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下面各圖表示0.04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0.04表示有100個0.01,100份里占4份,據(jù)此解答。
【詳解】A.十分位上有4個算珠,表示的數(shù)是0.4;
B.正方形被平均分為100份,陰影部分占4份,可用0.04表示;
C.正方體被平均分為1000份,陰影部分占4份,可用0.004表示;
D.刻度尺標記的點在0-1之間,0-1之間共有10個小格,標記點到0共4個小格,可用0.4表示。
故答案為:B
【點睛】明確小數(shù)的意義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2. 從三個方向觀察下圖中的兩個立體圖形,觀察到的圖形相同的是( )。
A. 前面B. 上面C. 左面D. 每個面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據(jù)對物體三視圖的認識,分別分析出每個圖形從前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圖形,然后再選擇即可。
圖一從前面看,可看到2層,第1層可看到3個小正方形,第2層可看到1個小正方形,左齊;從上面看,可看到2排,第1排可看到3個小正方形,第2排可看到2個小正方形,左齊;從左面看,可看到2層,第1層可看到2個小正方形,第2層可看到1個小正方形,左齊。
圖二從前面看,可看到2層,第1層可看到3個小正方形,第2層可看到1個小正方形,右齊;從上面看,可看到2排,第1排可看到1個小正方形,左齊;第2排可看到3個小正方形;從左面看,可看到2層,第1層可看到2個小正方形,第2層可看到1個小正方形,左齊。依此選擇即可。
【詳解】A.兩個圖從前面看,都可看到2層,但第1層都可看到3個小正方形,第2層都可看到1個小正方形,但圖一第2層是左齊,圖二第2層是右齊,因此從前面看到的圖形不同。
B.兩個圖從上面看,都可看到2排,但圖一第1排可看到3個小正方形,第2排可看到2個小正方形,左齊;圖二第1排可看到1個小正方形,左齊;第2排可看到3個小正方形;因此從上面看到的圖形不同。
C.兩個圖從左面看,都可看到2層,第1層都可看到2個小正方形,第2層都可看到1個小正方形,都是左齊,因此從左面看到的圖形相同。
D.兩個圖從前面、上面看到的圖形都不同,從左面看到的圖形相同。
故答案為:C
【點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要熟練掌握對物體三視圖的認識。
3. 下列選項中虛線的位置最能表示小軍三次踢球的平均水平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逐一觀察各選項圖示,找出虛線對應次數(shù)與進球數(shù)。3次踢球的平均值肯定大于最小值嗎,小于最大值。
【詳解】A.圖示虛線為第二次踢球的進球個數(shù);
B.圖示虛線為第三次踢球的進球個數(shù);
C.圖示虛線為第一次踢球的進球個數(shù);
D.圖示的進球個數(shù)大于第二次小于第三次,表示第一次進球個數(shù)的直條相對較長,三個直條的平均長度應略長于第三次,所以可以表示軍三次踢球的平均水平。
故答案為:D
【點睛】本題考查條形統(tǒng)計圖及平均數(shù)的認識。
4. 下列選項中,能使“0.48____=48____”的等式成立的是( )。
A. 千克;克B. 分米;米C. 平方分米;平方米D. 平方千米;公頃
【答案】D
【解析】
【分析】0.48×100=48,由此可知,這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且前面的單位比后面的單位大,依此選擇。
【詳解】A.千克與克之間的進率是1000,千克>克,0.48×1000=480,即0.48千克=480克。
B.分米與米之間的進率是10,分米<米,0.48÷10=0.048,即0.48分米=0.048米。
C.平方分米與平方米之間的進率是100,平方分米<平方米,0.48÷100=0.0048,即0.48平方分米=0.0048平方米。
D.平方千米與公頃之間的進率是100,平方千米>公頃,0.48×100=48,即0.48平方千米=48公頃。
故答案為:D
【點睛】此題考查的是單位之間的換算,應熟記各單位之間的進率,以及掌握小數(shù)點位置的移動方法。
5. 已知“1□.4+5.□”是一道小數(shù)加法算式,算式的結果不可能是( )。
A. 26.9B. 22.7C. 18.8D. 15.6
【答案】A
【解析】
【分析】運用賦值法,假設□里都是0或都是9時,結果是多少,即可算出“1□.4+5.□”這個算式的最大結果是多少,再與選項進行比較,即可解答。
【詳解】假設□里都是9:19.4+5.9=25.3,所以“1□.4+5.□”的最大結果是25.3,26.9>25.3,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小數(shù)的加法,運用賦值法能夠快速解答。
6. 如圖,a、b、c、d箭頭所指的一位小數(shù)中,保留整數(shù)約為2的有( )。
A. 1個B. 2個C. 3個D. 4個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據(jù)圖示可知,1-2,2-3之間被平均分成了5個小格,每個小格表示0.2,因此a表示的小數(shù)是1.4,b表示的小數(shù)是1.8,c表示的小數(shù)是2.4,d表示的小數(shù)是2.8;
保留整數(shù)時,就把小數(shù)部分的數(shù)省略,當十分位上的數(shù)等于或大于5時,應向整數(shù)部分進1后再省略;當十分位上的數(shù)小于5時,就把小數(shù)部分的數(shù)直接省略;依此計算并選擇。
【詳解】1.4十分位上的數(shù)是4,即1.4保留整數(shù)約為1;
1.8十分位上的數(shù)是8,即1.4保留整數(shù)約為2;
2.4十分位上的數(shù)是4,即1.4保留整數(shù)約為2;
2.8十分位上的數(shù)是8,即1.4保留整數(shù)約為3。
由此可知,a、b、c、d箭頭所指的一位小數(shù)中,保留整數(shù)約為2的有2個。
故答案為:B
【點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要熟練掌握小數(shù)的意義,以及小數(shù)近似數(shù)的計算方法。
7. 在數(shù)學活動課上,同學們準備把一根長10cm的吸管剪成3段圍成三角形。如果第一刀剪在3cm處(如圖),第二刀可以剪在( )處。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如果第二刀剪在a處,則剩下2段分別為:1cm、6cm;如果第二刀剪在b處,則剩下2段分別為:2cm、5cm;如果第二刀剪在c處,則剩下2段分別為:3cm、4cm;如果第二刀剪在d處,則剩下2段分別為:6cm、1cm;三角形任意兩邊的長度之和大于第三邊,任意兩邊的長度之差小于第三邊,依此選擇。
【詳解】A.1+3=4(cm),4cm<6cm,因此第二刀不可以剪在a處。
B.2+3=5(cm),5cm=5cm,因此第二刀不可以剪在b處。
C.3cm+4cm>3cm,4cm-3cm<3cm,因此第二刀可以剪在c處。
D.3cm+1cm<6cm,6cm-3cm>1cm,因此第二刀不可以剪在d處。
故答案為:C
【點睛】熟練掌握三角形三邊的關系,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8. 點O是線段BC上的一點,OA垂直于BC,點A沿著虛線向下移動的過程中所形成的三角形ABC是( )。
A. 鈍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銳角三角形D. 都有可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是銳角三角形,依此選擇即可。
【詳解】A. 由此可知,三角形ABC可能是鈍角三角形。
B. 由此可知,三角形ABC可能是直角三角形。
C. 由此可知,三角形ABC可能是銳角三角形。
D.由此可知,三角形ABC可能是鈍角三角形,也可能是直角三角形,還可能是銳角三角形。
故答案為:D
【點睛】熟練掌握三角形的分類標準,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9. 下面可以用來說明“5×4+3×4”與“(5+3)×4”相等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每排有湯圓的個數(shù)×每盒的排數(shù)×湯圓的盒數(shù)=湯圓的總個數(shù);黑圓圈每排的個數(shù)×黑圓圈的排數(shù)+白圓圈每排的個數(shù)×白圓圈的排數(shù)=圓圈的總個數(shù),或(每排中黑圓圈的個數(shù)+每排白圓圈的個數(shù))×排數(shù)=圓圈的總個數(shù);每本書的價錢×本數(shù)+每支筆的價錢×支數(shù)=這些書和筆的總錢數(shù),或(每本書的價錢+每支筆的價錢)×書和筆共同的支數(shù)=這些書和筆的總錢數(shù);計算三條線段的長度之和,用加法計算;
乘法分配律的特點是兩個數(shù)的和與一個數(shù)相乘,可以先把它們與這個數(shù)分別相乘,再相加;依此列式并選擇即可。
【詳解】A.此圖列式為:4×3×5。
B.此圖列式為:5×3+3×3或(5+3)×3。
C.此圖列式為:5×4+3×4或(5+3)×4。
D.此圖列式為:5+3+4。
由此可知,可以用來說明“5×4+3×4”與“(5+3)×4”相等的是 。
故答案為:C
【點睛】此題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的特點,應先列出每個選項中的算式再進行選擇。
10. 可可帶了100元錢,一盒水彩筆的價格是32元,一盒鉛筆的價格比一盒水彩筆便宜8元,一盒鉛筆有12支,買4盒鉛筆花了多少錢?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用到的信息是( )。
A. 100元,32元,8元,4盒B. 100元,8元,12支,4盒
C. 32元,8元,12支,4盒D. 32元,8元,4盒
【答案】D
【解析】
【分析】單價×數(shù)量=總價,數(shù)量是4盒,一盒水彩筆價錢-8元=一盒鉛筆的價錢,依此選擇即可。
【詳解】32-8=24(元)
24×4=96(元)
根據(jù)分析可知,買4盒鉛筆花了多少錢?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用到的信息是:32元、8元,4盒。
故答案為:D
【點睛】此題考查的是經(jīng)濟問題的計算,應熟練掌握總價、單價、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
二、我會填。(每空1分,共20分)
11. 經(jīng)文化和旅游部綜合測算,2023年“五一”假日期間全國國內旅游總收入為一千四百八十億五千零六萬元,橫線上的數(shù)寫作( ),保留整數(shù)約是( )億元。
【答案】 ①. 148050060000 ②. 1481
【解析】
【分析】整數(shù)的寫法是從高位到低位開始,一級一級地寫,哪一個數(shù)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個數(shù)位上寫0,依此寫出這個數(shù)即可。
先將這個數(shù)改寫成以“億”為單位的數(shù),然后再保留整數(shù);
改成以“億”為單位的數(shù):先找到億位,再在億位后面點“.”,然后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化簡,最后在數(shù)的末尾加一個“億”字;
保留整數(shù)時,就把小數(shù)部分的數(shù)省略,當十分位上的數(shù)等于或大于5時,應向整數(shù)部分進1后再省略;當十分位上的數(shù)小于5時,就把小數(shù)部分的數(shù)直接省略;依此解答。
【詳解】一千四百八十億五千零六萬寫作:148050060000;
148050060000=1480.5006億
1480.5006十分位上的數(shù)是5,即1480.5006億保留整數(shù)約是1481億。
【點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要熟練掌握億以上數(shù)的寫法,整數(shù)的改寫方法,以及小數(shù)近似數(shù)的計算方法。
12. 在括號填上“>”“<”或“=”。
3元3角( )3.30元 8.59( )8.6□4 1.26( ) 7880萬( )7.6億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解析】
【分析】1元=10角,將3元3角換算成以元為單位,即可進行比較;
小數(shù)大小比較,先比較整數(shù)部分,整數(shù)部分大的小數(shù)就大,整數(shù)部分相同,再比較十分位,十分位大的小數(shù)就大;
三位小數(shù)的計數(shù)單位是千分之一,可以寫作0.001,可以寫成小數(shù)0.126;
將以“億”位單位的數(shù)改寫乘以“萬”為單位的數(shù),需要將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四位,再在數(shù)的后面添上一個“萬”字。據(jù)此解答。
【詳解】3元3角可以看成3元和3角,3÷10=0.3,所以3元3角=3.30元;
8.59和8.6□4的整數(shù)部分都是8,十分位上5<6,所以8.59<8.6□4;
寫成小數(shù)數(shù)0.126,1.26>0.126,所以1.26>;
7.6×10000=76000,7.6億改寫成以“萬”為單位的數(shù)是76000萬,7880萬<76000萬,所以7880萬<7.6億。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小數(shù)的意義、小數(shù)點移動規(guī)律、數(shù)的改寫和小數(shù)大小比較,屬于基礎知識,要熟練掌握。
13. 一個數(shù)由5個一和5個百分之一組成,這個小數(shù)是( ),這兩個5相差( )。
【答案】 ①. 5.05 ②. 4.95
【解析】
【分析】根據(jù)題意可知,這個小數(shù)個位、百分位上的數(shù)都是5,其它位上的數(shù)是0,根據(jù)對小數(shù)的數(shù)位的認識寫出這個小數(shù),并根據(jù)對小數(shù)的計數(shù)單位的認識進行計算即可。
【詳解】一個數(shù)由5個一和5個百分之一組成,這個小數(shù)是:5.05;
5-0.05=4.95,即這兩個5相差4.95。
【點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要熟練掌握對小數(shù)的數(shù)位和計數(shù)單位的認識,以及多位小數(shù)的減法計算。
14. 一個兩位小數(shù)9.7,要使這個數(shù)最接近30,這個小數(shù)是( );要使這個小數(shù)最接近19,這個小數(shù)是( )。
【答案】 ①. 29.97 ②. 19.07
【解析】
【分析】保留整數(shù)時,就把小數(shù)部分的數(shù)省略,當十分位上的數(shù)等于或大于5時,應向整數(shù)部分進1后再省略;當十分位上的數(shù)小于5時,就把小數(shù)部分的數(shù)直接省略;依此再結合小數(shù)比較大小的方法即可解答。
【詳解】要使一個兩位小數(shù)9.7最接近30,則這個數(shù)十分位上的數(shù)應最大,十位上的數(shù)應是2,即這個小數(shù)是29.97。
要使這個小數(shù)最接近19,則這個小數(shù)十分位上的數(shù)應最小,十位上的數(shù)是1,即這個小數(shù)是19.07。
【點睛】熟練掌握小數(shù)近似數(shù)的計算以及小數(shù)的大小比較方法,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15. 在“六一”游園套圈游戲中,王軍前后5局分別套中8個、12個、12個、14個、9個,用( )個來表示王軍套圈的水平比較合適。
【答案】11
【解析】
【分析】平均數(shù)是表示一組數(shù)據(jù)的平均值,是指在一組數(shù)據(jù)中所有數(shù)據(jù)之和再除以這組數(shù)據(jù)的個數(shù);依此計算并填空即可。
【詳解】(8+12+12+14+9)÷5
=55÷5
=11(個)
用11個來表示王軍套圈的水平比較合適。
【點睛】熟練掌握平均數(shù)的意義及求法,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16. 一個等腰三角形兩條邊長分別是2cm和5cm,則三角形的周長是( )cm。
【答案】12
【解析】
【分析】等腰三角形的兩條邊相等,題目已知兩條邊的長為2cm和5cm,則等腰三角形的腰為2cm或者5cm,再根據(jù)三角形的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可知等腰三角形的腰等于5cm,底為2cm;由此即可求出三角形的周長。
【詳解】由題意得:等腰三角形的兩條邊長是2cm和5cm,故等腰三角形的腰為2cm或5cm,再由三角形的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可知三角形的腰為5cm,故三角形的周長為:5+5+2=12(cm)。
【點睛】本題考查了三角形的特性和等腰三角形的特征,關鍵是要抓?。喝切蝺蛇呏痛笥诘谌呥@一特性進行解答。
17. 經(jīng)測量,100張A4紙疊一起的厚度約是1.1厘米,那1張這樣的A4紙的厚度約是( )厘米,1億張這樣的A4紙疊在一起的厚度約是( )米。
【答案】 ①. 0.011 ②. 11000
【解析】
【分析】100張A4紙疊一起的厚度約是1.1厘米,求1張紙的厚度,則是將1.1厘米的小數(shù)點向左移動2位,1.1厘米=0.011米,1億里面有1000000個100,求1億張紙的厚度,則是0.011米的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6位,據(jù)此解答。
【詳解】根據(jù)分析,1.1的小數(shù)點向左移動2位是0.011,所以1張這樣的A4紙的厚度約是0.011厘米。
0.011米的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6位是11000,所以1億張這樣的A4紙疊在一起的厚度約是11000米。
【點睛】本題考查小數(shù)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shù)的大小變化。
18. 已知“36×=504”和“÷20=35……8”,則504÷=( ),=( )。
【答案】 ①. 36 ②. 708
【解析】
【分析】根據(jù)乘數(shù)=積÷另一個乘數(shù),被除數(shù)=商×除數(shù)+余數(shù),代入數(shù)值進行計算,即可解題。
【詳解】由分析可知:
504÷=36
20×35+8
=700+8
=708
所以504÷=36,=708。
【點睛】本題考查乘數(shù)與積的關系以及有余數(shù)除法的計算,需注意計算的準確性。
19. 把一幅三角板按下圖拼在一起,圖中的∠1=( )°,∠2=( )°。
【答案】 ①. 45 ②. 105
【解析】
【分析】一副三角板有兩個三角尺,一個三角尺的三個角的度數(shù)分別為:90°、45°、45°,另一個三角尺的三個角的度數(shù)分別為:90°、30°、60°。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由此可知,∠1=45°,∠1+∠3=90°,∠2=180°-∠3-30°,依此計算并填空即可。
【詳解】圖中的∠1=45°;
∠3=90°-45°=45°
∠2=180°-45°-30°=135°-30°=105°。
【點睛】熟記三角形的內角和度數(shù),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20. 小剛在用列表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這道題的正確答案是雞有( )只,兔有( )只。
【答案】 ①. 3 ②. 6
【解析】
【分析】根據(jù)題意可知,雞和兔一共有9+0=9只。當雞有7只,兔有2只時,一共有腳22只,此時比實際腳的數(shù)量少8只,則實際腳有22+8=30只。接下來計算雞有6只、5只、4只……,對應的兔有3只、4只、5只……時腳的數(shù)量。看哪種組合中腳有30只,即為所求。
【詳解】6×2+3×4
=12+12
=24(只)
5×2+4×4
=10+16
=26(只)
4×2+5×4
=8+20
=28(只)
3×2+6×4
=6+24
=30(只)
這道題的正確答案是雞有3只,兔有6只。
【點睛】本題考查雞兔同籠問題,關鍵是明確雞和兔的總數(shù)量以及腳的總數(shù)量,再解答即可。
三、我會算。(26分)
21. 直接寫出結果。
2.3+4.4= 0.3+4.28= 5-2.7= 46+54×0=
2003÷100= 1000×1.05= 24×5= 7×7÷7×7=
【答案】6.7;4.58;2.3;46
0.2003;1050;120;49
【解析】
22. 計算下面各題,怎樣簡便就怎樣算。
①540÷[(460-70)÷13] ②16.3-3.57+2.7-4.43
③97+3×12 ④125×32×25 ⑤420÷35
⑥25×36+_____×____(在橫線上填上合適的數(shù)并進行簡便計算)
【答案】①18;②11;
③133;④100000;⑤12;
⑥25;64;2500;(答案不唯一)
【解析】
【分析】①540÷[(460-70)÷13]此題先算減法,再算中括號里的除法,最后算中括號外的除法。
②16.3-3.57+2.7-4.43此題應先交換3.57與2.7的位置,然后先依次計算,再根據(jù)減法的性質進行簡算。
③97+3×12此題應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④125×32×25此題應將32寫成8×4,然后再根據(jù)乘法結合律的特點進行簡算。
⑤420÷35此題可將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同時除以7再計算。
⑥此題可根據(jù)乘法分配律的特點進行簡算,100-36=64,則當其中一個因數(shù)是25時,另一個因數(shù)是64,依此解答。
【詳解】①540÷[(460-70)÷13]
=540÷[390÷13]
=540÷30
=18
②16.3-3.57+2.7-4.43
=16.3+2.7-3.57-4.43
=19-3.57-4.43
=19-(3.57+4.43)
=19-8
=11
③97+3×12
=97+36
=133
④125×32×25
=125×(8×4)×25
=(125×8)×(4×25)
=1000×100
=100000
⑤420÷35
=(420÷7)÷(35÷7)
=60÷5
=12
⑥25×36+25×64
=25×(36+64)
=25×100
=2500
或25×36+75×36
=(25+75)×36
=100×36
=3600
四、我會畫。(共6分)
23. 想一想,畫一畫。
①畫出以直線l為對稱軸的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②三角形ABC先向( )平移( )格,再向( )平移( )格會和三角形DEF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答案】①見詳解;
②下;5;右;3。(答案不唯一)
【解析】
【分析】①根據(jù)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對稱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對稱點的連線垂直于對稱軸,在對稱軸(虛線)的右邊畫出左半圖的關鍵對稱點,依次連接即可畫出這個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②平移: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上的所有點都按照某個方向作相同距離移動的圖形運動,平移后圖形的位置改變,形狀、大小、方向不變;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據(jù)此解答。
【詳解】①如圖所示:
②如圖所示:
三角形ABC先向下(右)平移5(3)格,再向右(下)平移3(5)格會和三角形DEF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點睛】本題考查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平移以及平行四邊形的特征,熟練掌握并靈活運用。
五、我會解決問題。(4+4+4+5+5+6,共28分)
24. 下面是一張超市購物清單,你能讀懂嗎?請把購物清單填寫完成。
【答案】2;7.95;169.50;30.50
【解析】
【分析】單價×數(shù)量=總價,則總價÷單價=數(shù)量,總價÷數(shù)量=單價,將兩件商品的金額加起來,就是應收的金額,付的現(xiàn)金-應收的金額=找零的錢數(shù),在表示金額時,用兩位小數(shù)表示;依此計算并填空。
【詳解】90÷45=2(瓶)
79.5÷10=7.95(元/瓶)
90+79.5=169.5(元)
200-169.5=30.5(元)
填表如下:
【點睛】此題考查的是經(jīng)濟問題的計算,應熟練掌握總價、單價、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小數(shù)的加、減法計算,以及小數(shù)點位置的移動方法。
25. 三月是“學雷鋒月”,實驗小學大隊部組織同學們成立了“學雷鋒志愿服務隊”。一共分成25組,每一組中有4名男生和8名女生,實驗小學“學雷鋒志愿服務隊”一共有多少人?
【答案】300人
【解析】
【分析】根據(jù)題意可知,(每一組中的男生人數(shù)+女生人數(shù))×組數(shù)=總人數(shù),依此列式并根據(jù)乘法分配律的特點進行簡算即可。
乘法分配律的特點是兩個數(shù)的和與一個數(shù)相乘,可以先把它們與這個數(shù)分別相乘,再相加;依此解答。
【詳解】(4+8)×25
=4×25+8×25
=100+200
=300(人)
答:實驗小學的“學雷鋒志愿服務隊”一共有300人。
【點睛】此題考查的是運用乘法交換律的特點解決實際問題,應先找到題目中對應的關系再進行解答。
26. 明明借了一本書,如果每天看60頁,15天才能看完。為了按時歸還,必須提前3天看完,那么他平均每天應該看多少頁?
【答案】75頁
【解析】
【分析】根據(jù)題意可知,計劃每天看的頁數(shù)×看完的天數(shù)=這本書的總頁數(shù),計劃看完的天數(shù)-3天=實際應看完的天數(shù),這本書的總頁數(shù)÷實際應看完的天數(shù)=平均每天看的頁數(shù),依此列式并計算即可。
【詳解】60×15=900(頁)
15-3=12(天)
900÷12=75(頁)
答:他平均每天應該看75頁。
【點睛】此題考查的是工程問題的計算,先計算出這本書的總頁數(shù),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27. 學校開展“紅色足跡”革命教育,5名教師帶領325名學生參觀瑞安國旗館。怎樣租車最省錢?最少需要多少錢?
【答案】租7輛大車和2輛小車;6040元。
【解析】
【分析】先根據(jù)“單價=總價÷數(shù)量”分別計算出租大車和小車時每人需要的錢,要使租車最省錢,則應盡量租最便宜的一種車型,并且使每輛車都坐滿,沒有空位;因此用總人數(shù)除以最便宜的一種車型可坐的人數(shù),再根據(jù)計算出的結果進行解答即可。
一共需要的租金=租小車的輛數(shù)×每輛小車的租金+租大車的輛數(shù)×每輛大車的租金,依此計算并解答。
【詳解】720÷40=18(元)
500÷25=20(元)
18元<20元
325+5=330(人)
330÷40=8(輛)……10(人)
方案一:租8輛大車和1輛小車
8×720+500
=5760+500
=6260(元)
方案三:8-1=7(輛),40+10=50(人),50÷25=2(輛),租7輛大車和2輛小車;
7×720+2×500
=5040+1000
=6040(元)
6040元<6260元
答:租7輛大車和2輛小車最省錢,最少需要6040元。
【點睛】解決如何租車“最省錢”的問題:先計算哪種車型的每人租金便宜,則考慮盡量多租這種車型,少租另一種車型,再調整到?jīng)]有空座或空座最少。
28. 瑞安某超市玩具區(qū)開業(yè)大優(yōu)惠,每滿100元減10元。
(1)小佳買了一架和一輛,應付多少錢?
(2)你還能提出其他數(shù)學問題并解答嗎?
【答案】(1)181元;
(2)一輛比1輛便宜多少元?26.62元;(答案不唯一)
【解析】
【分析】(1)計算一架和一輛的總錢數(shù),用加法計算,依此計算并解答。
(2)根據(jù)題意提出問題并解答,符合題意即可。例如:一輛比1輛便宜多少元?計算時用1輛的價錢減一輛的價錢即可,依此解答。
【詳解】(1)122.5+58.5=181(元)。
答:小佳買了一架和一輛,應付181元。
(2)一輛比1輛便宜多少元?
58.5-31.88=26.62(元)
答:一輛比1輛便宜26.62元。
【點睛】熟練掌握小數(shù)的加、減法計算,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29. 我國是人口大國,人口自然增長數(shù)=出生人數(shù)-死亡人數(shù)。人口增長過快時,國家會出政策限制人口;人口增長過緩、甚至出生人數(shù)少于死亡人數(shù)時,總人口數(shù)也會逐漸下降,影響國家發(fā)展。下圖是2017年—2022年全國出生人數(shù)和死亡人數(shù)統(tǒng)計情況。
(1)觀察統(tǒng)計圖,( )年出生人數(shù)最少,( )年死亡人數(shù)最多。
(2)觀察統(tǒng)計圖,( )年出生人數(shù)和死亡人數(shù)相差最大,( )年出生人數(shù)和死亡人數(shù)相差最小。
(3)根據(jù)數(shù)據(jù)進行預測,2023年的出生人數(shù)死亡人數(shù)。(填>、<或=)
(4)2021年,國家開放三胎政策,鼓勵生育,請結合數(shù)據(jù)簡要分析原因。
【答案】(1)2022;2022;(2)2017;2021;(3)<;
(4)人口增加的數(shù)量在逐年降低,當出生人數(shù)低于死亡人數(shù)時,我國的總人數(shù)就會下降,從而影響我國的發(fā)展。(言之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1)哪一年出生人數(shù)對應的條狀最低,則這年出生的人數(shù)最少;哪一年死亡人數(shù)對應的條狀最高,則這年死亡的人數(shù)最多;依此解答。
(2)分別計算出每一年出生的人數(shù)和死亡的人數(shù)差,然后再比較即可。
(3)根據(jù)統(tǒng)計圖可知,每一年的出生人數(shù)在逐年減少,死亡人數(shù)在逐年增加,依此即可解答。
(4)結合最近幾年出生人數(shù)和死亡人數(shù)的數(shù)據(jù)進行解答,言之合理即可。
【詳解】(1)觀察統(tǒng)計圖,2022年出生人數(shù)最少,2022年死亡人數(shù)最多。
(2)1723-986=737(萬人)
1532-993=539(萬人)
1465-998=467(萬人)
1200-996=204(萬人)
1062-1014=48(萬人)
1041-956=85(萬人)
737>539>467>204>85>48
2017年出生人數(shù)和死亡人數(shù)相差最大,2021年出生人數(shù)和死亡人數(shù)相差最小。
(3)根據(jù)數(shù)據(jù)進行預測,2023年的出生人數(shù)<死亡人數(shù)。
(4)2021年,國家開放三胎政策,鼓勵生育,其根本原因是人口增加的數(shù)量在逐年降低,當出生人數(shù)低于死亡人數(shù)時,我國的總人數(shù)就會下降,從而影響我國的發(fā)展。(答案不唯一)
【點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應熟練掌握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并且能夠根據(jù)統(tǒng)計圖提供的信息,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六、挑戰(zhàn)題。(附加題,10分)
30. 閱讀與解答。
同學們,這個學期我們學習了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其實三角形不僅有三個內角,也有三個外角哦。
【閱讀材料】
外角就是三角形中一條邊與另一條邊的延長線組成的角。下圖三角形中,∠1、∠2、∠3是三角形ABC的三個內角,∠4、∠5、∠6是它的三個外角。三角形的外角和是多少呢?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
【解答應用】
(1)求四邊形的外角和
(2)求五邊形的外角和
(3)請你根據(jù)前面推導過程,完成六邊形外角和的探究過程吧!
(4)你發(fā)現(xiàn)多邊形的外角和有什么規(guī)律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720-360=360°
(2)5×180°=900°;540°;900°-540°=360°
(3)六邊形的內角和+外角和=6×180°=1080°
又因為六邊形的內角和=720°
所以六邊形的外角和=1080°-720°=360°
(4)多邊形的外角和都等于360°。
【解析】
【分析】(1)由三角形的外角和計算過程可知,四邊形的外角和=四邊形的外角和與內角和之和-四邊形的內角和。據(jù)此解答。
(2)由三角形和四邊形的外角和計算過程可知,是幾邊形,外角和與內角和之和就等于幾個180°;五邊形的內角和為(5-3)×180°;所以五邊形的外角和就是2個180°。
(3)根據(jù)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外角和推導過程,寫出六邊形外角和推導過程即可。
(4)通過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外角和推導過程,可以發(fā)現(xiàn)幾個圖形的外角和都是360°。據(jù)此解答。
【詳解】(1)由分析可知,四邊形的外角和為:720°-360°=360°。
(2)由分析可知,五邊形的外角和+內角和為:5×180°=900°
五邊形的內角和為:
(5-2)×180°
=3×180°
=540°
所以五邊形的外角和為:900°-540°=360°
(3)因為六邊形的內角和+外角和=6×180°=1080°,
又因為六邊形的內角和=(6-2)×180°=4×180°=720°,
所以五邊形的外角和=1080°-720°=360°。
(4)根據(jù)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外角和推導過程可知,多邊形外角和都為360°。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運用多邊形內角和與平角的特性求多邊形的外角和規(guī)律,解答此題時要注意根據(jù)已有推導入手。
名稱
數(shù)量
單價/元
金額/元
食用油
( )瓶
45.00
90.00
衣架
10個
( )
79.50
應收金額
( )
付現(xiàn)金
200.00
找零
( )
名稱
數(shù)量
單價/元
金額/元
食用油
2瓶
45.00
90.00
衣架
10個
7.95
79.50
應收金額
169.50
付現(xiàn)金
200.00
找零
30.50
大車
小車
限乘人數(shù)
40人
25人
租金
720元
500元
因為∠1+∠4=180°,∠2+∠5=180°,∠3+∠6=180°
所以三角形的內角和+外角和=3×180°=540°,
又因為三角形的內角和=180°
所以三角形的外角和=540°-180°=360°。
因為四邊形的內角和+外角和=4×180°=720°,
又因為四邊形的內角和=360°,
所以四邊形的外角和=_____________。
因為五邊形的內角和+外角和=_____________,
又因為五邊形的內角和=( )°,
所以五邊形的外角和=_____________。
這是一份2022-2023學年浙江省溫州市瑞安市四年級上學期期中數(shù)學真題及答案,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我會填一填,我會選一選,我會算一算,我會操作,我會解決問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2-2023學年浙江省溫州市洞頭區(qū)四年級下學期期末數(shù)學真題及答案,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我會選,我會填,6個十分之一,我會算,我會操作,我會解決問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2-2023學年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四年級下學期期末數(shù)學真題及答案,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我會選,我會填,我會算,我會操作,我會解決問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