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的命題擔負著兩大育人目標:一是價值觀的引領作用(命題“金”線),讓考生從具有文化內(nèi)涵的詩詞中感受古代社會的生活、風俗、文化等現(xiàn)象與特征,并貫通古今,體現(xiàn)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拓寬文化視野,培養(yǎng)文化自信;二是審美品位的提升(命題“銀”線),通過對詩歌的語言、形象、技巧、情感的賞析,在審美感受的過程中,獲得審美體驗和審美判斷,從而提升審美情趣。
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題。柳州城西北隅種柑樹柳宗元手種黃柑二百株,春來新葉遍城隅。方同楚客憐皇樹①,不學荊州利木奴②。幾歲開花聞噴雪,何人摘實見垂珠?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還堪養(yǎng)老夫。注①皇樹,即橘樹,屈原《橘頌》中有“后皇嘉樹,橘徠服兮”之句。②三國時丹陽太守李衡曾想通過種橘來發(fā)家致富,給子孫留下財產(chǎn)。
1.(理解賞析客觀題)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起筆如敘家常,筆墨自然樸實,有清新之氣,用筆深得陶詩之高妙。B.頷聯(lián)借用典故,表達鮮明立場,暗示詩人希望自己有如橘樹般高潔的品格。C.頸聯(lián)以“噴雪”狀開花之盛,“垂珠”描碩果之豐,抒發(fā)詩人的愉悅之情。D.全詩寫橘實寫己,寄情于橘樹,在平緩的語調中隱藏著詩人頗不寧靜的心。
解析 “抒發(fā)詩人的愉悅之情”有誤,“噴雪”和“垂珠”皆出于想象,從想象回到現(xiàn)實,以熱烈的氣氛反襯出詩人的孤寂無奈,并非愉悅之情。
2.(表達技巧鑒賞)全詩是如何運用多種手法塑造詩人形象的?請結合詩句分析。
參考答案①運用環(huán)境烘托,寫出詩人親手栽種的柑橘在春日呈現(xiàn)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內(nèi)心喜悅的詩人形象躍然紙上。②用典和對比,借用屈原和李衡的典故,說自己和屈原一樣愛憐橘樹,欣賞橘樹的謹慎無私,并與只想著為自家謀利益的李衡對比,刻畫出喜愛柑橘、堅守節(jié)操的詩人形象。③運用想象(虛寫)的手法,想象橘樹繁花滿枝、碩果累累,能夠供養(yǎng)自己的景象,傳達出詩人樂觀曠達的性格特點,也暗含遠謫蠻荒之地的傷感之情。
3.(語言鑒賞)詩中哪個字集中體現(xiàn)了詩人的情感?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
參考答案頷聯(lián)的“憐”字集中體現(xiàn)了詩人對橘樹的喜愛之情。頸聯(lián)詩人運用比喻和想象的手法,將橘花和果實比作“噴雪”和“垂珠”,想象橘樹開花結實,生動而形象。“幾歲”和“何人”都承上文“憐”字而來,“憐”之深所以望之切,深切的期望表現(xiàn)出詩人對橘樹的喜愛之情。
4.(詩句情感分析)歐陽修評價此詩“初如食橄欖,真味久愈在”,請結合尾聯(lián),談談你的理解。
參考答案①將來能夠親眼看到柑橘長大成林,有朝一日能以自己親手種出的柑橘來養(yǎng)老,這何嘗不是一種樂趣呢?②表面上語氣平緩,言語達觀,使人感到自然恬淡,洽心順適,然而“坐待”二字卻飽含無奈之情,“還堪”二字更顯自嘲之意。③詩人言在此而情在彼,待到樹長成林,正是流放時間的無盡無止,不平之情、憤懣之氣卻隱伏回蕩于詩句中,語越淡而味越長,委婉曲達,耐人尋味。
5.(整體情感分析)蘇軾評價柳詩“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平緩中隱藏著豐富情感。這首詩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①詩人抒發(fā)了對橘樹的喜愛之情。從“新”可見橘樹青翠,“遍”可見橘樹茂盛、種得多,洋溢出詩人對橘樹的喜愛。②抒發(fā)淡泊清高之情。用屈原的典故,表達與屈原一樣秉持高潔品行;用李衡的典故,表達自己不像李衡一樣謀利,而是淡泊寧靜。③抒發(fā)被貶的傷感、孤寂之情。頸聯(lián)與尾聯(lián)想象幾年后橘樹開花,花香四溢,結出碩果,用果林的熱鬧場面反襯出詩人孤寂、落寞的境遇。④流露滄桑的自嘲之情(或者“流露對前途未卜的擔憂之情”)。感傷自己也許遷謫的日子要很久,要在這里待到橘樹成林,自己還能親嘗果實味道。
二、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6~10題。蝶戀花·月下醉書雨巖石浪①辛棄疾 九畹芳菲蘭佩好②??展葻o人,自怨蛾眉巧。寶瑟泠泠千古調③,朱絲弦斷知音少?! ∪饺侥耆A吾自老。水滿汀洲,何處尋芳草?喚起湘累歌未了④,石龍舞罷松風曉。注①雨巖:地名,在江西永豐縣西博山中。石浪:雨巖的一塊巨石,長三十余丈,狀甚怪;篇末“石龍”指此。②九畹:泛指田畝廣大。蘭佩:以蘭為配飾。③泠泠:指瑟音清越如流水。千古調:高山流水之調。④湘累:指屈原。
6.(理解賞析客觀題)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蛾眉”代指女子美麗的容顏,詞人對一國之君沉迷美色的現(xiàn)狀心生怨憤。B.上片化用了屈原《離騷》的詩句來表情達意,下片則是對上片抒情的深化。C.詞人借助比興手法來抒發(fā)政治感慨,寫出了自己與屈原類似的情感和心緒。D.這首詞不尚鋪陳,意象含蓄,意境蘊藉,堪稱一首言近而旨遠的抒情篇章。
解析 “詞人對一國之君沉迷美色的現(xiàn)狀心生怨憤”有誤?!岸昝肌笔窃~人以美人自喻,自怨因“蛾眉巧”而遭嫉妒。
7.(意象賞析)詞中上片中的意象表明了詞人怎樣的境遇?
參考答案以蘭佩芳菲、蛾眉空好、寶琴弦斷這三個意象來表明自己雖有高尚品質和過人的才干,卻備受南宋朝廷當權的主和派嫉妒和排擠,長期不被重用,無用武之地,而且知音寥寥,無人理解自己的悲劇性境遇。
8.(表達技巧鑒賞)本詞成功地運用了屈原“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抒懷,請結合上片詞句具體分析。
參考答案①詞人寫蘭佩芳菲、蛾眉空好,是用美人香草自比,抒發(fā)雖具美才佳質卻不被當朝看好而抑郁不得志的悲情;②“寶瑟泠泠千古調,朱絲弦斷知意少”寫寶瑟好調,終至朱絲弦斷,采用的也是“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借以抒發(fā)空懷豪情壯志卻無人知賞的愁思。
9.(語言鑒賞)請賞析“喚起湘累歌未了,石龍舞罷松風曉”的表達效果。
參考答案①“喚起湘累歌未了”,呼應前文“空谷無人”。詞人大醉之中喚起屈原來一起唱歌,再次訴說了在人世間難尋知音的苦悶之情。②“石龍舞罷松風曉”采用以景結情(融情于景)手法。在拂曉陣陣的松風中,詞人酒醒夢消又回到現(xiàn)實中,委婉含蓄地抒發(fā)了詞人滿腹的悲憤之情。
10.(思想感情分析)該詞抒發(fā)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試結合下片詞句進行分析。
參考答案抒發(fā)了詞人自感虛度年華、政治失意、理想難以實現(xiàn)而又知音難覓的痛楚之情。“冉冉”句感慨年華已逝,虛度此生?!八疂M”“何處”二句,用汀洲水漲、芳草難覓喻示理想難以實現(xiàn)的可悲處境。結尾二句,再次訴說在人世難尋知音的苦惱,于是只得在大醉之后喚起屈原同唱失意之歌。
強化點 情境還原,讀懂詩歌大意
從高考閱卷反饋來看,古代詩歌鑒賞一直都是眾多考生失分的重災區(qū)。出現(xiàn)這一尷尬局面的根本緣由還是我們的備考方略出了偏差:很多考生在復習過程中都存在重做題、輕讀詩的傾向,導致雖做了大量習題,卻不能準確領悟詩歌作品的內(nèi)容和技巧。而古代詩歌畢竟是語言精華,是古代文化交流的特殊載體。所以,我們認為讀懂作品乃古代詩歌鑒賞必須通過的第一關!
強化突破1 借助歷史情境,讀懂詩歌大意
典例突破閱讀下面的宋詩,完成后面的題目。答晁以道①陳師道轉走東南復帝城,故人相見眼偏明。十年作吏仍糊口,兩地為鄰闕寄聲②。冷眼尚堪看細字,白頭寧復要時名。孰知范叔③寒如此,未覺嚴公④有故情。注①詩人回京后創(chuàng)作此詩。②寄聲:托人傳話。③范叔:范雎,家貧無以自資,曾相秦,后謝病歸相印。④嚴公:東漢著名隱士嚴光,品性高潔。
典題1.請結合詩下注釋,分析本詩尾聯(lián)所用典故的意圖。
2.請結合歷史語境,簡要分析本詩中間兩聯(lián)體現(xiàn)出詩人哪些精神品格。
參考答案1.尾聯(lián)用典,既慨嘆自己不公的遭遇,又對友人關心自己感到欣慰。2.①為官清廉。詩人從政十年也僅僅能糊口度日。②刻苦求知。詩人雖然屢遭挫折,但仍安貧樂道,用心讀書。③積極上進。詩人雖然仕途坎坷,身體衰頹,但仍追求名望,積極進取。
增分策略借助歷史情境讀詩“兩途徑”途徑一:看作者,知人論世“知人論世”就是說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性格、生活經(jīng)歷、風格流派及其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目的等。我們知道:作者不同,其詩風各異;境遇不同,詩情有別(作者一生的思想不是一成不變的,寫于不同時期、不同地點的作品,也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感情基調和旨趣);時代不同,精神迥異。因此我們在操作層面需要做到:盡力弄清作品創(chuàng)作的具體時間;傾力全面了解作者所處時代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思想、宗教、風俗等背景知識;全力利用現(xiàn)存的各種史傳材料和后人的評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靈歷程和精神世界,即作者一生的遭際、追求及理想、人格、品質等。
途徑二:看注釋,破解難點注釋往往暗示著重要信息,一定要仔細審讀。詩歌注釋蘊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①介紹寫作背景,暗示本詩的思想主旨;②介紹作者,暗示本詩的思想情感或寫作風格;③介紹疑難詞語、地名,幫助讀懂詩句;④介紹相關詩句,暗示詩句的用典或意境。
變式訓練閱讀下面這首明詞,完成后面的題目。水調歌頭·中秋言懷謝應芳① 戰(zhàn)骨縞如雪,月色慘中秋。照我三千白發(fā),都是亂離愁。猶喜淞江西畔,張緒②門前楊柳,堪系釣魚舟。有酒適清興,何用上南樓?  擐金甲,馳鐵馬,任封侯。青鞋布襪,且將吾道付滄洲。老桂吹香未了,明月明年重看,此曲為誰謳?長揖二三子,煩為覓菟裘③。注①謝應芳:元末明初學者、詩人,元末天下兵起,詞人避居吳中(今蘇州)。②張緒:南朝人,官至太常卿,領國子祭酒,美風姿,清簡寡欲。武帝植柳于靈和殿前,曾感嘆:“此楊柳風姿可愛,似張緒當年時。”③菟裘:古邑名,春秋時魯隱公隱居之地。
“照我三千白發(fā),都是亂離愁”含意豐富,請結合全詞簡要分析詞人抒寫了哪些“亂離愁”。
參考答案 ①傷時憂民的哀愁:天下兵起,詞人目睹“戰(zhàn)骨縞如雪”,心憂民生疾苦,愁緒滿懷。②壯志難酬的苦悶:詞人慕張緒功業(yè),有“擐金甲,馳鐵馬,任封侯”之志,但亂世之中,只能“青鞋布襪”“且將吾道付滄洲”,請人“煩為覓菟裘”,心中貯滿有志難伸的苦悶。③人生無常的悲緒:詞人與二三好友中秋相聚,見眼前“老桂吹香未了”,想“明月明年重看,此曲為誰謳”,生發(fā)出自然永恒、人事難料的悲情哀緒。
解析 由詩歌注釋“元末天下兵起”可知當時社會狀況,由“戰(zhàn)骨縞如雪”可知戰(zhàn)爭的殘酷,給人民帶來傷害,戰(zhàn)場枯骨橫野,這是傷時憂民之愁。由“擐金甲,馳鐵馬,任封侯”可知,詞人有披甲馳騁疆場建功立業(yè)的志向,而由“青鞋布襪,且將吾道付滄洲”“長揖二三子,煩為覓菟裘”可知,現(xiàn)實之中,詞人只能身著平民之衣避亂吳中,無奈歸隱,這是壯志難酬之愁。由詞題“中秋言懷”以及下片“老桂吹香未了,明月明年重看,此曲為誰謳”可知,詞人與二三好友在中秋相聚,飲酒言懷,想到明月可以“明年重看”,但“此曲為誰謳”,流露出自然永恒而人世無常之感,這是人生無常之愁。
強化突破2 借助題材情境,讀懂詩歌大意
典例突破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送李明府之任海南皮日休五羊城在蜃樓邊,墨綬垂腰正少年。山靜不應聞屈鳥,草深從使翳貪泉。蟹奴晴上臨潮檻,燕婢秋隨過海船。一事與君消遠宦,乳蕉①花發(fā)訟庭前。注①乳蕉:指香蕉。
典題1.根據(jù)詩歌標題及內(nèi)容可知,本詩的題材是:        。?2.送別對象是      ,抒情主體是      。?3.本詩的頷聯(lián)使用了怎樣的表達技巧?請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詩人運用虛寫,想象友人旅途中的情景。同時,詩人反用“屈鳥”“貪泉”的典故,表達了對友人的美好祝愿。
4.請結合題材情境,簡要概括本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①對友人蒙冤被貶遭遇的同情和關切?!膀讟恰薄安粦勄B”等詩句表明李明府蒙冤遭貶至偏遠之地就任,抒發(fā)了對友人被貶遠行的同情、關心之情。②對友人廉潔為官的贊美。借用“貪泉”典故,表明友人到任后會遮蔽貪泉,倡導廉潔之風。③對友人遠宦的寬解和慰藉。詩人希望美麗的“乳蕉花發(fā)”景象能消解友人遠宦的孤寂和憂愁。
增分策略借助題材情境讀詩“兩注意”1.注意區(qū)分古代詩歌的題材類別。依據(jù)古代詩歌表達的情感,大致可分為詠史懷古詩、詠物言志詩、送別懷人詩、題畫抒懷詩、酬贈應和詩、干謁言志詩、山水田園詩、羈旅思鄉(xiāng)詩、邊塞征戰(zhàn)詩等九大題材類別。2.注意由類及篇推斷古代詩歌的技巧和情感。相同題材的詩歌在“表達技巧”和“思想感情”上往往有相近、相通之處。平時學習古代詩歌,爭取“讀一首詩,知一類詩”;在考場上,完全可以“知一類詩,通一首詩”。即先從標題、意象入手,嘗試著根據(jù)該詩的內(nèi)容特色,大致歸類到某一題材,再由類及篇推斷其使用的藝術手法和具體內(nèi)涵。
變式訓練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得盧衡州書因以詩寄①柳宗元臨蒸②且莫嘆炎方,為報秋來雁幾行。林邑③東回山似戟,牂牁④南下水如湯。蒹葭淅瀝含秋霧,橘柚玲瓏透夕陽。非是白 洲畔客⑤,還將遠意問瀟湘。
注①此詩作于柳宗元被貶柳州后。②臨蒸:衡陽舊名。③林邑:古地名,在今越南境內(nèi)。④牂牁:即牂牁江,流經(jīng)廣西,至廣州入海。⑤白 洲畔客:指南朝梁詩人柳惲,他被貶吳興太守后,作《江南曲》云:“汀洲采白 ,日暖(有的版本“暖”也作“落”“暮”)江南春。洞庭有歸客,瀟湘逢故人?!边@是一首勸慰詩。請結合全詩,簡析詩人是從哪些方面勸慰友人的。
參考答案 ①衡陽是秋來雁至的地方,可借雁寄語傳遞友情;②拿柳州與衡陽對比,柳州環(huán)境更惡劣,衡陽尚有美好的景色;③借用典故,以被貶的柳惲來寬慰勸勉友人。
解析 這首詩作于柳宗元柳州任上。柳宗元因“永貞革新”失敗而被貶為永州司馬,十年之后奉詔回京,不及兩個月又遭貶謫,這次所貶之地柳州遠在廣西,在唐朝是九死一生的蠻荒之地。曾經(jīng)當過衡州刺史的盧姓友人寫信給柳宗元,抱怨所在的衡陽氣候炎熱難耐。詩人收到信后,作了答詩以柳州之惡劣勸慰身在瀟湘的友人。首聯(lián)點出友人在之前的來信中講了很多有關衡陽這個地方不好的牢騷話,表示難以忍受衡陽這個地方。詩人回信后告訴他不要這樣悲觀地想。秋來雁至,正好可借雁寄語。頷聯(lián)寫出柳州地形復雜,氣候炎熱,若拿柳州與衡陽相比,環(huán)境更難以忍受,然而詩人自己都已經(jīng)適應了,那么友人就不應該再有不滿的情緒了。頸聯(lián)寫衡陽一帶美好的景色,對偶工整,色澤明麗,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尾聯(lián)詩人引用典故,勸勉友人,回應了前文。
強化突破3 借助文本情境,讀懂詩歌大意
典例突破閱讀下面的宋詩,完成后面的題目。登凌云高處劉 過①攝衣更上一層樓,才到云霄最上頭。方識乾坤真轉轂,好知身世付虛舟。九秋草木嵐煙濕,萬里山川海氣浮。更欲杖藜窮望眼,眼中何處認神州②。注①劉過:南宋文學家。②神州:這里指中原地區(qū)。
典題1.首聯(lián)寫詩人攝衣登樓,在詩中起什么作用?
參考答案首聯(lián)寫詩人攝衣登樓,既是對詩歌題目的照應,又是下文所見所感的緣起。
2.頷聯(lián)中“轉轂”和“虛舟”各比喻什么?詩人借此抒發(fā)了怎樣的人生感慨?
參考答案頷聯(lián)以“轉轂”喻天地運轉,以“虛舟”喻身世沉浮。比喻貼切形象,內(nèi)涵豐厚。詩人登上高樓,縱目遠眺,在空間的高度上審視天地的同時,也在生命的高度上反思人生,感嘆天旋地轉逝者如斯,感嘆人生無常身不由己。
3.頸聯(lián)中景與情有怎樣的關聯(lián)?請簡要概括。
參考答案頸聯(lián)描繪了蒼茫迷蒙的深秋景象,透露出詩人對命運前途無法把握的沉浮之感。
4.尾聯(lián)兩句意蘊豐富,請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①尾聯(lián)兩句寫詩人年邁登高,希望能馳目千里、窮盡望眼,可惜已無法看到中原故土。②表達了詩人想要重整河山、收復中原的強烈愿望,也流露出壯志難酬的無奈、辛酸與痛苦之情。
增分策略借助文本情境讀詩要“三抓”1.抓關鍵詞語,定位情感基調讀詩不能匆匆一掃而過,而應字字品讀,抓住詩中關鍵詞句,邊讀邊想其意,力求還原詩歌,迅速定位情感基調。抓關鍵字詞,一是抓表明詩眼的字詞;二是抓詩歌中揭示情感的字詞。2.抓景、事、情,把握主旨任何類別的詩歌都離不開“景”“事(典故)”“情”三要素,其中“景”“事”是表象,“情”是詩的內(nèi)核。通過對“景”“事”的咀嚼,體會出詩詞的主旨。
3.抓尾聯(lián),揣摩詩歌感情古人寫詩,往往先寫景敘事,后抒情議論,在尾聯(lián)或結尾往往表明主旨,俗稱“卒章顯志”。讀詩歌時可從尾聯(lián)入手,可以化難為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變式訓練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的題目。初春感懷陸 游關河謝遠游,歲月迫歸休。敢恨驥伏櫪,但思狐首丘①。雪明窗誤曉,霜點鬢驚秋。羈旅饒愁思,誰憐季子裘②?注①狐首丘:傳說狐將死時,必先擺正頭的方向,使頭朝著其穴所在的故丘,這叫作“正丘首”。②季子裘:季子的貂裘。指戰(zhàn)國時蘇秦入秦求仕,資用耗盡而歸之事。后以其謂羈旅之困。
本詩的“感懷”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結合內(nèi)容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①懷才不遇,壯志難酬?!案液摅K伏櫪”運用反問,是說哪里敢怨恨年老而有壯志呢?實際上是反語,意即到年老都還有壯志,但實現(xiàn)不了,從而抒發(fā)了懷才不遇之情。②思念故鄉(xiāng)。運用“狐首丘”的典故,表達思念故鄉(xiāng)之感。③游子漂泊困頓。尾聯(lián)先用“饒”字點明羈旅愁思濃厚,然后用反問和季子裘的典故表達了漂泊困頓之情。④年華已逝的感傷?!八c鬢驚秋”一句,詩人感懷時光飛轉,年華已逝。
解析 首聯(lián)寫人老了不能遠行去看大好山河,只好被迫歸隱休息,詩人感懷自己年華逝去,壯志難酬,垂垂老矣很難繼續(xù)為國效力。頷聯(lián)用“驥伏櫪”和“狐首丘”兩個典故,說自己雖然老了,但仍像老馬一樣,志向還是奔馳千里,像將死的狐一樣,心里念著國家,詩人人老心不老,空懷報效國家的雄心壯志,從而抒發(fā)了懷才不遇、壯志難酬之情。頸聯(lián)寫初春雪光映照讓人誤以為天亮了,寒霜爬上兩鬢,讓人以為秋天到了,詩人感懷時光飛轉,年華已逝。尾聯(lián)先用“饒”字點明羈旅愁思濃厚,然后用反問和季子裘的典故表達了詩人長期漂泊、思念家鄉(xiāng)的愁苦以及仕途不順的苦悶。
易錯點 由表及里,分析思想情感和觀點態(tài)度
在高考中,鑒賞古代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觀點態(tài)度常與形象鑒賞、表達技巧等結合在一起考查。本考點考查內(nèi)容綜合性較強,答題時需統(tǒng)籌全篇,知人論世,由表及里地揣摩創(chuàng)作意圖,才能全面、準確地把握情感和態(tài)度。
易錯突破1 避免情感的模式化、單一化
典例突破1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題宣州開元寺①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杜 牧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云閑今古同。鳥去鳥來山色里,人歌人哭水聲中②。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惆悵無因見范蠡,參差煙樹五湖東。注①開元寺:建于東晉。此詩作于唐文宗開成年間,杜牧時任宣州團練判官。②歌哭:語出《禮記·檀弓》。“晉獻文子成室,晉大夫發(fā)焉。張老曰:‘美哉輪焉!美哉奐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國族于斯。’”
典題本詩蘊含了詩人哪些情感體悟?請結合內(nèi)容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①往昔化為虛空。②自然永恒不滅。③人世變易不居。④對功業(yè)的追求與渴望。⑤對歸隱生活的向往。
解析 “六朝文物草連空”寫六朝的繁華已成陳跡,草色連空,詩人體悟到往昔化為虛空?!疤斓崎e今古同”寫天淡云閑的景象,自古至今未發(fā)生什么變化,詩人體悟到自然永恒不滅?!傍B去鳥來山色里,人歌人哭水聲中”寫鳥飛不出山色、人逃不出水聲,抒發(fā)了對時代變遷、人世變易和物是人非的感慨。“惆悵無因見范蠡,參差煙樹五湖東”寫自己沒有機會再見范蠡,只見五湖東面一片參差煙樹,抒發(fā)了對范蠡的懷念仰慕之情,表達詩人希望能夠像范蠡一樣功成名就之后悄然引退,縱情山水,然而壯志難酬又使他痛苦和無所適從,表達了詩人對歸隱生活的向往。
增分策略(一)破除“四定式”,準確理解詩歌情感在判斷情感時,要注意破除以下思維定式,以保證方向判斷的準確性。1.題材定式:不要看到送別就認定傷感,還可能含有留戀、安慰、囑咐、祝愿、期待等情感。2.作者定式:不要一看到李白就認為他傲視權貴,還要看到他政治上的理想;不要一看到辛棄疾就認為要抒發(fā)報國之志或懷才不遇之情,也要看到他對閑適生活的熱愛和向往。
3.技巧定式:不要一看到樂景就以為是樂情,很多詩歌是以樂景寫哀情。4.背景定式:不要一看到注釋中提到“此詩作于詩人被貶時”等背景文字,就認定抒發(fā)懷才不遇、哀怨凄傷的情感,還可能抒發(fā)任憑風雨、樂觀曠達的情感。
(二)掌握“三策略”,防止情感概括不全全面把握作者情感,就要從詩歌描寫的具體意象、物象、事件等角度逐句進行細致分析。具體可運用“三策略”:1.切分層次即對所給的語言片段進行層次切分。如一聯(lián)(兩句)可能有兩層乃至三層情感,兩句都要分析,只分析其一,就可能要點不全;上下片寫了幾句話,就有幾個層次,有幾個層次就要盡可能作幾個層次的情感概括或分析。2.多方聯(lián)系情感題所給的語言材料,從本身看自然有情感內(nèi)涵,若與作者生平、寫作背景等聯(lián)系起來,往往會有另一層情感內(nèi)涵;若與全篇聯(lián)系起來,還會有更深一層的情感內(nèi)涵。答題時,多方開掘,內(nèi)外勾連,才能全面分析,答全要點。
3.注意雙向古代詩歌中有不少詞語、句子,其蘊含的情感具有雙向性,答題時不能只答出“一向”。就整篇而言,詠物詩、懷古詩的情感雙向性較明顯;“風雨”“春天”等詞語往往具有雙關義(象征義),托物言志的句子(聯(lián)、片)、用典抒情的句子(聯(lián)、片)往往具有雙向性:前者一物一志,后者分典中情與典外情。
變式訓練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臨江仙·佳人李 石 煙柳疏疏人悄悄,畫樓風外吹笙。倚欄聞喚小紅聲。熏香臨欲睡,玉漏已三更?! ∽粊韥碛秩?一方明月中庭。粉墻東畔小橋橫。起來花影下,扇子撲飛螢。結合內(nèi)容,分析詞中“佳人”的心理變化過程。
參考答案 ①期待,“佳人”“吹笙”“倚欄”盼郎夜歸。②失望,三更了,想念的人“坐待不來來又去”。③孤獨、苦悶?!凹讶恕卑贌o聊賴,就起來用扇子撲打飛螢,以排遣內(nèi)心的孤獨、苦悶。
解析 起初是期待?!盁熈枋枞饲那?畫樓風外吹笙。倚欄聞喚小紅聲”,本詞開頭就寫出特定環(huán)境中的特定的人:疏疏落落的柳樹掩映下,有一座畫樓,樓上住著佳人,周圍靜悄悄的,只聞佳人在吹笙,“佳人”她吹罷了笙,倦倚欄桿;一會兒,她低聲呼喚侍兒小紅。詞中的佳人“吹笙”“倚欄”,盼郎夜歸。然后是失望,“坐待不來來又去”二句,寫她的心理活動,她看到的夜色。本來,吩咐了侍兒準備衾枕,就應該走向臥房;但是沒有,她驀然涌起了心事:自己等待的人兒,怎么也不來;來了卻又走了。最后是孤獨、苦悶,“起來花影下,扇子撲飛螢”,“佳人”百無聊賴,在花下?lián)滹w螢以分散思緒,排遣苦悶。此時此地,除此以外,實在也沒有更多的排遣方法了——要不就是呆呆地坐著。此時,主人公內(nèi)心的痛苦,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了。
易錯突破2 避免觀點態(tài)度評價不準確、不深入
典例突破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上湖南崔中丞戎 昱山上青松陌上塵,云泥豈合得相親。舉世盡嫌良馬瘦,唯君不棄臥龍貧。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諾從來許殺身。莫道書生無感激,寸心還是報恩人。
典題詩人在詩中道出了哪些做人的道理?請結合詩句簡要概括。(6分)
參考答案 ①頷聯(lián)說天下人都嫌良馬瘦弱,崔中丞卻不嫌棄貧困潦倒的臥龍:不盲從世俗,不以外在(地位)識人。②頸聯(lián)說瘦弱的良馬不會為千金而改變心性,卻十分看重諾言:做人要不失本性,信守諾言。③尾聯(lián)說自己會報答恩人的提攜之情:做人要懂得感恩。
解析 頷聯(lián)中,崔中丞沒有嫌棄“良馬瘦”“臥龍貧”,一邊是“舉世”“盡嫌”,這樣,就在世人與崔中丞的強烈對照中,表現(xiàn)出了崔中丞不同流俗的慧眼,贊頌了他識拔人才。這告訴我們要有慧眼識人的能力,不以外表輕易評價他人。頸聯(lián)告訴我們要有千金不移的志節(jié),把諾言看得比生命還重要,做到一諾千金。尾聯(lián)表達了詩人對崔中丞的容留和知遇的感激,大有報恩人不辭生死的氣概。此聯(lián)告訴我們要有感恩之心,對于幫助自己和欣賞自己的人,要報答他們的恩情。
增分策略掌握“三要點”,準確、深入評價觀點態(tài)度1.由表及里,深入體悟分析評價詩人的觀點態(tài)度一定要由表及里,透過形象、語言、表達技巧等外在的形式,結合標題、注釋、意象等內(nèi)在信息,深入體悟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和詩人的觀點態(tài)度,這是分析評價的前提。
2.點面結合,具體分析(1)要注意點面結合。既要有面上的整體把握,也要有點上的細致剖析,避免空泛分析。(2)要緊扣原詩的內(nèi)容具體分析。對詩人觀點態(tài)度的評價,必須引用原詩中的相關詞句來具體分析,注意把評價觀點態(tài)度和分析表達技巧結合起來,從內(nèi)容和形式兩個方面回答,既要分析表達了什么,也要分析是怎樣表達的。3.概括全面,評價準確概括分析時要注意完整性、全面性,詩詞中詩人的觀點態(tài)度所包含的幾個方面都要概括到,避免出現(xiàn)以偏概全的錯誤;評價要準確、恰當,不夸大,不縮小,不絕對化。要注意避免以下兩個方面:一要避免先入為主,用固有的認知代替對具體詩歌的解讀;二要避免沒有分寸,不用正確的歷史觀去分析評價。
變式訓練閱讀下面這首明詩,完成后面的題目。猛 虎 行高 啟陰風吹林烏鵲悲,猛虎欲出人先知。目光炯炯當路坐,將軍一見弧矢墮。幾家插棘高作門,未到日落收雞豚。猛虎雖猛猶可喜,橫行只在深山里。有人評價第七句“雖曰可喜,然多可悲,意在言外”,你是否同意這一觀點?請簡要說明。
參考答案 同意。詩歌表面上寫猛虎只在深山橫行值得慶幸,但暗指深山之外有比猛虎更可怕的東西,借以批判當時苛政無處不在,表現(xiàn)詩人對百姓的同情,對統(tǒng)治者的憎恨,因而足見可喜之外多可悲。解析 對詩歌尾聯(lián)的理解,不能僅僅著眼于第七句的“喜”字,而應意識到“猶可喜”是為了突出后一句詩。詩歌尾聯(lián)的意思是猛虎雖然兇猛,但讓人欣慰的是,它只在深山里逞兇狂。兩句詩意在言外,說明人世間還有比猛虎更兇猛的東西。而結合孔子“苛政猛于虎”的典故及當時的時代背景,我們可以得知這里字面上寫老虎的兇猛,實際影射比猛虎還要可怕的苛政和人間作威作福的當?shù)勒?。由此可見詩人對百姓的同?對統(tǒng)治者的憎恨,而這些情感絕不可能是“喜”的。因而足見可喜之外多可悲。
重難點1 以本為本,準確分析詩評題
所謂“詩評”,就是對詩歌的評論。高考“詩評題”指的是詩歌鑒賞題目中,先列舉一首或幾首詩詞,然后在設置后面的主觀題時,引用一段古代詩詞評論家或后世人(可以不出現(xiàn)人名)對詩詞特點的評論語(簡稱“評語”),要求考生結合這一“評語”,或分析其正確性并加以闡明,或分析其是否合理并闡明理由。這是“評價”題型的一種延伸,沒有直接提出問題,而是需要考生自己分析題干考查的是內(nèi)容、主旨,還是表達技巧,然后結合詩歌內(nèi)容進行恰當表述。
典例突破1(2023新高考Ⅱ卷)閱讀下面的宋詩,完成后面的題目。湖上晚歸林 逋臥枕船舷歸思清,望中渾恐是蓬瀛。橋橫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翠羽濕飛如見避,紅蕖香裊似相迎。依稀漸近誅茅地①,雞犬林蘿隱隱聲。注①誅茅地:詩中指人的居所。
典題王國維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边@一觀點在本詩中是如何得到印證的?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①詩人心境澄清:首句以“歸思清”三字,點出歸家途中,詩人心靜如水,平和靜謐的內(nèi)心狀態(tài);②心境投射到外物:詩人眼中的景象,如橋、寺、翠羽、紅蕖、浩渺的煙水等,或寧靜安詳,或靈動明快,仿佛有了感情,令人如入“蓬瀛”。
解析 首先審準要求,弄清方向。先理解題干中王國維這一觀點的意思,即“用自己的眼光來看事物,所以事物都帶有我自己的主觀色彩”。然后理解詩歌,聯(lián)系題干觀點分析。結合詩歌標題可知,此詩寫于詩人歸家途中,而首句中的“歸思清”直接點出詩人的心態(tài),此時的他心境澄清,心態(tài)平和。然后分析在這一心態(tài)的影響下,詩中景物的特點。由“渾恐是蓬瀛”可知,歸家途中的景物優(yōu)美,讓人如入仙境。因為詩人的心態(tài)是平和靜謐的,所以在他的眼中,“橋橫水木”“寺倚云峰”,寧靜安詳;“翠羽濕飛”“紅渠香裊”,靈動明快。最后,根據(jù)上面分析得出的結論,提煉并組織答案。
增分策略“三步驟”,準確分析詩評題第一步,審準要求,弄清方向1.審準題目要求。一定要準確地知曉是“分析妙處”“理解觀點”“談談對觀點的理解”,還是“是否同意”等。2.弄清詩評方向。答題前必須像對待文言語句翻譯一樣,逐字逐句翻譯,拆開理解,抓住題干核心內(nèi)涵,明確其評價角度,考查的是詩歌的藝術手法、意象意境、思想情感、語言風格等之中的哪一項(或幾項),如果評價涉及幾個角度或層次,那么組織答案時也應答出幾個角度或層次。
第二步,理解詩歌,精準分析1.讀懂詩歌的意思,了解詩歌情感。2.找出涉及“詩評”方面的詩詞句,也就是緊扣詩歌內(nèi)容,點面結合地分析;闡明理由時,緊扣評論的關鍵詞來闡述。第三步,歸納概括,組織答案結合第二步得出的結論,提煉并組織答案。
變式訓練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建 元 寺①李 紳江城物候傷心地,遠寺經(jīng)過禁火辰②。芳草壟邊回首客,野花叢里斷腸人。紫荊繁艷空門晝,紅藥深開古殿春。嘆息光陰催白發(fā),莫悲風月獨沾巾。注①建元寺:題目一作“和郭鄖寒食”。建元寺,在今常州,始建于南朝齊高祖建元年間。②禁火辰:指寒食節(jié)。有人評價李紳本詩“意境闊大,感情剛勁”,試結合全詩分析。
參考答案 ①意境闊大。詩歌的抒情不拘泥個人情懷,而著意表現(xiàn)盛衰之感、世事變遷。②感情剛勁。結尾“莫悲風月獨沾巾”從悲涼凄愴之氣轉為明快爽朗,體現(xiàn)出詩人豁達的情懷和豪放剛勁的情感。解析 先要讀懂別人評價的語句,然后從“紫荊繁艷空門晝,紅藥深開古殿春”,可以讀出詩中包含了對盛衰變化、世事變遷的感嘆。這種不拘泥個人的情懷正反映出闊大的意境?!皠倓拧钡那楦?則是由于結尾處,忽生出豁達的情趣,勸自己不要獨自沾巾傷懷。詩人雖然感嘆光陰易逝,人生易老,但是在結尾處用“莫悲風月獨沾巾”慰勉勿在年老之時悲哀,從悲涼凄愴之氣,轉為音調明快爽朗,體現(xiàn)出詩人高遠的志向、豁達的情趣和曠達的胸懷。
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虞美人·雨后同干譽、才卿置酒來禽①花下作葉夢得 落花已作風前舞,又送黃昏雨。曉來庭院半殘紅,惟有游絲千丈罥②晴空?! ∫笄诨ㄏ峦瑪y手,更盡杯中酒。美人不用斂蛾眉,我亦多情無奈酒闌時。注①來禽:林檎別名,南方稱花紅,北方稱沙果。②罥(juàn):纏繞。前人評價這首小詞“婉約中有豪放之氣,頗得東坡婉約詞之妙”。請結合該詞簡析“豪放之氣”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參考答案 ①意境開闊:詞人思緒千丈,眼前晴照當空,手法夸張,意境奇麗高遠。②情感灑脫:“更盡杯中酒”是殷勤勸飲的豪情,“不用斂蛾眉”是對將別的勸慰。解析 “豪放之氣”體現(xiàn)在詞的意境上。本詞上片寫景。昨夜一場風雨,落花無數(shù)。曉來天氣放晴,庭院中半是殘花。曉來殘紅滿院,本易觸動愁情,然詞人添上一句“惟有游絲千丈罥晴空”,運用夸張的手法寫蛛絲千丈,飄蕩纏繞在高高的晴空。詞句高騫明朗,音調高亢,意境奇麗高遠?!昂婪胖畾狻边€體現(xiàn)在詞人的情感上?!案M杯中酒”,一方面見出主人殷勤勸飲,一方面也顯出詞情的豪放?!懊廊瞬挥脭慷昝肌币馑际敲廊税?請你不要因傷感而雙眉緊皺。該句表面是對美人的勸慰,實際上也是勸慰自己,勸誡自己不要因為留戀、惜別的情懷而傷感,表現(xiàn)了詞人灑脫的情感。
重難點2 求同辨異,突破比較鑒賞題
高考詩歌命題從比較角度考查考生群文閱讀的能力。古代詩歌的對比鑒賞題有兩種情形:一種是直接提供兩首詩歌,要求比較分析;一種是就所給詩歌,要求與教材中的某一首詩歌進行比較分析,命題指向一般明確具體。詩歌對比閱讀題的命題方式有比較相同點或比較不同點,有時給出比較的對象,有時則不給。如果給出比較點,則要按要求進行比較;如果不給出比較點,則要從詩歌意象的選取、詩歌的意境特征、情感差別、手法的運用、寫景的角度、詩歌的格調等方面著眼分析。
重難突破1 教考銜接,課內(nèi)外詩詞比較鑒賞
典例突破1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算  山①陸龜蒙②水繞蒼山固護來,當時盤踞實雄才。周郎計策清宵定,曹氏樓船白晝灰。五十八年爭虎視,三千馀騎騁龍媒③。何如今日家天下,閶闔④門臨萬國開。注①算山:位于今浙江寧波附近。②陸龜蒙:晚唐詩人,他一生都處于唐末藩鎮(zhèn)割據(jù)、風雨飄搖的時局中。③龍媒:駿馬。④閶闔:指宮門或京都城門,借指京城、朝廷等。
典題本詩與李白《蜀道難》都有對山川險固的描寫,請分析這兩首詩相關描寫的意圖有何異同。(6分)
參考答案 相同點:兩詩寫險固山川,都意在表明其有軍事意義,可據(jù)險而守。不同點:①陸詩的描寫意在引出歷史上在此盤踞的孫吳政權;李詩的意圖在于警醒當朝統(tǒng)治者提防有野心的藩鎮(zhèn)割據(jù)作亂。②李詩寫山川之險還為了突出蜀道艱險難行,表達對奇險自然的贊嘆,提醒友人早日還鄉(xiāng);陸詩無此意圖。
解析 本詩首聯(lián)先寫算山一帶險固的地理形勢,接著點出歷史上的孫權借此有利地勢割據(jù)一方的時局?!妒竦离y》“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寫到蜀中要塞劍閣,群峰如劍,連山聳立,削壁中斷如門,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因此兩詩寫險固山川,都意在表明其有軍事意義,可據(jù)險而守。陸詩描寫險固山川,意在引出歷史上在此盤踞的孫吳政權;李詩“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的意圖在于警醒當朝統(tǒng)治者提防有野心的藩鎮(zhèn)割據(jù)作亂。李詩后句“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寫山川之險,風光變幻,險象叢生,還為了突出蜀道艱險難行,表達對奇險自然的贊嘆,提醒友人早日還鄉(xiāng)。
增分策略教考打通,比較鑒賞課內(nèi)外詩詞1.注意回歸課本對課本要求必背的篇目,包括小學、初中、高中篇目,不但要會背會寫,更要把握其運用的突出的藝術手法。該部分備考注重回歸課本,將課內(nèi)的詩歌分類并進行整理歸納。例如:
2.學會課外遷移只有牢固掌握了課內(nèi)相關知識,才能夠在遇到相似主題的課外詩歌時遷移運用,學會用課內(nèi)學到的技巧解決課外的題目。
變式訓練閱讀下面這首清詞,完成后面的題目。滿江紅·蒜山懷古吳偉業(yè)① 沽酒南徐,聽夜雨、江聲千尺。記當年、阿童②東下,佛貍深入。白面書生成底用,蕭郎裙屐偏輕敵。笑風流北府好譚兵,參軍客?! ∪耸赂?寒云白。舊壘廢,神鴉集。盡沙沉浪洗,斷戈殘戟。落日樓船鳴鐵鎖,西風吹盡王侯宅。任黃蘆苦竹打荒潮,漁樵笛。注①吳偉業(yè):明末清初人。②阿童:指東下滅吳的西晉名將王濬。本詞和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都寫了“神鴉”,但用意并不相同,請結合詞句比較分析。
參考答案 ①辛詞中“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兩句,描繪了淪陷區(qū)人民把異族統(tǒng)治者當作神明供奉的熱鬧場景,意在告誡南宋統(tǒng)治者收復失地刻不容緩,表達了對收復失地的渴望。②本詞中“舊壘廢,神鴉集”兩句,描寫了烏鴉聚集鳴噪,昔日戰(zhàn)場營壘只剩斷戈殘戟的殘敗景象,抒發(fā)了王朝興替、國破家亡的感慨。
解析 辛詞中“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與“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形成鮮明的對比,當年淪陷區(qū)的人民與異族統(tǒng)治者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烽煙四起,但如今的中原早已風平浪靜,淪陷區(qū)的人民已經(jīng)安于異族的統(tǒng)治,甚至于對異族君主頂禮膜拜,這是令人痛心的事。意在告誡南宋統(tǒng)治者收復失地刻不容緩,表達了對收復失地的渴望。本詞中“舊壘廢,神鴉集”兩句的意思是:舊時的營壘一片荒蕪,覓食的烏鴉聚集鳴噪。昔日的戰(zhàn)場,已是一片冷寂、空曠、殘敗的景象,只剩下讓后人憑吊的遺跡。此處詞人面對昔盛今衰之景,抒發(fā)了王朝興替、國破家亡的感慨。
重難突破2 知同辨異,課外詩詞比較鑒賞
典例突破2閱讀下面兩首詞,完成后面的題目。菩 薩 蠻[南唐]馮延巳嬌鬟堆枕釵橫鳳,溶溶春水楊花夢。紅燭淚闌干,翠屏煙浪寒?! ″\壺①催畫箭,玉佩天涯遠。和淚試嚴妝,落梅飛曉霜。西 江 月[宋]賀鑄攜手看花深徑,扶肩待月斜廊。臨分少佇已倀倀,此段不堪回想?! ∮臅缣爝h,難銷夜似年長。小窗風雨碎人腸,更在孤舟枕上。注①錦壺:漏壺,古代利用滴水多寡來計量時間的一種儀器,也稱“漏刻”,漏壺中插入一根標桿,稱為“箭”。
典題請簡要分析這兩首詞在情感內(nèi)涵上的異同。(6分)
參考答案 相同點:兩首詞都表達了思遠懷人和落寞孤愁的情感。不同點:①從“錦壺催畫箭”和夢中楊花紛飛的春日景象與眼前落梅無聲的冬日景象的對比中可以看出,馮詞還包含著女子對時光飛逝、容顏難駐的感嘆;②結合注釋,從“小窗風雨碎人腸,更在孤舟枕上”可以看出,賀詞寄寓著詞人深深的宦海沉浮之苦和羈旅漂泊之悲。
解析 《菩薩蠻》“嬌鬟堆枕釵橫鳳,溶溶春水楊花夢”開頭兩句寫的是女子睡在床上夢見當年與情人在春水楊花的旖旎風光中歡會悠游的場景;“紅燭淚闌干,翠屏煙浪寒”“和淚試嚴妝”實寫女子現(xiàn)實的孤單寂寞,表達了思遠懷人的情感。“錦壺催畫箭”一句表達了對時光飛逝的感慨,暗含女子對容顏老去的感傷?!段鹘隆吩~主要寫相思之苦。上片追憶昔日歡會的情景。其中“攜手看花”“扶肩待月”言其感情之深。后二句寫別時即“已倀倀”,而今回想自當是更為悲傷凄婉。下片抒別后相思之情,表達了思遠懷人和落寞孤愁的情感?!靶〈帮L雨碎人腸,更在孤舟枕上”,小窗風雨清冷,聲聲碎人愁腸,更無奈,獨眠孤舟枕上。結合注釋,以“更”更進一層,“孤舟枕上”,把羈旅愁思、宦海沉浮之苦表達出來。
增分策略詩歌比較鑒賞注意“兩原則”“四角度”1.詩歌比較鑒賞應遵守“知同辨異”的原則“知同”就是發(fā)現(xiàn)兩首詩歌中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辨異”就是分辨兩首詩歌中不同乃至相對或相反的地方?!爸币埠?“辨異”也好,都要從詩歌中找到具體依據(jù)。
2.詩歌比較鑒賞應遵循的四個角度(1)從內(nèi)容、情感上找不同。要關注詩歌的標題,作者的身世和情感,詩歌的具體內(nèi)容,特別是尾句。(2)從意象、意境上找不同。詩歌鑒賞,起點是意象,終點是意境。在比較時要做到:披“象”入“意”,由“象”至“境”。相同的意象,可能意境不同;相同的意境,可能所構成的意象不同。(3)從詞句、語言上找不同。抓住兩個方面,一是遣詞造句,二是語言風格。(4)從手法、技巧上找不同。既要熟知表現(xiàn)手法和藝術技巧的基本知識,也要了解各種表現(xiàn)手法、藝術技巧的作用和表達效果,進而進行比較分析。
變式訓練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鷺  鷥杜 牧雪衣雪發(fā)青玉嘴,群捕魚兒溪影中。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鷺  鷥羅 隱斜陽澹澹柳陰陰,風裊寒絲映水深。不要向人夸素白,也知常有羨魚心。
這兩首詩都寫了鷺鷥,但運用的手法和描寫的鷺鷥形象都有不同之處,請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①杜詩運用了白描和比喻手法,運用白描勾勒出了鷺鷥“雪衣公子”的形象,還把落在樹上的一群鷺鷥比作一樹梨花,突出了鷺鷥的潔白和美麗。②羅詩運用擬人和對比手法,寫鷺鷥雖有“素白”的外表,卻有“羨魚”的內(nèi)心,突出了鷺鷥的庸俗和道貌岸然。
解析 杜詩中“雪衣雪發(fā)青玉嘴,群捕魚兒溪影中”,寫鷺鷥身穿雪白的衣裳,生有雪白的頭發(fā)和青玉一樣的嘴巴。它們成群地在溪中捕魚,美麗的身形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運用了白描手法,勾勒出了鷺鷥“雪衣公子”的形象,詩人的迷戀之情也寓于其中了?!绑@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寫鷺鷥因受驚而飛起,背襯著碧綠的山色,向遠方飛去,那潔白的身影,宛如朵朵梨花飄舞在晚風之中。從詩中可知,此處是描寫鷺鷥的群體形象,突出其潔白美麗、輕靈自由的特點。羅詩中“不要向人夸素白,也知常有羨魚心”,“向人夸”運用擬人手法,“夸素白”和“羨魚心”形成對比,諷刺那些貪婪而又標榜自己的人,道貌岸然,衣冠楚楚,但靈魂未必像衣衫那么素凈,心底未必如面容那般慈和,雖然像鷺鷥有“素白”的外表,但也如鷺鷥那樣,“羨魚心”比誰都來得厲害。
預測點 多維審視,理解鑒賞宋詞
宋詞作為宋代極具代表性的作品,以其別具一格的魅力在中華文明中廣為流傳。宋詞如一座芬芳絢麗的園圃,它以姹紫嫣紅、千姿百態(tài)的神韻,與唐詩爭奇,與元曲斗艷,代表著一代文學之盛。宋詞擁有韻律和諧、格式錯落、情感豐富、形象多樣、意境優(yōu)美等豐富的美育資源。在近年的高考試題中,宋詞閱讀鑒賞題考查頻率不高,但在高考選材越來越多樣化的趨勢下,我們在復習備考時應該對宋詞進行理解、鑒賞,進而提高審美能力。
預測題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梅花引·荊溪阻雪蔣 捷①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憶舊游?! ∨f游舊游今在否?花外樓,柳下舟。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黃云,濕透木棉裘。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注①蔣捷:南宋詞人,宋亡后隱居不仕。
典題“都道無人愁似我”寫出了詞人的萬千愁情。詞人都有哪些愁情?請結合全詞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①詞人受阻于風雪,被迫泊船荊溪,身體羈留,但內(nèi)心卻不情愿停留的惆悵無奈之情。②詞人在寒冷的雪夜,形單影只,冷冷清清,只有燈影相伴的孤寂愁苦之情。③詞人欲夢中重溫與友人故國同游的美好場景,卻入夢不成的悲涼愁苦之情。④詞人思及國家破亡,想到自己孤舟漂泊且行程不順的處境,心懷悲憤之情。
解析 分析這首詞作表達的情感,一要看標題,二要注意注釋中的背景信息,三要在理解詞作大意的基礎上抓重點詞句。由詩題中的“荊溪阻雪”和詞作中的“泊孤舟”“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等可以看出,詞人受阻于風雪,被迫泊船荊溪,身體羈留,內(nèi)心雖不情愿但又無可奈何。由“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可知,詞人在寒冷的雪夜,形單影只,冷冷清清,只有孤燈相伴,自會產(chǎn)生孤寂愁苦之情。由“舊游舊游今在否?”可知,詞人懷念昔日與友人故國同游的美好,但是從“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可以看出,就算想要在夢里重溫這樣的美好情景,也無法實現(xiàn),表現(xiàn)出詞人內(nèi)心的悲涼。由“荊溪阻雪”“漠漠黃云,濕透木棉裘”可知,詞人行程不順,再結合注釋可以看出,此時詞人處境蹇厄,又思及國破家亡,不禁憂愁悲憤。
增分策略鑒賞宋詞“三審視”1.審視背景,知人論世,了解作者生平首先,我們要看詞作的題目。詞的前面有詞牌名,詞牌名后面的題目一般包含諸多信息,如時間、地點、人物、作者的心情等,通過題目我們可以大致了解作者的寫作初衷。其次,讀注釋。注釋中往往會隱含作者創(chuàng)作的一些信息,如果注釋中的信息不完整,我們要學會抓住詞作中的關鍵字眼,如“貶”“遷”等表示作者現(xiàn)狀的字眼,以此來了解詩詞創(chuàng)作的歷史背景、作者的人生遭遇、作品的創(chuàng)作動機等。
2.審視形象,分析作者情感詩詞的形象一般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詩詞中的形象,才能深入領會詩詞中蘊含的思想感情,繼而了解社會現(xiàn)實意義。詩詞中的形象可以是詩詞中的抒情主人公,也可以是詠史懷古的歷史人物,更多的則是指詩詞中所描寫的景和物。3.審視語言,探究表達技巧宋詞的語言句句優(yōu)美、飽含深意,富有極強的表現(xiàn)力。品味語言,一是要品味作者“煉字”的妙處,結合其原本的含意,并根據(jù)作者的思想感情具體感悟;二是要品味重要語句的作用,體悟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詩詞的表達技巧,有運用修辭、情景結合、虛實結合等。
變式訓練1.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滿 庭 芳黃庭堅 修水濃青,新條淡綠,翠光交映虛亭。錦鴛霜鷺,荷徑拾幽蘋。香渡欄干屈曲,紅妝映、薄綺疏欞。風清夜,橫塘月滿,水凈見移星?! 】奥牎N⒂赀^,盤姍藻荇,瑣碎浮萍。便移轉,胡床湘簟方屏。練靄鱗云旋滿,聲不斷、檐響風鈴。重開宴,瑤池雪沁,山露佛頭青。過片是詞特有的章法,指上下片銜接之處是詞意承轉的關鍵地方。“堪聽”是本詞的過片,請結合這首詞的內(nèi)容簡要分析其承轉作用。
參考答案 ①“堪聽”表明雨至,承接上片月下荷塘的晴朗之景,由此轉為下片對雨中景、雨中事的敘寫;②“堪聽”訴諸聽覺,承接上片對修水、新綠、鴛鷺、荷花等景物的視覺描寫,轉為下片對雨落橫塘、檐響風鈴的雨中景的聽覺描寫。解析 本題抓住詞的典型文體特征,從“過片”切入,要求分析該詞過片——堪聽的承轉作用,命題指向明確,不在命題概念上設置理解障礙,考查考生對詞的行文思路的理解和把握。作答時需要扣住“承”“轉”二字,回歸文本真實理解,疏通詞意,多角度把握“承轉”作用。
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青 玉 案陳 瓘 碧空黯淡同①云繞。漸枕上、風聲峭。明透紗窗天欲曉。珠簾才卷,美人驚報,一夜青山老!  使君留客金尊倒。正千里瓊瑤未經(jīng)掃。欺壓梅花春信早。十分農(nóng)事,滿城和氣,管取明年好。注①“同”即“彤”。這首詞不著一個“雪”字,卻處處寫“雪”,請選取三處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①“同云”“風峭”,描寫下雪之前陰云密布、寒風料峭的景象;②“明透紗窗天欲曉”,描寫遍地白雪在晨暉中反射出光亮;③“一夜青山老”,描寫大雪覆蓋山頭;④“使君留客”,明寫詞人留客,暗寫大雪封路;⑤“瓊瑤未經(jīng)掃”,指大雪覆蓋;⑥“欺壓梅花”,描寫大雪覆壓梅花;⑦“十分農(nóng)事”“管取明年好”,暗含“瑞雪兆豐年”之意。(答出其中三點即可)

相關課件

適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專題5古代詩歌閱讀突破練25多維審視理解鑒賞宋詞課件:

這是一份適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專題5古代詩歌閱讀突破練25多維審視理解鑒賞宋詞課件,共19頁。

適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專題5古代詩歌閱讀突破練24求同辨異突破比較鑒賞題課件:

這是一份適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專題5古代詩歌閱讀突破練24求同辨異突破比較鑒賞題課件,共23頁。

適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專題5古代詩歌閱讀突破練22由表及里分析思想情感和觀點態(tài)度課件:

這是一份適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專題5古代詩歌閱讀突破練22由表及里分析思想情感和觀點態(tài)度課件,共22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課件 更多

適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專題5古代詩歌閱讀突破練23以本為本準確分析詩評題課件

適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專題5古代詩歌閱讀突破練23以本為本準確分析詩評題課件

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古代詩文閱讀專題2考點5古代詩歌的綜合選擇和比較鑒賞PPT課件

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古代詩文閱讀專題2考點5古代詩歌的綜合選擇和比較鑒賞PPT課件

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專題6古代詩歌閱讀PPT課件

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專題6古代詩歌閱讀PPT課件

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專題6古代詩歌閱讀課件

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專題6古代詩歌閱讀課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