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單選題
1、化學與生活、社會發(fā)展息息相關,下列說法合理的是( )
A.“鹵水點豆腐”“血液透析”都與膠體的聚沉有關
B.“雨過天晴云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彼枋龅拇善髑嗌瑏碜匝趸F
C.新冠疫情仍然時有發(fā)生,生活中常備殺菌消毒試劑有84消毒液、酒精
D.“紛紛燦爛如星隕,霍霍喧逐似火攻?!睜N爛美麗的煙花是某些金屬的焰色試驗,屬于化學變化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金屬氧化物一定是堿性氧化物
B.失電子難的原子一定容易得電子
C.加熱條件下,含的濃鹽酸與足量充分反應,可得到
D.向某溶液中滴加幾滴溶液后,溶液變紅,說明該溶液中含有
3、下列各組物質反應后,滴入KSCN溶液,顯紅色的是( )
①;②溶液;③溶液;④稀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4、將硫酸鉀、硫酸氫鉀、硫酸鋁三種鹽溶于同一份水中,測得,,,則為( )
A.0.07mol/L B.0.08mol/L C.0.1mol/L D.0.11mol/L
5、下列關于鐵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鐵在硫蒸氣中燃燒生成
B.純鐵的抗腐蝕能力較差,鐵在干燥的空氣里易被氧化
C.鐵在純氧中燃燒或在氯氣中燃燒所得產(chǎn)物中鐵元素的化合價均只有價
D.工業(yè)上用在高溫條件下還原含的鐵礦石煉鐵
6、有關鐵及其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將NaOH濃溶液滴加到飽和的溶液中,制備膠體
B.腐蝕Cu刻制印刷電路板,說明鐵比銅金屬性強
C.Fe與反應生成,推測Fe與反應生成
D.是一種高效的凈水劑,具有殺菌消毒的作用
7、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裝置甲:濃鹽酸與二氧化錳制氯氣
B.裝置乙:用濃硫酸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稀硫酸
C.裝置丙:制備氫氧化亞鐵
D.裝置丁:收集鐵與水蒸氣反應產(chǎn)生的少量氣體產(chǎn)物以便檢驗
8、為除去括號內的雜質,所選用的試劑或方法正確的是( )
A.:通過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的洗氣瓶
B.:通入足量的氯氣
C.:用點燃的方法除去
D.溶液():加入過量溶液
9、下列物質長期露置在空氣中,不會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
A. B. C.NaClO D.NaOH
10、下列關于化學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向碳酸鈉加入少量水后,觀察到白色粉末結塊成晶體,并伴隨著吸熱現(xiàn)象
B.在空氣中點燃氫氣,然后將導管伸入盛滿氯氣的集氣瓶,觀察到產(chǎn)生蒼白色的煙
C.焰色試驗時,先用稀鹽酸洗滌鐵絲并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至無色,然后再進行實驗
D.配制一定濃度的稀硫酸,用量筒量取濃硫酸后,未將量筒中殘留的溶液轉移至容量瓶中,會使配制的溶液濃度偏小
11、只用一種試劑,將四種物質的溶液區(qū)分開,這種試劑是( )
A.溶液 B.NaOH溶液 C.溶液 D.溶液
12、下列轉化不能通過一步實現(xiàn)的是( )
A.→NaOH B.CuO→
C.→CaO D.→Fe
13、銅和稀硝酸可以發(fā)生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氧化性:
B.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3
C.每生成時,反應中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
D.用雙線橋法表示反應中電子的得失情況:
14、常溫常壓下,等體積的甲、乙兩容器內,分別盛有、,下列有關甲、乙兩容器中氣體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分子數(shù)之比為1:1 B.密度之比為8:11
C.質量之比為11:8 D.氧原子數(shù)之比為1:1
15、下列離子組在指定條件下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含有大量的溶液:
B.使石蕊變紅色的溶液中:
C.加入固體的溶液中:
D.無色澄清溶液中:
16、設表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溶液中含有的數(shù)目為2
B.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KCl溶液和NaCl溶液,其氯離子的濃度都為1mol/L
C.2.24L完全被石灰乳吸收,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目為0.1
D.常溫常壓下,和的混合氣體所含氧原子數(shù)為2
17、下列關于物質的量濃度表述正確的是( )
A.在標準狀況下,VL氨氣溶于1L水配成密度為ρg/cm3的氨水,該氨水的物質的量濃度為mol/L
B.0.3mol/L硫酸鈉溶液中含有鈉離子和硫酸根離子總物質的量為0.9mol
C.將40g氫氧化鈉固體溶于1L水中,物質的量濃度為1mol/L
D.實驗室使用的濃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36.5%,密度為1.19g/cm3,則該濃鹽酸物質的量濃度是11.9mol/L
18、表中評價不合理的是( )
選項
化學反應及其離子方程式
評價
A
向氫氧化銅中滴加稀硫酸:
正確
B
向碳酸鋇溶液中加入足量稀鹽酸:
錯誤,碳酸鋇不應寫成離子形式
C
少量溶液與溶液反應:
錯誤,化學計量數(shù)不匹配
D
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反應:
正確
A.A B.B C.C D.D
二、填空題
19、硫酸工業(yè)制取原理為①,②,③。請回答下列問題:
(1)請配平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
。
(2)標準狀況下,的摩爾質量為_______,質量為_______g。
(3)、120℃下,等質量的和的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密度之比為_______。
(4)質量分數(shù)為98%的濃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實驗室需要配制硫酸溶液,需要用量筒量取該濃硫酸的體積為_______mL;若從配制好的硫酸溶液中取出,其濃度為_______,將這硫酸溶液稀釋至,溶液中濃度為_______。
20、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治療缺鐵性貧血的常見方法是服用補鐵藥物?!八倭Ψ啤?主要成分:琥珀酸亞鐵,呈暗黃色)是市場上一種常見的補鐵藥物(見如圖)。該藥品不溶于水但能溶于人體中的胃酸(主要成分:稀鹽酸),服用時同維生素C一起服用效果會更好。某學習小組為了檢測“速力菲”藥片中Fe2+的存在,設計并進行了如下實驗: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試劑1是_______。
(2)取少量B溶液于試管中,向其滴加NaOH溶液。最初觀察到白色沉淀,一會灰變?yōu)榛揖G色,最終變?yōu)榧t褐色,沉淀顏色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3)B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中也產(chǎn)生了紅色,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
(4)在上述實驗中,同學們發(fā)現(xiàn)血紅色溶液放置一段時間后,溶液的顏色會逐漸褪去。為了進一步探究溶液褪色的原因,甲、乙兩位同學首先對此進行了猜想:
編號
猜想

溶液中的+3價Fe又被還原成+2價鐵

溶液中的被過量的新制氯水氧化
①你認為甲同學的猜想合理嗎?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請說明你的理由_______。
②基于乙同學的猜想,請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加以驗證_______。
21、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環(huán)境消毒是極其關鍵的,常常噴灑“84”消毒液,其有效成分為NaClO。
(1)某實驗需用480mLNaClO消毒液,現(xiàn)用NaClO固體配制,用托盤天平稱量NaClO的固體質量為_______g。
(2)實驗中必須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量筒、玻璃棒、_______。
(3)以下有關配制該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溶解NaClO固體的操作如圖①所示;
B.定容時的操作如圖②所示;
C.定容時的操作可用圖③表示;
D.定容時向容量瓶內加蒸餾水至接近刻度線1—2cm時,改用膠頭滴管滴加蒸餾水至凹液面與刻度線相切;
E.定容搖勻后,若發(fā)現(xiàn)凹液面低于刻度線,此時不需要用膠頭滴管補加蒸餾水至刻度線;
(4)下列操作可能使配制溶液濃度偏低的是_______(填字母)。
A.移液時,未洗滌燒杯內壁和玻璃棒
B.溶解后未經(jīng)冷卻就移液且馬上定容
C.移液時,有少量液體濺出
D.定容時,仰視刻度線
E.容量瓶內有少量水
(5)曾有報道,在清洗衛(wèi)生間時,因混合使用“潔廁靈”(主要成分是鹽酸)與“84”消毒液而發(fā)生氯氣中毒事件。請用離子方程式解釋其原因:_______。
參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鹵水點豆腐”與膠體的聚沉有關,“血液透析”利用的是膠體的滲析,A錯誤;
B.氧化鐵為紅棕色固體,瓷器青色不可能是氧化鐵導致的,B錯誤;
C.84消毒液、酒精可以使蛋白質變性,均是常用的消毒劑,C正確;
D.焰色試驗,是某些金屬或它們的化合物在無色火焰中灼燒時使火焰呈現(xiàn)特殊顏色的反應,為物理變化,D錯誤;
故選C
2、答案:D
解析:A.是金屬氧化物,但是酸性氧化物,不是堿性氧化物,故A錯誤;
B.稀有氣體原子最外層達到穩(wěn)定結構,既不易失電子也不易得電子,故B錯誤;
C.二氧化錳與濃鹽酸反應,隨著反應的進行,濃鹽酸變?yōu)橄←}酸后不再與反應,得到的氯氣的物質的量小于,故C錯誤;
D.遇會變紅色,這是檢驗的主要方法,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3、答案:A
解析:①FeS+HCl(稀)生成氯化亞鐵,反應后,滴入KSCN溶液,不顯紅色,故不符合題意;
②溶液生成氯化鐵,反應后,滴入KSCN溶液,顯紅色,故符合題意;
③(溶液)生成硫酸亞鐵,反應后,滴入KSCN溶液,不顯紅色,故不符合題意;
④稀生成硫酸鐵,反應后,滴入KSCN溶液,顯紅色,故符合題意;
②④符合題意,答案選A。
4、答案:D
解析:依據(jù)溶液中電荷守恒分析計算,溶液中陽離子所帶正電荷總數(shù)等于陰離子所帶負電荷總數(shù)。將硫酸鉀、硫酸氫鉀、硫酸鋁三種鹽溶于同一份水中,測得,,,溶液中氫氧根離子濃度較小可以忽略不計存在電荷守恒:,,,故選D。
5、答案:D
解析:A.鐵在硫蒸氣燃燒,因硫單質氧化性較弱,產(chǎn)物只能是FeS,故A錯誤;
B.純鐵不能形成原電池腐蝕,因此其抗腐蝕能力較強,鐵在干燥的空氣不易與氧氣發(fā)生反應,較難被氧化,故B錯誤;
C.鐵在純氧中燃燒產(chǎn)物為四氧化三鐵,其組成中既有+2也有+3價,故C錯誤;
D.工業(yè)煉鐵用含氧化鐵的鐵礦石,加焦炭煉鐵,焦炭與氧氣反應生成還原劑CO,CO高溫下與氧化鐵反應得到Fe,故D正確;
故選:D。
6、答案:D
解析:A.制取紅褐色膠體應該向煮沸的蒸餾水中滴加飽和氯化鐵溶液至溶液變紅褐色,A錯誤;
B.腐蝕Cu刻制印刷電路板,是鐵離子和銅反應生成銅離子和亞鐵離子,說明鐵離子氧化性大于銅離子,不能說明鐵比銅金屬性強,B錯誤;
C.碘氧化性較弱,和鐵反應生成,C錯誤;
D.具有強氧化性,是一種高效的凈水劑,且具有殺菌消毒的作用,D正確;
故選D。
7、答案:D
解析:A.濃鹽酸與二氧化錳制氯氣需要加熱,缺少加熱裝置,故A不符合題意;
B.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釋濃硫酸,故B不符合題意;
C.Fe與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可排出裝置內空氣,但不能使硫酸亞鐵與NaOH接觸,故C不符合題意;
D.鐵與水蒸氣反應生成氫氣,氫氣具有可燃性,肥皂泡可收集少量氫氣,點燃肥皂泡可檢驗氫氣,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選D。
8、答案:B
解析:A.:通過飽和食鹽水溶液的洗氣瓶,故A錯誤;
B.:通入足量的氯氣會將氧化為,故B正確;
C.用點燃的方法需要通入空氣,又引入新的雜質,而且容易燃燒不完全,故C錯誤;
D.加入過量溶液會引入新的雜質,故D錯誤;
故選B。
9、答案:D
解析:A.易被氧氣氧化,A錯誤;
B.可以和水或二氧化碳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B錯誤;
C.NaClO會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產(chǎn)生次氯酸,次氯酸容易分解產(chǎn)生氯化氫和氧氣,C錯誤;
D.會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但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D正確;
故選D。
10、答案:C
解析:A.向碳酸鈉加入少量水后,觀察到白色粉末結塊成晶體,并伴隨著放熱現(xiàn)象,故A錯誤;
B.在空氣中點燃氫氣,然后將導管伸入盛滿氯氣的集氣瓶,觀察到產(chǎn)生蒼白色的火焰,瓶口有白霧,故B錯誤;
C.焰色試驗時,先用稀鹽酸洗滌鐵絲并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至無色,然后再進行實驗,以防止雜質的干擾,故C正確;
D.配制一定濃度的稀硫酸,用量筒量取濃硫酸后,未將量筒中殘留的溶液轉移至容量瓶中,不影響所取溶質的量,對配制的溶液濃度無影響,故D錯誤;
故選C。
11、答案:D
解析:A.、均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NaCl、均不與氯化鋇反應,不能鑒別,故A錯誤;
B.NaOH溶液與銨鹽均反應生成氨氣,因此不能鑒別、,也不能鑒別、NaCl,因為二者與氫氧化鈉均不反應,故B錯誤;
C.四種物質均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白色沉淀,不能鑒別,故C錯誤;
D.四種溶液分別與溶液混合的現(xiàn)象為:白色沉淀、刺激性氣體、、無現(xiàn)象、刺激性氣體和白色沉淀,現(xiàn)象均不同可鑒別,故D正確;
故答案選D。
12、答案:B
解析:A.碳酸鈉與氫氧化鈣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轉化能由一步反應實現(xiàn),故A不選;
B.CuO不能一步轉化為,因為CuO不可以和水反應,故B選;
C.可以加熱分解反應一步制備CaO,故C不選;
D.四氧化三鐵與還原劑一氧化碳等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轉化能由一步反應實現(xiàn),故D不選;
故選B。
13、答案:B
解析:A.氧化劑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產(chǎn)物的,氧化性:,A項錯誤;
B.反應中,銅為還原劑,8中2為氧化劑、6不表現(xiàn)出氧化性,則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3,B正確;
C.沒有說明氣體所在的條件,無法計算,C項錯誤;
D.Cu為還原劑失去電子,為氧化劑得電子,D項錯誤;
答案選B。
14、答案:C
解析:A.根據(jù),分子數(shù)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1:1,故A正確;
B.根據(jù),條件相同,相同,即=,故B正確;
C.根據(jù)分析,,故C錯誤;
D.,故D正確;
故選C。
15、答案:B
解析:A項,與反應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項,溶液呈酸性,之間不發(fā)生任何反應,能大量共存;C項,與水反應生成NaOH,與反應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項,不能大量存在于無色溶液中。
16、答案:D
解析:A.沒有給出具體體積不能進行計算,A錯誤;
B.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KCl溶液和NaCl溶液,但是沒有給出具體濃度是多少,不能認為氯離子的濃度都為1mol/L,B錯誤;
C.,存在關系式,但沒有指明標準狀況、則難以計算完全被石灰乳吸收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目,C錯誤;
D.常溫常壓下,和的混合氣體所含氧原子為32g,物質的量為2mol,則氧原子數(shù)為,D正確;
答案選D。
17、答案:D
解析:A.VL氨氣與1L水的體積不能相加,溶液的體積不是(V+1)L,A錯誤;
B.溶液的體積未知,無法算出物質的量,B錯誤;
C.1L水溶解氫氧化鈉后,溶液體積不再是1L,C錯誤;
D.根據(jù)質量分數(shù)與物質的量濃度的換算mol·L-1可知該濃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mol·L-1=11.9mol·L-1,D正確;
答案選D。
18、答案:D
解析:A.向氫氧化銅中滴加稀硫酸生成硫酸銅和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評價合理,故不選A;
B.向碳酸鋇溶液中加入足量稀鹽酸生成氯化鋇、二氧化碳、水,碳酸鋇難溶不應寫成離子形式,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評價合理,故不選B;
C.少量溶液與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評價合理,故不選C;
D.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評價不合理,故選D;
選D。
19、答案:(1)
(2)①.;②.32
(3)①.9:16;②.16:9
(4)①.18.4;②.16.3;③.3;④.1.2
解析:(1)中的Fe從+2價升高到Fe2O3中的+3價,S從-1價升高到中的+4價,1mol會失去11mol電子,O2中的O從0價降低到和中的-2價,1mol會得到4mol電子,由得失電子守恒和質量守恒可得方程式為,故答案為:;
(2)的摩爾質量為,標準狀況下,的質量為,故答案為:;32;
(3)設和的質量均為1g,;同溫同壓下,氣體的密度之比等于摩爾質量之比,即32:18=16:9,故答案為:9:16;16:9;
(4)將各數(shù)據(jù)代入公式,得;根據(jù)溶液配制前后溶質的物質的量相同:,;從中取出的溶液,濃度不變,仍為3mol/L;再將這硫酸溶液稀釋至后,,故答案為:18.4;16.3;3;1.2。
20、答案:(1)稀鹽酸(或HCl)
(2)
(3)溶液中Fe2+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
(4)①.不合理;②.溶液中不存在能將三價鐵還原成二價鐵的物質③.取少量褪色后溶液,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變紅,說明乙同學的猜想合理;若不變紅,說明乙同學的猜想不合理?;蛉∩倭客噬笕芤海尤肴芤?,若溶液仍不變紅,說明乙同學的猜想合理;若溶液變紅,說明乙同學的猜想不合理
解析:(1)藥品不溶于水但能溶于人體中的胃酸,所以藥片碾碎后可選擇鹽酸溶解;
(2)B溶液中含有,加NaOH溶液生成,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生成,化學方程式為;
(3)淺綠色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變成淺紅色,則C溶液中含有少量,原因是空氣中含有氧氣,B溶液中少量的被氧氣氧化成;
(4)①溶液中氯水過量,+3價鐵不可能被還原成+2價鐵,只能是被過量氯水氧化,則甲猜想錯誤,乙猜想正確;
②乙的猜想為:溶液中的被過量的氯水氧化,要檢驗乙同學的猜想是否正確,可以取少量褪色后溶液,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變紅色,說明溶液褪色是因為溶液中沒有,則乙同學的猜想是合理的(或取少量褪色后溶液,加入溶液,若溶液不變紅色,說明溶液中沒有,則乙同學的猜想合理),即取少量褪色后溶液,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變紅,說明乙同學的猜想合理;若不變紅,說明乙同學的猜想不合理。或取少量褪色后溶液,加入溶液,若溶液仍不變紅,說明乙同學的猜想合理;若溶液變紅,說明乙同學的猜想不合理。
21、答案:(1)74.5;
(2)500mL容量瓶、膠頭滴管;
(3)DE;
(4)ACD;
(5)
解析:(1)用NaClO固體配制480mLNaClO的消毒液,應選擇500mL容量瓶,依據(jù),答案為:74.5;
(2)用固體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一般步驟為:計算、稱量、溶解、冷卻、移液、洗滌、定容、搖勻、裝瓶、貼標簽等,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量筒、膠頭滴管;故答案為:500mL容量瓶、膠頭滴管;
(3)A.固體溶質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應在燒杯中溶解,A錯誤;
B.定容時,視線與刻度線相平,不能俯視,B錯誤;
C.定容的正確操作為:向容量瓶內加蒸餾水至接近刻度線1~2cm時,改用膠頭滴管滴加蒸餾水至刻度線,C錯誤;
D.定容的正確操作為:向容量瓶內加蒸餾水至接近刻度線1~2cm時,改用膠頭滴管滴加蒸餾水至刻度線,D正確;
E.定容搖勻后,若發(fā)現(xiàn)凹液面低于刻度線,屬于正常操作,此時不需要用膠頭滴管補加蒸餾水至刻度線,E正確;
故本題選DE。
(4)A.移液時,未洗滌燒杯內壁和玻璃棒,導致部分溶質損耗,溶質的物質的量偏小,溶液濃度偏低,選A;
B.溶解后未經(jīng)冷卻就移液且馬上定容,冷卻后溶液體積偏小,溶液濃度偏高,B不選;
C.移液時,有少量液體濺出,導致部分溶質損耗,溶質的物質的量偏小,溶液濃度偏低,選C;
D.定容時,仰視刻度線,導致溶液體積偏大,溶液濃度偏小,選D;
E.容量瓶內有少量水,對溶質的物質的量和溶液的體積都不產(chǎn)生影響,溶液濃度無影響,故E不選;
故本題選ACD。
(5)鹽酸中的氯離子與次氯酸根可以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價態(tài)歸中,生成氯氣和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答案為:。


相關試卷

安徽省淮北市名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題(含答案):

這是一份安徽省淮北市名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題(含答案),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含答案):

這是一份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含答案),共1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多選題,填空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安徽省淮北市孫疃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題:

這是一份安徽省淮北市孫疃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題,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關于下列物質的性質描述正確的是,乙醇是生活中常見的有機物,乙烯是石油化工的重要基本原料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2022-2023學年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學高一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題含解析

2022-2023學年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學高一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題含解析

2022-2023學年安徽省阜陽第一中學高一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題含解析

2022-2023學年安徽省阜陽第一中學高一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題含解析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Word版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Word版

2019-2020學年安徽省桐城中學高一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 PDF版含答案

2019-2020學年安徽省桐城中學高一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 PDF版含答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月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