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圖所示為飛行員(丙)在跳傘訓練,飛機駕駛員(甲)和地面指揮員(乙)在觀察了丙的運動后,發(fā)生了爭論。關于甲、乙爭論的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選取了地面為參考系
B. 乙選取了飛機為參考系
C. 兩人的說法中必有一個是錯誤的
D. 兩人選取參考系不同導致觀察結(jié)果不同
2.橡皮筋也像彈簧一樣,在彈性限度內(nèi),伸長量x與彈力F成正比,即F=kx,k的值與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時的長度L,橫截面積S有關,理論與實踐都表明k=YSL其中Y是一個由材料決定的常數(shù),材料學上稱之為楊氏模量.在國際單位制中,楊氏模量Y的單位應該是( )
A. NB. mC. N/mD. Pa
3.一只小船過河,河中水流速度各處相同且恒定,小船的初速度大小為v0,方向垂直于河岸,小船相對于水依次做勻加速運動、勻減速運動、勻速運動。在河中的運動軌跡如圖中虛線所示,其中虛線AB為直線。由此可以確定( )
A. 船沿AB軌跡運動時,相對于水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B. 船沿AB軌跡到達對岸前瞬間的速度最大
C. 船沿AC軌跡渡河所用的時間最短
D. 船沿三條不同路徑渡河的時間相同
4.如圖所示,一塊長木板兩端分別固定在水平面上,兩塊相同的磁鐵甲和乙各自被吸附在木板正對的兩個面上而處于靜止狀態(tài)。若磁鐵之間的作用力與木板垂直,則( )
A. 磁鐵乙可能受到三力的作用
B. 木板對磁鐵甲的作用力大于木板對磁鐵乙的作用力
C. 撤去磁鐵乙,磁鐵甲一定保持靜止
D. 若減小長木板與水平間的夾角,木板對甲的作用力減小
5.如圖所示,三根在豎直平面內(nèi)的光滑細管A、B、C上端平齊,B管豎直放置,A管與B管的夾角為α,C管與B管的夾角為β,且α﹤β。三個小球同時從管口頂端靜止釋放,經(jīng)過相同的時間,三球所處位置正確的是
A.
B.
C.
D.
6.1845年英國物理學家和數(shù)學家斯?托馬斯()研究球體在液體中下落時,發(fā)現(xiàn)了液體對球的粘滯阻力與球的半徑、速度及液體的種類有關,有F=6πηrv,其中物理量η為液體的粘滯系數(shù),它還與液體的種類及溫度有關,如圖所示,現(xiàn)將一顆小鋼珠由靜止釋放到盛有蓖麻油的足夠深量筒中,下列描繪小鋼珠在下沉過程中加速度大小與時間關系的圖像可能正確的是
( )
A. B.
C. D.
7.如圖所示,纜車用鋼索懸掛著,處于靜止狀態(tài),其底板上放置一小物塊,物塊與纜車左側(cè)壁用水平輕彈簧連接起來,彈簧處于拉伸狀態(tài),物塊恰好不會相對底板滑動.已知纜車質(zhì)量遠大于物塊質(zhì)量,物塊與纜車底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則鋼索斷開瞬間
( )
A. 物塊受4個力作用B. 物塊受2個力作用
C. 物塊的加速度大小為gD. 物塊的加速度大小為μg
8.乘坐“空中纜車”飽覽大自然的美景是旅游者絕妙的選擇。若某一纜車沿著坡度為30°的山坡以加速度a(amB,下列操作后彈簧穩(wěn)定時A、B仍相對靜止一起向前加速,則彈簧的伸長量不變的是( )
A. 把長木板上表面墊上粗糙的紙B. 增大水平拉力F
C. 將A、B的位置互換D. 懸線下增掛一定質(zhì)量的鉤碼
10.如圖所示,勁度系數(shù)為k的輕彈簧的一端固定在擋板C上,另一端與置于傾角為θ的斜面上的質(zhì)量為m的物體A連接,另有一個完全相同的物體B緊貼著A,A、B不粘連,彈簧與斜面平行且處于靜止狀態(tài)?,F(xiàn)用沿斜面的力F緩慢推動物體B,直至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長度相對于原長被壓縮了x0,此時物體A、B靜止。撤去力F后,物體A、B開始向上運動。在整個運動過程,斜面體始終保持靜止狀態(tài)。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物體A、B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μμFN
則磁鐵甲會下滑,則磁鐵甲不一定保持靜止,選項C錯誤;
故選B。
5.【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了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公式,主要分析受力,確定運動方式,找出三者間位移關系,難度不大。
【解答】
小球在A管中:由牛頓第二定律ma=mgcsα
解得:a=gcsα
由位移時間公式:x1=12at2
解得:x1=12gt2csα
小球在B管中:由牛頓第二定律ma=mg
解得:a=g
由位移時間公式:x2=12at2
解得:x2=12gt2
小球在C管中:由牛頓第二定律ma=mgcsβ
解得:a=gcsβ
由位移時間公式:x3=12at2
解得:x3=12gt2csβ
綜上可得:x1=x2csα
x3=x2csβ
故C正確。
6.【答案】D
【解析】試題分析: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小鋼珠的加速度 F=2Nsinθ ,在下降的過程中,速度 v 增大,阻力 F 增大,則加速度 a 減小,當重力和阻力相等時,做勻速運動,加速度為零,故選項D正確.
7.【答案】B
【解析】【分析】
解決該題需要先整體求解加速度,再隔離求解系統(tǒng)的內(nèi)力大小,知道摩擦力的產(chǎn)生條件,知道彈簧的彈力是不發(fā)生突變的。
鋼索斷開瞬間,將纜車和物塊當作一個整體進行受力分析,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再將物塊隔離出來,根據(jù)豎直方向的加速度分析受力情況,水平方向彈力不發(fā)生突變,以此分析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再求解物塊的合加速度。
【解答】
令物塊的質(zhì)量為m,纜車的質(zhì)量為M,
鋼索未斷開時,物塊恰好不會相對底板滑動,對物塊水平方向受彈簧的彈力和最大靜摩擦力的作用,F(xiàn)=μmg
鋼索斷開瞬間,纜車和物塊整體只受到向下的重力,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M+m)g=(M+m)a
所以a=g,方向豎直向下,
對物塊在豎直方向有mg?N=ma,所以物塊和纜車之間的彈力N=0,
根據(jù)摩擦力的產(chǎn)生條件可知,物塊不受摩擦力作用,故物塊只受重力和彈簧彈力的作用;
由于彈簧的彈力不突變,所以對物塊在水平方向上有F=μmg=ma′,
物塊在水平方向獲得的加速度為a′=μg,
則物塊的加速度為am= a2+a′2=g 1+μ2,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8.【答案】C
【解析】A.由于小物塊和斜面保持相對靜止,所以物塊具有沿斜面向下的加速度a,加速度有向下的分量,所以小物塊處于失重狀態(tài),故A錯誤;
BCD.以物塊為研究對象,小物塊受豎直向下的重力mg,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FN和沿斜面的靜摩擦力f,由于amB,則 T′>T ,彈簧的彈力增大,因此彈簧的伸長量增大,故A正確,BC錯誤;
D.懸線下增掛一定質(zhì)量的鉤碼,設鉤碼的質(zhì)量為mC,對ABC整體,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F?mA+mBgμ?mCg=mA+mB+mCa′
可知
a′T
則彈簧的伸長量增大,故D錯誤。
故選A。
10.【答案】D
【解析】A.由于μ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江蘇省揚州市高一(上)期末檢測物理試卷(含解析),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江蘇省鹽城中學高一(上)月考物理試卷(12月)(含解析),共1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實驗題,計算題,綜合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江蘇省揚州市揚州大學附屬中學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試卷(含解析),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