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試卷自己帶走。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1. 對研究對象或研究過程建立理想化模型,突出問題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從而有效地解決問題,是物理學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各選項中屬于理想化模型的是( )
A. 點電荷B. 元電荷C. 重心D. 電場
【答案】A
【解析】
【詳解】A.點電荷是本身大小比相互之間的距離小得多的帶電體,實際不存在屬于理想化模型,故A正確;
B.元電荷是最小的電荷量,不屬于理想化模型,故B錯誤;
C.重心是重力在物體上的等效作用點,不屬于理想化模型,故C錯誤;
D.電場是存在于電荷周圍能傳遞電荷與電荷之間相互作用的物理場,不屬于理想化模型,故D錯誤。
故選A。
2. 如圖所示的高壓輸電線路,在鐵塔的頂端還有兩條導線(圖中箭頭所指),它們與大地相連,這兩條導線的主要功能是( )
A. 輸送電能B. 各變電站之間通訊
C. 連接各鐵塔,使鐵塔更穩(wěn)固D. 預防雷電擊中下方的輸電線
【答案】D
【解析】
【分析】
【詳解】實現靜電屏蔽不一定要用密封的金屬容器,金屬網也能起到屏蔽作用。兩條導線與大地相連,形成一個稀疏的金屬“網”,把高壓線屏蔽起來,使其免遭雷擊。
故選D。
3. 如圖所示,虛線a、b、c代表電場中三個等勢面,相鄰等勢面之間的電勢差相等,即,實線為一帶正電的質點僅在電場力作用下通過該區(qū)域時的運動軌跡,P、Q是這條軌跡上的兩點,據此可知( )
A. 三個等勢面中,c的電勢最高
B. 帶電質點在P點具有的電勢能比在Q點具有的電勢能小
C. 帶電質點通過P點時的動能比通過Q點時小
D. 帶電質點通過P點時的加速度比通過Q點時小
【答案】C
【解析】
【詳解】A.由于質點只受電場力作用,根據運動軌跡可知電場力指向運動軌跡的凹側,即斜向右下方,由于質點帶正電,因此電場方向也指向右下方,由于沿電場線電勢降低,故三個等勢面中,a的電勢最高,c的電勢最低,故A錯誤;
B.P點電勢高于Q點電勢,質點帶正電,所以質點在P點具有的電勢能比在Q點具有的電勢能大,故B錯誤;
C.質點在P點具有的電勢能比在Q點具有的電勢能大,根據能量守恒可知,質點通過P點時的動能比通過Q點時小,故C正確;
D.等差等勢面密集的地方場強大,稀疏的地方場強小,則P點的電場強度大于Q點的電場強度,質點在P點時的電場力比通過Q點時大,所以質點通過P點時的加速度比通過Q點時大,故D錯誤。
故選C。
4. 人體細胞膜由磷脂雙分子層組成,雙分子層間存在電壓(醫(yī)學上稱為膜電位)。某小塊均勻的細胞膜,厚度為d,膜內的電場可視為勻強電場,簡化模型如圖所示,若初速度為零的鈉離子(帶正電荷)僅在電場力的作用下,從圖中的B點運動到A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此細胞膜內電場的電場強度方向由A點指向B點
B. 運動過程中鈉離子的電勢能增大
C. 若膜電位不變,則d越大,鈉離子射出細胞外的速度越小
D. 若膜電位不變,則d變化,鈉離子射出細胞外的速度不變
【答案】D
【解析】
【詳解】A.因為鈉離子(帶正電荷)僅在電場力的作用下由靜止從B點運動到A點,所以此細胞膜內電場的電場強度方向由B點指向A點,故A錯誤;
B.因為電場力對鈉離子做正功,所以鈉離子的電勢能減小,故B錯誤;
CD.根據題意,由動能定理有
可知鈉離子射出細胞外的速度v與d無關,因為膜電位U不變,所以鈉離子射出細胞外的速度不變,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5. 一列簡諧橫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在t=0時刻的波形圖如圖所示。已知波速為0.4m/s,且波剛傳到c點。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 波源的振動周期為0.4s
B. t=0時,質點d沿y軸正方向運動
C. t=0時,質點a的加速度比質點b的加速度大
D. 質點a比質點b先回到平衡位置
【答案】B
【解析】
【詳解】A.由圖可得波長為
故周期為
故A錯誤;
B.波向右傳播,根據“平移法”可知t=0時,質點d沿y軸正方向運動,故B正確;
C.由圖可知質點a比質點b離平衡位置近,根據
可知質點a加速度比質點b的加速度小,故C錯誤;
D.波向右傳播,根據“平移法”可知b向下振動,a向下振動,則質點b比質點a先回到平衡位置,故D錯誤。
故選B。
6. 某靜電場在x軸上各點的電勢隨坐標x的分布圖像如圖。x軸上A、O、B三點的電勢值分別為、、,電場強度沿x軸方向的分量大小分別為、、,電子在A、O、B三點的電勢能分別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詳解】A.由圖知
故A錯誤;
B.根據圖像切線斜率的大小等于電場強度沿x軸方向的分量大小,則知
故B錯誤;
C.電子帶負電,根據電勢能公式
分析得知
故C錯誤;
D.由圖知,OA間電勢差大于OB間電勢差,即有
即
電子帶負電,則根據電勢能公式
得
故D正確。
故選D
7. 如圖所示為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當時,在此勻強電場中由靜止釋放一個帶電粒子,設帶電粒子只受電場力的作用,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帶電粒子將始終向同一個方向運動
B. 內,電場力做的總功為零
C. 末帶電粒子回到原出發(fā)點
D. 內,電場力做的總功為零
【答案】D
【解析】
【詳解】AC.因內粒子向正方向運動的加速度
在內粒子運動的加速度
則在時刻速度減為零,然后反向運動畫出帶電粒子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
圖線與時間軸所圍“面積”表示位移,可見帶電粒子不是只向一個方向運動,4s末帶電粒子不能回到原出發(fā)點,故AC錯誤
B.2s末速度不為,可見0~2s內電場力做的功不等于,故B錯誤
D.2.5s末和4s末,速度的大小、方向都相同,則內,動能變化為零,電場力做功等于,故D正確。
故選D。
8. 一均勻帶負電的半球殼,球心為O點,AB為其對稱軸,平面L垂直AB把半球殼分為左右兩部分,L與AB相交于M點,對稱軸AB上的N點和M點關于O點對稱,已知一均勻帶電球殼內部任一點的電場強度為零;取無窮遠處電勢為零,點電荷q在距離其為r處的電勢為φ=k(q的正負對應φ的正負)。假設左側部分在M點的電場強度為E1,電勢為φ1;右側部分在M點的電場強度為E2,電勢為φ2;整個半球殼在M點的電場強度為E3,在N點的電場強度為E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若左右兩部分的表面積相等,有,
B. 若左右兩部分的表面積相等,有,
C. 不論左右兩部分的表面積是否相等,總有,
D. 只有左右兩部分的表面積相等,才有,
【答案】C
【解析】
【詳解】AB.設想將右側半球補充完整,右側半球在M點的電場強度向右,因完整均勻帶電球殼內部任一點的電場強度為零,可推知左側半球在M點的電場強度方向向左,根據對稱性和矢量疊加原則可知,E1方向水平向左,E2方向水平向右,左側部分在M點產生的場強比右側電荷在M點產生的場強大,E1>E2,根據幾何關系可知,分割后的右側部分各點到M點的距離均大于左側部分各點到M點的距離,根據,且球面帶負電,q為負,得:φ1<φ2,故AB錯誤;
CD.E1>E2與左右兩個部分的表面積是否相等無關,完整的均勻帶電球殼內部任一點的電場強度為零,根據對稱性可知,左右半球殼在M、N點的電場強度大小都相等,故左半球殼在M、N點的電場強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
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每小題有多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有選錯的得0分。
9. 對下圖中所列光學現象的認識,正確的是( )
A. 甲圖中,全息照片的拍攝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因此需要用激光進行拍攝
B. 乙圖中,用白光照射不透明的小圓盤,在圓盤陰影中心出現一個亮斑是光的折射現象
C. 丙圖中,用3D眼鏡看3D電影感受到的立體影像是利用了光的偏振現象
D. 丁圖中,陽光下吹出的肥皂泡呈現出彩色花紋是光的全反射現象
【答案】AC
【解析】
【詳解】A.全息照片的拍攝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需要用激光進行拍攝,故A正確;
B.用白光照射不透明的小圓盤,在圓盤陰影中心出現一個亮斑是光的衍射現象,故B錯誤;
C.看3D電影所的特制眼鏡的兩鏡片相當于兩透振方向彼此垂直的偏振片,能夠看到兩種不同方向振動的光,形成了立體感,即戴上特制眼鏡看3D電影有立體感是利用了光的偏振原理,故C正確;
D.太陽光下的肥皂泡呈現出彩色條紋,是由于肥皂膜上下表面反射回的光相遇發(fā)生干涉形成的,故是光的干涉現象,故D錯誤。
故選AC。
10. 計算機鍵盤每個鍵下都連有一塊小金屬片,與該金屬片隔有一定空氣間隙的是另一塊固定的小金屬片,這組金屬片組成一個可變的平行板電容器,如圖所示。當鍵被按下時兩金屬片的距離減小為之前的一半,假設金屬片的正對面積及兩端的電壓始終保持不變,則( )
A. 金屬片間場強保持不變
B. 金屬片間的場強變?yōu)樵瓉淼膬杀?br>C. 金屬片上的電荷量變?yōu)樵瓉淼囊话?br>D. 金屬片上的電荷量變?yōu)樵瓉淼膬杀?br>【答案】BD
【解析】
【詳解】AB.依題意,由于金屬片間的電壓始終保持不變,所以當兩金屬片的距離減小為之前的一半,根據可知,金屬片間的場強變?yōu)樵瓉淼膬杀?,故A錯誤,B正確;
CD.根據,,可得金屬片上的電荷量為
金屬片的正對面積及兩端的電壓始終保持不變,當兩金屬片的距離減小為之前的一半,則金屬片上的電荷量變?yōu)樵瓉淼膬杀?,故C錯誤,D正確。
故選BD。
11. 如圖所示,帶電平行金屬板水平放置,電量相同的三個帶電粒子a、b、c從兩板正中央以相同的初速度垂真電場線方向射入勻強電場(不計粒子的亞力),則它們在兩板間運動的過程中( )
A. a、b粒子運動時間相等B. 電場力對a和b兩粒子做功不相等
C. b粒子的動量的變化量與c粒子的動量的變化量相等D. c粒子電勢能減少量最少
【答案】CD
【解析】
【詳解】A.帶電粒子做類平拋運動,水平方向有
由圖可知
可得
故A錯誤;
B.電場力對a和b兩粒子做功為
可知電場力對a和b兩粒子做功相等,故B錯誤;
C.根據動量定理可知粒子的動量的變化量
水平方向有
故b粒子的動量的變化量與c粒子的動量的變化量相等,故C正確;
D.根據
可知c粒子電勢能減少量最少,故D正確。
故選CD。
12. 如圖所示,在地面上方的水平勻強電場中,一個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小球,系在一根長為L的絕緣細繩一端,小球繞細繩的固定端O點在豎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AB為圓周的水平直徑,CD為圓周的豎直直徑。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電場強度的大小,忽略空氣阻力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運動過程中,細繩拉力最大位置,小球的動能最大
B. 運動過程中,小球動能最小的位置,電勢能最大
C. 小球經過C、D兩點時,細繩拉力大小的差值為6mg
D. 小球經過B、A兩點時,細繩拉力大小的差值為4.5mg
【答案】ACD
【解析】
【詳解】
A. 設細繩拉力、電場力的合力的方向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
解得
細繩拉力、電場力的合力為 ,從P點到Q點,合力做功最多,所以在P點動能最小,在Q點動能最大,在Q點由牛頓第二定律
由上式得,在Q點速度最大,繩的拉力最大,A正確;
B. 運動過程中,小球在P點動能最小,在A點電勢能最大,B錯誤;
C. 小球從D到C的過程中
解得 ,C正確;
D. 小球從A到B的過程中
解得 ,D正確。
故選ACD。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6小題,共60分。
13. 某實驗小組探究單擺做簡諧運動的周期和小球的質量、單擺擺長的關系。
(1)小組內的兩位同學各自組裝了一套實驗裝置,分別如圖甲、乙所示。為了保證小球在確定的豎直面內擺動,應選用圖 ___________(選填“甲”或“乙”)所示的實驗裝置。
(2)關于該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___________。
A.該探究方法為控制變量法
B.實驗所用小球的質量要盡量大,體積要盡量小
C.實驗時細線的最大擺角約為45°
D.測量小球的擺動周期時,應該從小球處于最高點時開始計時
(3)當小球的質量一定,探究單擺做簡諧運動的周期和擺長的關系時,該小組同學利用正確裝置通過改變擺長進行了多次實驗,畫出的T2﹣l圖像如圖丙所示,由圖丙可得小球的質量一定時,周期T和擺長l的關系為T=___________(用a、b、l表示)。
【答案】 ①. 乙 ②. AB##BA ③.
【解析】
【詳解】(1)[1]為了保證小球在確定的豎直面內擺動,應選用圖乙所示的實驗裝置;
(2)[2] A.探究單擺做簡諧運動的周期和小球的質量關系時,應控制單擺擺長相同;探究單擺做簡諧運動的周期單擺擺長的關系,應控制小球的質量相同,故該探究方法為控制變量法,故A正確;
B.為減小空氣阻力的影響,實驗所用小球的質量要盡量大,體積要盡量小,故B正確;
C.小球做單擺運動,實驗時細線的最大擺角約為5°,故C錯誤;
D.測量小球的擺動周期時,應該從小球處于最低點時開始計時,故D錯誤。
故選AB。
(3)[3]根據圖象可得
可得周期T和擺長l的關系為
14. 我們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做“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的實驗。
(1)將實驗儀器按要求安裝在光具座上,則在圖甲中A、B處分別應該安裝的器材和濾光片的位置分別是_______。
A.A處為雙縫、B處為單縫,濾光片在光源和凸透鏡之間
B.A處為單縫、B處為雙縫、濾光片在A和B之間
C.A處為雙縫,B處為單縫、濾光片在遮光筒內
D.A處為單縫、B處為雙縫、濾光片在凸透鏡和A之間
(2)若在實驗當中,某同學觀察到以下圖像,即測量頭中的分劃板中心刻線與干涉條紋不在同一方向上,若繼續(xù)移動目鏡觀察,將會使測量結果出現偏差,所以需要對儀器進行調整,使干涉條紋與分劃板中心刻線在同一方向上,下面操作中可行的有_______。
A.調節(jié)撥桿方向 B.其他不動,測量頭旋轉一個較小角度
C.其他不動,遮光筒旋轉一個較小角度 D.將遮光筒與測量頭整體旋轉一個較小角度
(3)已知雙縫間距離,雙縫到毛玻璃屏間的距離為,如圖丙所示,實驗時先轉動測量頭上的手輪,使與游標卡尺相連的分劃線對準圖丁所示的第1條明條紋,此時卡尺的主尺和游標的位置如圖戊所示,然后再轉動手輪,使與游標卡尺相連的分劃線向右邊移動,直到對準第5條明條紋,如圖丁所示,此時卡尺的主尺和游標的位置如圖己所示,則游標卡尺上的讀數______。由以上已知數據和測量數據,則該單色光的波長是_______m。
【答案】 ①. D ②. BC##CB ③. ④.
【解析】
【詳解】(1)[1]為獲取兩個單色線光源,A處應為單縫、B處應為雙縫,濾光片在凸透鏡和A之間。
故選D;
(2)[2]因為有清晰的干涉圖樣,所以不用不用調節(jié)撥桿方向,題中問題是分劃板中心線與干涉條紋不平行,所以應調節(jié)測量頭使干涉條紋與分劃板中心刻線在同一方向上,所以其他不動,將測量頭旋轉一個較小角度?;蛘咂渌粍?,將遮光筒旋轉一個較小角度,AD錯誤,BC正確。
故選BC。
(3)[3]讀數為
[4]根據公式
得
15. 如圖所示,絕緣細線上端固定在O點,下端P系一質量為m的帶電小球,置于一方向水平向左、場強為E的勻強電場中,重力加速度為g。當細線偏離豎直方向的夾角為時,小球處于圖示平衡狀態(tài)。(結果用m、g、E、表示)
(1)小球帶何種電荷,電荷量q為多少?
(2)若在圖示位置將細線剪斷,求繩斷后瞬間小球的加速度a。
【答案】(1)負電,;(2),方向沿繩向下
【解析】
【詳解】(1)因小球向右偏,所受電場力水平向右,場強水平向左,所以小球帶負電。
由平衡條件得
得
(2)將細線剪斷,小球沿合力方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剪斷細線后小球所受合外力為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加速度為
方向沿繩向下。
16. 如圖所示,一直角棱鏡。從邊界面垂直入射的甲、乙兩種不同頻率的單色光,在棱鏡中傳播速度分別為和(為真空中的光速),甲光第一次到達邊恰好發(fā)生全反射。求:
(1)該棱鏡分別對甲光和乙光的折射率;
(2)邊的長度。
【答案】(1),;(2)
【解析】
【詳解】(1)由光速與折射率的關系,可得該棱鏡對甲光的折射率
該棱鏡對乙光的折射率
(2)設邊的長度為L,根據題述甲光第一次到達邊恰好發(fā)生全反射,可畫出光路圖
解得
【點睛】
17. 如圖所示,A、B、C是勻強電場中的三點,也是直角三角形的三個頂點,勻強電場與三角形ABC平面平行。從C點向某一方向以大小為v0的速度射出一個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帶正電粒子,粒子僅在電場力作用下恰好能先后通過A、B兩點,粒子通過A、B兩點時的速度大小分別為,,已知∠A=90°,∠C=60°,AB邊長為L,粒子重力不計。求:
(1)C、B兩點及C、A兩點的電勢差;
(2)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
【答案】(1);(2),沿AF方向
【解析】
【詳解】(1)粒子從C到B,根據動能定理
解得
粒子從C到A,根據動能定理
解得
(2)根據(1)結果得
D、E兩點將AB邊三等分,根據勻強電場的電勢分布特點可知,CD為等勢線。
由A點作AF垂直CD,則
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大小
由于A點電勢比C點電勢高,因此電場方向沿AF方向。
18. 如圖所示,平面內,x軸下方無電場,x軸上方被某直線邊界分割成兩部分,一部分充滿勻強電場(電場強度與y軸負方向成角),另一部分無電場,該邊界與y軸交于M點,與x軸交于N點。只有經電場到達N點、與x軸正方向成角斜向下運動的帶電粒子才能進x軸下方區(qū)域。從M點向電場內發(fā)射一個比荷為的帶電粒子A,其速度大小為、方向與電場方向垂直,僅在電場中運動時間T后進入第四象限,且通過N點的速度大小為。忽略邊界效應,不計粒子重力。
(1)求角度;
(2)在該邊界上任意位置沿與電場垂直方向直接射入電場內的、比荷為的帶電粒子,只要速度大小適當,就能通過N點進入第四象限,求N點橫坐標及此邊界方程。
(3)若在x軸上N點左側發(fā)射比荷、電性均與A相同的帶電粒子B,其速度大小為,方向與A粒子在M點發(fā)射時初速度相同,若B粒子恰過N點。求B粒子發(fā)射時的坐標及射出到運動至N點的時間。
【答案】(1);(2),;(3),
【解析】
【詳解】(1)粒子M點垂直于電場方向入射,粒子在電場中做類平拋運動,沿電場方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垂直于電場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在N點將速度沿電場方向與垂直于電場方向分解,在垂直于電場方向上有
解得
(2)對于從M點射入的粒子,沿初速度方向的位移為
沿電場方向的位移為
N點橫坐標為,根據幾何關系有
解得
根據上述與題意可知,令粒子入射速度為v,則通過N點進入磁場的速度為,令邊界上點的坐標為則在沿初速度方向上有
在沿電場方向有
解得
(3)相似得
解得
即水平位移
這是一份重慶市實驗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物理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Word版附解析),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5s時的位移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重慶市鳳鳴山中學教育集團2023-2024學年高二物理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Word版附解析),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時間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重慶市楊家坪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物理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Word版附解析),共2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