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速度與加速度
知識點一:位置變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一、速度
1.物理意義: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
2.定義:位移與發(fā)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
3.定義式:v=.
4.單位:國際單位制單位是米每秒,符號是m/s或m·s-1.常用單位:千米每時(km/h或km·h-1)、厘米每秒(cm/s或cm·s-1)等.1 m/s=3.6 km/h.
5.矢量性: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填“標量”或“矢量”),其方向和時間Δt內(nèi)的位移Δx的方向相同.
二、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
1.平均速度
(1)描述物體在時間Δt內(nèi)運動的平均快慢程度及方向.
(2)v=.
2.瞬時速度
(1)描述物體某一時刻的快慢及方向.
(2)當Δt非常非常小時,叫作物體在時刻t的瞬時速度.
3.速率:瞬時速度的大小.
4.勻速直線運動:瞬時速度保持不變的運動,在勻速直線運動中,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相等.
5.汽車速度計的示數(shù)是汽車的速率.
三、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測量
1.如圖1所示為打點計時器打出的一條紙帶示意圖,D、G間的時間間隔Δt=0.1 s,用刻度尺測出D、G間的位移Δx,則D、G間的平均速度v=.
2.D、F間(填“D、F間”或“D、G間”)的平均速度更接近E點的瞬時速度.
四、速度-時間圖像
1.速度-時間圖像(v-t圖像)
以時間t為橫軸,以速度v為縱軸,建立直角坐標系,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在坐標系中描點,然后用平滑的曲線把這些點連接起來,即得到物體運動的v-t圖像.
2.v-t圖像的意義
v-t圖像非常直觀地反映了速度隨時間變化的情況,但它不是物體運動的軌跡.
技巧點撥
1.對定義式v=的理解
(1)公式v=中的Δx是物體運動的位移,不是路程.
(2)v=是速度的定義式,v的大小與Δx及Δt無關(guān).不能認為v與位移成正比、與時間成反比.
2.速度是矢量
(1)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體的運動方向.
(2)比較兩個物體的速度是否相同時,既要比較速度的大小是否相等,又要比較速度的方向是否相同.
3.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比較
平均速度
瞬時速度
物理意義
描述物體在一段時間內(nèi)運動的平均快慢程度和方向,與一段時間或一段位移對應(yīng)
描述物體在某時刻運動的快慢和方向,與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對應(yīng)
大小
由v=求出
v=,其中Δt→0
方向
與位移的方向相同,不一定與物體瞬時運動的方向相同
就是該時刻物體運動的方向
說明
(1)在勻速直線運動中,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相等
(2)當位移足夠小或時間足夠短時,可以認為平均速度就等于瞬時速度
例題精練
1.據(jù)中央氣象臺消息:2018年9月16日17時,第22號超強臺風“山竹”在廣東省海宴鎮(zhèn)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速為45 m/s,并以25 km/h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關(guān)于上述消息中的45 m/s、25 km/h,下述敘述正確的是( )
A.分別指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大小
B.分別指瞬時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大小
C.均指平均速度的大小
D.均指瞬時速度的大小
答案 B
隨堂練習
1.物體沿一條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在某時刻的速度為3 m/s,則物體在1 s內(nèi)的位移一定為3 m
B.物體在某1 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3 m/s,則物體在這1 s內(nèi)的位移一定是3 m
C.物體在某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3 m/s,則物體在1 s內(nèi)的位移一定是3 m
D.物體在發(fā)生某段位移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 m/s,則物體在這段位移的一半時的速度一定是3 m/s
答案 B
解析 物體在某時刻的速度為3 m/s,由于物體不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則物體在1 s內(nèi)的位移不一定為3 m,故A錯誤.物體在某1 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3 m/s,根據(jù)x=vt知,物體在這1 s內(nèi)的位移一定是3 m,故B正確.物體在某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3 m/s,則某1 s內(nèi)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為3 m/s,位移不一定是3 m,故C錯誤.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不一定相等,故D錯誤.
2.2017年8月,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正在論證研制的“最高時速4 000公里”高速飛行列車在網(wǎng)絡(luò)上“刷屏”,被網(wǎng)友稱為“飛鐵”,也引發(fā)了對“北京到上海約半小時”的未來憧憬.已知北京到上海的鐵路長度約為1 300公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北京到上海的鐵路長度約為1 300公里指的是位移的大小
B.由題中數(shù)據(jù)可估算出“飛鐵”從北京到上海的平均速度
C.時速4 000公里,是“飛鐵”從北京到上海的平均速率
D.時速4 000公里,是“飛鐵”從北京到上海的最大瞬時速率
答案 D
解析 北京到上海的鐵路長度指的是路程,A錯誤;由于不知道位移,所以無法計算出“飛鐵”從北京到上海的平均速度,B錯誤;根據(jù)題意,時速4 000公里是速率,且是運行過程中速率的最大值,故C錯誤,D正確.
3.如圖甲、乙所示為兩個質(zhì)點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回答下列問題:
(1)甲質(zhì)點做________運動,乙質(zhì)點做________運動.(填“加速”“減速”或“勻速”)
(2)甲質(zhì)點的初速度為________ m/s,乙質(zhì)點的初速度為________ m/s.
(3)甲、乙兩質(zhì)點運動的方向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答案 (1)加速 減速 (2)1 3 (3)相同
4.一輛汽車沿平直的公路單向行駛,從A處行駛到B處用了60 s,A、B兩地相距900 m;在B處停留30 s后沿原路返回,用了45 s到達A、B的中點C處.問:
(1)這輛汽車前60 s內(nèi)的平均速度大小是多少?
(2)這輛汽車從A處到C處的平均速率是多少?
答案 (1)15 m/s (2)10 m/s
解析 (1)前60 s的平均速度大小為:v== m/s=15 m/s
(2)平均速率為:v′== m/s=10 m/s.
知識點二: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一、加速度
1.物理意義:加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
2.定義:速度的變化量與發(fā)生這一變化所用時間之比,叫作加速度.
3.定義式:a=.
4.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加速度的單位是米每二次方秒,符號是 m/s2或 m·s-2.
二、加速度的方向
1.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是矢(填“矢”或“標”)量,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的變化量Δv的方向相同.
2.直線運動中,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的關(guān)系
加速運動時,加速度的方向與初速度的方向相同;減速運動時,加速度的方向與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三、從v-t圖像看加速度
1.定性判斷:v-t圖像中圖線的傾斜程度可以判斷加速度的大?。?br />
2.定量計算:如圖,在v-t圖像上取兩點E(t1,v1)、F(t2,v2),加速度的數(shù)值a==.
例題精練
1.在下面所說的運動情況中,不可能出現(xiàn)的是( )
A.物體在某一時刻運動速度很大,并且加速度很大
B.物體在某一時刻運動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
C.運動的物體在某一時刻速度為0,而加速度不為0
D.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加速度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同,當物體加速度減小時,其速度也減小
答案 D
隨堂練習
1.有A、B兩物體均做直線運動,其中A的加速度恒為a1=1.0 m/s2,B的加速度恒為a2=-2.0 m/s2.根據(jù)這些條件做出的以下判斷,其中正確的是( )
A.B的加速度小于A的加速度
B.A做的是加速運動,B做的是減速運動
C.兩個物體的速度都不可能為零
D.B物體的速度變化快
答案 D
2.(多選)如圖10所示是某質(zhì)點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由圖像得到的正確結(jié)論是( )
圖10
A.0~1 s內(nèi)的加速度是2 m/s2
B.0~2 s內(nèi)加速度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相同
C.0~1 s內(nèi)的加速度大于2~4 s內(nèi)的加速度
D.0~1 s內(nèi)的運動方向與2~4 s內(nèi)的運動方向相反
答案 AC
解析 由v-t圖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得0~1 s內(nèi)的加速度a1= m/s2=2 m/s2,選項A正確.1~2 s內(nèi)質(zhì)點做勻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0,選項B錯誤.2~4 s內(nèi)的加速度a2= m/s2=-1 m/s2,|a1|>|a2|,選項C正確.由題圖可知0~1 s內(nèi)的運動方向與2~4 s內(nèi)的運動方向相同,選項D錯誤.
3.世界女排大獎賽在中國香港站的比賽中,某運動員跳起將速度為20 m/s水平飛來的排球迎面擊出,排球以30 m/s的速率水平返回,假設(shè)排球被擊打過程中的平均加速度大小為200 m/s2,則運動員對排球的擊打時間為( )
A.0.05 s B.0.25 s
C.0.1 s D.0.15 s
答案 B
解析 規(guī)定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則v1=20 m/s,v2=-30 m/s.
根據(jù)加速度的定義式a==
得:Δt== s=0.25 s.
綜合練習
一.選擇題(共19小題)
1.(邯鄲二模)如圖所示,觀察者面朝東坐在一列火車中,看到水平桌面上的小球忽然離開他向東滾動,僅憑這一現(xiàn)象,他能夠做出的正確判斷是( ?。?br />
A.列車的速度方向一定向東
B.列車的速度方向一定向西
C.列車的加速度方向一定向西
D.列車的加速度方向一定向東
【分析】一切物體,不論是運動還是靜止、勻速運動還是變速運動,都具有慣性,慣性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基本屬性,根據(jù)慣性知識進行分析。
【解答】解:觀察者面朝東坐在一列火車中,看到水平桌面上的小球忽然離開他向東滾動,可知小球的速度與列車的速度不等,
列車可能向東做減速運動,也有可能向西做加速運動,列車的加速度方向一定向西,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點評】只有車速發(fā)生改變的時候小球才會因為慣性而發(fā)生相對于車的運動,運動的方向則取決于車速如何變化.
2.(龍華區(qū)校級月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物體的速度變化越來越快,加速度越來越小
B.單向直線運動中,位移方向與加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C.兩物體間如果有相互作用的彈力,就一定存在摩擦力
D.理想實驗的思想方法與質(zhì)點概念的建立一樣,都是一種科學抽象的思維方法
【分析】加速度的物理意義是表示物體速度變化的快慢;知道當速度和加速度同向時,物體做加速運動;速度和加速度反向時,做減速運動;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相互接觸并擠壓,接觸面粗糙,并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
【解答】解:A、加速度的物理意義是表示物體速度變化的快慢,物體的速度變化越來越快,加速度越來越大,故A錯誤;
B、物體做減速直線運動時,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的方向相反,位移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反,故B錯誤;
C、有摩擦力一定有彈力,但是有彈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比如光滑的物體之間即使有彈力也不會有摩擦力,故C錯誤;
D、理想實驗的思想方法與質(zhì)點概念的建立一樣,都是一種科學抽象的思維方法,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加速度、位移、彈力與摩擦力的關(guān)系等,注意從它們的定義入手進行概念的區(qū)分,同時注意物理概念和生活中一些概念的不同。
3.(邢臺月考)中國高鐵運營里程占世界高鐵運營總里程的三分之二以上,位居全球第一。高鐵相對于傳統(tǒng)火車來說最突出的特點是速度非常快,測試速度最高能達到700km/h,運營速度普遍也在350km/h以上。高鐵在平直鐵軌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時,從某時刻開始,第1s末的速度比第3s末的速度大1.3m/s,以高鐵運動的方向為正方向,則高鐵的加速度為( ?。?br />
A.1.3m/s2 B.﹣1.3m/s2 C.0.65m/s2 D.﹣0.65m/s2
【分析】已知第1s末的速度比第3s末的速度大1.3m/s,結(jié)合加速度的定義式即可求出。
【解答】解:已知高鐵第1s末的速度比第3s末的速度大1.3m/s,選取運動的方向為正方向,則2s內(nèi)速度的變化量為﹣1.3m/s,
所以加速度:a==m/s2=﹣0.65m/s2,負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與高鐵運動的方向相反,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加速度的計算,牢記加速度的定義式即可求出,基礎(chǔ)題目。
4.(黃浦區(qū)二模)有時我們靠近正在地面取食的小鳥時,它會毫不慌張,但當我們感覺能把它抓住時,它卻總能立刻飛走,這是因為小鳥在起飛時具有較大的( )
A.加速度 B.初速度
C.速度的改變量 D.位移
【分析】根據(jù)小鳥運動狀態(tài)變化的快慢,分析其在起飛時哪個物理量較大。
【解答】解:小鳥在起飛時總能立刻飛走,運動狀態(tài)改變較快,即速度變化較快,加速度較大,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點評】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要掌握加速度的物理意義:加速度反映速度變化的快慢,即反映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的快慢。
5.(浙江月考)如圖所示是我國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懸浮試驗樣車,在一節(jié)樣車成功試跑的同時,5輛編組的工程樣車研制也在穩(wěn)步推進中,不久將下線調(diào)試。因為采用了磁懸浮原理,所以阻力比普通的高鐵小很多,其速度可達600公里/時,可在大型樞紐城市間形成高速“走廊”。高速磁懸浮擁有“快起快?!钡募夹g(shù)優(yōu)點,能發(fā)揮出速度優(yōu)勢,也適用于中短途客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因阻力比普通的高鐵小很多,所以磁懸浮列車慣性比較小
B.速度可達600公里/時,這是指平均速度
C.能“快起快?!保侵讣铀俣却?
D.考查磁懸浮列車在兩城市間的運行時間時可視為質(zhì)點,這種研究方法叫“微元法”
【分析】慣性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guān);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區(qū)別在于平均速度與一段位移或一段時間對應(yīng),而瞬間速度和某一位置或某一時刻對應(yīng);加速度就是表示物體運動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用質(zhì)點來代替實際物體的研究方法叫理想模型法。
【解答】解:A、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guān),與所處的位置,受力情況無關(guān),故A錯誤;
B、速度可達600公里/時,這是指瞬時速度,故B錯誤;
C、加速度是描述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大,說明速度變化快,能“快起快?!?,是指加速度大,故C正確;
D、用質(zhì)點來代替實際物體的研究方法叫理想模型法,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描述運動的基本物理量,知道速度、加速度、慣性的物理意義,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區(qū)別。
6.(十堰期末)已知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物體有加速度,速度一定增大
C.速度變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加速度方向改變,速度方向也隨之改變
【分析】根據(jù)加速度的定義式可知加速度就等于速度的變化率,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變化量的方向相同。
當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時,物體做減速速運動,當加速度與速度方向相同時,物體做加速運動。
【解答】解:A、當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時,物體做減速運動,此時加速度增大,速度減小,故A錯誤;
B、加速度是描述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物體有加速度,速度一定變化,但不一定增大,故B錯誤;
C、速度變化越快,物體的加速度一定越大,故C正確;
D、加速度的方向由速度變化量的方向決定,加速度方向改變,速度方向不一定改變,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該題考查對加速度的理解,掌握加速度的定義及其物理意義,是正確解題的關(guān)鍵。
7.(沙依巴克區(qū)校級期末)關(guān)于運動的物理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質(zhì)點運動的方向
B.研究飛船的飛行姿態(tài)時,可以將飛船看成質(zhì)點
C.雨點以5m/s的速度落到地面,這個速度是平均速度
D.物體的速度方向發(fā)生變化,加速度方向可能不變
【分析】當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對所研究的問題沒有影響或影響很小,可以忽略不計時,可以把物體看成質(zhì)點;
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離,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加速度a的方向與速度變化量△v的方向相同。
【解答】解:A、位移是矢量,方向由除位置指向沒位置,不是運動方向,故A錯誤;
B、物體能否看作質(zhì)點關(guān)鍵在于物體的大小和形狀能不能忽略,與物體的大小和運動無關(guān),研究飛船的飛行姿態(tài)時,不可以將飛船看成質(zhì)點,故B錯誤;
C、雨點以5m/s的速度落到地面,這個速度是某一瞬時的速度,即瞬時速度,故C錯誤;
D、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變化量的方向相同,與速度方向無關(guān),速度方向變化,加速度方向不一定變化,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質(zhì)點是一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這是一種很關(guān)鍵的物理研究方法,在學習中要注意體會。知道位移是矢量,方向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8.(黑龍江月考)關(guān)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br />
A.速度是描述運動物體位置變化大小的物理量,而加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
B.運動物體速度變化大小與速度變化在實質(zhì)上是同一個意思
C.速度的變化率表示速度變化的快慢,速度變化的大小表示速度增量的大小
D.某時刻物體的速度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
【分析】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加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速度變化量、加速度均為矢量。
加速度與物體速度的變化率成正比,與速度無關(guān)。
【解答】解:A、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而加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故A錯誤;
B、速度是矢量,速度變化量也是矢量,運動物體速度變化大小指的是變化量的大小,速度變化即包括了變化量的大小還涉及到變化量的方向,故B錯誤;
C、速度的變化率表示速度變化的快慢,速度變化的大小表示速度增量的大小,故C正確;
D、物體的加速度很大,代表物體速度的變化率很大,而并不代表物體的速度很大。某時刻物體的速度為零,其加速度可能很大,比如火箭升空的瞬間,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該題考查了加速度的相關(guān)知識,把握加速度的定義式中各個物理量的含義以及各個物理量之間的關(guān)系是解決此類問題的關(guān)鍵,是正確理解加速度的定義的基礎(chǔ)。
9.(讓胡路區(qū)校級月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加速度為負值時,物體也可能做加速運動
B.比較加速度大小時,3m/s2比﹣5m/s2大
C.加速度逐漸變大,速度就逐漸變大
D.加速度與速度方向相同的直線運動一定是勻加速直線運動
【分析】加速度等于單位時間內(nèi)的速度變化量,反映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當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物體做加速運動,當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物體做減速運動。
【解答】解:A、加速度為負值,速度也為負值,則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則物體做加速運動,故A正確。
B、加速度的正負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3m/s2比﹣5m/s2小。故B錯誤。
C、當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變大,速度減小,故C錯誤。
D、勻加速直線運動是加速度不變的,且加速度與速度方向相同的直線運動,只強調(diào)加速度與速度方向相同是錯誤的,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該題考查了加速度的相關(guān)知識,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掌握判斷物體做加速還是減速運動的方法,關(guān)鍵看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的關(guān)系。
10.(普陀區(qū)校級期中)下列情況中,加速度與速度同方向的是( ?。?br />
A.減速上升的電梯 B.制動的列車
C.勻速飛行的導彈 D.加速下降的電梯
【分析】加速度方向與速度變化的方向相同,當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同向時,物體做加速運動,當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時,物體做減速運動。
【解答】解:A、減速上升的電梯,速度方向向上,加速度向下,加速度與速度反向,故A不符合題意;
B、制動的列車,速度方向向前,加速度向后,加速度與速度反向,故B不符合題意;
C、勻速飛行的導彈,速度方向向前,加速度為零,故C不符合題意;
D、加速下降的電梯,速度方向向下,加速度也向下,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點評】加速度的大小等于速度的變化量與所用時間之比,加速度的方向等于速度變化的方向。
11.(黃陵縣校級期中)對自由落體的加速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地球上所有地方的重力加速度都是相同的
B.重力加速度g是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通常計算中g(shù)=9.8m/s2
C.在地球上高緯度處的重力加速度大于低緯度處的重力加速度
D.在地球上同一點,離地面高度越大,重力加速度g越大
【分析】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加速度反映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
地球同一點,物體重力加速度相同。
重力加速度隨緯度的升高,重力加速度增大,隨高度的升高,重力加速度減小。
【解答】解:ACD、地球上的同一地點,重力加速度相同,隨緯度的升高,重力加速度增大,隨高度的升高,重力加速度減小,但相差不大,故AD錯誤,C正確;
B、重力加速度g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通常取值為9.8m/s2,故B錯誤。
故選:C。
【點評】該題考查了加速度的相關(guān)知識,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知道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加速度反映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輕重物體重力加速度相同。
12.(黃陵縣校級期中)下列關(guān)于加速度說法正確的是( ?。?br />
A.加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B.由a=可知,a與△v成正比,與△t成反比
C.a(chǎn)=1m/s2表示每經(jīng)過1s,速度增加1m/s
D.a(chǎn)1=3m/s2,a2=﹣5m/s2,因為3>﹣5,所以a1>a2
【分析】加速度表示速度變化的快慢,加速度越大,速度變化越快。
加速度與速度無關(guān),其大小看絕對值,正負表示方向。
【解答】解:A、加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故A錯誤;
B、加速度的定義式:a=,加速度與△v,△t無關(guān),由力與質(zhì)量決定,故B錯誤;
C、加速度的大小在數(shù)值上等于單位時間內(nèi)速度的變化量,a=1m/s2表示每經(jīng)過1s,速度增加1m/s,故C正確;
D、加速度是矢量,比較大小時,看其絕對值,正負號表示方向,a1=3m/s2,a2=﹣5m/s2,所以a1<a2,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該題考查了加速度的定義,解題的關(guān)鍵抓住加速度的物理意義、加速度與速度無關(guān)的特點,即可理解。
13.(黃陵縣校級期中)8月份西安新建商品住房價格環(huán)比上漲1.1%,9月份上漲0.8%,若將房價的“上漲”類比成“加速”,將房價的“下跌”類比成“減速”,你認為“房價上漲出現(xiàn)減緩趨勢”可類比成( ?。?br />
A.速度增大,加速度減小 B.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
C.速度減小,加速度增大 D.速度減小,加速度減小
【分析】把房價類比成速度,房價上漲快慢類比成加速度,根據(jù)加速度與速度關(guān)系進行分析。
【解答】解:房價類比成速度,房價上漲快慢類比成加速度,房價上漲出現(xiàn)減緩趨勢,相當于加速度減小,但仍然在上漲,相當于加速度與速度方向相同,速度仍然增大,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點評】該題考查了加速度的相關(guān)知識,加速度決定于物體所受合力和物體的質(zhì)量,與速度沒有直接的關(guān)系,加速席減小,速度不一定減小。
14.(杭州期中)如圖所示是動車運行過程中3號車廂顯示屏上相關(guān)的信息,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
A.“126km/h”指的是動車運動的速率
B.由圖中的信息可以推斷動車運動1h路程一定是126km
C.由圖中的信息可以推斷動車運動1h位移一定是126km
D.動車進站??繒r可以看成質(zhì)點
【分析】瞬時速度是指物體通過某一時刻或者某一位置的速度大小;平均速度對應(yīng)一段位移或一段時間內(nèi)的速度大?。?br />
位移表示質(zhì)點在空間的位置的變化,用有向線段表示,路程是質(zhì)點在空間運動軌跡的長度.
當物體的形狀和大小相對所研究的問題可以忽略不計的時候,物體可以看做質(zhì)點.
【解答】解:A、“126km/h”指的是動車運動的瞬時速度大小,故A正確;
BD、動車運動1h,運動可能是變速運動,速率可能發(fā)生改變,所以動車運動1h路程不一定是126km,位移不一定是126km,故BC錯誤;
D、動車進站??繒r,車的長度不能忽略,所以不可以看成質(zhì)點,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對于物理中的基本概念要理解其本質(zhì)不同,如時刻具有瞬時性的特點,是變化中的某一瞬間通常與物體的狀態(tài)相對應(yīng);時間間隔具有連續(xù)性的特點,與某一過程相對應(yīng).明確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的區(qū)別.物體能不能看出質(zhì)點取決于問題的性質(zhì),研究物體的動作或轉(zhuǎn)動等都不能把物體看做質(zhì)點.
15.(增城區(qū)校級月考)汽車沿高速公路直線行駛,前5min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20m/s,后10min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15m/s,則該汽車在這15min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 ?。?br />
A.35m/s B.5m/s C.17.5m/s D.16.7m/s
【分析】根據(jù)x=t求出汽車前5min內(nèi)和后10min內(nèi)的位移,再求汽車在這15min內(nèi)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汽車在前t1=5min=300s內(nèi)的位移為x1=t1=20×300m=6000m
汽車在前后t2=10min=600s內(nèi)的位移為x2=t2=15×600m=9000m
故汽車在這15min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m/s≈16.7m/s,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點評】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要掌握位移公式x=t,要知道該公式適用于任何運動,是平均速度,不是平均速率。
16.(東陽市校級期中)某班同學去部隊參加代號為“獵狐”的軍事演習,甲、乙兩個小分隊同時從同一處O出發(fā),并同時捕“狐”于A點,指揮部在熒光屏上描出兩個小分隊的行軍路徑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甲隊的位移大于乙隊的位移
B.甲隊的平均速度大于乙隊
C.兩個小分隊運動的平均速率相等
D.甲隊的平均速率大于乙隊
【分析】位移時起點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
平均速度時位移/時間,平均速率是路程/時間。
【解答】解:A、質(zhì)點的位移時起點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甲乙兩小分隊對起點相同,末位置也相同,所以位移相等,故A錯誤;
B、平均速度是,甲乙兩小分隊位移相等,時間也相等,平均速度相等,故B錯誤;
CD、平均速率是,在相等時間內(nèi)甲分隊路程大于乙分隊,故甲隊的平均速率大于乙隊,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的概念,路程和位移的概念不能混淆。
17.(淮安期中)用如圖所示的計時裝置可以近似測出氣墊導軌上滑塊的瞬時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塊上的遮光條的寬度為4.0mm,遮光條經(jīng)過光電門的遮光時間為0.04s。則滑塊經(jīng)過光電門位置時的速度大小為( )
A.100m/s B.0.40m/s C.4.0m/s D.0.10m/s
【分析】滑塊經(jīng)過光電門時時間極短,利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時速度,可以求出經(jīng)過光電門時的速度大小。
【解答】解:遮光條的寬度為d=4.0mm=0.004m
由于遮光條的寬度很小,因此將遮光條通過光電門時的平均速度當作瞬時速度。
滑塊經(jīng)過光電門時的速度為 v==m/s=0.1m/s,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點評】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要知道在極短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可以表示瞬時速度,掌握光電門測量滑塊瞬時速度的原理。
18.(城關(guān)區(qū)校級期中)如圖所示,一人騎自行車晨練,由靜止開始沿直線運動,她在第1s內(nèi)、第2s內(nèi)、第3s內(nèi)、第4s內(nèi)通過的位移分別為1m、2m、3m、4m,則( ?。?br />
A.她在4s末的瞬時速度為4m/s
B.她在第2s末的瞬時速度為2m/s
C.她在4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2.5m/s
D.她在1s末的速度為1m/s
【分析】根據(jù)每秒內(nèi)的位移大小,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對應(yīng)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由于不能確定人的具體運動情況,所以不能確定瞬時速度的大小。
【解答】解:C、由=可得該人前4 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m/s=2.5 m/s,故C正確;
ABD、因該人的運動不是勻變速直線運動,故無法確定其瞬時速度大小,故ABD錯誤。
故選:C。
【點評】解決本題時,要知道已知人在每秒時間內(nèi)的位移大小,并不能確定人的運動情況是勻加速度運動,所以不能求出瞬時速度的大小,這是本題容易出錯的地方。
19.(南京學業(yè)考試)2016年1月1日南京揚子江隧道實施免費通行政策,大大緩解市民過江壓力,該隧道全程7.36km,限速70km/h,隧道管養(yǎng)在夜間1:00﹣5:0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限速70km/h為瞬時速率
B.1:00養(yǎng)護開始指的時間間隔
C.汽車過7.36 km隧道指的是汽車運動的位移
D.在遵守規(guī)定的情況下,4min內(nèi)汽車可以通過隧道
【分析】路程是運動軌跡的長度,位移的大小等于物體初末位置的距離。
瞬時速度是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平均速度是物體在某一段時間或某一段位移內(nèi)的速度。
時間是時間間隔,在時間軸上對應(yīng)段,時刻指的是瞬時,在時間軸上對應(yīng)點。
【解答】解:A、限速70km/h,該速度是某一時刻的最大速率,是瞬時速率,故A正確。
B、1:00養(yǎng)護開始在時間軸上是一個點,指的時刻,故B錯誤。
C、汽車過7.36km隧道指的是汽車運動的路程,故C錯誤。
D、汽車在最大速度的前提下通過隧道的時間:t==≈6.3min,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區(qū)別,時刻和時間的區(qū)別,以及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區(qū)別,注意瞬時速度對應(yīng)位置和瞬時,平均速度對應(yīng)位移和時間段。
二.多選題(共15小題)
20.(青岡縣月考)一輛汽車從靜止開始由甲地出發(fā),沿平直公路開往乙地.汽車先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歷時t,接著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歷時2t,恰好停在乙地.那么在勻加速和勻減速兩段時間內(nèi)( ?。?br />
A.加速度大小之比為1:2
B.加速度大小之比為2:1
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為1:1
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為1:2
【分析】根據(jù)加速度a=求加速度大小之比.
根據(jù)平均速度公式去求平均速度之比.
【解答】解:AB、勻加速運動的加速度大小a1=,勻減速運動的加速度大小a2=,所以加速階段和減速階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為2:1.故A錯誤,B正確。
CD、勻加速運動的平均速度,勻減速運動的平均速度.所以平均速度大小之比為1:1.故C正確。D錯誤;
故選:BC。
【點評】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掌握加速度的定義式,以及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公式
21.(廣元期末)甲、乙兩質(zhì)點在同一直線上做勻速運動,甲的速度為+2m/s,乙的速度為﹣4m/s,則( ?。?br />
A.速度值前面的正、負號與速度大小無關(guān),只表示物體運動的方向
B.甲質(zhì)點的速度大于乙質(zhì)點的速度
C.由于兩質(zhì)點的速度一正一負,故兩質(zhì)點做相向運動
D.若甲、乙兩質(zhì)點同時由同一地點出發(fā),則10s后甲、乙兩質(zhì)點相距60m
【分析】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正負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
根據(jù)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公式進行求解分析。
【解答】解:AB、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正負表示方向,可知乙質(zhì)點的速度大于甲質(zhì)點的速度,故A正確,B錯誤。
C、兩質(zhì)點的速度一正一負,兩質(zhì)點可能做相向運動或相背運動,故C錯誤。
D、若甲、乙兩質(zhì)點同時由同一地點出發(fā),則做相背運動,經(jīng)過10s后兩質(zhì)點的距離x=2×10m+4×10m=60m,故D正確。
故選:AD。
【點評】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知道速度是矢量,正負表示方向,以及掌握勻速直線運動運動學公式,并能靈活運用,基礎(chǔ)題。
22.(安慶期中)一質(zhì)點沿一邊長為2m的正方形軌道運動,每秒鐘勻速移動1m,初始位置在bc邊的中點A,由b向c運動,如圖所示,A、B、C、D分別是bc、cd、da、ab邊的中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第2s末的瞬時速度是1m/s
B.前2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m/s
C.前2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2m/s
D.前4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0.5m/s
【分析】瞬時速度與時刻對應(yīng),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與時間對應(yīng);平均速度等于位移與時間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與時間的比值
【解答】解:A、第2s末在B點,瞬時速度是1m/s,故A正確;
B、前2s內(nèi),物體從A經(jīng)過c到B,位移為m,故平均速度為:v=,故B正確;
C、前4s內(nèi),物體運動到C點,路程為4m,故平均速率為:v==1m/s,故C錯誤;
D、前4s內(nèi),物體運動軌跡為A→c→B→d→C,位移為2m,故平均速度為v==0.5m/s,故D正確;
故選:ABD。
【點評】本題考查了瞬時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的概念,特別是要明確平均速度與平均速率的區(qū)別,不難
23.(豐滿區(qū)校級月考)一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減速直線運動,用照相機對著小球每隔0.1s拍照一次,得到一幅頻閃照片,用刻度尺量得照片上小球各位置如圖所示,已知照片與實物的比例為1:10,則( ?。?br />
A.圖中對應(yīng)的小球在通過8cm距離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2m/s
B.圖中對應(yīng)的小球在通過8cm距離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1.6m/s
C.圖中對應(yīng)的小球通過6cm處的瞬時速度是2.5m/s
D.圖中對應(yīng)的小球通過6cm處的瞬時速度是2m/s
【分析】從頻閃照片中可讀出相鄰小球間的位移差均為1cm,保持不變,由此可確定小球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從圖中讀出四段位移根據(jù)平均速度的定義公式求解平均速度,根據(jù)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求解瞬時速度。
【解答】解:根據(jù)圖示坐標乘以10可知對應(yīng)的位移分別為:x1=35cm=0.35m,x2=25cm=0.25m,x3=15cm=0.15m,x4=5cm=0.05m;則有:
A、四段間隔共8cm,位移為80cm,對應(yīng)時間為0.4s,故平均速度為:v===2m/s,故A正確,B錯誤;
C、根據(jù)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求解瞬時速度,圖中對應(yīng)的小球通過6cm處的瞬時速度是v′=m/s=2m/s,故C錯誤,D正確
故選:AD。
【點評】本題關(guān)鍵是根據(jù)照片得到各個時間段的位移,然后求解平均速度,同時明確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關(guān)系,能用平均速度來表示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
24.(平羅縣校級月考)甲、乙兩小分隊進行代號為“獵狐”的軍事演習,指揮部通過現(xiàn)代通信設(shè)備,在熒屏上觀察到兩小分隊的具體行軍路線如圖所示.兩小分隊同時同地由O點出發(fā),最后同時捕“狐”于A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小分隊行軍路程s甲>s乙
B.小分隊平均速度甲=乙
C.小分隊的平均速率相等
D.圖象表示的是位移﹣時間圖象
【分析】由圖象可知兩隊的行軍位移和路程,由平均速度公式可得出平均速度的大小關(guān)系.根據(jù)平速率的定義可明確平均速率的大小關(guān)系.
【解答】解:A、由圖可知,兩隊最終的位置相等,故經(jīng)過的位移相等,因用時相同,故平均速度相等;故AB正確;
C、由于兩小隊用時相同,甲的路程比乙的大,因時間相同,故甲的平均速率大于乙的平均速率,故C錯誤;
D、圖象描述的是行軍路線圖,故不是位移時間圖象;選項D錯誤。
故選:AB。
【點評】本題要注意題目中給出的是行軍路線圖,而不是位移﹣時間圖象;同時明確平均速度為位移與時間的比值;而平均速率為路程與時間的比值.
25.(廣南縣校級期末)在水平路面行駛的汽車遇突發(fā)狀況緊急剎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從開始剎車為計時起點,第1s末的速度是8m/s,第2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6m/s,則下面結(jié)論正確的是( ?。?br />
A.汽車剛剎車時的速度是12 m/s
B.經(jīng)4 s汽車的位移為18m
C.物體的加速度大小是2m/s2
D.前2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7m/s
【分析】根據(jù)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得2.5s時的瞬時速度,則由速度和時間關(guān)系可求得物體的加速度;根據(jù)速度公式可求得汽車減速所用的時間,則可確定汽車在4s內(nèi)的位移可以采用速度和位移的關(guān)系求解.
【解答】解:A、第2s末的平均速度等于2.5s時的瞬時速度,故2.5s時的瞬時速度為6m/s;則加速度a==﹣4m/s2;則汽車的初速度v0=8+4×1=12m/s; 故A正確,C錯誤;
B、汽車靜止需要的時間t==3s;故4s時汽車已經(jīng)靜止,則汽車的4s內(nèi)的位移x===18m;故B正確;
D、前2s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故為8m/s; 故D錯誤;
故選:AB。
【點評】本題考查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的應(yīng)用,對于汽車剎車類問題要注意先判斷汽車靜止所需要的時間,再靈活選擇物理公式求解.
26.(江城縣校級期末)下列速度屬于瞬時速度的是( )
A.火車以76km/h的速度經(jīng)過“深圳到惠州”這一段路程
B.汽車速度計指示著速度50km/h
C.城市繁華路口速度路標上標有“15km/h注意車速”字樣
D.足球以12m/s的速度進入球門
【分析】瞬時速度是指物體通過某一時刻或者某一位置的速度大小,而平均速度與某段時間和某段位移相對應(yīng)的,這是二者的本質(zhì)區(qū)別,據(jù)此可正確解答.
【解答】解:A、火車以76km/h的速度經(jīng)過“深圳到惠州”這一段路程,76km/h對應(yīng)的是位移為平均速度,不是瞬時速度,故A錯誤;
B、汽車速度計指示的速度是指瞬時速度的大小,為瞬時速度,故B正確;
C、“15km/h注意車速”指的是每一時刻的瞬時速度,故C正確;
D、足球以12m/s的速度進入球門,對應(yīng)位置,指的是瞬時速度,故D正確。
故選:BCD。
【點評】本題考查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在生活中的應(yīng)用;注意生活中的很多現(xiàn)象是和物理知識相互對應(yīng)的,因此要經(jīng)常利用所學物理概念深入分析實際問題,提高對物理規(guī)律的理解和應(yīng)用.
27.(乃東區(qū)校級期中)關(guān)于速度與速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瞬時速度簡稱速率
B.瞬時速度的大小叫瞬時速率
C.平均速度的大小叫平均速率
D.速度是矢量,速率是標量
【分析】瞬時速度的大小表示速率,但是平均速度的大小與平均速率概念不同,平均速度等于位移與時間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與時間的比值
【解答】解:A、瞬時速度的大小表示瞬時速率,簡稱速率。故A錯誤B正確;
C、平均速度的大小不表示平均速率,平均速度等于位移與時間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與時間的比值。故C錯誤;
D、速度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速率是標量,故D正確。
故選:BD。
【點評】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知道瞬時速度的大小表示速率,但是平均速度的大小與平均速率概念不同,平均速度等于位移與時間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與時間的比值
28.(永壽縣校級月考)甲、乙兩位同學多次進行百米賽跑(如圖所示),每次甲都比乙提前10m到達終點,現(xiàn)讓甲遠離(后退)起跑點10m,乙仍在起跑點起跑,則關(guān)于甲、乙兩同學的平均速度之比和誰先到達終點,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 />
A.v甲:v乙=11:10 B.v甲:v乙=10:9
C.甲先到達終點 D.兩人同時到達終點
【分析】百米賽跑過程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運動員先由靜止做加速運動,當達到最大速度后保持勻速前進直到?jīng)_過終點線,每次甲都比乙提前10m到達終點,說明現(xiàn)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現(xiàn)讓甲遠離起跑點10m,乙仍在起跑點起跑,因為前后兩個過程乙物體所用的時間不變,判斷在乙跑完全程的時間內(nèi)甲物體的位移
【解答】解:A、百米賽跑中甲都比乙提前10m到達終點,即甲跑完100m與乙跑完90m所用時間相同,則有t==,解得v甲=v乙.故A錯誤,B正確
C、讓甲遠離起跑點10m而乙仍在起跑點,則甲跑110m到達終點的時間
t甲′==,而乙跑到終點的時間t乙′=>t甲′,所以甲先跑到終點。故C正確,D錯誤
故選:BC。
【點評】理解百米賽跑過程,運動員先由靜止做加速運動,當達到最大速度后保持勻速前進直到?jīng)_過終點線
29.(吉林期末)關(guān)于做直線運動的物體的加速度、速度及速度變化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br />
A.物體的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B.物體的速度變化量越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C.物體的速度變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D.物體的加速度減小,速度一定減小
【分析】加速度等于物體的速度變化量與發(fā)生變化所用時間的比值。
加速度與速度沒有直接關(guān)系,加速度大小不斷變小,速度不一定變小,相反,加速度變大,速度也不一定變大。
物體速度的增減取決于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關(guān)系,不決定于加速度的正負,加速度的大小就是速度的變化率。
【解答】解:A、加速度是描述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很大,比如勻速直線運動,但不存在變化,加速度為零,故A錯誤。
B、物體的速度變化量越大,所用時間很長,加速度不一定大,故B正確。
C、物體速度變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故C正確。
D、物體速度的增減取決于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關(guān)系,兩者反向時,速度一定減小,故D錯誤。
故選:BC。
【點評】此題考查了加速度與速度的關(guān)系,速度與加速度均是矢量,速度變化的方向決定了加速度的方向,卻與速度方向無關(guān)。同時加速度增加,速度可能減小,所以加速度與初速度的方向關(guān)系決定速度增加與否。
30.(天寧區(qū)校級月考)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的汽車看到前方有情況發(fā)生立即剎車,經(jīng)5s停車,在停車前的最后1s內(nèi)行駛的距離是2m,若汽車剎車后做的是勻減速運動,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br />
A.汽車剎車后的加速度大小為2m/s2
B.汽車剎車后共滑行了50m
C.汽車剎車時的速度大小為10m/s
D.汽車剎車后的平均速度大小為10m/s
【分析】汽車剎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最后停止,可以反過來看成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基本公式求解即可.
【解答】解:A、汽車剎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最后停止,可以反過來看成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則:
根據(jù)x1=解得:a=,故A錯誤;
B、汽車剎車后共滑行的距離x=,故B正確;
C、汽車剎車時的速度大小v=at=4×5=20m/s,故C錯誤;
D、汽車剎車后的平均速度,故D正確。
故選:B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勻變速直線運動基本公式的直接應(yīng)用,本題可以逆向思維,把剎車運動看成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難度適中.
31.(海珠區(qū)校級期中)臺球以10m/s的速度垂直撞擊框邊后以8m/s的速度反向彈回,若球與框邊的接觸時間為0.1s(取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臺球在水平方向的平均加速度大小為20m/s2
B.臺球在水平方向的平均加速度大小為180m/s2
C.臺球的加速度方向沿球初速度的方向
D.臺球的加速度方向沿球彈回的方向
【分析】先根據(jù)正方向,確定初速度和末速度,再根據(jù)a=求臺球在水平方向的平均加速度。
【解答】解:取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則臺球在撞擊過程中初速度v0=10m/s,末速度v=﹣8m/s,則臺球在水平方向的平均加速度為a==m/s2=﹣180m/s2,負號表示
臺球的加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反,即沿球彈回的方向,故AC錯誤,BD正確。
故選:BD。
【點評】本題應(yīng)掌握加速度的定義式a=,注意加速度和速度的矢量性,知道同一條直線上矢量的表示方法是正確解題的關(guān)鍵。
32.(新華區(qū)校級月考)自然界中某個物理量D的變化量為△D,與發(fā)生這個變化所用時間△t的比值叫做這個物理量D的變化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D的變化率表示D變化的快慢
B.若D表示某質(zhì)點做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置,則是恒定不變的
C.若D表示某質(zhì)點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位置,則是恒定不變的
D.若D表示某質(zhì)點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則是恒定不變的
【分析】根據(jù)D為什么物理量,得出表示的物理量,從而根據(jù)題意判斷該物理量是否變化。
【解答】解:A、D的變化率表示D隨時間變化的快慢,故A正確;
B、若D表示某質(zhì)點做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置,則表示速度,是恒定不變的,故B正確;
C、若D表示某質(zhì)點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位置,則表示速度,但勻加速直線運動速度是變化的,則是變化的,故C錯誤;
D、若D表示某質(zhì)點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則表示加速度,是恒定不變的,故D正確。
故選:ABD。
【點評】該題考查了加速度的相關(guān)知識,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是知道當D表示不同的量時,表示的物理量,再根據(jù)條件判斷是否變化,難度適中。
33.(東河區(qū)校級月考)一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某時刻速度大小為v1=4m/s,2s后的速度大小變?yōu)関2=8m/s,在這2s內(nèi)物體的加速度大小( ?。?br />
A.可能小于2m/s2 B.可能等于2m/s2
C.一定等于2m/s2 D.可能大于2m/s2
【分析】根據(jù)加速度定義式求解加速度,要分初末速度同向和反向兩種情況討論。
【解答】解:若初末速度同方向,則:v0=4m/s,vt=8m/s;
故加速度為:a===2m/s2;
若初末速度方向相反,則:v0=4m/s,vt=﹣8m/s;
故加速度為:a==﹣6m/s2,故BD正確,AC錯誤。
故選:BD。
【點評】該題考查了加速度的計算,解題的關(guān)鍵是加速度定義式的理解與應(yīng)用,分析兩速度的方向關(guān)系,難度不大。
34.(玄武區(qū)校級月考)一質(zhì)點做變速直線運動,初速度大小為2m/s,1s后速度大小變?yōu)?m/s,則下列關(guān)于這段時間內(nèi)的速度變化量、加速度的判斷正確的是( )
A.速度的變化量大小一定是2m/s
B.速度的變化量大小可能等于6m/s
C.加速度大小可能大于2m/s2
D.加速度大小一定等于2m/s2
【分析】根據(jù)末速度與初速度之差求出速度的變化量,結(jié)合加速度的定義式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注意1s后的速度與初速度方向可能相同,可能相反。
【解答】解:AB、以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則初速度為v0=2m/s。當1s后的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同時,末速度為v1=4m/s,則速度的變化量為△v1=v1﹣v0=4m/s﹣2m/s=2m/s。當1s后的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反時,末速度為v2=﹣4m/s,則速度的變化量為△v2=v2﹣v0=﹣4m/s﹣2m/s=﹣6m/s,所以,速度的變化量大小可能等于6m/s,故A錯誤,B正確;
CD、當1s后的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同時,加速度為 a1==m/s2=2m/s2.當1s后的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反時,加速度為 a2==m/s2=﹣6m/s2.可知,加速度大小可能大于2m/s2,故C正確,D錯誤。
故選:BC。
【點評】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要掌握加速度的定義式a=,理解該公式的矢量性,知道速度方向與正方向相同時,為正值。速度方向與正方向相反為負值。
三.填空題(共8小題)
35.(內(nèi)江期末)一個籃球從高處落下,以速度v1=10m/s豎直落到水平地面上,碰撞后以速度v2=6m/s反彈,碰撞時間為0.2s,那么,球下落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為 5 m/s,與地面碰撞過程中的平均加速度大小為 80 m/s2。
【分析】籃球下落過程做自由落體運動,根據(jù)公式=求球下落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根據(jù)a=求球與地面碰撞過程中的平均加速度大小。
【解答】解:籃球下落過程做自由落體運動,則球下落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為==m/s=5m/s
取豎直向上方向為正方向,球與地面碰撞過程中的平均加速度為a==m/s2=80m/s2
故答案為:5,80。
【點評】加速度是高中物理中的一個重要概念,要明確加速度是采用比值法定義的,要充分理解公式中各個物理量的含義,注意加速度的矢量性。
36.(石河子校級期末)如圖所示,皮球以速度v1=8m/s向右運動,與墻相撞后以速度v2=4m/s反彈回來,設(shè)皮球與墻相撞時間為0.1s,則皮球撞墻過程中加速度的大小是 120m/s2 ,方向 向左?。?br />
【分析】根據(jù)皮球的初末速度和時間,結(jié)合加速度的定義式求出皮球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解答】解:規(guī)定初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則皮球在撞墻過程中的加速度a=,可知加速度的方向向左,大小為120m/s2.
故答案為:120m/s2,向左.
【點評】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掌握加速度的定義式,注意公式的矢量性,基礎(chǔ)題.
37.(羅莊區(qū)期中)為了測定氣墊導軌上滑塊的加速度,滑塊上安裝了寬度為1.0cm的遮光板,如圖所示,滑塊在牽引力作用下先后勻加速通過兩個光電門,配套的數(shù)字毫秒計記錄了遮光板通過第一個光電門的時間為△t1=0.05s,通過第二個光電門的時間為△t2=0.01s,遮光板從開始遮住第一個光電門到開始遮住第二個光電門的時間為△t=1.0s。由此可估算:滑塊的加速度大小為 0.8m/s2 兩個光電門之間的距離是 0.6m 。
【分析】滑塊通過每個光電門的時間里視為勻速直線運動,則根據(jù)通過光電門的時間和遮光板的寬度可得通過兩個光電門時的滑塊速度,根據(jù)滑塊在通過兩個光電門的時間可以算出滑塊的加速度。
【解答】解:根據(jù)題意,遮光板通過單個光電門的短暫時間里視滑塊為勻速運動,則遮光板通過第一個光電門的速度:v1=…①
遮光板通過第二個光電門的速度:v2=…②
故滑塊的加速度為:a=…③
由以上三式可得:a=0.8m/s2
x=…④
由①②④代入數(shù)據(jù)得:x=0.6m
故答案為:0.8m/s2 0.6m
【點評】遮光板通過光電門的短時間里可認為滑塊勻速運動求得滑塊通過兩個光電門的瞬時速度,再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求解。
38.(南關(guān)區(qū)校級期中)加速度是表示物體的 速度變化快慢 物理量,速度大的物體,加速度 不一定 大(填“一定”或“不一定”)。
【分析】加速度反應(yīng)物體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是物體速度變化率的大小與速度大小無直接關(guān)系。
【解答】解:加速度反應(yīng)物體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的大小取決于速度的變化率,與速度的大小無關(guān),所以速度大的速度,加速度不一定大。
故答案為:速度變化快慢;不一定。
【點評】本題考查加速度的性質(zhì),要注意掌握加速度的定義及其物理意義,知道加速度與速度的關(guān)系是正確解題的關(guān)鍵。
39.(武勝縣校級月考)物體的速度方向跟物體的 運動方向 相同,加速度方向與 合外力 的方向相同。
【分析】物體的速度方向即為運動方向,合外力產(chǎn)生加速度,二者方向相同。
【解答】解:物體的速度方向跟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與 合外力的的方向相同。
故答案為:運動方向 合外力
【點評】明確各量的物理意義,知道合外力產(chǎn)生加速度,二者方向相同。
40.(思南縣校級月考)在某場足球比賽中,一足球以12m/s的速度飛來,被貝克漢姆一腳踢回,踢出時速度大小為24m/s,球與腳接觸時間為0.1s,則此過程中足球的平均加速度大小為 360m/s2 ,方向與足球飛來的方向 相反?。ㄌ睢跋嗤被颉跋喾础保?br />
【分析】根據(jù)加速度的定義,規(guī)定正方向后求解即可.加速度為正值表示加速度的方向與規(guī)定的方向相同,為負值表示加速度的方向與規(guī)定的方向相反.
【解答】解:規(guī)定初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則加速度a==m/s2=﹣360m/s2,負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反.
故答案為:360m/s2;相反.
【點評】根據(jù)加速度的定義求解本題,關(guān)鍵是抓住速度的方向,規(guī)定正方向后用速度的正負值表示方向
41.(長寧區(qū)校級期中)在運動學中,描述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是 速度 ,描述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是 加速度 。
【分析】本題根據(jù)速度和加速度的物理意義進行解答。
【解答】解:在運動學中,描述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描述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是加速度。
故答案為:速度,加速度。
【點評】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要理解并掌握速度和加速度的物理意義,特別是要知道加速度是描述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
42.(邵東縣校級月考)下表是武廣高鐵G1012次列車的運行時刻表,運行過程中的09:25速度達到328km/h,這個速度是 瞬時?。ㄋ矔r或平均)速度;列車在武漢到長沙南之間運行的平均速率為 271.5 km/h,全程的平均速率為 292 km/h。
站次
站名
到達時刻
開車時刻
里程/km
1
武漢
﹣﹣﹣
08:24
0
2
岳陽東
09:11
09:13
3
長沙南
09:44
09:47
362
4
衡陽東
10:21
10:22
5
郴州西
10:52
10:53
6
廣州南
11:54
﹣﹣﹣
1022
【分析】根據(jù)列車時刻表確定火車的速度。
由圖表可知武漢和長沙南的距離,運行的時間,根據(jù)速度公式求出平均速度。
確定全程的路程和運行時間,確定平均速率。
【解答】解:瞬時速度是某時刻、某位置的速度,運行過程中的09:25速度達到328km/h,此速度為瞬時速度;
由列車運行時刻表知,武漢到長沙南的距離s=362km,
列車從武漢運行至長沙南的時間:
t=09:44﹣08:24=1h20min=,
根據(jù)平均速率公式可知,v=km/h=271.5km/h;
全程路程s'=1022km,運行時間t'=11:54﹣08:24=h,
全程的平均速率v'==km/h=292km/h。
故答案為:瞬時;271.5;292。
【點評】本題考查了速度公式的簡單計算,能從列車時刻表中得出運行的路程和時間是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
四.計算題(共8小題)
43.(藍田縣期中)為了測定氣墊導軌上滑塊的加速度,滑塊上安裝了寬度為L=2.0cm的遮光板,滑塊勻加速通過兩個光電門,數(shù)字毫秒計記錄了遮光板通過第一個光電門的時間為△t1=0.2s,通過第二個光電門的時間為△t2=0.1s,遮光板從開始遮住第一個光電門到開始遮住第二個光電門的時間間隔為△t=4.0s。求:
(1)滑塊通過兩個光電門的平均速度各為多大?
(2)估算滑塊的加速度多大?
(3)估算兩個光電門之間的距離是多少?
【分析】(1)根據(jù)平均速度公式求解遮光條通過光電門的平均速度;
(2)根據(jù)運動學公式即可求出物體的加速度a;
(3)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速度公式即可求出兩光電門之間的距離;
【解答】解:(1)L=2.0cm=0.020m,
根據(jù)平均速度求解通過第一個光電門的平均速度為:
=0.10m/s
通過第二個光電門的平均速度為:
=0.20m/s
(2)根據(jù)加速度定義可知,則加速度:a==0.025m/s2
(3)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可得:x==0.60m。
答:(1)滑塊通過兩個光電門的平均速度為0.10m/s,0.20m/s;
(2)滑塊的加速度為0.025m/s2;
(3)兩個光電門之間的距離是0.60m。
【點評】本題應(yīng)掌握光電門測量滑塊速度的原理,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求解加速度和位移,注意計算過程中單位的換算。
44.(新華區(qū)校級月考)足球運動員在罰點球時,用腳踢球使球獲得30m/s的速度并做勻速直線運動。設(shè)腳與球作用時間為0.1s,球又在空中飛行1s后被守門員擋住,守門員雙手與球接觸時間為0.2s,且球被擋出后以10m/s沿原路反彈,求:
(1)罰球瞬間,球的加速度的大???
(2)守門員接球瞬間,球的加速度?
【分析】加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當速度變化時,則產(chǎn)生加速度。根據(jù)加速度的定義式a=求出足球的加速度,注意速度的方向。
【解答】解:(1)罰球瞬間,足球在0.1s內(nèi)球獲得30m/s的速度。
則加速度 a===300m/s2=300m/s2。
(2)接球瞬間,取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足球速度在0.2s內(nèi)由30 m/s變?yōu)椹?0 m/s,總共改變△v′=v﹣v0=﹣10﹣30=﹣40 m/s。
所以a′===﹣200m/s2,負號表示加速度方向與球原來運動方向相反。
答:
(1)罰球瞬間,球的加速度的大小是300m/s2。
(2)守門員接球瞬間,球的加速度大小為200m/s2,方向與球原來運動方向相反。
【點評】本題是加速度定義式的運用,很多同學,不注意速度的方向,屬于易錯題。速度與加速度均是矢量,速度變化的方向決定了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無關(guān)。
45.(臨川區(qū)校級月考)汽車在制造完成出廠之前,都要經(jīng)過嚴格的技術(shù)檢測。一輛汽車從原點O由靜止出發(fā)沿x軸做直線運動,自動檢測系統(tǒng)記錄下了該汽車啟動、運行及剎車過程的數(shù)據(jù),求:
時刻t/s
0
1
2
3
4
5
6
7
8
坐標x/m
0
1
2
4
8
12
16
20
25
速度v/(m/s)
0
1
3
5
6
6
5
1
0
(1)汽車在第2s末的瞬時速度大?。?br />
(2)汽車在前3s和最后2s的平均加速度大??;
(3)汽車在第4s內(nèi)的平均速度大小。
【分析】(1)根據(jù)表格直接得出對應(yīng)時刻的速度;
(2)根據(jù)速度時間關(guān)系求汽車的加速度;
(3)由表格求得對應(yīng)時間內(nèi)的位移,再據(jù)平均速度公式求平均速度。
【解答】解:(1)從表格可以看出,汽車2s末的速度為3m/s;
(2)汽車在t=0時刻的速度為0,3s時的速度為5m/s;
故前3s的平均加速度為:a1==m/s≈1.67m/s2;
t=6s時,初速度為5m/s,末速度為0;
最后2s的平均加速度為:a2==2.5m/s2;
(3)第3s末的位置坐標x1=4m;第4s末的位置坐標為x2=8m,
所以汽車在第4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4m/s
答:(1)汽車在2s末的速度為3m/s;
(2)汽車在前3s和最后2s的平均加速度大小分別為1.67m/s2和2.5m/s2
(3)汽車在第4s內(nèi)的平均速度大小為4m/s。
【點評】本題考查位移與位置坐標的關(guān)系,以及平均速度與加速度的定義,注意掌握根據(jù)坐標求解物體位移的基本方法以及加速度的計算方法。
46.(雙流區(qū)校級月考)圖示為某郊區(qū)部分道路圖,其中C、D、E三點在一條直線上,且CD與AB垂直,一歹徒在A地作案后乘車沿AD道路逃竄,同時警方接到報警信息,并立即由B地乘警車沿道路BE攔截,歹徒到達D點后沿DE道路逃竄,警車恰好在E點追上了歹徒,已知警車行駛速度為72km/h,各段距離分別為AC=3km、CD=4km、BC=6km、DE=4km,取,求:
(1)歹徒在逃竄期間走過的路程和發(fā)生的位移大??;
(2)警方從出警到追上歹徒所需的時間。
【分析】警方與歹徒的運動時間相等,速度相等,可知運動的路程相等,結(jié)合幾何關(guān)系,運用運動學公式求出歹徒從A地逃竄至E點所用的時間。
【解答】解:(1)歹徒在逃竄期間走過的路程為:
解得:x1=9km
歹徒在逃竄期間發(fā)生的位移為:
解得:x2=8.5km;
(2)警方從出警到追上歹徒所需的時間為:
解得:t=500s。
答:(1)歹徒在逃竄期間走過的路程為9km,發(fā)生的位移大小為8.5km;
(2)警方從出警到追上歹徒所需的時間是500s。
【點評】本題考查了運動學公式的基本運用,抓住路程相等,結(jié)合運動學公式靈活求解,本題對數(shù)學幾何的要求較高,需加強這方面的訓練。
47.(信州區(qū)校級期末)一輛汽車從O點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已知在2s內(nèi)經(jīng)過相距27m的A、B兩點,汽車經(jīng)過B點時的速度為15m/s。如圖所示,求:
(1)汽車經(jīng)過A點的速度大??;
(2)A點與出發(fā)點間的距離;
(3)汽車從O點到B點的平均速度大小。
【分析】(1)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推論求出A點的速度;
(2)根據(jù)位移速度關(guān)系由A點速度和加速度求得A與出發(fā)點間的距離;
(3)根據(jù)平均速度公式求得平均速度。
【解答】解:(1)汽車在AB段的平均速度為,而汽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所以有,
即vA=2﹣vB=2×13.5﹣15=12 m/s
(2)由v2﹣=2ax得a=m/s2=1.5 m/s2,
同理=2axOA,代入數(shù)值得xOA=48 m
(3)汽車從O點到B點的平均速度== m/s=7.5 m/s
答:(1)汽車經(jīng)過A點的速度大小為12m/s;
(2)A點與出發(fā)點間的距離為48m;
(3)汽車從O點到B點的平均速度大小為7.5m/s
【點評】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關(guān)系和速度時間關(guān)系及位移速度關(guān)系是正確解題的關(guān)鍵。
48.(涼州區(qū)校級月考)某質(zhì)點從x、y直角坐標系的原點出發(fā),在第1s內(nèi)向x正方向運動6m,在第2s內(nèi)向y正方向運動8m.求:
(1)質(zhì)點在這2s內(nèi)的位移大小和方向;
(2)質(zhì)點在這2s內(nèi)的平均速度大小.
【分析】(1)位移是矢量,是由起點指向終點的有向線段,位移與物體運動路徑無關(guān);
(2)平均速度為位移與時間的比值.
【解答】解:(1)位移大小為兩點的連線,即為x==10m
方向為:tanθ===,θ=53°,與x軸正方向的夾角為53°
(2)平均速度為v===5m/s
答:(1)質(zhì)點在這2s內(nèi)的位移大小為10m和方向與x軸正方向成53°;
(2)質(zhì)點在這2s內(nèi)的平均速度大小為5m/s.
【點評】解題關(guān)鍵是掌握位移是矢量,大小與始末位置有關(guān),與路徑無關(guān);平均速度為位移與時間的比值.
49.(蚌山區(qū)校級月考)一質(zhì)點做單向直線運動.
(1)若前一半時間的平均速度為v1,后一半時間的平均速度為v2,則全程的平均速度為多大?
(2)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為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為v2′,則全程的平均速度為多大?
【分析】(1)分別求出前一半時間和后一半時間內(nèi)的位移,根據(jù)平均速度的定義式求出全程的平均速度.
(2)分別求出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運行的時間,從而等于總路程除以總時間求出全程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根據(jù)平均速度的定義知
(1)設(shè)全程的時間為2△t,則前一半時間內(nèi)的位移為:△x1=v1△t
后一半時間內(nèi)的位移為:△x2=v2△t,
則全程位移為:△x=△x1+△x2=(v1+v2)△t,
全程平均速度為:=
解得:.
(2)設(shè)全程位移為2△x,則前一半位移的時間為:
后一半位移的時間為:
全程平均速度為:
解得:
答:(1)若前一半時間的平均速度為v1,后一半時間的平均速度為v2,則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2)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為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為v2′,則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平均速度的求解方法,一般從定義式出發(fā)等于總位移除以總時間,難度不大,屬于基礎(chǔ)題.
50.(桑珠孜區(qū)校級期中)下表是在北京西與長沙區(qū)間運行的T1/T2次列車運行時刻表。假設(shè)列車準點到達和準點開出,且做直線運動。求:
北京西
↓
長沙
(T1次)
自北京西起
里程(km)
站名
北京西
↑
長沙
(T2次)
17:00
0
北京西
8:14
23:29 23:35
690
鄭州
1:40 1:39
5:01 5:09
1226
武昌
20:12 20:04
7:12 7:18
1441
岳陽
17:58 17:56
8:38
1588
長沙
16:36
(1)列車由長沙開出到達武昌的過程中的平均速度;(結(jié)果保留四位有效數(shù)字,單位均以km/h表示)
(2)列車由鄭州開出到達岳陽的過程中的平均速度;(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單位均以km/h表示)
(3)T1次列車在5:05時的速度和全程的平均速度。(結(jié)果保留四位有效數(shù)字,單位均以km/h表示)
【分析】從表格中知道火車的運行時間等于火車從出發(fā)至到達地點的時間差,然后應(yīng)用平均速度的定義式求解
【解答】解析:(1)由題表可知,由長沙到武昌的過程中,
位移為:x1=1588 km﹣1226 km=362 km
時間為:t1=3小時2(8分)≈3.467 h
所以有: km/h≈104.3 km/h。
(2)由題表可得,由鄭州到岳陽的過程中,
位移為:x2=1441 km﹣690 km=751 km
時間為:t2=7小時3(7分)≈7.617 h,
所以平均速度為:km/h≈98.6 km/h。
(3)T1次列車在5:05時在武昌站停車,所以此時的瞬時速度為0。
在全程中,位移為:x=1588 km,
時間為:t=15小時3(8分)≈15.633 h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km/h≈101.6 km/h。
答案:(1)列車由長沙開出到達武昌的過程中的平均速度104.4 km/h;
(2)列車由鄭州開出到達岳陽的過程中的平均速度98.6 km/h
(3)T1次列車在5:05時的速度和全程的平均速度101.6 km/h
【點評】本題關(guān)鍵是考查了平均速度的定義式,知道火車的運行時間等于火車從出發(fā)至到達地點的時間差,包括在中間站的停靠時間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一章 運動的描述4 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精品習題,共3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測量,速度-時間圖像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 期末復習08 C共點力的平衡 提升版,文件包含08C共點力的平衡提升版學生版docx、08C共點力的平衡提升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02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 期末復習02 B速度與加速度 中檔版,文件包含02B速度與加速度中檔版學生版docx、02B速度與加速度中檔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58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