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下面的訪談選段,完成下面三小題。
徐妍:您在《童年》這篇散文里曾說:“我家住在一條大河的河邊上?!彼?,我很想從水開始我們的訪談。您的整個成長階段都是在大河邊度過的嗎?
曹文軒:是的。盡管家隨著父親工作的不停調(diào)動而不停地遷移,但家總會是傍水而立,因為,在那個地區(qū),河流是無法回避的,大河小河,交叉成網(wǎng)。那里人家,都是住在水邊上。開門見水,滿眼是水。那里的人與水朝夕相處,許多故事發(fā)生在水邊、水上,那里的文化是浸泡在水中的。我很懷念河流處處、水色四季的時代。
徐妍:當我通過閱讀得知水對于您有很深的內(nèi)在影響時,更是對您生活的那個水邊的村莊充滿想象。您能否進一步談一下水構成了您怎樣的性格、人生觀與審美情趣?
曹文軒:首先,水是流動的。你看著它,會有一種生命感。那時的河流,在你的眼中是大地上枝枝杈權的血脈,流水之音,就是你在深夜之時所聽到的脈搏之聲。河流給人一種生氣與神氣,你會從河流這里得到啟示。流動在形態(tài)上也是讓人感到愉悅的。這種形態(tài)應是其他許多事物或行為的形態(tài),比如寫作——寫作時我常要想到水——水流動的樣子,文字是水,小說是河,文字在流動,那時的感覺是一種非常愜意的感覺。水的流動還是神秘的,因為,你不清楚它流向何方,白天黑夜,它都在流動,流動就是一切。你望著它,無法不產(chǎn)生遐想。水培養(yǎng)了我日后寫作所需要的想象力。其次,水是干凈的。造物主造水,我想就是讓它來凈化這個世界的。水邊人家是干凈的,水邊之人是干凈的。一年四季,水都是干凈的。我之所以不肯將骯臟之意象、骯臟之辭藻、骯臟之境界帶進我的作品,可能與水在冥冥之中對我的影響有關。再其次,是水的彈性。我想,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比水更具彈性的事物了,它是最容易被塑造的。水是一種很有修養(yǎng)的事物。我的處世方式與美學態(tài)度里,肯定都有水的影子。水的滲透力,也是世界上任何一種物質(zhì)不可比擬的。風與微塵能通過細小的空隙,而水則能通過更為細小的空隙。如果一個物體連水都無法滲透的話,那么它是天衣無縫了。水之細,對我寫小說很有啟發(fā)。小說要的就是這種無孔不入的細勁兒。水,也是我小說的一個永恒的題材與主題。對水,我輩子心存感激。
徐妍:您說的這一切都是讓我們這些遠離水鄉(xiāng)的人永遠向往的。但,現(xiàn)在我換一個角度與您談論這個問題:水對于您的性格與審美趣味是否也有讓您認為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曹文軒: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從來還沒有人這樣問過我。是的,我與我的小說的長處與短處,大概都在水。因為水——河流之水而不是大海之水,我與我的作品,似乎缺少足夠的冷峻與悲壯的氣質(zhì),缺乏嚴峻的山一樣的沉重。容易傷感,容易軟弱,不能長久地仇恨。水的功能之一,就是將具有濃度的東西進行稀釋,將許多東西流走,或是洗刷掉。大約在四十歲之前,我還一直沒有覺得世界上有壞人、很壞很壞的壞人。我對人只是生氣,而很難達到仇恨的程度。即使生氣也絕不會生氣很久,就更談不上生氣一輩子了。時間一久,那個讓我生氣的人或事,就會慢慢地模糊起來,一切都會慢慢地變得光溜溜起來。一個人沒有仇恨,不能記仇,這對于創(chuàng)作是十分有害的,它影響到了他對人性的認識深度與作品的深度。仇恨是文學的力量,不能仇恨與不能愛一樣是一件糟糕的事情。由仇恨而上升至人道主義的愛,才是有分量的。我直不滿意我的悲憫情懷的重量。但,一個人做人做事都必須要限定自己。不能為了取消自己的短處而同時也犧牲了自己的長處。換一種角度來看,“短處”之說也未必準確。
(選自《與一位古典風格的現(xiàn)代主義者對話曹文軒專訪錄》,有刪改)
(1) 下列對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曹文軒一生雖然在不斷地搬遷,但都在處處河流的水邊居住,水鄉(xiāng)的生活和水的形態(tài)都對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B.曹文軒從水中獲得了很多啟示,他感悟到了生命感,水的流動的神秘使他產(chǎn)生許多遐想,培養(yǎng)了他日后寫作需要的想象力。
C.水對曹文軒的小說的語言風格、形象特征等都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而且水也是他小說中的一個永恒的題材和主題。
D.這篇訪談的提問從生活經(jīng)歷開始,自然親切,話題集中,而且問題很有深度,角度獨特,自然引發(fā)了曹文軒的深刻的思考。
(2) 這篇訪談是圍繞著怎樣的話題展開的?訪問者提出的幾個問題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答:
(3) 曹文軒認為“我與我的小說的長處與短處,大概都在水”,其中的“短處”如何理解?有人認為曹文軒夸大了環(huán)境的影響,你有怎樣的看法?就你認同的觀點加以探究,并舉例闡述。
答: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三小題。
舊戲臺
胡容爾
這座戲臺,在暮風中寂寂地衰敗著。黃昏挑起幾縷絳紅的晩霞,斜斜地搭在了她老舊的前臉兒上。抬眼望去,高處四角飛翹的屋脊上,長滿了雜草,還有幾株低矮的梧桐。茂盛的草木,在黛色的瓦片縫隙間,沒心沒肺地招搖著;而低處攤開的長方體的臺面,如同一只過期了的粉盒,被隨手拋擲在幽暗的巷子深處,透著一抹洇開的荒涼和失落。
初見這座戲臺,是在遙遠的少年時。那一年,我十歲,隨外婆搭車來城里。外婆進城,不為別的,只為看戲。當時,這里有當?shù)刈钣忻慕莾?。五月,淡紫色的桐花開得正歡。掩映在細碎花影中的戲臺,宛如一個淡紫色的夢境。
我們來時,臺上演著的是《玉堂春》,密匝匝的鑼鼓點兒,正一陣陣響得緊。扮演蘇三的美嬌娘,穿著一身青色的羅裙,揮舞著長長的水袖,步步生蓮,咿咿呀呀、幽幽咽咽地唱著、訴著,只覺耳畔有流鶯啼轉、泉水叮咚,無比曼妙動聽。再看那張粉白里透著嫣紅的俏臉上,一雙細長的丹鳳俊眼,左顧右盼,波光流轉,好似于人山人海中呼啦啦浮出了一座春天的花園,桃花紅、杏花粉、梨花白,令人眼花繚亂,真有說不出的風流繾綣。
其實,臺下,又何嘗不是戲臺呢?只不過,觀眾成了演員。你且看去,臺上的藝人演得熱鬧,臺下的眾人也看得熱鬧。有時,臺下的劇本,比臺上還出彩。
我也曾偷偷地溜到后臺,看旦角們弄妝、聽琴師們調(diào)弦。沒人顧得上理會一個小女孩的好奇心。不消說,戲外的她們,正在為演繹別人的故事作鋪墊。管弦吱呀,絲竹悠揚,嘈嘈切切,一場場好戲即將開場。
只不知,臺下的她們,又有著怎樣的人生,是否能游刃有余地穿梭于戲里戲外。
從繁華到落寞,舊戲臺,昭示著人世間的滄桑和變遷。這座方寸之間的露天戲臺,已遠遠滯后于人們挑剔的審美理念。今人的眼睛,早被現(xiàn)代化流光溢彩的劇場所誘惑。說到底,終究是我們辜負了眼前的戲臺。
這一路風塵仆仆地行來,山一程,水一程,辜負了的何止是這戲臺?還有那人、那事和那截青蔥歲月,都被漫不經(jīng)心地擱置,被生硬地冷落和怠慢了呀。舊戲臺回不到從前了,我也一樣。當年那個扎著兩條羊角辮、穿著粉紅碎花小襖、依偎在外婆懷中看戲的小女孩,已在似水流年中走失,一去不復返了。
一去不復返的,還有我親愛的外婆。臺上臺下千呼萬喚,再也尋不到外婆美麗的容顏了。是的,那個裝滿外婆一世情緣的屋子,就是外婆的戲臺。她在自己搭起的戲臺上,唱念做打,嬉笑怒罵。身處不同階段的她,扮演看不同身份的角色,最后連綴成她長長的、多彩的一生。
如今,外婆的戲臺也舊了,空無一人。
人間舉步皆戲臺。你我在他人的戲中,飾演著分量不同的角色,而別人又在你我的戲中,占據(jù)著位子。主角也好,配角也罷,龍?zhí)滓矡o妨。哪一個人生,不是悲欣交集的呢?
薄薄的暮色中,我望著舊戲臺,好像看著另一個自己。那是暮年的我,頂著一頭白發(fā),顫巍巍地佇立在風中。是的,總有一天,我也會如這舊戲臺一樣的頹敗,淡了紅顏、瘦了相思。須知,人生的夕陽,自有她的可愛金貴。一如這腳下的舊戲臺,雖不再作濃情的悲歡離合的場子,卻有了平素淡雅的生活休閑功能,每日里迎來送往在此下棋納涼的人們。誰又能否認,這不是生命的另一種詮釋呢?
人生有著無數(shù)的下一場,好戲還在后面。在幽靜的歲月深處,命運為你設置了許多謎語,只等你款款走向前來,俯下身去,逐一地揭曉答案,然后淡淡地歡喜。
站在只我一人的舊戲臺上,輕捻時光,生命已被抻長。笑容如漸涌漸漲的春水,在我臉上一點點地蕩漾著、豐盈著,一直流向晚霞映紅的天邊……
(有刪改)
(1) 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散文開篇的環(huán)境描寫既寫出了戲臺前的衰敗景象,字里行間也暗示了其曾經(jīng)的繁華。
B.文章細寫扮演蘇三的美嬌娘的服飾、舞臺動作、神情等,更能讓戲臺充滿魅力,值得回味。
C.外婆在自己的人生戲臺上完美謝幕了,她是一個優(yōu)秀的“演員”,留下了精彩的曲目。
D.文章先從“我”少年時看戲?qū)懫?,中間詳略有別,回憶與感觸緊密結合起來,時間線索清晰。
(2) 結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的含義。
(3) 文章題為《舊戲臺》,全文寫了哪些“戲臺”?請結合全文加以分析。
答案
1. 【答案】
(1) A
(2) 圍繞著“水與曹文軒的成長”(或:水對曹文軒成長的影響)的話題展開。這幾個問題是層層深入的,首先問水與他的生活環(huán)境的關系,然后問水對他的性格、人生觀、審美趣味的影響,最后問水對他的影響中是否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3) 這里的“短處”是指在水的影響下,他的作品缺少足夠的冷峻與悲壯的氣質(zhì),影響了他對人性的認識深度與作品的深度,作品中悲憫情懷的重量不夠。
看法:認同曹文軒的觀點。環(huán)境對人的思想、性格有著重要的影響,如雄渾博大的盛唐文化對李白的雄奇飄逸的詩風就有著深遠的影響。
【解析】
(1) 應為“童年的曹文軒隨父親不停搬遷”,從“我很懷念河流處處、水色四季的時代”可以看出,他現(xiàn)在不是居住在水邊。
(3) 看法②認同第二種觀點。環(huán)境對人有影響,但不一定是決定性的,人可以通過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擺脫環(huán)境的束縛。如袁隆平的設想與權威觀念相反,面對周圍的嘲諷與阻撓仍堅持試驗,最終成功。
2. 【答案】
(1) D
(2) ①我們被現(xiàn)代化流光溢彩的劇場所誘惑遠離戲臺,讓戲臺荒廢了。②我們在復雜多變的社會中,遺忘了曾經(jīng)的生活和感動,再也回不到從前了。
(3) ①實際的戲臺:曾經(jīng)輝煌熱鬧、上演一出出好戲的戲臺,今天所見的衰敗的戲臺。
②生活的戲臺:觀眾們在戲臺下看戲的場景就是戲臺,后臺演員們準備也是戲臺。
③人生的戲臺:人間舉步皆戲臺,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場戲。
【解析】
(1) “文章先從‘我’少年時看戲?qū)懫稹瓡r間線索清晰”有誤。文章第一段說“這座戲臺,在暮風中寂寂地衰敗著……透著一抹洇開的荒涼和失落”,這是現(xiàn)在所見的情形;第二段說“初見這座戲臺,是在遙遠的少年時”,由此可見,文章開篇是立足現(xiàn)在的,少年時看戲是第二段的內(nèi)容,且全文時間是來回跳躍的,并沒有以“時間”為線索。
(2) 本題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義的能力?!罢f到底,終究是我們辜負了眼前的戲臺”一句的關鍵詞是“辜負”,而“辜負”表現(xiàn)在“這座方寸之間的戲臺,已遠遠滯后于人們挑剔的審美理念。今人的眼睛,早被現(xiàn)代化流光溢彩的劇場所誘惑”,即我們被現(xiàn)代化流光溢彩的劇場誘惑,遠離了戲臺,荒廢了戲臺;再有“這一路風塵仆仆地行來辜負了的何止是這戲臺?舊戲臺回不到從前了”,說明我們遺忘了曾經(jīng)在戲臺下看戲的生活和感動,再也回不到從前了。由此可以得出答案。
(3) 解答本題,要先到文中找出寫“戲臺”的句子,明確其表面的意思,如“這座戲臺,在暮風中寂寂地衰敗著……”,這說的是實際的戲臺,是曾經(jīng)輝煌熱鬧、上演過一出出好戲,而今已然衰敗的舊戲臺;又如“臺下,又何嘗不是戲臺呢?”“臺下的她們,又有著怎樣的人生,是否能游刃有余地穿梭于戲里戲外”,這里所說的“戲臺”是指生活中的戲臺,觀眾們在戲臺下看戲的場景,就是一種生活戲臺;再如“臺上臺下,千呼萬喚,再也尋不到外婆美麗的容顏了……如今,外婆的戲臺也舊了”“人間舉步皆戲臺”,這里所說的“戲臺”是指人生的戲臺,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場戲,人間舉步皆戲臺。由此概括即可。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一 記錄家鄉(xiāng)的人和物課時訓練,文件包含學習活動一記錄家鄉(xiāng)的人和物同步檢測原卷版-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上冊docx、學習活動一記錄家鄉(xiāng)的人和物同步檢測解析版-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上冊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1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一 記錄家鄉(xiāng)的人和物優(yōu)秀達標測試,文件包含新教材《一記錄家鄉(xiāng)的人和物》同步訓練統(tǒng)編版必修上冊-解析版doc、新教材《一記錄家鄉(xiāng)的人和物》同步訓練統(tǒng)編版必修上冊-原卷版doc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一 記錄家鄉(xiāng)的人和物習題,共8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