023·廣東汕頭·中考模擬)我國“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如圖所示)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為10909 m,創(chuàng)造了我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假設(shè)海水密度不變,“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浸沒入水中后,在繼續(xù)下潛的過程中受到海水的( ) A.壓強和浮力都增大 B.壓強和浮力都減小 C.壓強增大,浮力不變 D.壓強不變,浮力不變 【答案】C 【詳解】在繼續(xù)下潛的過程中,液體密度不變,深度增加,由可知,受到海水的壓強增大;在繼續(xù)下潛的過程中,潛水器始終浸沒在水中,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由可知,受到水的浮力不變。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 15.(2023·江蘇宿遷·八年級期末)如圖所示,下列與浮力有關(guān)的事例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中,向杯中不斷加鹽,雞蛋所受浮力不變 B.圖乙中,艦載機起飛后,航母受到的浮力不變 C.圖丙中,靜止在空中的熱氣球調(diào)大火焰開始加速上升,它所受到浮力等于重力 D.圖丁中,同一支密度計靜止在不同液體中,液體A的密度小于液體B的密度 【答案】D 【詳解】A.圖中雞蛋懸浮在水中,則雞蛋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向圖中的杯子中加鹽,水的密度變大,大于雞蛋的密度,雞蛋將上浮,在雞蛋上表面沒有露出液面之前,雞蛋排開鹽水的體積不變,根據(jù)F浮=ρgV排知道,雞蛋受到的浮力變大,當雞蛋漂浮在液面上靜止后,雞蛋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不再變化,所以浮力先變大后不變,故A錯誤; B.艦載機起飛后,航母自重減小,因航母仍漂浮,航母受到的浮力變小,故B錯誤; C.靜止在空中的熱氣球調(diào)大火焰開始上升,排開空氣的體積不變,而內(nèi)部空氣受熱膨脹,密度減小,重力減小,加速上升時,浮力大于重力,故C錯誤; D.同一支密度計放在A、B兩種液體中都漂浮,則 F浮A=F浮B=G 由圖知道,密度計排開液體的體積 V排A>V排B 根據(jù)F浮=ρ液V排g知道 ρA<ρB 故D正確。 故選D。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5分) 16.(2023·廣東茂名·中考三模)如圖所示,某同學做托里拆利實驗時,實驗過程中管口不離開水銀面,此時此地大氣壓的值為___________mm高水銀柱。這實驗可能在___________(選填“高原”、“海平面”或“井底”)做的; 【答案】 700 高原 【詳解】[1]根據(jù)托里拆利實驗的原理可知,大氣壓與管內(nèi)水銀柱壓強是相等的,而實驗中,測得管中水銀柱的高度為70cm,實驗過程中管口不離開水銀面,則此時此地大氣壓的值為700mm高水銀柱。 [2]由于在標準大氣壓下,托里拆利實驗的水銀柱高度應(yīng)為760mm,而該實驗的水銀柱高度小于760mm,則該環(huán)境下大氣壓小于標準大氣壓,而氣壓與海拔高度有關(guān),海拔高度越高,大氣壓越低。因此該實驗可能在高原做的。 17.(2023·廣東韶關(guān)·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茶壺與船閘一樣,都利用了______原理:若將茶壺略微傾斜、水不溢出且保持靜止后,壺嘴和壺身中水面______(選填“相平”或“不相平”)。水平桌面上茶壺質(zhì)量為200g、底面積,盛有500g水,壺水深為9cm,則水對壺底部的壓力為______N。 【答案】 連通器 相平 3.6 【詳解】[1]根據(jù)連通器的定義可知:茶壺與船閘一樣,都具有上端開口、下端連通器的特點,是連通器原理在生活中的實際應(yīng)用。 [2]根據(jù)連通器原理的特點可知,當用茶壺裝水,水面靜止時,壺嘴和壺身內(nèi)的水面是相平的。 [3]水對壺底的壓強為 水對壺底的壓力 18.(2023·廣東深圳·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完全相同的圓柱形容器放在桌面上,A、B兩點距容器底的高度相同。若兩種液體的質(zhì)量相等,則容器對桌面的壓強關(guān)系是_________;液體對甲、乙兩容器底的壓力關(guān)系是____;A、B兩點的壓強關(guān)系是_____(三空均選填“>”或“=”或“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