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正確朗讀、背誦、默寫詩歌。
能寫出“煉字”“煉句”、表現(xiàn)手法的鑒賞文字。
能結合詩人生平背景和詩歌,理解體會詩人的愛國情懷。
本詩選自《李賀詩歌集注》卷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李賀生活的中唐時代,藩鎮(zhèn)割據(jù),叛亂此起彼伏,發(fā)生過多次戰(zhàn)爭,國家的安定和統(tǒng)一受到嚴重威脅。從有關《雁門太守行》這首詩的一些傳說和材料記載分析,詩作可能是在平定藩鎮(zhèn)叛亂戰(zhàn)爭這一背景下寫的。
李賀(790—816),字長吉,福昌(今河南宜陽)人,唐代詩人。世稱李長吉、李昌谷等,與李白、李商隱三人并稱唐代“三李”。代表作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有《昌谷集》傳世。
雁門太守行李賀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敵軍似烏云壓近,城墻似乎將要坍塌。鎧甲迎著(云縫中射下來的)太陽光,如金色鱗片般閃閃發(fā)光。號角的聲音在這秋色里響徹天空,邊塞上將士的血跡在寒夜中凝為紫色。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寒風卷動著紅旗,部隊悄悄臨近易水;濃霜濕透了鼓皮,鼓聲低沉,揚不起來。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為了報答國君的賞賜和厚愛。手持寶劍甘愿為國血戰(zhàn)到死。
1.“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一句中“黑云壓城”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前句:運用比喻和夸張,渲染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黑云”形容敵軍的來勢洶洶。 后句:運用了外貌描寫和環(huán)境烘托,“甲光”一詞與“黑云”相對,寫守城將士嚴陣以待,顯示不可侵犯的氣概。
2.請賞析頷聯(lián)。
敘事寫景,從聽覺和視覺描寫,極力渲染戰(zhàn)場的慘烈氣氛,從側面表現(xiàn)出戰(zhàn)爭的激烈殘酷。 “角聲滿天”寫出戰(zhàn)斗的激烈,“滿”勾畫出戰(zhàn)爭的規(guī)模之大,“秋色”渲染凄涼悲壯的氣氛,“夜”點明交戰(zhàn)時間之長。
敘事寫景,從視覺和聽覺角度描寫,“半卷紅旗”寫乘夜奔襲之狀,“臨易水”交代交戰(zhàn)地點,正是燕、趙英雄慷慨悲歌之地(用典)。“鼓寒”的聲音細節(jié),使悲壯的氣氛更濃了。
3.請賞析頸聯(lián)。
4.請賞析尾聯(lián)。
黃金臺是戰(zhàn)國時燕昭王在易水東南修筑的,傳說他曾把大量黃金放在臺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攬?zhí)煜沦t士。 借用典故,表達了將士忘身報國的豪情壯志,點明主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26 詩詞五首雁門太守行背景圖ppt課件,共15頁。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雁門太守行備課ppt課件,共2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簡介作者,初讀古詩,生難字詞,課文解析整體感知,理解內容,整體感知,合作探究,感悟課文手法及作用,課堂練習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