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2024省雙鴨山一中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試題及答案(九科)
2024省雙鴨山一中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試題化學含解析
展開
這是一份2024省雙鴨山一中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試題化學含解析,共2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3-2024學年雙鴨山一中高一(上)月考化學試卷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題3分,共48分)
1. 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淀粉溶液不能產生丁達爾效應
B. “鐵質菜刀生銹”與氧化還原反應有關
C. 為防止中秋月餅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變質,常在包裝袋中放入生石灰
D. 維生素C可將轉變?yōu)椋跃S生素C具有氧化性
2. 依據下列實驗事實證據,所得結論正確的是
選項
A
B
C
D
實驗
銅絲能導電
固體不導電
溶液能導電
熔融能導電
結論
銅是電解質
固體中不含離子
在通電條件下發(fā)生電離
是電解質
A. A B. B C. C D. D
3. 下列關于Fe(OH)3膠體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 制備Fe(OH)3膠體的化學方程式是
B. 在制備Fe(OH)3膠體的實驗中,加熱煮沸時間越長,越有利于膠體的生成
C. 向紅褐色的氫氧化鐵膠體中滴加足量稀鹽酸的現(xiàn)象是:先沉淀,后沉淀溶解
D. Fe(OH)3膠體粒子能吸附陽離子,從而使Fe(OH)3膠體帶有一定電荷
4. 下列物質下列物質間的每一個轉化都能通過一步反應實現(xiàn)的是
A. Fe2O3FeFeCl3 B. H2O2H2H2O
C. CaCl2溶液CaCO3CO2 D. CuSO4溶液CuCuO
5. 下列各組物質分類正確的是
選項
純凈物
混合物
酸
堿
鹽
酸性氧化物
堿性氧化物
A
液氯
75%酒精
H3PO4
純堿
NaHSO4
CO
Na2O
B
金剛石
鹽酸
HNO3
燒堿
NaHCO3
SO2
CuO
C
大理石
碘酒
CH3COOH
苛性鉀
NaCl
Mn2O7
MgO
D
空氣
水銀
H2S
熟石灰
KClO3
SiO2
CaO
A. A B. B C. C D. D
6. 下列關于鈉及其化合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鈉放置在空氣中,會迅速被氧化而生成淡黃色氧化鈉
B. 金屬鈉具有較強的還原性,可與四氯化鈦溶液反應置換出鈦
C. 因為Na有還原性,所以可用于制造高壓鈉燈
D. 兩小塊質量相等的金屬鈉,一塊在常溫下充分反應生成Na2O,另一塊在加熱的條件下充分反應生成Na2O2,兩次轉移的電子數(shù)一樣多
7. 下列化學反應中電子轉移的表示方法正確的是
A. B.
C. D.
8. 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 醋酸和碳酸鈣反應:2H++CaCO3→Ca2++CO2↑+H2O
B. 鐵粉與稀H2SO4反應:2Fe+6H+→2Fe3++3H2↑
C. Cu(OH)2與稀H2SO4反應:OH-+H+=H2O
D. Na2CO3溶液中和足量鹽酸反應:CO+2H+→CO2↑+H2O
9. 下列離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使無色酚酞試液呈紅色溶液中:Na+、K+、、
B. 無色透明的溶液中:Cu2+、K+、、
C. 含有大量Ba(NO3)2溶液中:Mg2+、、、Cl-
D. 使紫色石蕊試液呈紅色的溶液中:Na+、K+、、
10. 將金屬鈉放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燒杯中,既有氣體又有白色沉淀產生的個數(shù)是
①MgSO4溶液 ②Na2SO4溶液 ③飽和澄清石灰水
④Ca(HCO3)2溶液 ⑤CuSO4溶液 ⑥飽和NaCl溶液
A. 1個 B. 2個 C. 3個 D. 4個
11. 關于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發(fā)生氧化反應 B. KI是還原產物
C. 生成時,轉移電子 D. 還原劑與氧化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6
12. 已知有下列三個反應:
①;
②;
③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反應①②③中的氧化產物分別是I2、Fe3+、CoCl2
B. 根據以上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Cl2>Fe3+>Co2O3
C. 可以推理得到
D. 在反應③中參加反應的HCl和體現(xiàn)還原性的HCl個數(shù)比為3∶1
13. 下列說法正確的個數(shù)為
①根據酸分子中含有的氫原子個數(shù),將酸分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
②根據丁達爾效應將分散系分為溶液、濁液和膠體
③金屬氧化物不一定都是堿性氧化物,但堿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金屬氧化物
④蘇打、氨水、醋酸、小蘇打均電解質
⑤電解質溶液導電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
⑥因為膠粒比溶液中溶質粒子大,所以膠體可以用過濾的方法把膠粒分離出來
⑦氧化還原中,有一種元素被氧化,一定有另一種元素被還原
A. 1個 B. 2個 C. 3個 D. 4個
14. 向一定體積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測得混合溶液的導電能力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XY段溶液中的離子方程式為Ba2++OH-+H++=BaSO4↓+H2O
B. a時刻溶液的導電能力約為0,說明BaSO4不是電解質
C. 將稀硫酸換成稀鹽酸滴入,測得混合溶液的導電能力隨時間變化曲線一樣
D. YZ段溶液的導電能力不斷增大,主要是由于過量的稀H2SO4電離出的離子導電
15. 查找資料得知:溴水()顯橙黃色,碘水()顯棕黃色;還原性:,在溶液中被氧化時一般生成。有一無色未知溶液可能含有、、、、中的一種或者幾種,現(xiàn)做以下實驗。
①取部分溶液加入少量溴水,振蕩,溶液呈無色;
②向①的溶液中加入過量氯化鋇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過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下列關于無色溶液組成的判斷正確的是
A. 肯定含有、,可能含有、,肯定不含
B. 肯定不含、,肯定含有,可能含有、
C. 肯定不含、,肯定含有,可能含有、
D. 肯定含有、,可能含有,肯定不含、
16. 某溫度下將通入溶液里,反應后得到、、的混合溶液,經測定、的個數(shù)比為7:1,則與反應時,被還原的氯原子和被氧化的氯原子個數(shù)比為
A. 1:3 B. 2:3 C. 3:2 D. 3:1
二、填空題(共4題;共52分)
17. 按要求完成以下方程式:
Ⅰ.寫出下列物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
(1)NaHSO4(水溶液):___________。
(2)CH3COOH:___________。
(3)Ba(OH)2:___________。
(4)H2O:___________。
Ⅱ.完成下列情況下的離子方程式
(5)CuO與稀硫酸溶液混合:___________。
(6)少量碳酸氫鈉溶液與澄清石灰水混合:___________。
18. 回答下列問題
(1)有以下六種物質:
①乙醇;②Na2CO3溶液;③固體;④液態(tài)氯化氫;⑤冰醋酸;⑥石墨。
上述狀態(tài)下的物質中,能導電的有___________(填序號,下同),屬于電解質的有___________。
(2)已知H3PO2是一元弱酸,NaH2PO2屬于___________(填:酸式鹽、正鹽或者堿式鹽)。寫出H3PO2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某種飛船以聯(lián)氨和為動力源,發(fā)生反應:,反應溫度可高達,回答下列問題。
①配平該方程式。___________
②該反應中,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的質量之比為___________。
(4)補全并配平下列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HCl=______KCl+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9. 回答下列問題。
Ⅰ.某同學稱取一定質量的固體配成溶液,在該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鹽酸,然后向此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如圖甲所示)。滴加過程中產生沉淀的質量與加入溶液的體積的關系如圖乙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段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
(2)分別在A點和B點對應的溶液中滴加溶液,觀察到的現(xiàn)象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Ⅱ.有一固體混合物,可能由Na2SO4、Na2CO3、CuSO4、CaCl2、NaCl等混合而成,為檢驗它們,做了以下實驗:
①將固體混合物溶于水中,攪拌后得無色透明溶液;
②往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
③過濾,將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發(fā)現(xiàn)沉淀全部溶解。
根據上述實驗事實,回答下列問題:
(3)原固體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物質是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物質是___________(以上空格均填寫化學式)。
20. 回答下列問題:
(1)在S2-、Fe3+、Fe2+、Mg2+、S、I-、H+中,只有氧化性的是___________,只有還原性的是___________,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的是___________。
(2)某同學寫出以下三個化學方程式(未配平):
①NO+HNO3N2O3+H2O
②N2O4+H2OHNO3+HNO2
③NH3+NOHNO2+H2O
其中你認為一定不可能實現(xiàn)的是___________(填序號)。
(3)下列三個氧化還原反應中:
①2FeCl3+2KI=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③2NaClO3+4HCl(濃)=2NaCl+2ClO2↑+Cl2↑+2H2O
雙線橋標出反應②的電子轉移方向和數(shù)目:___________;反應③中的還原產物___________;
若溶質中Cl-與I-共存,為了氧化I-而Cl-不被氧化,除單質外,還可選用上述反應中的___________做氧化劑。
2023-2024學年雙鴨山一中高一(上)月考化學試卷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題3分,共48分)
1. 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淀粉溶液不能產生丁達爾效應
B. “鐵質菜刀生銹”與氧化還原反應有關
C. 為防止中秋月餅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變質,常在包裝袋中放入生石灰
D. 維生素C可將轉變?yōu)?,所以維生素C具有氧化性
【答案】B
【解析】
【詳解】A.淀粉溶液屬于膠體,能產生丁達爾效應,故A錯誤;
B.“鐵質菜刀生銹”鐵被氧化為氧化鐵,與氧化還原反應有關,故B正確;
C.生石灰是干燥劑,不能防止食品因被氧化而變質,故C錯誤;
D.維生素C可將轉變?yōu)?,發(fā)生還原反應,所以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故D錯誤;
選B。
2. 依據下列實驗事實證據,所得結論正確的是
選項
A
B
C
D
實驗
銅絲能導電
固體不導電
溶液能導電
熔融能導電
結論
銅是電解質
固體中不含離子
在通電條件下發(fā)生電離
是電解質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詳解】A.銅是單質,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A項錯誤;
B.固體中含Na+、Cl-,但要溶于水或熔融態(tài)離子才可以自由移動,才能導電,B項錯誤;
C.在溶于水或熔融態(tài)發(fā)生電離,C項錯誤;
D.電解質指在水或熔融態(tài)能導電的化合物,是電解質,D項正確;
答案選D。
3. 下列關于Fe(OH)3膠體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 制備Fe(OH)3膠體的化學方程式是
B. 在制備Fe(OH)3膠體的實驗中,加熱煮沸時間越長,越有利于膠體的生成
C. 向紅褐色的氫氧化鐵膠體中滴加足量稀鹽酸的現(xiàn)象是:先沉淀,后沉淀溶解
D. Fe(OH)3膠體粒子能吸附陽離子,從而使Fe(OH)3膠體帶有一定電荷
【答案】C
【解析】
【詳解】A.制備Fe(OH)3膠體的化學方程式是,故A錯誤;
B.在制備Fe(OH)3膠體的實驗中,加熱煮沸時間過長,膠體發(fā)生聚沉產生沉淀,故B錯誤;
C.向紅褐色的氫氧化鐵膠體中滴加足量稀鹽酸,先膠體聚沉,后氫氧化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沉淀又溶解,故C正確;
D.Fe(OH)3膠體粒子能吸附陽離子,從而使Fe(OH)3膠體粒子帶有一定電荷,膠體為電中性,膠體不帶電,故D錯誤;
選C。
4. 下列物質下列物質間的每一個轉化都能通過一步反應實現(xiàn)的是
A. Fe2O3FeFeCl3 B. H2O2H2H2O
C. CaCl2溶液CaCO3CO2 D. CuSO4溶液CuCuO
【答案】D
【解析】
【詳解】A.Fe和鹽酸反應生成FeCl2和氫氣,故不選A;
B.H2O2受熱分解為水和氧氣,故不選B;
C.CaCl2溶液和二氧化碳不反應,故不選C;
D.CuSO4溶液和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銅和氧氣反應生成CuO,故選D;
選D。
5. 下列各組物質分類正確的是
選項
純凈物
混合物
酸
堿
鹽
酸性氧化物
堿性氧化物
A
液氯
75%酒精
H3PO4
純堿
NaHSO4
CO
Na2O
B
金剛石
鹽酸
HNO3
燒堿
NaHCO3
SO2
CuO
C
大理石
碘酒
CH3COOH
苛性鉀
NaCl
Mn2O7
MgO
D
空氣
水銀
H2S
熟石灰
KClO3
SiO2
CaO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詳解】A.純堿是碳酸鈉,屬于鹽,故A錯誤;
B.金剛石是碳元素組成的一種單質,屬于純凈物;鹽酸是氯化氫是水溶液,屬于混合物;HNO3電離出的陽離子全是氫離子,屬于酸;燒堿是氫氧化鈉,屬于堿;NaHCO3由金屬陽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屬于鹽;SO2能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屬于酸性氧化物;CuO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屬于堿性氧化物,故B正確;
C.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屬于混合物,故C錯誤;
D.空氣是混合物,水銀是金屬單質,水銀是純凈物,故D錯誤;
選B。
6. 下列關于鈉及其化合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鈉放置在空氣中,會迅速被氧化而生成淡黃色的氧化鈉
B. 金屬鈉具有較強的還原性,可與四氯化鈦溶液反應置換出鈦
C. 因為Na有還原性,所以可用于制造高壓鈉燈
D. 兩小塊質量相等的金屬鈉,一塊在常溫下充分反應生成Na2O,另一塊在加熱的條件下充分反應生成Na2O2,兩次轉移的電子數(shù)一樣多
【答案】D
【解析】
【詳解】A.鈉放置在空氣中,會迅速被氧化而生成白色的氧化鈉,故A錯誤;
B.鈉與四氯化鈦溶液反應,金屬鈉先與水反應,不能置換出金屬鈦,故B錯誤;
C.鈉燈通電發(fā)光沒有發(fā)生化學反應,鈉用于制造高壓鈉燈與Na的還原性無關,故C錯誤;
D.兩小塊質量相等的金屬鈉,一塊在常溫下充分反應生成Na2O,另一塊在加熱的條件下充分反應生成Na2O2,鈉元素化合價都由0價升高為+1價,所以轉移的電子數(shù)一樣多,故D正確;
答案選D。
7. 下列化學反應中電子轉移的表示方法正確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詳解】A.碳元素的化合價升高,硅元素的化合價降低,則碳失去電子,Si得到電子,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4e-,故A錯誤;
B.該反應中鈉元素的化合價升高失去電子,氫元素化合價降低得到電子,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2e-,故B正確;
C.該反應中鋅元素化合價升高失去電子,氫元素化合價降低得到電子,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2e-,故C錯誤;
D.該反應中Cu元素化合價升高失去電子,硫元素化合價降低得到電子,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2e-,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8. 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 醋酸和碳酸鈣反應:2H++CaCO3→Ca2++CO2↑+H2O
B. 鐵粉與稀H2SO4反應:2Fe+6H+→2Fe3++3H2↑
C. Cu(OH)2與稀H2SO4反應:OH-+H+=H2O
D. Na2CO3溶液中和足量鹽酸反應:CO+2H+→CO2↑+H2O
【答案】D
【解析】
【分析】
【詳解】A. 醋酸是弱酸,醋酸和碳酸鈣反應:2CH3COOH+CaCO3=Ca2++CO2↑+H2O+2CH3COO-,故A錯誤;
B. 鐵粉與稀H2SO4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Fe+2H+=Fe2++H2↑,故B錯誤;
C. Cu(OH)2是難溶固體,Cu(OH)2與稀H2SO4反應:Cu(OH)2+2H+=2H2O+Cu2+,故C錯誤;
D. Na2CO3溶液中和足量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CO+2H+=CO2↑+H2O,故D正確;
故選D。
9. 下列離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使無色酚酞試液呈紅色的溶液中:Na+、K+、、
B. 無色透明的溶液中:Cu2+、K+、、
C. 含有大量Ba(NO3)2溶液中:Mg2+、、、Cl-
D. 使紫色石蕊試液呈紅色的溶液中:Na+、K+、、
【答案】A
【解析】
【詳解】A.使無色酚酞試液呈紅色的溶液顯堿性,四種離子相互不反應,且不與氫氧根反應,可以大量共存,故A符合題意;
B.含有銅離子的溶液顯藍色,不能在無色溶液中大量存在,故B不符合題意;
C.硫酸根和鋇離子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題意;
D.使紫色石蕊試液呈紅色的溶液顯酸性,酸性溶液中碳酸根不能大量存在,故D不符合題意;
綜上所述答案為A。
10. 將金屬鈉放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燒杯中,既有氣體又有白色沉淀產生的個數(shù)是
①MgSO4溶液 ②Na2SO4溶液 ③飽和澄清石灰水
④Ca(HCO3)2溶液 ⑤CuSO4溶液 ⑥飽和NaCl溶液
A. 1個 B. 2個 C. 3個 D. 4個
【答案】D
【解析】
【詳解】①金屬鈉放入MgSO4溶液中,鈉先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得到的氫氧化鈉與硫酸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反應方程式為:2Na+2H2O+MgSO4=Na2SO4+Mg(OH)2↓+H2↑,既有氣體生成,又有白色沉淀產生;
②金屬鈉放入Na2SO4溶液中,只發(fā)生鈉與水的反應,反應方程式為:2Na+2H2O=2NaOH+H2↑,反應只有氣體生成;
③金屬鈉放入飽和澄清石灰水中,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澄清石灰水中溶劑減少,Ca(OH)2析出,既有氣體生成,又有沉淀生成;
④金屬鈉放入Ca(HCO3)2溶液中,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氫氧化鈉再與Ca(HCO3)2反應,生成CaCO3白色沉淀,既有氣體生成,又有沉淀生成;
⑤金屬鈉放入CuSO4溶液中,鈉先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得到的氫氧化鈉再與硫酸銅反應生成沉淀,既有氣體生成,又有沉淀生成,但沉淀是藍色不是白色;
⑥金屬鈉放入飽和NaCl溶液中,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氣,形成過飽和溶液,NaCl析出,既有氣體生成,又有沉淀生成。
因此既有氣體,又有白色沉淀產生的是①③④⑥;
故選D。
11. 關于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發(fā)生氧化反應 B. KI是還原產物
C. 生成時,轉移電子 D. 還原劑與氧化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6
【答案】C
【解析】
【詳解】A.反應中KIO3中I元素的化合價從+5價降低到反應后氯氣中的0價,發(fā)生得電子的反應,發(fā)生還原反應,A錯誤;
B.KI中的-1價I是由HI變化而來,化合價沒有發(fā)生變化,KI既不是氧化產物也不是還原產物,B錯誤;
C.反應中KIO3中I元素的化合價從+5價降低到反應后氯氣中的0價,HI中的-1價的I也升高到氯氣中的0價,生成3molI2轉移5mol電子,則生成1molI2時,轉移電子,C正確;
D.反應中HI為還原劑,KIO3為氧化劑,1molKIO3參加反應時,6molHI被消耗,6molHI中只有5mol做還原劑生成I2,所以在反應還原劑與氧化劑的物質的量的比為5:1,D錯誤;
故選C。
12. 已知有下列三個反應:
①;
②;
③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反應①②③中的氧化產物分別是I2、Fe3+、CoCl2
B. 根據以上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Cl2>Fe3+>Co2O3
C. 可以推理得到
D. 在反應③中參加反應的HCl和體現(xiàn)還原性的HCl個數(shù)比為3∶1
【答案】D
【解析】
【分析】
【詳解】A.氧化產物是指被氧化即所含元素化合價升高而生成的產物,故反應①②③中的氧化產物分別是I2、Fe3+、Cl2,A錯誤;
B.根據在同一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的氧化性強于氧化產物,還原劑的還原性強于還原產物,根據反應①得出:Cl2>I2,反應②得出:Br2>Fe3+,反應③得出:Co2O3>Cl2,故根據以上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Co2O3>Cl2>Fe3+,B錯誤;
C.由B項分析可知,氧化性:Cl2>Fe3+ ,Br2>Fe3+,故當Cl2和FeBr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時,Cl2先氧化Fe2+,故可以推理得到,C錯誤;
D.還原性是指在反應中失去電子,化合價升高,將其他元素還原的性質,故在反應③中參加反應的HCl和體現(xiàn)還原性的HCl個數(shù)比為6:2=3∶1,D正確;
故答案為:D。
13. 下列說法正確個數(shù)為
①根據酸分子中含有的氫原子個數(shù),將酸分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
②根據丁達爾效應將分散系分為溶液、濁液和膠體
③金屬氧化物不一定都是堿性氧化物,但堿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金屬氧化物
④蘇打、氨水、醋酸、小蘇打均為電解質
⑤電解質溶液導電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
⑥因為膠粒比溶液中溶質粒子大,所以膠體可以用過濾的方法把膠粒分離出來
⑦氧化還原中,有一種元素被氧化,一定有另一種元素被還原
A. 1個 B. 2個 C. 3個 D. 4個
【答案】B
【解析】
【詳解】①根據酸分子最多電離出氫離子的個數(shù),將酸分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如:CH3COOH最多電離出1個氫離子,屬于一元酸,故①錯誤;
②根據分散質粒子直徑不同將分散系分為溶液、濁液和膠體,故②錯誤;
③金屬氧化物不一定都是堿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金屬氧化物,故③正確;
④氨水是氨氣的水溶液,屬于混合物,既不是電解質又不是非電解質,故④錯誤;
⑤電解質溶液導電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故⑤正確;
⑥膠粒能透過濾紙,所以膠體不能用過濾的方法把膠粒分離出來,故⑥錯誤;
⑦氧化還原中,可能是同一種元素既被氧化又被還原,故⑦錯誤;
正確的是③⑤,選B。
14. 向一定體積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測得混合溶液的導電能力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XY段溶液中的離子方程式為Ba2++OH-+H++=BaSO4↓+H2O
B. a時刻溶液導電能力約為0,說明BaSO4不是電解質
C. 將稀硫酸換成稀鹽酸滴入,測得混合溶液的導電能力隨時間變化曲線一樣
D. YZ段溶液的導電能力不斷增大,主要是由于過量的稀H2SO4電離出的離子導電
【答案】D
【解析】
【分析】溶液導電性與離子濃度及離子所帶電荷成正比,向一定體積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過量,發(fā)生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Ba2++2OH-+2H++SO=BaSO4↓+2H2O,根據圖知,X到Y中溶液導電能力減小,說明溶液中離子濃度減小,a點導電能力為0,說明溶液中離子濃度接近于0,繼續(xù)加入稀硫酸,溶液中離子濃度增大,導電能力增大。據此判斷。
【詳解】A.XY段二者發(fā)生反應Ba2++2OH-+2H++SO=BaSO4↓+2H2O,導致溶液中離子濃度減小,導電能力減弱,故A錯誤;
B.a點酸堿恰好完全反應生成硫酸鋇和水,硫酸鋇難溶于水,但是溶解部分全部電離,是電解質,故B錯誤;
C.將稀硫酸換成稀鹽酸滴入,完全反應時,生成的是氯化鋇和水,氯化鋇易溶于水,可以完全電離,故完全反應時,溶液還可以導電,故C錯誤;
D.YZ段稀硫酸過量,硫酸是強電解質,硫酸電離出離子導致溶液中離子濃度增大,溶液的導電性增強,故D正確;
故選D。
15. 查找資料得知:溴水()顯橙黃色,碘水()顯棕黃色;還原性:,在溶液中被氧化時一般生成。有一無色未知溶液可能含有、、、、中的一種或者幾種,現(xiàn)做以下實驗。
①取部分溶液加入少量溴水,振蕩,溶液呈無色;
②向①的溶液中加入過量氯化鋇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過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下列關于無色溶液組成的判斷正確的是
A. 肯定含有、,可能含有、,肯定不含
B. 肯定不含、,肯定含有,可能含有、
C. 肯定不含、,肯定含有,可能含有、
D. 肯定含有、,可能含有,肯定不含、
【答案】A
【解析】
【詳解】無色未知溶液一定不含,根據電荷守恒,溶液中一定含有;①溴水()顯橙黃色,碘水()顯棕黃色,還原性:,取部分溶液加入少量溴水,振蕩,溶液呈無色,反應后的溶液中不含Br2、I2, 說明溴水被還原,溴水先氧化,可知原溶液一定含有還原性離子,且被氧化為;由于加入溴水不足,不能確定是否含有;
②向①溶液中加入過量氯化鋇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過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能被被溴水、硝酸氧化為,所以不能判斷原溶液中是否含有。根據以上分析,肯定含有、,可能含有、,肯定不含,故選A。
16. 某溫度下將通入溶液里,反應后得到、、的混合溶液,經測定、的個數(shù)比為7:1,則與反應時,被還原的氯原子和被氧化的氯原子個數(shù)比為
A. 1:3 B. 2:3 C. 3:2 D. 3:1
【答案】C
【解析】
【詳解】設KClO的物質的量為7mol,則KClO3的物質的量為1mol,失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7mol×1+1mol×5=12mol,依據得失電子守恒的原則,生成KCl的物質的量為=12mol,則Cl2與KOH反應時,被還原的氯原子和被氧化的氯原子的個數(shù)之比為12:(7+1)=12:8=3:2;
故答案為:C。
二、填空題(共4題;共52分)
17. 按要求完成以下方程式:
Ⅰ.寫出下列物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
(1)NaHSO4(水溶液):___________。
(2)CH3COOH:___________。
(3)Ba(OH)2:___________。
(4)H2O:___________。
Ⅱ.完成下列情況下的離子方程式
(5)CuO與稀硫酸溶液混合:___________。
(6)少量碳酸氫鈉溶液與澄清石灰水混合:___________。
【答案】(1)
(2)
(3)Ba(OH)2=Ba2++2OH-
(4)
(5)CuO+2H+=Cu2++H2O
(6)
【解析】
【小問1詳解】
NaHSO4在水溶液中電離出Na+、H+、 ,電離方程式為;
【小問2詳解】
CH3COOH是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部分電離為CH3COO-、H+,電離方程式為 ;
【小問3詳解】
Ba(OH)2是強堿,在水溶液中完全電離為Ba2+、OH-,電離方程式為Ba(OH)2=Ba2++2OH-;
【小問4詳解】
H2O是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部分電離為OH-、H+,電離方程式為
【小問5詳解】
CuO與稀硫酸溶液混合生成硫酸銅和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uO+2H+=Cu2++H2O;
【小問6詳解】
少量碳酸氫鈉溶液與澄清石灰水混合生成碳酸鈣沉淀、氫氧化鈉、水,反應的離子方程為。
18. 回答下列問題
(1)有以下六種物質:
①乙醇;②Na2CO3溶液;③固體;④液態(tài)氯化氫;⑤冰醋酸;⑥石墨。
上述狀態(tài)下的物質中,能導電的有___________(填序號,下同),屬于電解質的有___________。
(2)已知H3PO2是一元弱酸,NaH2PO2屬于___________(填:酸式鹽、正鹽或者堿式鹽)。寫出H3PO2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某種飛船以聯(lián)氨和為動力源,發(fā)生反應:,反應溫度可高達,回答下列問題。
①配平該方程式。___________
②該反應中,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的質量之比為___________。
(4)補全并配平下列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HCl=______KCl+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②⑥ ②. ③④⑤
(2) ①. 正鹽 ②. H3PO2+OH-=H2PO+H2O
(3) ①. ②. 2∶1
(4) ①. 216HCl=2KCl+258 ②. 1614H+=267H2O
【解析】
【小問1詳解】
①乙醇是非電解質,不導電;②Na2CO3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動的離子,能導電,Na2CO3溶液屬于混合物,既不是電解質又不是非電解質;③固體中離子不能自由移動,不導電,其水溶液能導電,屬于電解質;④液態(tài)氯化氫中不含離子,不導電,其水溶液能導電,屬于電解質;⑤冰醋酸中不含離子,不導電,其水溶液能導電,屬于電解質;⑥石墨能導電,屬于單質,既不是電解質又不是非電解質。
上述狀態(tài)下的物質中,能導電的有②⑥,屬于電解質的有③④⑤。
【小問2詳解】
H3PO2是一元弱酸,NaH2PO2屬于正鹽。H3PO2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生成NaH2PO2和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H3PO2+OH-=H2PO+H2O
【小問3詳解】
①,N2H4中N元素化合價由-2升高為0、中N元素化合價由+4降低為0,根據得失電子守恒配平該方程式為。
②該反應,N2H4中N元素化合價升高被氧化為氮氣,中N元素化合價降低被還原為氮氣,氮氣既是氧化產物又是還原產物,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的質量之比為2:1。
【小問4詳解】
①KMnO4中Mn元素化合價由+7降低為+2、HCl中Cl元素由-1升高為0,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為216HCl=2KCl+258
②中Cr元素化合價由+6降低為+3,F(xiàn)e元素化合價由+2升高為+3,根據得失電子守恒、電荷守恒配平離子方程式為614H+=267H2O。
19. 回答下列問題。
Ⅰ.某同學稱取一定質量的固體配成溶液,在該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鹽酸,然后向此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如圖甲所示)。滴加過程中產生沉淀的質量與加入溶液的體積的關系如圖乙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段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
(2)分別在A點和B點對應溶液中滴加溶液,觀察到的現(xiàn)象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Ⅱ.有一固體混合物,可能由Na2SO4、Na2CO3、CuSO4、CaCl2、NaCl等混合而成,為檢驗它們,做了以下實驗:
①將固體混合物溶于水中,攪拌后得無色透明溶液;
②往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
③過濾,將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發(fā)現(xiàn)沉淀全部溶解。
根據上述實驗事實,回答下列問題:
(3)原固體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物質是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物質是___________(以上空格均填寫化學式)。
【答案】(1)H++OH-=H2O
(2)相同 (3) ①. Na2CO3 ②. Na2SO4、CuSO4、CaCl2 ③. NaCl
【解析】
【分析】Ⅰ.和鹽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氫氧化鈉先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鹽酸完全反應后再與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鈉。
Ⅱ.①將固體混合物溶于水中,攪拌后得無色透明溶液,一定不含CuSO4;;
②往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說明Na2SO4、Na2CO3至少含有一種,CaCl2和Na2SO4、Na2CO3都不共存,一定不含CaCl2;
③過濾,將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發(fā)現(xiàn)沉淀全部溶解,沉淀是碳酸鋇不是硫酸鋇,則一定不含Na2SO4,必定含有Na2CO3;
【小問1詳解】
段沒有產生沉淀,OA段為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H++OH-=H2O;
【小問2詳解】
A點的溶質為氯化鎂、氯化鈉,B點的溶質為氯化鈉,分別在A點和B點對應的溶液中滴加溶液都生成氯化銀沉淀,觀察到的現(xiàn)象相同;
【小問3詳解】
根據以上分析,原固體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Na2CO3,一定不含有的物質是Na2SO4、CuSO4、CaCl2,可能含有的物質是NaCl。
20. 回答下列問題:
(1)在S2-、Fe3+、Fe2+、Mg2+、S、I-、H+中,只有氧化性的是___________,只有還原性的是___________,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的是___________。
(2)某同學寫出以下三個化學方程式(未配平):
①NO+HNO3N2O3+H2O
②N2O4+H2OHNO3+HNO2
③NH3+NOHNO2+H2O
其中你認為一定不可能實現(xiàn)的是___________(填序號)。
(3)下列三個氧化還原反應中:
①2FeCl3+2KI=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③2NaClO3+4HCl(濃)=2NaCl+2ClO2↑+Cl2↑+2H2O
雙線橋標出反應②的電子轉移方向和數(shù)目:___________;反應③中的還原產物___________;
若溶質中Cl-與I-共存,為了氧化I-而Cl-不被氧化,除單質外,還可選用上述反應中的___________做氧化劑。
【答案】(1) ①. Fe3+、Mg2+、H+ ②. S2-、I- ③. Fe2+、S
(2)③ (3) ①. ②. ClO2 ③. FeCl3
【解析】
【小問1詳解】
元素處于最低價時,只有還原性;元素處于最高價時,只有氧化性,元素處于中間價態(tài)時,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在S2-、Fe3+、Fe2+、Mg2+、S、I-、H+中,F(xiàn)e3+、Mg2+、H+處于最高價態(tài)只有氧化性;S2-、I-處于最低價態(tài)只有還原性;Fe2+、S處于中間價態(tài)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
【小問2詳解】
根據化合價升降規(guī)律,同一個氧化還原反應中,既有元素化合價升高又有元素化合價降低,NH3+NOHNO2+H2O中只有元素化合價升高,沒有元素化合價降低,NH3+NOHNO2+H2O一定不可能實現(xiàn),選③。
【小問3詳解】
2FeCl2+Cl2=2FeCl3反應,F(xiàn)e元素化合價由+2升高為+3、Cl元素化合價由0降低為-1,用雙線橋標出反應電子轉移方向和數(shù)目為;反應③,NaClO3中Cl元素化合價降低發(fā)生還原反應生成ClO2,還原產物是ClO2;
根據上述反應,可知氧化性NaClO3>Cl2>Fe3+>I2,若溶質中Cl-與I-共存,為了氧化I-而Cl-不被氧化,除單質外,還可選用上述反應中的FeCl3做氧化劑。
相關試卷
這是一份2024菏澤一中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試題化學含解析,共3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項選擇,多項選擇,填空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省雙鴨山一中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試題化學含答案,共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5 Cu 64,2”表示Nd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 分類法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湛江第二十一中學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試題化學含解析,文件包含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期末綜合復習卷pdf、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期末綜合復習卷答案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8頁, 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