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2課《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教學設計一、文本研讀《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是一篇典范的消息。這篇文章也是第一單元的第2課,只是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消息的基本常識,以及“倒金字塔結構”這個特點。二、創(chuàng)意說明學生剛剛接觸新聞這種文體,對這種文體還不是特別了解,因此本堂課還是引導學生在多次閱讀課文的基礎上再次鞏固新聞的基本結構特點。三、活動組織(一)、導入2012年,中國文學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2015年,中國醫(yī)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醫(yī)學獎,成為第二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那些人才可以獲得諾貝爾獎呢?這節(jié)課,讓我們一起學習《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這則消息。(二)、知識補充諾貝爾,18331021日出生于斯德哥爾摩,是瑞典化學家、工程師、發(fā)明家、軍工裝備制造商和炸藥的發(fā)明者。18961210日諾貝爾在意大利的圣雷莫因病去世,終年63歲。諾貝爾一生擁有355項專利發(fā)明。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立囑將其遺產的大部分作為基金,將每年所得利息分為5份,設立物理、化學、生理或醫(yī)學、文學及和平5種獎金(即諾貝爾獎金),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做出重大貢獻的人。(三)、檢查預習1、讀準生字頒發(fā)( bān )     挪威( nuó   )     遺囑(  zhǔ   )      滲透(  shèn   )炸藥( zhà )     仲裁(  zhòng  )   卓有成就( zhuó )2、積累成語卓有成就:有突出的成績和效果。卓,卓越、高超。頗有建樹:指在某些方面很有功績。頗,是很的意思。建樹,作動詞時表示建立不朽的功勛。(四)、默讀課文,整體感知1、默讀課文,把握消息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明確:時間:19011210日;地點:瑞典的斯德哥爾摩;人物:瑞典國王和挪威諾貝爾基金會及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事件:首次頒發(fā)諾貝爾獎。2、根據(jù)消息文體特點,勾畫出消息導語和主體部分,思考:導語部分講了哪些內容?主體部分講了哪些內容?明確:導語部分講了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和諾貝爾的遺囑。主體部分講了首屆諾貝爾獎獲得者及其貢獻,諾貝爾獎頒發(fā)的機構、時間及地點,諾貝爾獎的獎金來源及評議權等消息背景。(五)、熟讀課文,探究新聞內容1、“路透社斯德哥爾摩19011210日電”屬于什么內容?有什么作用?明確:這是新聞的電頭,交代了通訊社名稱、發(fā)電地點、時間,表明消息材料真實可靠,報道及時。2、第二自然段寫了什么內容?有什么作用?明確:語段中一一列舉了此次諾貝爾獎的各個門類的獲獎者的國籍、姓名、所獲得的獎項以及他們所做出的貢獻,這些都充分體現(xiàn)了新聞內容的準確性和真實性。3、第三自然段中,作者交代了什么內容?有什么作用?明確:語段明確了諾貝爾獎的頒獎機構、頒獎時間和頒獎地點,使所報道的內容簡潔明了,便于讀者了解和掌握。4、本文結尾部分是補敘,這種寫法有什么作用?明確:語段交代了新聞背景,進一步介紹了諾貝爾獎獎金的來源,補充說明資金管理權與獎項評議權的分離,突出諾貝爾獎的公正與權威,更有利于讀者認識和了解諾貝爾獎,增強了新聞內容的真實性。5、二至四小節(jié)的順序能調換嗎?為什么作者要這么安排呢?資料補充:“倒金字塔結構”,也稱“倒三角結構”,是消息寫作中最常用的一種結構方式,即按先重要后次要的順序來寫。猶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它多用于事件性新聞。明確:本文主要目的既然是報道諾貝爾獎首次頒發(fā),那么獲獎者信息自然是這則消息的主要內容。因此,在導語簡介頒發(fā)地點、時間后,獲獎者信息應該放在主體部分最優(yōu)先的位置。說完誰獲獎,按照讀者關注的,自然是再寫頒獎機構、何時何地頒獎,這些內容不太重要,但是又不可舍去,所以放在主體次要部分。最后再交代新聞背景。這則新聞儼然按照重要到次要的順序依次排列,是一篇典型的“倒金字塔結構”范文。(六)、再讀課文,了解語言特色示例:德國的倫琴他發(fā)現(xiàn)了X射線;荷蘭的范托夫他發(fā)現(xiàn)了化學動力學定律。“發(fā)現(xiàn)”一詞,突出了這兩位科學家在發(fā)現(xiàn)新事物、新規(guī)律的貢獻。你還能在文中找到類似的語言嗎?德國的貝林,他在血清療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國的普呂多姆,他在詩歌創(chuàng)作方面頗有建樹。小結:消息的語言的特點是客觀、確切、簡練和平實。(七)、課堂總結這篇新聞所報道的是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的具體情況。文中詳細列舉了獲獎者的國籍、姓名、所獲獎項和所做貢獻,同時也明確了頒獎機構、時間和地點等。這篇新聞事實準確,內容詳略得當,是新聞中的佳作,希望同學們以后養(yǎng)成新聞閱讀的良好習慣,提高我們的認知水平和獲取信息的能力。(八)、布置作業(yè)請同學們每天回去讀一則新聞,進一步了解新聞的特點。四、板書設計:首屆諾貝爾獎的頒發(fā)導語:頒發(fā)者、機構、時間、獎項主體:獲獎者國籍、姓名、獎項、貢獻背景:資金來源、管理權和評獎分離機制作業(yè)設計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相同的一項是(  )A./頓開     /B./萬眾        /C.發(fā)/捷報        /D./妙惟肖       /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運用不當?shù)囊豁検?/span>(  )A.我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摧毀了敵人的最后一道防線。B.他一生從事教育事業(yè),在教育理論方面卓有成就。C.新頒發(fā)的《農藥管理條例》對農藥管理制度、登記制度、生產管理制度、經營管理制度、假冒偽劣農藥定義及農藥的使用回收辦法等進行了重大修訂。D.每一項建設工程都滲透著設計人員和工人的心血。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1題。車窗拋物屢見不鮮 扔掉的,不僅是文明呂玥 王鵬程 于軍“車窗拋物”是馬路上常見的一種交通陋習。記者從杭州高速交警二大隊獲悉,318日上午,在安徽黃山做生意的張先生駕駛奔馳E300小轎車去杭州旅游,在杭徽高速公路上被前方行駛的一輛昌河面包車上拋出的礦泉水瓶砸中,頃刻間前擋風玻璃碎成蜘蛛網狀,所幸車上人員沒有受傷。據(jù)了解,這塊擋風玻璃在4S店的報價是1.2萬元左右。一個小小的礦泉水瓶,就這么輕輕一扔,竟然造成這么嚴重的損失。也許在面包車司機看來,這最多就是丟了點文明。然而,“車窗拋物”拋掉的,又何止是文明?探訪:難堪的風景323日下午4時許,杭州市中河路地面道路的中央隔離帶上,身著橙黃色工作服的環(huán)衛(wèi)工黃紅梅正在彎腰撿拾垃圾。近在咫尺的機動車道上,來往車輛川流不息。短短十余分鐘后,只見她左手拿一個大號飲料紙杯和紙團,右手拿一個空可樂瓶,已經騰不出手來撿拾更多垃圾。“早上,這條路的綠化帶上垃圾更多,很多都是從車子里丟出來的。”黃紅梅說。每天上午7時至9,她都會沿著中河路的鳳起路到環(huán)城北路段的綠化帶,來回走兩公里,拾滿整整三桶的垃圾。說話間,一輛黑色豐田車在中河路靠近體育場路附近等待綠燈時搖下車窗,扔出一個紙團。紙團在地上滾了幾圈,有點扎眼地停在干凈的路面上。黃紅梅無奈地搖了搖頭。不過,更讓環(huán)衛(wèi)工人無奈的是,他們有時上前制止,還會遇到對方的搶白。在百井坊路和延安路清掃垃圾的環(huán)衛(wèi)工葉金玉告訴記者,她曾上前對停車扔垃圾的司機提出勸告,沒想到對方立即“還擊”:“掃你的地,我們不扔,你們都沒事情好做了!調查:隱形的殺手輕輕一拋,破壞的是整潔和文明,更威脅行車安全。曾有一個實驗,在賽車道旁放置一塊檢驗合格的汽車擋風玻璃,賽車手以每小時70千米的速度向這塊擋風玻璃駛來,并隨手扔出一個蘋果,被擊中的擋風玻璃瞬間裂花,如果沒有防護膜,就成了碎片。在另一個實驗中,僅僅一個空礦泉水瓶,在時速約100千米的狀態(tài)下,可將鋼化玻璃砸碎。在杭州開了11年出租車的司機李洋告訴記者,在開車時,如果前方突然有異物“飛”過來,他的第一反應就是避讓,這樣很容易因為多打方向而發(fā)生交通事故。而環(huán)衛(wèi)工人則成了“車窗拋物”的一大受害者。20161112,湖北一位環(huán)衛(wèi)工在道路中間撿拾一個煙盒時,先被一輛越野車撞向對向車道,又被對向車道的面包車迎面撞上,不幸身亡。去世時,環(huán)衛(wèi)工手里還緊緊攥著剛剛撿起的煙盒。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2016,溫州市撞傷、撞死環(huán)衛(wèi)工的交通事故達117,3天就有一起;其中2起為死亡事故,25起為較嚴重事故。而車窗拋物是誘發(fā)這些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去年3月的一天,杭州環(huán)衛(wèi)工葉金玉在快車道上清理垃圾時,被一輛出租車撞上,所幸受的只是皮外傷。建議:處罰下猛藥杭州高速交警二大隊副大隊長竺春璋告訴記者,在日常巡邏中,車窗拋物及貨車拋灑滴漏的情況時有發(fā)生。不過,因為車窗拋物時間、地點不固定,是瞬間發(fā)生的違法行為,執(zhí)法取證難度大,導致一些乘客、司機心存僥幸,忽視公德,肆意妄為。記者從交警部門了解到,《道路交通安全法》規(guī)定,乘車人不得向車外拋撒物品,違者可處警告或5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機動車載物不得遺灑、飄散載運物,違者可處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墩憬〕鞘惺腥莺铜h(huán)境衛(wèi)生管理條例》規(guī)定,亂扔果皮、紙屑、煙蒂、飲料罐、口香糖、塑料袋等廢棄物,可處20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很明顯,現(xiàn)行法規(guī)對車窗拋物的處罰太輕,不能形成有力震懾,從而造成這么多悲劇?!斌么鸿氨硎?/span>,只有盡快完善法律,用“重典”,下“猛藥”,加大對類似車窗拋物這種惡劣行為的懲處力度,才有望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免于“天降橫禍”的風險。(選自2015324日《浙江日報》,有改動)1、下列對這則新聞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A.新聞的引題《車窗拋物屢見不鮮》表明了作者的觀點,正題《扔掉的,不僅是文明》概括了主要內容。B.“探訪”部分介紹了杭州中河路地面道路上環(huán)衛(wèi)工黃紅梅工作的辛苦,呼吁人們要珍惜保潔人員的勞動成果。C.文中的插圖描繪了行駛中的小轎車被前方面包車上拋出的酒瓶砸中的場景,意在配合這則新聞,說明酒駕的危害性很大。D.記者報道這則新聞,主要是告訴人們:“車窗拋物”是馬路上常見的一種交通陋習,更是一種違法行為,甚至會威脅行車安全,不容忽視。2、新聞從“張先生高速公路上駕車被礦泉水瓶砸碎擋風玻璃”寫起,有何作用?3、新聞講究時效性、真實性,請分析這則新聞是如何體現(xiàn)的。4、根據(jù)這則新聞內容,探究“車窗拋物屢見不鮮”的原因。

相關教案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教學設計: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教學設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背景分析,語文核心素養(yǎng),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免費教學設計: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免費教學設計,共2頁。

初中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教案設計:

這是一份初中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教案設計,共8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導入,講解課文,歸納消息的一般特點,布置作業(y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電子課本

2 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

版本: 人教部編版

年級: 八年級上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 0

    資料籃

  • 在線客服

    官方
    微信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

  • 官方微信

    官方
    微信

    關注“教習網”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 免費福利

    免費福利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