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點一 鹽類水解原理及規(guī)律
1.定義
在水溶液中,鹽電離出來的離子與水電離出來的H+或OH-結(jié)合生成弱電解質(zhì)的反應(yīng)。
2.鹽類水解的結(jié)果
使溶液中水的電離平衡向正反應(yīng)方向移動,使溶液中c(H+)和c(OH-)發(fā)生變化,促進了水的電離。
3.特點
(1)可逆:鹽類的水解是可逆反應(yīng)。
(2)吸熱:鹽類的水解可看作是酸堿中和反應(yīng)的逆反應(yīng)。
(3)微弱:鹽類的水解程度很微弱。
4.鹽類水解的規(guī)律
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誰強顯誰性,同強顯中性。
5.水解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1)鹽類水解的離子方程式一般用“”連接,且一般不標“↑”“↓”等狀態(tài)符號。
(2)多元弱酸鹽:分步書寫,以第一步為主。
(3)多元弱堿鹽:水解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一步完成。
(4)陰、陽離子相互促進的水解
①若水解程度不大,用“”表示。
②相互促進的水解程度較大的,書寫時用“===”“↑”“↓”。
應(yīng)用舉例
寫出下列鹽溶液中水解的離子方程式。
(1)NH4Cl:NHeq \\al(+,4)+H2ONH3·H2O+H+。
(2)Na2CO3:COeq \\al(2-,3)+H2OHCOeq \\al(-,3)+OH-、HCOeq \\al(-,3)+H2OH2CO3+OH-。
(3)FeCl3:Fe3++3H2OFe(OH)3+3H+。
(4)CH3COONH4:CH3COO-+NHeq \\al(+,4)+H2OCH3COOH+NH3·H2O。
(5)Al2S3:2Al3++3S2-+6H2O===2Al(OH)3↓+3H2S↑。
(6)AlCl3溶液和NaHCO3溶液混合:Al3++3HCOeq \\al(-,3)===Al(OH)3↓+3CO2↑。
1.鹽溶液顯酸堿性,一定是由水解引起的( )
2.溶液呈中性的鹽一定是強酸、強堿生成的鹽( )
3.pH相同的鹽酸和氯化銨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相同( )
4.鹽類加入水中,水的電離一定被促進( )
答案 1.× 2.× 3.× 4.×
一、鹽類水解的實質(zhì)及規(guī)律
1.根據(jù)相關(guān)物質(zhì)的電離常數(shù)(25 ℃),回答下列問題:
CH3COOH Ka=1.8×10-5,HCN Ka=4.9×10-10,H2CO3 Ka1=4.3×10-7 Ka2=5.6×10-11
(1)相同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①CH3COONa、②Na2CO3、③NaHCO3、④NaCN溶液,pH由大到小的順序:②>④>③>①,水的電離程度由大到小的順序:②>④>③>①。
(2)相同pH的①CH3COONa,②Na2CO3,③NaHCO3,④NaCN溶液,物質(zhì)的量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①>③>④>②。
(3)NaCN溶液中,c(Na+)、c(CN-)、c(HCN)由大到小的順序:c(Na+)>c(CN-)>c(HCN)。
2.室溫下,0.1 ml·L-1的NH4CN溶液的pH等于9.32,據(jù)此,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上述溶液能使甲基橙試劑變黃色
B.室溫下,NH3·H2O是比HCN更弱的電解質(zhì)
C.上述溶液中CN-的水解程度大于NHeq \\al(+,4)的水解程度
D.室溫下,0.1 ml·L-1 NaCN溶液中,CN-的水解程度小于上述溶液中CN-的水解程度
答案 B
解析 室溫下,溶液呈堿性,能使甲基橙試劑變黃色,故A正確;HCN和NH3·H2O均是弱電解質(zhì),溶液呈堿性,說明CN-的水解程度大于NHeq \\al(+,4)的水解程度,由越弱越水解知NH3·H2O是比HCN強的電解質(zhì),故B錯誤、C正確;CN-、NHeq \\al(+,4)相互促進水解,所以0.1 ml·L-1 NaCN溶液中,CN-的水解程度小于同濃度下NH4CN溶液中CN-的水解程度,故D正確。
3.已知常溫下三種物質(zhì)的電離常數(shù):CH3COOH(Ka=1.8×10-5),NH3·H2O(Kb=1.8×10-5),H2CO3(Ka1=4.5×10-7),則CH3COONH4溶液顯________性(填“酸”“堿”或“中”,下同),NH4HCO3溶液顯________性。
答案 中 堿
二、水解產(chǎn)物判斷與方程式的書寫
4.下列離子方程式不正確的是( )
A.明礬用于凈水:Al3++3H2OAl(OH)3(膠體)+3H+
B.泡沫滅火器滅火:Al3++3HCOeq \\al(-,3)===Al(OH)3↓+3CO2↑
C.用純堿清洗油污:COeq \\al(2-,3)+H2OHCOeq \\al(-,3)+OH-
D.濃硫化鈉溶液具有臭味:S2-+2H2O===H2S↑+2OH-
答案 D
解析 硫化鈉分步水解,生成的硫化氫具有臭味,離子方程式必須分步書寫、沒有氣體符號、應(yīng)使用可逆符號,D項錯誤。
5.(2022·濟南模擬)物質(zhì)與水發(fā)生的復(fù)分解反應(yīng)稱為水解反應(yīng)。例如:Mg3N2+6H2O===3Mg(OH)2↓+2NH3↑。在一定條件下,BrCl、CuCl2、Mg2C3和K3P均可以發(fā)生水解。根據(jù)上述觀點,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BrCl的水解產(chǎn)物是HBrO和HCl
B.K3P的水解產(chǎn)物是KOH和H3PO4
C.Mg2C3的水解產(chǎn)物是Mg(OH)2和C3H4
D.CuCl2的水解產(chǎn)物是Cu(OH)2和HCl
答案 B
解析 BrCl中Cl為-1價,Br為+1價,所以BrCl的水解產(chǎn)物是HBrO和HCl,故A正確;K3P中P為-3價,水解生成PH3,即K3P的水解產(chǎn)物是KOH和PH3,不生成H3PO4,故B錯誤;Mg2C3中Mg為+2價,C為-eq \f(4,3)價,則水解產(chǎn)物是Mg(OH)2和C3H4,故C正確;CuCl2中Cu為+2價,Cl為-1價,水解產(chǎn)物是Cu(OH)2和HCl,故D正確。
考點二 鹽類水解的影響因素及應(yīng)用
1.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
(1)內(nèi)因:形成鹽的弱酸或弱堿越弱,其對應(yīng)的弱酸根離子或弱堿陽離子的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堿性或酸性越強。
如水解程度:Na2CO3>Na2SO3,Na2CO3>NaHCO3。
(2)外因:鹽類水解平衡同電離平衡一樣,當溫度、濃度等條件改變時,會引起水解平衡的移動,從而影響鹽類水解的程度。其中濃度的影響通常包括:加水稀釋、加入適量的酸或堿及能與酸或堿反應(yīng)的鹽等。
應(yīng)用舉例
以FeCl3水解為例:Fe3++3H2OFe(OH)3+3H+,分析外界條件對水解平衡的影響。
2.鹽類水解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yīng)用
(1)水解產(chǎn)物性質(zhì)的應(yīng)用
①純堿溶液不能保存在玻璃塞的試劑瓶中的原因:溶液中碳酸根離子水解:COeq \\al(2-,3)+H2OHCOeq \\al(-,3)+OH-,使溶液顯堿性,會與玻璃中成分SiO2反應(yīng)。
②明礬凈水的原理:明礬溶液中的鋁離子水解:Al3++3H2OAl(OH)3(膠體)+3H+,Al(OH)3膠體能吸附水中的懸浮物,起到凈水作用。
③ZnCl2溶液可作焊接時的除銹劑的原因:Zn2+水解使溶液顯酸性,能溶解鐵銹。
(2)促進鹽類水解的應(yīng)用舉例
①熱的純堿溶液去油污效果好,原因是碳酸鈉的水解為吸熱反應(yīng),升高溫度水解平衡向右移動,溶液的堿性增強,去污效果增強。
②銨態(tài)氮肥與草木灰不得混用的理由:銨態(tài)氮肥中的NHeq \\al(+,4)水解顯酸性,草木灰中的COeq \\al(2-,3)水解顯堿性,相互促進,使氨氣逸出降低肥效。
③加MgO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3+雜質(zhì)的原理:Fe3++3H2OFe(OH)3+3H+,MgO+2H+===Mg2++H2O,使Fe3+水解平衡向右移動,從而轉(zhuǎn)化為Fe(OH)3沉淀除去,且不引入新的雜質(zhì)。
④泡沫滅火器反應(yīng)原理:NaHCO3與Al2(SO4)3飽和溶液發(fā)生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yīng):Al3++3HCOeq \\al(-,3)===Al(OH)3↓+3CO2↑。
(3)抑制鹽類水解的應(yīng)用舉例
①在配制FeCl3、AlCl3、SnCl2等溶液時為抑制水解,常先將鹽溶于少量濃鹽酸中,再加蒸餾水稀釋到所需濃度。
②用MgCl2·6H2O晶體得到純的無水MgCl2操作方法及理由是在干燥的HCl氣流中加熱MgCl2·6H2O,可以得到無水MgCl2,HCl氣流能抑制MgCl2的水解,且?guī)ё進gCl2·6H2O因受熱產(chǎn)生的水蒸氣。
1.稀溶液中,鹽的濃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其溶液酸性(或堿性)也越強( )
2.水解平衡右移,鹽的離子的水解程度一定增大( )
3.用Na2S溶液與AlCl3溶液混合可以制備Al2S3( )
4.水解相互促進的離子在同一溶液中一定不能共存( )
答案 1.× 2.× 3.× 4.×
一、外界因素對鹽類水解的影響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稀釋0.1 ml·L-1 Na2CO3溶液,溶液的pH增大
B.水解反應(yīng)NHeq \\al(+,4)+H2ONH3·H2O+H+達到平衡后,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
C.加熱0.1 ml·L-1 Na2CO3溶液,COeq \\al(2-,3)的水解程度增大
D.向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固體,COeq \\al(2-,3)水解程度減小,溶液的pH減小
答案 C
解析 COeq \\al(2-,3)+H2OHCOeq \\al(-,3)+OH-,稀釋時平衡右移,但c(OH-)減小,pH減小,A項錯誤;水解反應(yīng)是吸熱反應(yīng),升溫平衡正向移動,B項錯誤;COeq \\al(2-,3)+H2OHCOeq \\al(-,3)+OH-,加入少量Ca(OH)2固體,COeq \\al(2-,3)與Ca2+生成沉淀,平衡左移,COeq \\al(2-,3)水解程度減小,c(OH-)增大,pH增大,D項錯誤。
2.常溫下,下列各組微粒在指定溶液中因水解反應(yīng)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純堿溶液:K+、SOeq \\al(2-,4)、OH-、Cl-
B.含有大量AlOeq \\al(-,2)的溶液中:Na+、K+、HCOeq \\al(-,3)、NOeq \\al(-,3)
C.NHeq \\al(+,4)、Na+、CH3COO-、NOeq \\al(-,3)
D.中性溶液中:K+、Al3+、Cl-、SOeq \\al(2-,4)
答案 D
解析 B項,AlOeq \\al(-,2)+HCOeq \\al(-,3)+H2O===Al(OH)3↓+COeq \\al(2-,3),不是因水解反應(yīng)而不能共存;C項,NHeq \\al(+,4)與CH3COO-雖然發(fā)生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yīng),但促進程度很小,能大量共存;D項,Al3+水解呈酸性,因而在中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
3.(2022·廣東模擬)關(guān)于下列實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答案 B
解析 加熱醋酸鈉溶液促進CH3COO-的水解,使溶液的堿性增強,pH增大,故B錯誤。
二、鹽溶液蒸干所得產(chǎn)物的判斷
4.在空氣中加熱蒸干并灼燒下列鹽溶液,將所得產(chǎn)物填入表格中。
答案 CaO/Na2CO3 無 Na2SO4 Fe2O3/Al2O3 Al2(SO4)3/Fe2(SO4)3/CuSO4 NaAlO2/Na2CO3
三、水解原理在除雜中的應(yīng)用
5.物質(zhì)的提純(水解除雜,括號內(nèi)為雜質(zhì))
Mg2+(Fe3+)加入MgO或Mg(OH)2,Cu2+(Fe3+)加入CuO或Cu(OH)2或Cu2(OH)2CO3。
6.(2022·山東師范大學附中模擬)實驗室以含鋅廢液(主要成分為ZnSO4,含少量的Fe2+、Mn2+)為原料制備ZnCO3·2Zn(OH)2的實驗流程如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過二硫酸鈉(Na2S2O8)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7價
B.氧化除錳后的溶液中存在:Na+、Zn2+、Fe2+、SOeq \\al(2-,4)
C.調(diào)節(jié)pH時試劑X可以選用Zn、ZnO、ZnCO3等物質(zhì)
D.沉鋅時的離子方程式為3Zn2++6HCOeq \\al(-,3)===ZnCO3·2Zn(OH)2↓+5CO2↑+H2O
答案 D
解析 過二硫酸鈉中含有過氧鍵,分子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6價,A錯誤;氧化除錳后的溶液中存在的離子為Na+、Zn2+、Fe3+、SOeq \\al(2-,4),B錯誤;溶液中鐵離子能與鋅反應(yīng)生成硫酸亞鐵和硫酸鋅,所以調(diào)節(jié)溶液pH時試劑X不能選用鋅,C錯誤;沉鋅時發(fā)生的反應(yīng)為溶液中鋅離子與碳酸氫根離子反應(yīng)生成ZnCO3·2Zn(OH)2沉淀、二氧化碳和水,D正確。
答題規(guī)范(7) 利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問題
(1)解答此類題的思維過程
①找出存在的平衡體系(即可逆反應(yīng)或可逆過程)
②找出影響平衡的條件
③判斷平衡移動的方向
④分析平衡移動的結(jié)果及移動結(jié)果與所解答問題的聯(lián)系
(2)答題模板
……存在……平衡,……(條件)……(變化),使平衡向……(方向)移動,……(結(jié)論)。
1.為探究鹽類水解是一個吸熱過程,請用Na2CO3溶液和其他必要試劑,設(shè)計一個簡單的實驗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取Na2CO3溶液,滴加酚酞溶液呈紅色,然后分成兩份,加熱其中一份,若紅色變深,則鹽類水解吸熱
2.常溫下,0.1 ml·L-1 NaHCO3溶液的pH大于8,則溶液中c(H2CO3)>(填“>”“=”或“<”)c(COeq \\al(2-,3)),原因是HCOeq \\al(-,3)COeq \\al(2-,3)+H+,HCOeq \\al(-,3)+H2OH2CO3+OH-,pH大于8則HCOeq \\al(-,3)的水解程度大于電離程度(用離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說明)。
3.把AlCl3溶液蒸干灼燒,最后得到的主要固體是什么?為什么?如何操作溶質(zhì)不變?(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并配以必要的文字說明)。
答案 Al2O3;在AlCl3溶液中存在著如下平衡:AlCl3+3H2OAl(OH)3+3HCl,加熱時水解平衡右移,HCl濃度增大,蒸干時HCl揮發(fā),使平衡進一步向右移動得到Al(OH)3,在灼燒時發(fā)生反應(yīng):2Al(OH)3eq \(=====,\s\up7(△))Al2O3+3H2O,因此最后得到的固體是Al2O3;在HCl氣流中加熱蒸發(fā)溶質(zhì)不變。
4.Mg粉可溶解在NH4Cl溶液中,分析其原因。
答案 在NH4Cl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NHeq \\al(+,4)+H2ONH3·H2O+H+,加入Mg,Mg與H+反應(yīng)放出H2,使溶液中c(H+)降低,平衡向右移動,使Mg粉不斷溶解。
1.(2022·海南,13改編)NaClO溶液具有漂白能力,已知25 ℃時,Ka(HClO)=4.0×10-8。下列關(guān)于NaClO溶液說法正確的是( )
A.0.01 ml·L-1溶液中,c(ClO-)>0.01 ml·L-1
B.長期露置在空氣中,釋放Cl2,漂白能力減弱
C.通入過量SO2,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SO2+ClO-+H2O===HSOeq \\al(-,3)+HClO
D.25 ℃,pH=7.0的NaClO和HClO的混合溶液中,c(HClO)>c(ClO-)=c(Na+)
答案 D
解析 NaClO溶液中ClO-會水解,故0.01 ml·L-1 NaClO溶液中c(ClO-)<0.01 ml·L-1,A錯誤;NaClO溶液長期露置在空氣中容易和CO2發(fā)生反應(yīng)而失效,其反應(yīng)為NaClO+CO2+H2O===NaHCO3+HClO,HClO再分解為HCl和O2,不會釋放Cl2,B錯誤;將過量的SO2通入NaClO溶液中,SO2被氧化:SO2+ClO-+H2O===Cl-+SOeq \\al(2-,4)+2H+,C錯誤;25 ℃,pH=7.0的NaClO和HClO的混合溶液中,存在電荷守恒:c(ClO-)+c(OH-)=c(H+)+c(Na+),c(H+)=c(OH-)則c(ClO-)=c(Na+),Kh(ClO-)=eq \f(Kw,Ka?HClO?)=eq \f(10-14,4.0×10-8)=2.5×10-7,即ClO-的水解程度大于HClO的電離程度,c(HClO)>c(ClO-),所以c(HClO)>c(ClO-)=c(Na+),D正確。
2.(2021·廣東,8)鳥嘌呤(G)是一種有機弱堿,可與鹽酸反應(yīng)生成鹽酸鹽(用GHCl表示)。已知GHCl水溶液呈酸性,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0.001 ml·L-1 GHCl水溶液的pH=3
B.0.001 ml·L-1 GHCl水溶液加水稀釋,pH升高
C.GHCl在水中的電離方程式為GHCl===G+HCl
D.GHCl水溶液中:c(OH-)+c(Cl-)=c(GH+)+ c(G)
答案 B
解析 GHCl為強酸弱堿鹽,電離出的GH+會發(fā)生水解,但水解較為微弱,因此0.001 ml·L-1 GHCl水溶液的pH>3,故A錯誤;稀釋GHCl溶液時,GH+的水解程度將增大,根據(jù)勒夏特列原理可知溶液中c(H+)將減小,溶液pH將升高,故B正確;GHCl為強酸弱堿鹽,在水中的電離方程式為GHCl===GH++Cl-,故C錯誤;根據(jù)電荷守恒可知,GHCl溶液中c(OH-)+c(Cl-)=c(H+)+c(GH+),故D錯誤。
3.(2019·北京,12)實驗測得0.5 ml·L-1CH3COONa溶液、0.5 ml·L-1CuSO4溶液以及H2O的pH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隨溫度升高,純水中c(H+)>c(OH-)
B.隨溫度升高,CH3COONa溶液的c(OH-)減小
C.隨溫度升高,CuSO4溶液的pH變化是Kw改變與水解平衡移動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
D.隨溫度升高,CH3COONa溶液和CuSO4溶液的pH均降低,是因為CH3COO-、Cu2+水解平衡移動方向不同
答案 C
解析 任何溫度時,純水中H+濃度與OH-濃度始終相等,A項錯誤;隨溫度升高,CH3COONa水解程度增大,溶液中c(OH-)增大,且溫度升高,水的電離程度增大,c(OH-)也增大,B項錯誤;溫度升高,水的電離程度增大,c(H+)增大,又CuSO4水解使溶液顯酸性,溫度升高,水解平衡正向移動,故c(H+)增大,C項正確;溫度升高,能使電離平衡和水解平衡均正向移動,而CH3COONa溶液隨溫度升高pH降低的原因是水的電離程度增大得多,而CuSO4溶液隨溫度升高pH降低的原因是Cu2+水解程度增大得多,D項錯誤。
4.(2022·湖南,13)為探究FeCl3的性質(zhì),進行了如下實驗(FeCl3和Na2SO3溶液濃度均為 0.1 ml·L-1)。
依據(jù)上述實驗現(xiàn)象,結(jié)論不合理的是( )
A.實驗①說明加熱促進Fe3+水解反應(yīng)
B.實驗②說明Fe3+既發(fā)生了水解反應(yīng),又發(fā)生了還原反應(yīng)
C.實驗③說明Fe3+發(fā)生了水解反應(yīng),但沒有發(fā)生還原反應(yīng)
D.整個實驗說明SOeq \\al(2-,3)對Fe3+的水解反應(yīng)無影響,但對還原反應(yīng)有影響
答案 D
解析 鐵離子的水解反應(yīng)為吸熱反應(yīng),加熱煮沸可促進水解平衡正向移動,使水解程度加深,生成較多的氫氧化鐵,從而使溶液顯紅褐色,故A正確;在5 mL FeCl3溶液中滴加2滴同濃度的Na2SO3溶液,根據(jù)現(xiàn)象分析可知,F(xiàn)e3+既發(fā)生了水解反應(yīng),生成紅褐色的氫氧化鐵,又被亞硫酸根離子還原,生成亞鐵離子,加入鐵氰化鉀溶液后,生成藍色沉淀,故B正確;實驗③中在5 mL Na2SO3溶液中滴加2滴同濃度的FeCl3溶液,根據(jù)溶液變紅褐色,說明Fe3+發(fā)生水解反應(yīng),滴加K3[Fe(CN)6]無藍色沉淀產(chǎn)生,說明沒有發(fā)生還原反應(yīng),故C正確;結(jié)合實驗①、③可知,SOeq \\al(2-,3)對Fe3+的水解反應(yīng)有影響,故D錯誤。
課時精練
1.《本草綱目》中對白礬之用有如下敘述:“吐利風熱之痰涎,取其酸苦涌泄也;治諸血痛,脫肛……取其酸澀而收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治血痛的原因是利用了膠體的吸附作用
B.白礬溶于水后微粒濃度排序:c(H2O)>c(SOeq \\al(2-,4))>c(Al3+)>c(K+)>c(H+)>c(OH-)
C.白礬和氯化鐵均可用作水處理劑,均可以殺菌消毒
D.白礬常在油條中作膨化劑的原理是Al3++3HCOeq \\al(-,3)===Al(OH)3↓+3CO2↑
答案 D
解析 Al3+水解生成氫氧化鋁膠體,治血痛的原因是利用了膠體的聚沉,故A錯誤;白礬是硫酸鋁鉀晶體[KAl(SO4)2·12H2O],其水溶液因鋁離子水解而顯酸性,鋁離子減少,微粒濃度排序:c(H2O)>c(SOeq \\al(2-,4))>c(K+)>c(Al3+)>c(H+)>c(OH-),故B錯誤。
2.根據(jù)表中信息,判斷0.10 ml·L-1的下列各物質(zhì)的溶液pH最大的是( )
A.CH3COONa B.Na2CO3
C.NaHCO3 D.Na2S
答案 D
解析 根據(jù)表格中的酸的電離常數(shù)可知,酸性:CH3COOH>H2CO3>H2S>HCOeq \\al(-,3)>HS-,根據(jù)越弱越水解的規(guī)律可知,水解能力:S2->COeq \\al(2-,3)>HS->HCOeq \\al(-,3)>CH3COO-,故D正確。
3.生活中處處有化學,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
A.天然弱堿性水呈堿性的原因是其中含有較多的Mg2+、Ca2+等離子
B.焊接時用NH4Cl溶液除銹與鹽類水解無關(guān)
C.生活中用電解食鹽水的方法制取消毒液,運用了鹽類的水解原理
D.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慢慢滴入BaCl2溶液,溶液的紅色逐漸褪去
答案 D
解析 A項,Mg2+水解呈酸性,Ca2+不發(fā)生水解反應(yīng),錯誤;B項,氯化銨是強酸弱堿鹽,NHeq \\al(+,4)水解使溶液顯酸性,因此能溶解鐵銹,錯誤;C項,惰性電極電解食鹽水的生成物是氫氣、氫氧化鈉與氯氣,氯氣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yīng)可以制備消毒液,與水解無關(guān),錯誤;D項,碳酸鈉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Oeq \\al(2-,3)+H2OHCOeq \\al(-,3)+OH-,加入氯化鋇溶液后生成碳酸鋇沉淀,降低了COeq \\al(2-,3)的濃度,水解平衡逆向移動,溶液的堿性降低,所以紅色逐漸褪去,正確。
4.(2022·常德模擬)下列應(yīng)用與鹽類水解有關(guān)的是( )
①用FeCl3作凈水劑
②為保存FeCl3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少量鹽酸
③實驗室配制AlCl3溶液時,應(yīng)先把AlCl3固體溶解在較濃的鹽酸中,然后加水稀釋
④NH4Cl與ZnCl2溶液可用作焊接中的除銹劑
⑤實驗室盛放Na2CO3溶液的試劑瓶應(yīng)用橡膠塞,而不用玻璃塞
⑥長期施用(NH4)2SO4,土壤酸性增強
A.①④⑥ B.②⑤⑥
C.③⑤⑥ D.全有關(guān)
答案 D
解析 ①FeCl3能水解,生成的Fe(OH)3膠體可吸附水中的雜質(zhì);②在FeCl3溶液中加入少量鹽酸,能抑制Fe3+的水解;③AlCl3水解生成Al(OH)3和HCl,先將AlCl3固體溶解在較濃的鹽酸中可以抑制Al3+的水解;④NH4Cl、ZnCl2水解使溶液呈酸性,能溶解金屬氧化物,可用作除銹劑;⑤Na2CO3水解使溶液呈堿性,會與玻璃中的主要成分SiO2發(fā)生反應(yīng);⑥(NH4)2SO4水解使溶液呈酸性,長期施用(NH4)2SO4,可使土壤酸性增強。
5.(2021·廣東1月適應(yīng)性測試,9)疊氮酸(HN3)與NaOH溶液反應(yīng)生成NaN3。已知NaN3溶液呈堿性,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0.01 ml·L-1 HN3溶液的pH=2
B.HN3溶液的pH隨溫度升高而減小
C.NaN3的電離方程式:NaN3===Na++3Neq \\al(-,3)
D.0.01 ml·L-1 NaN3溶液中:c(H+)+c(Na+)=c(Neq \\al(-,3))+c(HN3)
答案 B
解析 NaN3溶液呈堿性,說明HN3為弱酸,故0.01 ml·L-1 HN3溶液的pH>2,A錯誤;HN3為弱酸,電離方程式為HN3H++Neq \\al(-,3),電離是吸熱過程,升高溫度促進HN3的電離,c(H+)增大, pH減小,B正確;NaN3是強電解質(zhì),電離方程式為 NaN3=== Na++Neq \\al(-,3),C錯誤;在0.01 ml·L-1 NaN3溶液中存在元素質(zhì)量守恒:c(Na+)=c(Neq \\al(-,3))+c(HN3),D錯誤。
6.下列實驗操作不能達到實驗?zāi)康牡氖? )
答案 B
解析 將MgCl2溶液加熱蒸干時,鎂離子的水解正向移動,加熱可使HCl揮發(fā),蒸干、灼燒得到MgO,B項符合題意。
7.(2022·上海靜安模擬)有機弱堿甲胺(CH3NH2)的堿性略強于氨水,也能與鹽酸反應(yīng)生成鹽酸鹽(用CH3NH3Cl表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CH3NH3Cl水溶液中:c(Cl-)=c(CH3NHeq \\al(+,3))
B.0.01 ml·L-1 CH3NH3Cl水溶液的pH=2
C.CH3NH3Cl在水中的電離方程式為CH3NH3ClCH3NH2+ H++Cl-
D.0.1 ml·L-1 CH3NH3Cl水溶液加少量水稀釋,pH將增大
答案 D
解析 CH3NH3Cl水溶液中,CH3NHeq \\al(+,3)發(fā)生水解,故c(Cl-) >c(CH3NHeq \\al(+,3)),A錯誤;0.01 ml·L-1 CH3NH3Cl水溶液中由于CH3NHeq \\al(+,3)的水解,使溶液顯酸性,但水解是微弱的,2
這是一份2024屆高考化學一輪復(fù)習專題8第40講鹽類的水解基礎(chǔ)學案,共30頁。
這是一份魯科版高考化學一輪復(fù)習第8章第44講鹽類的水解教學課時學案,共26頁。
這是一份新高考化學一輪復(fù)習精品學案 第6章 第32講 化學鍵(含解析),共14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