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3氫燃料的應用前景同步練習-蘇教版高中化學必修第二冊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單選題12020年我國首次提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二氧化碳屬于大氣污染物,SO2NO2C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質B.大力發(fā)展風能、太陽能、電能等一次清潔能源,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C.將煤炭制得苯屬于化學變化D.燃煤中加入氧化鈣主要是為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2.化學與人類生活、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直接燃燒煤和將煤進行深加工后再燃燒的效率相同B.天然氣、水能屬于一級能源,水煤氣、電能屬于二級能源C.研發(fā)新型催化劑將CO2分解成碳和O2,同時利用放出熱量供反應的需要D.地熱能、風能、天然氣和氫能都屬于新能源3.美國迄今最大的太陽能發(fā)電站-德索托下一代太陽能中心于20091027日正式投入使用,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親臨現(xiàn)場參觀。21世紀人類正由化石能源時代逐步向多能源時代過渡,下列不屬于新能源的是A.太陽能 B.核能 C.氫能 D.電力4.我國提出爭取在2030年前實現(xiàn)碳達峰,2060年實現(xiàn)碳中和,這對于改善環(huán)境,實現(xiàn)綠色發(fā)展至關重要。下列措施中敘述不正確的是A.發(fā)電端的減碳:鼓勵光伏、風電、水電、核電、煤電等能源的發(fā)展B.消費端的減碳:推動新能源汽車的開發(fā)和充電樁基礎實施的安裝C.消費端的減碳:利用植物生產生物降解塑料可做到碳的循環(huán)和零排放D.配套措施之一碳捕捉:使用溶劑對CO2進行吸收,最后吹出CO2氣體并壓縮再利用5.下列關于能源的說法正確的是A.煤、石油、天然氣均是可再生的化石能源B.風能、水能、電能均屬于一次能源C.太陽能、地熱能、潮汐能、核能屬于新能源D.二次能源是指可再生的能源6.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開發(fā)利用氫能有利于減少化石能源的消耗B.潮汐能屬于二次能源C.核聚變原料氘和氚互為同位素D.白磷轉化為紅磷時,內能發(fā)生變化7.化學與能源、材料的發(fā)展密切相關,同時也與環(huán)境保護密切相關。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A.綠色化學的核心是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上減少或消除工業(yè)生產對環(huán)境的污染B.煤、石油通過綜合利用可轉化成清潔燃料等,人類不需要再進行新能源開發(fā)C.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可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應大力提倡D.工業(yè)酒精可制成飲用酒銷售,可以節(jié)約糧食8.為了開發(fā)氫能,有科學家提出在催化劑作用下,利用陽光分解水制氫,其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這種工藝有利于實現(xiàn)碳達峰碳中和目標B.隨著反應的進行,的總物質的量不斷減少C.上述制備的能源屬于清潔能源D.總反應為2H2O2H2O29.據(jù)新浪網(wǎng)報道,歐洲一集團公司擬在太空建立巨大的集光裝置,把太陽光變成激光用于分解海水制氫,其反應可表示為:2H2O2H2↑+O2。有下列幾種說法:水分解反應是放熱反應;若用生成的氫氣與空氣中多余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甲醇儲存起來,可改善生存條件;使用氫氣作燃料有助于控制溫室效應;氫氣是一級能源。其中敘述正確的是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10.下列措施可以提高燃料燃燒效率的是固體燃料粉碎  液體燃料霧化  通入足量的空氣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11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總量和減少總量相當。下列措施不利于實現(xiàn)碳中和的是A.大力推廣燃煤發(fā)電 B.植樹造林增加綠色植被C.加大風能、太陽能的利用 D.推動新能源汽車代替燃油車12.北京冬奧會以科技冬奧、綠色冬奧為理念,吸引著全球億萬觀眾。下列沒有體現(xiàn)科技冬奧,綠色冬奧理念的是A.使用氫燃料電池汽車 B.采用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C.將二氧化碳合成聚碳酸酯塑料 D.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1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晶體與晶體的反應是常見的吸熱反應B.化學反應必然伴隨能量變化,原因是化學反應中舊鍵斷裂所吸收的能量與新鍵生成所釋放的能量不相等C.一定條件下,石墨轉化為金剛石要吸收能量,說明石墨比金剛石穩(wěn)定,等質量的金剛石和石墨完全燃燒石墨釋放的能量更多D.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氫能都屬于新能源14.科技助力北京2022年冬奧會,中國成功舉辦了一次無與倫比的冬奧會,展示了國家的日益強盛。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冬奧火炬飛揚采用氫氣作為燃料,氫氣屬于清潔能源B.頒獎禮服內膽添加第二代石墨烯發(fā)熱材料、石墨烯屬于高分子材料C.國際速滑館冰絲帶使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技術制冰,該過程屬于物理變化D.滑雪服采用的剪切增稠液體(STF)材料。在常態(tài)下處于粘稠的半液體狀態(tài),高速撞擊下分子立刻相互連接形成防護層,對運動員有保護作用15.我國提出爭取在2030年前實現(xiàn)碳達峰,2060年實現(xiàn)碳中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碳達峰碳中和中的都是指碳元素B.光催化CO2H2O合成甲醇是實現(xiàn)碳中和的有效手段C.在燃煤中加入生石灰是實現(xiàn)碳中和的重要途徑D.利用火力發(fā)電產生的電能電解水制氫有利于實現(xiàn)碳中和16.涼山州的礦產資源、水能資源、光熱資源、旅游資源都極為豐富,對如何利用這些資源的認識不正確的是A.涼山州雖然礦產資源豐富,但我們必須學會合理開發(fā)和利用這些礦物資源,提高金屬礦物的利用率B.涼山州合理開發(fā)水能資源有助于控制環(huán)境污染C.涼山州應充分利用光熱資源,大力發(fā)展太陽能等新能源D.涼山州應大力發(fā)展生態(tài)旅游資源,不能發(fā)展化學工業(yè)17.能源是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的重要物質基礎,下列屬于二次能源的是A.煤炭 B.地熱 C.電力 D.風能18.下列各組物質的燃燒熱相等的是(    A1moL碳和2moL B.碳和一氧化碳C3moLC2H21moLC6H6 D.淀粉和纖維素 二、填空題19.新能源、綠色能源特點:資源豐富、           、對環(huán)境           等。20.下表是幾種常用燃料(1mol)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物質炭粉(C一氧化碳(CO氫氣(H2甲烷(CH4乙醇(C2H5OH狀態(tài)固體氣體氣體氣體液體熱量(kJ392.8282.6285.8890.313671)從熱量角度分析,目前最適合家庭使用的優(yōu)質氣體燃料是   。2)寫出管道煤氣中的一氧化碳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   。3)充分燃燒1mol表中各種燃料,排放出二氧化碳的量最多的是   。4)礦物燃料儲量有限,而且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污染。根據(jù)能源多樣化的發(fā)展戰(zhàn)略,我國開發(fā)利用的綠色能源有氫能、   等。21.人們比較關注的新能源:           能、           能、地熱能、海洋能和           能等。   參考答案:1B【詳解】ANO2SO2都能與水(或水、氧氣)反應生成硝酸、硫酸,會導致酸雨的形成,空氣中含有一定量的CO2不會導致酸雨的形成,CO2的存在對碳循環(huán)有重要作用,故A錯誤; B.化石燃料燃燒會造成空氣污染,如產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浮塵等,開發(fā)清潔燃料減少環(huán)境污染,發(fā)展風能、太陽能、電能等一次清潔能源,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B正確;C.將煤炭制得苯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但與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沒有關系,故C錯誤;D.加入氧化鈣可與煤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硫在氧氣中反應生成硫酸鈣,減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不能減少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D錯誤;故選B2B【詳解】A.將煤進行深加工后,脫硫處理、氣化處理很好地減少污染氣體,提高燃燒效率,燃燒的效果好,A錯誤;B.能源依據(jù)產生的方式可劃分為一級能源和二級能源。一級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能以現(xiàn)成形式提供的能源,例如:天然氣,煤,石油,水能,太陽能。二級能源是指需要依靠其它能源(也就是一級能源)的能量間接制取的能源。水煤氣是通過煤和水蒸氣制取得,是一氧化碳和氫氣的混合氣體,水煤氣是通過煤和水蒸氣制取的,是二級能源。電能是通過物質燃燒放熱轉化成的;或是由風能、水能、核能等轉化來的,為二級能源,B正確;C.研發(fā)新型催化劑將CO2分解成碳和O2,屬于吸熱反應,C錯誤;D.根據(jù)能源利用的早晚,可把能源分為常規(guī)能源和新能源。常規(guī)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氣等人類已經(jīng)利用了多年的能源叫常規(guī)能源。新能源:核能、太陽能、地熱能、氫能是人類近期利用的能源,稱為新能源,D錯誤;答案選B。3D【詳解】根據(jù)新能源的含義,選項中的核能、太陽能、氫能都屬于新能源,電力是傳統(tǒng)能源,是以電能作為動力的能源,故選D。4A【詳解】A.鼓勵光伏、風電、水電、核電等能源的發(fā)展可以實現(xiàn)發(fā)電端的減碳目標,煤電會產生二氧化碳,不能實現(xiàn)發(fā)電端的減碳目標,故A錯誤;B.推動新能源汽車的開發(fā)和充電樁基礎實施的安裝,可以實現(xiàn)消費端的減碳目標,故B正確;C.利用植物生產生物降解塑料可做到碳的循環(huán)和零排放,可以實現(xiàn)消費端的減碳目標,故C正確;D.使用溶劑對CO2進行吸收,最后吹出CO2氣體并壓縮再利用,可以實現(xiàn)減碳目標,故D正確;故選A。5C【詳解】A.煤、石油、天然氣都屬于化石能源,但用一點少一點,不可再生,A錯誤;B.風能、水能均屬于一次能源,電能是由一次能源轉化成的,屬于二次能源,B錯誤;C.新能源是在新技術基礎上系統(tǒng)地開發(fā)利用的能源,如太陽能、地熱能、潮汐能、核能屬于新能源,C正確;D.二次能源是指經(jīng)一次能源加工轉化成的能源,D錯誤;故選C。6B【詳解】A.氫氣燃燒產生熱量,可作為化石燃料的替代能源,因此開發(fā)利用氫能有利于減少化石能源的消耗,A項正確;B.潮汐能屬于一次能源,利用潮汐能發(fā)電產生的電能屬于二次能源,B項錯誤;C.核聚變原料氘和氚質子數(shù)均為1,但中子數(shù)不同,二者互為同位素,C項正確;D.等質量的紅磷和白磷內能不同,相互轉化時,內能發(fā)生變化,D項正確;故選B。7A【詳解】A.綠色化學的核心是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上減少或消除工業(yè)生產對環(huán)境的污染,減少污染物的使用和排放,避免先污染后處理,故A正確;B.煤、石油通過綜合利用可轉化成清潔燃料等,但化石燃料屬于不可再生能源,且大量使用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因此人類需要進行新能源開發(fā),故B錯誤;C.大量使用化肥農藥,會導致環(huán)境污染,不利于人體健康,故C錯誤;D.工業(yè)酒精的成分中含有甲醇,甲醇有毒,不能飲用,故D錯誤;故選A。8B【詳解】A.這種工藝有利于減少含碳燃料的使用,實現(xiàn)碳達峰碳中和目標,A正確;B.根據(jù)催化劑的特點可知,的總物質的量保持不變,B錯誤;C.氫氣燃燒生成水,無污染,制備的能源屬于清潔能源,C正確;D.該反應過程實現(xiàn)了水的分解,總反應為2H2O2H2O2,D正確;故選B。9C【詳解】水分解反應是吸熱反應;若用生成的氫氣與空氣中多余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甲醇儲存起來,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同時得到新能源甲醇,可改善生存條件;氫氣燃燒只生成水,是潔凈的能源;氫氣是二級能源;②③正確,答案選C。10D【詳解】固體燃料粉碎,顆粒物增多,表面積增大,與空氣接觸面積增大,提高了燃燒效率;液體燃料霧化,增加液體燃料與空氣接觸面積,提高了燃燒效率;通入足量的空氣,增加了氧氣的量,燃燒更充分,提高了燃燒效率;因此①②③都能提高了燃燒效率,故D符合題意。綜上所述,答案為D。11A【詳解】A.大力推廣燃煤發(fā)電,煤燃燒過程中會產生二氧化碳,不利于實現(xiàn)碳中和,故A選;B.植樹造林,吸收CO2,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總量,利于實現(xiàn)碳中和,故B不選;C.加大風能、太陽能的利用,可以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利于實現(xiàn)碳中和,故C不選;D.推動新能源汽車代替燃油車,可以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利于實現(xiàn)碳中和,故D不選;故選A。12D【詳解】A.使用氫燃料電池汽車,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A不符合題意;B.采用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將光能轉化為電能,B不符合題意;C.將二氧化碳合成聚硶酸酯塑料,有利于碳中和,C不符合題意;D.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不符合綠色冬奧理念,D符合題意;故選D。13C【詳解】ABa(OH)2?8H2O晶體與NH4Cl晶體的反應是常見的吸熱反應,A正確;B.化學反應中舊鍵斷裂所吸收的能量與新鍵生成所釋放的能量不相等,使得化學反應的過程中伴隨著能量的變化,B正確;C.一定條件下,石墨轉化為金剛石要吸收能量,說明等質量的情況下,石墨所含能量更低,則石墨比金剛石穩(wěn)定,且等質量的金剛石和石墨完全燃燒,金剛石釋放的能量更多,C錯誤;D.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氫能都屬于新能源,D正確;故選C14B【詳解】A.冬奧火炬飛揚采用氫氣作為燃料,氫氣燃燒產生大量熱量,且產生水不污染環(huán)境,因此氫氣屬于清潔能源,A正確;B.石墨烯是碳元素的單質,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而不屬于高分子材料,B錯誤;C.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技術制冰,在該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產生,因此該過程屬于物理變化,C正確;D.滑雪服采用的剪切增稠液體(STF)材料。在常態(tài)下處于粘稠的半液體狀態(tài),在高速撞擊下分子立刻相互連接形成防護層,因此就可以防止運動員受到傷害,從而對運動員有保護作用,D正確;故合理選項是B。15B【詳解】A碳達峰是指在某一個時間點,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逐漸回落,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總量和減少總量相當,所以這里的都是指二氧化碳,A錯誤;B.光催化CO2H2O合成甲醇是實現(xiàn)碳中和的有效手段,B正確;C.在燃煤中加入生石灰能減少SO2排放,減少空氣污染,不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C錯誤;D.火力發(fā)電以化石燃料為原料進行發(fā)電,不利于實現(xiàn)碳中和,D錯誤;故答案選B。16D【詳解】A.合理開發(fā)和利用這些礦物資源,提高金屬礦物的利用率,因為礦物資源屬于不可再生資源,A正確;B.合理開發(fā)水能資源有助于控制環(huán)境污染,減少水污染有利于環(huán)境友好發(fā)展,B正確;C.充分利用光熱資源,大力發(fā)展太陽能等新能源,這些能源可再生,并且沒有污染,C正確; D.產業(yè)應多元化發(fā)展,可以適當有規(guī)劃的發(fā)展化學工業(yè),D錯誤;答案選D。17C【詳解】一次能源是直接獲得的能源,比如煤炭、石油、風能,地熱能等,二次能源是指一次能源經(jīng)加工轉化的能源,比如電能,故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18A【分析】燃燒熱是指1 mol物質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氧化物時所放出的熱量。一般C→CO2,H→H2Ol),S→SO2。燃燒熱是物質的性質,與量的多少無關。【詳解】A. 燃燒熱是指1mol物質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氧化物時所放出的熱量,燃燒熱是物質的性質,與量的多少無關,可燃物相同,1mol碳和2mol碳燃燒熱相同,故A正確;B.碳和一氧化碳屬于不同物質,物質不同,具有不同的能量,1mol物質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不相等,燃燒熱不相等,故B錯誤;C. 3moLC2H21moLC6H6屬于不同物質,物質不同,具有不同的能量,1mol物質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不相等,燃燒熱不相等,故C錯誤;D. 淀粉和纖維素物質不同,具有不同的能量,1mol物質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不相等,燃燒熱不相等,故D錯誤;【點睛】燃燒熱是物質自身的性質,和物質的量的多少無關。19     可再生     無污染【詳解】新能源、綠色能源具有可再生,資源豐富,不產生對環(huán)境有污染的物質特點,故答案為:可再生;無污染。20     甲烷     COg+O2g=CO2gH=-282.6kJ/mol     乙醇     風能、太陽能、地熱能【分析】(1)最適合家庭使用的優(yōu)質氣體燃料,應為等物質的量時放出的熱量最多;(2)根據(jù)燃燒熱的數(shù)據(jù)寫熱化學方程式;(3)排放出二氧化碳的量最多的物質,等物質的量時含有的碳的物質的量最多;(4)根據(jù)能源多樣化的發(fā)展戰(zhàn)略,應盡量開發(fā)可再生、清潔能源。【詳解】(1)從熱量角度分析可知,燃燒lmol甲烷放出的熱量最多,所以目前最適合家庭使用的優(yōu)質氣體燃料是甲烷,故答案為:甲烷;(2)1mol一氧化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放熱282.6kJ,熱化學方程式為:CO(g)+O2 (g)=CO2(g)H=-282.6kJ/mol,故答案為:CO(g)+O2 (g)=CO2(g)H=-282.6kJ/mol;(3)充分燃燒lmol表中各種燃料,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碳、CO、甲烷是lmol,而氫氣燃燒不產生二氧化碳,乙醇燃燒產生2mol二氧化碳,所以充分燃燒lmol表中各種燃料,排放出二氧化碳的量最多的是乙醇,故答案為:乙醇;(4)根據(jù)綠色能源的含義,綠色能源指的是無污染的能源,故綠色能源有氫能、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等,故答案為: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等。【點睛】本題的易錯點為(1),要注意題中要求是氣體燃料,而乙醇為液體燃料。21     太陽          生物質【詳解】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和生物質能均為目前關注度較高的新能源,故答案為:太陽;風;生物質。 

相關試卷

蘇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第三單元 金屬材料的性能及應用練習題:

這是一份蘇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第三單元 金屬材料的性能及應用練習題,共2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實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蘇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專題6 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第二單元 化學反應中的熱習題:

這是一份蘇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專題6 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第二單元 化學反應中的熱習題,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實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蘇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第二單元 化學反應中的熱練習題:

這是一份蘇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第二單元 化學反應中的熱練習題,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實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高中化學蘇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第二單元 化學反應中的熱課后作業(yè)題

高中化學蘇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第二單元 化學反應中的熱課后作業(yè)題

蘇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第二單元 化學反應中的熱測試題

蘇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第二單元 化學反應中的熱測試題

2020-2021學年專題6 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第三單元 化學能與電能的轉化復習練習題

2020-2021學年專題6 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第三單元 化學能與電能的轉化復習練習題

蘇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專題6 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第二單元 化學反應中的熱第2課時復習練習題

蘇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專題6 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第二單元 化學反應中的熱第2課時復習練習題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化學蘇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電子課本

第二單元 化學反應中的熱

版本: 蘇教版 (2019)

年級: 必修 第二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