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塊一 語言文字運用(Ⅰ)
第4講 掌握修辭手法,賞析表達效果2021年新高考卷Ⅰ,2022年新高考卷Ⅰ、卷Ⅱ,2021年、2022年全國甲、乙卷和2020年新高考全國卷Ⅰ均考查了修辭,主觀題和客觀題皆有,理解和賞析皆備,這足以證明高考對“修辭”這一語言表達的基本技能的基礎(chǔ)地位的充分肯定。[知識導(dǎo)圖]1.修辭手法(略,見下文講解)2.賞析表達效果
精準(zhǔn)突破一 辨析九種常見修辭(一)比喻
[即學(xué)即練]1.下列句子中,沒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項是( )A.“一帶一路”是我國為推動經(jīng)濟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項互利共贏的倡議,它已成為推動全球經(jīng)濟轉(zhuǎn)型升級、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B.氣象部門預(yù)計,隨著暖濕氣流增強,我省明天會迎來一場及時雨,空氣中污染物濃度將快速下降,人們的舒適度會大幅度提升。C.一種突如其來的網(wǎng)絡(luò)病毒洪水猛獸般地襲擊全球,導(dǎo)致150多個國家受災(zāi),我國也有近3萬家機構(gòu)的計算機受到影響。D.我國企業(yè)在參與發(fā)展中國家的基礎(chǔ)設(shè)施建設(shè)過程中,主動強化環(huán)保意識,積極承擔(dān)社會責(zé)任,帶動了東道國在觀念上彎道超車。
解析:A項,比喻手法,本體是“一帶一路”,喻體是“新引擎”,比喻詞是“成為”。C項,比喻手法,本體是“網(wǎng)絡(luò)病毒”,喻體是“洪水猛獸”,比喻詞是“般”。D項,比喻手法,沒有比喻詞,把“我國企業(yè)”“帶動了東道國在觀念上”的變化比喻成“彎道超車”。B項,“我省明天會迎來一場及時雨”,“雨”和“及時雨”兩者之間本質(zhì)一樣,不符合比喻的概念和特征,沒有使用比喻手法。
2.(2020·新高考卷Ⅱ)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有些風(fēng)箏還安裝了聲響裝置,如著名的“板鷂”風(fēng)箏,通體安裝笛哨,少則數(shù)十個,多則成百上千。放飛時百哨齊鳴,宛若空中交響樂,具有獨特的魅力,大大增加了放風(fēng)箏的趣味性。比喻具有相似性,請據(jù)此對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所用比喻進行簡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文段中把放飛風(fēng)箏時百哨齊鳴的聲音比作交響樂,基于兩方面的原因,一個是多個笛哨同時鳴響和多人共同演奏交響樂相似,另一個是作者認(rèn)為交響樂聲音很有魅力,用來作比,說明了笛哨聲也很有魅力。
答案:①句中把放飛風(fēng)箏時有百哨齊鳴的聲音比作交響樂,體現(xiàn)了比喻的相似性;②放飛風(fēng)箏時百哨齊鳴,交響樂由多人共同演奏,二者相似;③交響樂很有魅力,笛哨聲也很有魅力,二者相似。
[即學(xué)即練]3.下列詩句中,沒有使用比擬手法的一項是( )A.東風(fēng)便試新刀尺,萬葉千花一手裁。B.浮萍破處見山影,小艇歸時聞草聲。C.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D.唯有南風(fēng)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
解析:A項,寫春風(fēng)試著用嶄新的刀尺,用心剪裁綠葉紅花?!霸嚒薄安谩笔褂昧吮葦M手法。B項,寫浮萍碎散之處,映出遠山的倒影;小船歸來時,聽到草葉的聲響。是從視聽的角度寫景,沒有使用比擬手法。C項,寫多情的芍藥花含著“春淚”,“薔薇”拂曉時分無力地倚臥枝頭,賦予“芍藥”“薔薇”人的情態(tài),將之人格化,使用了比擬手法。D項,寫舊相識南風(fēng)偷偷打開門戶,翻閱書籍,賦予“南風(fēng)”人的動作,使用了比擬手法。
4.按照示例,簡要解說下列語句在比擬方面的特點。示例: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魯迅《藥》)解說:運用比擬手法,不僅賦予了小說生動性,更是把劊子手康大叔的兇殘與華老栓的善良對比得鮮明突出,同時,把當(dāng)時社會的黑暗、人性泯滅的原因做了委婉的交代。(1)普通的美麗、壯觀、奇妙等字眼在極光面前均顯出異常的蒼白無力,可以說,即使有生花妙筆也難述說極光的神采、氣勢、秉性、脾氣于萬一。(《神奇的極光》)解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歌鴝能唱婉轉(zhuǎn)的歌子,其中含有它可以隨自己的喜愛重新安排的多樣主題;每一個主題的音符構(gòu)成句法,種種可能的變奏曲形成相當(dāng)可觀的節(jié)目單。(《這個世界的音樂》)解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為了說明極光的神奇,作者把“神采、氣勢、秉性、脾氣”這些人所特有的特征用在極光上,生動形象,具體可感,展現(xiàn)了極光的魅力,吸引了讀者。(2)為了說明歌鴝發(fā)出的聲音的特點,作者用了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又風(fēng)趣幽默,非常有吸引力。
[即學(xué)即練]5.下列熟語中,沒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項是( )A.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B.人皆可以為堯舜C.化干戈為玉帛D.情人眼里出西施
解析:A項,將掌握生殺大權(quán)的他人比作“刀俎”,將處在被宰割地位的自己比作“魚肉”,“刀俎”和“魚肉”與人所處的情境相似,所以運用的是比喻手法而不是借代。B項,“堯舜”指代圣賢之人,使用了借代手法,是以專名代泛稱。C項,“干戈”指戰(zhàn)爭武器,多借指戰(zhàn)爭;“玉帛”是玉器和絲織品,代指和平友好。本句使用的是借代手法。D項,“西施”指代心上人,使用了借代手法,是以專名代泛稱。
6.按照示例,簡要解說下列語句在借代方面的特點。示例:巾發(fā)雪爭出,鏡顏朱早凋。未知軒冕樂,但欲老漁樵。(王安石《壬辰寒食》)解說:“軒冕”本為古代士大夫以上官員專屬的車乘和冕服,因其象征著身份和地位,故后來常用以借指官位爵祿。(1)群眾有偉大的創(chuàng)造力。中國人民中間,實在有成千上萬個諸葛亮,每個鄉(xiāng)村,每個市鎮(zhèn),都有那里的諸葛亮。解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家肚里有墨水,說話、辦事比咱強。解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用“諸葛亮”泛指聰明能干的人,表達形象生動。(2)“墨水”是具體事物,此處指代“文化”這個抽象的概念,表達更具體形象。
[即學(xué)即練]7.下列詩句中,沒有使用夸張手法的一項是( )A.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B.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C.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D.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解析:A項的意思是:把希望寄托于民眾,但民眾還沒有覺醒,他們對我的希望還不能理解,我把我的鮮血敬獻給祖國,誓為中華民族的解放而犧牲。本句沒有使用夸張手法。B項,“白發(fā)三千丈”運用了夸張手法。C項,“百丈冰”“萬里凝”運用了夸張手法。D項,“一日看盡”運用了夸張手法。
8.按照示例,簡要解說下列語句在夸張方面的特點。示例:人們啊,往往如此,有時在一起工作幾十年,卻依然形同陌路;有時,才碰頭,就好像幾輩子之前就相知了。解說:這里“幾輩子之前就相知”是極言“相知”之早,是把時間的久遠往大里說,用擴大夸張把相見之切傾訴得淋漓盡致。(1)可是當(dāng)兵一當(dāng)三四年,打仗總打了百十回吧,身上一根汗毛也沒碰斷。解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酒沒沾唇,心早就熱了。解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一根汗毛也沒碰斷”,是極力強調(diào)身經(jīng)百戰(zhàn)而沒有受一點傷,真是無敵勇士。(2)酒沒沾唇,心怎么會熱呢?按照常理應(yīng)該是酒先下肚,心才會熱,這里就是把后發(fā)生的事情提前說了,更突出了所要強調(diào)的事物和情感。
[即學(xué)即練]9.下列詩句中,沒有使用對偶手法的一項是( )A.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C.知汝遠來應(yīng)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D.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
解析:C項沒有使用對偶的手法。
10.按照示例,簡要解說下列對偶句的特點。示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解說:運用對偶,充分說明了“人和”的重要性;通過對比,深刻地揭示出應(yīng)該采取何種方式才能立于不敗之地。(1)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雪梅》(其一)]解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張孝祥《西江月·阻風(fēng)山峰下》)解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詩句借用梅不如雪白、雪沒有梅香之義,告誡我們?nèi)烁饔兴L,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是正理。對偶句既有情趣,也有理趣。 (2)對偶句用“滿載”和“平鋪”相對,刻畫出一幅生動的湖光山色圖:水光山色,交相輝映,船上人心曠神怡,其樂無窮。
[即學(xué)即練]11.下列各項中,沒有運用排比手法的一項是( )A.那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寶珠,如白水銀里頭養(yǎng)著兩丸黑水銀。B.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fēng)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fēng)姿。C.我想起紅布似的高粱,金黃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紅玉的臉龐,黑玉的眼睛,斑斕的山雕,奔馳的鹿群……D.都擁有一種強健的欲望,哪怕這種欲望派生出許多悲傷和煩惱,哪怕是痛苦也痛苦得那樣強勁。
解析:A、B、C三項都運用了排比手法,即至少有三句結(jié)構(gòu)相似的語句。
12.按照示例,簡要解說下列語句在排比方面的特點。示例:這些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轉(zhuǎn)眼間變成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就像是美麗的仙女在空中抖動著五彩斑斕的錦緞。解說:“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構(gòu)成排比,寫出了落日中云的多變色彩。(1)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一生之計在于勤。解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黨的十九大為我們繪就了一幅經(jīng)濟發(fā)達、政治清明、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生態(tài)優(yōu)美的現(xiàn)代中國藍圖。解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這句話強調(diào)的是人生需要規(guī)劃,每天早上要制定一個小目標(biāo),每年春天要有一個小計劃,并付出足夠的努力去實施,人生才會過得充實而有意義。(2)“經(jīng)濟發(fā)達”“政治清明”“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生態(tài)優(yōu)美”構(gòu)成排比,作“現(xiàn)代中國藍圖”的定語,使“現(xiàn)代中國藍圖”的形象更加生動具體,也使整句語義系統(tǒng)更加精確。
[即學(xué)即練]13.下列各項中,沒有運用反復(fù)手法的一項是( )A.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魯迅《記念劉和珍君》)B.終于自由啦!終于自由啦!感謝全能的上帝,我們終于自由啦!(馬丁·路德·金《我有一個夢想》)C.一陣風(fēng)吹來,這密如瀑布的雨就被風(fēng)吹得如煙,如霧,如塵。D.春光隱匿進了山洞,夏日招搖著路過眼前。別了。別了。別了。這一年四季盛放的美。
解析:C項,“如煙,如霧,如塵”是詞語排比。
14.簡要解說下列語句在反復(fù)方面的特點。(1)來吧,來吧,相約九八。來吧,來吧,相約一九九八。(《相約九八》)解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好一個安塞腰鼓!……好一個安塞腰鼓!……好一個黃土高原!好一個安塞腰鼓!……好一個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劉成章《安塞腰鼓》)解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反復(fù)使用“來吧”“相約”,表現(xiàn)出真誠的邀請。(2)采用反復(fù)的修辭,使文章形成回環(huán)往復(fù)的氣勢,推動感情達到高潮。
[即學(xué)即練]15.下列各項中,沒有運用設(shè)問手法的一項是( )A.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B.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C.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D.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16.簡要解說下列語句在設(shè)問方面的特點。(1)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杜甫《旅夜書懷》)解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艾青《我愛這土地》)解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先提出問題,然后自答“天地一沙鷗”。這樣設(shè)問,容易讓讀者產(chǎn)生豐富的聯(lián)想和無窮的想象,并能結(jié)合此情此景,感受到作者的寂寞漂泊之感。(2)詩人首先提出一個“為什么”的問題,然后接著自己給出答案,“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詩人的提問并非針對他人提出并希望得到答案的疑問,而僅僅是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從而引起讀者的思考,讓讀者自己去體會。
[即學(xué)即練]17.下列問句所用修辭手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B.田橫五百人安在,難道歸來盡列侯?C.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D.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解析:B項為反問,其余三項為設(shè)問。
18.簡要解說下列語句在反問方面的特點。(1)報紙沒有這么大的魔力嗎?解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它怎么會咬著你的?”奧楚蔑洛夫?qū)樟艚鹫f,“難道它夠得著你的手指頭?”(契訶夫《變色龍》)解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用“魔力”來表達報紙的影響力,用反問強調(diào)報紙的影響力之大。(2)奧楚蔑洛夫替狗辯護的反問“難道它夠得著你的手指頭?”一句,使其見風(fēng)轉(zhuǎn)舵、專橫跋扈的本質(zhì)暴露無遺。
精準(zhǔn)突破二 區(qū)分四對易混修辭(一)比喻與比擬1.性質(zhì)、作用不同比喻強調(diào)的是甲、乙兩物的相似性,是用喻體比本體,重點在“喻”;而比擬卻是仿照“擬體”(被模擬的事物)的特征摹寫本體,重點在“擬”。2.句式結(jié)構(gòu)不同比喻句由本體、喻體和比喻詞三部分組成。借喻雖然不出現(xiàn)比喻詞和本體,但可以變換為有比喻詞和本體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種比喻,始終都有喻體。比擬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將本體模擬為人的或物的某種行為、動作或情態(tài),不論是擬人,還是擬物,始終都無擬體。
[即學(xué)即練]19.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目前,我正在興致勃勃地對我的作品“減肥”,將可有可無的句、段刪去。B.嫉妒是刀,最后不是插在別人身上,就是插進了自己心里。C.就像唱一首歌似的,人生的歷程如果一直唱高調(diào),是會累壞嗓子的。D.“這個手術(shù)我來做,希望你能配合?!痹捳Z如一團松軟的棉球,輕輕地擦著疼痛的傷口。
解析:A項為比擬,其他三項為比喻。
20.使用下面的詞語寫一段描寫性文字,要求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不超過80個字。雪 寒風(fēng) 疲憊 路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雪在輕盈地跳舞,悄無聲息地落在傘上。凜冽的寒風(fēng)呼嘯而過,似一把鋒利的刀,切走了我身上僅存的一點暖意,卻無法趕走我的疲憊。遠處,路燈的橘黃色燈光暖暖地照亮了我回家的路。
(二)借代與借喻1.區(qū)分技巧
[即學(xué)即練]21.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嚼得菜根,做得大事。B.唾沫星子也能淹死人。C.每一朵烏云都有它的金邊。D.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解析:C項運用了借喻的修辭手法,其他三項都是借代。
22.下列詩句中,沒有運用借代手法的一項是( )A.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B.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C.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D.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解析:A項,“衣冠”代指達官貴人。B項,“珠翠”代指宮女。C項,“孤帆”代指船。D項,運用的是比喻手法,將洞庭湖水比作白銀盤,將水中小島比作青螺。
[即學(xué)即練]23.下列詩句與“墻頭雨細垂纖草”對仗工整的一項是( )A.水面風(fēng)回聚落花 B.?dāng)?shù)峰無語立斜陽C.樓上春容帶雨來 D.蟬曳殘聲過別枝
解析:首先排除D項,“蟬曳”是主謂結(jié)構(gòu),與“墻頭”明顯不對仗;其次排除B項,題干例句中“雨細”是主謂結(jié)構(gòu),與“無語”明顯不對仗;C項中的“帶雨來”不如A項中的“聚落花”與“垂纖草”對仗工整。
24.某校舉辦青少年心理健康講座,下面是主持人的一段開場白。請在橫線處填寫句子,使上下文語意連貫。要求使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不超過60個字。人生難免會有不如意,心理健康的青少年面對坎坷時,往往樂觀堅強,積極向上。健康的心理對我們有重要的意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如何擁有健康的心理呢?我們邀請了著名心理學(xué)家王教授給大家談?wù)勥@個問題,請鼓掌歡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一步,分析題目要求。題干要求運用“比喻和排比”兩種修辭手法。比喻手法,要求有明確的本體和喻體,這里的本體是“健康的心理”,喻體可以是一盞燈、一股暖流、一束陽光等積極的事物;排比手法,要求語句由三個及三個
以上結(jié)構(gòu)相對一致、意義連貫、能夠表達一個完整意思的分句構(gòu)成。第二步,分析橫線前后的內(nèi)容與橫線處要填句子的關(guān)系。由橫線前的“健康的心理對我們有重要的意義”可知,橫線處應(yīng)具體寫出“健康的心理”的重要意義,且語句內(nèi)容要樂觀,積極向上。
答案:(示例一)它如春風(fēng),吹走我們臉上的愁云;如陽光,驅(qū)散我們心頭的陰霾;如暖流,融化我們心里的堅冰(示例二)它如明亮的燈火,溫暖寒冷的暗夜,驅(qū)散心頭的迷霧,照亮回家的路途
[即學(xué)即練]25.對下列句子所運用的修辭手法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是一幅青綠山水畫?!边\用比喻的手法,描繪出了荔枝樹林夜色的濃郁和美好。B.“狂風(fēng)緊緊抱起一層層巨浪,惡狠狠地把它們甩到懸崖上。”運用擬人的手法,突出了大海漲潮時的有力氣勢。C.“世間還能有比這更居心險惡的事情嗎?我是一輩子沒有到過蒙大拿的?!边\用設(shè)問,揭露了資本主義自由競選的虛偽性。D.“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jié)隊的‘清國留學(xué)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shù)脤W(xué)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边\用夸張和比喻,寫出了清朝留學(xué)生可笑的打扮和丑態(tài)。
解析:C項,“設(shè)問”說法錯誤,應(yīng)該是“反問”修辭。
26.下面是某同學(xué)在教師節(jié)給老師寫的感謝信的開頭,請?zhí)嬖撏瑢W(xué)續(xù)寫兩句話,表達對老師的感謝之意。要求:使用比喻、反問的修辭手法,40個字左右。老師,在這屬于您的節(jié)日里,讓我怎么感謝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老師,您是海,我是舟,沒有您的承載,我怎能揚帆遠航 老師,您是山,我是泉,沒有您的孕育,我怎能涓涓流淌
精準(zhǔn)突破三 賞析句子的表達效果賞析句子的表達效果是一種綜合性的賞析活動,它同文學(xué)作品中的賞析稍有不同:第一,它是在一個大的語段中而不是一篇文章中進行的;第二,它主要著眼于語言層面,或者說,它是以語言為主的綜合賞析活動。這種新題型主要考查語句鑒賞。要做好這道題,須綜合運用句式特點、修辭手法、詞語錘煉、文體特征、邏輯事理甚至文章學(xué)的知識內(nèi)容來解答。賞析句子表達效果,要定準(zhǔn)角度,析透效果。(1)定角度。這種題型一般是多角度賞析。這些角度主要有:①句式效果;②修辭效果;③詞語角度,如是否使用了疊字疊詞、色彩詞,還有語體風(fēng)格等;④語境角度,看句子在語意、褒貶、句式上是否與上下文協(xié)調(diào)一致。(2)析效果。注意角度與效果要對應(yīng)一致,效果分析要結(jié)合語段,要具體化,不能只答套話,只說空話。
[典例] (2022·全國乙卷改編)文中畫橫線的兩處,都由三句話并列而成,但第一處主語“我”只出現(xiàn)一次,第二處主語“你”再三出現(xiàn),二者的表達效果有什么差別?請簡要說明。那時,小鎮(zhèn)上的人們和其他地方的人們一樣,一律到照相館留影。而且,小鎮(zhèn)只有一家照相館。照相而入“館”,順理成章,這樣的場所不大不小,半家常、半神秘,不單規(guī)模、形制上端莊含蓄,其幽暗也給人一種難以言喻的高貴感,牽動人心,令人神往。自上中學(xué)后,我曾和多位好友去照合影,進了這個面積不大的地方,交費、開票、整理衣服,就要坐到照相的凳子上了,大家經(jīng)常會發(fā)出這樣的問話:我臉洗得干凈嗎?眼睛亮嗎?牙齒露出來好,還是不露出來好?我們男孩平時不大在意的問題,照相的時候會一下子冒出來。不過沒關(guān)系,旁邊總會有別的人提醒:你臉上粘了個東西,你頭發(fā)亂了,你牙上有韭菜。那時,小鎮(zhèn)上
的孩子們不可能有什么照相的條件,只得依賴照相館來存放我們的青春、溫情、期待。照完相,我們會依然惦記著這件事,甚至興奮得晚上睡不著,迫不及待地想看到照片上的自己,等待在取相單上所標(biāo)的“某月某日下午三點”或“某月某日上午十點半”那個時刻看到照片。在我的記憶中,取相片這件事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忘記或滯后的情況。照片即將從簡陋的紙袋里抽出來的那一刻,我們經(jīng)常心臟狂跳不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處主語“我”只出現(xiàn)一次,表明說話人語速極快,情緒急迫,表明照相時的緊張、興奮,唯恐自己照得不好看;第二處主語“你”再三出現(xiàn),形象地展現(xiàn)出跟朋友照相時大家互相幫對方檢查,期望留下美好形象的友愛、互助的美好氛圍。
思維解析:第一步,定角度??疾辄c一是用詞,代詞“我”與“你”??疾辄c二是句式。這兩者結(jié)合一起考查。第一處一連串問題只用一個“我”字,但句式短,語氣急促。而第二處是朋友間的互相提醒,因此連用三個“你”。句式雖短,但語氣并不急促。第二步,析效果。第一處是照相人唯恐自己照出來不好看,因此著急地詢問同伴,能夠突出這種急迫而又興奮忐忑的心情;第二處這些問題,并非一下子都看出來的,有可能間隔了一點時間;或者這些提醒并不是一個人發(fā)出的,這樣寫表現(xiàn)出大家一起去照合影的緊張而又興奮、熱鬧情景,也寫出當(dāng)時友愛、互助的美好氛圍。
[即學(xué)即練]27.文中畫橫線的兩處,都由三句話并列而成,請簡要分析它們的表達效果。在一片翠綠之間,星羅棋布地點綴著一塊金黃的色彩,顏色稍微跳脫,但并不顯得突兀。這便是山里的麥田。山里不比平地,沒有廣袤的一望無垠的土地,也沒有如黑土地般膏腴的土壤,不過勤勞的山里人總能用他們的智慧去創(chuàng)造出耕地。一次次揮鋤,一次次彎腰,一趟趟擔(dān)肥,他們清除荒草,揀盡石塊,讓原本硬結(jié)的土地變得松軟、肥沃。于是,山間就有了耕田。一塊塊、一洼洼、一行行,大的能頂上兩個籃球場,最小的還不過三五尺見方。因為只能依據(jù)地勢而開墾,它們的形狀也各不相同,有長方形的,有圓形的,更多的是叫不出名字的不規(guī)則圖形,幾乎沒有方方正正的標(biāo)準(zhǔn)的農(nóng)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句子表達效果的能力。從句式看,“一次次揮鋤,一次次彎腰,一趟趟擔(dān)肥”由三個偏正短語構(gòu)成,“一塊塊、一洼洼、一行行”由三個數(shù)量短語構(gòu)成,這樣構(gòu)成了整齊的排比句式;從用詞看,“一次次”“一趟趟”重復(fù)使用,形成反復(fù)的修辭效果,強化了山里人創(chuàng)造耕地時的艱辛,滿含著贊美之情;從修辭看,“一塊塊、一洼洼、一行行”運用借代修辭,用數(shù)量詞借指耕田,形象地描寫耕地的狀態(tài)。
答案:①排比,句式整齊,增強了語勢;②“一次次”“一趟趟”疊用,寫出了山里人的勤勞艱辛,贊頌了他們對土地的熱愛之情;③“一塊塊”“一洼洼”“一行行”,用數(shù)量詞借代,借指耕田,描寫出山中耕田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特點。
2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題目。站在山谷的邊緣,看到山谷不深,雖有裸露的巖石,但沒有懸崖峭壁奇石異峰,也沒有雪浪翻卷飛瀑轟鳴。從谷底到谷頂,從眼前向縱深,綠是山谷的主旋律。那濃濃的綠、淡淡的綠,是樹,是草,是野花的莖和葉。它們高低起伏,隨著山谷而綿延。綠色的中間開著許多異樣的花,有白色的老鴉瓣、照山白,紅色或紫色的馬蘭花、益母草、錦地羅……這些花,五顏六色,千姿百態(tài),散落在山谷里,陽光一照,仿佛千萬顆星星在眼前灼灼閃耀;微風(fēng)一吹,又像千萬張稚嫩的小臉兒在向我微笑。我陶醉于山谷里,欣賞著這里的每一朵花。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以改寫成:“樹、草、野花的莖和葉都是綠色的。”從語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是一份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賞析表達技巧之修辭手法與表現(xiàn)手法——精準(zhǔn)判斷,精析效果(精品課件),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內(nèi)容索引,一圖盡知建體系,一表概覽明考向,一一突破強技能,課時精練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屆高考語文一輪總復(fù)習(xí)第三部分語言文字運用板塊一語言文字運用Ⅰ第4講掌握修辭手法賞析表達效果課件,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續(xù)上表,答案B,二比擬,三借代,答案A,四夸張,五對偶,答案C,六排比,答案D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屆高考語文復(fù)習(xí)-修辭手法及表達效果 課件,共3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教學(xué)目標(biāo)及考情分析,修辭手法高考指津,一備考啟示,最新??祭}解析,屆T8聯(lián)考,廣東一模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