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目標】
1.知道什么是有機物,了解常見的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及其應用。
2.了解有機合成材料的特點,知道使用合成材料對人和環(huán)境的影響。
【要點梳理】
要點一、有機化合物
1.有機化合物(簡稱有機物):一般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蛋白質(zhì)等(不包括CO、CO2、H2CO3、碳酸鹽及氰化物等)
2.有機物的共性:多數(shù)難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熔點低、受熱易分解,且容易燃燒、不導電。
3.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幾萬到幾百萬的化合物,稱為有機高分子化合物。
4.有機物結(jié)構(gòu)的特點:
(1)有機物分子中的碳原子可以互相連接起來,形成碳鏈或碳環(huán)。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zhì)就不同。同一分子式往往表示多種結(jié)構(gòu)不同的有機化合物,如C2H6O既可以表示C2H5OH(乙醇),又可以表示CH3-O-CH3(甲醚)。因此,有機物的數(shù)目非常龐大,其種類遠遠超過了無機物。
(2)我們根據(jù)有機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的大小,把它分為高分子和小分子。有機高分子化合物雖然相對分子質(zhì)量很大(從幾萬到幾十萬,乃至幾百萬或更高),但通常許多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結(jié)構(gòu)并不復雜,它們是由簡單的結(jié)構(gòu)單元(每個小分子)重復連接而成的。例如,聚氯乙烯分子就是由成千上萬個氯乙烯分子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所以,有機高分子化合物也稱聚合物。當小分子連接構(gòu)成高分子時,有的形成很長的鏈狀,有的由鏈狀結(jié)成網(wǎng)狀。結(jié)構(gòu)不同,呈現(xiàn)出的性質(zhì)也不同。
【要點詮釋】
1.組成有機物的元素除碳外,通常還有氫、氧、氯、氮和磷等元素。
2.化合物主要有兩大類,除有機物外,還有一類組成里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無機化合物,如CaO、NaOH、H2SO4、NaCl等。
3.CO、CO2、H2CO3以及碳酸鹽等物質(zhì)雖然含有碳元素,但因它們的組成和性質(zhì)跟無機化合物相似,所以仍把它們作為無機化合物。
要點二、有機高分子材料
1.有機高分子材料:
有機高分子材料有天然的(如棉花、羊毛和天然橡膠等)和人工合成的(如塑料、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三大合成材料)。
2.有機合成材料的基本性質(zhì):
(1)熱塑性和熱固性。鏈狀結(jié)構(gòu)的高分子材料(如裝食品用的聚乙烯塑料)受熱到一定溫度范圍時,開始軟化,直到熔化成流動的液體,冷卻后變成固體,再加熱又可以熔化。這種性質(zhì)就是熱塑性。
網(wǎng)狀結(jié)構(gòu)的高分子材料一經(jīng)加工成型就不會受熱熔化,因而具有熱固性,例如酚醛塑料(俗稱電木)等。所以,電木插座破裂后無法進行熱修補。
(2)強度大。高分子材料的強度一般都比較大,例如,錦綸繩(又稱尼龍繩)特別結(jié)實,用于制漁網(wǎng)、降落傘、輪胎等。
(3)電絕緣性好。廣泛應用于電器工業(yè)上,例如,制成電器設備零件、電線和電纜的護套等。
(4)有的高分子材料還具有耐化學腐蝕、耐熱、耐磨、耐油、不透水等性能,可用于某些有特殊需要的領域。
【要點詮釋】
合成有機材料一般具有強度大、電絕緣性好、耐化學腐蝕、耐熱、耐磨、耐油、不透水等性能。但高分子材料也有不耐高溫、易燃燒、易老化、廢棄后不易分解等缺點。
要點三、三大合成材料
1.塑料:
塑料的品種很多,應用范圍也很廣泛,用途也各不相同。下表列出幾種常見塑料的性能和用途。
2.合成纖維:
棉花、羊毛、木材和草類的纖維都是天然纖維。利用石油、天然氣、煤和農(nóng)副產(chǎn)品作原料經(jīng)一系列化學反應制成的是合成纖維。滌綸、錦綸、腈綸、丙綸、維綸和氯綸在合成纖維中被稱為“六大綸”。它們都具有強度高、彈性好、耐磨、耐化學腐蝕、不發(fā)霉、不怕蟲蛀、不縮水等優(yōu)點,但它們的吸水性和透氣性較差。它們除了供人類穿著外,在生產(chǎn)和國防上也有很多用途。例如,錦綸可制衣料織品、降落傘繩、輪胎、纜繩和漁網(wǎng)等。
3.合成橡膠:
合成橡膠是制造飛機、軍艦、汽車、拖拉機、收割機、醫(yī)療器械等所必需的材料。與天然橡膠相比,合成橡膠具有高彈性、絕緣性、耐油和耐高溫等性能。
【要點詮釋】
某些纖維燃燒現(xiàn)象比較:
要點四、:“白色污染”及環(huán)境保護
1.“白色污染”:廢棄的難降解塑料制品所帶來的環(huán)境污染稱為“白色污染”。
2.“白色污染”:最嚴重的是食品包裝袋、原料包裝袋的廢棄物。由于它們是一種不能被微生物分解的材料,因而造成的危害很大。塑料制品除少數(shù)回收利用外,大部分被焚燒,產(chǎn)生大量的有毒氣體,污染大氣,危害健康;殘留在土壤中的塑料制品難以分解,使土壤板結(jié),耕種困難;“白色污染”也會造成海洋環(huán)境的污染。另外,塑料制品易被動物誤食,使動物染病或死亡。
【要點詮釋】
減少“白色污染”的措施:
1.減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
2.重復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餐盒等。
3.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4.回收各種廢棄塑料。
【典型例題】
類型一、考查有機合成材料
1.家庭裝修需要各種材料,下列材料屬于合成材料的是( )
A.水泥 B.塑料水管 C.鐵釘 D.大理石
【思路點撥】合成材料有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
【答案】B
【解析】水泥是無機非金屬材料,塑料是合成材料,鐵釘是金屬材料,大理石是無機非金屬材料。
【總結(jié)升華】認識合成材料包括三大類: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知道合成材料的優(yōu)點有強度大、電絕緣性好等性能,有的高分子材料還具有耐化學腐蝕、耐熱、耐磨、耐油、不透水等性能,可用于某些有特殊需要的領域。但是,事物總是一分為二的,高分子材料也有不耐高溫、易燃燒、易老化、廢棄后不易分解等缺點。
2.(遼寧中考)新華社稱,我國推行“限塑令”已經(jīng)七年。推行“限塑令”主要目的是為了預防( )
A.全球氣候變暖 B.酸雨 C.臭氧層破壞 D.白色污染
【答案】D
【解析】
A、全球氣候變暖主要是由溫室效應引起的,故A錯誤;
B、酸雨主要是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氣體的排放引起的,故B錯誤;
C、臭氧層破壞主要是由氟利昂等的排放引起的,故C錯誤;
D、白色污染主要是由塑料的大量使用造成的,所以推行“限塑令”主要目的是為了預防白色污染,故D正確。
【總結(jié)升華】“白色污染”是環(huán)境污染的重要方面之一,是指廢舊塑料制品造成的污染,要解決白色污染問題,就要從收下幾方面入手:減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重復使用某些塑料制品、使用新型的可降解塑料、回收廢棄塑料。
舉一反三:
【變式1】(安徽中考)下列屬于合成纖維的是( )
A.滌綸 B.蠶絲 C.羊毛 D.棉花
【答案】A
A、滌綸屬于有機高分子合成材料,屬于合成纖維;
B、蠶絲是天然的纖維素屬于蛋白質(zhì),是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
C、羊毛屬于動物纖維,是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
D、棉花是天然纖維素,屬天然纖維;故選A。
【變式2】下列物品中,不是利用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是( )
半坡出土的 合成橡膠 合成纖維 聚苯乙烯
人面魚紋彩陶盆 制成輪胎等 制作的服裝 制成的燈飾外殼
A B C D
【答案】A
【解析】半坡出土的人面魚紋彩陶盆是無機非金屬材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聚苯乙烯是有機合成材料。
類型二、考查新材料的開發(fā)
3.乳酸基塑料是以土豆等副食品為原料,經(jīng)過多步處理而制成,是一種新型的可降解塑料。下列有關(guān)乳酸基塑料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乳酸基塑料屬于金屬材料
B.制取乳酸基塑料的原料價格低廉且廣泛
C.使用乳酸基塑料制品可以減少“白色污染”
D.乳酸基塑料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
【思路點撥】注意分析題目中新材料的來源。
【答案】A
【解析】乳酸基塑料是人工合成的塑料,當然就不會是金屬材料。以土豆等副食品廢料為原料,原料易得且便宜;由于可降解,因此不會造成“白色污染”;乳酸基塑料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
【總結(jié)升華】既然是考查新材料的開發(fā),必然突出“新”,“新材料”的研發(fā)必然有材料的絕對優(yōu)點:如生產(chǎn)廉價、減少污染等,因此這類題目常常給出我們一定的信息量,所以答題時注意從題目信息中獲得答案。同時要熟悉教材中提供的有機高分子材料的相關(guān)知識。
4.今年6月1 日起全國執(zhí)行“限塑令”,南京市曾在鼓樓廣場等地組織宣傳活動,發(fā)放無紡布袋。生產(chǎn)無紡布的主要原料為:聚丙烯,聚酯和粘膠等。下列有關(guān)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環(huán)境中很難降解
B.使用無紡布袋有利于減少“白色污染”
C.生產(chǎn)無紡布與棉布的原料都是天然纖維
D.聚乙烯、聚丙烯、聚酯都屬于合成材料
【答案】C
【解析】此題是一道關(guān)于當前“限塑令”實施的熱門話題,引出新材料“無紡布”?,F(xiàn)在白色污染主要是聚氯乙烯塑料等塑料垃圾,難降解,為了控制“白色污染”,國家采取了不在超市無償供給塑料袋等措施。由題可見A符合題意是正確的;B使用無紡布袋有利于減少“白色污染;由題可知無紡布是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不是天然纖維,C是錯的;而D都屬于合成材料。
【總結(jié)升華】聚丙烯,聚酯和粘膠是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
舉一反三:
【變式】下列關(guān)于納米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納米是一個長度單位,符號是nm
B.人們在納米尺度內(nèi)發(fā)現(xiàn)很多新的現(xiàn)象,給技術(shù)上帶來很多新進展
C.納米技術(shù)是現(xiàn)代科學技術(shù)的前沿,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具有世界先進水平
D.所有的高科技產(chǎn)品都與納米技術(shù)有關(guān)
【答案】D
【解析】考查對納米技術(shù)的了解。高科技產(chǎn)品未必都和納米有關(guān),D選項說法太絕對,不準確。名稱
性能
用途
聚乙烯
耐水和大多數(shù)化學試劑,有熱塑性,電絕緣性強,質(zhì)輕,無毒,耐熱性差,易老化
可制包裝薄膜、容器、管道、日用品、電絕緣材料、金屬涂層等
聚氯乙烯
耐化學腐蝕性極好,耐水,電絕緣性優(yōu)良,140℃開始分解放出氯化氫,熱穩(wěn)定性、耐光性較差
制雨衣、臺布、包裝材料、農(nóng)用薄膜、人造革、電線套層、管道和閥門等
聚丙烯
機械強度好,電絕緣性好,耐化學腐蝕,質(zhì)輕,無毒,耐油性差,低溫發(fā)脆,容易老化
可制薄膜、日常用品、管道、包裝材料等
聚苯乙烯
電絕緣性好,透光性好,耐水、耐化學腐蝕,無毒,室溫下硬、脆,溫度較高時變軟,耐溶劑性差
可制高頻絕緣材料,電視、雷達部件,醫(yī)療衛(wèi)生用具,還可制成泡沫塑料用于防震、防濕、隔音、包裝墊材等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機玻璃)
透光性好,質(zhì)輕,耐水,耐酸、堿,抗霉,易加工,耐磨性較差,能溶于有機溶劑
可制飛機、汽車用玻璃,光學儀器,醫(yī)療器械等
酚醛塑料
(電木)
絕緣性好,耐熱,抗水
可制電工器材、汽車部件、涂料、日常用品等
聚四氟乙烯(塑料王)
耐低溫、高溫,耐化學腐蝕,耐溶劑性好,電絕緣性好,加工困難
可制電氣、航空、化學、醫(yī)藥、冷凍等工業(yè)的耐腐蝕、耐高溫、耐低溫的制品
纖維種類
燃燒情況
氣味
灰燼
棉花(天然植物纖維)
易燃、直接燃燒
燒紙的氣味
灰色,細而軟
羊毛(天然動物纖維)
起泡成球,不延續(xù)燃燒
有燒焦羽毛氣味
黑褐色小球,易碎
滌綸、錦綸、腈綸(合成纖維)
先熔化再燃燒,或邊熔化邊燃燒
特殊氣味
黑色或褐色硬塊
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級下冊課題2 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同步測試題,共26頁。
這是一份化學課題2 化學肥料優(yōu)秀測試題,共4頁。
這是一份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下冊課題1 溶液的形成優(yōu)秀練習題,共4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