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課 古代人類的遷徙和區(qū)域文化的形成目 標 素 養(yǎng)1.從歷史解釋的角度了解印歐人的起源與發(fā)展2.從史料實證的角度認識并掌握印歐人早期遷徙的影響3.了解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的概況,從唯物史觀的角度理解并掌握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產生的影響知 識 概 覽一、印歐人的遷徙及其對早期區(qū)域文化的影響1.印歐人的起源:印歐人可能起源于 東歐平原 ,他們是游牧民,馴養(yǎng)了馬匹。印歐人制造了馬拉戰(zhàn)車。?2.印歐人的遷徙與早期區(qū)域文化的形成從公元前2千紀初起,以印歐人為主體的游牧部落陸續(xù)進入西起歐洲、東到印度的廣大地區(qū),整個遷徙過程延續(xù)數(shù)百年甚至上千年;分別形成赫梯人、 波斯人 、希臘人和雅利安人,對整個亞歐大陸區(qū)域文化的發(fā)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微思考 材料 假如任何人獲得良種的馬而消除它的烙印,它的主人發(fā)現(xiàn)了它,則消除烙印的人應交付七匹馬……同時用自己的房屋擔保?!逗仗莘ǖ洹贩ǖ渲械囊?guī)定反映了哪些問題?提示:問題:首先,馬,尤其是良種馬在赫梯人的社會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次,體現(xiàn)了對私有財產的保護。二、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對區(qū)域文化發(fā)展的影響1.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2.對區(qū)域文化的影響(1)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改變了 亞歐大陸 從東到西的政治格局,一批新的國家先后崛起。?(2)各個區(qū)域的文化在碰撞、交往和交融中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3)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礎上促進了本民族文化的發(fā)展。微拓展日耳曼文化對中古時期歐洲的影響(1)日耳曼人的原始民主制深刻影響了中古時期歐洲的政治理論和制度。(2)馬爾克制度(農村公社)在中古時期歐洲長期延續(xù),并對地方行政制度和耕作制度產生了重要影響。(3)親兵制和羅馬侍從兵制一起,成為中古時期歐洲領主附庸制的淵源。(4)日耳曼語成為北歐和西歐部分民族的母語。印歐人的早期遷徙及其影響材料 公元前18世紀,一些印歐種人游牧民開始離開草原,向各文明中心發(fā)起進攻,引發(fā)了沿途各民族的大遷徙。到公元前1500年,印歐種人的第一次大遷徙平息下來。這次大遷徙使得除中國以外的三大古文明受到了沖擊并開始走向衰落,但對于區(qū)域文明之間的相互交流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愛奧尼亞人在公元前3千紀末進入匈牙利平原,到公元前2千紀初南下到達希臘地區(qū)。公元前1650年前后,另一支印歐種人阿卡亞人也到達了希臘本土,并創(chuàng)造了邁錫尼文明。公元前13世紀后期,邁錫尼因戰(zhàn)爭被削弱,印歐種人的另一支,多利亞人進入了希臘,希臘歷史進入荷馬時代。約公元前2000年,赫梯人進入小亞細亞,并在公元前17世紀建立赫梯帝國。雅利安人從中亞進入印度,土著的印度河文明逐漸衰亡。這次全球大遷徙有三大成就:馬拉戰(zhàn)車的推廣、青銅工藝的推廣、商路的擴大與延伸。——摘編自藍琪《印歐種人的第一次遷徙對世界歷史的影響》問題探究:根據(jù)材料,概括印歐人早期遷徙帶來的影響。提示:影響:沖擊了除中國以外的三大古文明并使之開始走向衰落,促進了區(qū)域文明之間的交流;導致了眾多古典文明的出現(xiàn)。如希臘文明中的邁錫尼文明和荷馬時代、西亞的赫梯文明、南亞的印度文明等;帶來大范圍的馬拉戰(zhàn)車的推廣、青銅工藝的推廣、商路的擴大與延伸。核心歸納印歐人的早期遷徙及其影響印歐人的大遷徙,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大融合,對亞歐大陸產生了重大影響。(1)鐵器的推廣:公元前1400年左右,赫梯人最早采用冶鐵技術,赫梯人主要用鐵器制作武器,隨著赫梯帝國的擴張,冶鐵技術也逐漸傳播開來。在農耕文明地區(qū),鐵農具的使用大大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fā)展。(2)馬的馴養(yǎng)和使用:馬是印歐人馴服的重要牲畜,在印歐人的第一次遷徙中,游牧民族主要是駕著馬車奔向南部各大文明地區(qū)。而在第二次遷徙中,由于馬鐙和馬掌的發(fā)明,人已經可以直接騎在馬上奔馳,于是騎兵產生了。人類的行動速度隨之加快,活動范圍也迅速擴大,地區(qū)性帝國出現(xiàn)了。(3)字母文字的出現(xiàn):真正的音標文字是由腓尼基人完成的字母文字,字母文字隨著印歐人的遷徙而影響了世界,它打開了智力交流的世界,有利于全球性的文化交流。(4)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的融合:游牧民族對農耕地區(qū)的襲擾,促進了兩種文化的交流,很多游牧民族轉而從事農耕經濟,而農耕民族的生產、生活方式也深受游牧民族的影響,這一點在中國古代最為明顯。(5)促進了世界交通的發(fā)展:大遷徙中人員流動頻繁,物品交換和文化技術傳播也日益增多,人類文明地區(qū)不斷擴大。歐、亞、非大陸的陸路、海路交通線的雛形基本形成,地中海海上交通活動頻繁。學以致用雅利安人和古印度的土著居民在膚色上有很大差異,出于強烈的種族優(yōu)越感,雅利安人極力阻止本種族與當?shù)厝私Y合,由此發(fā)展出具有種族和階級隔離性質的社會等級制度。該“社會等級制度”是( )A.分封制 B.種姓制度 C.宗法制 D.法老制度答案:B解析:題干材料中“具有種族和階級隔離性質”,說明該制度是為了保持雅利安人種族的純粹性和優(yōu)越性,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制度為種姓制度,故B項正確。一、選擇題1.下面是一幅根據(jù)古代文獻的記載而描繪出的“馬拉戰(zhàn)車”圖片,馬拉戰(zhàn)車的發(fā)明者是( )A.印歐人 B.阿拉伯人C.日本人 D.蒙古人答案:A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印歐人在作戰(zhàn)時,把馬套到車上,制造了馬拉戰(zhàn)車,故A項正確。2.古代印度是世界歷史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代征服當?shù)赝林用癫阉麄冏優(yōu)榕`的中亞入侵者是( )A.蘇美爾人 B.日耳曼人C.蒙古人 D.雅利安人答案:D解析:根據(jù)題干材料“古代印度……古代征服當?shù)赝林用癫阉麄冏優(yōu)榕`的中亞入侵者”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雅利安人從印度河流域推進到恒河流域,征服當?shù)赝林用癫阉麄冏優(yōu)榕`,故D項正確,A、B、C三項均不符合史實,排除。3.印歐人的遷徙推動了亞歐大陸幾個重要文化區(qū)域的形成和發(fā)展。下列與之有關的是( )A.古埃及文明 B.古代美洲文明C.古印度文明 D.中華文明答案:C解析:從公元前2千紀初起,以印歐人為主體的游牧部落陸續(xù)進入西起歐洲、東到印度的廣大地區(qū),整個遷徙過程延續(xù)數(shù)百年甚至上千年。他們憑借馬和馬拉戰(zhàn)車等武力上的優(yōu)勢,或征服遷入地區(qū)的居民,或與被征服者融合,分別形成赫梯人、波斯人、希臘人和雅利安人,古印度文明與雅利安人有關。故選C項。4.為了新月地帶的城市和尼羅河谷的沃野而拋棄荒涼沙漠的困苦生活,阿拉伯人勇往直前。當時的一個阿拉伯詩人寫道:“你拋棄自己的故鄉(xiāng),不是為了尋找……卻是那面包和椰棗,把你吸引到了遠方。”由此可見,驅動阿拉伯帝國向外擴張的原因主要是( )A.解決糧食問題 B.經濟利益驅使C.傳播伊斯蘭教 D.商業(yè)活動需要答案:B解析:7世紀,阿拉伯人開始擴張。結合題干材料“為了新月地帶的城市和尼羅河谷的沃野”“卻是那面包和椰棗,把你吸引到了遠方”,可知阿拉伯帝國對外擴張的主要原因是經濟利益的驅使,故選B項。解決糧食問題屬于經濟利益驅使的一部分,表述片面,排除A項;題干材料沒有體現(xiàn)傳播伊斯蘭教和商業(yè)活動,排除C、D兩項。5.著名史學家吳于廑在《世界歷史上的游牧世界與農耕世界》中指出:“游牧世界對農耕世界的沖擊……首先是兩者之間擴大了通道,彼此都向對方學得自己所缺少的某些技術?!毕铝斜硎瞿茏糇C這一觀點的是( )A.在與印歐人的沖突和交往中,農業(yè)社會居民學會了使用馬匹和戰(zhàn)車B.古代印度等文化區(qū)域的形成C.拜占庭帝國保存并繼承了古代希臘羅馬的文化遺產D.騎士文學和市民文學在中古西歐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A解析:根據(jù)題干材料“游牧世界對農耕世界的沖擊”“自己所缺少的某些技術”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印歐人制造了馬拉戰(zhàn)車,并在遷徙中影響了早期區(qū)域文化,故A項正確。二、非選擇題6.羅馬軍團既是羅馬領土擴張的工具,也反映著人口遷徙的浪潮。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由羅馬軍隊修建的公路、橋梁等設施在便利了軍隊的迅速調遣和給養(yǎng)運輸?shù)耐瑫r,也用于民用,從而促進了帝國境內居民之間貿易的往來和文化的交流。公路和軍營成為較大的平民定居點的核心,帶來了凝聚力和安全感,它們也有助于向帝國邊境地區(qū)傳播羅馬文化?!斛Q《羅馬軍隊與文化傳播》材料二 凱撒時期,為了安置退伍老兵,在帝國西部行省建立了許多老兵殖民地,在高盧、阿非利加等行省建立了至少40個老兵殖民地?!惺〉木用褚蚜晳T于同士兵生活在一起,并且樂于同他們往來,而事實上也有許多平民已經同士兵成了朋友并且結了婚,同時長期服役的士兵也愛他們所熟悉的舊營地,把它看成是他們自己的家鄉(xiāng)了?!幾陨械戮读_馬帝國早期西班牙行省羅馬化研究》(1)根據(jù)材料一,羅馬城市化進程中軍隊起到了什么作用?(2)根據(jù)材料二,殖民地的老兵是通過何種途徑與當?shù)厝巳跒橐惑w的?產生了什么影響?參考答案:(1)作用:修建公共設施,促進了羅馬帝國境內居民間的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增強了凝聚力和安全感,有助于向帝國邊境地區(qū)傳播羅馬文化。(2)途徑:通婚。影響:促進了羅馬人與當?shù)鼐用竦慕蝗?有利于羅馬文化和習俗在當?shù)氐膫鞑ァ?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