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時17 海陸分布對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1海陸分布對氣壓帶分布的影響(1)原因:海陸的熱力差異。冬季:陸地降溫比海洋,陸地氣溫較,出現(xiàn)高壓。夏季:陸地增溫比海洋快,陸地氣溫較,出現(xiàn)低壓。(2)影響北半球:使緯向分布的氣壓帶被分裂為一個個高、低氣壓中心。 填圖(在圖中填出虛線處的氣壓帶及亞歐大陸氣壓中心的名稱)表現(xiàn)1月份1月份副極地低壓帶被大陸上的冷高壓所切斷,使副極地低壓僅保留在海洋上7月份7月份副熱帶高壓帶被大陸上的熱低壓所切斷,使副熱帶高壓只保留在海洋上 答案 1月份圖: 7月份圖:南半球:海洋面積占絕對優(yōu)勢,氣壓帶基本上呈狀分布。2季風環(huán)流  (1)概念:海陸上氣壓中心的季節(jié)變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風向隨季節(jié)有規(guī)律地變換,形成季風。(2)成因:海陸熱力差異和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海陸熱力差異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信風越過赤道,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風向改變。例如:南亞夏季的西南季風是東南信風向北越過赤道,在地轉偏向力的影響下向偏轉而形成的;與之類似的是澳大利亞北部1月份的西北季風,是東北信風向南越過赤道,在地轉偏向力的影響下向左偏轉而形成的。東亞季風和南亞季風的比較項目東亞季風南亞季風季節(jié)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風向西北風東南風東北風西南風源地蒙古、西伯利亞太平洋蒙古、西伯利亞(亞歐大陸內部)印度洋成因海陸熱力差異海陸熱力差異及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性質溫帶:寒冷干燥亞熱帶:溫和少雨炎熱多雨溫暖干燥高溫高濕比較冬季風強于夏季風夏季風強于冬季風分布地區(qū)我國東部、朝鮮半島、日本等印度半島、中南半島、我國西南地區(qū)等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對農業(yè)生產的影響有利雨熱同期不利旱澇、寒潮等災害旱澇災害 (2021·山東地理)克拉香天氣出現(xiàn)在越南沿海地區(qū),是一種持續(xù)時間較長的霧天伴隨蒙蒙細雨的天氣,這種天氣在越南北部沿海比南部沿海出現(xiàn)的幾率更大。下圖示意克拉香天氣出現(xiàn)時段的風向。據(jù)此完成12題。1.越南北部沿海出現(xiàn)克拉香天氣的幾率更大,主要因為北部沿海比南部沿海( )風速小 地面溫度低 地勢低 空氣濕度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克拉香天氣易出現(xiàn)的時間段是( )A24   B57C810   D11~次年1 [關鍵信息點撥]越南沿海地區(qū)地處熱帶,氣溫較高,且靠近海洋,蒸發(fā)旺盛,水汽豐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霧天出現(xiàn)要有較充足的水汽,且溫度可以下降到水汽達到飽和狀態(tài)。持續(xù)時間較長說明大氣較穩(wěn)定,即大氣運動弱,如風力小、逆溫現(xiàn)象等。與南部沿海相比,北部沿海緯度,地面溫度,海域面積狹窄,且東部的海南島對偏東風有阻擋作用,導致北部沿海風力。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區(qū)域夏季盛行西南風,冬季盛行東北風,從圖中看出,此時該區(qū)域盛行風,據(jù)此可推測該區(qū)域正處于冬夏季風轉換的季節(jié)。 答案 1.A 2.A解析 1題,克拉香天氣有持續(xù)的霧天,意味著風速不能太大,圖中顯示這個階段的盛行風向是偏東風,越南沿海是迎風一側,但北部沿海有海南島等陸地阻擋,風力會減弱,南部沿海東側全部是海洋,風力大,霧天難以保持,正確;都是沿海平原,地勢低平,差異不大,錯;都是沿海,空氣濕度差異不大,加上北部沿海東側有海南島的阻擋,水汽在海南島受地形抬升產生部分降水,北部沿海的空氣濕度還可能降低,錯;地面溫度偏低利于水汽凝結、霧的形成,正確;故選A。第2題,霧的形成需要相對穩(wěn)定的天氣,微弱的風力有利于水汽的持續(xù)匯集、霧天的保持,強風則容易驅散霧氣。越南位于熱帶地區(qū),夏季西南風強烈,冬季東北風強烈,都不利于霧的形成,排除B、D;冬夏之交的春秋季節(jié),是大氣環(huán)流形勢轉換的季節(jié),風向不穩(wěn),但風力較弱,有利于形成克拉香天氣。圖示盛行風向是偏東風,應是東北風偏轉而來,所以答案為24月,選A。考向1 通過海陸分布對氣壓帶的影響考查綜合思維(2023·四川綿陽市期末)下圖為局部地區(qū)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完成12題。1.下列關于甲天氣系統(tǒng)及其水平氣流,敘述正確的是( )A.高壓 順時針輻散   B.低壓 順時針輻散C.高壓 逆時針輻散   D.低壓 逆時針輻散2.該月乙地沿海地區(qū)主導風向和氣候特征為( )A.東南風 高溫多雨   B.西南風 高溫多雨C.東南風 炎熱干燥   D.西南風 炎熱干燥答案 1.A 2.B解析 1題,據(jù)圖可知,此時赤道以南的熱帶洋面上是高壓中心,應為南半球的副熱帶高壓帶;從圖中可以看出,此時南半球副熱帶高壓帶北移,可知是北半球的夏季;甲天氣系統(tǒng)是北半球夏季時陸地的低壓中心切斷北半球副熱帶高壓帶之后保留在洋面上的高壓中心,結合所學知識,北半球高壓中心水平方向氣流是順時針輻散,故選A。第2題,由上題分析可知,此時是北半球的夏季;結合所學知識,乙地位于非洲西部地區(qū),北半球的夏季,氣壓帶、風帶北移,該地區(qū)受南半球東南信風北移越過赤道后右偏形成的西南風影響,從海洋帶來較多降水,氣候高溫多雨,故選B。考向2 通過季風環(huán)流考查區(qū)域認知季風指數(shù)是季風現(xiàn)象明顯程度的量值,其大小反映一個地區(qū)季風環(huán)流的強弱程度。下圖示意我國東部地區(qū)18802000年的夏季風指數(shù)(a)和冬季風指數(shù)(b)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數(shù)值中的某一個數(shù)值與平均值的差)值曲線。據(jù)此完成35題。3.下列年份,我國江淮地區(qū)伏旱期最明顯的是( )A1900   B1930C1960   D1990419101920年期間,與多年平均狀況相比( )A.東北地區(qū)寒潮頻次增多B.西北地區(qū)天山雪線偏低C.南方地區(qū)棉衣暢銷D.華北地區(qū)植物發(fā)芽較早5.與1950年相比,1980年黃河( )A.結冰期較長,凌汛災害嚴重B.含沙量增大,三角洲增長快C.徑流量減小,下游斷流加劇D.徑流量增大,下游洪澇嚴重答案 3.C 4.D 5.C解析 3題,夏季風強的年份,我國南旱北澇,江淮地區(qū)受副熱帶高壓帶影響時間長,伏旱期明顯。讀圖可知,1960年夏季風指數(shù)距平值最大,說明夏季風最強。選C。第4題,距平值大于0,季風勢力強,小于0,季風勢力弱。讀圖可知19101920年期間,夏季風較強,冬季風較弱;因此與多年平均狀況相比,我國北方冬季較暖。我國東北地區(qū)寒潮頻次減少;西北地區(qū)天山雪線應偏高;冬季風較弱,南方地區(qū)棉衣滯銷;夏季風較強,春季氣溫回升時間早,導致華北地區(qū)植物發(fā)芽較早。D正確,A、BC錯誤。第5題,與1950年相比,1980年夏季風弱,冬季風強,因此北方黃河流域降水少,徑流量減小,下游斷流加劇,C正確,D錯。結冰期雖然長,但河流流量小,凌汛災害不一定嚴重,A錯。河流徑流量減小會導致河流含沙量減少,三角洲增長慢,B錯。課時精練(2023·江蘇揚州市期末)某月的氣壓中心分布示意圖,完成13題。1.此季節(jié),圖中處的風向為( )A.東北風   B.西北風C.西南風   D.東南風2.此季節(jié),圖中處季風最主要的成因是( )A.澳大利亞與亞歐大陸之間的氣壓差異B.赤道低壓帶與亞洲低壓之間的氣壓差異C.太平洋與亞歐大陸之間巨大的海陸熱力差異D.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3.關于此季節(jié)圖中處氣候特征的敘述,錯誤的是( )A.寒冷干燥   B.降水豐沛C.高溫多雨   D.雨熱同期答案 1.D 2.D 3.A解析 1題,由圖可知,此時在印度半島附近形成低壓中心,說明此時為北半球的夏季,氣壓帶和風帶北移,澳大利亞的西北部此時主要受東南信風帶控制,吹東南風,故選D。第2題,南亞的夏季吹西南季風,其成因主要是氣壓帶、風帶北移,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向右偏轉形成西南風,D正確。第3題,圖中處位于我國東部地區(qū),為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降水豐沛,冬季溫和少雨,根據(jù)題意,故選A。下圖為亞洲東部(115°E以東)多年平均南、北風向在各緯度上的季節(jié)變化圖,箭頭長短代表風力大小。完成45題。4.影響圖中曲線分布最北端緯度位置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A.亞洲高壓   B.冰島低壓C.阿留申低壓   D.副熱帶高壓5.關于亞洲東部冬、夏季風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夏季風影響范圍更廣B.冬季風強盛時間更長C.夏季風北進快于南退D.冬季風影響不到海南島答案 4.D 5.B解析 4題,亞洲東部(115°E以東)為季風氣候,夏季風為偏南風,讀圖可知,圖中曲線為南風北界,即夏季風的北界,夏季風北界的南北移動是由西太平洋高壓(副熱帶高壓帶在太平洋西部的分支)勢力強弱、南北進退位置決定的,因此影響圖中曲線分布最北端緯度位置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副熱帶高壓,與亞洲高壓、冰島低壓、阿留申低壓關系不大,D符合題意,排除A、B、C。第5題,與冬季風相比,亞洲東部夏季風影響范圍僅限于離海洋不遠的地區(qū),影響范圍較小,A錯誤;與夏季風相比,冬季風控制整個亞洲東部的時間超過半年,強盛時間更長,B正確;亞洲東部夏季風大致45月開始登陸, 78月到達最北位置,北進時間為34個月,夏季風10月退出大陸,南退時間約2個月,C錯誤;東亞季風的冬季風勢力強勁,可以影響海南島,D錯誤。(2023·浙江Z20名校聯(lián)盟聯(lián)考)南風熱島,是指在偏南風的吹拂之下,當夜間周邊地區(qū)處于普遍降溫的大背景下,該地區(qū)恒定在較高溫度或者存在夜間溫度逆升的現(xiàn)象,與周邊地區(qū)相比形成閉合的高溫中心,這種現(xiàn)象就是南風熱島。下圖為地處山東丘陵北麓城市濟南某日發(fā)生典型南風熱島的溫度曲線變化圖。完成67題。6.濟南發(fā)生南風熱島現(xiàn)象最典型的季節(jié)是( )A.早春  B.夏季  C.初秋  D.冬季7.關于濟南發(fā)生南風熱島現(xiàn)象的成因,敘述正確的是( )受局部氣壓影響,南風勢力較強 南部山地形成的焚風效應加強 城市南北之間存在明顯的氣壓差 水汽充足,往往形成較強的降水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 6.A 7.A解析 6題,由材料可知,南風熱島是指在偏南風的吹拂下,這個南風主要是夏季風,所以濟南在早春時可以受到來自海洋的夏季風影響,A正確;材料中該地氣溫變化不符合濟南夏季氣溫特點,B錯誤;初秋時,強大的亞洲高壓開始盛行,濟南主要受偏北風影響,C錯誤;濟南冬季主要受偏北風影響,D錯誤。第7題,由于濟南在山東丘陵的北麓,所以受局地山谷風的影響,南風勢力會增強,正確;南風經過爬升后,在濟南一側下沉,形成焚風效應,正確;城市位于山麓北側,南北之間會存在明顯的氣壓差,正確;濟南位于背風一側,氣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結,降水較少,錯誤。故選A西風分速是指各風向風速中西風的分量,下圖為南、北半球冬、夏季西風分速分布圖。完成89題。8.緯度55°附近西風分速在南、北半球之間差異顯著,主要原因是該緯度( )A.太陽輻射強弱明顯B.地形起伏差距巨大C.海陸分布狀況不同D.洋流性質恰好相反9.與夏季比,北半球中緯度冬季的西風分速更大,主要是受( )A.盛行西風、西北季風影響B.盛行西風、東北季風影響C.極地東風、西北季風影響D.東北信風、東南季風影響答案 8.C 9.A解析 8題,緯度55°附近主要是西風帶,從圖中可知該緯度附近南半球的西風分速比北半球大,說明南半球盛行西風更強。該緯度附近,南半球基本是海洋,摩擦力小,風力更強,C正確。第9題,北半球中緯度的冬季,大陸東部受西北季風的影響,與該緯度本身存在的盛行西風存在西風分速上的疊加;夏季,大陸東部受東南季風影響較大,會抵消一部分西風分速,A正確。1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6)阿留申群島位于白令海與北太平洋之間,自阿拉斯加半島向西伸延至堪察加半島。由超過300個細小的火山島組成,長1 900千米。下圖為某季節(jié)阿留申群島附近區(qū)域海平面等壓線示意圖(單位:hPa)。(1)判斷此時北半球所處的季節(jié),并解釋圖中低壓中心的形成原理。(6)(2)阿留申島上居民以狩獵和捕魚為生,各島之間聯(lián)系以輪船為交通工具。分析阿留申群島內各島之間很少有橋的原因。(6)(3)隨著全球變暖,北極航道利用價值提高,具體說明北極航線的開通將為阿留申群島帶來哪些機遇與挑戰(zhàn)。(4)答案 (1)冬季。形成原理:受海陸熱力差異影響,冬季亞歐大陸內部降溫快,形成高壓中心,把副極地低壓帶切斷,使它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壓。(2)建設成本高(運輸費用、人工費用、材料性能要求高);技術要求高(對橋梁防震要求高,且海水影響強,對橋梁結構要求高);對自然環(huán)境破壞大;島嶼眾多,大橋長度(跨度)大;多極端天氣,施工難度大;人口稀少,經濟活動少,運輸需求量小。(3)機遇:北極航線的開通,眾多輪船停泊島嶼港口進行各種商品貿易,增加就業(yè);發(fā)展旅游業(yè),促進當?shù)亟洕陌l(fā)展。挑戰(zhàn):北極航線的開通,將會有大批船只往來,這將帶來生物入侵、水體污染等問題,脆弱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破壞;對基礎設施、獨特文化構成壓力。

相關學案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時精品學案 第1部分 第5章 第3講 課時31 河流地貌對聚落分布的影響(含解析):

這是一份(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時精品學案 第1部分 第5章 第3講 課時31 河流地貌對聚落分布的影響(含解析),共10頁。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時精品學案 第1部分 第5章 第3講 課時29 河谷的演變(含解析):

這是一份(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時精品學案 第1部分 第5章 第3講 課時29 河谷的演變(含解析),共13頁。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時精品學案 第1部分 第5章 第2講 課時28 山地對交通的影響(含解析):

這是一份(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時精品學案 第1部分 第5章 第2講 課時28 山地對交通的影響(含解析),共7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學案 更多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時精品學案 第1部分 第3章 第3講 課時16 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含解析)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時精品學案 第1部分 第3章 第3講 課時16 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含解析)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時精品學案 第1部分 第3章 第2講 課時14 鋒與天氣(含解析)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時精品學案 第1部分 第3章 第2講 課時14 鋒與天氣(含解析)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時精品學案 第1部分 第2章 第3講 課時9 時差(含解析)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時精品學案 第1部分 第2章 第3講 課時9 時差(含解析)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時精品學案 第1部分 第2章 第1講 課時4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含解析)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時精品學案 第1部分 第2章 第1講 課時4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含解析)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