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二節(jié)

【A基礎培優(yōu)練】
時間:40分鐘 總分:65分
(知識點1:成土因素。知識點2:土壤剖面)
一、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知識點1](2022年河北省級聯(lián)測聯(lián)考)草炭土常由半分解或未分解的有機殘體組成,其中有的還保持著植物根、莖、葉等的原形,顏色包含未分解的黃棕色、半分解的棕褐色甚至黑色,其有機質含量多在50%~87%,土質松軟。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草炭土基地采用深層采挖、表土還原方式,根據不同需要研制出適用于草坪、花卉、育苗等的專用草炭土,并銷往全國各地。據此完成第1~2題。
1.草炭土保持大量半分解或未分解的有機殘體的環(huán)境條件是(  )
A.春季風力大 B.夏季光照強
C.秋季濕度大 D.冬季氣溫低
2.家庭養(yǎng)花用草炭土,主要是因為(  )
A.礦物質多 B.保水透氣
C.重量很輕 D.不發(fā)病害
【答案】1.D 2.B 
【解析】第1題,生物是土壤有機物質的來源,生物在一定的溫度、濕度下腐爛形成腐殖質,為土壤提供有機質。夏季光照強,氣溫高,秋季濕度大,微生物活動旺盛,有機質會迅速被分解,不利于草炭土保持大量半分解或未分解的有機殘體;春季風力大小對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影響甚微;黑龍江緯度高,冬季氣溫低,微生物分解作用慢,枯枝落葉不易腐爛變質,因此,草炭土保持大量半分解或未分解的有機殘體。第2題,根據材料“其有機質含量多在50%~87%”可知,草炭土含有機質多;“土質松軟”,含“半分解或未分解的有機殘體”,說明草炭土保水透氣性好但重量較重;土壤有機質含量多,土壤肥沃,花長得茁壯,不容易生病蟲害,但不能避免病蟲害。
[知識點1]讀土壤與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關系圖,完成第3~4題。

3.圖中影響土壤形成最活躍的要素是(  )
A.風化基巖 B.氣候
C.地形 D.生物
4.圖示區(qū)域(  )
①地表徑流量與植被覆蓋率呈負相關?、诙钙律系耐寥篮穸纫话惚容^淺薄?、弁寥赖牡V物養(yǎng)分主要來自植被 ④地下徑流量受當?shù)貧鉁赜绊懘?br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3.D 4.A 
【解析】第3題,生物是土壤有機物質的來源,也是土壤形成過程中最活躍的因素。土壤肥力的產生與生物作用密切相關。第4題,植被覆蓋率越高,水體下滲越多,地表徑流越少,因此地表徑流量與植被覆蓋率呈負相關,①正確;陡坡上由于水土流失較為嚴重,水土遷移較快,因此土壤厚度一般比較淺薄,②正確;土壤中的礦物養(yǎng)分來自成土母質,③錯誤;地下徑流量受當?shù)亟邓椭脖坏挠绊懘螅苠e誤。
[知識點1、2](2021年浙江溫州期末)下圖為我國南方地區(qū)某地典型紅壤剖面的土層垂直序列圖。讀圖,完成第5~6題。

5.圖中數(shù)碼代表淀積層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與東北地區(qū)的黑土相比,南方地區(qū)的紅壤有機層較薄的主要原因是(  )
A.風化較弱,有機質來源少 B.氣溫較高,微生物活動強
C.植被稀疏,枯枝落葉較少 D.水分較多,淋溶作用較弱
【答案】5.C 6.B 
【解析】第5題,據土壤剖面的垂直序列分布知識并結合圖中可以看出,①是有機質層,②是腐殖質層,③是淀積層,④為母質層,C項正確。第6題,與東北地區(qū)相比,南方地區(qū)水熱條件充足,生物活動強,生物新陳代謝速度較快,有機質分解快,因此南方地區(qū)紅壤有機層較薄,B項正確。風化較弱不是主要原因,南方地區(qū)植被較多,水分較多,淋溶作用較強,A、C、D項錯誤。
[知識點2]土壤的淋溶作用是指土壤中的可溶性物質隨下滲水流向下淋洗轉移的過程。下表示意某土壤剖面的四項營養(yǎng)元素指標。讀表,完成第7~8題。
深度/厘米
氮/(毫克·千克-1)
磷/(毫克·千克-1)
鈉/(毫克·千克-1)
鎂/(毫克·千克-1)
0
128
340
30
10
20
91
265
45
10
50
84
283
56
8
7.表中受淋溶程度最高的元素是(  )
A.氮 B.磷
C.鈉 D.鎂
8.土壤淋溶作用的增強可能會導致(  )
A.地下水位下降 B.水土流失加劇
C.土壤肥力下降 D.土壤鹽漬化加劇
【答案】7.C 8.C 
【解析】第7題,讀表可知,氮、磷和鎂元素的表層含量比深層大,受淋溶程度不高,排除A、B、D三項;鈉元素由表層到深層含量逐漸升高,說明由表層通過淋溶作用轉移到深層的鈉元素最多,受淋溶程度最高,故C項正確。第8題,在濕潤地區(qū)的土壤剖面上部,由于水分長時間自地表向下淋溶,使上部土層中的可溶性物質和細微土粒遭到淋洗,并逐漸形成土色變淺、質地變粗、酸度加大、肥力較低的土層。
[知識點1](2022年安徽安慶期末)云南東川紅土地被人們稱為“大自然的調色板”,這塊土地的土壤含鐵、鋁成分較多,有機質少,酸性強,土質黏重。下圖示意云南東川紅壤景觀。據此完成第9~11題。

9.影響云南東川紅壤形成的主導因素是(  )
A.氣候 B.生物
C.地貌 D.時間
10.紅壤貧瘠,主要是土壤中(  )
A.礦物質不足 B.土壤含水多
C.空氣含量少 D.有機質缺乏
11.改良紅壤的有效措施是(  )
A.增施化肥 B.種植綠肥
C.井排井灌 D.礫石覆蓋
【答案】9.A 10.D 11.B 
【解析】第9題,紅壤是因為富含鐵、鋁氧化物,呈紅色,其形成與氣候有關,與生物、地貌、時間關系不大,A項正確。第10題,土壤有機質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標志,因而有機質含量少是紅壤貧瘠的主要原因,受礦物質、含水量、空氣含量影響較小,D項正確。第11題,增施化肥可以在短時間內增加土壤肥力,但同時會使土壤酸化、微生物活性降低等,A項錯誤;種植綠肥對增強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有很大作用,B項正確;井排井灌是治理鹽堿化的重要措施,礫石覆蓋是治理荒漠化的措施之一,對改良紅壤作用不大,C、D項錯誤。
[知識點1](2022年山東青島月考)環(huán)北極地區(qū)多年凍土分布廣泛,其中46%為不連續(xù)狀態(tài),且通常具有較高的土壤有機碳。下圖示意環(huán)北極地區(qū)多年凍土區(qū)碳儲量來源。據此完成第12~13題。

12.環(huán)北極地區(qū)凍土層中有機碳含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氣溫低,植被凋落物不易分解 B.濕地廣,固定有機碳能力較強
C.冰川大量融化,有機碳釋放量大 D.土壤呼吸作用強,吸收有機碳多
13.北極陸地凍土土壤有機碳含量最穩(wěn)定的季節(jié)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12.A 13.D 
【解析】第12題,環(huán)北極地區(qū)所處緯度高,終年氣溫低,植被凋落物和地下根莖不易分解,使得凍土層中的有機碳可以儲存較長時間,A項正確。環(huán)北極地區(qū)多年凍土分布廣泛,相對而言濕地面積少,B項錯誤。材料中并未涉及環(huán)北極地區(qū)冰川融化的相關內容,C項錯誤。該地多年凍土廣布,土壤呼吸作用弱,D項錯誤。第13題,冬季氣溫低,地表積雪厚,凍土層穩(wěn)定,土壤呼吸作用弱,凍土土壤有機碳含量最穩(wěn)定,D項正確。
[知識點1、2](2022年河南南陽月考)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簡稱土壤微生物量碳)指土壤中體積小于5 000立方微米的微生物體內碳的總和。下圖為內蒙古溫帶草原土壤微生物量碳的空間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第14~15題。

14.造成內蒙古草原土壤微生物量碳在水平地域上存在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拔 B.溫度
C.降水量 D.耕作制度
15.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垂直分布呈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性,這主要是因為越往深處土壤(  )
A.有機質含量越少 B.通氣狀況越好
C.環(huán)境作用越大 D.根系越發(fā)達
【答案】14.C 15.A 
【解析】第14題,圖示信息顯示土壤微生物量碳呈現(xiàn)出草甸草原最高、典型草原次之、荒漠草原最低的分布格局,與降水量的變化趨勢一致,C項正確。圖中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的變化主要體現(xiàn)的是降水量的水平變化,與海拔、溫度和耕作制度無關,A、B、D項錯誤。第15題,表層土壤積累了較多的腐殖質,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同時表層積聚了大量植物根系,而越往土壤深處,植物根系越少,有機質的含量越少,A項正確,D項錯誤。越往土壤深處,土壤越緊實,通氣狀況越差,B項錯誤。深層土壤的環(huán)境條件趨于穩(wěn)定,對微生物的影響較小,C項錯誤。
二、非選擇題(20分)
16.[知識點1、2]讀土壤的形成和發(fā)育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20分)

(1)寫出字母表示的土壤形成階段的名稱: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6分)
(2)成土過程的標志是___________,它出現(xiàn)在________(填字母)階段。(4分)
(3)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標是________________,它多集中在土壤的表層,是土壤中最重要的成分,直接影響________的形成和發(fā)展。(4分)
(4)土壤的形成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起主導作用的是________。它對成土母質的改造作用主要表現(xiàn)為________的積累過程和________的富集過程兩個方面。(6分)
【答案】(1)成土母質 原始土壤 成熟土壤
(2)微生物和低等植物在母質上開始著生 B
(3)土壤有機質的含量 土壤肥力
(4)生物 有機質 養(yǎng)分元素
【B素養(yǎng)提升練】
(2021年湖北黃岡模擬)土壤有機碳濃度是指單位質量土壤中有機質所含碳元素的質量,其與土壤有機質含量呈正相關。土壤溫度和水分影響土壤有機質的形成與分解。坡向、坡位是影響坡面土壤有機碳差異的主要地形因素。下圖示意祁連山脈中段森林草原帶(海拔3 000米附近)不同坡向土壤有機碳濃度隨土層深度的變化。據此完成第1~2題。

1.下列關于祁連山脈南、北坡土壤有機碳濃度隨土層深度變化的特點,分析正確的是(  )
A.均隨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
B.北坡土壤有機碳濃度變化幅度比南坡大
C.隨著土壤深度增加,南、北坡有機碳濃度差值增大
D.北坡土壤有機碳濃度變化幅度比南坡小
2.同一土層深度,南坡土壤有機碳濃度比北坡小的原因是南坡(  )
A.熱量條件好,植被茂盛 B.降水豐富,有機碳流失多
C.蒸發(fā)強,土壤水分少,植被少 D.氣溫高,有機質積累多
【答案】1.B 2.C 
【解析】第1題,讀圖可知,北坡土壤有機碳濃度變化幅度比南坡大,B項正確,D項錯誤;有機碳濃度均隨土層深度增加而降低,A項錯誤;隨著土壤深度增加,南、北坡有機碳濃度差值減小,C項錯誤。第2題,祁連山脈北坡為陰坡,太陽輻射較弱,土壤溫度較低,水分蒸發(fā)少,土壤水分含量較高,植被覆蓋率高,產生的有機質多,且北坡氣溫低,有機質被微生物分解較少,土壤有機碳積累較多,所以北坡土壤有機碳濃度高于南坡,C項正確。祁連山脈中段南、北坡降水量差異不大,因南坡熱量條件好,蒸發(fā)強,土壤水分條件差,植被覆蓋度較北坡低,A、B項錯誤;氣溫高,微生物分解快,有機質積累少,D項錯誤。
3.(2022年甘肅白銀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 棕壤是發(fā)育于暖溫帶濕潤氣候區(qū)落葉林下的土壤,其土層呈鮮棕色,有機質含量高。我國的棕壤主要分布于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等地區(qū),所處地形主要為低山丘陵,成土母質多為花崗巖、片麻巖及頁巖的風化產物。
亞馬孫平原的熱帶雨林地區(qū)的土壤為磚紅壤,有機質含量非常低,呈酸性且黏重。早期歐洲殖民者在巴西亞馬孫河流域發(fā)現(xiàn),當?shù)赜〉诎踩嗽谝环N與自然土壤迥異的黑色土壤上耕作。據研究,這種黑色土壤是人工土壤,主要成分是生物炭(讓木材、稻草或者農作物廢棄物在缺氧的環(huán)境下燃燒,得到的物質就是生物炭)。下圖為熱帶雨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養(yǎng)分循環(huán)示意圖,其中圓圈大小反映養(yǎng)分儲量的多少,箭頭粗細表示養(yǎng)分流量的大小。

(1)說出棕壤形成的主要影響因素。
(2)據圖分析亞馬孫熱帶雨林地區(qū)土壤貧瘠的原因。
(3)簡述當?shù)赜〉诎踩擞蒙锾扛牧纪寥赖淖饔谩?br /> 【答案】(1)氣候、植被(溫帶落葉林)、地形、成土母質(巖石)等。
(2)亞馬孫熱帶雨林地區(qū)全年高溫多雨,枯枝落葉等有機質分解快,養(yǎng)分積累少;土壤淋溶作用強烈,養(yǎng)分大量流失,地表徑流也帶走部分養(yǎng)分;雨林植被高大茂密,養(yǎng)分循環(huán)旺盛,大部分養(yǎng)分儲存在植物體內,土壤養(yǎng)分少。
(3)生物炭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土壤的透氣、透水性,降低黏重,改變土壤的顏色。

相關試卷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土壤的形成同步訓練題:

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土壤的形成同步訓練題,共11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土壤復習練習題:

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土壤復習練習題,共8頁。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一節(jié) 主要植被與自然環(huán)境當堂檢測題:

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一節(jié) 主要植被與自然環(huán)境當堂檢測題,共7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土壤的形成課時練習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土壤的形成課時練習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五章 地球上的植被與土壤第一節(jié) 主要植被與自然環(huán)境同步達標檢測題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五章 地球上的植被與土壤第一節(jié) 主要植被與自然環(huán)境同步達標檢測題

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節(jié) 土壤的形成當堂檢測題

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節(jié) 土壤的形成當堂檢測題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一節(jié) 主要植被與自然環(huán)境綜合訓練題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一節(jié) 主要植被與自然環(huán)境綜合訓練題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電子課本

第二節(jié) 土壤的形成

版本: 湘教版 (2019)

年級: 必修 第一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