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的生活不能沒有光,有了光我們才能看到五彩繽紛的世界。
我們把自身能夠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把入射光射到物體表面時物體反射出來的光叫反射光。
思考:哪些是來自于光源的光?哪些是來自于物體反射的光?
來自于光源的光:太陽光、燈光、火光、燭光、螢火蟲發(fā)出的光等。來自于物體反射的光:月光、鏡光、水鏡光、陽光下的樹木、花、草、燈光下的路面等。
我們是怎樣看見物體的呢?
實驗材料:帶窺視孔內(nèi)部涂黑的實驗盒3個、寫字的卡片1張、帶開關的發(fā)光物品1個、手電筒1個。
實驗步驟:將一個發(fā)光物品放到盒內(nèi),蓋上盒蓋,從窺視孔觀察,看到了什么?關閉發(fā)光物品的開關,再從窺視孔觀察,又看到了什么?
觀看實驗視頻,對實驗進行初步感知。
實驗現(xiàn)象:打開發(fā)光物品的開關,從窺視孔觀察,可以看到發(fā)光物品;關閉發(fā)光物品的開關,再從窺視孔觀察,就什么也看不到了。
討論:兩次實驗現(xiàn)象有什么不同?說明了什么?
結論:只有發(fā)光物品的光射進我們的眼睛,我們才能看見發(fā)光物品。
如果物體不是光源,你怎樣才能看見它呢?
假設:如果有光照在物體上,我們就有可能看到該物體
實驗步驟:A.取兩個實驗盒,分別做以下處理,在其中的一個盒頂距窺視孔不遠處開一個進光孔,在另一個盒的側面距窺視孔較遠的地方開一個進光孔,如圖所示。B.將寫字的卡片放到盒內(nèi),然后用手電筒分別通過不同位置的進光孔向盒內(nèi)照射。C.分別從窺視孔觀察,記錄觀察到的現(xiàn)象。
實驗現(xiàn)象:從盒頂?shù)倪M光孔照射,可以看到寫字的卡片;從盒側面的進光孔照射,看不到寫字的卡片。
討論:兩次實驗現(xiàn)象有什么不同?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結論:從盒頂?shù)倪M光孔照射時,光線照在卡片上,卡片反射的光進入眼睛,我們可以看到,而從側面進光孔照射時,光線不能照在卡片上,也就沒有反射光進入眼睛,所以我們看不到。
思考:綜合以上兩個實驗結果,我們能得出什么結論呢?總結:來自于光源的光或物體反射的光進入眼睛,我們就能看到光源或該物體。
自身能夠發(fā)光的物體叫作光源
1.生活中的光有:蠟燭、閃電、太陽光、火光等。2.來自于光源的光或物體反射的光進入眼睛,我們就能看到光源或該物體。3.光源分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這是一份冀人版 (2017)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 光14 光從哪里來集體備課課件ppt,文件包含冀人版科學五年級上冊414光從哪里來課件pptx、冀人版科學五年級上冊414光從哪里來教案docx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1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冀人版 (2017)五年級上冊15 光的傳播完整版ppt課件,文件包含冀人版科學五年級上冊15《光的傳播》課件pptx、冀人版科學五年級上冊視頻1mp4、冀人版科學五年級上冊視頻2mp4、冀人版科學五年級上冊視頻3mp4等4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5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冀人版 (2017)五年級上冊13 地殼的構成一等獎ppt課件,文件包含冀人版科學五年級上冊13《地殼的構成》課件pptx、冀人版科學五年級上冊研究巖石的性質(zhì)視頻mp4、冀人版科學五年級上冊認識巖石的形成過程視頻mp4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2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