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qū)綠地實驗學校中考三?;瘜W試題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單選題
1.空氣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下列有關空氣各成分說法正確的是
A.空氣主要由氧氣和氮氣組成,其中氧氣的質量約占空氣質量的五分之一
B.稀有氣體在任何條件下都不與其他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
C.空氣質量報告中所列的空氣質量級別越小,空氣質量越好
D.工業(yè)上用分離液態(tài)空氣法制氧氣,利用了液氮和液氧的密度不同
2.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單質一定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則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
B.和都是氧的單質,所以轉化為的過程是物理變化
C.酸溶液不能使酚酞溶液變色,所以滴入酚酞溶液后不變色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D.氯化氫是由分子構成的,所以氯化鈉也是由分子構成的
3.下列各組實驗方法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實驗目的
A.檢驗NaOH溶液是否變質
B.探究氧氣是燃燒發(fā)生的條件之一
C.比較Zn、Cu、Ag的金屬活動性
D.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操作
??
??
??
??
現象
產生紅褐色沉淀
推注射器活塞后,水中的白磷開始燃燒
Zn和Cu表面均有固體生成
兩種溶液混合后,天平仍然平衡
結論
NaOH溶液已變質
一般情況下,可燃物燃燒需要氧氣
金屬活動性:Zn>Cu>Ag
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守恒
A.A B.B C.C D.D
4.化學工藝可“變廢為寶”。工業(yè)上處理黃銅渣可得到硫酸鋅,主要流程如下圖所示。已知:①黃銅渣中約含Zn7%、ZnO31%、Cu50%、CuO5%,其余為雜質;②雜質不溶于水,不參與反應。
??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溶液A中的溶質有2種 B.溶液C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小于溶液B
C.溶液A的質量大于溶液B D.Ⅰ、Ⅱ中的操作均包含過濾
5.勞動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承擔家庭勞動。下列項目與所涉及的化學知識不相符的是
選項
項目
化學知識
A
用發(fā)酵粉焙制糕點
NaHCO3能產生CO2
B
用布擦干淋濕的自行車
鐵部件潮濕易生銹
C
用洗滌劑去除油污
洗滌劑有乳化作用
D
利用活性炭自制簡易凈水器
活性炭具有還原性
A.A B.B C.C D.D
6.下列客觀事實的微觀解釋正確的是?
選項
客觀事實
微觀解釋
A
水通電生成氫氣和氧氣
水由氫分子和氧分子構成
B
酸堿鹽溶液都能導電
因為酸堿鹽都由離子構成
C
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酸溶液中都含有酸根離子
D
Na、Na+化學性質不同
微粒中最外層電子數不同
A.A B.B C.C D.D
7.乙烯(C2H4)產量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石油化工發(fā)展水平的標志。乙烯具有廣泛用途,如可以合成裝食品用的聚乙烯塑料袋,也可以發(fā)生如下圖所示的反應合成乙醇。
??
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乙烯是由碳原子、氫原子構成的化合物
B.聚乙烯塑料屬于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
C.上圖所示說明了分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分
D.據圖所示可知,乙醇分子中碳元素、氫元素、氧元素質量比為2:6:1
8.硬鋁常用來造火箭、飛機、輪船等。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其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鋁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6.98
B.x=3
C.鋁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鋁的硬度比硬鋁的小
9.邏輯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單質中只含一種元素,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是單質
B.碳酸鹽與鹽酸反應都有氣體生成,與鹽酸反應有氣體生成的物質一定是碳酸鹽
C.NaOH、Ca(OH)2等堿溶液都使酚酞試液變紅,使酚酞試液變紅的一定是堿性溶液
D.置換反應生成單質和化合物,生成單質和化合物的反應一定為置換反應
10.我國科學家研制了一種新型催化劑,實現了由甲烷向重要化工原料甲醇的高效轉化。其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該反應中部分元素的化合價發(fā)生了改變
B.在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
C.該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發(fā)生了變化
D.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11.下列關于“水”的實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圖1中甲、乙試管內氣體的體積比約為2:1
B.圖2中最終U形管內紅墨水液面左高右低
C.圖2中對比a、b處現象可得出鐵生銹需要與水接觸
D.圖3中石灰水的溶質質量分數先變大后變小,玻璃彎管左側液面降低
12.如圖為KNO3、NaCl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1℃時,向100g水中加入20gKNO3,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飽和溶液
B.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
C.當KNO3中含有少量NaCl時,可以用蒸發(fā)結晶的方法提純KNO3
D.將a2℃時等質量的NaCl與KNO3的飽和溶液降溫到a1℃,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NaCl大于KNO3

二、填空題
13.揚州被稱為運河之都、文化之都和美食之都,自古人文薈萃。

(1)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唐·李白
①孟浩然“下揚州”的乘坐的是木船。現代人遠行可乘坐飛機,T800磷纖維樹脂材料大量運用于國產C919大飛機的制造,碳纖維樹脂材料屬于 (填“復合材料”或“無機非金屬材料”),下列不屬于碳纖維樹脂材料性質的是 (填字母)。
A.密度大??????B.強度大????????C.耐腐蝕強?????????D.耐高溫
②汽車是重要的陸路交通工具。燃油車輛須加裝尾氣催化凈化裝置,該裝置將尾氣中的CO和NO轉化成CO2和一種無污染的氣體,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2)維揚好,靈字有瓊花。千點真珠擎素蕊,一環(huán)明月破香葩。-宋·韓琦
①煙花三月,霧里不見花,唯有暗香來,因為 。
②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揚州空氣質量的是 (填字母)。
A.家庭使用天然氣??????B.公園露天燒烤??????C.徒步出行?????D.公交車純電動化
(3)前日揚州去,酒熟美蟹。-宋·梅堯臣
①蟹肉鮮美,富含蛋白質,蛋白質水溶液在加熱時會生成沉淀,此沉淀 (填“能”或“不能”)重新溶解于水中。
②各種酒中都含有乙醇,在釀酒過程中,糧食中的淀粉[(C6H10O5)n]經過微生物作用先轉化為葡萄糖,這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屬于基本反應類型的 。
③下列食品中富含維生素C的是 (填字母)。
A.鹽水鵝??????B.蛋炒飯???????C.文思豆腐???????D.蓮藕

三、流程題
14.利用廢棄銅料(含有銅、鐵)和石灰石制備農藥“波爾多液”的過程如圖,請根據題意回答下列問題:
??
(1)廢棄銅料加入反應器1前先要將其粉碎,其目的是 ,反應器1中硫酸加入過量的目的是 。
(2)反應器2中發(fā)生的反應屬于 (填基本反應類型)反應。
(3)反應器3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4)寫出一種氣體B排放會導致的環(huán)境問題 。

四、實驗題
15.根據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回答問題:

(1)裝置A中儀器①的名稱是 ;若用裝置A制取氧氣,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利用該裝置還可以制取CO2,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檢查裝置B氣密性的方法是 ;與裝置方面具有的優(yōu)點是 。
(3)裝置C中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的現象是 。
(4)裝置D中,錐形瓶中的白磷a燃燒,而白磷b與紅磷都未燃燒,說明除可燃物外燃燒還需要的條件是 ; 。

五、科學探究題
16.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在老師帶領下走進實驗室,開展對碳酸鈉相關性質的探究。
(1)實驗室依編號1、2、3、4的藥品柜中,分別存放常見的酸、堿、鹽和酸堿指示劑。同學甲欲想使用碳酸鈉藥品,他需從 號柜中取出;
(2)同學乙發(fā)現同學丙向盛有碳酸鈉的試管中加入一定量澄清石灰水,產生白色沉淀,再對濾出沉淀后的濾液成分進行探究;
【做出猜想】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和Ca(OH)2;
猜想三: ;
猜想四:NaOH、Na2CO3、Ca(OH)2;
同學丁認為猜想四肯定不成立,請用化學方程式說明原因 ;
【設計實驗】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取少量濾液于另一支試管中,向其中滴加

猜測三成立
【交流討論】
在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物質的成分時,需要考慮 。

六、計算題
17.鐵、銅雙金粉可用于生產機械零件?;瘜W小組同學對某鐵、銅雙金粉進行實驗:取10g鐵、銅雙金粉樣品于試管中,將90g稀硫酸分三次加入試管中,充分反應后,測定生成氫氣的質量數據見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二次
加入稀硫酸的質量/g
30
30
30
生成氫氣的總質量/g
0.14
0.28
0.3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每次加入稀硫酸后,需用玻璃棒攪拌,其目的是 。
(2)該樣品中鐵的質量分數為多少?

參考答案:
1.C
【詳解】A、空氣主要由氧氣和氮氣組成,其中氧氣的體積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故A不符合題意;
B、稀有氣體很不活潑,通常條件下不與其他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 而不是任何條件下,故B不符合題意;
C、空氣質量報告中所列的空氣質量級別越小,空氣質量狀況越好,故C符合題意;
D、工業(yè)上用分離液態(tài)空氣法制氧氣,利用了液氮和液氧的沸點不同,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A
【詳解】A、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則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A說法正確。
B、O2和O3都是氧的不同單質,所以O2轉化為O3的過程是化學變化。B不正確。
C、酸溶液不能使酚酞溶液變色,但滴入酚酞溶液后不變色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比如硫酸銨溶液、氯化鈉溶液等鹽溶液,滴入酚酞溶液后都不變色。C不正確。
D、氯化氫是由分子構成的,但氯化鈉也是由鈉離子、氯離子構成的。D不正確。
綜上所述:選擇A。

3.B
【詳解】A、氫氧化鈉變質的原因是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檢驗氫氧化鈉溶液是否變質,就是檢驗溶液中是否存在碳酸鈉,加入氯化鐵溶液產生紅褐色沉淀,說明溶液中存在氫氧化鈉,不能確定是否含有碳酸鈉,無法證明氫氧化鈉已經變質,選項錯誤,不符合題意;
B、將注射器中的水推入裝有氧氣的集氣瓶中,氧氣會經導管進入到裝有熱水和白磷的燒杯中,并與白磷接觸,白磷與氧氣接觸前不燃燒,與氧氣接觸后燃燒,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有氧氣,選項正確,符合題意;
C、在硝酸銀溶液中加入鋅和銅兩種金屬,鋅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銀,說明鋅的活動性強于銀,銅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銅和銀,說明銅的活動性強于銀,但該實驗無法得出鋅與銅的活動性,選項錯誤,不符合題意;
D、質量守恒定律的適用范圍是所有的化學反應,氯化鋇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不能發(fā)生化學反應,無法驗證質量守恒定律,選項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選B。
4.D
【詳解】A、黃銅渣中,鋅能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氧化鋅能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水,氧化銅能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則溶液A中的溶質有硫酸鋅、硫酸銅和硫酸,共3種,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B、由于溶液C為得到硫酸鋅晶體的溶液,則為硫酸鋅飽和溶液,則溶液C中溶質質量大于溶液B,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C、由于,,則反應后溶液質量增大,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D、結合前面分析可知,Ⅰ、Ⅱ后固體和液體均分離,則均包含過濾,該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5.D
【詳解】A、碳酸氫鈉加熱分解生成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是氣體,可以使糕點蓬松,故A正確;
B、鐵在水和氧氣作用下容易生銹,用布擦干淋濕的自行車,可以減少鐵和水的接觸,避免鐵部件潮濕生銹,故B正確;
C、洗滌劑有乳化作用,可以將油污分散為小油滴,形成乳濁液,除去油污,故C正確;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異味,故可以利用活性炭自制簡易凈水器,故D錯誤。
故選D。
6.D
【詳解】A、水通電生成氫氣和氧氣,是因為水分子分成了氫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氫原子、氧原子分別重新組合形成氫分子、氧分子,水中不含氫分子和氧分子,故選項解釋錯誤;
B、溶液能導電的原因是物質在溶解的過程中會形成能自由移動的離子,酸堿鹽溶液都能導電,是因為酸堿鹽溶液中都存在能自由移動的離子,故選項解釋錯誤;
C、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是因為酸溶液中都含有氫離子,故選項解釋錯誤;
D、Na、Na+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微粒中最外層電子數不同,故選項解釋正確。
故選D。
7.B
【詳解】A、由圖可知,乙烯是由乙烯分子構成的化合物,乙烯分子由碳原子、氫原子構成,故A錯誤;
B、塑料屬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所以聚乙烯塑料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故B正確;
C、上圖所示說明了分子在化學變化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分,故C錯誤;
D、據圖所示可知,乙醇的化學式為C2H5OH,乙醇分子中碳元素、氫元素、氧元素質量比為(12×2):(1×6):(16×1) =12:3:8,故D錯誤。
故選B。
8.C
【詳解】A、元素周期表一格最下方數字為相對原子質量,可知鋁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6.98,選項正確;
B、根據原子中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可知:x=13-2-8=3,選項正確;
C、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選項錯誤;
D、純金屬的硬度比合金小,所以鋁的硬度比硬鋁的小,選項正確;
故選:C。
9.C
【詳解】A、單質是由同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同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例如氧氣和臭氧放在一起屬于混合物,不符合題意;
B、碳酸鹽與稀鹽酸反應有氣體生成,但與鹽酸反應產生氣體的固體不一定是碳酸鹽,也可能是活潑金屬,如鐵、鎂等,不符合題意;
C、NaOH和Ca(OH)2等堿溶液均顯堿性,都使酚酞試液變紅,則能使酚酞試液變紅的一定是堿性溶液,符合題意;
D、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了另一種單質和化合物的反應。有單質和化合物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置換反應,例如,,不屬于置換反應,不符合題意。故選C。
10.C
【詳解】A、由微觀示意圖知,反應物為甲烷、氫氣和氧氣,甲烷中碳元素顯-4價,氫元素顯+1價;氫氣和氧氣是單質,則氫氣中的氫元素為零價,氧氣中的氧元素為零價;生成物是甲醇和水,甲醇中的碳元素顯-2價,氧元素顯-2價,氫元素顯+1價,水中的氧元素顯-2價,氫元素顯+1價,有一部分氫元素的化合價未發(fā)生改變,則該反應中部分元素的化合價發(fā)生了改變,故A不符合題意;
B、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都不發(fā)生改變,故B不符合題意;
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都不發(fā)生改變,故C符合題意;
D、由圖知,該反應是甲烷、氫氣和氧氣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生成甲醇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書寫為,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1.D
【詳解】A、圖1中甲、乙試管中產生的氣體分別是H2、O2,其體積比約為2:1,A正確;
B、圖2中,一段時間后,a管內的鐵釘與氧氣、水同時接觸,會生銹,由于消耗管內的氧氣,會造成管內氣壓減小;b管只與氧氣接觸,不會生銹,管內氣壓不變,則最終U形管內紅墨水液面左高右低,B正確;
C、圖2中,a管內的鐵釘與氧氣、水同時接觸,會生銹;b管內的鐵釘只與氧氣接觸,不會生銹,說明鐵生銹需要與水接觸,C正確;
D、向一定量飽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與水反應放出大量熱,瓶內壓強增大,玻璃彎管左側液面降低;同時生石灰與水反應消耗溶劑水。析出氫氧化鈣,又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故反應過程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先逐漸減小,待反應結束后溫度逐漸恢復至室溫,析出的氫氧化鈣又部分溶解,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又逐漸增大,D不正確。
綜上所述:選擇D。

12.D
【詳解】A. a1℃時,硝酸鉀溶解度大于20g,所以,向100g水中加入20gKNO3,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不飽和溶液,錯誤。
B. 未指明溫度,不能比較兩種物質的溶解度。錯誤。
C. 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溶解度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較大,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較小,所以當KNO3中含有少量NaCl時,可以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KNO3,錯誤。
D. 硝酸鉀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減少較大,將a2℃時等質量的NaCl與KNO3的飽和溶液降溫到a1℃,硝酸鉀析出晶體較大,硝酸鉀溶液質量減少較大,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NaCl大于KNO3,正確。
故選:D。
13.(1) 復合材料
A 2NO+2CON2+2CO2
(2) 分子在不斷運動 B
(3) 不能 (C6H10O5)n十nH2O nC6H12O6 化合反應 D

【詳解】(1)①碳纖維樹脂材料由多種材料復合而成,屬于復合材料。碳纖維樹脂材料具有強度大、耐腐蝕強、耐高溫的性質,但密度大不屬于其性質,故選A。
②CO和NO在催化裝置中轉化成CO2和一種無污染的氣體,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知,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無污染氣體為氮氣,化學方程式為2NO+2CON2+2CO2。
(2)①煙花三月,霧里不見花,唯有暗香來,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向四周擴散,使人聞到香味。
②A、天然氣不含硫、氮元素,使用天然氣作燃料,可以有效減少空氣污染,提高空氣質量,不符合題意;
B、公園露天燒烤,產生大量煙塵,會造成空氣的污染,不利于保護環(huán)境,符合題意;
C、徒步出行,減少污染物排放,有利于保護大氣環(huán)境,提高空氣的質量,不符合題意;
D、公交車純電動化,減少污染物排放,有利于保護大氣環(huán)境,提高空氣的質量,不符合題意。
故選B。
(3)①蛋白質加熱變性,不可逆,故蛋白質水溶液在加熱時會生成沉淀,此沉淀不能重新溶解于水中。
②糧食中的淀粉和水經過微生物作用先轉化為葡萄糖,所以開始發(fā)生化學反應方程式是(C6H10O5)n十nH2OnC6H12O6,該反應符合多變一特征,屬于化合反應。
③A、鹽水鵝富含蛋白質、無機鹽,選項錯誤;
B、蛋炒飯富含淀粉、蛋白質,選項錯誤;
C、豆腐富含蛋白質,選項錯誤;
D、蓮藕富含維生素C,選項正確。
故選D。
14.(1) 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加充分 將廢料中的鐵反應完
(2)化合
(3)CuO+H2SO4=CuSO4+H2O
(4)溫室效應(合理即可)

【詳解】(1)廢棄銅料加入反應器1前先要將其粉碎,其目的是: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快、更充分;
銅與稀硫酸不反應,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反應器1中硫酸加入過量的目的是:完全除去銅料中的鐵。
(2)由流程圖可知,反應器2中發(fā)生的反應是銅與氧氣加熱生成氧化銅,該反應是由兩種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基本反應類型屬于化合反應。
(3)由流程圖可知,反應器3中發(fā)生的反應是氧化銅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石灰石煅燒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氣體B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過多排放會導致溫室效應,故填:溫室效應。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制備等,注意在書寫化學方程式后,首先檢查化學式,再檢查是否配平、反應條件和沉淀、氣體符號的標注。
15.(1) 長頸漏斗
(2) 關閉開關,向長頸漏斗中加水至漏斗液面高于試管中的液面,停止加水,過一會兒觀察到水位不改變,即可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可以控制反應發(fā)生和停止
(3)粉末溶解,有大量氣泡產生
(4) 燃燒需要氧氣 溫度要達到可燃物著火點

【詳解】(1)裝置A中儀器①的名稱是長頸漏斗;裝置A為固液不加熱型反應裝置,可用二氧化錳催化分解過氧化氫制氧氣,生成水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
(2)檢查裝置B氣密性的方法是:關閉開關,向長頸漏斗中加水至漏斗液面高于試管中的液面,停止加水,過一會兒觀察到水位不改變,即可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裝置B中關閉開關,氣體增多壓強變大,液體被壓入長頸漏斗,固體和液體分離,反應停止,打開開關液體和固體接觸反應繼續(xù)進行,故裝置B的優(yōu)點是可以控制反應發(fā)生和停止;
(3)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故反應的現象是粉末溶解,有大量氣泡產生;
(4)白磷a燃燒,而白磷b與紅磷都未燃燒,差別在于白磷a與空氣接觸,白磷b不與空氣接觸,故說明燃燒需要氧氣;白磷a燃燒,而紅磷未燃燒,區(qū)別在于白磷和紅磷的著火點不同,故說明燃燒的條件是溫度達到可燃物著火點。
16. 3 NaOH和Na2CO3 足量的稀鹽酸(或氯化鋇溶液、氯化鈣溶液、硝酸鋇溶液、硝酸鈣溶液、氫氧化鋇溶液、氫氧化鈣溶液)(合理即可) 產生氣泡(或有白色沉淀產生) 反應物是否過量
【詳解】(1)碳酸鈉由金屬陽離子和酸根陰離子構成,屬于鹽,所以從3號柜中取出;
(2)做出猜想:
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反應物可能恰好完全反應,也可能有一種過量,恰好完全反應濾液成分為NaOH,當氫氧化鈣過量時,濾液成分為NaOH和Ca(OH)2;當碳酸鈉過量時,濾液成分為NaOH和Na2CO3;同學丁認為猜想四不成立,因為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不可能同時存在,化學方程式為:Na2CO3+Ca(OH)2=CaCO3↓+2NaOH;
設計實驗:
若猜測三成立,則濾液是NaOH和Na2CO3,碳酸鈉能與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能與可溶性鈣鹽、鋇鹽、氫氧化鋇、氫氧化鈣產生白色沉淀。因此: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取少量濾液于另一支試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稀鹽酸(或氯化鋇溶液、氯化鈣溶液、硝酸鋇溶液、硝酸鈣溶液、氫氧化鋇溶液、氫氧化鈣溶液)

產生氣泡(或有白色沉淀產生)
猜測三成立
交流討論:
根據以上分析可知, 在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物質的成分時,需要考慮反應物是否過量。
17.(1)使反應更快更充分
(2)84%
解:設樣品中鐵的質量為x



所以樣品中鐵的質量分數為
答:該樣品中鐵的質量分數為84%。

【詳解】(1)每次加入稀硫酸后,需用玻璃棒攪拌,使反應更快更充分;
(2)過程見答案。

相關試卷

2023年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qū)第十四中學中考模擬化學試題(含解析):

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qū)第十四中學中考模擬化學試題(含解析),共1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流程題,實驗題,科學探究題,計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3年安徽省安慶市中考一模化學試題(含解析):

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安慶市中考一?;瘜W試題(含解析),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科普閱讀題,實驗題,流程題,科學探究題,計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3年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三妙初級中學等2校一?;瘜W試題(含解析):

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三妙初級中學等2校一?;瘜W試題(含解析),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科普閱讀題,實驗題,流程題,科學探究題,計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2023年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望天學校中考化學三模試卷(含解析)

2023年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望天學校中考化學三模試卷(含解析)

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qū)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化學試題(含答案)

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qū)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化學試題(含答案)

2020年安徽省安慶市中考一模化學試題

2020年安徽省安慶市中考一?;瘜W試題

2021年安徽省安慶市中考一模化學試題

2021年安徽省安慶市中考一?;瘜W試題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