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師大版七上科學《走近科學》單元測試卷A 一、選擇題(25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下列數(shù)值最接近實際情況的是( ) A.人體正常體溫約為40℃ B.一個中學生的體重約為5kg C.課桌的高度約為80cm D.正常人10次脈搏跳動的時間約為1min 2、把邊長為3dm的正方體的鐵塊,在相同的溫度下壓成2m寬、0.2m厚的均勻鐵皮,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鐵塊的形狀、質(zhì)量和體積均發(fā)生變化 B.鐵塊的形狀變化,質(zhì)量和體積均不變 C.鐵塊的形狀和體積發(fā)生變化,質(zhì)量不變 D.鐵塊的質(zhì)量變化,體積和形狀不變 3、測量誤差是指( ) A.測量時發(fā)生誤差 B.由測量方法錯誤引起偏差 C.測量工具損壞引起偏差 D.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 4、下列關于科學探究說法正確的是( )A.科學探究要研究的問題必須是研究者自己發(fā)現(xiàn)并提出的B.科學探究的實驗結(jié)果就是所要探究問題的結(jié)論C.探究結(jié)果需要反復實驗論證D.實驗設計合理會得到預期結(jié)果 5、在“用托盤天平稱物體的質(zhì)量”的實驗中,下列操作錯誤的是( ) A.使用天平時,應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調(diào)節(jié)橫梁平衡時,應先游碼移至橫梁標尺左端的0刻度線上 C.稱量時右盤應該放置待稱量的物體,左盤放置砝碼 D.觀察到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表明橫梁已平衡 6、科學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其中的實驗是驗證假設的基本途徑,科學探究常常需要進行對照實驗。下列有關對照實驗的做法中,正確的是( ?。? A.除實驗變量外,其他條件均相同 B.所有的條件都不相同 C.除實驗變量外,其他條件均不相同 D.所有的條件都相同 7、下列屬于描述物質(zhì)的化學性質(zhì)的是( ) A.陶瓷具有耐酸、耐堿性 B.液氧用作火箭升空的助燃劑 C.熟石灰與土壤中酸性物質(zhì)反應 D.硝酸銨溶于水后溶液溫度會降低 8、有16顆外形相同、型號一樣的鋼珠,其中有一顆因質(zhì)量偏小而不合格。為了找出不合格的鋼珠,現(xiàn)用實驗室中的托盤天平來測量,那么至少需要稱量的次數(shù)為( )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9、某同學為研究水溫與魚受精卵孵化率的關系,進行了如下探究。其中屬于“作出假設”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將2.5t換算成以千克為單位的正確換算式為( ?。?A.2.5t=2.5t×1000kg=2500kg B.2.5t=2.5×1000=2500kg C.2.5t=2.5t×1000=2500kg D.2.5t=2.5×1000kg=2500kg 11、人們對測量結(jié)果的精確程度有時要求很高,有時要求不高,當精確程度要求不高時,可以借助自然現(xiàn)象或身邊的物品進行估測;當精確程度要求較高時,則要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進行測量,下面對測量工具的選擇合適的是( ?。?A.測量跳遠的成績選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 B.測量室溫選用測量范圍是0~100℃的溫度計 C.測量百米賽跑的時間選用普通手表 D.測量1000粒稻種的質(zhì)量選用托盤天平 12、某同學用調(diào)節(jié)好的托盤天平,稱一物體的質(zhì)量,在天平的右盤加了幾個砝碼后,當放入質(zhì)量最小的砝碼時,指針偏右;若將這最小的砝碼取出,指針偏左,要測出物體的質(zhì)量,正確方法是( )A.取出最小的砝碼,將橫梁螺母向右調(diào)B.不取出最小的砝碼,將橫梁螺母向右調(diào)C.不取出最小的砝碼,將處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碼向右調(diào)D.取出最小的砝碼,將處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碼向右調(diào) 13、某同學要稱取50g水,他做了以下幾步:①稱量一只100mL燒杯的質(zhì)量為m;②調(diào)節(jié)天平平衡;③加水到天平平衡;④再在右盤加50g砝碼;⑤拿下燒杯,整理天平。其中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①④③⑤ C. ②③④①⑤ D. ②④③①⑤ 14、如圖所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 15、小科同學自制了一支溫度計,把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時水銀柱長5厘米;把它插入1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中時水銀柱長25厘米。用這支溫度計去測一杯水溫度時,水銀柱長為17厘米。則這支溫度計顯示的讀數(shù)為( ) A.35℃ B.60℃ C.68℃ D.85℃ 16、某學生欲從已盛有液體的量筒中傾倒部分液體,量筒放平后,初步仰視液面讀數(shù)為25毫升,傾倒部分液體后,俯視液面讀數(shù)為13毫升,則該生實際倒出液體的體積為( ?。?A.12毫升 B.大于12毫升 C.小于12毫升 D.無法判斷 17、分析以下實驗:①用刻度尺測細銅絲直徑:把細銅絲在鉛筆上緊密排繞40圈,然后用刻度尺量出線圈的總長度,再除以40;②托里拆利為測量大氣壓強的大?。河盟y代替水進行實驗;③測一個大頭針的質(zhì)量:先測出100個大頭針的總質(zhì)量,再除以100實驗的思想方法相同的是( ?。?A. ①與② B. ②與③ C. ①與③ D. 全部不相同 18、我們在進行探究實驗時,為了避免偶然因素的影響,常需要設置重復組,取其平均值,但有些實驗卻是例外。下列實驗不需要測平均值的是( ) A.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 B.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 C.探究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 D.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消化 19、有兩杯水,里面都有冰塊,一杯放在陽光下,另一杯放在冰箱內(nèi),兩杯里都是冰水混合物,則它們的溫度對比情況是( ) A.在陽光下的那杯水的溫度高 B.在冰箱內(nèi)的那杯水的溫度高 C.兩杯水的溫度一樣高 D.無法比較兩杯水的溫度高低 20、下列物質(zhì)的應用是由化學性質(zhì)決定的是( ) A. 石墨用于制鉛筆芯 B. 金屬銅作導線 C. 氦氣用作焊接金屬保護氣 D. 干冰用作制冷劑 21、如圖是生活中常見的體溫計和實驗室用溫度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可以將體溫計放入沸水內(nèi)消毒 B.體溫計的測量精確度比實驗室用溫度計高 C.圖中體溫計所示溫度屬于人的正常腋窩溫度 D.體溫計和實驗室用溫度計測完溫度后都應用力甩幾下 22、蚊子在水中產(chǎn)卵形成的幼蟲叫孑孓,人們??捎^察到孑孓浮到水面的現(xiàn)象。小柯針對“孑孓為何要浮到水面”這個問題,提出“孑孓需要光線才能生存”的假說,為求證此假說而設計的下列實驗裝置,較合適的是( ) 23、關于實驗儀器的使用,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使用刻度尺時,不能使用磨損的零刻度線 B.使用刻度尺測長度,要讓有刻度的一邊沿著所測的長度來進行測量 C.使用溫度計測溫度,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后要立即開始讀數(shù) D.溫度計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4、小明發(fā)現(xiàn)罩在蠟燭上方的燒杯內(nèi)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 A.反復實驗,并觀察是否有相同現(xiàn)象 B.認為與本次實驗無關,不予理睬 C.查找蠟燭成分資料,探究黑色物質(zhì)成分 D.向老師請教生成黑色物質(zhì)的原因 25、為了研究螞蟻對金合歡的影響,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了實驗探究,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實驗結(jié)果。請據(jù)表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實驗的變量是幼苗的高度和存活率 B.該實驗的對照組是②號,實驗組是①號 C.螞蟻以金合歡嫩葉尖端的珠狀小體為食,對其生長有害 D.實驗表明,螞蟻“侵食”金合歡,可提高幼苗存活率并能促進幼苗的生長 二、填空題(10題,第26-29題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32分)) 26、關于溫度計,請你填寫以下空格: (1)溫度計是根據(jù)液體的 的性質(zhì)制成的; (2)如圖是體溫計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 圖是體溫計,乙兩溫度計的示數(shù)為 。 (第16題圖) (第17題圖) (第18題圖) 27、如圖,該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為 ;物體A的長度為 。 28、有一架托盤天平,沒有游碼,最小砝碼為100mg,用這架天平稱量一個物體,當右盤中加上36.20g砝碼時,天平指針向左偏1.0小格,如圖中實箭頭所示,如果在右盤中再加上100mg的砝碼,天平指針則向右偏1.5小格,如圖中虛箭頭所示,這個物體的質(zhì)量可讀為 。 29、小亮在“長度的測量”實驗中: (1)圖甲中圓的直徑是 。 (2)一條紙帶厚薄均勻,他把紙帶緊密地環(huán)繞在圓柱形鉛筆上,直至恰好能套進一個圓環(huán)內(nèi),如圖乙所示,紙帶環(huán)繞了n圈,則紙帶厚度的表達式是 。 (第29題圖) (第30題圖) 30、如圖所示是我國成功發(fā)射的首個貨運飛船“天舟一號”,一個質(zhì)量為500g的貨物隨“天舟一號”升入太空,則其在太空中的質(zhì)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圖中展開的帆板是一種收集 能的裝置。 31、屠呦呦曾從西晉醫(yī)學家葛洪的《肘后備急方》中獲得靈感,她因此認識到不能用加熱法提取青蒿素;于是改用低沸點的乙醚提取,終于在經(jīng)歷第190次失敗后獲得成功,并榮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研究表明,在60 ℃時青蒿素的結(jié)構就會被破壞,從而失去療效。據(jù)此可知,青蒿素具有的化學性質(zhì)是 ;青蒿素藥品應密封保存在 處。 32、①瓶里裝滿滴有紅墨水的水,②瓶里裝一半滴有紅墨水的水,③瓶里裝潢水,④瓶時裝一半水;給每個瓶都配一個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并將橡皮塞塞緊瓶口,如圖;要制作液體溫度計應選擇 (填序號)瓶;為了提高此液體溫度計的靈敏度,寫出一項可行的改進措施: 。 33、科學研究以實驗為基礎,學習科學需要實驗室中各種器材做大量的實驗; (1)觀察分子需要借助電子顯微鏡,這種觀察屬于 (填序號); A.直接觀察 B.間接觀察 (2)實驗室常見的器材:①燒杯 ②酒精燈 ③量筒 ④試管 ⑤藥匙,其中用來給物體加熱的是 ;取用少量固體粉末藥品的是 。 34、學習了質(zhì)量知識后,小明產(chǎn)生一個疑問:物體的質(zhì)量與其形狀是否有關?為此,小明設計了一個實驗來探究這個問題,他選用一塊橡皮泥作為研究對象,將橡皮泥捏成各種形狀,用天平分別稱出其質(zhì)量,并記錄在表中: (1)小明實驗時選用泥作為實驗材料,主要好處是 ; (2)由小明的實驗,你得出的結(jié)論是 ; (3)許多實驗中都需要多次測量,有的是為了從不同情況上找到普遍規(guī)律,有的是為了求平均值以減小誤差,你認為本實驗中多次測量的目的是 。 35、下面是小科對某物體進行測量的過程: (1)小科先用天平測量某物體的質(zhì)量,他在調(diào)平階段發(fā)現(xiàn)指針指在分度盤的左側(cè),如圖甲,則要使天平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 (選填“右”或“左”)調(diào)。 (2)老師剛好走過來檢查小科的實驗裝置,用鑷子將砝碼和待測物體全部移走后(游碼未再移動),發(fā)現(xiàn)天平仍平衡,如圖丙所示,則由此可推算出該物體實際質(zhì)量為 g。 (3)最后,小科用量筒取適量水,想用排水法測量該物體的體積,如圖丁,這里“適量”的含義是:既能浸沒物體,浸沒后又不會 ;再將物體用細線(不考慮細線的體積)綁住,輕輕放入量筒中,如圖戊,則該物體體積為 cm3。 三、實驗探究題(3題,每空2分;共24分)) 36、有同學說柚子皮的提取液有明顯的殺菌作用,這種說法究竟對不對呢?某科學學習小組采摘了同一品種、大小相近的新鮮成熟的櫻桃番茄做了以下探究實驗。請分析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表格中“▲”處應填寫的內(nèi)容是 。? (2)甲、乙兩組都選取50個櫻桃番茄而不是1個番茄,這樣做的好處是 。 (3)設置甲組的作用是 。? (4)通過該實驗可以得出的實驗結(jié)論是 。 37、某中學的科學興趣小組想探究水平拋出的小球,從拋出點到落地點的水平距離與哪些因素有關。大家經(jīng)過討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小球從拋出點到落地點的水平距離,可能與小球的質(zhì)量有關; 猜想2:小球從拋出點到落地點的水平距離,可能與小球下落的高度有關; 猜想3:小球從拋出點到落地點的水平距離,可能與小球水平射出的速度有關。 為了檢驗上述猜想是否正確,他們找來刻度尺,并將彈射器水平固定在鐵架臺上,按圖所示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得到表中數(shù)據(jù)。請你通過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為驗證猜想1,應選用序號為 的實驗;驗證猜想2,應選用序號為 的實驗。 (2)通過分析表格中數(shù)據(jù)可:小球從拋出點到落地點的水平距離與 、 有關。 38、學習了種子萌發(fā)的條件后,小明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吃西瓜時為什么沒有看到過有萌發(fā)的種子,而扔在地上的西瓜種子卻會很快萌發(fā)呢? (1)小明與學習小組的同學一起進行分析,大家首先根據(jù)書本知識,提出了以下假設。 假設一:種子在西瓜內(nèi)缺乏萌發(fā)所需的溫度; 假設二:種子在西瓜內(nèi)缺乏萌發(fā)所需的水分; 假設三:種子在西瓜內(nèi)缺乏萌發(fā)所需的空氣。 經(jīng)過理性的思考討論,大家認為上述假設中有兩個難以成立。你認為假設 不成立,理由是 。(寫出一個即可) 通過查閱相關資料,他們了解到許多植物的種子成熟后都有休眠期現(xiàn)象,即種子在適宜的條件下仍不能萌發(fā),這是植物重要的適應特征之一。而導致種子休眠的原因有很多,西瓜內(nèi)種子不能萌發(fā)是由于果實中存在抑制物質(zhì)。 (2)為了驗證上述資料是否可信,他們決定對此展開探究。請你與他們一起完成探究過程: ①將一個成熟的西瓜切開,取出里面的種子并洗凈,將瓜瓤搗碎后過濾,西瓜汁備用;②取兩個培養(yǎng)皿,分別貼上注有A、B的標簽,每個培養(yǎng)皿中均放入多層濾紙,濾紙上各放10顆西瓜子;③在培養(yǎng)皿A中的濾紙上滴加一定量的清水,在培養(yǎng)皿B中的濾紙上滴加 ;④將兩個培養(yǎng)皿放在溫度適宜的環(huán)境中,每天分別添加等量的水和西瓜汁,以保持濾紙濕潤,連續(xù)觀察多天,結(jié)果如表。 (3)通過上述實驗,你認為他們找到的資料是否可信? 。 四、簡答題(2題,共14分) 39、(6分)如圖甲所示,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質(zhì)量。 (1)調(diào)節(jié)天平時,應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 移至標尺左端的“0”點上,調(diào)節(jié) 使指針對準分度盤中央的紅線。(以上兩空填“a”或“b”) (2)稱量時,物體放在 ,砝碼放在 。(以上兩空填“托盤1”或“托盤2”) (3)稱量某物體時,當指針在分度盤中央紅線附近左右擺動的幅度相等時,盤內(nèi)砝碼及游碼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該物體的質(zhì)量m= g。 (4)日常生活中,稱量物體質(zhì)量的工具還有 (請任意寫出一種即可)。 40、(8分)《烏鴉喝水》(如圖所示)故事里的烏鴉真的都能喝到水嗎(假設水要滿到瓶口)?影響烏鴉能否喝到水的因素有哪些呢?小柯找來三個容積不同的圓柱體塑料杯(220 mL、300 mL、350 mL)、同規(guī)格小鋼珠、大小相近的鵝卵石(比小鋼珠大)、沙子、量筒(500 mL)、燒杯、水槽等器材進行探究。 (1)小柯找來三個塑料杯,目的是研究烏鴉能否喝到水是否與容器 有關。 (2)小柯往一個空杯里加入一些水,再往里投鋼珠,發(fā)現(xiàn)無論投入多少,水都不能滿到杯口,是不是原先杯里的水太少?杯里至少要有多少水才行?請你參與設計方案,測出往該塑料杯里投鋼珠使水滿到杯口需要的最小水量:往容積為V的塑料杯中 (選填:“注滿”或“注少量”)水,再往杯中投鋼珠至杯口,同時用量筒接收溢出的水,用量筒測出溢出部分水的體積V1,則最少水量為 。 (3)已知往300 mL的杯子里投鋼珠測出使水滿到杯口需要的最小水量為145 mL。現(xiàn)往空杯里加145 mL水后,投入鵝卵石。多次實驗發(fā)現(xiàn):無論投入多少鵝卵石,杯內(nèi)水位雖有差異,但都不能滿到杯口,接著往其中投入沙子,水面上升并溢出杯口。說明烏鴉能否喝到水,還跟 有關。序號探究過程①水的溫度對魚受精卵孵化率有怎樣的影響?②根據(jù)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推測,在一定溫度范圍內(nèi)魚的受精卵才能孵化③在水溫不同的相同容器中放入等量的魚受精卵,并在其它條件相同且適宜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觀察并計算魚受精卵的孵化率④根據(jù)觀察現(xiàn)象,得出“魚的受精卵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nèi)才孵化”的結(jié)論金合歡幼苗的生長狀況①號沒有螞蟻生活的金合歡②號有螞蟻生活的金合歡10個月的存活率%4372幼苗生長的高度/厘米5月25日至6月16日0→6.20→31.06月17日至8月3日6.2→10.231.0→72.9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