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會分析等高線地形圖。2.運用等高線地形圖,分析不同的地貌特征。3.應用分層設色圖分析不同地貌特征。
XUE XI MU BIAO
NEIRONGSUOYIN
梳理教材 夯實基礎SHU LI JIAO CAI  HANG SHI JI CHU
圖中,EF等高線_____,是緩坡;E′F′等高線_____,是陡坡。
圖a中,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凸出,說明A處海拔較兩側的B、C、D、E___,是_____部位。b圖中,等高線由低處向高處凸出,說明A′處海拔較兩側的B′、C′、D′、E′___,是_____部位。
c圖M處兩側等高線閉合,且數值_____,是_____;d圖N處若干條等高線重疊在一起,是_____。
d圖中,崖頂P地、崖底Q地的海拔范圍分別是多少?
答案 400<P<500; 0<Q<100。
二、應用等高線地形圖分析地貌
1.沙丘地貌:下圖中各地點之間高差很小,表明沙丘區(qū)域比較_____;M側等值線比N處稀疏,坡度比N處緩,是_____坡,N處是_____坡。
2.沖積扇地貌:圖中河流的出山口位于___地,沖積扇頂部就在此地;圖中___地是沖積扇的邊緣。沖積扇的等高線明顯與周邊不同,分布_____,說明與周圍山地相比,扇體地表起伏和緩,地勢比較_____,有利于人類活動。
3.峽谷地貌:兩側等高線密集,地勢_____,谷地海拔最___,向兩側急劇升高,并對稱分布。
如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計算兩點之間的相對高差?
答案 可以利用公式法。(n-1)× d<h<(n+1)× d ,公式中的n代表兩點之間有效等高線的條數,d是等高距,h表示相對高度。
三、應用分層設色圖分析地貌
1.判讀地面喀斯特地貌類型對照下面桂林市陽朔周邊的分層設色圖和該地3D景觀圖,指出圖中的孤峰(上圖中__和下圖中___地)、峰林(上圖中___和下圖中___地)和峰叢(上圖中___和下圖中___地)。
2.判別山嶺與谷地在下面的分層設色圖中,根據高程表顏色判別圖中海拔高低,顏色較深的表示海拔高,顏色淺的表示海拔低;對照分層設色圖和該地區(qū)立體圖,可以看出該地有___條大的谷地,相鄰的兩個谷地之間是平行分布的_____。
3.黃土高原地貌類型:主要有___、___、___等地貌類型。平坦的高原平面叫___,平面被分割成長條狀后稱為___,繼續(xù)被溝谷切割,形成饅頭狀的山丘稱為峁。
探究重點 提升素養(yǎng)TAN JIU ZHONG DIAN TI SHENG SU YANG
探究點一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及應用
讀“比例尺為十萬分之一的地形圖”(等高線單位:m),完成下列問題。
1.字母C表示的地形是_____;山脊線E的走向大致為_________。
2.如果想在該地體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站立的地方海拔可能是A.750 m B.780 m C.1 100 m D.1 190 m
3.圖中有一陡崖,其相對高度H的范圍是A.100 m≤H<300 m B.100 m≤H<200 mC.200 m≤H<300 m D.100 m<H≤300 m
4.分別站在山頂A和山頂B上,能看到河流上D處小船的是___山頂。
5.圖中所繪乙、丙兩支流中,事實上不存在的是___支流。
6.若想在河流的干流上修建一座水庫,壩高為100 m,請你用“”在圖上標出該水庫理想的壩址。
答案 圖略。(提示:畫在盆地或洼地的出口最窄處、兩側的100 m等高線之間。)
7.若將小河甲的水引向療養(yǎng)院,圖中兩條規(guī)劃路線①②中,比較合理的是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1.等高線的基本特征(1)同線等高。同一條等高線上的各點等高,并以海平面作為0米。(2)一般來說,等高距全圖一致。等高距是指兩條相鄰等高線之間的高度差。例如,三條相鄰的等高線的海拔分別為500米、600米、700米,則等高距為100米。(3)等高線是閉合的曲線。無論等高線怎樣迂回曲折,它最終是閉合的,但由于受到圖幅限制,在一幅圖上等高線不一定全部閉合。(4)兩條等高線一般不相交。一般情況下,同一地點不會有兩個高度,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懸崖,等高線可能重合。(5)等高線疏密反映坡度陡緩。等高線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稀疏的地方表示緩坡,間隔相近的地方表示均勻坡。
(6)兩對等高線凸側互相對稱處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埡口。(7)示坡線表示降坡的方向:示坡線是與等高線垂直相交的短線,總是指向海拔較低的方向,有時也稱為降坡線。2.不同地形的等高線特征
3.等高線地形圖中的計算方法(1)兩點或陡崖的相對高度的計算方法①陡崖的相對高度為:(n-1)d≤h<(n+1)d其中n為陡崖處重疊的等高線的條數,d為等高距。②兩點的相對高度:A.確定兩點的海拔范圍B.確定最大可能值和最小可能值若兩點都不在等高線上,則可用公式:(n-1)d<h<(n+1)d其中n為兩點間的等高線的條數,d為等高距。
(2)兩地坡度=兩地間的相對高度/兩地間的水平距離如下圖A、B兩地的坡度可表示為P=h/s
(3)局部小范圍閉合等高線:處在數值不同的相鄰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閉合區(qū)域,其內部高度判斷規(guī)律是:“大于大的,小于小的?!比缦聢DA點的海拔低于10米,B點的海拔高于20米。
4.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較廣,主要體現在以下領域:(1)判斷水系、水文特征不同地形區(qū)的水系特征不同。山地常形成放射狀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狀水系;山脊常成為河流的分水嶺;山谷常有河流發(fā)育,等高線穿過河谷時,向上游凸出,即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凸出方向相反。等高線密集的河谷,河流的流速大,陡崖處有時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與流域面積(集水區(qū)域面積)和所處迎風坡、背風坡有關;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沖積扇。(2)判斷氣候特征分析氣候特征應結合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勢高低(水熱狀況變化)、坡向(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陽坡氣溫高,蒸發(fā)強,陰坡氣溫低,蒸發(fā)弱)等因素。
(3)地形狀況與區(qū)位選擇常見的綜合問題是以地形圖為背景,要求在圖上設計選擇所需的“點”“線”“面”,以及給予科學的評價。①選“點”。根據要求考慮點的位置。如水庫的壩址應建在等高線密集的河流峽谷處;氣象站應建在地勢坡度適中、地形開闊的地方;療養(yǎng)院應建在地勢坡度較緩、氣候適宜、空氣清新的地方。②選“線”。如公路、鐵路線設計的基本要求:a.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勢,充分考慮路線的長短、坡度,少過河建橋,以降低施工難度和建設成本;b.避免通過高寒區(qū)、沙漠區(qū)、沼澤地、永久凍土區(qū)、地下溶洞區(qū)等地區(qū)。引水線路的選“線”,關鍵是應從地勢高處向低處流。輸油管道的選“線”,路線盡可能短,盡量避免通過山脈、大河等。
③選“面”。包括城市、居民區(qū)、工業(yè)區(qū)、各種開發(fā)區(qū)等。如工業(yè)區(qū)宜建在地形平坦的地區(qū),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資源豐富。居民區(qū)應考慮:依山傍水,靠近水源,地勢平坦開闊的向陽地帶,交通便利,遠離污染源等。
解析 圖中等高距為5 m,東南部地勢最低,海拔介于20~25 m;東北部地勢最高,海拔介于80~85 m,故兩地的相對高度介于55~65 m,但不會是55 m或65 m。
1.圖示區(qū)域內最大高差可能為A.50 m B.55 m C.60 m D.65 m
2.圖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圖中③附近河段等高線最密集,表明該處坡度最大,河水流速最快。
3.在圖示區(qū)域內擬建一座小型水庫,設計壩高約13 m。若僅考慮地形因素,最適宜建壩處的壩頂長度約為A.15 m B.40 m C.65 m D.90 m
解析 根據題目要求可判斷,水庫大壩應建在圖中河流①②之間的河谷處;據圖可知,該處河谷最低處海拔介于40~45 m,要使壩高達到13 m,壩頂海拔需達到55 m左右。根據比例尺估算該處兩側兩條55 m等高線之間的水平距離即壩長,約為35 m,選B。
探究點二 地形剖面圖的判讀與繪制
圖1為“某地等高線示意圖”,圖2、圖3分別為“沿MN、XY作的地形剖面圖”。
1.圖中甲、乙、丙、丁四點中,最容易發(fā)育成河流的是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圖中甲、丙點均為山脊,乙、丁兩點等高線向高處凸出,是山谷,但乙處山谷狹長最易發(fā)育河流
2.在剖面圖①②③④四點中,屬于MN、XY的交點的是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點處地貌為鞍部,沿MN線兩邊低、中間高,即圖中①點,沿XY線兩邊高、中間低,即圖中④點
3.繪制等高線圖中沿AB線的地形剖面圖并說明繪制的步驟。
答案?、傧仍诘雀呔€地形圖上確定剖面線,圖中上半部為等高線地形圖,陰影部分是海洋。②然后確定剖面圖的水平比例尺(一般與等高線水平比例尺相同)、垂直比例尺(一般要比水平比例尺大幾倍,以便形象地看出地勢起伏狀況)。③確定剖面圖上的基準線A′B′并在兩側標出高度與深度。④把等高線圖中剖面線上各點高度轉繪至下圖相應的高度上,用平滑曲線連接各點,就得到相應剖面圖。如右圖:
1.地形剖面圖的繪制以下圖為例,分析地形剖面圖的繪制步驟:
2.地形剖面圖的應用——通視問題通視問題可通過作地形剖面圖來解決。如果過已知兩點作的地形剖面圖無障礙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擋,則兩地可互相通視。特別注意“凹形坡”與“凸形坡”的不同。從山頂向四周,等高線先密后疏,為“凹形坡”,可通視;等高線先疏后密,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擋住人們的視線。如下圖:
讀“某地區(qū)等高線示意圖(單位:米)”,完成4~5題。
4.畫出沿XY剖面線的地形剖面圖。
解析 根據定線、描點、建坐標、作垂線、連線等步驟可以完成。
解析 b點位于a地山脊的另一側,故看不到。
5.若某人位于a地,看不到的地點是A.b B.c C.d D.e
隨堂演練 知識落實SUI TANG YAN LIAN ZHI SHI LUO SHI
觀察下面等高線圖所示的地貌形態(tài)(單位:米),回答1~3題。
解析 圖中地貌呈扇形,是沖積扇,選B。
1.圖中主要地貌類型是A.三角洲 B.沖積扇 C.“U”形谷 D.移動沙丘
2.圖示范圍內,坡地的傾斜方向是A.向南 B.向西C.向東北 D.向西南
解析 由圖中等高線數值變化和疏密分布可知,圖中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坡地向東北傾斜,故選C。
3.圖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坡度最大的地點是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坡度大小根據等高線的疏密來判斷,丙地等高線很稠密,甲、乙、丁三地等高線都比較稀疏,所以丙地坡度最大,選C。
(2019·江蘇省蘇州市第五中學期中)下圖為“某地等高線示意圖”(單位:米)。讀圖回答4~5題。
解析 讀圖可知,A位于兩個山頂之間的較低部位,為鞍部,A對。B為閉合等高線中心,為山峰,B對。EF等高線向海拔較高處凸出,為山谷,C錯。G處等高線重疊,為陡崖,D對。
4.關于該地形各部位名稱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A為鞍部 B.B為山峰C.EF為山脊 D.G為懸崖
5.圖中兩山峰的溫差為A.1.2℃ B.1.2℃~2.4℃C.2.4℃~4.8℃ D.0℃~2.4℃
解析 讀圖可知,左側山峰海拔為1 200~1 400米之間,右側山峰海拔在1 000~1 200米之間,計算可得相對高差為0~400米,根據垂直遞減率,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則兩山峰氣溫相差0~2.4℃,故選D。
6.讀“我國某地區(qū)地形圖”(單位:米),回答下列問題。
解析 P處陡崖有三條等高線重合,等高距為100米,根據陡崖相對高度計算公式,陡崖相對高度在200~400米之間,最大攀爬高度不超過400米。由標注的600米等高線,判斷陡崖最高處等高線為1 000米,陡崖頂部高度在1 000~1 100米之間。
(1)圖中P處適合戶外攀巖運動。運動員從崖底攀至陡崖最高處,攀登的最大高度不超過____米,陡崖崖頂高度范圍為____________米。
1 000~1 100
(2)簡述圖示區(qū)域的地形特征。
答案 圖示區(qū)域地形主要為低山丘陵;地勢從南部和西部向東北傾斜;低山丘陵主要分布在南部和西部。
解析 地形特征從地形類型、組合及地勢特征等方面來闡述。
(3)圖中a處附近等高線向右凸出,其地形名稱是_____,大致為_____走向。
解析 a處附近等高線凸向數值較低處,其地形為山脊;走向依據經緯網來判斷,為東西走向。
(4)若a處附近等高線數值為500,則a處地形為_____;若b處等高線數值為400,則b處地形為_____。
解析 地形依據其與周邊等高線的關系來判斷,如果a處附近等高線數值為500,則地勢較高,為小丘;如果b處等高線數值為400,則比周圍地勢低,為洼地。

相關課件

高中地理魯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單元活動 學用圖層疊加分析法教課內容課件ppt:

這是一份高中地理魯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單元活動 學用圖層疊加分析法教課內容課件ppt,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地理信息系統,形象性,地理信息,對位疊加,地理位置,交通地圖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魯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單元活動 學用地形圖探究地貌特征多媒體教學課件ppt:

這是一份魯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單元活動 學用地形圖探究地貌特征多媒體教學課件ppt,共2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必備知識,認識等高線地形圖,自主檢測,情境探究,方法突破,應用體驗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地理魯教版 (2019)單元活動 學用地形圖探究地貌特征作業(yè)ppt課件:

這是一份地理魯教版 (2019)單元活動 學用地形圖探究地貌特征作業(yè)ppt課件,共2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分層作業(y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課件 更多

魯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三單元 從圈層作用看地貌與土壤單元活動 學用地形圖探究地貌特征評課ppt課件

魯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三單元 從圈層作用看地貌與土壤單元活動 學用地形圖探究地貌特征評課ppt課件

高中地理魯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單元活動 學用地形圖探究地貌特征教課內容課件ppt

高中地理魯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單元活動 學用地形圖探究地貌特征教課內容課件ppt

學用地形圖探究地貌特征PPT課件免費下載

學用地形圖探究地貌特征PPT課件免費下載

魯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單元活動 學用地形圖探究地貌特征課前預習課件ppt

魯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單元活動 學用地形圖探究地貌特征課前預習課件ppt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地理魯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電子課本

單元活動 學用地形圖探究地貌特征

版本: 魯教版 (2019)

年級: 必修 第一冊

切換課文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