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記》
【學(xué)生版】
一、古詩理解
《飲酒(其五)》
【作者簡介】
陶淵明(365~427)晉朝時期詩人、辭賦家、散文家。又名潛,字元亮,號_________,私謚靖節(jié)。28歲以前,由于父親早死,他從少年時代就處于生活貧困之中。29歲學(xué)仕,41歲歸田。歸田后20多年,是他創(chuàng)作最豐富的時期。陶淵明被稱為“隱逸詩人之宗”,開創(chuàng)了_________詩派。
【寫作背景】
這首詩大約作于公元四一七年,即詩人________后的第十二年,正值東晉滅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飲酒來抒情寫志。
【詩句默寫】
(1)《飲酒(其五)》中表現(xiàn)了詩人悠游自在的隱居生活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飲酒(其五)》中表明詩人決意擺脫塵世的干擾過閑適恬靜的生活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飲酒》表明作者本想說明白,卻又不可言傳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點梳理】
(1)請從煉宇角度說說“采菊東離下,悠然見南山”妙在何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飛鳥相與還”描寫了什么樣的情景?表現(xiàn)出詩人怎樣的心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詩歌選擇】
下面對這首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前兩句寫出了詩人的居住環(huán)境和生活狀況。
B.盡管沒有車馬的喧鬧嘈雜,但仍有“采菊東籬下”的勞作煩憂。
C.詩中四句寫景句子傳神地描繪了優(yōu)美恬靜的田園風(fēng)光。
D.全詩融說理、寫景、抒情為一體,表現(xiàn)了詩人細(xì)微的內(nèi)心感受。
《春望》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________,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jìn)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_________。是唐代最偉大的________主義詩人,宋以后被尊為“_______”,與李白并稱“______________”。其詩大膽揭露當(dāng)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nèi)容深刻。許多優(yōu)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______________”。
【寫作背景】
_________后,杜甫即將家屬安頓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肅宗朝廷,結(jié)果不幸在途中被叛軍俘獲,解送至長安,后因官職卑微才未被囚禁。身處淪陷區(qū)的杜甫目睹了_________城一片蕭條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名作。
【詩句默寫】
(1)《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望中之所見,也痛切地傳達(dá)了詩人憂國傷時的感情。
(2)《春里》中豎用反襯手法以樂襯悲,運用互文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在《春望》一詩中悲哀國破家亡,傷感離亂之痛,表現(xiàn)他愛國、眷家的美好情操,詩中能夠表現(xiàn)他憂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望》寫戰(zhàn)火連天,家書難覓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點梳理】
(1)首聯(lián)中的“深”字很有表現(xiàn)力,歷來為人稱道,請說說它的表達(dá)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結(jié)合全詩內(nèi)容,體會詩題中的“望”字包含哪兩層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詩歌選擇】
下面對這首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這是一首五言律詩,含蓄蘊藉,耐人尋味。
B.詩題中的“望”一方面是看到“國破山河在”的慘景,另一方面是對親人團(tuán)聚的守望和期待。
C.這首詩的頷 聯(lián)借對花鳥的感覺,將詩人抑制不住的感傷之情表達(dá)得淋漓盡致。
D.這首詩的頸聯(lián)、尾聯(lián)極力渲染詩人在戰(zhàn)火連綿時期收到家書時的無比喜悅之情。
《雁門太守行》
【作者簡介】
李賀(790—816),字長吉,福昌(今河南洛陽)人,唐代詩人。有“__________”之稱,是與“詩圣”杜甫、 “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寫作背景】
關(guān)于此詩系年,有兩種說法。一作說法是,此詩作于唐憲宗元和九年(814年)。當(dāng)年唐憲宗以張煦為節(jié)度使,領(lǐng)兵前往征討雁門郡之亂(振武軍之亂),李賀即興賦詩鼓舞士氣,作成了這首《雁門太守行》。另一種說法,據(jù)唐張固《幽閑鼓吹》載:李賀把詩卷送給韓愈看,此詩放在卷首,韓愈看后也很欣賞。時在元和二年(807年)。
【詩歌默寫】
(1)《雁門太守行》中運用比喻、夸張手法,渲染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城內(nèi)將士披堅執(zhí)銳,嚴(yán)陣以待的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雁門太守行》聲色兩方面勾畫出一幅激烈戰(zhàn)斗場面,渲染沉重緊張肅殺氛圍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雁門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眱删湓?,表現(xiàn)了詩人誓死報國的忠心。
【考點梳理】
(1)請設(shè)想“半卷紅旗”是怎樣的景象,作者捕捉這個景象入詩要表現(xiàn)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詩人在詩的最后兩句引用了典故,試分析其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詩歌理解】
對這首詩賞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2分)
A.首句“黑云”比喻敵人大軍壓城的氣勢,第二句“金鱗”比喻鎧甲在太陽下反射的閃光。
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邊塞泥土的顏色怪異,包含著當(dāng)時戰(zhàn)況嚴(yán)峻的象征意義。
C.第六句中,“寒聲”指戰(zhàn)鼓的聲音低沉重濁,“不起”指戰(zhàn)士們在這樣沉重的鼓聲中斗志難振。
D.第七、八句的意思是戰(zhàn)士們?yōu)榱藞蟠鹁跗饺绽飳ψ约旱闹匾?,決心奮戰(zhàn)沙場,為君王獻(xiàn)身。
《赤壁》
【作者簡介】
杜牧(803-約852年),字牧之,號稱杜紫薇,又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_________(時間)著名詩人。杜牧的詩歌尤以七言絕句著稱,內(nèi)容以詠史抒懷為主。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__________”。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________”,著有《樊川文集》。
【寫作背景】
《赤壁》這首詩是詩人杜牧游赤壁(今湖北省武昌縣西南赤磯山)這個著名的古戰(zhàn)場,有感于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
杜牧生活在唐末,他最大的政治野心是恢復(fù)唐朝的繁榮。他反對最高統(tǒng)治者的奢侈和無知,并討厭鎮(zhèn)和吐蕃貴族的入侵。他認(rèn)為,唐朝必須消除這兩大禍害,加強團(tuán)結(jié),奪回失地,國家能夠解決,人民才能受苦。但他從未被統(tǒng)治者重用過,也沒有表現(xiàn)出他的野心,所以他總為此感嘆抑郁。
【詩歌默寫】
(1)看似平淡的敘事,卻透著詩人內(nèi)心感懷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過評論古事抒寫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點梳理】
(1)《赤壁》是懷古詠史之作,是詩人經(jīng)過赤壁這個古戰(zhàn)場,有感于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詩是由什么引發(fā)“懷古之幽情”的?前兩句詩在全詩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試分析本詩“以小見大”的手法。(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詩歌選擇】
(1)對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詩以地名為題,實則是懷古詠史之作。
B.詩篇開頭借一件古物來興起對前朝人物和事跡的慨嘆,寫其興感之由。
C.詩中運用了以小見大的手法,“小”指一件古物,“大”指赤壁之戰(zhàn)。
D.“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不僅寫出赤壁之戰(zhàn)關(guān)系到國家存亡,社稷安危,也直接點明自己胸懷大志而不被重用之狀。
《漁家傲》
【作者介紹】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約1155年),號____________,
齊州濟(jì)南(今山東省濟(jì)南市章丘區(qū))人。________(朝代)女
詞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出生于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yōu)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中打下文學(xué)基礎(chǔ)。結(jié)婚后與丈夫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jù)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南渡后多悲嘆身世,情調(diào)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是宋詞________派的代表人物。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________,與其詞風(fēng)不同。
【寫作背景】
此詞作于李清照________之后。根據(jù)《金石錄后序》記載,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春間,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歷盡風(fēng)濤之險。此詞中寫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詞人自己,都與這段真實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關(guān)。
【詩句默寫】
(1)詞中展現(xiàn)了一幅遼闊、壯美的海天一色圖卷,形成一種渾茫無際的境界,并為全篇的奇情壯采奠定了基調(diào)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詞人在天帝面前傾訴自己晚年孤獨無依的痛苦以及空有才華而遭逢不幸,奮力掙扎的苦悶不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漁家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磉_(dá)了詞人決心像大鵬一樣乘風(fēng)高飛,樂觀地尋求幸福的理想與愿望,也是本詩的主旨句。
【考點梳理】
(2)“我報路長嗟日暮,學(xué)詩謾有驚人句”中“嗟”“謾”二字值得品味,請根據(jù)這兩個字的意蘊,說說這兩句表達(dá)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首詞,《花庵詞選》題作“記夢”,詞人著力描寫夢境的作用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詩歌選擇】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3分)
A.詞人坐在船上在風(fēng)浪顛簸中趕路,仰望著天亮前云霧彌漫、繁星搖動的天空,迷糊之中夢見自己來到天帝的住地,聽到天帝情意懇切的問候。
B.作者自認(rèn)為是有“驚人句”的成功女詞人,但她并未就此滿足,她還有新的更大的人生追求,那就是傳說中三座仙山上的幸福生活。
C.盡管人生之路留下痛苦的嘆息,但詞人并未放棄對幸福的追求,她還要像大鵬那樣展翅高飛,她還要風(fēng)把她所乘坐的小船送到美好的仙境。
D.這首詞借助奇妙的景象,通過與天帝的一問一答,抒發(fā)了詞人對滄桑流離人生的感嘆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浣溪沙》
【作者簡介】
晏殊(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
_____(時間)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jìn)賢縣文港鎮(zhèn)沙河),
是當(dāng)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
1110),在北宋詞壇上,被稱為“________”和“小晏”。
【寫作背景】
這是晏殊《珠玉詞》中代表性的作品,作者一生歷居顯官要職,仕途平坦,但政績平平。作品在風(fēng)月閑情吟詠中,也常流露出官僚文人由精神空虛而產(chǎn)生的感傷。但因作者對此懷有的獨到體會、新穎構(gòu)思、煉出工巧名句,這首詞也因之成為千古流傳的名篇了。
【詩句默寫】
(1)《浣溪沙》一詞中追憶難忘歡聚,感嘆流光易逝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浣溪沙》一詞中抒發(fā)惜春傷時之情并給人以哲理性啟迪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點梳理】
(1)“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一向為詞評家贊賞,請簡要賞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首詞通篇寫景,但字字皆情,這種情又似乎難以確指,根據(jù)你的體會,你認(rèn)為詞表達(dá)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詩歌選擇】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這首詞抒寫對人事變遷的惆悵和對春光流逝的嘆惋以及對美好未來的殷切期盼。
B.對春花落去、燕子歸來的景象,作者感受到的并不只是無可奈何,還有令人欣慰的重現(xiàn)。
C.詞的上片,寫詞人看著眼前的景況,勾起了對昔日歡聚的回顧,由此感嘆時光的易逝。
D.詞的下闕,描寫春花的凋謝飄落及燕子的歸來,抒發(fā)了詞人傷春懷舊的情感。
《采桑子》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號_____________,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_____________(時間)政治家、文學(xué)家,且在政治上負(fù)有盛名。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官至翰林學(xué)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累贈太師、楚國公。歐陽修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稱“唐宋八大家”,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后人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寫作背景】
公元1049年(宋仁宗皇祐元年),歐陽修移知潁州,并與梅堯臣相約,買田于潁,以便日后退居。1067年(宋英宗治平四年),歐陽修出知亳州,特意繞道潁州。數(shù)年后終于以觀文殿學(xué)士、太子少師致仕,得以如愿歸居潁州。幾次游覽后,創(chuàng)作了《采桑子》十首。
【詩歌默寫】
(1)《采桑子》一詞中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描繪西湖清麗、恬靜、淡遠(yuǎn)的春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詞中寫船動驚禽,劃破了湖面的平靜,為這一趟悠閑之旅平添了一個興奮點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點梳理】
(1)這首詞上片出現(xiàn)了哪些意象?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首詞下片運用了哪些表達(dá)技巧?請簡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詩歌選擇】
(1)下列對本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這首詞以輕松淡雅的筆調(diào),描寫泛舟西湖時所見的景色。
B.上片輕舟短棹,春草碧色,綠水清波,長堤掩映,柔和的笙簫隨風(fēng)飄來,描繪的一幅淡遠(yuǎn)的畫面。
C.下片結(jié)合“驚起沙禽掠岸飛”以靜襯動寫漣漪微動難免驚動沙灘上的水鳥,使之掠過湖岸飛去,愈顯西湖的幽靜。
D.“無風(fēng)水面玻璃滑”中的“滑”字生動形象的描繪了水面的平滑,更顯其晶瑩、澄澈。
《相見歡》
【作者簡介】
朱敦儒,_______(朝代)人。字希真,洛陽人。歷兵部郎中、臨安府通判、秘書郎、都官員外郎、兩浙東路提點刑獄,致仕,居嘉禾。紹興二十九年(1159)卒。有詞三卷,名《樵歌》。朱敦儒獲得“_______”之名,與“詩俊”陳與義等并稱為“洛中八俊”。
【寫作背景】
靖康之難,汴京淪陷,二帝被俘。朱敦儒倉猝南逃至__________,總算暫時獲得了喘息機會。這首詞就是他客居金陵,登上金陵城西門城樓所寫的。
【詩歌默寫】
(1)象征南宋國勢日漸衰微并為全詞奠定蒼涼感傷的情感基調(diào)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回憶中原淪陷,士族南逃往事,抒發(fā)了國土恐難收復(fù)的擔(dān)憂、無奈、沉痛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朱敦儒的《相見歡》表現(xiàn)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復(fù)中原,還于舊都的強烈愿望,同時也是對朝廷茍安旦夕,不圖恢復(fù)的憤慨和抗議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點梳理】
(1)詞上片是通過哪些景色描寫來營造意境的?有何作用?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詞的下片抒情方式有什么特點,請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詩歌理解】
(1)下列對詩詞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清秋”一詞,點明登樓時節(jié),渲染肅殺氛圍。
B.“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一句,以樂景寫哀情。
C.“情息風(fēng)”一語,運用了擬人手法,生動傳神。
D.“吹淚過揚州”一語,富有動感,極具感染力。
《如夢令》
【作者簡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約1155年),號_____________,漢族,齊州濟(jì)南(今山東省濟(jì)南市章丘區(qū))人。____________(朝代)女詞人,___________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
【寫作背景】
這是一首憶昔詞,寥寥數(shù)語,似乎是隨意而出,卻又惜墨如金,不事雕琢,富有一種自然之美。它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達(dá)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詩歌默寫】
(1)《如夢令》中追憶郊游地點、時間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歸路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夢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達(dá)了主人公急于從迷途中找尋出路的焦灼心情。至此,詞戛然而止,言盡而意未盡,耐人尋味。
【考點梳理】
(1)本詞表達(dá)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分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詩歌選擇】
(1)對《如夢令》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這首詞表現(xiàn)了詞人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歡暢心情和清雅逸趣。
B.“沉醉”表明因盡興暢飲而大醉,也包含了詞人為初秋溪邊美景沉醉之意。
C.“驚起”句讓我們聯(lián)想到當(dāng)時鷗鷺受驚紛飛,主人公心驚酒醒,倍感舒暢的情景。
D.“溪亭”點出地點是溪邊的亭子;“日暮”點出時間是一天的傍晚。
一、古詩默寫(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飛鳥相與還。(《飲酒》)
(2)白頭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望》)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將磨洗認(rèn)前朝。(《赤壁》)
(4)角聲滿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門太守行》)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覺船移。(《采桑子》)
(6)興盡晚回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夢令》)
(7)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浣溪沙》)
(6)簪纓散,幾時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見歡》)
(9)我報路長嗟日暮,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漁家傲》)
(10)它沒有婆娑的姿態(tài),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楊禮贊》)
二、詩歌理解(12分)
1.下列各項中,對詩詞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錢塘湖春行》描寫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風(fēng)光,抒發(fā)了白居易喜悅的情感。
B.劉禎在《贈從弟》中運用了對比手法,贊美了松柏的美好品質(zhì),寄寓了對堂弟的期望。
C.“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北磉_(dá)了陶淵明因生活所迫無奈的愁緒。
D.李清照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洋溢著生活的氣息和歡快的旋律。
2.下列表述準(zhǔn)確的一項是( )(3分)
A.“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詩人王績看看四周,沒有理解他的人,只好懷抱著采食的野菜寄托對伯夷、叔齊精神的留戀,這句詩表達(dá)了他孤獨、苦悶惆悵的情緒。
B.國家滅亡了,但是山河仍在;春天來了,長安城里雜草萋萋,這種景象讓杜甫傷感,寫下“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詩句。
C.李清照既有“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這樣豪放大氣的詩歌,也有像“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干帆舞”這樣委婉含蓄的作品。
D.“中原亂,簪纓散”,一個“亂”字,概括了中原淪喪的現(xiàn)實;一個“散”字,揭露出統(tǒng)治階級無心抗戰(zhàn)的心理。這里的“簪纓”,本是古代貴族的帽飾,這里借代達(dá)官顯貴。
3.下列各項中,對詩詞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杜甫《春望》的領(lǐng)聯(lián),將詩人抑制不住的感傷之情表達(dá)得淋漓盡致。
B.李賀《雁門太守行》中的“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主要描寫了邊塞風(fēng)光的秀美,表達(dá)了作者對邊塞風(fēng)光的喜愛之情。
C.歐陽修《采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中的“芳草長堤”是寫西湖春天所見之美景。
D.朱敦儒《相見歡》中的“試倩悲風(fēng)吹淚過揚州”抒發(fā)了作者的愛國之情。
4.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并回答問題
詠赤壁 (李白)赤 壁 (杜牧)
二龍爭戰(zhàn)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rèn)前朝。
烈火張?zhí)煺赵坪#荑び诖似撇芄? 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1)下面對兩詩的理解、分析錯誤的兩項是( )( )(3分)
A.這兩首七絕都是懷古詩,詠嘆的都是周瑜以火攻破曹的史實。
B.李詩宏觀地描寫了周瑜火攻的氣勢及曹軍戰(zhàn)船灰飛煙滅的結(jié)果。
C.杜詩從細(xì)節(jié)入手,將操軍劍斷戟折的苦戰(zhàn)場面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D.李詩客觀地述說了瑜勝操敗的歷史,沒有明顯的褒貶傾向性。
E.杜詩則暗含對操軍兵敗的惋惜,慨嘆偶然因素對歷史的影響。
(2)雖然兩首詩都寫到了“赤壁之戰(zhàn)”,但抒發(fā)的感情卻不相同,請分別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關(guān)試卷

第16講 詩歌理解及名著閱讀:詞 夜雨寄北 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 潼關(guān) 《朝花夕拾》《西游記》-2023-2024學(xué)年七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fù)習(xí)講義(統(tǒng)編版):

這是一份第16講 詩歌理解及名著閱讀:詞 夜雨寄北 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 潼關(guān) 《朝花夕拾》《西游記》-2023-2024學(xué)年七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fù)習(xí)講義(統(tǒng)編版),文件包含第16講詩歌理解及名著閱讀詞夜雨寄北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潼關(guān)《朝花夕拾》《西游記》-七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fù)習(xí)講義統(tǒng)編版教師版docx、第16講詩歌理解及名著閱讀詞夜雨寄北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潼關(guān)《朝花夕拾》《西游記》-七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fù)習(xí)講義統(tǒng)編版學(xué)生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26頁, 歡迎下載使用。

第7講 詩歌理解及名著閱讀-2023-2024學(xué)年七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fù)習(xí)講義(統(tǒng)編版):

這是一份第7講 詩歌理解及名著閱讀-2023-2024學(xué)年七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fù)習(xí)講義(統(tǒng)編版),文件包含第7講詩歌理解及名著閱讀-2023-2024學(xué)年七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fù)習(xí)講義統(tǒng)編版教師版docx、第7講詩歌理解及名著閱讀-2023-2024學(xué)年七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fù)習(xí)講義統(tǒng)編版學(xué)生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22頁, 歡迎下載使用。

第4講 詩歌默寫以及理解-2023-2024學(xué)年七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fù)習(xí)講義(統(tǒng)編版):

這是一份第4講 詩歌默寫以及理解-2023-2024學(xué)年七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fù)習(xí)講義(統(tǒng)編版),文件包含第4講詩歌默寫以及理解-七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fù)習(xí)講義統(tǒng)編版教師版docx、第4講詩歌默寫以及理解-七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fù)習(xí)講義統(tǒng)編版學(xué)生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18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第6講 八上期中詩歌理解及名著《紅星照耀中國》 -2023-2024學(xué)年八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fù)習(xí)講義(統(tǒng)編版)

第6講 八上期中詩歌理解及名著《紅星照耀中國》 -2023-2024學(xué)年八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fù)習(xí)講義(統(tǒng)編版)

第16講  詩歌理解及名著閱讀:秋詞 夜雨寄北 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 潼關(guān) 《朝花夕拾》《西游記》-2023-2024學(xué)年七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fù)習(xí)講義(統(tǒng)編版)

第16講 詩歌理解及名著閱讀:秋詞 夜雨寄北 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 潼關(guān) 《朝花夕拾》《西游記》-2023-2024學(xué)年七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fù)習(xí)講義(統(tǒng)編版)

第7講  詩歌理解及名著閱讀-2023-2024學(xué)年七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fù)習(xí)講義(統(tǒng)編版)

第7講 詩歌理解及名著閱讀-2023-2024學(xué)年七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fù)習(xí)講義(統(tǒng)編版)

第4講  詩歌默寫以及理解-2023-2024學(xué)年七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fù)習(xí)講義(統(tǒng)編版)

第4講 詩歌默寫以及理解-2023-2024學(xué)年七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fù)習(xí)講義(統(tǒng)編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rèn)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hù)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xí)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期末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xí)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xí)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