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賀 (790-816)字長吉,福昌人(今河南宜陽西人),唐代著名詩人。李賀作詩務求新奇,人稱“詩鬼”、“鬼才”。
雁門太守行
李賀
cuī lín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jiǎ sài yān zhī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zhòng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xié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1、反復誦讀,嘗試背誦;2、品析語言,體會感情。
解題: 行:古詩的一種體裁。如杜甫《兵車行》、白居易《琵琶行》等。 “雁門太守行”是古樂府曲名,多寫邊塞征戰(zhàn)之事。
李賀生活的時代,藩鎮(zhèn)叛亂此起彼伏。李賀的很多詩篇描寫了當時的平藩戰(zhàn)爭,抒發(fā)他忠君報國的情懷。
你從詩中哪些字眼看出是寫邊塞戰(zhàn)爭的?
感情基調:蒼涼 悲壯……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合作學習,理解詩句大意 2、你還有哪些詩句不明白?標注出來,和周圍的同學交流一下。
1、你從詩中讀出了什么?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軍隊向易水河畔進發(fā),夜襲敵營,夜里濃重的寒霜,連戰(zhàn)鼓也擂不響?!?br/>點明地點運用典故突出悲壯情懷
請你任選一種方法品析詩句。
詩句大意 字詞品味???情感體會???修辭手法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點睛之筆,揭示主旨;引用“黃金臺”的典故,既與戰(zhàn)爭地點吻合,又是對天子和將士的稱頌;抒發(fā)了作者報效國家視死如歸的堅定決心。
歸納總結:? 這首詩按照時間順序,通過描寫一場邊塞戰(zhàn)爭的場面,贊頌了戍邊將士浴血奮戰(zhàn)和誓死報國的精神,也抒發(fā)了作者忠君報國的情懷。
有學者評價“這首詩有聲有色地描寫了從急行軍到戰(zhàn)斗的全過程”,你如何理解“有聲有色”?
用色彩斑斕的詞語描繪悲壯慘烈的戰(zhàn)斗風云。
黑云壓城——形勢危急 金鱗開 ——嚴陣以待 凝夜紫 ----戰(zhàn)斗慘烈 半卷紅旗----戰(zhàn)事危急 黃金臺 玉龍 ——忠君報國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南園.其五 李賀 男兒何不帶吳鉤, 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 若個書生萬戶侯。 ( 吳鉤:春秋時期流行的一種彎刀。后又被歷代文人寫入詩篇,成為馳騁疆場,勵志報國的精神象征。 )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雁門太守行教學課件ppt,共1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自主學習,敵軍如黑云壓境,形容戰(zhàn)場血跡,形容鼓聲沉郁低緩,合作探究,課堂檢測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26 詩詞五首雁門太守行背景圖ppt課件,共15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