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課題】 4.1 常見地貌類型—河流地貌
課型:新授課
【教學目標】
1.通過野外觀察或運用視頻、圖像等資料,識別3~4種常見地貌。(地理實踐力)
2.描述所識別的地貌,說明這些地貌景觀的主要特點。(區(qū)域認知)
【教學重點】識別河流上、中、下游的典型地貌類型,說明溝谷地貌、沖(洪)積扇、河口三角洲的景觀特點。
【教學難點】對比觀察沖(洪)積扇和三角洲的地貌景觀,利用它們的形成原理推斷地貌景觀特點的描述方法。
【教學方法】直觀演示法、問題探究法、小組合作討論法。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F(xiàn)實生活中不乏面容嬌好的人,他們往往有白皙的皮膚,明亮清澈的大眼睛,挺直、秀美的小鼻子,當看到這樣的容貌立刻會神清氣爽,心情舒暢。地球也有“容貌”,稱為地貌,是地表各種形態(tài)的總稱。你會欣賞嗎?
接下來,讓我們從長江的源頭出發(fā),順江而下,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學們請看視頻(航拍中國)。視頻播放后,出示圖片
以上地貌都分布在河流的流經(jīng)地區(qū),也就是說明他們的形成受河流的影響,就把這些地貌稱為河流地貌。
【自主學習】
自學教材P30 P31 P32,快速瀏覽課文
【講授新課】
以長江為例。位于長江上游的虎跳峽,是長江作用于地表侵蝕形成的,位于長江入??谔幍拈L江三角洲是長江作用于地表堆積形成的?;⑻鴯{和長江三角洲都是流水地貌,因此我們可以推斷出流水地貌的概念,即: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種侵蝕、堆積形態(tài)的總稱。
通過概念我們也可以得到流水地貌的分類:溝谷地貌和河流地貌。
找學生朗讀溝谷侵蝕地貌的概念,強調(diào)理解侵蝕是破壞和搬運物質(zhì)。
【探究一】
溝谷地貌的分布以及溝谷地貌特點
觀看圖片,從圖片中獲取有用的地理信息
溝谷地貌的分布:常見于河流上游流經(jīng)地勢陡峭的山區(qū)或高原段
溝谷地貌的特點:由于水流不斷侵蝕河谷巖石,使河谷兩岸巖石崩解,形成深而陡的V形河谷,河谷岸壁較陡,谷地狹窄,河床底部起伏不平,常見巨大石塊和卵石
【探究二】
接下來
講解河流的堆積地貌(洪積扇/沖積扇)的形成過程,沖(洪)積扇中沉積的顆粒物有何特征,并討論洪積扇和沖積扇的區(qū)別
1.當溝谷水流流出溝口時,地形平坦開闊,流速驟減,搬運能力減弱,流水攜帶的物質(zhì)沉積下來,形成以溝口為頂點的洪積扇或沖積扇。
2. 沖(洪)積扇中沉積的顆粒物有何特征
一般位于出溝口處,形狀近似扇形,越靠近出山口處顆粒越大
3.討論洪積扇和沖積扇的區(qū)別
洪積扇是干旱、半干旱地區(qū)暫時性溝谷流水形成
沖積扇是山地常年性河流形成
過渡:以上便是溝谷地貌有關(guān)知識點的內(nèi)容,接下來我們來學習河流地貌。
【講授新課】
找同學朗讀河流地貌的概念。
過渡:接下來我們學習河流地貌的具體分類,可以從河流的三個位置著手,分別形成了河谷、沖積平原和河口三角洲等河流地貌
1. 河流地貌----河谷
(1)講解河谷的組成部分,以及谷底、谷坡的組成部分
(2) 視頻展示河流階地的形成過程,形象直觀,易于學生理解
(3) 河谷的演變過程
【探究三】
分析河流凸岸和凹岸的堆積和侵蝕作用
設(shè)問1:A、B那個是凸岸,哪個是凹岸?作用是堆積還是侵蝕?
設(shè)問2:哪個岸適合建碼頭或者港口?
2.河流地貌----沖積平原
觀察圖片,說出沖積平原的形成過程。
河流的中下游地區(qū),坡度較緩,地勢較為平坦,流速減慢,搬運能力減弱,河流帶來的大量沖積物沉積而成。
2.河流地貌:河口三角洲
由河流帶來的大量泥沙在河口沉積形成
【小結(jié)】
最后播放長江視頻使學生反思本節(jié)課所學的地貌類型,并且能升華主題
【課堂檢測】
讀“地貌景觀示意圖”,完成第1~2題。
1.圖中地貌名稱為( )
A.甲—三角洲,乙—沖積扇 B.甲—沖積扇,乙—三角洲
C.甲—沖積扇,乙—沖積平原 D.甲—沖積平原,乙—三角洲
2.對甲、乙分布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甲分布在干旱地區(qū) ②乙分布在濕潤地區(qū)
③甲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 ④乙位于河流入?;蛉牒诟浇?br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下圖為河谷發(fā)育階段示意圖。讀圖,完成3~4題。
3.下列按河谷發(fā)育程度由先到后的順序,正確的排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4.形成該河谷的主要地質(zhì)作用是( )
A.流水侵蝕 B.流水堆積 C.冰川侵蝕 D.冰川堆積
【板書設(shè)計】
一、 流水地貌
(1) 溝谷地貌
①V形河谷(地勢陡峭的山區(qū))
②沖積扇/洪積扇(形成過程、沉積物的顆粒大小分布、沖積扇與洪積扇的區(qū)別)
(2) 河流地貌
①河谷(谷底、谷坡)
②河谷的演變過程
③沖積平原(形成過程)
④三角洲(形成過程)
【教學反思】
高一(13)班大部分同學認真聽講,能夠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及時做筆記,回答問題,但也存在極個別學生精神狀態(tài)不佳,有待提高,總體而言,課堂效果良好。
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圖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一節(jié) 主要地貌的景觀特點教案,共17頁。教案主要包含了風沙地貌,喀斯特地貌,地貌的開發(fā)利用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圖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一節(jié) 主要地貌的景觀特點教案,共18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流水地貌,海岸地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0-2021學年第一節(jié) 主要地貌的景觀特點優(yōu)質(zhì)課教學設(shè)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活動一,教學活動二,教學活動三,教學活動四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