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充分運用地圖了解非洲的位置、政治地圖的演變及主要人種的分布以及非洲是世界上國家最多大洲。
2.通過對地形圖判讀,歸納出非洲的海陸輪廓的特征、地形特征及特有的地形區(qū)及分布。
3.通過各種氣候分布圖和氣候資料的分析,了解非洲以熱帶為主的氣候,歸納出氣候類型對稱分布的特征,并學會看各種氣候圖,判讀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圖。了解氣候與農業(yè)生產的關系。
4.學會用對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羅河和剛果河的水文特征。
5.運用圖從礦產資源、動植物資源等方面了解非洲富饒的物產。
6.分析困擾非洲經濟發(fā)展的原因,了解非洲是一個存在嚴重的人口、環(huán)境、發(fā)展等問題的大洲,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環(huán)境觀及可持續(xù)發(fā)展觀。
二、過程與方法
1.課前預習:鼓勵、引導學生通過各種途徑來收集有關非洲的地理資料,并進行歸納、分析。
2.充分運用每幅地圖,引導學生從地圖中獲得大量的地理信息 ,進一步探究其形成原因。
3.本節(jié)內容的教學,將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知識,引導學生對非洲自然環(huán)境和亟待發(fā)展的經濟進行更進一步的認識。采取以“走進非洲”為主題,開展穿越熱帶叢林、撒哈拉沙漠探險等旅游、探險活動,以合作、探究、討論等參與性強的學習形式開展教學,豐富課堂活動。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環(huán)境觀以及可持續(xù)發(fā)展觀。使學生領悟現(xiàn)實中人類面臨的幾大問題如人口問題、環(huán)境問題、資源問題涉及到可持續(xù)發(fā)展等的問題,增加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環(huán)境保護感危機感等。
【教學重難點】
重點:高原為主的地形是本節(jié)內容的重點。
難點:炎熱的氣候是本節(jié)教學的難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非洲的位置
二、高原為主的地形
本課總結
通過學習非洲的自然環(huán)境的特點,了解到非洲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極具特色的地形區(qū),讓學生通過一系列的課堂活動,走進非洲,更好的了解非洲、認識非洲,去發(fā)現(xiàn)非洲的美麗和存在的憂患。
【板書設計】
非洲
一、 非洲獨特的位置
1.地理位置
緯度位置:東半球西部 ,赤道橫穿中部,被稱為“熱帶大陸”。
海陸位置:東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臨地中海、紅海。
海上要沖:直布羅陀海峽、蘇伊士運河
2.國家最多的大洲(54)
3.非洲政治地圖的演變
二、高原為主的地形
1.以高原為主、平均海拔較高:--“高原大陸”
2.地勢東南高,西北低
3.極具特色的地形區(qū):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1.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放映一段有關非洲撒哈拉沙漠、東非大裂谷帶、美麗的熱帶草原錄像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1.觀看錄像進入情境。
2.適時引出提問引起興趣。
2.交流教學準備的材料,角色扮演介紹非洲的著名的自然景觀、世界之最及有趣的風土人情。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3.引導讀圖1-16:提問:非洲是一個“陽光灼熱”的大洲。你知道為什么?
3.學生讀圖放飛思維,談自己對這一問題的看法。
4.組織比賽學生,將游戲融入到學習中
4.學生在圖中找出赤道、北回歸線、南回歸線3條重要的緯線。比一比看誰找的快。
5.引導學生初步了解非洲的緯度位置的特點和作用。引導學生提出相關問題。
5.學生觀察地圖,提出問題并針對問題回答非洲緯度位置的特點。
6.引導學生通過讀圖總結非洲的地形特征
6.學生通過讀圖分析總結非洲高原為主的地形。
7.為學生搭建施展才華的平臺,分組進行旅游探險活動,讓學生掌握非洲獨特的地形區(qū)
7.學生以團隊為單位,開展走進非洲的探險活動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放映多媒體錄像:剛才放映的是哪個大洲的景觀?
2.教師導入:這個大洲有哪些著名的自然景觀?它有哪些世界之最?有哪些有趣的風土人情?
3.出示非洲地形圖
為什么把非洲稱為“陽光灼熱”的大洲?
教師點撥:引導學生在學習亞洲和歐洲的基礎上,來認識非洲所在的地理位置的特點。
4.組織比賽:觀察非洲境內有哪幾條重要的緯線穿過?看一看地球的五帶中,非洲大陸主要屬于哪一個帶?
總結板書:一、 非洲獨特的位置
(1.地理位置(1)緯度位置:東半球西部 ,赤道橫穿中部,被稱為“熱帶大陸”
(1)海陸位置:東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臨地中海、紅海。北隔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相望,東北隔紅海與亞洲相鄰。)
5.趣味問答:假如我們到非洲旅游可以有幾條旅游線路?我們要乘船去文明古國埃及和法國、英國等歐洲國家旅行,要穿越那些海洋和海峽?哪條線路最短?[提示學生]找出與非洲相鄰的大洲、海洋及與亞洲的界線(蘇伊士運河)
板書:
(3)海上要沖:直布羅陀海峽、蘇伊士運河
6.教師引導學生上黑板指圖講解,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讀圖指圖的能力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同時讓學生掌握本課重點:直布羅陀海峽和蘇伊士運河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將知識牢固的落實在地圖上,教師再給以適當?shù)难a充:蘇伊士運河是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溝通了紅海和地中海,是印度洋到大西洋的捷徑。蘇伊士運河的開通的價值是巨大的。直布羅陀海峽是地中海通向大西洋的門戶,戰(zhàn)略意義十分重大。
7.引導學生看圖1—16,引導學生做活動2題。
(板書:2.國家最多的大洲(54))
8.引導學生看圖1—16,觀察各國領土的大小,國界線的特點,留作課后思考題。
非洲政治地圖的演變
1.學生觀看錄像,進入情境
2.交流教學準備的材料,讓學生裝扮成非洲的土著居民,介紹非洲的著名的自然景觀、世界之最及有趣的風土人情。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3.發(fā)表自己的觀點,通過讀圖討論說出非洲海陸位置的特點
4.學生在圖中找出赤道、北回歸線、南回歸線3條重要的緯線。比一比看誰找的快。
再歸納總結板書
5.趣味活動:學生讀圖展開討論放飛思維,通過觀察、小組討論,設計自己的非洲之旅所要選擇的旅行路線。(學生可能回答有多種形式:如乘汽車、乘船、乘飛機、乘熱氣球等,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
6.上黑板指圖介紹自己的旅游路線。
7.比一比看誰找得快:在圖中找出埃及、埃塞俄比亞和利比亞三個國家。
讀地圖冊比較各大洲所擁有的國家的數(shù)量,總結出世界上七大洲中國家最多的大洲。
8.學生讀圖觀察
閱讀課本課文思考,留課后完成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1.過渡:由此可看出,由于歷史原因,影響了非洲經濟的發(fā)展,那么非洲的自然條件對它經濟的發(fā)展是否有利呢?引導學生看非洲地形圖及課本上的圖1—17,以什么顏色為主? 非洲以哪一種地形為主?
(板書:二、高原為主的地形)
2.課堂活動:請同學們結合圖1—17完成課本上歐洲、非洲海岸線的對比表,完成活動1.3.4.5題,引導學生得出非洲海岸線比較平直的特征,這樣的海陸輪廓特征往往缺少半島、島嶼、海灣。
3.引導學生結合非洲地形圖,查閱第一節(jié)有關資料,說出非洲的平原海拔高度居世界各大洲的第幾位。
4.讀圖:課本第六頁柱狀圖提問:在學習了亞歐兩洲后我們已了解了分析地形特征的方法和步驟 請同學們來分析非洲的地形特征
(板書:1.以高原為主、平均海拔較高:)
并對學生作進一步的“追問”,促使學生更進一步的思考說出非洲高原占60%,引導學生讀出各種地形中分布最廣泛的地形是高原。得出非洲地形以高原為主,被稱為“高原大陸”。高原主要分布在東南部,所以:--引出板書
(2.地勢東南高,西北低)
5.課堂活動:
放映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教師講述:非洲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有許多世界著名的壯觀的自然景觀,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走進非洲。
由學生教學準備好的撒哈拉沙漠、東非大裂谷、乞力馬扎羅山、剛果盆地導游團和探險隊,上講臺開展“非洲熱帶叢林歷險記”、“穿越撒哈拉”、“獅王自述”等有趣的非洲探險活動,目的是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相互合作等綜合能力,充分施展學生的才華。
老師配合放映多媒體,聲畫圖結合加深印象。
老師對學生的講述給予鼓勵并進行總結。
6.學生活動:將學生分為四大組展開比賽。比一比:讓同學們在圖中找出非洲有哪些非洲之最、世界之最:最大的沙漠、最長的大裂谷帶、最大的盆地、最長的河流。非洲最大的半島、島嶼、最高的山峰、海灣。
(板書:3.極具特色的地形區(qū):)
7.反饋練習
學生讀非洲地形圖及課本上的圖1—17,回答問題
同學們利用地圖1-17完成課本上歐洲、非洲海岸線的對比表,得出非洲海岸線比較平直的特征,并指出非洲最大的海灣、半島和島嶼。
結合非洲地形圖,查閱第一節(jié)有關資料,說出非洲的平原海拔高度居世界的第三位。
學生讀圖進一步思考討論
得出非洲大陸地形地勢的特點。讀出各種地形中分布最廣泛的地形是高原,得出非洲地形以高原為主,被稱為“高原大陸”。
課堂活動:
學生在課前搜集、整理的“你所知道的非洲”的有關資料,在團長帶領下幾位導游員上臺為大家介紹: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東非大裂谷、乞力馬扎羅山、剛果盆地等美麗的自然景觀。
學生導游講述:我們穿越了世界上最大的剛果盆地,它位于赤道地區(qū),是世界上熱帶雨林的三大分布區(qū)之一;另一導游團介紹---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它東西一直延伸到沿海地區(qū),十分的神秘壯觀……
6.學生活動:比一比:把游戲融入讀圖、找圖中,看誰找得快、找得準。
7.填圖練習:在地形圖上找出剛果盆地、撒哈拉沙漠、東非大裂谷
這是一份初中第二節(jié) 非洲教學設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第二課時,板書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二節(jié) 非洲教學設計,共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過程,探究任務一,探究任務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六章 認識大洲第二節(jié) 非洲教學設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導入新課,教學過程,地形地勢,評價,作業(y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