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錯點17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



1.基因突變發(fā)生的時期
①無絲分裂、原核生物的二分裂及病毒DNA復制時均可發(fā)生基因突變。
②基因突變不只發(fā)生在分裂間期,而是在各個時期都有。
2.基因突變本質分析
①基因突變是DNA分子水平上基因內部堿基對種類和數目的改變,基因的數目和位置并未改變。
②基因突變≠DNA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替換
a.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不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也可發(fā)生堿基對的改變。
b.有些病毒(如SARS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RNA中堿基的增添、缺失、替換引起病毒性狀變異,廣義上也稱基因突變。
③生殖細胞的突變率一般比體細胞的突變率高,這是因為生殖細胞在減數分裂時對外界環(huán)境變化更加敏感。
④基因突變一定會導致基因結構的改變,但卻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狀的改變。
3.基因突變、基因重組的判別
①如果是有絲分裂過程中姐妹染色單體上基因不同,則為基因突變的結果。
②如果是減數分裂過程中姐妹染色單體上基因不同,可能是基因突變或交叉互換導致的。


1.亞硝酸鹽一直被認為是致癌物,事實上亞硝酸鹽本身并不致癌,但是在特定條件下,其與蛋白質中的二級胺結合會生成強致癌物——亞硝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亞硝胺引起細胞癌變后,基因組成的完整性仍可以保留
B.癌細胞仍具有正常細胞的某些特點
C.引起癌細胞與正常細胞之間差異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D.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tǒng)對癌細胞具有殺傷作用
【答案】C
【分析】細胞癌變由于一系列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變導致的。
【詳解】A、細胞癌變后,基因組成的完整性仍可以保留,A正確;
B、癌細胞仍有正常細胞的特點,新陳代謝等,B正確;
C、引起癌細胞與正常細胞之間差異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變,C錯誤;
D、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tǒng)可殺死部分癌細胞,D正確。
故選C。
2.β型地中海式貧血定是一種單基因遺傳病,有甲、乙兩種類型。下圖為該病的一個家系圖。研究發(fā)現(xiàn),與正常的血紅蛋白相比。甲型的血紅蛋白β肽鏈上缺少了1分子苯丙氨酸,乙型的血紅蛋白β肽鏈上的1分子纈氨酸被1分子谷氨酸替代,這兩種異常的血紅蛋白與氧氣的結合能力極低,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Ⅱ--4的異常血紅蛋白是體細胞中的基因突變導致的
B.與乙型的基因相比控制甲型β鏈的基因中可能缺失了3個堿基
C.Ⅱ--4的血紅蛋白攜帶氧氣能力下降的根本原因是蛋白質的空間結構發(fā)生了變化
D.控制甲型貧血癥的基因和控制乙型貧血癥的基因是等位基因的關系
【答案】D
【分析】DNA分子中發(fā)生堿基對的替換、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叫做基因突變?;蛲蛔冊谏锝缰惺瞧毡榇嬖诘?,基因突變是隨機發(fā)生的、不定向的,基因突變的隨機性表現(xiàn)在基因突變可以發(fā)生在生物個體發(fā)育的任何時期。在自然狀態(tài)下,基因突變的頻率是很低的。
【詳解】A、異常血紅蛋白是控制β肽鏈合成的異?;蛩磉_的產物Ⅱ—4體內的致病基因最有可能直接來自父母的遺傳,而未必是直接來自基因突變,故A錯誤;
B、甲型的血紅蛋白β肽鏈上缺少了1分子苯丙氨酸,乙型的血紅蛋白β肽鏈上的1 分子纈氨酸被1分子谷氨酸替代,控制甲型β鏈的基因中可能缺失了相鄰的3 個堿基對,故B錯誤;
C、Ⅱ—4的血紅蛋白攜帶氧氣能力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發(fā)生了基因突變,C錯誤;
D、控制甲型貧血癥的基因、控制乙型貧血癥的基因都是由正?;蛲蛔儺a生的,它們與正?;蚬餐瑯嫵蓮偷任换?,故D正確。
故選D。
【點睛】掌握基因突變有堿基對的增添、缺少和替換是解題關鍵。
3.下圖為一只雄果蠅兩條染色體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a、cb、v、w可出現(xiàn)在細胞的同一極
B.在減數分裂四分體時期,基因cb與基因w互換實現(xiàn)了基因重組
C.常染色體DNA上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替換即為基因突變
D.朱紅眼基因、白眼基因為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xiàn)類型
【答案】A
【分析】分析題圖:圖中常染色體和X染色體是兩條非同源染色體,因此它們上面的基因都是非等位基因,據此分析答題。
【詳解】A、圖示常染色體和X染色體為非同源染色體,可以同時出現(xiàn)在減數第二次分裂的細胞中,因此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a、cb、v、w可出現(xiàn)在細胞的同一極,A正確;
B、基因cb與基因w互換發(fā)生在非同源染色體之間,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B錯誤;
C、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因此常染色體DNA上(如非基因片段)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替換不一定引起基因突變,C錯誤;
D、朱紅眼基因、白眼基因在非同源染色體上,為非等位基因,D錯誤。
故選A。
4.下列關于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DNA分子中發(fā)生堿基對的替換、增添和缺失不一定是基因突變
B.若沒有外界誘發(fā)因素的作用,生物不會發(fā)生基因突變
C.人的心肌細胞的一對同源染色體的多對基因之間可以發(fā)生基因重組
D.基因型為Aa的個體自交,導致子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的原因是基因重組
【答案】A
【分析】可遺傳的變異有三種來源: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和基因重組;
(1)基因突變是基因結構的改變,包括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蛲蛔儼l(fā)生的時間主要是細胞分裂的間期。基因突變的特點是低頻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隨機性、不定向性;
(2)基因重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體上非姐妹單體之間的交叉互換和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之間的自由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導入也會引起基因重組;
【詳解】A.DNA分子中發(fā)生的堿基對的替換、增添和缺失位置是在非基因片段,則不會使基因結構改變,不屬于基因突變,A正確;
B.若沒有外界誘發(fā)因素的作用,基因突變可以自發(fā)發(fā)生,B錯誤;
C.人的心肌細胞不能進行減數分裂,一般不可以發(fā)生基因重組,C錯誤;
D.基因型為Aa的個體自交,導致子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的原因是A和a的分離造成的,D錯誤;
故選A。


1.基因突變的機理、原因及特點

(1)在細胞分裂間期易發(fā)生基因突變的原因是細胞分裂的間期進行DNA復制,DNA復制時需要解旋成單鏈,單鏈DNA容易受到內、外因素的影響而發(fā)生堿基對的改變。
(2)基因突變不一定能遺傳給有性生殖的后代,因為基因突變發(fā)生在體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時,可通過無性生殖遺傳給后代,但不會通過有性生殖遺傳給后代;基因突變發(fā)生在精子或卵細胞形成的減數分裂過程中時,可通過有性生殖遺傳給后代。
(3)基因突變不一定能產生等位基因,因為真核生物基因突變一般可產生它的等位基因,而病毒和原核細胞中不存在等位基因,其基因突變產生的是一個新基因。
2.基因突變與生物性狀的關系
(1)基因突變對生物性狀改變的影響
堿基對
影響范圍
對氨基酸序列的影響
替換

只改變1個氨基酸或不改變氨基酸序列
增添

不影響插入位置前的序列而影響插入位置后的序列
缺失

不影響缺失位置前的序列而影響缺失位置后的序列
(2)基因突變可改變生物性狀的4大原因
①基因突變可能引發(fā)肽鏈不能合成;
②肽鏈延長(終止密碼推后出現(xiàn));
③肽鏈縮短(終止密碼提前出現(xiàn));
④肽鏈中氨基酸種類改變;
以上改變會引發(fā)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改變,進而引發(fā)生物性狀的改變。
(3)基因突變未引起生物性狀改變的4大原因
①突變部位:基因突變發(fā)生在基因的非編碼區(qū)。
②密碼子簡并性:若基因突變發(fā)生后,引起了mRNA上的密碼子改變,但由于一種氨基酸可對應多種密碼子,若新產生的密碼子與原密碼子對應的是同一種氨基酸,此時突變基因控制的性狀不改變。
③隱性突變:若基因突變?yōu)殡[性突變,如AA中其中一個A→a,此時性狀也不改變。
④有些突變改變了蛋白質中個別位置的氨基酸,但該蛋白質的功能不變。
3.顯性突變和隱性突變的判斷方法
(1)理論依據
(2)判定方法
①選取突變體與其他已知未突變體(即野生型)雜交,根據子代性狀表現(xiàn)判斷。
a.若后代全為野生型,則突變性狀為隱性。
b.若后代全為突變型,則突變性狀為顯性。
c.若后代既有突變型又有野生型,則突變性狀為顯性。
②讓突變體自交,觀察后代有無性狀分離從而進行判斷。
4.明晰基因重組的范圍和實質
(1)基因重組一般發(fā)生于有性生殖過程中,無性生殖的生物不發(fā)生,有性生殖的個體的體細胞增殖時也不發(fā)生。
(2)多種精子和多種卵細胞之間有多種結合方式,導致后代性狀多種多樣,但不屬于基因重組。
(3)雜合子自交后代發(fā)生性狀分離,根本原因是等位基因的分離,而不是基因重組。
5.姐妹染色單體上出現(xiàn)等位基因的原因



1.B基因是一類腫瘤抑制基因,在正常情況下它能夠保持DNA結構的穩(wěn)定。環(huán)境中的一些致癌因素會導致細胞表面A受體的激活,進一步抑制B基因的活性。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正常機體內B基因開啟 B.B基因突變導致癌變易發(fā)生
C.B基因可阻止細胞異常增殖 D.A受體缺失可提高癌變機會
【答案】D
【分析】本題考查細胞癌變的知識,考生識記細胞癌變的原因是解題的關鍵。細胞癌變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fā)生基因突變,其中原癌基因負責調節(jié)細胞周期,控制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過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細胞不正常的增殖。
【詳解】A、B基因是一類腫瘤抑制基因,在正常情況下它能夠保持DNA結構的穩(wěn)定,正常機體內B基因是開啟的,A正確;
B、B基因是一類腫瘤抑制基因,在正常情況下它能夠保持DNA結構的穩(wěn)定,B基因突變會導致細胞中DNA的結構發(fā)生改變而癌變,B正確;
C、腫瘤細胞是一種異常(惡性)增殖的細胞,而B基因是一類腫瘤抑制基因,可阻止細胞的異常增殖,C正確;
D、B基因是一類腫瘤抑制基因,細胞表面A受體的激活可進一步抑制B基因的活性,A受體缺失可促進B基因的活性,使細胞癌變的機會降低,D錯誤。
故選D。
2.回答有關遺傳變異的問題
遺傳性橢圓形紅細胞增多癥(HE)是一種家族遺傳性溶血病,特點是外周血中存在大量的橢?圓形成熟紅細胞。目前認為HE是一組由于紅細胞膜蛋白分子異常而引起的遺傳性病。如圖15是該地區(qū)的一個該病的家族系譜圖,其中Ⅱ-8不攜帶致病基因。(顯、隱性基因用A.a表示):

(1)據圖判斷,該病的遺傳類型為______。
A.常染色體隱性遺傳B.X連鎖隱性遺傳?C.常染色體顯性遺傳D.X連鎖顯遺傳
(2)Ⅱ-5的基因型是______,Ⅱ-5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可能不含該致病?基因的細胞有______。
A.卵原細胞B.初級卵母細胞C.次級卵母細胞D.卵細胞
(3)Ⅱ-5和Ⅱ-6想再生一個孩子,若孩子已出生,則可以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其______形態(tài),從而診斷其是否患該?。蝗艉⒆由形闯錾?,則可以從羊水中收集少量胎兒的細胞,提取DNA,以______為原料在試管中進行DNA復制,然后通過______手段診斷其是否患該病。該孩子若是女孩,患該病的概率是______。
(4)Ⅲ12與一正常女性結婚,生了一個患該病的孩子,下列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A.Ⅲ12在減數分裂產生精子時發(fā)生了基因突變
B.Ⅲ12在減數分裂產生精子時發(fā)生了基因重組
C.正常女性在減數分裂產生卵細胞時發(fā)生了基因突變
D.正常女性在減數分裂產生卵細胞時發(fā)生了染色體變異
【答案】???? C???? Aa???? CD???? 紅細胞???? 脫氧核苷酸???? 基因檢測???? ???? AC
【分析】Ⅱ-8不攜帶致病基因,則為正?;虻募兒献?。若正常為顯性,則后代不應出現(xiàn)患者,與系譜矛盾,據此可判斷致病基因為顯性基因。7號男性患病,但其女兒15號表現(xiàn)正常,據此可排除伴X顯性遺傳;該病應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詳解】(1)根據分析可知,該病應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故選C。
(2)Ⅱ-5的父親正常,則其基因型是Aa,Ⅱ-5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在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分離,可能不含該致病 基因的細胞有次級卵母細和卵細胞,故選CD。
(3)遺傳性橢圓形紅細胞增多癥(HE)患者外周血中存在大量的橢 圓形成熟紅細胞,可以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紅細胞形態(tài),從而診斷個體是否患該??;Ⅱ-5和Ⅱ-6想再生一個孩子,若孩子尚未出生,可以從羊水中收集少量胎兒的細胞,提取DNA,以脫氧核苷酸為原料在試管中進行DNA復制,然后通過基因檢測手段診斷其是否含有A基因,從而判斷該孩子是否會換HE。Ⅱ-6基因型為aa,該病的患病率與性別無關,Ⅱ-5和Ⅱ-6所生孩子患該病的概率是1/2。
(4)Ⅲ12表現(xiàn)正常,與一正常女性結婚,生了一個患該病的孩子,雙親均沒有致病基因,基因重組不會導致后代患??;染色體變異往往引起多個性狀的改變;患該病孩子的出現(xiàn),可能的原因是在產生精子或卵細胞的過程中a突變?yōu)锳。選AC。
【點睛】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結果的不同:基因突變一般只改變生物的某一個性狀,而染色體變異往往導致生物多個性狀的改變。


1.某二倍體植物染色體上控制花色的基因A2是由其等位基因A1突變產生的,且基因A1、A2均能合成特定的蛋白質來控制花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基因突變是基因中堿基對的增添或缺失造成的
B.基因A1、A2合成蛋白質時共用一套遺傳密碼
C.A1、A2不能同時存在于同一個體細胞中
D.A1、A2是同時存在于同一個配子中的
【答案】B
【分析】該題考查基因突變的概念、基因的表達、以及細胞增殖等考點。
【詳解】A、基因突變是基因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造成的。A錯誤;
B、地球上幾乎所有生物的基因在編碼蛋白質時都共用一套遺傳密碼。B正確;
C、A1、A2是一對等位基因,可位于一對同源染色上,在有絲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不分離,因此A1、A2可同時存在于同一個體細胞中。C錯誤;
D、A1、A2是一對等位基因,可位于一對同源染色上,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D錯誤。
故選B。
【點睛】解題的關鍵一是熟記基因突變的概念,二是了解密碼子的通用性及不同細胞增殖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特征的區(qū)別。
2.下列關于基因重組的敘述,錯誤的是(??????????)
A.基因重組發(fā)生在精卵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中
B.一對等位基因不存在基因重組,但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基因可能存在基因重組
C.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中R型細菌轉變?yōu)镾型細菌的實質是基因重組
D.有絲分裂過程中一般不發(fā)生基因重組
【答案】A
【分析】基因重組:
1、概念:在生物體進行有性生殖的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組合。
2、類型:
(1)自由組合型: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隨著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組合。
(2)交叉互換型: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體),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換而發(fā)生重組。
3、意義:(1)形成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原因之一。(2)是生物變異的來源之一,對生物的進化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詳解】A.自然情況下,基因重組發(fā)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A錯誤;
B.基因重組是指在生物體進行有性生殖的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的重新組合,因此一對等位基因不存在基因重組,但一對同源染色體會因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而導致基因重組,B正確;
C.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中R型細菌轉變?yōu)镾型細菌的實質是基因重組,C正確;
D.基因重組一般發(fā)生在有性生殖過程中形成配子時,D正確;
故選A。
3.有關某二倍體植物減數分裂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A.減數第一次分裂四分體時期,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fā)生交叉互換導致基因重組
B.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體數目與核DNA數目相同
C.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由于染色體沒有再次復制所以不存在染色單體
D.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體移向兩極導致每極都有一個染色體組
【答案】D
【分析】減數分裂過程:?
(1)減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染色體的復制。?
(2)減數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聯(lián)會,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②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④末期:細胞質分裂。?
(3)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xiàn)紡錘體和染色體;②中期:染色體形態(tài)固定、數目清晰;③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地移向兩極;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
【詳解】A、減數第一次分裂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可能發(fā)生互換導致基因重組,A錯誤;
B、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每條染色體上都有兩條姐妹染色單體,每條染色單體含有一個DNA,所以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體數目:核DNA數目=1:2,B錯誤;
C、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由于染色體的著絲點還沒有分裂,因此存在染色單體,C錯誤;
D、由于減數第一次分裂結束后,同源染色體已分離,所以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移到一極的染色體均為一組非同源染色體,即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體移向兩極導致每極都有一個染色體組,D正確。
故選D。
4.下列有關生物變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A.基因上堿基對的改變定引起遺傳信息的改變 B.基因重組不能產生新的基因,但肯定會產生新的性狀
C.21三體綜合征是染色體結構變異引起的 D.染色體倒位一般不改變基因數量對個體影響較小
【答案】A
【分析】生物變異包括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基因突變可以產生新的基因和基因型,而基因重組只能產生新的基因型;染色體變異包括染色體結構的變異和數目的變異。
【詳解】A、基因的堿基排列順序代表了遺傳信息,所以基因上堿基對的改變一定會引起遺傳信息的改變,A正確;
B、基因重組不能產生新的基因,也不會產生新的性狀,只是原有性狀的重新組合,B錯誤;
C、21三體綜合征是染色體數目變異引起的,C錯誤;
D、染色體倒位一般不改變基因數量,但是染色體上的基因排列順序發(fā)生了改變,因此對個體影響較大,D錯誤。
故選A。
5.下列關于人體癌細胞和癌變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癌變后,細胞膜上糖蛋白的數量增多 B.某些食物中含有致癌物質,長期食用易導致細胞癌變
C.在適宜條件下,人體癌細胞可以無限增殖 D.與正常細胞相比癌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會發(fā)生變化
【答案】A
【分析】細胞癌變的原因分為外因和內因,外因是各種致癌因子,內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fā)生基因突變;癌細胞的特征:具有無限增殖的能力;細胞形態(tài)發(fā)生顯著變化;細胞表面發(fā)生改變,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質減少。
【詳解】A. 細胞癌變后,細胞膜上糖蛋白的數量減少,黏著性降低,故癌細胞易于擴散,A錯誤;
B、某些食物中含有致癌物質如亞硝酸鹽,長期食用易導致細胞癌變,B正確;
C、在適宜條件下,人體癌細胞可以迅速生長、分裂,無限增殖???????,C正確;
D、與正常細胞相比癌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會發(fā)生變化,如體外培養(yǎng)的成纖維細胞呈扁平梭形,當這種細胞轉變成癌細胞后就變成了球形了,D正確。
故選A。
【點睛】解答此題需要識記細胞癌變的原因、癌細胞的主要特征,要求考生識記細胞癌變的原因,識記癌細胞的主要特征。
6.研究表明,癌細胞和正常細胞在相同的有氧條件下產生的ATP總量基本相同,但癌細胞從內環(huán)境中攝取并用于細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細胞的若干倍。下圖是癌細胞在有氧條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謝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在癌細胞中,葡萄糖進入線粒體被分解為丙酮酸
B.在有氧條件下,癌細胞只通過有氧呼吸產生ATP
C.與正常細胞相比,癌細胞呼吸過程產生的CO2量較多
D.與正常細胞相比,癌細胞中增強的過程可能有①②③
【答案】D
【分析】圖示表示癌細胞在有氧條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謝過程,①表示癌細胞吸收葡萄糖的過程,其中A最可能是細胞膜上運輸葡萄糖的載體;②表示葡萄糖代謝形成中間產物五碳糖;③表示癌細胞無氧呼吸(第二階段);④表示癌細胞的有氧呼吸(第二階段與第三階段)。
【詳解】A、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發(fā)生在細胞質基質中,A錯誤;
B、由圖可知,在有氧條件下,癌細胞既能進行有氧呼吸也能進行無氧呼吸,都可以產生ATP,B錯誤;
C、癌細胞無氧呼吸過程產生的是乳酸沒有CO2,雖然癌細胞既能進行有氧呼吸也能進行無氧呼吸,但與正常細胞相比,癌細胞呼吸過程產生的CO2量不多,C錯誤;
D、癌細胞的代謝比較旺盛,需要大量的大分子物質合成材料,所以與正常細胞相比,癌細胞內①②③會加強,D正確。
故選D。
7.圖表示在生物的一個種群中某一基因的類型及其關系。下列哪項不能從圖中分析得出(???????)

A.表明基因突變具有普遍性 B.表明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
C.表明基因突變具有可逆性 D.這些其因的堿基序列一定不同
【答案】A
【分析】基因突變的特點:普遍性、不定向性、隨機性、可逆性、低頻性和多害少利性。
【詳解】識圖分析可知A基因可以突變成a1、a2、a3,說明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同時A基因可以突變成a1基因,a1基因也可以突變成A基因,說明基因突變具有可逆性;控制同一性狀的基因有幾種,其根本原因是其堿基的序列不同。綜上所述,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8.2017諾貝爾獲獎者在研究果蠅的羽化(從蛹變?yōu)橄墸円构?jié)律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野生型晝夜節(jié)律基因p及其三個等位基因ps、pL、po均位于X染色體上。野生型果蠅的羽化節(jié)律周期為24h,突變基因ps、pL、po分別導致果蠅的羽化節(jié)律周期變?yōu)?9h、29h和無節(jié)律。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不同等位基因的產生體現(xiàn)了基因突變的_____性。
(2)晝夜節(jié)律基因在遺傳時不同于常染色體上基因遺傳的特點是_____。
(3)果蠅群體中雌蠅控制晝夜節(jié)律性狀的基因型中理論上最多有_____種雜合子。
(4)已知關于上述各復等位基因顯隱關系完全,現(xiàn)有一自由交配的具有晝夜節(jié)律有關的各種表現(xiàn)型的果蠅種群,從中分離得到多只野生型雌雄果蠅,利用這些野生型果蠅通過雜交實驗分析p基因相對其它幾種基因的顯隱關系,請簡述實驗思路、預期實驗結果與結論(不考慮突變的情況)。
實驗思路:_____
預期實驗結果與結論:
若_____,則p基因對其它基因為隱性;
若某些雜交組合子代_____,則p基因對該表現(xiàn)型的基因為顯性。
【答案】???? 不定向???? 交叉遺傳(或答與性染色體連鎖遺傳、伴性遺傳)???? 6???? 將多對野生型的雌雄果蠅雜交(或自由交配),分析子代的表現(xiàn)型???? 均為野生型???? 出現(xiàn)了其它表現(xiàn)型
【分析】根據題干信息分析,果蠅的羽化晝夜節(jié)律受位于X染色體上的復等位基因(p、ps、pL、po)控制,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和伴性遺傳規(guī)律,四種基因控制的羽化節(jié)律周期分別為24h、19h、29h和無節(jié)律。
【詳解】(1)基因突變往往突變?yōu)槠涞任换?,不同的等位基因的出現(xiàn)說明了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
(2)晝夜節(jié)律基因p及其三個等位基因ps、pL、po均位于X染色體上,表現(xiàn)為伴性遺傳,在遺傳時不同于常染色體上基因遺傳的特點是交叉遺傳。
(3)果蠅群體中雌蠅控制晝夜節(jié)律性狀的基因型中理論上最多有6種雜合子。
(4)實驗思路:將多對野生型的雌雄果蠅雜交(或自由交配),分析子代的表現(xiàn)型。
預期實驗結果與結論:若均為野生型,則p基因對其它基因為隱性;若某些雜交組合子代出現(xiàn)了其它表現(xiàn)型,則p基因對該表現(xiàn)型的基因為顯性。
【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伴性遺傳規(guī)律,明確雌雄性基因型的書寫方式,能夠分別寫出復等位基因性的情況下雌雄性基因型的可能性,進而判斷果蠅種群基因型的總數。
9.如圖為某種哺乳動物細胞增殖分化的部分過程,a-k表示不同細胞,①-⑨表示不同的生理過程,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不考慮交叉互換)

(1)圖中b細胞是____________細胞;該種生物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最多_______條。①-⑨中處于一個細胞周期的是____________(填數字標號)。
(2)j和k細胞遺傳信息相同,但二者在形態(tài)、結構、生理功能上卻有較大差異,造成這種差異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細胞分化、細胞癌變和細胞衰老的共同特點是________(填標號)。
①細胞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上發(fā)生變化  ②新陳代謝速度減慢?、圻z傳物質發(fā)生改變?、芗毎さ耐ㄍ感越档?br /> (4)環(huán)境中的致癌因子會損傷細胞中的DNA分子,使_______________發(fā)生突變,導致正常細胞的生長和分裂失控而變成癌細胞。利用海拉細胞系可研究病毒致癌因子的致癌機理,現(xiàn)有的研究表明病毒之所以能夠引起細胞發(fā)生癌變是因為它們含有______以及與致癌有關的核酸序列。
【答案】???? 精原細胞 ???? 8條???? ⑤⑥⑦???? 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①????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原癌基因
【分析】1、圖中b細胞經過①~④過程后產生的f細胞變形成精子,c細胞發(fā)生了聯(lián)會,說明①~④過程發(fā)生的是減數分裂;a細胞經過⑤⑥⑦過程產生了形態(tài)大小相同的a和i細胞,說明⑤⑥⑦過程發(fā)生的是有絲分裂;i細胞經過⑧⑨過程產生了不同形態(tài)的j、k細胞,說明i細胞發(fā)生的是細胞分化。
2、據圖分析e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時發(fā)生著絲點分裂,細胞中染色體數目與體細胞相同,則該生物體細胞含有4條染色體;體細胞有絲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染色體數目會加倍,則該生物染色體數目最多為8條。
3、細胞周期指連續(xù)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完成時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時為止的時期。只有連續(xù)有絲分裂的細胞才具有細胞周期,因此①~⑨中處于一個細胞周期的是⑤⑥⑦。
4、j和k細胞都來源于i細胞,遺傳信息相同,但二者在形態(tài)、結構、生理功能上卻有較大差異,是細胞分化的結果,細胞分化的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細胞分化、細胞癌變和細胞衰老的共同特點是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發(fā)生改變。
【詳解】(1)圖中b細胞經過①~④過程后形成精子,說明b細胞為精原細胞;e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時細胞中染色體數目與體細胞相同,因此該生物體細胞含有4條染色體,在有絲分裂后期最多為8條;只有連續(xù)進行有絲分裂的細胞才具有細胞周期,因此①一⑨中處于一個細胞周期的是⑤⑥⑦。
(2)j和k細胞是由同一個細胞分化形成的,而細胞分化的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3)細胞分化、細胞癌變和細胞衰老的共同特點是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發(fā)生改變。
(4)環(huán)境中的致癌因子會損傷細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fā)生突變而變成癌細胞。病毒之所以能夠引起細胞發(fā)生癌變是因為它們含有原癌基因以及與致癌有關的核酸序列。
【點睛】本題考查了有絲分裂、減數分裂、細胞分化和細胞癌變的有關知識,能正確識別出有絲分裂、減數分裂的各個時期是審題的關鍵。


相關試卷

新高考生物二輪復習易錯題精選練習易錯點28 基因工程(含解析):

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二輪復習易錯題精選練習易錯點28 基因工程(含解析),共2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有關“DNA有關的酶”,有關“質?!?,PCR技術相關分析,蛋白質工程與基因工程的比較,14 ml/L,使DNA析出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新高考生物二輪復習易錯題精選練習易錯點26 發(fā)酵工程(含解析):

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二輪復習易錯題精選練習易錯點26 發(fā)酵工程(含解析),共2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有關“倒平板”,有關“平板劃線法”,有關“選擇培養(yǎng)基與鑒別培養(yǎng)基”,有關“消毒和滅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新高考生物二輪復習易錯題精選練習易錯點22 免疫調節(jié)(含解析):

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二輪復習易錯題精選練習易錯點22 免疫調節(jié)(含解析),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的分析判斷,常見的信號分子歸納,過敏反應和體液免疫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新高考生物二輪復習易錯題精選練習易錯點21  體液調節(jié)(含解析)

新高考生物二輪復習易錯題精選練習易錯點21 體液調節(jié)(含解析)

新高考生物二輪復習易錯題精選練習易錯點20  神經調節(jié)(含解析)

新高考生物二輪復習易錯題精選練習易錯點20 神經調節(jié)(含解析)

新高考生物二輪復習易錯題精選練習易錯點13 DNA的結構及復制(含解析)

新高考生物二輪復習易錯題精選練習易錯點13 DNA的結構及復制(含解析)

新高考生物二輪復習易錯題精選練習易錯點06  酶的組成及特性(含解析)

新高考生物二輪復習易錯題精選練習易錯點06 酶的組成及特性(含解析)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