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①埏埴以為器:黏土 ②自伐者無功:討伐
B.①跨者不行:躍、越過 ②自矜者不長:夸耀
C.①曰余食贅行:同“形”,形體 ②自勝者強:強壯
D.①鑿戶牖以為室:門窗 ②自知者明:知識
2.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埏埴以為器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B.死而不亡者壽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
C.當(dāng)其無,有車之用而宋榮子猶然笑之
D.其脆易泮,其微易散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都是古今異義詞的一項是( )
①強行者有志'②合抱之木,生于毫末'③民之從事'④跨者不行'⑤勇則冠軍,威能振敵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⑤
4.下列加點的詞語活用情況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
①自見者不明②其脆易泮③小學(xué)而大遺④學(xué)不學(xué) ⑤上決浮云,下絕地紀⑥贏糧而景從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②/③①④/⑤/⑥
5.下列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老子,是春秋末期楚國苦縣人。中國古代哲學(xué)家,法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B.輻,車輪中連接軸心和輪圈的木條,古時候的車輪一般由三十根輻條構(gòu)成。
C.轂,車輪中心的圓木,周圍與車輻的一端相接,中有圓孔,可以插軸,后借指車輪或車。
D.夫子,古時對男子的尊稱。原為孔子門徒對孔子的尊稱,后來夫子成為人們對教師的尊稱。
6.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或手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老子》第十一章里論述了“有”與“無”即實在之物與空虛部分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所講的“有”與“無”是就現(xiàn)象界而言的。
B.在《老子》第二十四章里,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說“自見”“自我”“自矜”的后果都是不好的,這些做法是不足取的。
C.《老子》第六十四章以“合抱之木”“九層之臺”“千里之行”與“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進行對比,形象地證明了大的東西無不從細小的東西發(fā)展而來的道理。
D.老子指出“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許多人不能持之以恒,總是在事情快要成功的時候失敗了。主要原因在于將成之時,人們不夠謹慎,開始懈怠。
7.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處并翻譯。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句式:
譯文:
(2)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句式:
譯文:
(3)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句式:
譯文: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句式:
譯文:
(5)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句式:
譯文:
8.補寫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老子》第十一章中指出“有”給人便利,“無”也發(fā)揮了作用的兩句: , 。
(2)《老子》第二十四章中指出自夸和自高自大的害處的兩句: , 。
(3)《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了解、認識別人叫作智慧,能認識、了解自己才算聰明的兩句: , 。
(4)《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戰(zhàn)勝別人和能克制自己的弱點的重要性的兩句: , 。
(5)《老子》第六十四章中以樹為喻,指出強大的事物都是從微小開始萌發(fā)的兩句: , 。
(6)《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指出做事情堅持如一,就不會失敗的情況的兩句: , 。
關(guān)鍵能力綜合練
eq \a\vs4\al\c1(文 本 閱 讀)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題。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 (《老子》第二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dāng)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dāng)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dāng)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老子》第十一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余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老子》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老子》第三十三章)
1.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長短相形,高下相傾 傾:依靠
B.當(dāng)其無,有車之用 當(dāng):當(dāng)作
C.埏埴以為器 埏:揉和
D.自矜者不長 矜:夸耀
2.對下列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為:動詞,是
B.前后相隨,恒也 也:語氣詞,表判斷
C.跨者不行 者:代詞,……的人
D.不失其所者久 其:指示代詞,那些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老子》把很多現(xiàn)象提煉為一系列的對立項,如美與丑、善與惡、有與無、難與易、長與短等,認為所有這些對立因素都是相反相成的。
B.《老子》運用三個例子來說明“有”和“無”的關(guān)系,并認為“無用”才是最大的用,正是因為有了“無”,“有”才能發(fā)揮作用。
C.《老子》認為自以為是的人不能明辨是非,自我夸耀的人不能成就大功。
D.《老子》認為“自知”比“知人”更加重要,“勝人”比“自勝”更加難得,這是極富哲理的判斷。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其在道也,曰余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譯文: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譯文:

二、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5~6題。
材料一 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br> (《論語·衛(wèi)靈公》)
材料二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老子·第二十二章》)
5.請說一說你對第一則材料的理解。
答:

6.具體分析材料二中老子的“不爭”觀,并說說其與材料一中孔子的“不爭”有何區(qū)別。
答:

三、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7~8題。
(1)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之治也,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第十二章》)
(2)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第四十六章》)
7.請用一個詞概括兩則材料所體現(xiàn)的老子的思想。
答:
8.結(jié)合材料內(nèi)容,具體分析老子這一思想的積極意義。
答:





學(xué)科素養(yǎng)升級練
eq \a\vs4\al\c1(語言文字運用)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濱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氣里時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時也會下著微雨,而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①'。你試想想,秋收過后,河流邊三五家人家會聚在一道的一個小村子里,門對長橋,窗臨遠阜,這中間又多是樹枝杈椏的雜木樹林;在這一幅冬日農(nóng)村的圖上,再灑上一層細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層淡得幾不成墨的背景,你說還夠不夠悠閑?若再要點些景致進去,則門前可以泊一只烏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幾個喧嘩的酒客,天垂暮了,還可以加一味紅黃,在茅屋窗中畫上一圈暗示著燈光的月暈。人到了這一個境界,自然會胸襟灑脫起來,終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問了;我們總該還記得唐朝那位詩人作的“暮雨瀟瀟江上樹”的一首絕句罷?詩人到此,連對綠林豪客都客氣起來了,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昂趁酚奥?,微雪酒香村”,則雪月梅的冬宵三友,會合在一道,在調(diào)戲酒姑娘了。“柴門聞犬吠,風(fēng)雪夜歸人”,'②'?!扒按迳钛├铮蛞挂恢﹂_”,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樣喜歡弄雪的村童來報告村景了。詩人的詩句,也許不盡是在江南所寫,而作這幾句詩的詩人,也許不盡是江南人,但假了這幾句詩來描寫江南的雪景,豈不直截了當(dāng),比我這一枝愚劣的筆所寫的散文更美麗得多?
1.文中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
A.比擬、比喻、夸張 B.比擬、比喻、引用
C.比喻、借代、排比 D.比喻、比擬、借代
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改寫成:“在這一幅冬日農(nóng)村的圖上,再灑上一層白雨,加上一層背景,就十分悠閑了?!睆恼Z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
答:


3.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dāng)?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答:①

4.下面文段有四處語言表達的問題,請指出有問題句子的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
''①西方的莎翁名劇,我國的四大名著這樣的經(jīng)典作品必然會被后世反復(fù)解讀、改編與重塑是概莫能外的,②但是,對經(jīng)典作品的改編必須準確傳達和把握原著的精神實質(zhì)。③在當(dāng)代社會,最常見的名著改編行為是影視劇創(chuàng)作。④以《西游記》為例,20世紀以來曾多次被推向影視屏幕。⑤動畫片《大鬧天宮》、戲曲片《三打白骨精》、電影《大話西游》、不同版的電視劇《西游記》等,都改變著人們對《西游記》的固有認知,⑥孫悟空在造反英雄、兒童偶像和后現(xiàn)代情圣等形象之間穿梭變化著。⑦但是,正如孫悟空固然有七十二變,他對自由平等的向往以及疾惡如仇、積極樂觀的英雄氣概沒有變一樣,名著改編固然會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觀念的變化而不斷呈現(xiàn)出新風(fēng)貌,⑧但名著固有的優(yōu)秀精神品格和藝術(shù)風(fēng)格則是一成不變的。
答:



5.請把下面這段新聞報道文字進行壓縮。要求保留關(guān)鍵信息,句子簡潔流暢,不超過60個字。
''教育部于2019年啟動高?!叭恕本C合改革試點。近日,全國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單位經(jīng)驗交流暨成果展示會在華東師范大學(xué)舉行。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負責(zé)人在會上表示,“三全育人”試點啟動以來,一些試點單位和高校已在教書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等方面形成了有推廣價值的新經(jīng)驗、新機制。在這次會議上,還有專家建議,結(jié)合前期已取得的試點成果,高校不妨繼續(xù)探索,將教書育人的“軟倡導(dǎo)”變?yōu)槲磥砜勺?、可查、可考核的“硬約束”。
答:


6.下面是全國優(yōu)秀大學(xué)生評選流程圖,請將它轉(zhuǎn)換成一段文字。要求:準確、簡明、連貫,不超過120個字。
答:




eq \a\vs4\al\c1(拓 展 閱 讀)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題。
材料一 優(yōu)孟,故楚之樂人也。長八尺,多辯,常以談笑諷諫。楚相孫叔敖知其賢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屬其子曰:“我死,汝必貧困。若往見優(yōu)孟,言‘我孫叔敖之子也’。”居數(shù)年,其子窮困負薪,見優(yōu)孟。優(yōu)孟曰:“若無遠有所之?!奔礊閷O叔敖衣冠,抵掌談?wù)Z。歲馀,像孫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別也。莊王置酒,優(yōu)孟前為壽。莊王大驚,以為孫叔敖復(fù)生也。欲以為相。優(yōu)孟曰:“請歸與婦計之,三日而為相。”莊王許之。
三日后,優(yōu)孟復(fù)來。王曰:“婦言謂何?”孟曰:“婦言慎無為,楚相不足為也。如孫叔敖之為楚相,盡忠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無立錐之地,貧困負薪以自飲食。必如孫叔敖,不如自殺?!币蚋柙唬骸捌鸲鵀槔簦碡澅烧哜咆?,不顧恥辱,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賕枉法,為奸觸大罪,身死而家滅;貪吏安可為也!念為廉吏,奉法守職,竟死不敢為非;廉吏安可為也!楚相孫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窮困負薪而食,不足為也!”于是莊王謝優(yōu)孟,乃召孫叔敖子,封之寢丘四百戶,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絕。此知可以言時矣。
(選自《史記·滑稽列傳》,有刪減)
材料二 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寵,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無大功而有厚祿,三危也。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何以知其然也?
昔者楚莊王既勝晉于河、雍之間,歸而封孫叔敖,辭而不受。病疽將死,謂其子曰:“吾則死矣,王必封女,女必讓肥饒之地,而受沙石之間。有寢丘者,其地確石①而名丑。荊人鬼,越人禨②,人莫之利也。”孫叔敖死王果封其子以肥饒之地其子辭而不受請有寢之丘。楚國之俗,功臣二世而爵祿,唯孫叔敖獨存。此所謂損之而益也。
(選自《淮南子·人間訓(xùn)》,有刪減)
[注] ①確石:堅硬的石頭。②荊人鬼,越人禨:鬼、(同“魕”,jī),指迷信鬼神的活動。
7.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將相應(yīng)位置的標號涂黑。
孫叔敖 eq \x(A) 死 eq \x(B) 王 eq \x(C) 果 eq \x(D) 封 eq \x(E) 其 eq \x(F) 子 eq \x(G) 以 eq \x(H) 肥 eq \x(I) 饒 eq \x(J) 之 eq \x(K) 地 eq \x(L) 其 eq \x(M) 子 eq \x(N) 辭 eq \x(O) 而 eq \x(P) 不 eq \x(Q) 受 eq \x(R) 請 eq \x(S) 有 eq \x(T) 寢 eq \x(U) 之 eq \x(V) 丘。
8.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諷諫,與《鄒忌諷齊王納諫》里的諷諫都是指委婉地勸諫。
B.居,意為“居住”,與“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好美姬”(《鴻門宴》)中“居”的意思相同。
C.無為,意為“不要做”,與“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老子〉四章》)中“無為”意思不同。
D.讓,意為“辭讓、謙讓”,與“為國以禮,其言不讓”(《論語·先進》)中“讓”字的意思相同。
9.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楚相孫叔敖早就知道為自己的后代留后路,但他優(yōu)待優(yōu)孟的初衷不一定為此。
B.優(yōu)孟與孫叔敖的兒子見面后,與他交談相處,并把他裝扮成其父孫叔敖的樣子。
C.優(yōu)孟假借婦的口吻推辭楚相之位,這種表達技巧類似《赤壁賦》的“主客問答”。
D.孫叔敖讓兒子拒絕受封肥饒之地的客觀原因是寢丘貧瘠,楚、越民眾不中意此地。
10.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今死,其子無立錐之地,貧困負薪以自飲食。
譯文:

(2)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何以知其然也?
譯文:

11.孫叔敖才智過人,從兩則材料中可以看出他有哪些不凡的智慧?試做簡要分析。





第6課 (一)《老子》四章
必備知識基礎(chǔ)練
1.解析:A.②伐:夸耀。C.②強:剛強、果決。D.②知:了解。
答案:B
2.解析:A.介詞,用/介詞,因為。B.連詞,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C.助詞,的/代詞,指這類人。D.代詞,指事物/連詞,表選擇問,還是。
答案:B
3.解析:①強行:古義,強勁奮進;今義,強制別人做某事。為古今異義詞。②毫末:毫毛的梢兒,比喻極微小的數(shù)量或部分。與現(xiàn)代漢語意義相同。不是古今異義詞。③從事:古義,指辦事,處理事務(wù);今義,投身于某種活動或事業(yè)中去。為古今異義詞。④不行:古義,不能遠行;今義,能力不夠,不能完成某事。為古今異義詞。⑤冠軍:古義,列于諸軍之首;今義,體育運動等比賽中的第一名。為古今異義詞。據(jù)此判斷答案為D。
答案:D
4.解析:①明:形容詞活用作動詞,明察。②脆:形容詞活用作名詞,脆弱的時候。③小、大: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小的方面,大的方面。④學(xué):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學(xué)。⑤上、下:名詞作狀語,向上、向下。⑥景:名詞作“從”的狀語,表示動作行為的狀態(tài),像影子那樣。據(jù)此可知答案為C。
答案:C
5.解析:選項中的“法家學(xué)派”錯,應(yīng)是道家學(xué)派。
答案:A
6.解析:C項中“進行對比”說法不當(dāng),這里不是對比,而是比喻論證。
答案:C
7.答案:(1)句式: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為“知人者智,知自者明”。
譯文:了解別人的人聰明,了解自己的人明智。
(2)句式: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為“勝人者有力,勝自者強”。
譯文:能戰(zhàn)勝別人的人有力,能戰(zhàn)勝自己的人強大。
(3)句式: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于未有為之,于未亂治之”。
譯文:在問題沒有發(fā)生時就進行處理,在混亂沒有產(chǎn)生時就進行整治。
(4)句式: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合抱之木,于毫末生”。
譯文:合抱的大樹,由細小的枝丫生長而來。
(5)句式: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九層之臺,于累土起;千里之行,于足下始”。
譯文:九層的高臺,從每一筐土筑起;千里的遠行,從腳下開始。
8.答案:(1)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2)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4)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6)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關(guān)鍵能力綜合練
1.解析:當(dāng):在。
答案:B
2.解析:人稱代詞,代指自己的。
答案:D
3.解析:應(yīng)為“自勝”比“勝人”更加難得。
答案:D
4.答案:(1)(“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等行為)用道的觀點來看,就叫作剩飯、贅瘤,人們厭惡這些東西。所以有道的人不做“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的事情。(關(guān)鍵詞:“曰”“余食”“贅行”“惡”“處”)
(2)了解別人的人聰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戰(zhàn)勝別人的人有力量,戰(zhàn)勝自己的人剛強。知道滿足的人富有,強勁奮進的人有意志。(關(guān)鍵詞:“智”“明”“力”“強”“富”“志”)
【參考譯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就顯露出丑了;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就顯露出不善了。所以有和無互相依存,難和易互相成就,長和短互相顯現(xiàn),高和下互相依靠,音與聲互相和諧,前和后互相跟隨,這是永恒的。
(《老子》第二章)
用三十根輻條制造的一個車輪,當(dāng)中空的地方可以用來裝車軸,這樣才有了車的作用。用泥土燒成的器皿,當(dāng)中是空的所以才能放東西,這樣才有了器皿的作用。開窗戶造房子,當(dāng)中是空的所以可以放東西和住人,這樣才有了房屋的作用。所以,“有”使萬物產(chǎn)生效果,“無”使“有”發(fā)揮作用。
(《老子》第十一章)
踮起腳跟想站得更高一些,反而站不穩(wěn);邁著大步想走得更快一些,反而走不遠:經(jīng)常自我表現(xiàn)反而名聲大不起來,經(jīng)常自我夸耀反而沒有功勞,自以為自高自大反而不能被認可并獲得尊重。用“道”去衡量這些行為,可以說都是多余無用的,大家都討厭這些行為,所以懂得規(guī)律的人是不會這樣做的。
(《老子》第二十四章)
了解別人的人聰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戰(zhàn)勝別人的人有力量,戰(zhàn)勝自己的人剛強。知道滿足的人富有,強勁奮進的人有意志。不離失本分的人就能長久不衰,身雖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長壽。
(《老子》第三十三章)
5.解析:解答該題時,需要首先對所給材料進行翻譯,然后在此基礎(chǔ)上對其中心意思進行概括闡釋即可。
答案:這句話闡釋了孔子的交往觀,即君子與人相處莊重矜持但不爭強好勝,待人接物合群團結(jié)但不結(jié)黨營私。
6.解析:回答第一問就是對材料進行翻譯。回答第二問需要找到兩人觀點的根本區(qū)別,由材料內(nèi)容可知,孔子的“不爭”是從“君子”的角度來講的,老子的“不爭”是從“順天道”的角度來講的。
答案:(1)老子認為不偏執(zhí)己見,才能明白事理;不自以為是,才能明辨是非;不夸耀自己,才能得到敬重,成就功業(yè)。不與天下爭勝,天下也就沒有人與你爭高下。
(2)老子是從順應(yīng)天道的角度來講“不爭”的,主張人不刻意而為,順天道而行,認為這樣就會以“不爭”而立于不敗之地;孔子是從君子的個人修養(yǎng)的角度出發(fā)來看待“不爭”的。
【參考譯文】
孔子說:“君子莊重而不與人爭執(zhí),合群而不結(jié)黨。”
(《論語·衛(wèi)靈公》)
不偏執(zhí)己見,所以能明察;不自以為是,所以能明辨是非;不自我夸耀,所以能有功勞;不自我夸耀,所以能得到敬重。正因為不與人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與他爭。
(《老子·第二十二章》)
7.解析:兩則材料分別從普通人和統(tǒng)治者的角度闡發(fā)了老子對“欲望”的看法,即普通人如果過度追求自己的欲望,就會傷害身體,傷害精神;而統(tǒng)治者如果過度追求自己的欲望,就會引發(fā)戰(zhàn)爭,使百姓受苦,所以老子主張“寡欲”。
答案:寡欲。
8.解析:老子在兩則材料中,分別從普通人和統(tǒng)治者的角度闡釋了過度追求欲望對個人和國家的危害,老子這種清心寡欲、反對戰(zhàn)爭的思想,在戰(zhàn)爭頻發(fā)的春秋時期具有重大的意義,對個人生活也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答案:①老子認為,普通人沉醉于聲色犬馬和物欲會神昏意亂,使身心受損。只有“知足”帶來的滿足才是真正的滿足。②統(tǒng)治者的貪得無厭則會引發(fā)戰(zhàn)爭,使百姓受苦;統(tǒng)治者去欲寡求則會形成一個有“道”的社會,使百姓生活安定,這在戰(zhàn)爭頻發(fā)的春秋時代有著非常深遠的積極意義。
【參考譯文】
(1)五色繽紛使人眼花繚亂,五音繁亂使人聽覺不靈敏,五味混雜使人口味敗壞,縱馬疾馳去打獵使人內(nèi)心狂亂,難以得到的東西使人行為敗壞。因此,圣人治理天下,只注重溫飽,不注重聲色耳目之欲。所以拋棄物欲,只求溫飽。
(2)如果治理天下合乎“道”,就能把戰(zhàn)馬退還給農(nóng)夫去運肥耕種;如果治理天下不合乎“道”,戰(zhàn)馬將會在荒郊野外生下馬駒。最大的禍患莫過于不知滿足,最大的罪過莫過于貪得無厭。所以,滿足于已經(jīng)得到的,不貪得無厭,才能長久地滿足。
學(xué)科素養(yǎng)升級練
1.解析:“細得同粉也似的雨”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旅返亩?,會合在一道,在調(diào)戲酒姑娘了”運用了比擬的修辭手法。第二段多處運用了引用的修辭手法。
答案:B
2.解析:本題綜合考查語言表達的能力。通過對修辭、句式和語氣的分析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語言表達的生動、形象。
答案:原句在“白雨”前加了修飾語“細得同粉也似的”,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寫出了白雨細、密的特點;在“背景”前用“淡得幾不成墨的”來修飾,更形象地寫出背景的特點,更有色彩感和畫面感。原句“你說還夠不夠悠閑?”用問句表達,讓讀者更有參與感,與陳述語氣相比,更有趣味。
3.解析:答題時注意前后文的照應(yīng),以及語意的提示。第①處承接前面的主語“冬霖景象”,后面應(yīng)該是評價性的語言。然后根據(jù)后文介紹的一幅悠閑的畫面,所以此處應(yīng)填“又是一種說不出的悠閑境界”。第②處分析前后語句,應(yīng)該是對引用詩句的小結(jié),而且句式盡量與前后一致,根據(jù)詩句意思,應(yīng)填“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靜后的景況”。
答案:①又是一種說不出的悠閑境界'②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靜后的景況
4.解析:要求仔細閱讀材料,從語法和邏輯等角度進行認真分析。①處“……經(jīng)典作品必然會被……解讀、改編與重塑”意思已經(jīng)非常明確,但是其后又添了“是概莫能外的”,使句子變得雜糅。②處語序上應(yīng)先“把握”再“傳達”才符合邏輯。④處句子缺少主語,需要補充。⑧處“一成不變”帶有貶義,不合語境,用詞不當(dāng)。
答案:①句式雜糅,刪去“是概莫能外的”;②語序不當(dāng),將“傳達”與“把握”互調(diào);④成分殘缺,在“曾多次”前加“它(該書)”;⑧用詞不當(dāng),將“一成不變”改為“一直未變”(“始終如一”“一以貫之”或其他適當(dāng)詞語)
5.解析:新聞報道的話題是“三全育人”,事件是“近日,全國高?!恕C合改革試點單位經(jīng)驗交流暨成果展示會在華東師范大學(xué)舉行”,壓縮為:全國高?!叭恕苯?jīng)驗交流暨成果展示會近日舉行。接下來介紹“三全育人”的相關(guān)情況,“形成了有推廣價值的新經(jīng)驗、新機制”,最后寫專家建議,建議是:高校不妨繼續(xù)探索,將教書育人的“軟倡導(dǎo)”變?yōu)槲磥砜勺?、可查、可考核的“硬約束”。即“軟倡導(dǎo)”有望變?yōu)椤坝布s束”。最后將信息整合即可,注意字數(shù)限制。
答案:全國高?!叭恕苯?jīng)驗交流暨成果展示會近日舉行;“三全育人”試點效應(yīng)形成新經(jīng)驗、新機制;教書育人“軟倡導(dǎo)”有望變?yōu)椤坝布s束”。
6.解析:首先解讀流程圖,根據(jù)箭頭指向,分清“首尾”(起始與結(jié)束),理清評選流程;然后按流程的先后順序表達出來。因為有字數(shù)的限制,所以能夠合并的予以合并。如學(xué)校匯總審定上報給省教育廳,再由省教育廳匯總審核上報給教育部,此兩步可以合并為“經(jīng)學(xué)校、省教育廳逐級匯總、審定審核,上報到教育部”。
答案:學(xué)生的申請經(jīng)由班級或年級評選后上報院系,院系公示后上報學(xué)校,再經(jīng)學(xué)校、省教育廳逐級匯總、審定審核,上報到教育部,教育部評審后,批準省教育廳向?qū)W校下?lián)塥劷?,由學(xué)校向?qū)W生發(fā)放獎金、頒發(fā)榮譽證書。教育部還會為全國優(yōu)秀大學(xué)生舉辦全國表彰會。
7.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孫叔敖死后,國君果然把肥饒之地封給他的兒子,他的兒子堅辭不受,請求允許賜給他寢丘之地?!皩O叔敖死”為主謂結(jié)構(gòu),主語是“孫叔敖”;“王果封其子……”,“王”是主語,所以應(yīng)在B處斷句?!稗o而不受”的主語是“其子”,而前一句的主語是“王”,主語不同要斷開,所以應(yīng)在L處斷句?!稗o而不受”和“請有寢之丘”為“其子”的兩個行為事件,所以應(yīng)在R處斷句。
答案:B L R
8.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詞語一詞多義現(xiàn)象、掌握文化常識的能力。B.“意思相同”錯誤。文中“居”的意思是指“經(jīng)過的時間”,可譯為“過了”;后句中“居”指“居住”。
答案:B
9.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和概括材料內(nèi)容的能力。B.“并把他裝扮成其父孫叔敖的樣子”錯誤。文中是優(yōu)孟自己裝扮成孫叔敖的模樣。
答案:B
10.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1)“今死”,補充主語;“負薪”,砍柴、打柴、賣柴;“自飲食”,謀生、憑……生活。(2)第一個“損”,減損、減少;第二個“益”,增加;“而”,卻、反而;“何以”,怎么。
答案:(1)現(xiàn)在他(孫叔敖)死了,他的兒子沒有立錐之地,貧困到要靠砍柴謀生。
(2)因此事物中有的損減了卻反而使它增加(得益),有的增加了卻反而使它減少(受損),怎么知道是這樣的呢?
11.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和概括人物形象特點的能力。依據(jù)材料一“楚相孫叔敖知其賢人也,善待之”可概括為:善識人,早年能發(fā)現(xiàn)樂人優(yōu)孟的賢能并善待他。依據(jù)“孫叔敖之為楚相,盡忠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可概括為:善治國,輔佐楚王稱霸。依據(jù)“吾則死矣,王必封女,女必讓肥饒之地,而受沙石之間。有寢丘者,其地確石而名丑。荊人鬼,越人禨,人莫之利也?!笨筛爬椋河羞h見(知韜晦、謙讓),囑咐兒子請求貧瘠的封地,以保有長久的蔭蔽。
答案:①善識人,早年能發(fā)現(xiàn)樂人優(yōu)孟的賢能并善待他;②善治國,輔佐楚王稱霸;③有遠見(知韜晦、謙讓),囑咐兒子請求貧瘠的封地,以保有長久的蔭蔽。
【參考譯文】
材料一 優(yōu)孟原是楚國的歌舞藝人。他身高八尺,富有辯才,時常用說笑方式勸誡(楚王)。楚國宰相孫叔敖知道優(yōu)孟是位賢人,待他很好。(孫叔敖)患病臨終前,叮囑他的兒子說:“我死后,你生活一定很貧困。那時,你就去拜見優(yōu)孟,說“我是孫叔敖的兒子?!边^了幾年,孫叔敖的兒子(果然)十分貧困,靠賣柴為生,后來見到優(yōu)孟。優(yōu)孟說:“你不要到遠處去?!庇谑?,他就立即縫制了孫叔敖(往日穿戴)的衣服帽子穿戴起來,模仿孫叔敖的言談舉止,音容笑貌。過了一年多,模仿得活像孫叔敖,連楚莊王左右近臣都分辨不出來。楚莊王設(shè)置酒宴,優(yōu)孟上前為莊王敬酒祝福。莊王大吃一驚,以為孫叔敖又復(fù)活了,想要讓他做楚相。優(yōu)孟說:“請允許我回去和妻子商量此事,三日后再來就任楚相?!鼻f王答應(yīng)了他。
三日后,優(yōu)孟又來見莊王。莊王問:“你妻子怎么說的?”優(yōu)孟說:“妻子說千萬別做楚相,楚相不值得做。像孫叔敖那樣地做楚相,忠正廉潔地治理楚國,楚王才得以稱霸?,F(xiàn)在他(孫叔敖)死了,他的兒子沒有立錐之地,貧困到要靠打柴謀生。如果要像孫叔敖那樣做楚相,還不如自殺?!苯又溃骸俺鐾庾龉?,自身貪贓卑鄙的,積有余財,不顧廉恥。自己死后家室雖然富足,但又恐懼貪贓枉法,干非法之事,犯下大罪,自己被殺,家室也遭誅滅。貪官哪能做呢?想要做個清官,遵紀守法,忠于職守,到死都不敢做非法之事。唉,清官又哪能做呢?像楚相孫叔敖,一生堅持廉潔的操守,現(xiàn)在妻兒老小卻貧困到靠打柴為生。清官實在不值得做??!”于是,莊王向優(yōu)孟表示了歉意,當(dāng)即召見孫叔敖的兒子,把寢丘這個四百戶之邑封給他,以供祭祀孫叔敖之用。自此之后,十世沒有斷絕。優(yōu)孟的這種智慧,可以說是正得其宜,抓住了發(fā)揮的時機。
材料二 天下有三件危險的事情:缺少德性而多寵愛,一危;才能低下而官位高,二危;身無大功而俸祿豐厚,三危。因此事物中有的損減了卻反而使它增加,有的增加了卻反而使它減少,怎么知道是這樣的呢?
從前楚莊王已經(jīng)在河、雍之間戰(zhàn)勝了晉國,回國以后準備封賞孫叔敖,他推辭而不愿接受。孫叔敖得了惡瘡,將要死去,對他的兒子說:“我就要死了,國君必然要封你,你必須讓出肥美之地,而接受沙丘亂石那樣的荒地。(楚、越之間)有個叫寢丘的,那里石硬地瘠,而且名聲不好。楚國人信鬼,越國人信吉祥,兩國沒有人認為這個地方對他們有利?!睂O叔敖死后,國君果然把肥饒之地封給他的兒子,他的兒子堅辭不受,請求允許賜給他寢丘之地。楚國的習(xí)俗,功臣兩代之后便要收回爵祿,只有孫叔敖的封地獨存。這就是所說的減損了而反使它增加。

相關(guān)試卷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上冊第二單元6(《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6.1《老子》四章課后作業(yè)題: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上冊第二單元6(《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6.1《老子》四章課后作業(yè)題,共1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補寫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上冊6.1《老子》四章復(fù)習(xí)練習(xí)題: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上冊6.1《老子》四章復(fù)習(xí)練習(xí)題,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語言文字運用,文言文閱讀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上冊6.2 *五石之瓠綜合訓(xùn)練題: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上冊6.2 *五石之瓠綜合訓(xùn)練題,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下列句子含有詞類活用的一項是,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上冊6.2 *五石之瓠同步練習(xí)題

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上冊6.2 *五石之瓠同步練習(xí)題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上冊6.1《老子》四章達標測試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上冊6.1《老子》四章達標測試

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上冊6.2 *五石之瓠同步訓(xùn)練題

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上冊6.2 *五石之瓠同步訓(xùn)練題

2021學(xué)年6.1《老子》四章當(dāng)堂達標檢測題

2021學(xué)年6.1《老子》四章當(dāng)堂達標檢測題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xí)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上冊電子課本

6.1《老子》四章

版本: 人教統(tǒng)編版

年級: 選擇性必修 上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xué)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xí)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xí)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